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培训课件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心肺复苏

  年陕西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基本操作评分表

  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培训专业考核时长分钟操作项目内容分值实际得分操作前准备评估环境安全:周围环境对施救者及患者无安全威胁;置患者于硬的平面6心肺复苏操作过程判断意识:大声呼叫患者、用力拍双肩;看胸廓有无起伏4求助、启动急救系统:指定专人并拨打急救电话2AED:建议携带自动体外除颤仪3判断循环:松解患者领口,领带,触摸同侧颈动脉搏动(从气管向外,胸锁乳突肌前缘,轻压),时间:5-10秒(1001、1002、1003……)松解裤带5胸外按压及姿势要领:定位:胸骨体1/2处(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姿势正确按压幅度:5-6c次按压中至少有23次符合此标准)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每30次按压时间为15-18秒)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30次按压中至少有23次符合此标准)按压过程中大声计数(01、02、03……)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10秒)30开放气道:清理患者口鼻分泌物、异物,检查并取下义齿;“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保证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10人工呼吸及操作要领:平静吸气后,将口唇紧贴患者口唇,把患者口部完全包住,深而快地向患者口内吹气,应持续1秒钟以上,直至患者胸廊向上抬起。吹气量每次500~600。然后使患者的口张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观察胸部恢复状况,再进行下一次人工呼吸。20每胸外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至少做2个循环5重复检查:触摸同侧颈动脉搏动5-10秒(1001、1002、1003……);同时观察呼吸5职业素质操作时动作迅速准确,不慌张,操作结束后向患者家属告知急救结果以及下一步处理意见5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文明,认真细致,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5总得分:老师签名:年月日

  注:全过程任何步骤违反无菌操作原则,一处扣10分

心肺复苏培训课件

心肺复苏课件

  一、教学理念

  结合职业教育指导思想,我确立这样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把师生关系转变为师徒关系;在实践操作中把实训室转变为“医院病房”;在学生角色上把学生操作转变为“护士操作”。先做后学,引入情境模拟,激励职业梦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处理

  本次课心肺复苏术选自第十九章第二节的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学好此操作也为下一步学习给患者进一步的生命支持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次课起到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心脏骤停的病情判断,学会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课后反思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观目标:具有仁爱精神,加强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培养对“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学习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

  3.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临床工作的需要,心肺复苏作为临床常用的一项急救技术,其操作步骤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以此我将它列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内容。在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生命安全的过程中复苏的有效性尤其关键和重要,因此我将正确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列为本次课的难点内容。

  三、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第一学年学生,这一阶段的孩子思维活跃、关注现实生活,是伴随信息时代成长的孩子。此时,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护理实践操作能力,但是这一阶段的孩子缺乏严谨的工作作风,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因此我将利用利用微课、QQ群、微信群,扬优势、弥劣势,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2.教法

  放手是开发学生潜能的良药,点拨是启迪学生智慧的钥匙。基于以上学情分析,笔者介绍一些教学方法。在这里我将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特点,以激发兴趣为最大前提,启发诱导贯穿始终。通过视频播放,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引入课堂;同时采用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 ;通过教师演示,强化感官刺激。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做到理论——实践一体化。

  3.学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我将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反思学习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生为解决问题查阅资料,归纳、整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在课后反思中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啃透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掌握的目的,从而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4.课前准备

  良好的课程离不开课前精心的准备。课前我制作微课并上传QQ群,下发导学任务书。同时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每组取自己的组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总结出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准备的教具学具有:教材、护考辅导书、多媒体教室、模拟病房及心肺复苏的相关用物。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播放、问题驱动(3分钟)

  首先,我将播放一段社会热点新闻以此来布置工作任务,以任务促技能,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场景,如果大家身在现场我们该怎么做?让学生们体验上课即上班,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探求策略、展示目标(2分钟)

  求知的欲望是前进的动力,明确的目标是努力的方向,所以此时我及时地将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

  (三)互动探究、感受新知(15分钟)

  首先,给学生布置任务一:如何进行心肺复苏的病情判断?引导学生通过已学过的危重病人的病情评估进行类比思考,然后采用分组讨论,让各组选代表出来阐述讨论结果,如果不全面,教师加以引导,最终得出答案。这种小组合作、探究的引导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其次,给出任务二:心肺复苏的用物如何准备?这是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的前提,此时让同学们先进行思考,选择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来给大家准备并进行介绍,以生教生,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可以通过学生自己讲解得到锻炼,赢得自信。

  再次,继续给出任务三:心肺复苏有哪几个步骤组成?这也是本次课的重点问题,先让学生们通过微课总结出操作流程,在课堂中通过观小组讨论去探索、完善操作流程,以此学生们对操作流程形成了清晰的脉络。

  (四)模拟演练、小试牛刀(15分钟)

  学生熟悉了操作流程,此时已经跃跃欲试了,我趁热打铁,让同学们先做后学,在复苏模拟人上进行演练,体验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的要点。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时,相互探讨,实现“做中学”;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有针对性的点拨,实现“做中教”。在模拟演练中暴漏了很多问题,有利于下一步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示教,同时也为强化重点、突破难点做好了准备。

  (五)示教训练、强化技能(50分钟)

  由于护理专业的严谨性要求,教师的规范示教必不可少。接下来我将对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进行完整的示教。由于心肺复苏中心脏按压的手法和人工呼吸的方法是本次课的难点问题,我将采用近距离演示的方法,同时把速度放慢,把关键动作进行分解的方法进行示教,从而突破本次课的教学难点。以此学生不仅对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对实践也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强化了技能,充分体现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由于护理技能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学生的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所以接下来我安排学生们分组练习,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如果有问题,可以进行组内互助探讨,如果解决不了,教师及时进行指导,把师生关系转变为师徒关系。在此过程中以先会带动了后会,也发挥了小组合作的能力,进一步的巩固了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接下来进行技能比武,看看哪位同学能正确实施心肺复苏,由组员之间互相考评,升华练习气氛。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实时摄录视频,课下可以反复研究,强化技能,同时教会学生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通过本次复苏实操练习,同学们对护理工作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体验了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责任感,接下来我让同学们谈谈对护理工作的体会,适时进行职业情感渗透。课堂活动进行到此,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均已达成。

  (六)小结评价、布置作业(5分钟)

  最后我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个方面对学生的上课情况予以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选出技能之星、合作小组,并颁发荣誉奖章。最大限度的鼓励学生,让学生在鼓励中学习,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水平,我布置了三个层次的作业。

  教学反思

  本次课,笔者将课堂活动设计着眼于学生职业的发展,情景设计推进学生能力的提升,紧密关联学生的专业,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模拟+实战”使学生加强了技能的培养,通过“诱导+练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灵活运用微课、QQ、多媒体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改进措施:把手机作为学习及拍摄工具来使用,还需进一步给予引导。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做引导者,改变课堂从现在开始。

心肺复苏术说课课件

  一、说教材

  《心肺复苏术》选自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急救护理技术》中实践3中的主要内容(P131~133)。是贯穿整个急救过程的主要技术,是每个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操作技术,在整个教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发达国家从中学生已经开始普及,全民普及心肺复苏术势在必行。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护士技能大赛、医院选拔人才是必选项目,作为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并熟练这项操作[2]。

  二、说学情

  本实践的授课对象是卫校的10级学生。中职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生命意识,对理论科缺乏必要的兴趣,但对实践课充满求职欲望。

  职业中专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生理、解剖、健康评估等相关学科,对心脏的位置、胸腔的结构及心肺呼吸骤停的判断已掌握,如何正确、熟练、协调地施行心肺复苏术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学习中利用视频、直观教具,加强感性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把握课堂的重点。他们具有强烈的掌握救护技能以服务社会的愿望,这些为本课的实施提供了认知前提和情感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包括实验课技能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心肺复苏的救护技能。

  (1)列出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列出心跳骤停的常见病因。

  (2)简述心脏骤停初级心肺复苏的步骤和要求,复苏时心脏按压部位、频率、深度、注意事项。吹气深度、有效呼吸的判断、与按压次数之比。畅通气道的方法。

  (3)复苏成功的标志。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熟练掌握人工循环、畅通气道、人工呼吸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自我、关爱他人的生命意识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这是我们常说“医者仁心”, 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重在掌握初步现场急救技术——CPR。其难点和重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心肺复苏术的正确操作。同时对教材进行调整ABC三步操作(书本)换成2010年新标准CAB方案[3]。

  五、说教法

  考虑到现在中职学生的现状,在教学中使学生有效地利用眼、耳、口、手等,力求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教师演示及点评达到教学目标。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4]:

  1. 多媒体直观演示: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认知和体验,活跃课堂气氛,产生实践的兴趣和愿望。

  2.操作示教法:教师操作全过程,全方位展示给学生,使他们有章可循。获得最直观的学习印象。

  六、说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力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激发兴趣,启迪心智。通过课堂的实践活动,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促进同学的友情。

  七、说教学程序

  为了突破重点、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设计上不但要激起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掌握正确的操作。基于这种考虑,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结构设计是:情境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1.情境导入(2分钟)

  在新课讲授之前,先让学生们说说他们身边发生的安全事故和救护处理,目的是拉近本课内容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心肺复苏的重要性。播放视频2007年度感动中国的最美女记者曹爱文对落水少女施救的场景引出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借助形象、生动的视频,扣住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欲望。

  2. 讲授新课(6分钟)——自主学习

  这个环节先放一段正确心肺复苏视频。完成上节课就发给她们的学案。完成学案中被细化了的问题。教师提问,学生分组回答和抢答并计学分。使学生有目标可循,自主学习有所收获。

  3.实训练习(27分钟)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先教师示范,后学生分组分段进行练习。

  (1) 我选择以模拟人作为教学手段。这个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2) 根据学生们所说的安全事故为例,让学生明确什么是现场心肺复苏术。它主要包括胸外按压、畅通气道和人工呼吸。

  (3)根据教师所演示,学生分组代表尝试双人操作心肺复苏术。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不少问题,教师不及时纠正,等操作完后,让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①操作要领、注意事项、操作原理和操作目的。

  ②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能让他们在纠正别人错误的时侯加深印象。这个环节用学生交流替代教师讲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在交流中生成新知识,它激活了学生储存的知识。

  (4) 交流评价计分;学生分组练习、演示。学生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操作,加深体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双人演分组代表示,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呈30: 2的比例进行,学生通过演示可以了解到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掌握程度;期间遇到各种问题不同感受交流,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小组打分计入过程学分。

  (5) 总结交流。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巩固知识,加深体验;也是学生自我反思评价的重要形式。

  4.课堂小结(5分钟)

  心肺复苏术以学生的实践为主,而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要让学生在尝试操作、反复实践、巩固练习、学生演示、互相指正、示范操作和讨论探究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5.点拨提升 (2分钟)

  针对学生操作过程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这一环节突出了解决问题的要点和方法。让学生体会操作成功的喜悦。同时简要示教婴幼儿的心肺复苏术。

  七 、小结作业(3分钟)

  自我推荐进行婴幼儿心肺复苏术。预习进一步生命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并掌握以下内容:

  (一)简答题

  1.重建循环的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2.畅通气道的方法有哪些

  3. 重建呼吸的方法

  4.复苏有效的表现是什么

  (二)填空题

  1.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在。

  2.判断有效呼吸的指标是( )。

  (三)选择题

  1.心肺脑复苏术中,最基本、最首选的方法是

  A开放气道 B口对口人工呼吸 C心前区锤击 D人工胸外心脏按压 E 注射肾上腺素

  2.抢救成人心脏骤停心脏按压的深度应该是

  A1~2c 3~4c 3.5~5c 不少于5c3.抢救心脏骤停心脏按压的次数应该是

  A40次/分 B .60次/分 C .80次/分 D. 不少于 100次/分

  4.CPR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如何确定气体正确吹入肺部

  A.听有无气流声音 B . 看瞳孔有无改变 C .看有无胸廓扩张 D.观察皮肤颜色有无改变

  5.基础生命支持包括CAB三个步骤,是指(多项)

  A开放气道 B 判断心脏是否停搏 C重建循环D 重建呼吸

  (四)设下情境:一个成年人在公共场合突然倒地、颜面紫绀、呼之不应,作为第一目击者你应当怎样做

  (五)预习下一节学案

  八、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堂课的突出重点,在这堂课中,我根据内容,设计了这个词语式板书,力求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印象,有的放矢掌握知识和技能。

  心肺复苏术

  一、心肺复苏术

  C胸外按压:位置:胸骨下切迹向上二指;

  手型:交叉重叠、手臂垂直

  力度:成年人不少于5厘米

  频率:成年人不少于100/分钟

  A畅通气道:三种方法

  B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进气量500—1000毫升。

  判断:胸廓抬起

  二、复苏成功的标志

  九、教学反思

  1.说教学达标情况: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职业中专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新的CPR要求对教材进行顺序调整,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讲授、示教、小组讨论、两人CPR操作等多种教学手段,突出重点难点的解决,突出学生的主体。学生在实训中学到知识,掌握了技能,解决了重难点。操作后进行相互评价,计入成绩,认识了不足,提高了动手能力。提前发给她们的学案及做好的课件让学生自己翻看并在操作中体会找出答案。

  (1)重建循环的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2)畅通气道的方法有哪些

  (3)重建呼吸的方法。

  (4)复苏有效的表现是什么

  不足处是需要课前辅导、课下查阅资料。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根据课堂学生问题的回答,学生实际操作的表现,以及课程结束前的测评反馈情况,可以看到学生对各知识点达到目标要求的层次,并且会操作心肺复苏术。

  2.说教法运用情况: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生动形象。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师生互动,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有

  (1)自学感悟法:通过自读自悟,充分掌握具体操作中的问题,并能够尝试解决。例如有充分的时间查阅了重建循环的按压部位有四种方法,可喜可贺。

  (2)情境教学法:有情境就有趣。课伊始,我借助形象、生动的视频课件导入,扣住学生的心弦,唤起学生的进行心肺复苏的欲望,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础。研读时,我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画、示教、视频来再现、描绘、渲染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并掌握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3)评价激励法:在本堂课的教学中,课前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查阅资料的时间,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只要做得到位,言而有理,都给予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享受初步成功的喜悦。除了以上方法外,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利用学习小组,穿插了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我要求学生在操作中掌握方法,小组协作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学生活动情况:在这堂课中学生遵守纪律,课堂忙而不乱紧张有序、互动协作,培养了他们的协作能力,更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进一步升华。每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理解记忆深刻。多次分组操作,使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得到较快提高,一组比一组操作更加熟练正确。

  4.说课堂结构实施情况: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程序比较合理。各环节之间联系紧密,有讲有练,基本上都能完成当堂目标测评。就是班级人数较多,模拟人只有两具。只能组中成员代表参加演示,不能人人参与。以后再行操作时把班级设置成小班(10人),分五组、两课时进行。

心肺复苏说课课件

  1教材分析

  1.1成人心肺复苏是护理专业学生必学核心课程,学生先学心搏骤停和心肺复苏的理论课程,然后学教材《急诊护理学》的第7章第2节。学习理论和操作后,还要顺利通过考核。

  1.2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生源系高中毕业生统招或中职生对口招生,其文化基础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且理解能力、迁移能力不够,如沿用传统的教师示范 —护生分组练习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教学目的。但护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且《急诊护理学》在第4学期开设,之前学习了医学基础课、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课程,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教学设计上力争丰富多彩,并为护生创设仿真的临床情景。

  1.3教学内容的拓展与精选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科护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与精选。医学专科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心肺复苏理论知识以精讲为主,达到 “必须、够用 ”为度,对培养护生技能操作能力关系不密切的内容做了精简。同时,为了启迪护生思维,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设问,引导护生主动思考,达到对所学内容举一反三的目的。

  1.4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教学内容制定课时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方法及步骤,熟悉心肺复苏的常见并发症。(2)能力目标。能正确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培养护生在面对急危重症情况时应具备沉着应对、冷静思考的素质,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3)情感目标。具备救死扶伤精神,培养护生“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

  1.5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并结合护生学习情况分析出重点和难点。重点 :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方法及步骤 ;难点 :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和护生急救意识的培养。

  2教学方法

  2.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了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案例、图片及教学录像等进行教学,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化、立体化,从多角度调动护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护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

  2.2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变传统教学“教师为主体”模式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从而激励护生勤于思考、自主探索,培养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3教学资源准备包括 ESC模拟人、心肺复苏模型、场地、电脑、投影器等教学设备和 PPT课件及典型病例。教学过程在一体化教室进行。

  3学习方法

  教学观念“由教为重心”转向 “以学为重心”。护生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互评互改、角色扮演等多种学习方法,由过去的以听为主,转变成自主参与式的以学练为主,引导护生由“被动的苦学”变为“主动的乐学”,由“死记硬背的死学”变为“练中学、学中练的活学”,由变“抽象理论的难学”变为“身临其境的学”。

  4教学程序设计

  4.1设置情景,案例导入(10)用生活中常见的病例,以录像的形式再现临床情景:“1名 50多岁的男子,在户外健身运动中突然倒地,不省人事……”,进而导入本次课,提出问题:该患者怎么了?假如你正好经过,你可以怎么做?这种以病例为载体,用身边的突发情景,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发护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集中护生的注意力,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出问题后,不急于讲解或要求护生回答,而是带着护生一起分析病例 :该患者为什么会突然昏倒,昏倒之后应该怎样判断病情,明确患者目前病情后应该如何处理,通过连贯的问题,引导护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和思路,以达到培养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该患者为心跳呼吸骤停之后,提出课堂教学要求:进行现场心肺复苏。先不急于讲解具体操作方法,而是继续播放两段录像,一段为专业医护人员在现场迅速对患者成功实施心肺复苏术,一段为患者未经医护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术而在送往医院途中不幸死亡。通过两段对比鲜明的录像,不仅使护生认识到徒手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还使其认识到作为医护人员不仅要反应敏捷,行动迅速,还要有具备救死扶伤的精神,培养其分秒必争的抢救意识。

  4.2回顾基础知识,操作要点点拨(5)结合多媒体课件,对心搏骤停的判断方法、畅通气道的方法、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及频率、人工呼吸的要点等相关知识进行回顾、点拨。

  4.3模拟情景,操作示范(25)在教学中充分应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法突出护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录像中的病例情景在教学课堂再现:请1名同学扮演突然倒地的患者,教师扮演路过的护士,将完整徒手心肺复苏术示范1遍。教师示范之后,再请 2名同学,1人扮演倒地的患者,1人扮演路过的护士,对心搏骤停的患者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在教师和护生示范过程中,鼓励护生质疑、提问,对护生示范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其他同学的质疑,教师逐一加以指正,以达到强化操作示教的效果。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使护生形成清晰的、直观的认识,达到教学效果的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气氛,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呆板,更易于护生接受。

  4.4分组练习,相互考评(60)示范完成后,护生2~3人1组,分组相互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在护生分组练习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并个别指导,利用多媒体循环播放心肺复苏术操作过程(40)。待护生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和要点之后,以小组为单位,1名护生在心肺复苏模型上操作,1名护生观看,指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再让2人角色互换,循环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特别是对有争论的问题进行指导(20)。反复练习可以促进技能的形成与完善。在练习过程中,利用相互角色扮演、纠错等方式,寓教于乐,充分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乏味的练习变得生动,提高了教学效果。

  4.5考核与评价(90)自制“心肺复苏技能操作考核标准”,教师对本组护生逐一进行考核。对一次考核不合格者,通过开放实验室,反复练习之后再考核,直到合格为止。

  4.6归纳总结,布置作业(10)教师对整个练习过程和考核过程进行点评,巩固熟练所学的技能和知识,收集反馈信息。对存在的共性问题重点点评,不直接对护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进行点评,必要时可以由教师将训练过程中易出错的地方模仿做出来,让护生进行纠错,以增强护生的自信心。除此以外,结合多媒体引导护生归纳操作的注意事项,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在巩固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根据课堂目标和护生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编制、布置复习题和技能操作练习作业。

  5教学评价

  采用教学督导评价、校内同行评价、校外专家评价、护生评价和技能考核成绩分析多元化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保证了教学效果,同时积极收集了反馈意见,及时改进了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质量。

心肺复苏说课课件

  一、教材简析

  (一)教学地位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章节,是执业护士考证的重要内容,其中心肺脑复苏术是临床护士必备的操作技能,也是医院选拔护理人才的重要考试项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心源性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为每10万人中就有39.82人发生,那么全民普及心肺脑复苏术势在必行。

  (二)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教学时数是3学时(理论学时2,实验学时1),在此之前学生已系统学习了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等,对“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的护理工作程序已非常熟悉,会对病人进行病史采集,会进行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为本次内容的学习作了铺垫。

  (三)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1.知识目标

  掌握心脏骤停的原因、类型及临床表现,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注意事项;掌握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心脏骤停时给药护理;掌握电击除颤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脑复苏的措施;熟悉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熟悉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

  2.能力目标

  能正确评估病人,判断病情,及时发现心脏骤停,规范熟练地进行心肺复苏术并主动配合医生完成脑复苏的救治与护理。

  3.情感目标

  培养“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具备在面对急危重症情况时能沉着应对、冷静思考的素质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爱伤”精神。

  4.重点及难点确定

  上述目标中,对心搏骤停的类型是理论上的难点,应对内科护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能正确评估病人,发现心搏骤停,以及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是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理论讲授后安排学生进行ECS实训;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和注意事项中的一些数据和方法已落后于临床实际,在参考《2010

  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及其他医学护理文献的基础上应做适当知识调整。

  二、教法简述

  (一)教学思路的设计

  教学过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讲授时可采用情境模拟教学法,根据原有知识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知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探究新知识,从而实现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部分内容可采用讲授—演示法,即边讲解边示教,不仅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等。实训练习时,教师先做示范,然后学生分组进行仿真练习,最后随堂考核。

  (二)教学资源

  教材:目前选用的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由周秀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另外还参考了《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以及其他医学、护理文献。 设备:理论授课的教室可容纳100人左右上课,有电脑及投影设备,教学中借助于多媒体和教具等多种教学手段,使所讲内容更加直观形象,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训室配备高级综合模拟人(ECS),具有生理驱动功能,对抢救、用药有反应,急救系统。学生进行仿真训练。

  师资: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或硕士在读,并且具备双师素质,拥有护士资格证和教师资格证。

  三、学法设计

  (一)预习指导:明确预习内容,并回顾以前所学过的相关知识。

  (二)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观察、讨论、总结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案例展示(PPT展示与讲解病案):梁珊、女、49岁, 车祸后14 点30分被送入院。14点 40分突发心搏骤停。分析救护任务,引出学习目标。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5分钟)

  (二)讲解新课

  1、概述心脏骤停的概念、原因、类型、临床表现与诊断。因为有内科护理学作基础,结合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可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重点让学生掌握心搏骤停的原因、类型及临床表现诊断。(10分钟)

  2、心肺脑复苏分为基础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ACLS和延续生命支持PLS,此部分内容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讲解阐释,对于重点内容可适当放慢节奏加以强调,采用提问、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

  与积极性,对于零散知识点做好小结,促进学生记忆。其中理论讲授(70分钟),教师示范和仿真训练(50分钟)

  3、简述复苏后的监护与护理。此节为熟悉内容,结合病生、护基及内护知识稍作归纳总结即可,时间控制在10分钟。

  (三)本章小结与布置作业

  师生再次回顾整个心肺脑复苏的过程,归纳心搏呼吸骤停的病因和分类、病情评估要点及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布置课后作业及预习内容等。(5分钟)

  五、教学效果总结

  本次课的内容基本按大纲要求进行,充分的发挥教材创新、探究要求,结合 多媒体、实训室等丰富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进行了活化、优化处理,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掌握。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勇于改革,增加实训课时,完善考核系统等。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管理方面的知识

儿子军训鼓励儿子的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