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拖延症属于精神病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别了,拖延症—拖延症患者给自己的一封信

  致自己:

  我是个有拖延症的人吗

  我真的是一个有拖延症的人吗?每每在论文截稿日期前一秒,我就会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拖延症”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可是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会和它有半毛钱的联系。拖延症不就是指,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吗?看看我,考试复习之前,将自己所有的复习方案都先做好计划再开始;做作业之前,都得将所有的文具准备妥当再开始学习;周末学习之前,都得将所有可能干扰的事物先排除再开始。所以说嘛,我怎么会有拖延症呢

  我是个有拖延症的人吧。

  每次Deadline的日子渐近,我都会如临大敌。紧张、恐慌、手心发汗……望着堆积如山的任务,我感觉生命的尽头莫不过如此。事情在我身上,总是做得如此匆忙,那些名人雅士做事情的从容不迫,干净利落,似乎从来都没有在我身上上演过。我大概真的有拖延症吧,不然为什么会在百忙的期末复习中居然还抽出时间,默默在万马奔腾的图片中数着到底有多少只马,这种无意义而又浪费时间的事情究竟荒废了我多少生命?我其实是认真的,每件事情的开始的时候,我都严阵以待,并且积极做计划,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是那种看着计划一点点完成,产生的那种奇大无比的充实感是让人兴奋的。有时候,累了一天,真的很辛苦,“反正已经完成这么多了,为什么不放松一下自己呢?剩下的那点晚点再做也不迟啊!”这类念头会一点点吞噬我全部的意志。然后居然就可以开始肆无忌惮,无忧无虑的玩耍!好吧,我真的有拖延症。正如我现在这样,在截稿日期的压力下,依然在找着各种各样的借口去回避。到头来却又是顶着压力在期限之内疯狂的压榨自己。如此循环往复,这不就是玩也没玩好,学又没学成么?在关键时刻将自己的时间精确到秒,就为了挤出那么一点时间去逃避那些真正需要被完成的事;原定12:35分开始复习,抬头一看表,12:36了,那要不就等到12:40这个整数再开始吧!于是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流逝了,这难道还不是拖延症么!

  我是个有拖延症的人啊!

  无数次的经历都已经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痛苦和懊悔。回忆一下以往的经历吧,多少次的辗转反侧,多少次的夜不能寐,所有的根源都是拖延症。这种感觉就好比我的脑子里住着一个思考者,他知道真正重要的事情有什么。还有一只喜欢享乐的猴子!他喜欢做一切放松的事情,哪怕这些事情没有任何意义也并不是我真心想做的事情,只要能够减轻我的焦虑,它就是值得猴子去做的事情。这些逃避的事情,为的都只有一个目的,降低我自己对拖延本身的罪恶感,从而也会放大那些已完成部分的成就感,然后就越拖越多,最终就陷入了拖延的怪圈,将大堆的事情留给了理性的思考者默默苦恼。过往的曾经留给我的只有虚无的傲慢。我堆积了狂妄,以为一切都可以在最后的一刻搞定;我堆积了无知,在自我的满足里做了井底之蛙;我堆积了愚昧,在时光的空白里迷失了自我与方向。

  拖延症,这一次,我想真正和你说再见,不,永别!

  标签:拖延症

  献花:0朵

  送她鲜花

  扔蛋:0个

  砸他鸡蛋

严重的拖延症属于精神病

拖延症发言稿

  同学们好,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现代社会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绝症”——拖延症。

  拖延症是一种自我调节失败,即使预期到结果是有害的,也要推迟完成计划任务的行为。

  我相信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下个星期的月考前,英语单词还没有背下来,但仍然不能打开英语书背诵单词,总觉得“还有一个星期”,时间还早;看到古汉字的意思还没有被记住,明明手上什么也没有,宁愿翻开小说看几眼,或者拿起手机玩一会儿游戏,也不愿翻开课本,总是拖到最后几天,甚至最后一天才打开书,嘴里说“太晚了太晚了”,同时后悔为什么不提前复习。考试结束后,痛下决心,下次考试一定要好好复习,然后下一次再次被拖延症耽误。

  我对这类事情有很深的经验。例如,在这次演讲中,半个月前,我开始想说些什么,但总觉得这周是男生讲,还有一个周末可以准备,没关系,即使这周是女生讲,也不一定轮到自己,就这样一直被窝拖延,直到昨天才急急忙忙准备,这真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教训啊。

  我们都知道拖延的后果有多严重,那么解决办法是什么呢?正如心理学家尼尔·菲奥里在一本书中描述的那样,克服拖延症的一种方法是“逆向日程表”。简单的说,就是最终完成任务的那个日期算起,往前推,到哪一天该完成哪一阶段,一直推到当下,这样你就不会失去紧迫感。同样地,当一项巨大的任务被分解成更小的部分时,它似乎更容易,对困难的恐惧感也会减轻。

  另一种方法叫做番茄工作法,它来自番茄计时器,它每30分钟报时一次,参与者有30分钟的休息和工作时间,每30分钟被称为“番茄时间”。经过多次实验,人们发现25分钟的工作和5分钟的休息更合理和可接受,它还能让你集中精力工作,而不会被诱惑分心。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拖延症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双重人格的人,在学习上,我总是能顾高效完成老师布置的一切任务,但是在生活中,我却懒得成了妈妈口中名符其实的懒人。

  有的时候我放假在家,写完作业没有事情做了,懒洋洋的躺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个时候碰巧妈妈在厨房做饭,她看见我空闲了,就会在厨房大声喊我一声,让我帮她洗菜或者剥蒜,每到这时,我总是很乖巧的应了妈妈一声,但是屁股还是牢牢地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眼睛仍旧死死的盯着电视机,一步也不愿意挪动。往往都是妈妈快做好饭了,看我还是保持着老样子坐在那里,她交代我要去做的事情,我一件都没有完成.说到这里我的心里真的是十分的惭愧呀。

  我也想改掉我在生活中的这种拖延症,我给自己定了计划,以后妈妈交代我去做的事情,我一定会做好的,不能够像以前那样一拖再拖了。

拖延症

  人似乎天生都有一种惰性。

  一件事如果不是很赶,很急的话,一般都会选择一拖再拖,直到期限快过了,这才埋头苦干,紧赶慢赶,大汗淋漓地去完成。

  然后,好像突然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样,有点小小的成就感,又或者觉得自己真的太累了。

  但更多的时候,则是会有小小的自责。

  为什么要拖延呢

  明明可以早一点儿完成的任务,为什么任由自己放置,结果搞得焦头烂额。

  听过一句话,凡事提前十分钟,十分钟足以让你拥有好心情。

  有的人试过了,提前十分钟起床,提前十分钟去赶车,提前十分钟到学校,到单位公司,提前十分钟到约会地点。

  一切似乎真的变得顺畅了很多,心态也变得怡然自然了很多。

  其实道理我们是都明白的,但是践行起来是难的。

  可是生活是我们自己的,决定权还是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我的拖延症

  几个月前,有一个词在网上特别流行,这就是拖延症,归根结底拖延症事实上就是无法在紧和松之间做出正确的排序,并为你的那个错误的选择,想出一个或许荒唐也或许符合逻辑的理由。

  人人都有拖延症,有些是重症病人,有些是暗性病,如何可以看出?就让我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来告诉你们。

  这次国庆的第一天,我做完了一大部分的作业,并整理好要带到老家去写的作业,当时心里特高兴,脑袋里想的全是作业快做完了,作业快做完了,回到老家就可以杀青了。

  可是到了老家,只记得玩,压根没想到要写作业。到老家的第二天,我在单簧管包里看见了带过来的作业,当时原本可以写作业的,突然脑袋里闪过一个念头:“反正时间还多,而且作业也快做完了,干脆明天再写吧。”然后我也这么做了。

  第三天到第六天,写作业这个念头在“时间多,作业少,明天写。”这个借口的排斥下灰飞烟灭了,连海马体都没给作业留一个落足之地,而且借口里的快写完了,也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变成写完了,就这样那三天里,即使看到作业,也只是愣了一会儿,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直到第七天才想起来要写作业,所以就不停的补啊补啊,在最后一刻把国庆作业写完了。

  看见没有这就是拖延症的威力。现在我来告诉大家关于拖延症的应对方法:1、一直保持先紧后松的观念。2、如果压制不住的话,就可以做一些其他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让时间白白流逝(当然,后果自负)。

  好了,我又得去补作业了,希望能尽快做完吧。

拖延症

  我是一个重度的拖延症患者。也许这听起来像是为了赶潮流而故意往自己头上加的噱头。但其实在二十一世纪,影响人们一生的病已经从那些以前的医疗手段治不好的物理疾病转变成了生活方式精神病。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拖延症或者是抑郁症。

  这是个速度快到极致的时代,没有人可以停下来。各种各样的绚丽使人“乱花渐欲迷人眼”,内心变得无法平静下来,在乙醇和霓虹灯的交织处沉醉,变得浑浊。

  拖延症是很明显的,具体表现就在明明已经决定好了去做某件事,却总因为不重要的事情延后,或是故意找出问题不去做。这其实是一种无意识的表现。我计划在十二点写两个小时的作业,等快到十二点的时候我就会因为没有提前把作业本翻开而不愿意写作业。会告诉自己:“再玩五分钟吧,还是等到十二点零五分写好了。”

  而玩着玩着,再一看时间,就会发现超时了两分钟。这个时候我又会告诉自己:“还是凑个整数吧,不然这样不太好看,而且不方便计时。”如此类推,一直到了下午吃饭的时候都没写成作业。之后无论如何都再也提不起写作业的兴致了。

  其实这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下意识的产物。原本制定好的目标可能会因为一点点的不顺心而放弃或者修改,到最后不了了之。

  我被这种情况困扰了几年,至今不知道怎么解决。可能正确的方法是加强自控力,但我也不知道具体怎么去加强,有时候也会非常羡慕那些自律的同学。不管是什么事情,做到极致都是值得敬畏的。那些自律到极点的同学一定会有一个稳步向前的势头与勇气,而不是和我一样,就连这个作文也是一半写在昨天,结尾今天写完。

关于拖延症

  成功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难,但是,如果你不行动起来的话,一切都是空虚的幻想。拖延症这个毛病是人皆有之,如果刻服它,那你就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有很多人说成功很难,但是仍有很多凤毛麟角的人获得成功。成功的秘诀在于:每天比别人多行动一点点。只是多数人不愿意做那一点点,所以,成功的人才寥寥无几,也只有他们才能成为人上人。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相信欲速则不达,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个脚印,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的去做。没有一个人是随随便便能够成功的,他们都是靠坚定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行动而获得成功的。

  如果你想拥有一些事物,想让自己有所发展和进步,那么请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然后,每天都向这个目标多行动一点点,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目的地。

  你想拥有一些什么东西吗?你想让自己的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和进步吗?那么请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然后,每天都向这个目标行动一点点,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达到目的地。

  每天行动一点点,每天才能进步一点点,每天才会向成功靠近一点点。再见吧,拖延症!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向拖延症说“再见,”向成功说“你好!”

拖延症

  同学们,不好了!我生病了!这个病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种病,叫“延宕,”是不是听上去就很可怕,他还有个更可怕的名字――拖延症。有的人就问了:“拖延症有啥可怕的啊?”其实拖延症真的很可怕,特别是它的普及率,下面我给你举三种拖延症的症状,保证你会中招。

  “哎!明天又要写随笔了,累!”“写完了,又要想后天的随笔题材,烦!”“想完了还要写一些起来,以免那天‘太忙’,恶心!”我在房间中想着,随后,便扑到被子上抓狂起来。

  “六六,快写一些明天的随笔,这样,明天可以轻松些。”妈妈朝我喊道。“等等,我去楼下买零食吃,我饿了!”我挠着脑袋,然后赶紧找了个理由,随后就冲到楼下去……

  这,就是逃避型拖延症,都是想办法逃避一些负面情绪,比如:累、烦、恶心等,人们都不喜欢这种情绪,而这种拖延症的患者呢?他们能拖一会儿,就是一会儿。

拖延症小学作文

  “拖延症”—从它的字面意思你大概就可以知道他是个什么东西。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

  不得不说我是有拖延症的。举个例子,每周老师都会留随笔,虽然老师说最好不要在周末突击,但每周我的随笔都是在周日写的,这篇也不例外。

  许多事都如此。有时老师周一留了个作业说周五交。那我基本上都是在周四写,不管周一至周三有多么的闲。不过有时不是故意不写的而是忘了。周日晚上我有一个英语课,英语课的作业我都是在周日下午完成的。周末作业我也总是拖到周日写。

  其实这样真不好,因为大部分作业我都拖到了周日,但周日的时候我有总想玩。所以有时作业多了我就会只为了写作业而写作业,一点效果也没有,作业质量也很差,有时还会熬夜写。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总也改不掉。这周说要改但下周还是老样子。我这个毛病我爸爸也老说我。每到寒暑假他总催我早点把作业写完,并总是向我重复着:“早点写完多好啊写完你不就可以玩儿了吗?”“不写完作业写完玩也玩不踏实。”“作业就那么多早些晚些不都一样干嘛非要拖呢?”“……”他说的这些我都知道的我就改不掉。

  我曾经试过改,但刚一拿起笔我就想:“反正还有时间先玩会儿,下午再写。”到了下午又拖到了晚上,到了晚上又拖到了明天。就这样直到拖到快开学了我才真正的开始写。

  所以我这个毛病到现在还没改。

拖延是种病,后果很严重

  从现在人们对饮食的注意程度,可以看出健康已经普遍引起大多人的重视,养生这个话题越来越热,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上健康,对于身体上出现的病第一时间求医问药,务求药到病除。但对于利用时间,很多人身上都有一种病,且鲜有引起注意,这就是拖延病。

  去年七月份,单位把我加入人才引进计划名额中,可以申办户口。得知这个消息自然格外欣喜,上海户口,本就是在这边工作目标。

  第一项内容是递交材料,没有规定具体时间,一看到密密麻麻的材料几十项,我就莫名烦躁,心想等某天空闲下来再去准备。

  一个月过去,人事催我递交材料,我焦头烂额,找材料,办证明,其中有几项证明,必须我亲自回老家办理,就先递交了一部分材料,要回家乡办理的,继续往后拖。

  又一个月过去,人事又催,说同一批其他人都已经递交,仅剩下我一个人,我这才极不情愿回去老家办理。就这样,初次审查材料,别人用了一星期,我用了两个月。

  之后审核等了两个月,那时是11月,公示结果已经出来,当时和爱人商量买房的事情。当时我们看好的房子,均价一万五左右,综合自己的情况,初步有个预算。

  户口公示结果出来后,需要到区派出所办理下一流程,我心想公示已经出来,有时间再去派出所跑流程,这一拖延,又两个月过去,过年回家,又过来。

  想不到,上海楼市已经狂欢到失去理智。房价每天都在疯涨,之前看好的房子价格已到三万,还在涨。伴随着限购政策,非上海户籍,必须五年社保才有购买资格。

  我来上海才三年,户籍还差一个流程,同一批我和一起申请的,都早已拿到户口,在这个档口,都已经把房买了。

  这时我才火急火燎跑去派出所走下一个流程,同时,加入看房大军。

  新政限购后,房价暂时平稳,我心里出了一口气,又看好了一个区域的房子,等待户口办理好就准备交易。

  想不到跑出所这边流程竟需要两个月之久,等待户籍的这两个月里,看好的这片区域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涨价潮。

  昨天,前后历时一年之久的户籍办理下来了,同批次其他人,只用了四个月。

  再大的道理,不涉及到切身利益关系都不足以引起重视,我拖延之久竟然达一年时间,在拖延的时间里,之前买房预算,整整额外多出三十多万。

  即便多么痛的领悟,也不得不承认,拖延就是一种病。

  拖延病前期,可能引发一些生活上的不方便,并未造成足以引起重视的后果,比如在家吃饭后,不想刷碗,直到下次吃饭前,才不得不去刷碗,久而久之,成了习惯,每次都是吃饭前,不得不刷上顿饭留下的锅碗瓢勺,貌似,没什么影响。

  拖延病中期,会引发一些小的不适感,夹杂一些后悔和不安,或者一点小抱怨。我有一大学同学,07年时候大家在校园办理了一张信用卡,信用卡,最易滋生拖延病。当时智能手机还没有这么普及,还款要跑到学校外边的ATM机。所以每到还款期,他都拖延着嫌麻烦不想去跑一趟,反正欠着就是欠着,直到银行最后打电话催,告警,实在没办法才去还款,多交很多滞纳金。

  每每逾期到最后不能再逾,他去还款都要缴纳很多滞纳金,每每这时,他都嘟囔一句:早知道早点来还,白白损失这么多钱。

  拖延病后期,常常伴随着遗憾。经常听身边人说计划等攒够钱带着老家父母好好出去旅游一次,老人家在家一辈子,没出来转过。就这么一晃几年过去,还是这样说,无尽的等待很可怕,拖延一年,父母又苍老一年。

  拖延是病,这种病的并发症很多,比如懒惰,继而感觉生活无聊空虚。

  如果我的经历,不足以让你引起重视,下决心去治疗拖延,那么,终究一天,你会病入膏肓,伴随后悔,无助。

  治疗拖延病,首先就是执行力,想到就立刻马上去做,不给拖延留借口。

  其次,要合理规划好时间,最好心里默默有个计划,每天要做的事情一目了然。

  最后,形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无悔一生其根本就是,无悔每一秒,从你指缝里,溜走的时间。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拖延症背后的心理原因

以安全为主题的一封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