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最励志的句子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国内第一本中国式励志书《吃透曾国藩》

  曾:君子守缺而不敢求全,小人则时时求全。全者既得,而吝与凶随之矣。

  语出《家书》80,道光廿四年三月初十日与国华国荃书

  谷园:若干年前我看到这句话时,是颇受触动的。在漫长的期(广义的青春期就是对仍有太多懵懂无知的年龄)里,我一直对自己的O型腿耿耿于怀,自卑苦恼。后来二十出头就开始展露“聪明绝顶”的端倪,心里就盼着自己快点到三十岁吧,因为感觉三十岁以上的秃顶似乎可以说得过去。

  我相信很多青年都曾经或者正在为人生中的缺憾而苦恼。可能是生理方面的,也可能人生其他方面的,比如父母的早逝、孩子的残疾,甚至妻子的非处、老公的无能等。

  随着阅历的增长,才会慢慢化解心中的这个情结。你会发现,世间几乎没有上帝的宠儿,俗话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同样,人人有自己的烦恼,都要直面人生的不完美。

  《西游记》电视剧最后一集,老乌龟把唐僧师徒扔到河里,晾晒佛经时,有的就粘在石头上被撕破了,定然也有被河水冲走没有打捞上来的,唐僧就非常痛心。这时,孙悟空宽慰他:师傅,不妨事,天地本不全,经文残缺也应了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为也。

  天地本不全,人生的不完美是一种必然。同时从积极的角度你还要想一下,《道德经》所言: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意思就是,上天会对你的缺憾给予补偿的。我们会看到那些有着明显缺憾的人,很多是非常的,这就是对他的补偿吧。

  这本书精选的200条语录,反映了曾国藩在人生200个重要问题上的经验、看法,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是曾氏智慧的精华,也是其被后世无数精英人物推崇效法的秘密所在。

  这本书的作者作为资深的曾国藩迷,年轻有为,他把曾氏智慧内化为经营人生事业的动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的解读完全立足于现代人的工作生活,立足于时代潮流,说“真事”,讲“真话”,既深刻实用,又轻松有趣。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励志书,它在国内第一次提出“中国式励志”这个概念,因为中国人历来把成功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由理念、修养、实践等方方面面的点滴改进来促成。阅读这本书,您会对人生、对成功有更深刻、更全面的感受,会更有把握!

  吃透曾国藩,人生必不凡!

曾国藩最励志的句子

曾国藩怎样读书励志人物故事

  曾国藩,清代名臣,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将士的刽子手,又是一个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的理论家和古文学家。

  他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激励自己,教育子侄。曾国藩曾给自己订下了每天读书的十二条规矩,它们是:

  一、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二、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五、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六、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七、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八、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九、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十、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十一、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十二、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读书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做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因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

  他不仅勤于读书,而且善于读书,深得要领,曾说:“万卷虽多,而提要钩玄不过数语。”其见解可谓精辟至极。曾国藩读书注重消化归纳,从而能提出自己的精当见解。

  曾国藩的这些读书经验对今天的读书人来说,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思维方式的重要性

疫情防控常态化筑牢防线不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