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逝去的亲人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追思亲人的优秀作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逢清明节前后,天总是阴沉沉的,一切都笼罩着忧伤。伴着那绵绵的雨丝,妈妈带着我到郊外为太奶奶扫墓。

  走在弯弯曲曲的羊肠小路上,我眼前浮现出太奶奶在世时的样子。记得她每次把我揽进怀里亲了又亲,满是皱纹的脸笑开了花。她的怀抱是那样温暖。每次玩累了回到家中,她已经做好了喷香的饭菜等着我。我大口地吃着,太奶奶就坐在我的对面不眨眼地看着,一直笑眯眯的,好像看我吃饭是她最大的满足。

  来到太奶奶的坟前,我把洁白的菊花轻轻地放在墓碑前,我心里的悲伤掩饰不住,眼泪犹如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妈妈摆好了太奶奶生前最爱吃的水果和点心,点蜡、上香、烧纸钱,以此来寄托我们对太奶奶的哀思。

  太奶奶啊太奶奶,我好想念你!每当看见衣柜里放着的您为我亲手缝制的老虎鞋和小棉衣,就会勾起我对您无限的思念。现在我已经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感谢您对我小时候的关爱,让我快乐成长!

  太奶奶,我希望在天堂里您永远不受病痛的折磨,永远快乐!太奶奶,明年这个时候我还会来看您的!

怀念逝去的亲人

怀念已故亲人的作文 寂寞的秋天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缕金色照耀着秋天的每一个人。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秋天的太阳缓缓落下,明月渐渐升起,心中不免浮起阵阵思念。舅舅的烟头燃烧着,一缕缕白烟在空中化为白线,紧接着消失在空气中。秋天就是思念的季节。我悄悄闭上双眼感受它。

  外公已去世多年。在这秋季,我总会想起他以往抱着我坐在夕阳下,剥着花生说说笑笑的情景。 就在3年前的今天,外公永远的离开了我,去往西方的那个角落。我天真地问妈妈:“外公去哪里了?”妈妈只是沉默地低着头,悄悄告诉我:“外公不回来了。”那时的我以为外公独自“潇洒”去了。直至现在,我才完全明白外公“离开”的真正含义。回想当时,妈妈离去的背影,她的眼眶里一定充满了泪水。

  寂寞总是静悄悄的,让你意想不到。外公是个朴素的农民,每当秋天丰收之时,我会与外公相约而来,收获他幸苦种植的玉米,收获丰收及喜悦。但现在,我却一人独自走在外公那片空旷的田地。不知什么时候,心中那一股思念涌出心头,泪也跟着漫出眼眶。

  现在的秋天,她使我永浸在思念之中,使我寂寞。我常想起外公是否跟我一样,如此寂寞。

  张开双眼,又是使是人思念的秋季。烟依然在飘,寂寞也依然在持续,太阳把屋子里照得金黄。思念使人心感到寂寞,加上太阳照耀的秋天,空虚无处不在,双眼似乎很累,我又闭上双眼,浸泡在寂寞的季节中……

思念亲人的作文

  清明节到了,我叹了一口气。因为我不能回去给我死去的亲人扫墓。以前,我的奶奶虽然在乡下,但是我只要一回去,他就会像过节似的招待我,我祖母在我出身不到二岁时就去世了,她以前就每天看着我,想让我长大以后有出息。

  清明节早在宋朝就有了。

  清明节主要是扫墓,拜神,纪念离我们而去亲人。所以我们可以用清明节来给死去的亲人扫墓,祭拜他们。其实我们去爬梧桐山,只是锻炼身体,在清明节,我们因该去——莲花山。虽然那里人多。但我们时时忘不了他对深圳的贡献,他是谁?他就是邓小平。

  在莲花山上,有许多人都捧着美丽的鲜花,向山顶走去,到了山顶,让人大吃一惊,在邓小平石像的前面摆放着一束接着一束的鲜花,花圈。

  刚才说邓小平为深圳做出了贡献,是什么贡献呢

  1990年以前,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交通工具是船,那时只有一艘船。邓小平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圈里的城市是要改革的,深圳就在其中,深圳过了两年就变成了都市,也就是说邓小平改变了深圳以后的命运。

  清明节还有一个传统,就是让我们记住那些死去的人以前给我们的关爱。

思念我的亲人作文

  我相信大家在清明节的时候大家一定已经吃过清明团子了吧!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扫过墓。

  说起扫墓我想到了我的亲人太公了,我的太公了,我的太公虽然已经死了,但我总是隐隐约约的在我的生边照顾着我,陪伴着我。每一次我成绩考的很差的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感觉我的太公一直在为我排忧解难。可能是我太思念太公了吧!

  我的太公还在人世的时候可是十分地疼爱我的哟!他有时候会给我讲讲笑话,取我开心。就好像《清平乐·村居》中的“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样。他有时候也会给我讲讲道理什么之类的。而且我每一次回家过年的时候,太公一见到我就会格外高兴,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但是当我痛到我外公死了的噩耗的事之后。我就十分的伤心。

  所以我想对大家说:“在自己的亲人还在世的时候要常回家看看,要好好珍惜这一段美好的时光,错了就没机了。”

回忆逝去的亲人

  早上,我被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惊醒了。

  我急忙起床,打开窗户一看,天灰蒙蒙的,拉长了脸, ,细雨如丝。树上的鸟儿也唱起了悲伤的歌,垂柳低垂着头,弯着腰,水顺着柳条,一滴一滴落下来,好象悲伤的泪水。天空似乎读懂了我们的心,也哗哗地流泪了。

  人行道上,一群群人正急匆匆地走,拿着纸钱,烛,香去扫墓。哦,原来是清明节到了,我不由想到我们学过的杜牧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人们为什么那么匆忙,气氛为什么那么凝重,悲伤呢?还是上网查一查吧。

  在网上,我了解到了有关清明节的来历。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逃亡国外,只有介子推等几个衷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重耳很饿, 介子推就把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割下,给重耳吃。19年后, 重耳回国做了国君,重赏了跟他一起流浪的大臣,就是忘了介子推。有大臣提醒重耳, 重耳叫人去请介子推,结果到处找不到,听说介子推逃进绵山了。 重耳叫人放火烧山,烧死了介子推,当重耳找到介子推的尸体时,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好象在为介子推流泪。后人就把这一天叫清明。

  望着远处,坟头上那几束白花,以及香烛燃起的袅袅轻烟,我思绪万千,这不正是人们对亲人最好的思念吗

  老师的话:孩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清明,让我们再一次回忆逝去的亲人,心中升腾起对他们的绵绵思念吧。

怀念已故的亲人—曾祖父

  临走时,我在心里默默地说:曾祖父,明年清明节还来看您!您听见了吗

  清明节到了,这天,天气十分晴朗,可我的心情却是阴沉沉。我想起了慈祥的曾祖父。俗话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幻想着能够时光倒流,好让我再陪一陪与世长辞的曾祖父。我常想:为什么人会离开这个世界,不能长存呢?如果是这样,就不会有悲伤了。我想起我和曾祖父以前的趣事。

  小时候,曾祖父很疼我,什么好吃的都留给我。以前的我不懂事,老爱缠着曾祖父。曾祖父佝偻着腰,拄着拐杖走路时,我也跟着弓着腰,远远地跟在曾祖父后面。曾祖父老了,十几秒才挪动一步。我则很快就赶上了他。露出笑脸,说:

  曾祖父,你走得好慢。曾祖父慢悠悠地说:曾祖父老了,老了。我嬉皮笑脸地说:哪有?我长大了要让您好好享福!曾祖父也笑了。然而,这些都成了回忆

  到了墓地,我们拿上糕点、水果放在墓碑前,献上曾祖父生前最喜欢的花儿。虔诚的为曾祖父祈祷着。我想:曾祖父您在天堂过的好吗?您在做什么呢?我好想念您呀!您什么时候来看看我呀?爸爸用墨水在墓碑上小心翼翼地描画了一遍,

  把纸钱放一把火烧了之后,我们便怀着悲痛的心情离开了。

写去世的亲人怀念作文 我的爷爷

  翻开那本旧相册,看看你旧时的面容,为你倒上那杯清酒,思念随着你的离去而飘走,我的亲人,我的导师,我的爷爷。

  爷爷是个很骄傲的人。自父亲的描述中,他年轻那会儿,独自一人,下海经商,不顾家里人反对,只因不想一生受人恩惠补济。他说过:“一生碌碌无为,受人施舍,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倒不如闯一闯,一线生机也好!”

  可在我心中,爷爷却是个很平和慈祥的人。小学那会儿每次早晚上下学,定能看到爷爷站在那车站牌边,手中提着几个解馋的小玩意儿,眼注视着一辆辆汽车的走过,心中期盼着下一辆的车门打开,会不会是他的孙女回来了!每当只要我一下车,他定会赶忙走上前去,三两下地将我身上重重的书包转移到他骨瘦如柴的背上,然后将那些我喜欢吃的小零食递给我,就这么,我吃着,跳着,回到了家,从未慢下脚步,回过头,等等那为我背书包的爷爷,等等那已经不再年轻的爷爷。

  如果这只是当年的年幼无知,那么,最令我不能释怀的怕就只有那一天了。

  “吃饭了。”那日晚上,爷爷一如往常地来到我房门外,轻叩门唤我吃饭,而那天,我也一如往常地回答他:“好啦,好啦,别来吵我,你饿你先吃!”回答我的,是时针嘀嗒嘀嗒走的声音,我皱皱眉,小声嘀咕道:“真是怪人,听到也不回答我!”随后,我便躺在舒适的大床上,听着耳机中动听的音乐,上着网,看着小说,全然已忘吃饭二字。等了不知一二小时,我走出了房门,看着饭桌上干净的碗,可口却已经凉的饭菜,肚子不停地咕咕作响。而原本消失不见的爷爷,静静拿起汤进厨房加热,我就似皇帝般坐着,等着饭菜再次出锅。是啊,习以为常了等着爷爷为我服务。是呀,如果当时我知道第二天爷爷就会离我远去,永远地离去,我是否还会如此理所应当了呢?会吗

  爷爷走了的时候,我静静站在他的遗像前,耳边传来父亲姑姑等的哭声,脸上一点泪痕也没有,心在那一刻是茫然的。走了?爷爷走了?昨天晚上,他不还和我说着话吗?我 …… 那一刻突然,毫无征兆的泪流了下来。

  年幼无知的我,未曾看见爷爷为我背书包而微驼的背;少年的我,未曾看到爷爷一人孤单望门的吃饭身影;长大的我,未曾再见你的面容。

  想念,那英雄般骄傲的男子,在岁月的光辉中,磨去了菱角,甘心为孙女成为一个慈祥的爷爷。后悔,曾经的我没放下手机,走出房门,多陪你聊聊天说说话,让你不再只是有冷风与电视声的陪伴。

  可惜,故人已逝,后悔已晚!唯有让思念化作飞絮,传达到你的心里。我的爷爷。

怀念母亲

  公元2019年1月9日上午10时,母亲在亲人的陪伴下,静静地走了,尽管儿女们撕心裂肺地哭喊,也没能留住母亲去天堂的脚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永远地离开了她眷恋并为之奋斗过的这片热土。

  母亲走了,她摆脱了病痛的折磨,去天堂享受幸福去了,然而,留给我们的却是痛苦的回忆和无尽的思念。

  (一)

  母亲的一生是艰苦朴素的一生。母亲一生省吃俭用,勤俭持家,用老百姓的一句话说:“很过日子”。父亲于1975年去世,当时,我们姐弟几个年纪都很小,42岁的母亲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了这个家,用微薄的收入,带领着我们姐弟4个艰难地前行。她精打细算地供养着我们,恨不得一分钱掰开花,每月供应的平价粮是不够用的,母亲就自己勒紧腰带省吃俭用,省下钱了再买点议价粮,粗细搭配着吃,想法让我们吃饱。

  那时候我家吃不起牛羊肉,冬天就买点羊骨头啃一啃解解馋,骨头汤冻成坨当菜吃,然后把啃完了的骨头卖掉再添点钱买骨头。百分之四十的面粉,很少蒸馒头,每个礼拜吃次面汤算是改善了。在那个时期,母亲总是把馒头让给我们吃,自己则偷偷啃高粱饼子和窝窝头。母亲很少添新衣服,始终保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作风。孩子们给她买件衣服,老人家总是说自己老了不爱好了,让大家别破费。就是后来家庭条件好了,母亲还保持着经常吃自己腌制咸菜条的习惯。当我们问她什么最好吃时,她常常笑着说“我最爱喝黏粥”。苦命的妈妈呀,饭店里的各式各样的汤,哪一种不比粥好喝啊。

  (二)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父亲去世后,母亲担当起了父亲和母亲两种责任。为了这个家,她没黑没白的默默地奉献奋斗着。母亲白天除了正常上班外,晚上回到家还要在15度灯光下,挑灯夜战,用缝纫机给人家加工衣服,用秋衣片加工棉纱,撕轮胎线,挣个加工费补贴家用。母亲的手经常磨出血泡,双手缠满了胶布,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过早地驼了背,可母亲在我们面前从不叫苦喊累。母亲在糖烟酒公司当会计时,听说单位送货来了,立马放下碗筷跑到公司与男职工们一起去卸货,为了挣每车几毛钱的装卸费,来补贴家里的生活。

  母亲于1988年离休,按理说闺女出嫁了,儿子们也都长大成人娶上了媳妇,自己辛苦一辈子也应该休息休息享享清福了,然而,在离休后的几年中,母亲离休不离岗,还在原岗位工作,虽然每月只多给30块钱,但母亲仍乐此不疲地每天按时上下班。母亲是怕将来老了得了病给我们添负担,也为的是多挣一点钱给我们攒着应急用啊。

  (三)

  母亲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母亲一生高风亮节,忠厚耿直,坚持原则,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母亲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敢于直言不讳地批评,对一些腐败现象更是义愤填膺,深恶痛绝。母亲常说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义之财决不能要。母亲当过银行柜员、当过公司出纳、也曾当过仓库保管员,但母亲对公家的钱物从不动心,从不贪占公家一分钱的便宜。母亲在煤炭公司当开票员时,煤炭实行定量供应,有亲朋好友找她想多开点平价煤,可她从不优亲厚友,坚持一视同仁。

  母亲是离休干部,看病所花医药费,按规定实报实销,但她平时从不买贵重的药品,更不买保健品。怕我们沾她的光,每次报销医药费都是她亲自去公司报销。母亲常常教导我们说:“不要吃人家托你办事的吃喝,也不要收人家托你办事送的东西,更不要贪占公家的东西”,母亲就是这样一位坚持原则耿直的人。母亲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留下了良好的家风,使我们受益匪浅。如今我们姐弟几家过得都很好,但无论干什么工作,从事什么职业,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遵纪守法,诚实待人,这些都与母亲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在我们的心目中,母亲就像大海的航标灯一样,永远指引着我们前行的航向。

  (四)

  母亲的一生是乐善好施的一生。母亲一生虽然勤俭持家,但却乐善好施。母亲自己省吃俭用非常节俭,对自己“狠一点”,但是对待自己的家人和外人,却是慷慨大方,从不吝啬。我们姐弟几个买房子添家具、孩子上学娶媳妇、孙子孙女过生日,她老人家总是几百几千的给。舅舅和农村来的姨们来看她,临走时母亲就会塞给他们一点钱,挑几件穿过但不过时的衣服,让亲戚带上。母亲临终前嘱咐我们在她去世后,给老舅1万元钱,这件事我们已经照办了,请母亲放心。

  母亲不仅对家人那样好,对外人也是如此。母亲有三间属于自己的平房,身体好的时候,谁家也不愿去住,她感觉到谁家去住都不方便,不如在自家随意。虽然我们死气摆列接家去,她在谁家也就住上几天,找个理由又搬回平房来住。母亲爱住平房,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平房出入方便,一些大姨就经常到母亲家串门唠嗑。每天母亲就早早地准备好香烟,沏上茶,摆上水果,把孩子们送来的一些好吃的,拿出来给这些大姨们分享。母亲戒烟已多年,但是家里始终不断香烟,为的就是给这些串门的大姨们用的。谁家有困难,母亲也会慷慨解囊。母亲爱扶贫济困,乐于助人,2019年汶川发生大地震,母亲听说后,一下子捐出去1千元。母亲80岁了,仍然没有退党,党费也没有一次欠交过。在75岁以前,身体壮实时,还过组织生活呢。

  (五)

  母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母亲一生遭受多次打击,一是精神上的打击,二是病魔的打击。1948年,母亲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期参加革命工作,入党时年仅16岁。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公社、银行、商业等部门工作。担任过银行柜员、公社秘书、妇女主任、公司会计等职务。1969年,母亲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次精神打击,上面提出“我们都有一双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号召,母亲被下放回了老家农村,我们姐弟4人也一起跟着“非转农”。父亲在外县工作,母亲下地干活挣工分。从小在家受外公外婆宠着的母亲,哪里干过农活,常常累得偷偷地哭,现在又由一位国家干部一下子变成了乡下农民,这个落差母亲很难接受,姐姐为了帮母亲带我们和减少家庭负担,在三年级就辍学了,这是母亲精神受到的第一次打击。直到1972年落实政策,母亲这才带着我们“农转非”,又回到了孟村县城。

  母亲第一次精神创伤还未完全康复,第二次打击又接踵而来,那就是父亲的英年早逝。1975年,年仅45岁的父亲去世了。当听说父亲去世的噩耗后,如晴天霹雳,母亲精神再次受到打击,几次昏厥过去,她感觉如天塌了一般。在父亲去世的一段日子里,母亲曾一度陷入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我们常常夜里被母亲的哭声惊醒。但是,母亲不愧是伟大的母亲,在失去丈夫的痛苦中,在领导的关怀、同事的帮助、亲人的召唤下,终于走出了阴霾,坚强地站了起来。

  母亲的坎坷人生还表现在晚年病魔一次次降临到她的身上,无情地摧残着她的身体。第一次是医院检查出母亲头部有一个脑膜瘤,已经压迫神经了,经常感到头疼,不得不到医院做了开颅手术。第二次是母亲经常感到胸闷喘不上气来,医院检查是严重的冠心病,于是给母亲一次上了五个支架。2019年11月26日这天是母亲因患上尿毒症住院离开家的日子,这是母亲得的第三次大病。由于几次大病的折磨,使母亲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六)

  母亲的一生又是幸运的一生。一是母亲赶上了一个好社会,好年代,党的政策好。二是多年来,母亲得到了孟村县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特别是县委老干部局和烟草专卖局领导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得到了宽厚包容的孟村县父老乡亲的支持,还有邻里朋友的关心呵护,以及单位同事们的关心帮助。三是孩子们都深知母亲的不容易,常怀感恩之心,都把感恩当成一种责任,多年来,采用不同方式来报答母亲比海深的大爱恩情,努力践行着自己的孝道,唯恐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悔晚矣。

  母亲下葬那天,孟村人民自发的来送她老人家,有领导、有同事、有朋友;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整个街道挤满了人,送行的汽车排出去老远,人们都带着一个心愿,就是送一送这位把美好青春、毕生精力和满腔热血都奉献给孟村的外地干部、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一定是母亲的恩德和事迹也感动了真主和天地的缘故吧,送别母亲那天,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雾,道路上铺了一层洁白的霜雪,两旁的大树上挂满了雾凇,这霜雪是苍天流下的眼泪,那雾凇是大地献上的小白花,道路两旁挂满雾凇的大树,分明是真主派来的使者,伫立在道路两旁来迎接母亲去天堂。

  母亲,您临终前半睁着双眼,我们读得懂您眼神里的含义,您是感觉撇下我们不放心。我们想要告诉您的是,请您放心吧,虽然您不在我们身边了,但是我们一奶同胞的手足之情是割舍不断的。俗话说,长兄如父,大嫂如母。我是大哥,我要担当起这个责任,平时多关心、多爱护、多体贴弟弟们,对姐姐像对您一样尊重她、关心她。我们几家一定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不让一家掉队。

  母亲,您离开我们一年零四个多月了,我们大家都很想您,都感觉没有尽到孝心。您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曾惹您生过气,现在想起来很是后悔,恳请您原谅我们吧。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世界上无以伦比的一位最伟大的母亲!妈妈,是您给了我们生命,是您教会了我们怎么做人。您虽然走了,却把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善良正直、坚强不屈的家风,留给了我们,请母亲放心,我们会薪火相传下去的。

思念逝去亲人

  落花在徐风中荡起灵魂,亲人的思念直达心灵,在我的记忆深处激荡……

  ---------题记

  “又是一年春好处,落花时节又逢君。”每当想起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我的记忆深处激荡着这样的一幅画面:

  前年,我与舅爷爷手拉手,在公园里散步,正值春天,落花缤纷,一阵淡淡的清风迎面而来。花儿似蝴蝶,如仙女,在空中翩翩起舞,轻轻地落在地上,铺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花毯!我静静地闭上双眼,在恬静之中,感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美景。啊,原来,花儿要为春姑娘送行呢!感谢她的哺育和滋润。紧紧握住舅爷爷的手,在夕阳下缓缓离去。一切是那么温馨,那么美丽,那么留恋,那么一去不复返。

  去年,却只剩下我独自一人了:舅爷爷卧床不起,在落花时节,抛弃了我们,随着春姑娘的脚步去了一个更美丽的世界!我泪不成声,想起每次看望他时,他与我去公园玩,给我买喜欢吃的佳肴。这美好的时光又在我的记忆深处激荡。

  又是一年落花时节,我独自一人漫步于公园。我静静地闭上眼睛。听到了舅爷爷的脚步声。舅爷爷啊,我愿化作落花,为你送行,为你歌唱!睁开眼,我又是多么的不想失去,但云朵无情,瞬息万变。落花伴着我归去的脚步,为他随行。有一道伤痕,悄然无声地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渐渐地,我又打湿了记忆。

怀念逝去的亲人作文 那一抹桂花香

  有一年的夏末,桂花一簇挨着一簇,风细吹,散落一处芳草地,零落了。——题记

  那年夏末,还只有六岁的我,扎着一条小马尾,常常拉着外婆您的小指头,走出家门,趟过小溪,来到那一片桂花树林,风儿慢慢地吹过,不带走一片云彩,留恋此处,沁人的花香拂着风,在我红扑扑的脸上留下一个香吻。我和外婆快乐地笑着,跳着,闹着。外婆您微微一笑,牵着我稚嫩的小手上前去。您轻轻地晃动着桂花窈窕的枝干,桂花雨悄然而至。毒辣的太阳在此时更显柔和,几米阳光伴着桂花洒落在地上。您拾起一朵朵洁净的桂花藏在口袋里,我们缓缓向家走去。几天后,我的小床边,出现了一包香囊,我闭上眼细细地嗅着,熟悉的味道扑鼻而至,我浅浅露出一笑,合上眼睡着了。

  那年夏末,我搬到了城市里学习,您留在村里,您说您喜欢那儿的气息。

  那年夏末,伴着浓郁的清香,您特地来这儿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我却不领情,叛逆的我还对您大发脾气。您临走时,回头注视我,那充满爱意的神情,我至今犹然记得,您的眼眶里噙着泪水。

  去年秋初,桂花零落了,您伴着阵阵花香仙逝了,回到家乡时,走进您的房间,只见您的桌上还有一个未制好的香囊,我啜泣着,窗外的桂花不知何时,蔫了头,一个接一个地飘落了。

  今年夏末,桂花树大概不会再开花了吧?伴随着它的人已经离去,那平日里沁人的花香也逝去了……

  依稀记得,在那年夏末,您牵着我的手,走在桂花开满的林间小路上,您一边唱着故乡的歌谣,一边把一簇桂花别在我的发间,微风拂过,阳光细细地照在您的脸上,一抹桂花香袭来,抬头仰望,那时的您真的好美好美……

  今年夏末,在那天蓝色的彼岸,桂花香袭满园。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个人乔迁新居邀请函

乔迁新居邀请亲朋好友赴宴的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