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的英雄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英雄的故事作文

  今年暑假,我观看了一部爱国影片《英雄王二小》。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八路军又要去他们的根据地打仗了。王二小也想一起去,帮助八路军打败敌人日本鬼子。于是,他赶着牛来到根据地。一天,他在放牛的路上遇见了日本鬼子。日本鬼子让王二小告诉他们八路军在哪儿。王二小本来不想答应日本鬼子的要求。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把日本鬼子来到了八路军的包围圈。到达包围圈之后,八路军看到日本鬼子,立即围攻起来。可惜,王二小在爬山涯时被气愤的日本鬼子打中了,英勇得牺牲了。八路军眼睁睁得看到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杀害,打得更猛了。最终,八路军终于将日本鬼子打败了,为王二小报了仇。

  我觉得王二小智勇双全。他在危急时刻想出办法,让八路军更容易打败日本鬼子;他也十分勇敢,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我真佩服他。我们应该学习王二小,为了实现自己将来的梦想,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为了国家的未来,不怕苦和累,坚决为了祖国而奋斗。

  让我们多观摩一些爱国影片吧,让我们也更爱自己的祖国!

小学二年级的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英雄故事作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三年二班的肖成成。

  缅怀革命先烈,数不胜数,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给大家讲的是,抗美援朝解放军叔叔邱少云的故事

  1952年10月11日,邱少云所在的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三九一高地的敌军,然而,三九一高地,地形独特,易守难攻,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上级领导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邱少云和他500多名战友们,在敌人阵地前,埋伏了一夜,第二天中午,敌人突然发动了火力侦察,一颗燃烧弹正好落在离邱少云不到2米的草地上,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功夫,火苗腾腾地冒起来,此刻,邱少云只要翻动一下身子,打个滚,就可以把火苗扑灭,但是他知道,只要他一动就会被敌人发现,为了不暴露目标,为了战士们的生命安全,为了革命胜利,他咬紧牙关,坚定地伏在草丛中,不一会,烈火就蔓延到了全身。邱少云就像一块千斤巨石,伏在那里,纹丝不动,任凭大火烧着皮肤和头发,他顽强的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烈疼痛,把手深深的插入泥土里,烈火在他身上烧了28分钟,他没挪动过一寸,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直到壮烈牺牲。年仅26岁…

  终于,下午黄昏时刻。391高地,漫山遍野的响起进攻的号角声,战士们怀着满腔复仇的怒火,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扑去,战士们都在呐喊:“为邱少云同志报仇”。20分钟左右,战斗结束,三九一高地上飘扬着我军胜利的红旗。

  解放军邱少云叔叔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那种坚韧顽强的革命意志,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抗日义英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电影《小兵张嘎》讲述了一个小八路战斗成长的过程。

  这部儿童军事题材影片,通过寓意丰富的细节安排和少年儿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自然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响了几代小观众。

  这部影片荣获了1980年中国第2届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后来,小兵张嘎的故事又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英雄人物的故事

  邱少云,1952年10月,所在部队担负攻击金化以西“联合国军”前哨阵地391高地。为缩短进攻距离,便于突然发起攻击,11日夜,部队组织500余人在敌阵地前沿的草丛中潜伏。

  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实践了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为了世界革命,为了战斗的胜利,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钢铁誓言。

  战后,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追授“模范青年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英雄人物故事作文

  在周末里,我看了一本书叫《将军们的故事》。这本书讲的都是将军的故事,封面上还写了一句话:“我自岿然不动,敌军围我万千重。”

  这本书里讲了许多将军伟大的事迹,其中彭绍辉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彭绍辉是在与敌军战斗时重担而失去左臂,因为伤口非去臂不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但没有麻 醉药,只能用铁锯锯开没用的手臂。在手术中,他说:“你们不是不知道关羽刮骨疗伤时还在下棋呢!我可以和你们说笑,等我割了臂后,就娶不到老婆了……哈哈!”

  实际生活中,要是有彭绍辉这样坚韧不拔,就会变得更美好。想到这,我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成为国家栋梁。

  其实生活中,没有人做不了的事,只有人做不了事。只要我们这里多几位将军,那就天下太平。有人说,“贫穷的人越珍惜未来。”也有人说,“富裕的人,越不珍惜未来,还用钱收买别人。”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将军的辛苦。贫穷,明白了做人要坚忍不拔,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英雄阿太的故事

  阿太去世才三个月,他活了98岁,够长寿吧!他一生豁达乐观、不图名利、乐于助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从我外公口中得知,阿太在浙南红十三军基地当过红军,亲身经历过几十次战斗。阿太那时只是一个普通农民,他自告奋勇,充当“小兵张嘎”给红军带路、制地图、作埋伏,为红军传递情报……外公还告诉我阿太那时挖过暗道,引诱过敌人的火力,他为红军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是一位有勇气的人。

  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外公想起了阿太在世时亲口诉说的一个了不起的传奇故事。一次,阿太在耕地时,看见远处有三车国民党军队渐渐逼近,阿太为了保护暗道不被发现,没有走暗道跟敌人周旋。敌人看见了阿太,拿枪口对着他,逼迫他带路,阿太从容不迫地把敌人带到了红十三军事先埋伏好的地雷区。这时,阿太说:“这儿要跑步前进,红十三军很有可能马上就要来了!”敌人点了点头,就乖乖跟着跑,突然,阿太猛的往左边丛林一跳,而敌人却没刹住脚,一下子冲进了地雷区。前面的摔倒,后面的绊倒,敌人还没来得及反应,地雷已经引爆……红十三军在远处听见了爆炸声,飞速赶来将余敌一举歼灭!

  解放后,政府要奖赏阿太这样的农民英雄,当个官或赏点土地什么的,可阿太不图名利,婉言谢绝了。从此,阿太的美名在乡间流传,让人敬佩。阿太,我为您自豪!

民族英雄苏武的故事作文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这首悲壮的歌曲。赞颂了一位爱祖国且不向挫折屈服、坚贞不屈的一代民族英雄——苏武!

  塞外的风呼呼的怒号着。雪纷飞,在北海这个地方。终年白雪皑皑,荒芜人烟,连鸟兽都很少飞过。北海边上有一群正在漫步的羊,在羊的旁边有一个佝偻着背的老人。塞外吹来的风吹乱了老人稀疏的白发,吹乱了老人长长地胡须……

  这位白胡子的老人正是民族英雄——苏武!苏武不是汉朝人吗?怎么到了北海牧羊呢?事情是这样的,公元前12018年汉武帝想出兵攻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汉武帝很高兴,就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去匈奴了。苏武到了匈奴后,本来很顺利,可正准备回国,却发生了一件倒霉的事,匈奴内乱,苏武等一百余人都被扣押。

  后来,匈奴的首领单于让卫律劝苏武投降,卫律见几次劝降都没成功,便回报单于。单于大怒,命人把苏武流放在北海上牧羊,就这样十九年过去了,渴了就捧一把雪,饿了就挖一些草根。再忍受种种磨难后,还不忘国家。

  这就是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苏武!

英雄的故事

  刘胡兰姐姐在敌人威胁面前,坚贞不屈,大义癝然。残忍的敌人为了为刘胡兰屈服,在它面前将同时被抓的6位革命群众用钢刀杀害了。但是刘胡兰栏上毫无恐惧之色,从容的走向的側刀,壮烈牺牲了,他年仅15岁。毛泽东主席听到了刘胡兰的英勇就义的事迹,深受感动,混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八个大字。刘胡兰姐姐宁愿死也不向敌人屈服的精神是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我读完了这一些书,知道了:我们现在和平的年代,使用许多战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要好好读书,像他们一样,为祖国多出一些力,出争一份光,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更加伟大!

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王二小放牛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的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二小虽然只是个儿童,但是却在山坡上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们放哨。

  有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结果却在山里迷路了。正好,他们遇到了正在放牛的王二小。鬼子们二话不说,就让放牛的二小给他们带路。二小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们,就把鬼子们带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四面八方突然响起了枪声,日本鬼子们这才知道上了当,就用枪直接杀死了聪明,勇敢的王二小。八路军知道后,别提有多愤怒了,直接就从上坡上冲了下来。只听砰砰几声,鬼子们就粉身碎骨了。八路军们为二小报了仇!

英雄烈士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王二小牺牲时才七岁,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我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方。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学生赞颂英雄的诗歌

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