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期末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19年历史母题题源系列专题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母题来源一】2019年江苏卷

  【母题题文】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答案】C

  【试题解析】根据材料“四乡八镇销场远”可知,当时宁波脚带销售良好,由此证明女子缠足在当时仍然普遍存在,故选C项;“无人问津”的说法明显与“四乡八镇销场远”的材料内容相悖,故排除A项;《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而不是政府诏令,故排除B项;“成为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

  【命题意图】本题以《卖宁波脚带》的劝诫歌谣为切入点,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查素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考查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

  【得分技巧】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解读。由材料中的“啥好看”“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可以看出,材料是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女子缠足现象的一种否定和劝诫,说明这一现象在当时具有普遍性,由此可得出正确答案。

  1.(2019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考模拟)在辛亥革命潮流冲击下,人们纷纷剪掉辫子。1919年,末代皇帝溥仪也剪掉了大清国的象征——辫子。但是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地处中国偏远地区的农村,还有不少人留着辫子。这说明近代中国

  A.辛亥革命影响非常有限

  B.交通不便导致信息不畅

  C.封建保守势力十分雄厚

  D.社会习俗变迁很不平衡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当大多数人已经剪掉辫子的同时,偏远的农村还有不少人保留辫子,说明中国社会习俗变迁很不平衡,故D正确;辛亥革命影响十分有限的说法错误,排除A;交通不变导致信息不畅,不是材料叙述的主旨,排除B;封建保守势力雄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

  2.(2019届安徽省蚌埠市三模)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说:“民国初建立,时装上也显出空前的天真,轻快,愉悦。喇叭管袖子'飘飘欲仙,露出一大截玉腕,短袄腰部极为紧小。”该现象说明当时

  A.崇洋媚外现象愈演愈烈

  B.伦理纲常思想开始被抛弃

  C.政治变革影响社会生活

  D.中西方服饰风格差异较大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民国时期女子服装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故选择C选项;材料中女子服饰变化也并不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不存在崇洋媚外,故排除A选项;伦理纲常思想被抛弃的时间应为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故排除B选项;材料并没有将中西方服饰风格进行比较,故排除D选项。

  3.(2019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1924年,四川成都的电线杆、街旁树木及墙壁上陆续贴出许多标语,如“禁止妇女缠足”“夏天在茶馆、酒肆、大街等公共场所打赤膊是不文明行为”等。这一举措

  A.是国民革命运动在四川省的积极响应

  B.终于开启了四川近代化步伐

  C.对革新社会上的陋习有积极作用

  D.加剧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禁止妇女缠足”、“夏天在茶馆、酒肆、大街等公共场所打赤膊是不文明行为”可知这一举措对革新社会上的陋习有积极作用,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得出国民革命运动在四川省的积极响应,A选项排除。仅从标语来看,不能得出终于开启了四川近代化步伐的结论,B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对破除陋习的作用,与加剧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说法无关,D选项排除。

  4.(2019届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诊断性大联考)尽管传统婚礼并不符合清末民初政治变革的诉求和男女平等的理念,但是当时江南地区仍有不少知识分子出于孝道观念,按照传统仪式举行婚礼,只是繁复的仪式发生了简化。这说明

  A.婚俗具有传承与变迁的特征

  B.理学通过婚俗强化了社会地位

  C.婚姻自由使社会价值观转变

  D.中西合璧成为婚俗变迁的主流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尽管传统婚礼并不符合清末民初政治变革的诉求和男女平等的理念……按照传统仪式举行婚礼,只是繁复的仪式发生了简化”等信息可知,婚俗具有传承与变迁的特征,A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理学,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社会价值观转变,C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中西合璧成为婚俗变迁的主流,D错误。

  5.(2019届广东省普宁市第二中学等七校联合体冲刺模拟)晚清政府自主修建的近代中国最早的几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到张家口)卢汉铁路(卢沟桥到汉口)京奉铁路(北京到东北奉天)京绥铁路(北京到绥远)都是以北京为中心的。这主要反映了晚清的铁路建设

  A.适应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

  B.体现了政治上中央集权的倾向

  C.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适应了洋务运动的需要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晚清时期自主修筑的几条铁路都是以北京为中心的,这体现了清政府通过铁路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意图,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晚清时期以北京为中心修建铁路,不能说明这是为列强侵略服务的;C选项错误,晚清时期的铁路建设以北京为中心,与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无关;D选项错误,这些铁路建设以北京为中心,与洋务运动的发展没有必然关系。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6.(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得分训练)清末《违警律》规定,“乘自行车不设铃(铃铛)号(牌)者,处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罚金。”民国时期规定,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事项,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由此可知

  A.政府加强公共管理

  B.崇洋媚外风气盛行

  C.自行车已普遍使用

  D.民众抵制西方文明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市公用局管理自行车的检验、登记、核发号牌事项,巡警可以随时处罚不遵守法规的骑车人”可知政府通过规范自行车检验登记以加强对城市交通秩序的管理,故A项正确。使用自行车不等同于崇洋媚外,排除B项。自行车已普遍使用说法不符合当时社会的事实,排除C。题干没有反映出民众对西方文明进行抑制,排除D。

  7.(2019届江西师大附中三模)19世纪末,国内出现第一次民间办报高潮。王韬于1874年创刊于香港的《循环日报》,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一共创办了《中外纪闻》《时务报》等30多种报刊。在上海、重庆等地也出版了不少兼载新闻评论和译文的时事性政治刊物。这一现象

  A.有助于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B.直接受益于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C.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说明清政府社会控制力遭到削弱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19世纪末创办的报纸主要是政治性刊物,与维新变法这一历史事件关系密切,是宣传变法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主要载体,故选A。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报纸刊物的创办显然在维新变法运动开展之前,排除B;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已经进一步壮大,故才会利用报纸提出相应的政治诉求,排除C;近代报纸的创办是受到了西方的影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能说明清政府社会控制力遭到削弱,排除D。

  8.(2019届广西南宁、梧州等八市高三下学期联合调研考试)“1908年,虹口大戏院仅能容纳观众250人。十多年后,上海电影院平均座位数量约为700个左右。而20世纪30年代,电影院的平均观众容量扩大至990个座位左右……最大容量的大光明电影院将近2000个。”材料表明

  A.电影业竞争较为激烈

  B.电影成为民众娱乐主流

  C.电影大众化有所发展

  D.中国电影事业走向成熟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仅能容纳观众250人”“平均座位数量约为700个左右”“扩大至990个座位左右”“将近2000个”中可以看出,上海电影院的规模不断扩大,这说明观影人数逐步增长,观看电影日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上海电影院规模的扩大,不能反映电影业的竞争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对民众消费情况进行对比,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的是上海影院的发展情况,不能说明中国电影制作和发行的情况,故D项错误。

大一期末中国近代史纲要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读书笔记

  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

  (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

  对比封建社会的一对矛盾,近代中国社会增加了一对。表达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2)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3)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中国人民族意识觉醒的表现

  鸦片战争前大夫和一般中国人的观念:上朝天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逐步变动,产生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其表现和过程是:

  (1)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维新思想产生: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辑《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放的先河。洋务运动中有马建忠、王韬、郑观应等的早期维新思想,主张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的口号喊出: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严复《救亡决论》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亦要求中国人发愤自救。孙中山兴中会成立时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

  (3)近代以来志士仁人,就是在怀着强烈危机感和民族意识下,在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大旗下,探索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的。中国各个阶级的历史活剧就此上演。

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区区5万字道尽了中华民族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历史,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我觉得,全书的主线围绕着“近代化”的主题展开。总体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共时对比,即通过19世纪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对比引出鸦片战争,讲述中国近代化的原因。二是西方通过武力打开了中国大门后,中国各阶层(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近代化探索之路。总的来说,蒋先生的立论就是:唯有近代化,才能救中国。

  一、近代化的原因: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乃西方与中国和平交涉无果后,用武力打开中国对外开放的暴力方式。19世纪,中华民族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变局:我们科技不如人,机械、军备落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国家仿似一盘散沙。而英国经历了近代化,他们期望与当时世界超级大国——中国建立邦交关系,怎奈中国要求英国使者入乡随俗,对皇帝行跪拜礼,再加上中国闭关锁国之心态始终未有改变,这说明了中英和平交涉之路走不通。道光年间,东印度公司的鸦片大量输入中国,朝廷准备一方面加重关税,另一方面自给自足,阻止英国对华通商。这引起了英国的极度不满,鸦片战争(英国人称通商战争)蓄势待发。

  面对着强大的军事武器,我军节节败退,最终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收场。该条约不仅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而且打开了中国通商大门,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治外法权、领土主权。蒋先生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而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至于为什么不力图改革,蒋先生认为有三:一是中国人守旧心太重。二,士大夫不拥护国家的改革,否则自身利益将受到损害。三,知识阶级缺少独立无畏的精神。正因为如此,中华民族错失了二十年的光阴。而在这二十年间,外国对中国的侵略大步向前,步步逼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接踵而至。

  二、近代化之路

  清廷的腐败、落后以及在鸦片战争中的节节败退,引起了社会各阶层对现状的不满,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近代化探索之路。

  首先登场的是农民阶级,他们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并定国号为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并勾勒出了“有衣同穿,有饭同食”的美好图景。在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描述中,蒋先生重点介绍了曾国藩的湘军,并认为湘军是中国近代私军的起源,曾国藩是近代中国军阀的鼻祖。在曾国藩的精锐军队的镇压之下,太平天国运动终究失败。“洪秀全得了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得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因此,农民阶级领导的民间运动始终无法摆脱阶级的狭隘性,使其无法改变中国的落后性。

  认识到国家的落后,地主阶级意识到国家近代化的迫切性,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应运而生。洋务运动一改士大夫的骄横狂妄、独自尊大的心态,并以“中体西用”为本,洋务派开始全盘吸收西方先进文明。例如设江南极其制造局、造船厂、选派学生赴外国学习、兴办学校等,地主阶级希望实现军事现代化,以西方文明反击诸列强国家。但是,在近代政治制度之下,洋务运动遭受了巨大的阻力,使地主阶级无法带领中国实现现代化。而在中国军事势力尚未强大之时,我国边疆隐患频出。在西北方向,俄国占领新疆伊犁,清廷派左宗棠保守之,遂成。二是在高丽、琉球之附属国上中国与俄日出现利益纷争。从这,我们可判断如今“钓鱼岛”问题的历史起源。原来,早在清朝的时候,琉球就是一女侍二夫,一边为中华民族的附属国,为清廷庇佑,一边又是日本萨末的藩属,成日本一县。如此以来,琉球问题始终为一悬案。中日矛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集中在高丽上,日本逐渐强大开始扩张势力范围,而高丽从历史上又是中国的附属国。双方在高丽争端上骑虎难下,最终甲午战争爆发。在军事实力上,清的实力要稍胜于日本,原因在于洋务运动使中国发展了近代北洋军舰(镇远号、定远号),在军事武器上有较为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我军战略、战术落后,最终失败,使北洋军舰落入倭寇之手。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层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失败,乃是封建制度的落后,于是乎他们致力于变更中国之政体,在政治制度上实现现代化。首先是维新派的戊戌变法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依托孔孟之道点燃变革之舆论,并希望仿效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实现制度革新。他们主张废除八股,调整行政机构。但是,由于慈禧太后等反对势力过强,使维新变法运动在103天内结束。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以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为指导思想,希望在中国建立美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家。而这第一步就是要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专制制度。1919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接着全国十余省纷纷独立,并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民族主义的实现。而在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的实现并没有如此顺利。由于清王朝的终结,北洋军阀一时无主,于是受袁世凯的领导,由于其掌握军权,于是乎,顺利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之果。而在袁世凯死后,则开启了中国军阀割据时代。

  字里行间,先生流露出对于近代化探索之晚的遗憾,“我们在道光间虽受了重大的打击,我们仍旧不觉悟,不承认国家及民族的危险,因此不图改革,枉费了民族二十年的光阴”。在英法美等国家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迈向了现代化,而彼时的中国虽处于世界强国之列,但在与西方国家交往时狂妄骄横,固步自封,自称天朝,落后的制度使其如临深渊,落入帝国主义之口。而在19世纪经历的沧海桑穷之间,唯有一声叹息,哀大国之陨落。

  另外,“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此语献给针对钓鱼岛事件喊打喊杀之辈。中国的迅速强大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嫉妒”和“觊觎”,如美国已经将战略中心调至东亚地区。而在自强之路上,中国需要的是万民同心,在大的立场上一致对外。在羽翼丰满之前,轻举妄动,实为误国。

中国近代史读书笔记

  第一章:一寸光阴一寸金,个人如此,民族更如此。

  第一章讲述了道光、咸丰年间的外患。全章围绕“剿夷与抚夷”展开,其间不乏作者个人独特的观点和思考。

  提起战争,中国封建社会的落后腐朽与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船坚利炮之间严重力量对比自不必说,但从学习历史以来,教材多是强调英国发动战争的不义与霸道,此书却更加重视描述英国发动战争的无奈,这场战争已是历史的必然。战争其中有一部分不能不说是中国人自己招致的,正如作者在本章中所说:“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战争以前,中国一直以天朝上国自居,其他各国皆为“夷”。这种意识是自古以来中国领先于世界的现实所造成的,也不能全怪中国人夜郎自大。但中国的大国意识充满着矛盾,既希望万邦来朝,天下共主,又有一种极端狭隘的民族主义心理:清朝政府不允许外人买中文书籍,了解中国的文化。我认为这种矛盾来源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以汉人为主的中国。

  满族是发源于中国东北部的少数民族,与泱泱大明相比自然弱小很多,虽然备受压迫,但当他们推翻了多面的压迫者的时候,自己却并没有给他们自认为弱小的夷好脸色看,反而更加的自大与狂妄,这与满族接受汉族的文化不无关系。汉族的先进文化就像一个大染缸,能将所有外来的文化染成自己的颜色,清朝的统治者无疑也秉持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观念,这种观念不只停留在本国的礼仪制度,甚至也影响着中国的对外关系。当时的中国用自己的这套的等级制度拿来面对世界,中国天朝上国的地位无可避免的被扩大抬高了。即使当时中国人还没有世界的意识,但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中国确实是凌驾于世界各国之上的,大概他们认为中国的优秀文化只能自己的民族传承下去,外夷既不配也不能弄懂中国的文化。

  同时,清朝的统治者归根结底是一个少数民族,害怕汉人勾结外夷推翻自己统治的狭隘民族心理又无可避免的贯穿于清朝历代的统治政策中,从大兴文字狱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当时的清朝统治者担心汉人造反的恐惧心理是多么的严重。就是这样两种矛盾的心态造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悲剧:中国成为了一个落后的国度,即使现在仍然在追赶中……

  回顾那段屈辱的历史,最让人心痛的并不是战争、割地、赔款、开口岸。战争输了,还有赢得机会;香港割了,还有回来的时候;银子没了,还有再赚回来的日子;口岸开了,还有再关上的可能(以当时来看,清朝上下确实是对开口岸耿耿于怀,即使这一条款又利于中国走向世界)。这些都没关系,最让人心痛的是战争后中国的不思进取,整整二十年光阴任其白白流走,一个国家怎可愚昧到如此地步!没有危机意识,没有进取精神,一个民族一定不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注定在历史的舞台上黯淡了曾有的全部的光彩。

  突然想起了一句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一个人只有一次少年时,一个民族又会有多少少年时?对于一个国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把握时机,锐意进取才是唯一的出路。

  第二章:士大夫和政府纵使有救世之心,亦无救世之力。

  第一章作者讨论了外患,这一章作者笔锋转向了内乱。

  清朝末期的农民起义可谓此起彼伏,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莫过于太平天国,它不仅改变了大清的历史,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清末的农民起义虽是时代的产物,但也离不开中国封建社会兴衰的历史规律,这一规律的核心即是人口和土地,简单概括起来,不过是人少地多则是黄金时代,人多地少则是大乱之年。

  中国到了嘉庆年间已到了循环套的最低点,外加西洋势力侵略,洪秀全式的人物的出现其实是迟早的事,即使没有洪秀全,也会有其他类似的人来担当他的历史使命,用“时势造英雄”来形容洪秀全实不为过,当然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洪秀全的对头曾国藩。

  洪秀全虽是个读书人,但是他的小农本性是无法改变的。目光短浅,贪图享乐的弱点注定他即使成功也不会建设新社会,只是建设一个新朝代而已,一个新的封建朝代的建立对当时中国影响无法细究,但我想纵使有改观也不会很大,因为不推翻封建制度,中国便是无希望的,这已被之后的历史所论证,所以对于太平天国的失败也大可不必惋惜,历史的潮流从来都是披沙拣金的。

  再来看曾国藩,曾国藩在历史上一向是一个争议颇多的人物。他是清朝官僚,替清朝剿灭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让清朝继续他的腐朽统治,从这一方面来看,曾国藩不能算是个正面人物;然而他为人正派,创建了盛极一时的湘军,倡导了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进步,这样看来也算是中国的改革之士。

  我对曾国藩是欣赏的。之后的洋务运动姑且不说,从这章来看,他剿灭了太平天国,维持大清似乎是逆历史潮流的,但仔细想来,曾国藩的这一做法却是很自然的事情,正像作者所总结:曾国藩作为士大夫阶级的代表不能不忠君,同治年间清朝的中兴气象也让他人为清廷经过大患难之后必能觉悟,而最重要的一点即是曾国藩恐清亡而国亡,无疑,曾国藩在自己的阶级立场上已做到了最好。

  在这一章论述曾国藩的文字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他(曾国藩)的行政用人都首重主义,精神教育是曾国藩终身事业的基础。”对于曾国藩的这一点,作者无疑是肯定的。这让我想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虽然这两个主义不是一回事,但实质上却颇有相似之处,不知道当时的人们有没有想到曾国藩,他就是一个“问题与主义”同步进行且处理得当的极好的例子。重视主义而又不忽略做事,这才是中国的头等领袖,至于几个文人的争论是在可笑,本是相得益彰的两种品质,何必一定区分孰轻孰重

  总之,从这一章看来,正因为清朝既无救世之心更无救世之力,所以历史上有了洪秀全,有了曾国藩,更有了在那段混沌历史中闪光的两点。

  第三章:不幸,时人不许他们,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

  这一章作者讲述了以李鸿章为首的自强事业,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清朝统治者内部的分歧与外来侵略者的战争。本身就具有一系列缺陷的自强事业在朝廷顽固派及未开化的民众阻碍之下,必然难逃失败的命运。

  中国的民众有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但是相比于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巴黎民众来说,还没有建立一个全新政体的意识,多年的封闭使中国人民缺乏了一种宽阔的视野,一切的奋争只是为了改变贫穷的生活状态,而大众的愚昧虽然不是中国无改革之力的主要原因,却也造成了整个社会如死水般的灰色基调。

  洋务运动发生在此时,又由个别封建地主领导,结果其实已经可以预见。然而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却依旧有着不可泯灭的特殊意义,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是这场运动锐意改革的时代精神是永不可磨灭的,作为后人我们大可不必对其所留下的遗憾而扼腕叹息,一些人物,一些记忆曾经在历史中辉煌过,也许这就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就像说到太平天国不得不提曾国藩一样,提起洋务运动与那段中国的改革史,我们便不得不提李鸿章,与他的老师曾国藩一样,李鸿章也可以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甚至比曾国藩的争议还要大。

  曾经我认为李鸿章是中华民族的罪人,挪用军款,签订条约,丧权辱国,即使洋务运动期间兴办了不少近代企业并筹办了海军,但是相对于他身上背负的国耻来说,这点正面形象似乎永远是一个历史人物无足轻重的影子。

  然而看了这一章,虽然看法没有完全转变,但是觉得自己多多少少对李鸿章有些误解,对于历史人物的解读永远是这样的,必须完完全全多方面了解一个人物才可能真正对其做出正确的评价,单单凭教科书或者某种言论就对一个人妄下论断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李鸿章,一个王朝正走向灭亡路途中的关键人物,背负着太多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一举一动都可能使他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这样的人物注定又太多的无奈,是的,李鸿章有太多的无奈了,在无奈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有可能就让世人产生了误解。

  因为无法得罪西太后与醇亲王,他不得不挪用了海军军款重修颐和园;

  因为左宗棠的高调言论,他看着东部各省建设费移用作为进攻新疆之军费;

  因为士大夫的轻举妄动,他担忧多年的日本终于将战火烧到了中国的海面;

  ……

  而我们看到的只有北洋海军的惨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洋务运动的失败,这一系列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我们竟然不知不觉的忽视了。不错,李鸿章不能算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好人,他对科学无知,况又大发国难之财,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与他脱不了干系,只是从这一章作者的叙述中,我明白每一个人都有一些不为世人所知的东西,每一个阅读历史的人都应该怀着一份尊重之心去看待从前那些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又做出一定贡献故人们……

  第四章: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决不可变更的。

  这一章作者讲述了中华民族的瓜分史和复兴史。甲午战争以后,中国割地赔款开口岸,一时间民情激愤,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农民阶层以及以后产生的资产阶级似乎顿时迸发出一种强大的力量想要救国救民。

  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早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就注定不能承担挽救中国命运的责任,所以此时的义和团运动只是作为显示中国人民无限生机与活力的表现形式成不了大事,自古以来,中国朝代的更替都是由农民起义改写的,而在近代的中国,农民阶层越来越不能左右历史潮流,他们可以作为革命的坚实力量,却再也不能成为领导者了。

  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在思想和改革措施上是符合历史潮流的,但具体放在中国的国情上似乎就不是那么有效了。曾国藩、李鸿章主导的洋务运动在没有改革政体的基础上已经遇到了空前的阻碍,倡导君主立宪制的戊戌变法面临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百日维新只是昙花一现,迎不来中华民族的春天。

  中国历史上历来的改革大部分以失败而告终,无论是商鞅变法,王莽改制还是王安石变法,结果无疑有两种,即改革措施基本上未实行,或者改革措施有所实施但改革者却无一有好下场,纵观历史,中国似乎容不得新想法的出现,祖宗之法便是立国根本,正是这种传统才使中国的封建制度得以千年未变,不过就其根本只有两个字:利益。

  拿这章的维新变法来说,维新派废八股就是断了广大读书人升官发财的门路,裁汰无用机构就是剥夺了在职官员安生立命的支柱,剥夺了统治阶层许多人的既得利益这就是戊戌变法失败的症结所在,历史上变法的失败都与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与阻碍紧密地联系着。蓦然发现,人类在利益面前竟然变得如此自私与残酷,那时候没有民族危亡,没有仁义道德,一切都逃不过利益二字的支配。

  想来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是社会主义真的让人摆脱了利益的束缚吗,我觉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时,整个国家都是一幅贫穷破败,极端混乱的状态,此时要说有既得利益者也无非是少数,整个国家的人民都企盼着改革能给他们带来福音,所以阻力相对来说要小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新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带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贫富差距也在随之扩大,目前我想在中国的社会已经形成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这也是近些年我国政府在各方面的改革都没有大刀阔斧的力度与真正深远的影响的原因之一吧,从近代的历史中,我们很容易想象现在要进行一项改革所遇到的阻力,所以对政府我们不应过分苛责,因为有那么一大批有势力的人正影响着政策的落实。

  继续回到近代史中,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可以说给中国的复兴带来了曙光,即使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真正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新纪元,每一个中国人都不应忘记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繁荣穷其一生的努力,他永远都是站在历史中的巨人。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试题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清朝的教育内容是以为中心的封建道德训练。

  A.《四书》B.《五经》C.三纲五常D.《朱子全书》

  2.清科举考试采用的十分教条的形式的文体是。

  A.策文B.八股文C.诗赋D.义理

  3.太平天国实施的教育方针主要是的教育方针。

  A.反侵略B.反儒反封建C.反西学D.反洋教

  4.1842年,外国传教士在香港创办的学校是。

  A.宁波女塾B.马礼逊学校C.英华书院D.格致书院

  5.1853太平天国年定都天京后,颁布了。

  A.《新遗诏圣书》B.《旧遗诏圣书》C.《天朝田亩制度》D.《真命诏旨书》

  6.1890年,第二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代表大会议决,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为。

  A.中华教育会B.中国教育会C.马礼逊教育会D.基督教中国分会

  7.洋务派在1862年创设的外语学堂有。

  A.上海广方言馆B.京师同文馆C.广州同文馆D.新疆同文馆

  8.下列书不属于康有为著的是。

  A.《孔子改制考》B.《新学伪经考》C.《大同书》D.《新民说》

  9.由梁启超等人倡议,1898年于上海设立了。

  A.北洋西学堂与B.南洋公学C.经正女学D.时务学堂

  10.有明显的未来乌托邦色彩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变法通议》D.《大同书》

  11.“壬子癸丑学制”将清朝的学堂改称为。

  A.洋学B.新学C.学校D.学院

  12.民国初年确定的教育方针包含有德、智、体、美四育,其核心是。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

  13.民国成立初年制定的学制被称为。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戊辰学制

  14.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著名的陆军军官学校是。

  A.湖南自修大学B.上海大学C.黄埔军校D.劳动学院

  15.1922年3月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

  A.《教会教育问题》B.《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

  C.《取缔外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D.《教育独立议》

  16.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解释社会与教育现象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

  17.指出三纲学说是一切封建道德和政治的大原,是一种“奴隶道德”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

  18.在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中,提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

  A.徐特立B.陶行知C.陈鹤琴D.雷沛鸿

  19.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提出了的教育方针是。

  A.抗战建国B.教育服务抗战C.教育第一D.“战时须作平时看”

  20.1928年5月中华民国大学院以1922年新学制为基础并略加修改,提出。

  A.《教育方针及实施原则案》B.《三民主义教育实施方针》

  C.《整理中华民国学校系统案》D.《三民主义教育实施原则》

  21.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优先考虑的是。

  A.干部教育B.成人教育C.军事教育D.普通教育

  22.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真正确立的时间是。

  A.1937年B.1939年C.1940年D.1945年

  23.《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揭露的是对中国的侵略罪状。

  A.日本B.英国C.国民党政府D.美国

  24.苏区的普通教育主要是。

  A.小学B.中小学C.扫盲D.职业学校

  25.陕北公学、马列学院、鲁迅艺术学院属于。

  A.高级干部教育B.中级干部教育C.初级干部教育D.群众教育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为推祟程朱理学,康熙亲自撰序的书有。

  A.《朱子全书》B.《性理精义》C.《续通志》D.《续通典》E.《续文献通考》

  2.“实学思潮”鄙弃理学末流的空谈心性。其代表人物有。

  A.黄宗羲B.顾炎武C.王夫之D.唐甄E.颜元

  3.清朝国子监的学生通称为监生,因其资格不同又分为贡生和监生,贡生主要有。

  A.岁贡B.恩贡C.拔贡D.优贡E.副贡和例贡

  4.为了有效地向群众进行宗教和政治教育,太平天国出版了不少官书,作为教育的重要教材。其中规定作为人民读本的有。

  A.《旧遗诏圣书》B.《新遗诏圣书》C.《天命诏旨书》D.《三字经》E.《幼学诗》

  5.太平天国的教育内容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

  A.宗教B.政治教育C.民主D.平等教育C.科学技术教育

  6.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物有。

  A.林则徐B.魏源C.严复D.龚自珍E.马建忠

  7.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教育已呈现病态发展的景象,具体表现如下。

  A.官学教育有名无实B.教育内容不切实用C.科举考试弊病丛生

  D.中西教育碰撞E.教育称为统治阶级的附庸。

  8.洋务教育的性质是。

  A.官僚性B.封建性C.腐朽性D.买办性E.保守性

  9.洋务派设立的技术实业学堂有

  A.福州电报学堂B.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学堂C.天津西医学堂

  D.湖北矿务局工程学堂E.山海关铁路学堂

  10.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教育主要是派遣。

  A.留日学生B.留美幼童C.留欧学生D.留俄学生E.流法学生

  11.严复认为要拯救垂危的中国,要做到。

  A.“鼓民力”B.“开民智”C.“新民德”D.废八股E.革命排满

  12.早期改良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王韬B.容闳C.薛福成D.郑观应E.马建忠

  13.维新变法期间教育改革是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内容有。

  A.设立京师大学堂B.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C.实力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D.计划设立铁路、农务、茶务、蚕桑等实业学堂E.广派人员出国游学游历

  14.蔡元培对北大进行全面改革提出要“抱定宗旨、改变校风”,其措施有。

  A.发展研究所B.改变学生的观念C.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D.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E.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15.1916年12月蔡元培被任命为北大校长,开始对北大进行全面改革。

  A.抱定宗旨、改变校风B.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C.教授治校,民主管理D.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E.教育独立思想

  16.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当时主要有。

  A.教育的乡村化B.教育的个性化C.教育的平民化D.教育的实用化E.教育的实用化

  17.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有。

  A.推行注音字母B.改中小学国文科为国语科C.实行白话文教材

  D.中等教育开始注意科学和实用E.改革教学方法

  18.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规定了战时教育教育方针要点主要有。

  A.三育并进;B.文武合一C.农村需要与工业需要并重

  D.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E.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联系

  19.遵循战时教育方针,国民政府为保存教育实力采取了以下措施。

  A.高校迁移B.学校国立C.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

  D.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E.坚强对学校控制

  20.国民政府对学校教育管理进行控制的措施有。

  A.“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B.实行童子军训练和军训

  C.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D.实行毕业会考制度E.建立特务系统

  2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民众教育馆,包括。

  A.书报部B.美工部C.学校部D.文艺部E.体育卫生部

  22.苏区教育的中心任务包括。

  A.儿童的义务教育B.群众的社会教育C.干部教育D.党化教育E.武装斗争教育

  23.革命根据地的教学方法重在。

  A.启发B.研究C.讨论D.实际考察E.实习训练

  24.延安大学设3个学院是。

  A.俄文学院B.民族学院C.行政学院D.艺术文学院E.自然科学院

  25.延大教学以自学为主、讲授为辅,提倡。

  A.边学边做B.实验C.互助D.讨论E.质疑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20分。)

  1.八股文要求作者必须按规定格式准确阐述自己的见解。

  2.明清中央官学除了国子监外,还设立了太学。

  3.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主要是通过派驻中国的各种官方机构来实施的。

  4.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最早名叫中华教育会。

  5.早期教会学校的学生主要是社会下层的子弟。

  6.洋务派办的新式学堂不再要求学习传统的经史之学。

  7.1972年起的幼童赴美国学习,是近代官方最早派遣出国学习的措施。

  8.福建船政学堂首创派学生赴欧洲留学之举。

  9.所有乡会试,科岁考一律停止,延续二千多年的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终告结束。

  10.教育近代化进入普通教育领域是从维新运动开始。

  11.中国教育会就是中华教育会。

  12.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小学读经课,标志着传统经学教育的终结。

  13.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学校毕业生奖励出身的作法,使学校最终与科举脱钩。

  14.新文化运动开展“打倒孔家店”的斗争,对孔子予以彻底否定。

  15.用白话文教学,为真正在民众中普及教育创造了一个基本条件。

  16.新文化运动时期推广国语的标准的注音方式是使用注音字母。

  17.大力提倡并实行“大职业教育”思想的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

  18.“三民主义”教育实质上民主的、科学的。

  19.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文化教育方针尚未提出共产主义的教育任务。

  20.革命根据地除小学和师范外,各类教育多是短期培训。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新文化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2、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有什么特点

  3、简析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涵义。

  四、论述题(共15分)

  1、评述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9分)

  2、阐述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教育体制的构成特点及作用。(7分)

  Welco

  Do!!!

《中国近代史》作文

  历史,作为我们的过去,提醒着我们来自何方,身处何地,走向何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历史却往往受到政治很大的影响,甚至有意无意地成为政治的帮凶。历史的清白永远只能成为追求,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被迷惑,不被欺骗。

  对待历史,最好的态度是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尽可能的保持“尽信书不如无书”的眼光去在书中寻找过去,并且时刻警惕自己的大脑成为他人思想的跑马场。

  出于上述目的,在经历十几年的为了意识形态的灌输的历史学习后,现在来阅读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未尝不是上佳之选,作者尽可能的试图跳出自己的思想局限来审视中国的近代史,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他的确做到了,很多历史的片段确实给我提供新的角度去思考,这些益处也无需多言,书的阅读价值也不需要我再来抬高,但我还想从自己阅读的角度上探讨该书的一些不足之处。

  在描述历史中的一些人物故事时,有些小说的味道,比如蒋、毛之间党派头头的斗争,毛、邓在党内个人的纷争色彩有浓厚的渲染,对政治人物的私心不免有颠倒形象、夸张描写的嫌疑。作为历史书,我觉得尽可能的记录历史事实、真相内幕才是王道,郑重其事的分析人物心理大可不必。

  此外,由于国内历史资料很大程度上未能得到公开,作者很大程度上大量的引用的西方学者的文献资料存在迫不得已的可能,但这样一来难免在对事情的判断上也有失偏颇,虽说现有的国内资料亦真亦假,但也并非一无是处,所以当我看到参考文献后面大量的英文文献和极少数的中文资料时不免感觉颇为遗憾,作者的观点不可能做到理想中的完全客观中立。

  这也可能导致某些细节处就值得商榷,比如在陈述邓小平在五十年代反右倾时表明其担任中共总书记在毛的指导下负责迫害党内异见人士,这很容易让人理解成邓在那一时期的刽子手形象。而我查百科发现邓当时并非是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总书记,只是中央书记处的总书记,负责迫害一说未免太过简单粗暴。

  阅读的过程中我感觉作者作为美籍华人,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在陈述美国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影响时,或多或少的偏向于传播民主与自由的美国“救世主”形象,而忽略了国与国间的战略、利益斗争,尤其是在国共内战以及89年之后中美间的交流方面,美国试图拯救中国人民的高大形象无意中烘托尤为突出。

  暂时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些--!以上简单的分析也皆属个人揣测,分析也无非是想提醒一点,完全客观的历史书是不存在的,即使作者再努力追求,或多或少总会被自己惯有的思维意识影响,读者也是一样,双方都需要做的,就是摘掉自己的有色眼镜,尽可能的去认清每一个事实并进行深刻的反思,以史为鉴。

中国近代史纲要心得体会

  这是一本以中国“鸦片战争”为起点到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末端的中国近代发展历史。清代末期的腐朽统治,“鸦片战争”让中国进入了“双半”社会。由于“小农”的阶级性并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的“农民运动”,最终都已失败告终。洋务派的本阶级利益,维新派的自身弱点与局限性根本不可能拯救中国。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的旧民主主义也随之结束。以“新文化运动”作为铺垫,“五四”运动成为了开启新民主主义的一把金钥匙,让“双半”的社会看到了一丝光明,“反帝反封”成为了社会的主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播撒了革命的种子。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成功与失败、十年内战,是由于国民党的贪婪与野心作祟、浪费国家人力、物力、财力而发生的不必要的战争。

  民族资产阶级的摇摆不定让我们看到了要以共产党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来夺取国家的领土与主权的独立自主。“八七会议”纠正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到土地革命兴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动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开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名论断,鼓舞了气势。由于博古、王明等人犯了“左倾”错误,采取“直面攻击”“机会主义”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并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开展了“万里红军长征”,挽救了党的实力。

  接下来的毛泽东领导时期让我折服,抗日战争全过程、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土地革命,无时无刻让我看到了他犀利的眼光、审时度势、先见性与战略性。他能够在危机关头作出决定性的正确判断,能够在让士气低落的战士看到胜利的曙光,能够顾及人民的利益,注重民生,他可以不顾个人安危、挺身情愿走进蒋介石的圈套里,他可以“熊掌与鱼兼得”、看清国民党本质、制定周密计划,他可以看清国际国内环境、看出世界发展主流、抓住机遇。建国后,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大跃进” “十年”,毛泽东尽管有错误,但是“人无完人”,“熟能无过”?年纪的上升也会使决定产生错误思想。每个人都有思想,作为领导更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他是为国家而急、为国家经济发展而急、为社会进步而急、为深陷贫困的广大人民群众而急。他有被中国人民称颂的资格与权利!

  邓小平的第二代的领导提出了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与“一国两制”制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为第三代的领导提出了“三个代表” ,以胡锦涛为第四代的领导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这样会主义和谐社会”。

近代史考试题

  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1号题:根据如下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新时期中日关系对中国、日本、东亚及世界可能产生的影响。)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观点明确,论据准确;3、字数不少于1000字)

  材料1:2007年是"卢沟桥事变"70周年,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温家宝总理应邀于4月中旬对日本进行了正式访问,在两国发表的《中日联合新闻公报》中,确认双方将继续遵循《中日联合声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联合宣言》的各项原则,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温总理在日本国会众议院发表的演讲中,引用日本的谚语"尽管风在呼啸,山却不会移动"形容中日关系,引起日本国会议员们的广泛共鸣。日本防卫大臣石破茂在为中国军舰"深圳"号访日举行的招待会上致词说,实现两国军舰互访,必将促进两国防务领域的深入交流,进一步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推进双方战略互惠关系向前发展。

  材料2: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就职后明确表示,他作为首相不会支参拜靖国神社,他在就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致温家宝的贺信中说:"日中两国在地理上是无法迁移的"一衣带水"的邻邦,不论今后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日中关系对两国而言乃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却是不会改变的,我愿意致力于构筑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曾480余次访华的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认为,发展日中战略互惠关系,除了要"政治、经济两个轮子一起转"之外,还应特别注重扩大日中民间关系,这样才能夯实日中战略互惠关系的基石。

  据日本海关统计,2007年1月-9月,日中双边贸易额为17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其中,日本向中国出口786.3亿美元,增长17.8%,日本自中国进口929.0亿美元,增长7.7%,日本贸易逆差142.7亿美元,减少26.7%,中国继续保持日本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的地位。

  材料3:2011年5月21日至22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出席在东京举行的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并前往宫城县名取市和福岛县福岛市慰问受灾民众,察看灾情。

  温总理此行是在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及次生灾害的特殊背景下进行的。在短短两天内,温总理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走访两个灾区、同日韩领导人分别会见,同三国工商界人士、媒体和日各界民众坦诚交流。

  在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温总理就三国合作提出建议:积极支持日本灾后重建工作,在双边和三边层面开展合作;高度重视核电安全问题,建立中日韩核电安全交流与合作机制;切实推进防灾减灾合作,今年下半年举办东亚地震研讨会,中方出资启动东北亚地震、海啸和火山研究项目;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争取明年启动三国自贸区谈判,努力在今年内完成三国投资协定谈判;加强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合作,成立中日韩“可再生能源产学研创新联盟”;加快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社会人文交流,争取实现2015年三国人员往来达到2600万的目标,促进三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2号题: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如何理解宋庆龄所说的“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可以从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方面作答或者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继承和发展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角度作答)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观点明确,论据准确;3、字数不少于1000字)

  材料:

  1949年10月1日。

  下午15时整,北京,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广场沸腾了!震天的欢呼直冲云霄,帽子、围巾甚至报纸在空中飞舞……

  身着深色旗袍的宋庆龄站在城楼上,看着眼前涌动的人潮,看着广场上矗立的孙中山画像,不禁热泪盈眶。8天后,她这样向世人讲述在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

  “连年的伟大奋斗和艰苦的实践,又在我眼前出现。但是另一个念头抓住我的心,我知道,这一次不会再倒退了,这一次,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摘自2009年9月6日《人民日报》

  3号题:根据如下材料,将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失误与今天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观点明确,论据准确;3、字数不少于1000字)

  材料1: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时期,手工业的改造曾出现过一些失误。《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指出:"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至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这四"过"的缺点,在手工业改造高潮中的主要表现是:

  过分追求改造速度,生产上盲目集中,组织形式上一律合作,管理上统一核算。据当时统计,石家庄市将88个社合并为31个社,其中人数最多的社员达1400人。广东省有的综合社包括14个行业,有的跨地区的社纵横60华里。四川省眉山县五金社把13个乡的烘炉、制秤、自行车、钟表修理等行业组织在一起,发一次工资骑自行车要走7天。上海修理自行车行业原有1808个服务点,改造高潮一开始就撤掉450个。沈阳北市区原有103户个体服装店,改造高潮时组成一个缝纫合作社,只设10个门市部。有些特种手工艺,比如雕刻也组成合作社,每礼拜开一次会,进货、销路都是统一的。

  盲目集中,一律合作,统一核算,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群众生活和生产不方便;原来分散经营的供销关系割断了,而合作社的统一经营一时又建立不起来,致使生产停顿;吃"大锅饭",出"大路货",产品品种减少,质量降低,某些传统名牌产品失去了原有的传统风格,合作化后,师徒都成了社员,原有的师徒关系淡薄了甚至割断了,这对技术传授是不利的;由于盲目集中,缺乏厂房和生活服务设施,一时造成混乱,使手工业者本来就不多的财产受到损失。

  手工业合作社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是在一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以为生产关系越高级就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不正确理论指导下形成的社会变革。它把本来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手工业者或手工业合作组织中的绝大部分纳入吃"大锅饭"、端"铁饭碗"的体系,抑制了手工业生产经营的活力,增加了国家的负担,在经济困难时期,更成为国家的一个包袱。在农村里,手工业合作社的升级过渡后来实际上变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部分。这一步骤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总的说,没有也不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材料2:我国城市化水平到2005年达到35%左右,到2010年达到40-42%。换句话说,我国已提前6至7年实现原定城市化的目标。权威部门提出,我国在本世纪中期城市化水平要达到65%,再进而达到75%。

  笔者的疑问之一是,我们城市化的步子是不是太快了,太急了。英国城市化水平从26%提高到70%用了90年时间,法国从25.5%提高到71.7%,美国从25.7%提高到75.2%,都用了120年。而我们从1993年的28%提高到2003年的40.5%仅用10年,不说加快,即使用这样的速度,2020年左右就能达到60%,2035年以前就能达到75%左右。换句话说,我们只用英国的一半时间,法国和美国的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时间,走过同样的城市化进程。

  疑问之二是,我国是否有必要,将城市化的水平定得同发达国家一样高,要达到75%以上。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缩小城乡差别,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没有一定的城市化水平是不行的,这是一个容易懂得的道理;我国在80年代以前城市化水平低,现在仍然不够高,需要提高,这也毫无疑问。但各国的城市化水平是否应该一样?中国国情与迄今已实现现代化的所有发达国家差别巨大,中国城市化标准是否一定要像它们看齐?21世纪的城市化与19世纪、20世纪的城市化标准是否应该有些区别

  中国的特殊性是非常鲜明的。一是人口太多。13亿人口,比目前北美、欧洲和日本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二是可利用土地资源相对贫乏。中国的陆地面积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但现在科学条件下不可利用、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高原、大山、沙漠、戈壁和干旱地区占去三分之二以上,可利用的国土承受目前的人口数量已属负担过重,这方面的条件比任何发达国家都差;三是基本资源严重短缺,如人均淡水不到世界四分之一,人均耕地不到三分之一。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得更远。鉴于城市人口对资源的消费量远远大于同样数量的农村人口,我们在实施城市化的时候,是否必须充分考虑我国的基本资源与合理的城乡人口分布比例相适应的问题。既然我国基本资源状况远不如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水平为什么定得同他们一样高呢?如果2020年我们有15亿人口,60%城市人口就是9亿;本世纪中人口17亿,那么75%的城市人口就是12.75亿。这样巨大的城市人口,要多少淡水、多少土地、多少能源、多少食物、多少住房、多少交通设施才能支持

  城市化,意味着生产和消费的更集中、更大规模、更社会化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意味着现代化。城市化程度越高,意味着现代化程度越高。这是迄今为止对城市化意义的认识。但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日益普及,人们对城市化的标准的认识正在发生某些新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地方甚至家里办公,同样可以获得信息、同样可以开会,同样可以交易,同样可以完成许许多多事情,而且大大节省时间、减少大量物流方面的消耗。再加上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愿意都往污染严重的大城市里挤。于是,一些发达国家人群开始出现由大城市向小城市、由市中心区向市郊分散化的趋向。而且这种趋向一点也不会降低现代化的程度。我们在21世纪推进城市化的时候,是否应该考虑这些新因素,避免人口过度向中心城市集中而走弯路。

  4号题:根据如下材料,对比两种侵略,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观点明确,论据准确;3、字数不少于1000字)

  材料一: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及时地、深刻地、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给人以“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图中一个是熊,有横霸无忌的样子,占东三省地方,是譬喻沙皇俄国;一个是虎,有守住不放的样子,占长江一带地方,是譬喻英国;一个是肠,有贪得无厌的样子,占山东地方,是譬喻德国;一个是蛤蟆,有任意收揽的样子,占广东、广西、云南地方,是譬喻法国;一个是太阳,他的光线到福建地方,是譬喻日本;一个是鹰,飞来分食,是譬喻美国。其旁题词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时局图》,除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用虎、熊、蛙、太阳、鹰分别代表英、俄、法、日、美帝国主义国家外,还有揭露清政府腐败的内容:图上代表清政府的三个人物,一个手举铜钱,他是搜刮民财的贪官;一个不顾民族安危,正寻欢作乐;还有一个昏昏似睡者,手中拉着网绳,网中一人正念着“之乎者也”,另一人在马旁练武,揭示清政府用科举考试等升官之途愚弄人民。

  备注:题后附图

  材料二:

  2010年,我国利用外资所占GDP的比重已超过40%,外资企业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55.48%,已远远超过许多经济外向型国家的外资比重。截至2005年底,我国实际使用外国资金额为6224.05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商直接投资所获得的年平均利润率高达16%~18%,由此估算,2005年外商就从中国赚走了1000多亿美元的利润。世界银行根据发展中国家的一般利润率计算出的这个数字,显然和实际数字相差甚远,因为外资在中国享有的免税、廉价土地、超低价劳动力,以及各种收益,是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所没有的。中国的外资利润率有多高,这是中国官方和外资公司都列为高度机密的数字,我们只能从各种渠道进行比较测算。中国垄断行业的利润率是100%至2000%,外资经济的利润率一般不会低于国内垄断行业,许多外资公司也印证了这个推断。美国摩根斯坦利公司由于内讧,爆出的内幕是在中国的利润率达900%。我们权且按照垄断行业最低100%的利润率计算,外资经济每年在中国获取的利润应该在4万亿人民币以上,这相当于全国2年以上的工资总额。

中国近代史纲要作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 课程论文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流动的星星活着

  姓名:郭蕾

  学号:00904143

  院系:语言与传媒系

  班级:新闻三班

  流动的星星活着

  摘要

  日本是我国的重要近邻,中日交往绵延两千多年,既有密切的现实利害关系,又有复杂的历史恩怨。在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中,中日两大民族友好交往,古代中华文明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近代中国也从日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但从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日本军国主义在历时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野蛮侵略中国,使中华民族蒙受了深重的灾难。周恩来总理曾经将中日关系交往史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关键词

  核心与外缘 逆转 差异 铭记历史 互惠互利

  中日两国有着2000 多年的文化交流历史,文化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不仅对两国,而且对东亚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过巨大的促进作用,这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是由于两国文化存在着异质性,因而在文化友好交流主旋律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和谐音,交织着文化摩擦与冲突。它不仅影响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构成了今天东亚共同体构建的文化困境。

  一、“核心”与“外缘”的关系

  中国和日本“内核与外缘”的文化关系贯穿了整个古代历史,是古代中日文化关系的重要特征。从有史记载的公元57 年倭国向汉代派出的第一次使节,到盛唐时期日本大规模的遣唐使,及至明朝时期日本的朝贡船,日本都没有停下向中国的这一核心国家学习的脚步。正是由于学习了中国,日本才建立了各种典章制度,产生了文字,加速了从蒙昧向文明进步的步伐。从这一点说,古代日本文明离不开中国文明,日本文明居于中国文明的次要地位,这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

  但是,外缘国家在不断吸取核心国家文化精髓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加以消化和改造,培育酝酿自己的民族文化。与此同时,为了肯定自己的民族文化,要么在统一文化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要么表现出脱离核心的渴望。日本处于中华文明圈的边缘地带,距离中心相对较远,又被海洋隔离,因而脱核心化表现得更加明显。

  ① 参见盛邦和: 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 ,学林出版社,1988 年。日本人的日常起居受中国隋唐时代文化影响甚大,日本女子至今仍在穿着的和服及相配的发型便是最好的例子。歌舞方面如, 兰陵王 是起源于北齐、盛行于唐代的假面舞蹈。此男子独舞表现了北齐兰陵王高肃(字长恭)作战的英姿,动作简约勇猛,刚劲有力,舞曲浑厚古朴,悠扬动听。主人公高大健壮、胆识过人,但面貌却秀美如妇人。他自觉作战时因面容俊美柔和不足以威慑敌人,故每临阵时必戴上形象凶厉、狰狞可怖之木雕面具进行博杀。

  在两千余年的东亚历史发展中,亚洲大陆文明,尤其中华文明为日本文化在几乎一切重要层面上的发生与提升,提供了足够的滋养材料,并内化为促成其发展的动力,从而共同创造了东亚古代丰富多彩的文明。

  古代中日两国的文化关系是中国居于东亚的核心地位,日本向中国学习,是一种中强日弱的文化格局。但另一方面,日本文化也表现出了很强的自主性和脱核心化的倾向。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正是古代中日关系的真实写照,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引用及更改,但是基础还是在与中国的核心。中华文明对日本文化的巨大影响是不容置疑的,当然日本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二、近代

  近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东亚文化格局发生了变化。明治初期日本实行文明开化,从学习中国文化转向学习西方文化。通过热心学习和引进西方近代文化,并重新整合自己的传统文化,日本文化完成了近代化的转型。而曾居于文化核心地位的中国却固步自封,在冲击面前表现得被动而又迟缓。因此,近代以后,古代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关系出现了逆转,中国失去了核心的地位,转而开始以日本为师。

  在这一文化关系逆转过程中,古代日本文化即孕育的脱核心化倾向最终爆发出来。这以福泽谕吉的 文明论概略 和 脱亚论 为代表。在发表于1875 年的 文明论概略 中,福泽把西洋文明作为当时人类的最高文明形态,把世分为开化、半开化与野蛮三个层次,日本昔日尊崇的中国落入了半开化国家的行列。1885 年福泽谕吉又发表 脱亚论 ,宣言日本为了发展,必须与“东方之恶友”中国和朝鲜断交,实行“脱亚入欧”。随着甲午战争清朝失败后,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蔑视进一步蔓延开来。

  从古代到近代中日两国文化关系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古代中国高居于文化的核心地位,近代以后中日文化关系在出现逆转的同时,日本开始追求东亚盟主地位。也就是说从古代到近代,中日文化关系的特点是始终缺乏文化关系的对等性。当然古代的中国和日本的“内核与外缘”的文化格局是因为两国文化的巨大落差而自然形成的,到近代则同时伴随着日本对外侵略的强制性色彩。

  三、当代

  战后,中日两国文化关系呈现了新的特点。两国在经历了短暂的隔绝之后,在平等的关系上开始了新的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初,大规模地学习日本先进的管理制度等,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日之间出现了新一轮文化交流的高潮。但是当高潮退后,特别是冷战格局瓦解,中日两国的共同敌人——前苏联解体后,中日关系进入了“常态期”。中日文化的差异性与摩擦也表现出来。可以说,战后中日由于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历

  程,两国文化还是进一步加深了异质性。

  两国不同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不同的上层建筑。传统文化的变迁,历史上曾经连系两国的儒家传统文化的变迁,拉大了两国文化的距离。日本的逐渐西化,而中国则是慢慢去改革。

  当代中日文化在实现了平等交流的同时,也由于两国不同的发展道路,而拉大了两国文化的距离。中国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社会主义大国,不得不承受国际社会的过多质疑和指责。而日本则因在东亚从来都没有过相似的文化而承受着“孤独”,不得不在脱亚和入亚中徘徊。中日文化异质性的加深是当代中日文化关系的一个主要特点。

  总结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伴随它的是重重阻碍与挫折,中日关系也是如此,从古代的核心与边缘,到近代的关系逆转,乃至今天的日本与中国的差异性,都是发展过程中的一段。

  胡锦涛说:“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而今中日关系经过了“融冰”和“暖春” ,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中日关系已经走上正轨。而我们需要做的是铭记那些屈辱的历史,同时还要擦干眼泪笑着迎接这个可以和我们互惠互利的国家。

  日本不愿意正视历史,或者希望历史干脆不存在,中国民众中的反日情绪也相当强烈,这需要审慎对待。但是,历史并没有消退,历史仍然活在今天。

  日本现任主要领导人依然没有放弃参拜靖国神社的立场,日美两国公然把台湾问题列为日美共同战略目标之一,日本还在教科书问题上,在东海油气田开采、专属经济区划分和钓鱼岛主权问题归属上咄咄逼人,态度强硬,企图逼我让步,并公开阻挠欧盟解除对我军售禁令等,致使中日关系出现复杂局面。(东南早报)日本的不安定因素也像我们敲响警钟,而我们应该做的是对日本的全盘否定还是用仇恨心去抵制它?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都会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承认的是日本确实比我国发展的快,发展的好,所以更应该本着“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理念去对待他们。

  中日关系的现实和前景之间存在不小差异,形势复杂、严峻,而且仍在发展。中日关系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性挑战,正处在十字路口。

  流动的星星活着 ,是叫藤原特异的日本女性所写的回乡纪录。她带着三个孩子,从中国的东北回到日本的故乡,以一个女性的角度诠释了对战争的看法,和平其实很简单,也是最珍贵,中日关系的和平发展也是历史动人的一章。

  我心中开着

  您所种的玫瑰花儿

  您看,今夜

  我一个人等待着

  在月光下开着

  我心中留着

  您的声音

  您看,今夜

  我俩发誓过的陵丘

  星星轻柔地唱着

  我心中活着

  您飞的北方的天空

  您看,今夜

  仍在流动着星星 (选自日本畅销书 流动的星星活着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窗体顶端

  历史沿革:本门课程由原来的《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演变而来。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规定了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即“05方案”。根据该方案,《毛泽东思想概论》一方面其主要是理论部分的内容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合并调整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另一方面其主要是历史部分的内容又延伸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按照“05方案”的有关精神,2007年2月,从2006级学生开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正式开出。教学内容和目的:本课程着重强调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从历史教育角度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特色:结合课程性质,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史论结合。以论为主,论从史出,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理性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二是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通过时政评述和焦点关注使学生在历史和现实中找到结合点。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服务现实,面向未来;三是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结合。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制作并使用多媒体课件授课,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优势,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平时作业成绩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占总成绩的70%。

  窗体顶端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