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新课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专题讲座学习心得

  昨天,聆听了滕春友老师关于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专题讲座。滕老师针对新旧两个版本的课标,整理出了六点主要变化,细细为我们讲述修改的原因以及新版课标的特点,让我获益良多。

  一、语文教学坚持“以生为本”。

  新版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教师课堂上的所有教学都应坚持以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时还应顺应孩子的天性,爱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尊重孩子的创造,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坚持以生为本。

  反观自己的课堂,我认识到自己的生本意识还有待加强,有时对于教学的预设过多,导致对学生的牵引教多。再看昨天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时都十分关注学生,课堂上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学生,把时间充分的交给孩子们自己去读、去学习、去感悟,这样的教学,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才是真正有实效的。

  二、语文教学注重“多认少写”。

  新版课程标准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重视汉字的教学,并且再次重申了“识写分离、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孩子,在教学时尤其要注重“多认少写”,识字量由原先的两千多字,减少为一千六百多字,要求会写的仅八百个字,这减轻了孩子们的识字写字负担,但这并不影响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滕老师的讲座中提到:一二年级的教学应紧抓识字这一主要内容。课堂上注重生字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需多关注孩子的写字态度、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时要做到“一寸一尺和一拳”,提高孩子们的书写质量。

  三、语文教学加强“阅读积累”。

  新版课程标准提出要坚持文化传承,加强阅读积累。“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

  新课标还提倡让孩子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应增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重在教给学生方法,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个性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发展学生个性。“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确,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多读多悟中掌握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感受远比“填鸭”学得更有价值,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四、语文教学增强“实践创新”。

  新版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语文课程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教师应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多中途径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并且在大量的实践和运用中体会感悟语言文字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鼓励学生多创新,让学生能进行探究、创造性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养成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

  滕老师的讲座,让我对于新版课程标准也有了新的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时时反思我的课堂,不断提升、充实自己,将课标中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上,使自己的教学更有实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新课标

人教版课标本语文

  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三年级第一学期使用。在保持前四册教材特色的基础上,三年级上册教材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编课文到设计练习,从内容安排到呈现方式及版式设计,又有新的突破。为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特点、学习目标及教学策略等方面做一介绍。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习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读课文后。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全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和语文园地里的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书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里的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这个字要求学生认识为止。课文中的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学习伙伴的话和文章作者的姓名一律不注音。有些字在具体的语境中读音要发生变化,课文标注的是变调音或轻声。如,“黄澄澄”的“澄”,在课文里标注的是dēng。

语文下册课程纲要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授课时间:课文56课时

  综合性学习4课时

  语文园地40课时

  机动时间10课时

  总计110课时

  授课教师:姚利娟

  一、课程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独立在完全脱离语言环境的条件下正确认识200个字。会借助字典、词典识字,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继续练习用钢笔正确、规范、端正地书写正楷字300个字。用毛笔练习描红。

  (二)阅读

  1、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准语调;读得自然连贯、流畅;不指读、不唱读、不拖音。

  2、继续学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读后有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习圈画文中的关键词句,能初步运用联系上下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或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举例、近义词替代、反义词转换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能说出或读出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能简单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简单说出或读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继续学习略读,能根据文中关键词句粗知文章大意。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能在诵读过程中粗略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3篇(段)。能练习用自己的话较为流畅、完整地复述课文的大意。

  7、有课外阅读的兴趣,有读书看报的习惯,能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收藏并愿意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有习作的自信心。继续学习能围绕一个意思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段,能做到语句通顺,意思清楚,能正确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3、能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4、课内习作本学期8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请教。

  2、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五)综合性学习

  结合语文学习,能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二、课程内容

  单元序号单元专题读写训练重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1、诵读积累2、描写景物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1.古诗三首2.燕子3.荷花4昆虫备忘录语文园地习作142寓言故事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其中道理。5.守株待兔6.陶罐和铁罐7.鹿角和鹿腿8池子与河流语文园地习作153深厚的传统文化抓关键词句,体会故事中的道理。收集传统节日资料9.故事三首10.纸的发明11.赵州桥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语文园地习作134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生活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生活13.花钟14.蜜蜂15.小虾语文园地习作145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想象的神奇。16.小真的长头发17.我变成了一棵树习作156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童年生活18.童年的水墨画19.剃头大师20.肥皂泡21我不能失信语文园地习作137奇妙的世界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天地间的奥秘。22.我们奇妙的世界23.海底世界24.火烧云语文园地习作138有趣的故事和神话传说复述故事大意,展开丰富的想象。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方帽子店27.漏28枣核语文园地习作13

  三、课程实施

  1.重视指导,规范书写

  针对上期学生写字存在的字形不够规范,缺少形体美这一普遍问题,本期我们在指导写字时,除了指导学生易出错的笔画、笔顺外,还应加强对难写的笔画如:斜钩、卧钩的指导,对难写的偏旁如:走字底、心字底的指导。教师要边示范、边讲解,并多举一些含这类部件的字,让学生反复练习。

  另外,要多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写好钢笔字的规律。一节课写的字不要太多。要求学生平时写字一个标准对待。

  2.加强朗读,增强语感

  借助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角色体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

  不断改进并丰富课堂评价语言,使朗读后的评价语言成为学生到达更高水平的一把梯子。如学生读完了《翠鸟》2、3自然段的相关语句后,我们可以这样评价“翠鸟飞的真快!谁能让翠鸟飞得再快些?”,学生自然会领悟到要加快语速了。当然,必要时,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此外,要注意朗读的层次性,做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由读的正确通顺到读出感情。读的形式要多样,如:自由练读、展示读、挑战读、师生合作读、评价读、分角色读等。

  3、激发兴趣,勤于练笔

  对于单元作文,教师要巧妙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说话兴趣,打开作文思路,做到先说后写。

  充分挖掘教材的读写结合点,让学生多练笔。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并借鉴课文中使用的常见的表达方法,如学完了《荷花》一文,引导学生从花的颜色、形态、气味和展开的想象等方面去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平时,引导学生向生活要素材,在学生游览、玩游戏、做活动、亲自观察之后再动笔写。

  4、给足时间,大量阅读。

  充分利用好每周两节的阅读课,让学生多读少写;还要求学生每天晚上至少阅读30分钟的课外书,要有家长签字,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另外,开展好读书交流、好书推荐会、讲故事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5、创设情境,展开交际

  好的交际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明确交际任务。我们要根据教材的提示,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性地设计交际情境。我们可以用语言描述、角色表演、播放录音录像、展示图片道具等形式来创设情景。

  四、课程评价

  评价原则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作为教师,在评价时要多表扬,少批评,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多角度的进行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评价理念。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

  (二)评价形式多样化。

  语文学科实践性很强,宜采用表现性、展示性评价,如开展写字比赛、讲故事比赛、佳作欣赏、好书推荐、、读书交流等活动,达到以活动促进学生会学、乐学的目的,还可以采用张贴、公布,发班级小奖状等静态的形式。

  纸笔测试:双单元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重视测后学生自我反思和小结,即自我评价。

  活动评价:根据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学习内容,准备安排一次家乡环境调查发布会、一次讲故事比赛。

  分项实施

  写字

  1、生字表中共有300个生字要求会写,词语表中所有词语要求会默。

  评价方式:①每课一把关,听写词语。②每月进行一次书法比赛。

  阅读

  1、朗读。重视课堂上的口头评价,看能否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和语调、读的自然流畅,关键从学生能否入情入境地读这方面进行评价。

  2、课外阅读,重点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和阅读量。我们将举行两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分别考察学生《成语故事》、《神话故事》的读书情况;每月举行一次“好书推荐会”;能完整的读完一本书(有读书痕迹及家长评价),即可被评为班级的“读书小明星”。

  3、课文精彩语段背诵、古诗文背诵。主要评价学生的背诵量、背诵的熟练程度,主要采用同桌互评加组长评价的形式。

  习作

  重点评价学生习作语句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具体,意思表达得是否清楚,采用口头评价、等级加评语式的书面评价,并进行佳作欣赏。

  口语交际

  重点评价学生能否主动、清楚、有序地表达,以及能否在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同时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采用小组评、全班交流评、教师评。

  综合性学习。

  重在从学生准备情况、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两大方面来评价,采用伙伴互评加教师评的形式。

  老师们,我们深信,随着课标解读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会越来越强,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会逐步得到提高,孩子们也将从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快乐!

  古城小学

  姚利娟

  2019.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第一、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第二、讲授新课程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实验教科书,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比较新课程与旧教材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改进,教法上有那些变化,有那些独到的进步和收获,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第三、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新语文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下册语文课程纲要

  设计者:王玉娇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授课时间:识字16课时

  课文68课时

  语文园地24课时

  机动时间6课时

  总计114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生活实际和语言实践认识550个字,能在掌握汉字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的基础上,按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要求会写的250个字,并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其中的规律,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同时在老师的提示下,自觉纠正不当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2.认识26个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能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3.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能借助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阅读,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简单了解课文中部分词句的意思,逐步养成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习惯。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的不同,利用导语、课后题和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在此基础上,入情入境地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优美。

  5.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6.能借助拼音和读物中的图画,进行自主阅读浅显的童话、故事,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00字。诵读浅近的古诗,诵读优秀古诗文13篇和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

  7.根据表达的需要,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并根据表达的需要,初步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8.继续学讲普通话,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能较完整的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9.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通过读通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等方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生活的幸福、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及科学的奥妙;培养爱护环境,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关心周围的人的优秀品质。

  10.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和同学展开讨论,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活动。

  二、内容安排

  单元序号单元专题教学内容课时安排1多彩的春天识字11.柳树醒了2.春雨的色彩3.邓小平爷爷植树4.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132家庭生活识字25.看电视6.胖乎乎的小手7.棉鞋里的阳光8.月亮的心愿语文园地二133保护环境识字39.两只鸟蛋10.松鼠和松果11.美丽的小路12.失物招领语文园地三134快乐的夏天识字413.古诗两首14.荷叶圆圆15.夏夜多美16.要下雨了17.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四155动脑筋想办法识字518.四个太阳19.乌鸦喝水20.司马光21.称象语文园地五136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识字622.吃水不忘挖井人23.王二小24.画家乡25.快乐的节日语文园地六137我们都有好品质识字726.小白兔和小灰兔27.两只小狮子28.小伙伴29.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语文园地七138我身边的科学识字830.棉花姑娘31.地球爷爷的手32.兰兰过桥33.火车的故事34.小蝌蚪找妈妈语文园地八15

  三、实施建议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

  1.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教师可根据学生学习的条件,如利用教科书、教学挂图、报刊、电视、各种标牌广告、工具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和领域。

  2.挖掘自然、生活等多种课程资源进行语文学习。如学习“多彩的春天”这一单元,可让学生结合生活走进大自然观察春天、发现春天、感受春天。学习“家庭生活”这单元时,课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感受家庭的温暖,家人之间的谦让与关爱。

  (二)教学实施

  1、围绕重点,加强训练。

  在课程实施中,紧紧围绕学习重点识字写字进行训练,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力求使用结合。写字教学时要做到“三当堂一保证”,“三当堂”就是当堂指导、当堂书写、当堂反馈。这“三当堂”必须要在课堂上完成,课堂上注意观察学生写字的姿势是否正确,写这个字时笔顺是否正确,是否用心,“一保证”就是保证在课堂上有充足的书写指导和书写时间。这样一步步,扎扎实实地进行指导,保证学生的书写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重视引导,体现自主。

  一年级的孩子,教师要在课堂上多示范、多引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中逐步学到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还要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多鼓励学生用自己学会的、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识字,在此基础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如进行小组学习,当小老师等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3、重视朗读,教给方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上,要重视朗读能力的培养。教学时,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在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课堂上,教师可通过范读、领读等让学生感受读书的方法、技巧,还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充分体会课文情感因素,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如,配音朗读、分角色朗读、赛读等。在多种形式的训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中,我注重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如学习《棉花姑娘》一课指导朗读对话时,我戴上头饰扮演小燕子,全班同学当棉花姑娘,引导学生理解小燕子想帮却帮不上忙时,我很为难地说:“听了你们这样请求,我特别想帮你们,可是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帮不了你们的忙,谁来教教我,我该怎么回答棉花姑娘?”学生听我这么一说,有的摆手,有的摇头,有的叹气地教起老师来:“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学生读得非常投入,剩下的两个并列段不用我教,学生就能读得津津有味。学生进入情境后越读越想读,越读越爱读,完全沉浸在快乐之中了。

  教师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多给他们创造交流、展示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4、创设情境,重视交际。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要让孩子有话说,要让孩子主动说,情景创设尤为重要。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在交际中要引导学生态度大方,有礼貌,认真听别人讲话,创设良好的交际氛围。在口语交际课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除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还要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口语交际,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课程评价

  针对一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的特点,注重评价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习能力。教师善于利用评价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互助学习,以此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资源共享,培养合作意识,增添学习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注重评价的多样性。

  1、语言评价,即对每个教学环节中的学生表现都给与随机评价。

  课堂上,教师随时运用神情、态势语等对学生作以评价,当学生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时,可以说:“你的方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时,可以鼓励他们:“看哪个小朋友是火眼金睛第一个发现藏在课文中的秘密?”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来当“孙悟空”……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师的鼓励评价中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综合素养评价。

  纸笔评价:随堂检测、双单元测试,将采用百分制,内容包括书法展示、基础知识、阅读三大板块,注重测后纠错,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从而培养自我改进的积极性和方法。

  非笔试评价:在每个学期末,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精心组织学生进行综合素养评价,从识字能手(识字)、朗读健将(阅读)、记忆之星(背诵)、能说会道(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这些评价内容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评价标准简单定为:

  识字能手中错0-3个为3★,错4-6个为2★,错7个以上为1★。

  朗读健将中熟练、流利、有感情。错0—2个字为3★。熟练、有感情,错3—4个字为2★。较熟练,错5个以上字为1★。

  记忆之星中能熟练、流利、有错0—2个字为3★。熟练、错1—4个字为2★。较熟练,错5个以上字为1★。

  能说会道中说话主题明确,态度自然大方语言通顺为3☆,口齿清楚,意思基本清楚为2★,口齿清楚,意思不够清楚为1☆。

  总评中达到10-12★的为优秀,7-9★为优良。6★为及格。5★以下为不及格。

  3、活动评价。

  对于更具有实践性的学习领域,如课外阅读、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多采用展示性、表现性评价,不仅有张贴、公示等静态形式,更注重动态形式:读书比赛、讲故事比赛、动手做做,如: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未来的桥》;写一写《自己的想法》、《积累的词语》等,根据本期阅读和展示台内容,准备安排一次讲故事比赛、一次古诗背诵赛和一次课外识字展示。以此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表现的能力。

  分项实施:

  (一)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自主识字。也可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在学习中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课堂上采用自由读、小组读、领读等形式,以开火车读、指名读等方式检测学生识字情况并作以评价。

  2、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针对一年级学生特点,评价方式为:①书法展示,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改进。②随堂听写。随着课时的进展分别将生字组成不同的词进行听写,用优秀、良好、合格、需改进四个等级进行评价。③双单元纸笔测试,百分制评价。

  (二)阅读

  1.课内阅读。要求学生对每篇课文都尽可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教师引导、分角色朗读、指名读同伴互赛等,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学习的积极性。

  2.课外阅读。重点从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及阅读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结合我校在低年级开展的《弟子规》背诵和古诗背诵,我组织学生举行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对能背下来的孩子授予“诵读小能手”称号,并颁发奖状。可以让孩子们每学期准备一张大纸,每读完一本书,就在纸上画一朵你喜欢的花,在花上写下这本书的名字。在最喜欢的书名旁画一只小蝴蝶。一个学期下来,读书多的小朋友就拥有了一张由书名组成的百花图。学期结束时,把每个小朋友的百花图贴在墙上,这些书名也成了其它小朋友阅读的参考和借鉴,起到好书推荐的作用。以此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加强师生共同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口语交际

  在交际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不足,适时点拨纠正,引导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态度要文明、自然、大方,学会倾听,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逐步提高交际能力。每次活动结束,都要针对学生的表现展开自评和互评,主要评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以此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评价应该以激励为主。如:有一次仿照例句用“一边……一边……”说话,学生将课文中的原句重复了一遍,虽然他没有按照要求说,但是我还是表扬了他:“能把课文中的好句记住很厉害,再想想能不能学着课文中的句子自己也来说一说?”学生不仅受到肯定而且激发他运用新知识的兴趣。

  (四)展示台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给学生提供展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结合每个园地的展示台要求,在学生中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在展示与交流中通过自评、互评等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制作“识字课本”。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十分有趣的活动。学生日常生活常常碰到各种食品的包装、饮料的包装、家用电器的广告,还有各种报纸杂志的刊头等等。这些都是儿童识字的最好的资源。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非常精美的“识字课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分类,编排版面,正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可以结合展示台的内容,把这种“识字课本”定期拿到班上交流,分享成果。最后,还专门设计颁奖典礼,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成功的快乐,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我反复认真地阅读、勾画了《小学语文新课标》,从中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主要将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 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写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实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犹如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三、注重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还是显而易见。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人。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

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版

  ————————————————————————————————作者:

  ————————————————————————————————日期: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和学习兴趣,发展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正文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3、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四、实际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实际教学中学习语文的渠道过于单一,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语文课本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用具,大量的练习挤占了学生们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的时间。语文学习成了识记、诵背、练习、考试……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喜欢吗?学生会感兴趣吗?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以趣激趣。

  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教师必须对语文教学充满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在我一次习作课上我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第一周我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以“一件有趣的事”写一篇作文,孩子们如我所料的抄了作文书上的作文交给了我。第二周我还给学生们布置了这篇作文,但不同是我通过让他们做两个游戏“盲人找路”“单手系鞋带”后,再进行写这篇作文,写出的来作文截然不同,发现以前不怎么会写作文的学生使用了不少的四字成语和修辞手法,把当时游戏的高兴劲儿写的淋漓尽致。

  (二)、培养兴趣。

  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逐步培养他们的兴趣,逐步帮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每当我上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部分时,我总是绞尽脑汁在想如何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把这些知识积累到自己的脑海中去呢?后来我灵机一动,把日积月累转变成一种知识抢答的方式进行讲解,如果是诗句我读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如果是四字成语,我说出其中的三个字,剩下一个字让学生们来抢答,后来我发现,孩子们在语文园地里最喜欢上的就是日积月累这部分知识,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积累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还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

  (三)、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的渠道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呼吸芬芳的空气,感受景色的怡人,激起情感的涟漪,这是在学习语文;让学生走进社会,感受社会的变化,体验社会人民的生活,这也是在学习语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辩论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这同样也是在学习语文。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都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课堂上教师的传授,也离不开课外的实践与探索。

  (四)、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大部分农村小学的学生们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除了读读语文课本外,很少去读课外书籍,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语文产生厌倦情绪。平时我要求我的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但是从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中不难看出他们的读的课外书籍少之又少,我通过督促学生借阅学校图书室的书籍,或者同学之间相互借阅等方式,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我将会一直坚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利用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读他们喜欢的书籍。与书本为友,必会受益无穷。沉浸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着一次次心灵旅行带来的快乐和悲伤,心灵一次次地受到震撼和洗礼,情感一次次地得到陶冶和升华。这样的阅读,知识会不丰富吗?这样的阅读,感受会不深刻吗?这样的阅读,学生会不喜欢吗

  (五)、教师掌握大量的教学资料充实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颐和园》这篇课文,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移步换景,写得很有特色。在讲述这篇课文时我寻找了亲朋好友在相关景点拍的照片和实景录像,让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我国大好河山的美丽。

  1、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主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颐和园》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则更多的成了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整个教学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始终是平等对话的过程。

  2、创建了和谐的对话场境

  教师角色的转换,使我从课堂的独白者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话者,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激活者。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教学《颐和园》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充分利于我们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优势,在导入新课时,展现了学生在颐和园的照片,教学过程中,好几次播放了颐和园的实景录像,三番五次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场,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视美、爱美的情感,实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达到了和谐对话。

  3、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颐和园》这篇课文是一篇游览性的课文,不仅文章内容美,而且在写法上也很有特点。教学之前,我就设想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记忆课文的内容,练习表达。于是,讲课时,我根据本文的特点及学生喜欢旅游的特点,学习设计了让学生当小导游这一情境。使全部学生融入到导游这个角色中,走到文本中去体验。

  (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感知,从而加强直观教学的作用。鲜明的图象、悦耳的音乐都可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过,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掌握好使用的最佳时机,并力争取得使用的最佳效果。从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等方面引导导学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俗语说:“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愿意学习”是学习的强大动力,语文教师要把语文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和“我爱学”。

人教版下册语文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授课时间:课文56课时

  综合性学习4课时

  语文园地40课时

  机动时间10课时

  总计110课时

  ◆授课教师:

  一、课程目标

  (一)学习习惯

  1.继续按照“三个一”要求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要求学生书写时手指能灵活的运动的执笔方式和身体坐直,头正、离本一尺远、并挡不住视线为佳的书写习惯;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学生做事自觉自愿,同时不需别人的督促和强迫的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

  5.培养学生利用掌握钢笔字的书写技能,认真、规范书写钢笔字、毛笔字的习惯。

  6.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识字写字

  1.能通过查字典或利用一、二年级掌握的识字方法正确认读374个生字。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48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三)阅读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初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四)口语交际

  1.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2.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3.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五)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

  3.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冒号、引号。

  (六)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七)情感目标

  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单元序号单元专题读写训练重点教学内容课时安排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1.借助汉语拼音和工具书,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通过品读,理解、积累优美句段。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描写景物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1.燕子2.古诗两首3.荷花4珍珠泉口语交际习作一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42爱护周围环境1、借助汉语拼音,准确认读31个生字,准确书写40个生字。通过品读,理解,积累优美句段。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和默读,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4、通过学习四篇课文,以具体生动的例子,引导学生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5、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5.翠鸟6.燕子专列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8路旁的橡树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二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153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1.借助汉语拼音,准确认读16个生字,准确书写36个字。通过品读,理解,积累优美句段。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抓关键词句,体会故事中的道理。9.寓言两则10.惊弓之鸟11.画杨桃12想别人没想到的口语交际习作三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134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1、通过课前预习,借助课文中的生字注音,会正确读出本单元认“忧、哀”等49个字,规范书写本单元“赛、疼”等41个字,能够准确辨析字形,正确读写词语。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能够正确理解词语,3、通过多种学习方法,学生能够积累运用词语。4、抓住重点词句,通过阅读理解,交流讨论,教师提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5、能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疑问和体会,提高自己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6.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童年生活13.和时间赛跑14.检阅15.争吵16绝招口语交际习作四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45可贵的亲情、友情1.正确认识25个生字,正确书写42个字;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准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准确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3.通过学习抓住关键处,能够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4.通过学习本组课文,学会感受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5.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词语。6.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会理解词语的意思;认识形声字。7.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积累有关母爱、友情的古诗句。8.通过一系列说话写话练习,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受人间真情。17.可贵的沉默18.他是我的朋友19.七颗钻石20妈妈的账单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五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156神奇的科技世界1.正确认识19个生字,正确书写42个字;2.通过学习课文、收集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并体会科学发展给人们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3.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词语。5.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多音多义词。6.认识有关调味品的常用字、积累有关气象的农谚。7.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完成口语交际和习作,加强说话写话训练。8.初步认识一些简单的说明方法。21.太阳22.月球之谜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24果园机器人口语交际习作六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37国际理解和友好1、在指认和书写中,学生能正确的认识18个生字,写出31个生字,正确读写重点词语,积累并理解重点词语。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诗文,练习复述课文大意,摘抄、积累好词佳句。4、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言行和人物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问,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句子,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5、根据本单元课文写作特点和方法,写一篇自由作文:写景、记事、写物、写人、展开想象编故事都可以。6、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从而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7、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的能力;培养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读课外书的习惯。8.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国际友情。25.太阳是大家的26.一面五星红旗27.卖木雕的少年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口语交际习作七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38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1、在自学和书写中,学生能正确的认识16个生字,写出35个生字,正确读写28个重点词语,积累并理解重点词语。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两首古诗。3、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诗文,练习复述课文大意,摘抄、积累好词佳句。4、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言行和人物内心活动的写作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问,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句子,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5、根据本单元课文写作特点和方法,写一篇自由作文:写景、记事、写物、写人、展开想象编故事都可以。6、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扩张开去,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7、学生能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能搜集、整合资料。8.复述故事大意,展开丰富的想象。29.古诗两首30.西门豹31.女娲补天32夸父追日口语交际习作八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13

  三、课程实施

  1.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规范学生的书写

  在指导写字时,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为避免学生的疲劳,一节课写的字不要太多,要分散到每一节课中去。我们要注意把握,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注意写字的质量。还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和监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重视阅读,注重积累,由扶到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结合学段和三年级孩子特点,阅读的任务主要有两个:理解和积累。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课外阅读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老师要引导好,引导的最好办法是表扬和激励,也可以适当地进行检查,如,听写一些词语、让学生互相交流、全班展示。

  (2)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不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默读比朗读更有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要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课文,一般要对学生提出默读的要求,读完后,要交流、讨论。

  (4)精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

  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实现接触零距离,沟通无障碍;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想法随时发表,平等对话,无拘无束交流。重在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5)课外阅读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疑问难。开展好合作学习,组织好全班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培养习作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

  中年级的习作《课标》要求不受文体和篇幅的束缚,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能表达真情实感就行。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更放开一些,对教材的安排可以灵活处理,从实际情况出发,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孩子们放开手脚去写,消除习作的畏难情绪。指导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了样,不写瞎话,不写假话,培养学生再现生活的能力,练就表达的基本功。

  老师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并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同时注意好的作品对习作的引导作用。也可以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们通过小组活动,开展观察、调查,共同探究,合力写作。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习作能力。

  4.听说互动,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它要求全员参与。因此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或辩论。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情境的创设,要有层次性,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平的增强。总之,一堂口语交际课,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能体现出学生语言的发展过程。

  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在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同时,能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和批评。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指点。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强调自主合作,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四、课程评价

  (一)重点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包括识字、阅读、习作等在内的学习能力,但自主学习的意识还不强,学习上还处于受教师任务驱使的被动状态,因此,我们将重点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我们要利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逐渐培养起学生课前主动预习课文,课中能创造性地学习,课后能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有意识地积累语言等方面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种受到他人认可后的欢愉是孩子乐于思考和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多一些肯定和赏识,少一些打击和批评。我们可以肯定学生的独特见解,也可以肯定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还可以肯定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连续举手的不懈探索的精神,更可以肯定学生在回答中流露出来的美好情感和良好品质,哪怕学生给了一个错误的答案我们也可以报以一个鼓励的眼神。

  (三)多一点变化,少一点雷同,体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评价理念。

  时下语文课堂里比较常见的评价语言有:“棒,棒,你真棒,我要和你一样棒”;“表扬,表扬他”;“太好了”等等。不难发现,我们在刚开始用这些极富节奏的赞美之词评价学生时的确让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新鲜感,但时间一长,孩子们在不计其数地接受或是被动赞扬他人的体验中渐渐丧失了对这些雷同性评价语言的兴趣。他们开始期待真正属于自己的,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发展性评价。如评价学生朗读,“你的声音真美!”“听着你读书,我们都陶醉了!”“你真是诗人的知音哪!”“你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深处!体会的真好!”“你把我们带到了珍珠泉边!”等。

  (四)评价主体多元性。

  在评价主体上,《课标》中指出:“注意将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种评价主体多元化,能够使评价过程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评价变成了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以写字为例,每次学生写完字,我们要求用红笔圈出作业中自己最满意的2到5个字;早读背书,要求学生与同组内学习伙伴互背;每次习作,要求学生写完草稿,先自己默读修改,然后与学习伙伴相互修改;当天写的小练笔,晚上读给家长听,请家长评价后再做以修改等等。

  (五)评价形式多样化。

  语文是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如写字、朗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板块,宜采用表现性、展示性评价,如开展写字比赛、讲故事比赛、佳作欣赏、好书推荐、、读书交流等活动,达到以活动促进学生乐学、会学的目的,还可以采用张贴、公布,发奖状等静态的形式。

  纸笔测试:双单元测试,期中测试和期末测试,均采用百分制,内容包括听力、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和习作表达五大板块,重视测后学生自我反思和小结,即自我评价,以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活动评价:根据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内容,准备安排一次讲故事比赛《神话、传说故事会》,一次家乡环境调查发布会。

  分项实施

  识字写字(词)

  1、生字表中共有200个生字要求会认。

  针对三年级学生特点,评价方式为:①随堂抽测。在学习每篇课文的第一课时,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检查并进行口头评价;②单元小结。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出一份简易测试题,让学生看字写拼音,以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2.生字表中共有300个生字要求会写,词语表中所有词语要求会默。

  评价方式:①每课一把关,每篇精读课文学完后,给学生听写词语,采用百分制批改。②书法竞赛,分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及格、需努力。③单元、期中、期末纸笔测试,百分制评价。

  阅读

  1、朗读。重视课堂上的口头评价,采用同桌赛读、全班挑战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要求把每篇课文都尽可能地读正确、流利,声情并茂。

  2、课外阅读,重点评价学生的阅读方法,阅读效果和阅读量。我们将举行两次课外阅读知识测试(百分制),分别考察学生的《成语故事》、《神话故事》读书情况;每月举行一次“好书推荐会”;过程性评价方面:要求学生每天晚上至少阅读半小时,便默读边画出好词好句,每周一检查;鼓励学生读整本书,每读完一本书(有读书痕迹及家长签字),即在班级争星榜上加3颗星。

  3、课文精彩语段背诵、古诗文背诵。主要评价学生的背诵量、背诵的熟练程度,主要采用同桌互评加组长评价的形式。

  写作

  重点评价学生是否有习作兴趣,语句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具体,意思表达得是否清楚,对学生平时习作采用等级加评语式的评价,对每次习作中涌现出的佳作在全班进行赏析,并张贴在展示栏中。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重点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表达能力,评价应放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加强过程性评价。

语文新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关心自然和生命,并乐于与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三)习作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三、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1.关于识字与写字与汉语拼音。

  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1~2年级要多认少写。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关于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关于写作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四、评价建议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考试只是评价的方式之一。

  (一)识字与写字

  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

  (二)阅读

  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语文新课程标准

  最新修订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并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2022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原文

最新英语课程标准2022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