幼儿园卫生消毒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幼儿园传染病管理制度

  金字塔艺术幼儿园卫生消毒隔离制度

  1、室内外卫生分片包干,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进行抽查检查。

  2、幼儿玩教具每周消毒一次,一巾一杯天天消毒,餐具餐餐消毒,活动室寝室每日消毒,每月翻晒被褥一次,每月清洗床褥一次。

  3、要求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漱口,每周剪指甲。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午睡后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5、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要立即隔离。所在班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来园。

  3、对患儿专人护理,仔细观察,按时服药和喂饭。

  4、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幼儿,幼儿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5、离开幼儿园满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未接触传染病的观察两周,有传染病接触史,应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

幼儿园卫生消毒

幼儿园消防安全制度

  1、幼儿园的消防安全工作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宗旨,由幼儿园管理事务后勤的老师专门负责。

  2、按照消防有关条例,在厨房及各楼道口配置消防灭火器及消防栓,并定期请消防专业人员进行检查、更新。保证各设备使用的有效性和便捷。

  3、定期检查幼儿园用电线路以及煤气、电器等器材的使用安全,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请有关的专业人员进行维修解决。

  4、在干燥季节,进一步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巡查,杜绝消防安全隐患。

  5、在各班及食堂、仓库等部门建立安全责任制,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向园的消防负责人员汇报,万一发生火灾,首先应迅速组织幼儿按园定的路线进行疏散,严禁组织幼儿参加救火行动。

  6、定期向幼儿传授消防安全知识,并组织响应的消防演习活动。严禁幼儿玩火、玩电以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并严把入园关,严禁幼儿带危险物品上幼儿园。

  7、各班教师负责做好对家长的消防安全宣传工作,严禁家长在幼儿园内吸烟,或给幼儿购买易燃易爆的物品。

幼儿园火灾的应急预案

  一、应急人员准备

  1、成立应急工作组。

  组长:

  组员:

  2、实行首问负责制。不推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如第一时间紧急上报;拨打119;稳定师生情绪、与幼儿家长联系等)。

  二、应急物资准备

  应急物资储备。如室内消火栓、灭火器等。

  三、应急程序准备

  1、火警一旦发生,必须立即呼救,并利用报警器材向单位内部报警,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派专人接应消防车,警戒火灾现场。

  2、若幼儿未曾离园,先启动幼儿紧急疏散应急预案。

  2、单位领导必须赶赴现场组织并指挥灭火扑救工作。组织职工携带灭火器材到火灾现场集合,根据火灾情况有针对性进行灭火。3、扑救前必须根据火情,果断切断电源、关掉煤气阀,紧急转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品。

  4、火场扑救指挥应迅速判明火势走向、火场特点,明确主攻方向和围截;方位。要审明形势,在灭火力量大于火势时,果断采取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在火势大于灭火力量时,采取“先控制,后扑灭”的灭火战术,全力控制火灾范围,等待后援力量。

  5、在公安消防队赶到后,火场指挥改由公安消防队指挥,单位领导要全力配合,并组织内部力量进行救护、疏散、警戒等,直至火情得以完全扑灭。

  6、火灾扑灭后,要组织力量保护现场,特别要注意防止死灰复燃。

  7、密切配合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和调查火灾原因。

幼儿园火灾应急预案

  为加强幼儿园的消防安全,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财、物的安全,加强学生消防安全知识,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宗旨,切实做好防火、灭火工作,特制定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一、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消防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消防安全和有关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储,落实饮食、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救设备等物资准备工作,强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救护工作,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安全稳定。

  二、应急行动

  应急前准备:

  领导小组依法发布有关消息和警报,全面组织各项消防救护工作。各有关组织随时准备执行应急任务。

  应急过程行动:

  1、领导小组得知消防紧急情况后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种救护队伍迅速集结待命。

  2、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各种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3、组织有关人员对所属建筑进行全面检查,封堵、关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4、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管理,加强供电输电、机房等重要设备、场所的防护,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5、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医院抢救。

  7、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和历史文物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值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的发生。

  三、火灾后有关行动

  1、加强对广大师生的宣传教育,做好师生、家长的思想稳定工作。

  2、加强各类值班值勤,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幼儿园情况,全力维护正常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

  3、迅速了解和掌握学校火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校园清洁与学习生活场所消毒制度

  为全面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卫生安全和身心健康,制定本制度。

  一、室内场所通风

  (一)各班主任、功能室管理员要切实做好教室、实验室与室内场馆等重点场所及部位的通风换气工作。

  (二)各办公室当天值日人员,负责做好所在办公室的通风换气工作。

  (三)图书室、生活密集区域,应在开放前打开所有通风换气设施,消除传染病发生及传播隐患。

  (四)教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根据季节和天气的不同,确定换气方式与次数,每小时需要置换空气,如温暖天气(或季节)宜采取全日开窗的方式换气,寒冷天气(或季节)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利用教室和走廊的窗户开窗换气。

  (五)对房屋公共部位、公共场所应当经常开窗通风或增加通风设备,保证公共区域空气流通,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二、重要场所定期清毒

  (一)消毒范围主要是指教室、图书室、办公室与室外关键部位等,其中楼道、楼梯间、排污井口等公共重点部位应实现常态消毒措施。

  (二)消毒时间要求公共区域的消毒由学校安排专人进行定时、定点消毒与检查。对进出人员使用频繁的部位,包括楼梯扶手、门把手、体育器材、共用厕所洁具等每天至少一次进行擦洗和消毒。

  (三)消毒方法针对不同对象有所不同。门厅、楼梯、楼道、活动室、图书室、体育器材等宜在喷雾消毒后使用消毒液(水)进行细致擦拭;地面、墙壁以及经常触摸的物体如门窗、门把手、开关、栏杆、柜台、桌椅等表面每天湿性清洁,必要时可用0.1%—0.5%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250㎎/L—500的消毒溶液喷洒、喷雾或擦拭,作用时间不少于60分钟,然后用清水与干净的抹布擦去残留的消毒剂。

  (四)消毒人员的具体要求:

  1、所有消毒人员必须定期做医学检查和相关培训,学校安排专人对其进行跟踪督查。

  2、消毒剂溶液配制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配制时应穿戴工作服、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防止消毒液直接与皮肤、黏膜接触,一旦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3、消毒工作完毕后,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清洗双手,必要时用含有效碘3000㎎/L——5000㎎/L的碘伏或75%乙醇溶液擦拭消毒手部1分钟—3分钟。

  4、实施消毒时,消毒人员须戴橡胶手套、戴防护口罩,严防意外事故发生。

  5、消毒人员应牢固树立消毒隔离观念,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常规操作要求和消毒隔离制度。

  6、全体教职工要提高安全卫生认识,积极配合消毒工作,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室内场馆等,要在消毒之前把门窗关好,以保证消毒效果。

  7、严格按照卫生部门要求,用浓度与剂量适当的消毒剂,实施消毒30至60分钟后方可进入室内。

  8、校园公共环境(垃圾池、厕所、水沟、排污井口)等要实行每周至少一次消毒。

  9、传染病一旦发生传染源时,对所有教室、图书馆、办公室、室内场馆等公共场所应进行喷洒药物消毒,由专业人员现场指挥,并上报上级疾控中心派员前来指示消毒工作。

  12.消毒记录

  要布置具体消毒工作安排,加强自检,做到消毒记录明确,责任到人,不遗漏,无差错,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

  责任人:总务处、各班主任、功能室管理员

幼儿园世界卫生日活动

  一、活动目的及主题

  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要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我们幼儿园将通过开展一系列世界卫生日宣传教育活动来增强幼儿的卫生健康意识,并使卫生健康的理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幼儿的内心并且体现于行动。

  二、活动时间

  2012年4月7日为世界卫生日,建议在7日—9日期间开展世界卫生日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三、活动参与人员

  全体教师和幼儿

  四、活动内容

  (一)结合日常保教管理工作

  1、幼儿入园晨检工作。

  保健医生与大班幼儿的“健康小卫士”一起进行晨间检查活动。

  2、幼儿日常盥洗工作。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加强对盥洗活动的教育,注重洗手环节。教育幼儿知道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并教幼儿洗手儿歌:“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促使幼儿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3、卫生消毒工作。

  各班保育老师每天做好给教室、卧室消毒工作;天气晴朗的日子让幼儿抱着自己被子出来“晒日光浴”,教师带领幼儿到阳光下做运动,以保障孩子们的健康。

  (二)结合主题教学、健康节活动。

  1、结合大班主题活动《从头到脚》,进行相应的世界卫生日宣传教育活动。

  2、结合健康节春游活动进行世界卫生日活动。

  •多吃健康食品 不吃垃圾食品

  各班教师通过组织幼儿走进生活、深入超市、网络下载、剪报等形式让幼儿收集健康食品与垃圾食品,教育幼儿“多吃健康食品有益身体健康,少吃不吃垃圾食品促进身体茁壮成长”。抓住春游这个时机鼓励幼儿准备健康的零食。

  •讲卫生从我做起

  春游时,各班教师教育幼儿吃剩的垃圾不能随地乱仍,要自己准备好一个垃圾袋,装垃圾。

  •健康小卫士行动

  春游结束,各班教师带领班内幼儿一起动手,到附近的小区、幼儿园进行环境卫生整理的健康小卫士活动:捡垃圾。使我们生活的环境更加整洁、漂亮,并在捡拾垃圾的过程教育幼儿懂得美好的环境全靠大家保护的道理。

学校校园卫生清洁及消毒制度

  在疫情严峻的形势下,为了创造干净整洁安全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为了防止传染性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保证全体师生身心健康,特制定校园卫生清洁及消毒制度。

  一、环境卫生清洁制度

  为了搞好学校卫生清洁工作,给广大师生创造一个整洁干净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创造一个美丽洁净的校园,提高学校的形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全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保洁管理制度,以规范学校的卫生管理工作。

  (一)工作范围

  1.卫生保持工作

  (1)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综合办公楼、餐厅,厕所的所有走廊、楼梯、地面、墙壁及玻璃的卫生保洁工作。

  (2)学校运动场、道路、停车场、绿化带、校门口、校门外停车场及校园内所有硬化地面的卫生工作。

  (3)学校东和南厕所的卫生工作。

  2.绿化养护工作。

  (1)结合天气情况,及时给绿化苗木进行浇水,保证满足绿化苗木生长需要的充足水分,浇水用水管有由学校提供,其他工具由工作人员自备。

  (2)根据长势,结合浇水情况,及时给绿化苗木施肥,保证苗木生长有充足的养分,肥料由学校提供,工具由学校提供。

  (3)根据苗木生长状况,及时修剪,保证苗木有一个美观的外形。

  (4)夏天及时清除绿化带内杂草。

  3.临时性工作。

  如若遇到大的检查,根据学校卫生情况,安排临时性的工作。

  (二)工作规定

  1.认真完成工作,及时完成责任区的工作,每天按时到岗,不能迟到或误工。

  2.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上午7点到11点30,下午13点30到17点,准时到岗。

  3.热爱本职工作,不怕不怕累,每天保持好各个地点的卫生工作,无论哪里出现垃圾,都要及时清理,要做到勤观察,勤打扫。

  4.校园内做到无纸屑、包装袋、树叶、较多尘土、小石子等垃圾。

  5.教学楼内每天要至少清扫一遍,做到地面和墙壁洁净,无污渍。

  6.洗刷间内无积水,无垃圾,无损坏卫生工具。

  7.每一个教学楼每天保持洁净,用抹布擦干净,无尘土,无污渍。

  8.卫生清扫时,要保持安净,不喧哗,不聊天,不影响

  学生学习。

  9.爱护卫生工具,正常损坏的卫生工具,要报学校总务

  处,以旧换新。

  10.服从学校的各项规定,接受学校监督和检查。

  11.节约用水用电,用完水电后,及时水笼头和关灯。

  二、消毒制度

  在全国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学校为了给广大师生创造一个洁净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特制定如下消毒制度,保证消毒及时、到位、彻底、全面。

  (一)分区域消毒

  1.所有办公室、教室、功能房、宿舍、食堂等场所,自开学起每天进行杀菌消毒,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由所属负责人安排专人定时消毒。学生报到铺好床铺后,由学校指定专人对宿舍再次进行消毒处理。

  2.人员密集区的教室、办公室、餐厅等处,加大消毒力度。

  3.公共场所由学校安排专人消毒,如:校园、厕所、垃圾箱、走廊、楼梯、楼门、楼梯扶手等,每天由专人2次按时消毒。

  4.教室、宿舍、办公室等人员聚集区做好每天四次的通风工作。

  (二)个别区域消毒

  1.学校专用室场,如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等,做到使用一次,消毒一次,消毒后及时关闭门窗。

  2.空调正常使用时,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

  3.每天两次使用75%浓度的医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4.关闭易于传播病毒的封闭空间,不用房间消毒后统一锁闭。

  (三)消毒注意事项

  1.教学楼、办公楼、餐厅楼及各处单体建筑物各室内、走廊、卫生间、功能用房等通风消毒。通风时间以不影响教学和生活为前提,实时通风。

  2.以行之有效的常规消毒液为主,如:75%医用酒精、84消毒液。

  3.消毒液配比:75%医用酒精;84消毒液按照1:100配置。

  4.室内外公用物品以75%医用酒精为主消毒;走廊、卫生间等以84消毒液消毒为主。

  5.消毒人员做好自身防护措施。

  (四)消毒的方式方法

  公共场所,以合适浓度的消毒液喷施,门把手等关键部位以消毒液擦拭为主。

  (五)消毒人员的设置

  1.按照学校建筑物各个房间使用功能分布,划分消毒区域,责任到科室负责人或班主任,定时定点执行消毒任务。各科室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责任科室负责人定时检查和落实。

  2.公共场所,由专门物业人员负责消毒,由总务处负责检查和落实。

  3.总务处保障消毒物资和工具的供应,供应情况由分管校长负责检查和落实。

  (六)消毒检查记录

  1.消毒人员定时定点消毒,做好记录。

  2.检查人员定时定点跟踪检查,做好消毒检查记录。

  3.检查人员对通风、消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实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消毒质量。

  莲花镇一中

  二〇二〇年二月二十日

幼儿园卫生工作条例

  一、生活制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小儿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

  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及季节,具体订出一日生活作息制度。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外相结合,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

  二、婴幼儿的饮食

  (一)饮食管理

  1、婴幼儿的伙食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建立伙委会(园、所领导,炊管人员,保健人员,保教人员及孩子家长代表),定期开会,研究伙食问题。

  2、伙食要专用,精打细算,计划开支,合理使用。

  4、准确掌握幼儿出勤人数,做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不吃隔日剩饭菜。

  6、保健人员要定期计算幼儿进食量、营养量。保证儿童的进食量。

  7、按时开饭,儿童进餐时间不应少于二十至三十分钟,保证儿童吃饱每餐饭。

  (二)科学喂养

  1、幼儿饮食

  (1)要注意调配花样,增加幼儿进食量,科学烹调,尽最大努力保存营养素,特别要防止维生素的损失。

  (2)少吃甜食;晚饭不能以吃甜食、菜汤和面为主,要尽量吃些炒菜。

  (3)加强体弱儿饮食管理。

  (4)特殊饮食:根据病儿病情做病号饭

  (三)饮食卫生

  1、要保持厨房的清洁,经常清扫。

  2、食堂要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

  3、不买、不加工腐烂变质食物,预防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4、搞好儿童进食卫生,饭前工作人员及儿童都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5、要培养儿童不偏食,不吃零食的良好习惯。

  6、水果要洗净削皮后再吃。

  7、炊事员要坚持上灶前洗手,入厕所前脱工作服,便后用肥皂洗手,操作时不抽烟。

  三、体格锻炼制度

  1、要有组织地经常开展适合婴幼儿特点的游戏及体育活动。

  2、在正常天气下,要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每天坚持两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加强冬季锻炼。

  3、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有计划地锻炼儿童体格。

  4、锻炼要经常和循序渐进。运动项目和运动量要适合各年龄的特点。对个别体弱的幼儿要给以特殊照顾。

  四、健康检查制度

  1、入园(所)检查:婴幼儿在入园(所)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方可入园(所)。同时要了解幼儿疾病史、传染病史、过敏史、家族史和生活习惯等。

  园(所)工作人员参加工作前必须进行体检。

  2、定期体检制度:

  一岁至三岁幼儿每半年体检一次,三岁以上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测量要准确并做好记录,进行健康分析、评价、疾病统计,及时矫治缺点。每个入托小儿均应建立健康卡片或档案。

  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他传染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县(区)以上医疗保健单位的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3、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

  认真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

  (一)环境卫生

  1、要建立健全室内外环境清扫制度。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分片包干,定人、定点、定期检查。要消灭蚊、蝇、蟑螂等害虫。

  2、婴幼儿玩教具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清洗。

  3、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冬天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室内要有防蚊、防蝇、防暑和取暖设备。

  4、厕所要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二)消毒隔离制度

  1、各园(所)要设立保健室,要根据本单位条件建立隔离室或观察床(全托园、所必须建立隔离室。)隔离室用品要专用。

  2、儿童及工作员患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所在班要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医生证明方可回园(所)或班。

  3、幼儿离园(所)一个月以上或外出(离本市)返回时,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未接触传染病的要观察两周。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

  4、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应报告园(所)领导,采取必要措施。

  六、预防疾病制度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2、按年龄及季节完成防疫部门所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

  3、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4、坚强体格锻炼,增强儿童体制,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七、安全制度

  1、各项活动均要以孩子为中心,工作人员要注视儿童的各项活动。

  2、要注意房屋、场地、家具、玩具、用具使用的安全,避免触电、砸伤、摔伤、烫(烧)伤等事故的发生。

  3、药物必须妥善保管,吃药时要仔细核对,剧毒药品要有专人管理,并严禁放在班上。药物管理和服用应由医务人员负责。

  4、建立健全儿童接送制度,不得丢失幼儿。

  八、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

  要建立健全各种记录、登记、统计制度。

卫生与消毒的心得体会

  小朋友们踏入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就开始啦!有这样一群严格执行幼儿园卫生保健、消毒制度的"小卫士",她们尽心竭力为幼儿创建干净、整洁、舒适的学习、游戏、生活环境,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她们就是每天在孩子们身边默默付出的老师、保健医、后勤工作人员和园长们。细致的晨、午、晚检能够更好的知道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而细致严格的消毒卫生工作则是为孩子们在园的一日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为了确保幼儿园的每一位宝贝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园始终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管理制度,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老师每日为班级必做的卫生消毒工作吧!

  早晨来园开窗通风。每日开窗通风3~4次,每次至少15~20分钟。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老师们每日更换新毛巾,首先清洗毛巾,其次放入专用消毒锅中沸水消毒15~20分钟,最后清水浸泡后晾晒,确保每条毛巾干干净净!

  进教室前、活动后、用餐前后。宝贝们的小手也不例外。洗洗冲冲,做干净的小宝贝!坚持健康洗手七步法,消灭病毒!做一名健康小天使!

  幼儿们的餐具做到餐餐消毒,防止病菌传播与交叉感染。专业的消毒器械确保宝贝们更加的健康。

  老师们在对桌椅、门窗、玩具、楼梯扶手用含氯消毒液100~250表面擦拭进行消毒。

  每日三次对地面进行严格消毒!地面清洗干净后,用含氯消毒液500~1000擦拭消毒!

  每日认真对厕所进行消毒清理。使用浓度为有效氯400~700擦拭消毒30分钟。

  每天晚上5点后打开空气消杀机和紫外线灯进行班级环境消毒杀菌。

  定期对保育员进行卫生消毒培训与考核。

  这些看似繁琐的消毒,早已成为了老师们的习惯,日常生活中,老师们做的远比这些制度更加细致,看到孩子们每天在整洁舒适的园所环境里健康快乐的游戏生活,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快乐!

  宝爸宝妈们可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畅。注意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新鲜度。温度在20℃左右,湿度在50—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拖布擦地,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注意从小给孩子必要的身体锻炼,多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幼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容易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多是因为抵抗力弱,耐寒能力差造成的。

  3.注意孩子的衣着,孩子穿衣要适当,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着要以脊背无汗为适度。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其实孩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就穿得太多了,孩子不能动,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就易感冒。平时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

  4.注意给孩子平衡膳食,这样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饮食上可以多给孩子补充些维生素,多给孩子喝水也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5.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程序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以预防传染病。

  6.教育孩子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餐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较为拥挤的地方。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

  7.孩子被褥、衣物、毛巾经常拿到阳光下暴晒,食具玩具和便器要定期消毒,消除病原菌的传播。

  8.家长坚持入园前和回家后给幼儿自查,发现异常例如:口腔有溃疡、皮肤有皮疹或手足有水泡、发热、腹泻等症状,及时与幼儿园联系。

  9.加强幼儿体格锻炼,坚持上幼儿园,早睡早起,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同时要注意幼儿在家的饮食卫生,尽量少吃生冷食品,不吃不洁饮食。

幼儿园消毒工作

  一、室内环境卫生

  早上打开活动室、寝室的门窗,一般通风40分钟,活动室做湿性清扫,用湿抹布有顺序地擦幼儿摸得到的地方,活动室保持空气新鲜,地面整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盥洗室无污垢,无臭味,便池勤冲洗,地面、扶手要用消毒液擦托,保持整洁干燥。

  二、室外环境卫生

  1、清扫户外场地,并擦洗幼儿可触及到的运动设备,检查有无安全隐患。

  2、植物角无枯枝败叶,无异味。

  3、阳台保持整洁通畅。

  三、物品消毒。

  1、消毒方法:

  (1)、房屋消毒:一般一周一次,传染病时一天一次,主要两种方法:

  A.紫外线消毒:传染病时一天一次,一次30分钟,每晚关上门窗,消毒后打开门窗,通风1小时。

  B.空气消毒:传染病时一天一次,8.4消毒液喷雾消毒.一次一小时,关上门窗,消毒后打开门窗,用清水抹布擦洗一遍幼儿可触及的地方。

  活动室消毒:早、晚各一遍,清水拖一遍,8.4消毒液拖一遍,卧室、走廊、楼梯每日用8.4消毒液擦托一遍。

  (2)、毛巾消毒:每天清洗消毒一次,用肥皂水或洗衣粉水搓洗,然后用84消毒液浸泡或用电消毒柜消毒。传染病期间,要求每日曝晒。

  (3)、水杯消毒:专人专用,每天消毒一次,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入电消毒柜中或高压蒸车中消毒,如果用水杯喝牛奶或果汁,必须在喝完后立即清洗消毒。

  茶杯箱消毒:每天消毒且有标识。

  (4)、保温桶:每天倒掉保温桶内的水,用84消毒液擦洗保温桶的外面,内胆消毒每周1次。

  (5)、玩具消毒:一周一次,用8、4消毒液浸泡,然后晾干或用肥皂水清洗,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在阳光下晒2小时,玩具柜每月用消毒液擦拭1-2遍,装玩具的筐、盒等用消毒液浸泡消毒10分钟,对幼儿使用的美工剪刀、尺子等每周用消毒液擦拭一次。室外大型玩具日光照射消毒,或每天用8.4消毒液擦拭;保持干净卫生。

  (6)、被褥清洁消毒:幼儿一床一垫一被一枕。幼儿的被褥可每两周晒一次,每次晒2小时,如遇雨季,用紫外线灯照射半小时,床间隔40-50c幼儿头对脚睡,以防止呼吸道疾病的传染。床单、被套每月清洗一次,用开水烫,日晒,枕头套可每两周清洗一次。

  (7)、桌椅用具消毒:每日用消毒液擦一遍。桌子先用清水抹一遍,再用消毒液擦拭;椅子每周用消毒液擦一遍,纱门纱窗每周擦洗一次,窗台、门把手及家具的卫生消毒,是在每晚下班前局部喷8.4消毒液,清晨打扫时擦洗干净。空调和电扇使用时每周擦拭一遍。清洁抹布每日84消毒液消毒。

  (8)、厕所、洗手池清洁消毒:洗手池每日用肥皂水擦拭,早午各一遍,厕所每天早晚冲洗清刷消毒一遍,保证无黄垢、无尿迹、无异味。拖把每日中午8.4消毒液浸泡半小时,有标识,有专用水池。若被污染,随时消毒。簸箕、扫把每日清洗消毒,保持干净。坐便器要幼儿一用一消毒,抹布专用。

  (9)、体温计消毒:1用1消毒,用75%的乙醇(酒精)消毒。

  (10)、餐具消毒:餐餐蒸汽消毒。餐具袋各班专用,有标识。

  (11)、紫外线灯消毒:每两周消毒一次,用酒精棉球擦拭灯管表面。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越开朗的人越容易抑郁

怎样锻炼心理素质做到不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