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行动的宣传一段话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光盘行动的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餐厅用餐光盘行动》。

  所谓光盘,就是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棵菜,餐毕盘光,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可是在我们学校的食堂,我们却经常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现象。我们看到很多同学把吃了一半,有的甚至只吃过一点的饭菜,然后就倒进剩菜剩饭槽里。同学们你们不要忘记,全球平均每年有1千万人因饥饿丧生,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中国每年浪费粮食约500亿公斤,约占总产量的十分之一,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如果我们人人都反对浪费,不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那么我们可以救活多少饥饿的人口啊!

  我们要以“光盘”为荣,以“剩宴”为耻。在学校食堂,我们倡议按量取食,吃多少,盛多少,“吃光盘中餐,今天不剩饭”。并且要提醒身边的同学,积极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或许有的同学会说说:“我吃饭花自己的钱,想要多少就要多少,吃不完也是我用钱买的。”是的,我们是花自己的钱,可我们浪费的却是社会的资源。我们要对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负责。所以我们要行动起来,做节约的大使,作浪费的杀手。

  让节约引领风尚,共同为建设文明、和谐、环保的社会环境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光盘行动的宣传一段话

光盘行动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在这庄严而亲切的国旗下演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光盘行动,顾名思义,就是吃光盘子中的食物。“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

  光盘最重要就是节约粮食。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吃的粮食。也许同学们说,我只是丢掉一点点,如果你们每人每天只丢掉一粒米,那以一个中国13亿人口来计算,那就要用火车装一个车皮了,重65吨13万斤。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大家耳熟能详,但很多人却忘记了诗的精髓。看看我们的生活中,浪费粮食的情况比比皆是,有的同学挑食,只吃几口就以“不喜欢”为理由不吃了。大家是否想过,在烈日炎炎的午后,农民伯伯还弯着腰在田间挥动着锄头;妈妈在厨房已经忙活了好长时间在为我们准备饭菜;在西部的大山里,还有许多吃不上饭,只能用黄豆充饥的小伙伴……

  最近,整个社会从上到下都在提倡“光盘”行动,我觉得我们小学生也应该积极参加“光盘”行动,从自己做起,在餐厅按需点菜,在食堂按需盛饭、在厨房按需做饭和菜。每顿钣都把我们碗里的食物吃光,珍惜每一粒米,珍惜每一颗粮食,让这个好习惯伴随我们一生!

  最后,在生活中,汪老师要求大家做到以下三点:

  1、看到浪费现象友好地提醒,尽力减少浪费;

  2、做节约的宣传员,向家人、亲戚及朋友宣传节约粮食、节约资源的思想;

  3、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要节约,过绿色低碳的生活。

厉行节俭光盘行动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光盘行动》。为什么要讲光盘行动,因为中国的食用油的80%以上都依赖进口原料加工。据网上资料,仅去年一年中国的进口黄豆就多达6000万吨,按中国13亿人计算,折合到每个人头上是一年将近100斤,这是多么大的数字啊。这里还不说它是转基因,对我们的身体有多大的伤害,(转基因的伤害要二十年后才一般人才可能看得出来)还能够整治吗?做做样子安抚老百姓可以,认真可不行。只要认真,市场立马萧条,立马大乱,立马要饿死人,大规模的饿死人。为什么?很简单,只要认真,市场将会无物可供,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天然健康无害的食物

  为什么,先看种子问题。现在农民手中已经很少有可以自然留种的种子了。以前种子都是在各家各户的农民手中,农民年年留种,这家没有那家有,是安全的。现在不是了,都是年年去种子公司购买,种子公司购买的种子只能够种一季,是不能够留种的,否则长出来的是草。种子公司的种子会出问题吗?只有天知道。但真出问题了,农民哪怕有地也没有种子下地了,多么恐怖!更何况,据报道,我们国家的种业公司一半以上都被控制在外资手里,或被控制在洋人手中。

  那么国家粮库里还有多少粮?我不知道,我不是统计局的。但我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们年年吃的都是新粮,我也知道就是农民家里也不留储备粮了。因此合理的估计是,粮食的生产周期是一年,我们的粮库里面,粮食也就最多是一年左右。也就是说,我们的粮食储备,不具备对抗能力。据统计中国有一半以上的种子公司被美国资本家控制,还有多少种子公司幕后被美国特工控制,不得而知!中国农民手里几乎没有可做种子的粮食,中国人已经很难吃到真正的非转基因食品,未来注定会有很多疾病等待著我们,中国人饿肚子已经很难避免,为了我们的未来少生疾病,少饿肚子,为了父母,为了社会,为了未来,恭请大家一起来参加光盘行动!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盘中的最后一棵菜。到人走盘光,做到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日习总书记针对社会中存在的奢侈和浪费现象作出了“厉行节约,狠刹奢侈浪费之风”的重要批示。有关数据显示,饥饿仍是全人类的头号杀手,每6秒就有1名儿童因饥饿死亡,平均每年夺去1000万人的生命;我国仍有1亿多贫困人口。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组数据:中国社科院统计,我国每年仅餐桌浪费食物的价值就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果每天浪费的粮食回收5%,就可以多救活四百万饥民。

  如果说“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了中华饮食博大精深,那么“舌尖上的浪费”,则呈现了另一种景象。人民日报曾谈到这样一个细节,一行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花的钱是你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浪费食物绝不是小事,也不是个人私事。常听到有人振振有词,“我花我自己的钱,我浪费关你什么事?”这种观点经不起推敲,你虽然花的是自己的钱,但浪费的是社会资源。社论指出,对这种浪费食物现象,不能止于道德批评,还应引入惩罚机制。几年前,芬兰央行行长在一次公务接待中,仅仅因点了一盘20欧元的鹅肝而被迫辞职。近日国家粮食局局长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针对浪费现象,现在正在探索将“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条款写入《粮食法》,以后将用法律手段约束整治浪费粮食的行为。

  减少“舌尖上的浪费”,有人建议吃不了兜着走。其实,与其吃不了才兜着,何不一开始就少点些菜?与其说是“舌尖上的浪费”,不如说是一种丑陋的价值观在作祟。谁不知道“粒粒皆辛苦”?谁不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谁不知道“浪费用水可耻,节约用水光荣”?谁不知道“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但当我们看到泔水桶里那只咬了一口的馒头,当我们看到那哗哗直流的龙头,当我们看到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那寂寞长明的日光灯,我想,我们做的和说的真的不一样。目前,祖国的南海主权不断遭到他国的挑衅,与其夸夸其谈,不如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让我们节约的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度电都化为点点滴滴保卫祖国母亲的力量!

  勤俭对个人是是让我们以后有吃的,不走被饿死的道路,对社会是对有限资源的珍视。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需要从我们每一位师生共同做起,需要我们共同从现在这一秒做起!

  我们倡议:今天不浪费,从我做起,我,是“光盘”!

  光盘行动,欢迎加入!

有关光盘行动的作文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光盘行动,看似是一个很难的举动,但是只要每个人付出一点点,光盘行动就是举手之劳。

  很多人就在想了,究竟光盘行动是什么,我来告诉你----那就是指在饭店就餐时,倡议人们将吃不完的打包,“光盘”离开饭店。首先,进入饭店点餐,应该“按需定量”,点的食物够吃就行,不要点的过多,以免吃不完。其次,在就餐的过程中,应该确保每次给自己碗里的食物吃干净,再去盘子里夹菜,这样也能很好地保证在自己吃饱时碗里不剩饭菜哦。就餐完毕之后,桌上还有没吃完的菜怎么办呢?可以向服务员索取一次性的饭盒,打包带回家吃。因为剩下那么多的食物不仅浪费金钱,更浪费了农民伯伯辛勤的劳动成果,我们不是学过一首诗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们一定不能浪费粮食。如果我们不打包带回家的话,还会产生一个可怕的后果----那就是环境污染。

  另一个现实是,全国贫困的人口还有1。28亿人。相比之下,不难发现,一部分人进行“舌尖上的浪费”,另一部分人还一日三餐吃不饱。在弃之饭菜时,可曾想过,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稻米和小麦的进口国。再多的耕地资源也难以撑得起无情的挥霍。很多富起来的国人,丢掉了节俭的传统,养成了浪费的习惯。希望大家高举“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大旗吧。不仅如此,为了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各地的众多餐厅开启了行业内的“光盘行动”,为顾客提供“半份菜”、“小份菜”、“热菜拼盘”、免费打包等服务,鼓励把没吃完的剩菜打包带走。此次提出可提供免费打包服务,不再收费,而且还要使用环保包装,不提供一次性木筷和超薄塑料袋。

  在日常生活中不过是举手之劳: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把盘子里的菜吃光,不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回家。

  尽量减少浪费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成为新时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在我们享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同时,能够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分钱,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贡献。

  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不留剩饭,减少浪费,“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光盘行动作文“光盘”行动 从我做起

  我曾听爷爷奶奶说过,早在几十年前,他们就亲身经历过没饭吃,饿肚子的日子。我庆幸生活在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没有战争的伤害,不用忍饥挨饿,流离失所,我们真是幸福的一代人。

  据前不久的新闻报道:在北美洲,海地的贫民至今还有将泥土制成“泥饼”来充饥果腹,可是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两亿人一年的口粮,这个巨大对比让我十分震惊。

  那每年浪费的两亿人一年口粮中有没有你我的一份呢

  记得前几天我们一家去逛公园,肚子饿得咕咕叫,中午去外面饭店吃饭。爸爸问我想吃啥,我一口气点了好几盘自己爱吃的:铁板牛肉、爆炒鱿鱼、红烧猪蹄、清蒸桂花鱼……最后还点一碗杂烩汤。不知不觉菜上齐了,摆了满满的一桌子。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最后还是剩了一大堆的菜。这可不能浪费,我建议把剩饭菜全部打包带回家,妈妈笑着抚摸着我的头说道:“真是个懂事的小孩子,下次吃饭记得不要点太多的菜,要学会吃多少点多少,按一人一道菜的标准就可以避免浪费。”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在托管中心的时候,坐在我旁边吃饭的同学,每次盛饭时都是满满的一碗,经他挑肥拣瘦,菜盘一片狼藉,然后一抹嘴,剩下一大碗饭菜走人。我每次好意提醒他不能浪费,他总用不屑的口气对我说:“这些食物都是我花钱买的,想倒掉就倒掉,不用你管!”我十分无奈,一脸茫然。

  “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更不能浪费”。粮食是大自然的馈赠,通过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又饱蘸着厨师辛勤的汗水,不能因为你的一个不合胃口就给白白糟蹋了,浪费粮食也是一种可耻的行为。我决定继续跟那个爱倒剩饭的同学做朋友,和他分享合理的消费理念,一起加入“光盘”行动,共同找回一种对粮食的温暖与敬意。

光盘行动我先行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北宋司马光说:“成由勤俭败由奢。”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节俭品德的养成。现在,我们却有很多中学生以为,时代进步了,生活富裕了,勤俭节约过时了。因而生活中中学生乱花钱,浪费饭菜等现象随处可见。

  也许有人认为,节约就是吝啬,就是贫穷,其实不然,节约并不意味着吝啬,更不代表贫穷。它实际上是对家庭幸福生活的精打细算,对社会义务的严格履行。马克思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内心需要的时候,我们才离真正的节约型社会不远了。”这启示我们要让珍惜粮食,节约粮食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

  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粮食产量也在不断消耗。经济发展迅速,种田的农民少之又少,现在大多数都在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粮食。人们的生活富裕了,浪费粮食的现象愈来愈严重。每天,每家每户桌上都有一大堆食物,可是,这么多吃得完吗?不过多久,就被倒入垃圾桶了。请朋友吃饭,为维护面子,要去大饭店。点一桌子菜,显得自己大方富有。到最后,又能吃得了多少。每人每天浪费的粮食不知道可供多少山区里的孩子吃上多久。虽然人们生活富裕了,但有些偏远山区里的家庭还要面临着资源短缺,饥饿的问题。如果我们能为这些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什么又要逃避呢?我们把这些浪费的食物给节约下来,那么那些山区里的人就不会被饿死了。何不救救那些人呢

  珍惜粮食就是珍惜自己或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们怎么能忍心践踏一个人的成果。让我们共同来节约粮食,来帮助世界各地需要的人。让世界各处都能留下每个人幸福的笑脸。共创和谐家园,减少因饥饿而带来的伤害。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

  2012年年底,随着全国主流媒体对“舌尖上的浪费”大加挞伐,一项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带走的“光盘行动”正在全国兴起,并得到许多民众的热烈响应。所谓“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在外就餐时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

  同时,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更是一种责任,一种品质。因此,大家不但要争当勤俭节约的行动表率,更要结合光盘活动的开展,积极倡导节约文化,广泛宣传,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用我们的身体力行感召、影响和带动家人、同学、朋友及身边的每一个人加入节约行列,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助推“勤俭节约”成为时代徽标、“俭约生活”成为社会时尚。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既要做“光盘行动”的实践者,也要做“光盘行动”的推动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光盘行动”,参与“光盘行动”,共同增强节约意识,杜绝铺张浪费,从生活习惯开始,从细微处做起,从节约粮食做起,让我们节约的每一粒米,每一滴水,每一度电,让勤俭节约的精神渗透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建设节约型校园、节约型社会发挥自己的正能量!

  谢谢大家!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

  亲爱的同学们:

  近日,一个新的词汇在电视上亮丽展现:“光盘行动”。所谓“光盘”,就是指就餐时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东西打包带走。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推崇这一行动呢

  我们刚刚跨过温饱线,步入幸福生活的边缘。在餐桌上讲排场,恣意挥霍的行为比比皆是。其实,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改善一下生活,体现我们物质生活有所提高,完全是可以的,甚至是完全被赞同的。这是没有任何异议的。但为了所谓的面子,讲排场,搞攀比,就显得太过了。

  另外,对宴席后剩余的饭菜态度,则又是检验一个人的心理素质与道德水准的一面镜子。是节约,还是随意丢弃?许多人因为面子问题而选择了后者,是的,看似我们几个人也并没有浪费多少粮食,但是,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粮食约500亿公斤,价值约为2000亿元,据央视报道,中国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口一整年的口粮。当然,对于饥饿,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人几乎没有感受,但从这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看来,实施“光盘”行动迫在眉睫。

  打包——在很多人看来极其不雅,甚至有的人还说是丢脸,可是,不打包而丢弃在饭桌上的饭菜全部变成了垃圾而被倒掉,这难道不是一种浪费吗?这算不算丢脸呢?浪费,这完全可以是属于无知的犯罪,而不仅仅是丢脸,这是对食物的亵渎。粮食是生命的基础,今天吃饱了,明天同样得吃饱;我们不能够为了今天的温饱而放弃了明天的生活,所以说:节约无小事啊!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频繁进出大的饭店,浪费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高档了。“光盘行动”的实施,使浪费现象变少了,这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促进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就一定要力挺国家政策,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条,牢记“光盘”原则,认真实施与督促身边的人不要浪费。

  一句话: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让我们一起行动,做快乐的“光盘”一族,让健康与快乐同行,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写光盘行动作文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了,浪费现象也随处可见。

  那天,我跟着父母去参加一个婚宴,酒店里宾朋满座,各种各样的山珍海味摆满桌。我赶紧拿起筷子大吃起来,可几道菜后,我就有些吃不下了,望着满桌的美味佳肴,心里直叹可惜。这时,服务员阿姨又端来了几盘新菜,把桌上其他的菜都撤走了。望着服务员阿姨的背影,我不禁疑惑:她们会如何处理这些剩菜呢

  婚宴结束后,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厨房边有好几个大塑料桶,服务员阿姨正把剩下的菜都往里倒。我惊讶了,这么多“山珍海味”都变成了“奢侈的垃圾”。这是多么可怕的浪费啊!

  据有关报道,老百姓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至少是两亿人一年的口粮,而浪费的粮食足以解决中西部等边缘艰苦的贫困家庭温饱问题。全球饥饿人口超过10亿!全球平均每年因饥饿而死亡的人数达1000万,每6秒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这些数字让人触目惊心,于是,我决定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以前,妈妈总怕我们吃不饱,每天大鱼大肉,餐桌上总是摆满了菜。结果,每顿都有许多剩菜要倒掉。我把光盘行动告诉妈妈,她高兴地答应了。我们商量好,每顿饭只要两素一荤一汤,每份菜份量减少一些,必须吃光。有了这些条规,我们餐餐光盘,望着那些吃光了的盘子,我们都有一种自豪感。

  光盘行动,从我们做起!现在,我会跟亲戚、邻居们宣传光盘行动,我也会劝说周围的同学都加入光盘族。

光盘行动

  日本人入侵中国的时候,采用了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使中国人蒙受了极大的侮辱,而在我家的餐桌上,也采用了“三光政策“。

  1。夹光

  可口的饭菜刚上我们家那“水粼粼“(口水)的餐桌,一双双筷子便进行了“直接攻击“,老妈的筷子不停的把美味的菜肴“俘虏“到自己碗里,“餐桌红人“排骨自然“难逃厄运“,老爸的碗边,它的“骨架“都堆成一座小山了。我也不甘示弱,拼命的夹自己喜欢的糖醋鱼,肉丝。瞧我们这吃相:老妈的牙齿“高速震动“,我筷子和手一起上阵(用手抓着吃),老爸根本没嚼(直接吞)。不一会,一桌菜就被我们“消灭“完了。

  2。精光

  这还不算,每个人的碗就像没盛过饭一样,为什么?你看看就知道了:老爸的饭碗油光油光的,像在阳光下的海水,除了几个白白的“珊瑚虫“(米饭)其它什么东西都没有。老妈的饭碗更是夸张,像阳光一样金亮(太阳光啊金亮亮。)。不过它们“红白分明“啊!我的嘛,五个字形容:不用刷碗了。

  3。逃光

  吃完了饭,餐桌上一片狼籍,却空无一人,怎么回事?原来,最后一个“完工“的要留下来刷碗。老妈一吃完飞奔来到电脑前;老爸吃完迅速靠在沙发上看报纸;我吃完后,立刻打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起来。不过,最后的答案有两个:老妈或老爸。嘻嘻~!,只有我逃过一劫啊!~

  呀!要开饭了,我得准备“战斗“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于专升本的详细介绍

光盘行动从我做起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