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最好的十首诗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读《红楼梦》谈诗艺

  读《红楼梦》谈诗我粗读浅品过《红楼梦》几遍,《红楼梦》无愧中国古代小说的拔尖之作,是叹为观止的小说经典。最为迷恋和推崇的是小说里的诗词曲赋.看见下面这篇文章,颇有同感,只是没作者的文采,特取来,与大家共赏。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所写下的诗词曲赋类型之多,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十分罕见。《红楼梦》中可以说诗、词、曲、赋、诔、谜、小令等体裁应有尽有,这是任何其他古典小说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体裁齐备,《红楼梦》诗歌的数量更为惊人,据不完全统计,其中诗词曲赋就有一百多首,这还没有计算其中的谜语、偈语,酒令等小玩艺。其中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要数那些塑造形象、隐喻人物命运的诗词了,这些诗词极富华章,佳作连连。

  《红楼梦》中的这些诗词都是曹雪芹所作。虽然曹雪芹以《红楼梦》而成为著名的小说家,但在他朋友眼中,他却是一位诗人。曹雪芹写诗颇有成就,脂砚斋在点评《红楼梦》时就提到“此等才情自是雪芹平生所长”。曹雪芹的朋友也时常与他对诗,其友郭诚就在他的《佩刀质酒歌》小序说,一个秋天他在槐园遇到曹雪芹,当时风雨交加,寒气逼人,槐园的主人当时还没出来,曹雪芹却已经渴酒如狂了,于是他就解下自己的佩刀去换酒,曹雪芹大为高兴,作了首长诗来谢他,他则作了这首诗来应答。郭诚是清宗师中小有名气的文人,是满洲八旗中的著名诗人了,他回忆说曹雪芹的诗“新奇可诵”,从对曹雪芹诗的推崇可知曹雪芹的诗写得相当好。

  但可惜的是,曹雪芹的诗词并没有流传下来,今天可以知道的曹诗仅有两句。曹雪芹的诗情只有从《红楼梦》中的大量诗词中区窥探了。《红楼梦》诗词最难可贵之处,在于曹雪芹能针对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学识,来为他们代写不同体裁和风格的诗词。如贾宝玉的诗在清新飘逸中带着富家公子的纨绔之气,而同为贵族子弟的呆霸王薛蟠由于不学无术,只能唱出“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的诗来;薛宝钗诗词的温雅沉着,是林黛玉是无法写出的诗境,她只适合“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拢空月痕”的哀怨悱恻。曹雪芹的同一支笔却能写出风格迥异的诗作这也成为红诗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除了诗词歌赋,整部“红楼梦”亦纵横着诗意。曹雪芹取法诗赋的方式来描写环境、故事和人物,这就使“红楼梦”如一部诗化的小说,在行云流水间处处浸透着诗意的芬芳。

红楼梦最好的十首诗

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诗是他写的么

  未必如此,虽然曹雪芹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但是进行故事的描述和进行诗词的创作具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故事描述相对来说要简单很多,但是要进行诗词的描写却需要更多的灵感,虽然曹雪芹写红楼梦这本书用了很长的时间。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并不是说在每天的所有时间中曹雪芹都在创作,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他也要为自己的生计而奔波,因此来说每天花费在写书方面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古代不同于现代,所写的字是繁体字,所用的笔是毛笔,因此在撰写文章中花费的时间将更长,也就是说以这样的时间来衡量曹雪芹也仅仅有时间写书而已,诗词的创作却很难抽出那么多的时间也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

  那么红楼梦中的诗词是怎么来的呢?从种种迹象来分析,这些诗词可能来源于其他人的创作,生于相同历史背景文化下的文人创作了这些诗词,此后曹雪芹对这些诗词进行了再加工,也就是说模仿而后应用的文章中。

  为什么能够这么肯定的认识这一点?很简单文如其人这句话大家都应该听说过,一个人的风格是很难改变的而且即使是改变也会有一个慢慢渐进的过程,但是我们看红楼梦,却发现其中的各种诗词,所具有的特性表现各异,完全不是出于一个人的手中,而且几乎没有断层的情况发生,也就是说突然之间诗词的风格就改变了,这不符合逻辑。

  有的人会这样的进行反驳,如果这些词并不是曹雪芹做的那么怎么能够和故事情,搭配的这样相得益彰呢,需要注意,我们现在所关注的问题,是这个词是不是曹雪芹本人做的,而并不是是否和情景故事模式完全契合。

  我们要做的是一个反向证明,如果在词方面是先出现的,曹雪芹后期以他为中心然后穿插故事呢,这样就完全合理了,也能说得过去,要知道对于一个小说作者来说,将优美 的词作为中心,作为点然后扩散故事,上下文相关联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有些人会说这样的说法有失偏颇,但是需要注意这种说法是唯一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红楼梦中的词都非常经典,而互相之间在特色又完全不同的唯一正确方式。

  在其他方式都错误的情况下,唯一能做解释的方式往往就是最正确的方式,一个人的经历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在文章中借用他人的诗词也能够理解,而且在历史中也确实有很多文人在这样做,这一点在大量的古典白话小说中都能看到。

  87版《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部精品佳作,后来的人怎么拍也拍不出这样的精品,大家可能对“薛宝钗”都灰常有印象,剧中的“薛宝钗”美丽、温婉、大度、聪明、能干,而且非常有上进心,经常劝宝玉要刻苦用工,追求事业。

七言叙事诗:红楼梦之感概

  娲皇炼石补天处,一石忽坠金陵府。金陵公子生与俱,通灵宝玉护身符。

  一从长姐册贵妃,国丈府前闹如市。朱门甲第起南柯,纷纷黑蚁相驰附。

  唯有一女出姑苏,生小零丁舅家住。冷艳寒梅倩影瘦,聪明秋藕莲心苦。

  晨昏伴读宝哥哥,竹马青梅几寒暑。不待月老赤绳系,红豆暗结相思子。

  春风三月大观园,沁芳桥畔花正妍。春波新涨葡萄绿,落花如雨雨如烟。

  心逐神移正专注,有人展卷读书篇。熟读“诗云”与“子日”。定插宫花红帽檐。

  闻声欲识道者谁?不防身后书已搴。抬头见落颦卿手,急切禁声秘莫宣。

  “张生琴弄黄昏月,鸳鸯酬答赠施盏”。从此西厢一部书,情把红楼二月牵。

  荣国府中岁月流,怡红公子一身愁。送往迎来皆绿逄,花天酒地属应酬。

  为生傲骨忤亲长,偏将真心待婢优。曾为剔火救灯蛾,惹得皇府遍地搜。

  惹祸总遭受鞭笞,吞声漫道即低头。从此卧病怡红院,辗转愁肠眠不开。

  青鸟殷勤非所盼,鸾凤飘渺隔云端。

  绿杨庭院月朦胧,花丛移出一灯红。着露海棠泪痕淡,带雨梨花春意浓。

  也学鸳鸯焉夜探,恨无鹦鹉报帘栊。蓬山才被一墙隔,欲诉相思讯不通。

  忽闻软语侧门启,殷勤送别出墙东。顿觉炎凉势利眼,别样心情此际逢。

  转眼春风又一年,落花蝴蝶共蹁跹。一片花飞减却春,何况花飞万万千。

  惜花偏有痴情女,花担话锄扛在肩。沐歌唱出葬花曲,花谢华飞飞满天。

  莫道痴情并世无,痴情还有痴情儿。芍药栏边传恸哭,纷纷落泪洒思珠。

  寻声道是哭者谁,怡红院里一情痴。众里寻他千百度,不道相逢却在思。

  诉尽前缘渉尽误,推心置腹说相思。相思情重西江水,日夜东流无己时。

  小婢紫鹃别有心,欲将烈火炼真金。重来孖裤少诚意,轻狂柳絮岂真金。

  诡说林家来迎亲,柳阴新系一舟横。春燕暂借雕梁住,鸟飞千里总归林。

  不知一语尖如刺,惹得痴郎哭断魂。情坚真如山头石,情结更如树缠藤。

  评钗说黛谱鸳鸯,贾母房中策划忙。钗输清新俊逸才,黛输雍容华贵相。

  奈郎一片钟情意,一片钟情在潇湘。别有诡计出熙凤,明修栈道度陈仓。

  襄王一会巫山女,木已成舟心自降。从此一着调包计,铸作千秋抱恨长。

  深秋黄叶满长堤,秋风吹透绛俏衣。悲秋已教令人瘦,更有伤心非所期。

  傻婢遭坼倚墙哭,缘因金玉蒂连理。闻言顿教心胆碎,魂逐风筝断线飞。

  东西南北难分辨,心病难找心药医。

  潇湘馆里满庭竹,月色无光懝暗绿。夜深风雨声萧索,尽作断肠幽咽哭

  人情冷暖难分理,万种怨恨交相促。天老地荒玉待埋,有谁还吝风里烛。

  前堂萧鼓迎新人,后堂铉断胶难续。铉断忍将诗稿焚,含慰未沾污泥俎。

  真心却换假心人,魂抱离恨泉下宿。

  洞房春暖烛花开,双玉盼移一处栽。枝生连理鸟比翼。挑巾痴郎心底催。

  一挑顿惊容貌非,肯仅鸠鸟是大媒。急问黛玉今何在?后堂传来哭声悲。

  突门狂乱急奔去,残灯一点护灵台。

  泣血呼天天作哑,叫地无门门不开。一声黛玉一声泪,一寸相思一寸灰。

  决别红楼抛碎玉,誓作情憎头不回。循入太虚幻境里,执着追寻林妹妹。

红楼梦咏菊花诗

  忆菊-和蘅芜君

  几度萦绕几度思,儿时偏爱忘归时。

  隔墙香溢入蓬里,早有同学告我知。

  朵朵娇颜山野外,天天痴看险成痴。

  经年落魄观花客,悔不当初锁定期。

  访菊-和怡红公子

  过眼闻芳慕此游,黄巢名句世间留。

  霜风未减娇容貌,寒气增添满艳秋。

  邀友寻根忆旧圃,踏霜高径逸悠悠。

  闲倚千古平凡过,无意争芳却昂头。

  种菊-和怡红公子

  精挑细选圃园来,万户千家处处栽。

  雨润禾苗生长旺,艳阳高照雪前开。

  薄膜护圃防寒袭,暖水间时洒一杯。

  虫害勤除护幼蕊,培成精品献云埃。

  对菊-和枕霞旧友

  欲想秋神贿紫金,共茶品酒试情深。

  期心春夏匆匆过,盼望霜花索句吟。

  请问世间谁可信,禅心领悟会知音。

  一花独放心中敬,莫道斜阳已度阴。

  供菊-和枕霞旧友

  清泉煮叶暗香俦,捋发插簪圃舍幽。

  为你痴狂常祷祝,君心有志爱金秋。

  折成纸鹤求心愿,睡枕绵缭入梦游。

  从小心扉瞻偶像,草书写就艳诗留。

  咏菊-和潇湘妃子

  独放窗台冷不侵,人家邻里友好音。

  繁花典日妆新市,喜庆欢歌任你吟。

  盆展园门迎众客,媚姿百样诱人心。

  诗声拍就黄金片(注),君子闺房仰到今。

  画菊-和蘅芜君

  一诗在角字飞狂,浅淡和颜用笔量。

  绿叶画成泼厚墨,花心印艳瓣疏霜。

  双双飞鸟纸间约,对对蝴蝶欲占香。

  窗下秋盆金玉女,惊兮止步见重阳。

  问菊-和潇湘妃子

  信息往来众所知,谁说院外靠边篱

  花开何必群花后?娇艳浓芳为谁迟

  寂寞窗台观客几?雪前霜后可曾思

  老夫龙态怜花好,忍看娇容话语迟。

  簪菊-和蕉下客

  为求艳色整天忙,晨卷珠帘镜看妆。

  冷露黄花头上戴,新衣正好舞猖狂。

  大家闺秀楼台闹,乡野村姑踏碎霜。

  都盼情人相自己,引来白马近身旁。

  菊影-和枕霞旧友

  湖光叠叠雾重重,岸上花神映水中。

  暮看波平摇月影,朝霞韵色更玲珑。

  楼台俯望魂离去,彩蝶翩翩舞太空。

  云影随乡思故里,生情毋忘跃朦胧。

  菊梦-和潇湘妃子

  云淡风和月照清,愁人眸目自分明。

  秋眠树下称君主,梁祝双飞兑誓盟。

  袖舞瑶池笙两岸,柔音始向月中鸣。

  怜芳枕见腮边泪,爱到痴时叫有情。

  残菊-和蕉下客

  日暖夜寒冷月欹,瑶池仙子欲催时。

  精神抖擞迎风冷,芳色延留忍赖披。

  流传千古歌唱破,慰我心扉舍去迟。

  芳心染目随冬去,萎叶存香令我思。

诗情诗意《红楼梦》之袭人

  袭人在《红楼梦》里,也是曹雪芹用诗的心态写出来的。有关袭人的情节,曹雪芹是好几首诗拼凑在一起。是什么诗呢?要先讲袭人这个名字的来历。

  贾宝玉后来把她的名字改叫袭人,她原来叫珍珠。改成袭人因为她姓花。他说有陆游的一首诗。《红楼梦》书里只讲“花气袭人知昼暖”,有这么一句诗。因为她姓花,所以叫袭人了。陆游的诗里是骤然的“骤”。《红楼梦》里可能是版本不同或是记忆有误。讲《红楼梦》的人都说袭人的名字来自陆游的这首诗《村居书喜》,写他居住在农村里的一番喜悦。我觉得这只是情节,而不是曹雪芹写这个人物的命意。《红楼梦》里的情节同命意是有差异的,是不能等同的。举个例子,贾家的四姐妹,情节讲,大姐是大年初一生,所以叫元春,其他的姊妹依她的春字排行排下来。这是小说里的情节。而作者的命意,写贾家四姊妹,是“原应叹息”,就是原来应该叹息。也就是作者写这几个人物都感到悲叹,为什么呢?《红楼梦》里这些无论是小姐、少奶奶还是丫鬟,都是出于薄命司,一个个都是薄命的,所以应该叹息。这是作者的命意。

  因而,我用这个说明命意同情节是不能等同的。所以,袭人的名字是根据陆游的诗来取的,只是情节。情节中不止一次提到这个,比如说,后来贾政有一次听说,贾宝玉每天晚上让袭人把药吃下去,贾政就问了,袭人是谁?人说是贾宝玉的丫鬟。他说,为什么取这么一个刁钻古怪的名字?贾宝玉在这个时候推说贾母起的。贾政当然知道老太太不可能起这样的名字。然后推不过的时候,他就讲陆游诗里有“花气袭人知骤暖”这样的句子,所以这个丫鬟姓花,改叫花袭人。这样应付,贾政骂他两句也就了事了。后来,还有一次是在酒席上,贾宝玉和一帮朋友行酒令,蒋玉菡,就是后来袭人嫁给的那一位,行酒令的时候席上生风,就是拿着席上的一个东西然后吟出一句古诗来。这里蒋玉菡正好拿着一支桂花,就说“花气袭人知骤暖”。结果就在这个时候薛蟠讲,你怎么犯了讳了。这都是情节。

  曹雪芹写袭人,真正的命意并不是陆游的这首诗。为什么呢?这里,我们不妨把这首诗念一遍:

  红梅桥市晓山横,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坊间酒贱贫犹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赋足,经年无吏叩紫荆。

  这首诗讲的所有内容,同袭人在整个《红楼梦》里,没有一处是有关的。“花气袭人”,知道白天变暖了,这是晚春的,春天的一首诗。最后结尾是,他在农村种了地以后,按时交了田赋田粮,所以没有衙门的人来敲他的门。这首诗同袭人毫无关系。贾宝玉这时还是个小孩,懂的诗不多,所以他用陆游的诗来应付他父亲。有这么很巧的一个词是“花气袭人”。同袭人在《红楼梦》中的形象关系不大。毕竟只是一个字面上的联系。这就是情节。

  几首诗里真正写到袭人的诗就是这个。第一首是屈原《九歌》里有一篇叫《少司命》。屈原《九歌》里有大司命、少司命,是命运之神,是根据民间的祭歌改写而成的。现在,评价屈原最高的诗是《离骚》。但我个人最欣赏、最喜爱的是《九歌》。这首《少司命》写命运之神,或叫命运女神。当中两段:

  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枝,芳菲兮袭予。

  屈原的楚辞里有许多地方写香花,用花来象征自己的高洁。这里秋兰是花中的精品,“蘼芜”是野菜,各种各样的花草都在堂下生长着。“绿叶兮素枝”,写这些花草的枝和叶。最后“芳菲兮袭予”,它的香气,花的美好,能向我袭来。下面还有一段,也是写兰花的: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独与予兮目成。

  前面两句讲秋兰的绿叶青枝。最后,引出两句,满堂的美人,就独与他“目成”。“目成”就是说,两个人的眼光相对,用不太庄重的话说就是眉来眼去,庄重的话就是目光相遇,单独目光相遇,意思是只有这位美人同他目光相遇。这是屈原《少司命》里面的两小段。

  不止一首诗,还有一首诗,初唐四杰中有一位诗人叫卢照邻,他非常有名的一首诗叫《长安古意》。《长安古意》结尾的两句是: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这个丫鬟的名字为袭人,我想原意会在这里。为什么说在这里呢?我们返回《红楼梦》第五回的两句,第五回是给《红楼梦》人物的命运,每人一个判词。后面还有一首曲,预示着人物结局的,写袭人的有两句话叫:

  空云似桂如兰。

  后面是:堪羡伶人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就是贾宝玉没缘份,最后那个“伶人”倒是有福份。

  前面两句,“空云似桂如兰”。怎么似桂如兰,在《红楼梦》里袭人同兰同桂没有地方同这个人物性格是有相联系的。所以,这里面袭人同兰桂的联系就是屈原的诗里讲兰,卢照邻的诗前面讲桂。“空云似桂如兰”,空云就是白说,袭人同兰桂没有关系,是这个意思。但是有一条,“飞来飞去袭人裾”,是说桂花飘落到人的衣裾上。《红楼梦》里袭人,应该是“飞来飞去袭人裾”。开头有一段话,讲到袭人,说她是老太太的一个丫鬟,后来给了宝玉。她在侍候老太太的时候,心里只有老太太;后来伺候宝玉的时候,心里只有一个宝玉。在下有一本小册子,写到这位怡红院的女主人,后来嫁到蒋玉菡那里,恐怕她的心里只有蒋玉菡一个人。

  在《红楼梦》里写她更多的是桃花。她同兰桂无关,却与桃花联系。桃花在历史上,在《诗经》时代还是很高尚的,但到唐代以后,桃花就被人说的不怎么样了。杜甫的一首诗说“轻薄桃花逐水流”,后来桃花常常同轻薄相联系。还有袭人用桃花来比就是“再度桃花”,等于说改嫁。所以她是“空云似桂如兰”,我想应该是包含着这层意思。这样,在《红楼梦》里面真正符合袭人的性格的,不是陆游的这首诗。袭人性格的形成,应是刚才举到的屈原《少司命》里的这两小段,同卢照邻《长安古意》的结尾的这几个诗句。这只是我的联想,事实是不是这样,只能有待读者和在座诸位判断。

红楼梦里菊花诗

  忆菊

  步韵宝钗(蘅芜君)

  凋寒处处惹怀思,常叹霜飞叶落时。只为岁华留印迹,可随风月寄相知。

  轻拈残韵笺中洒,难掩深闺梦里痴。今日黄花腮锁瘦,他年双影却无期。

  //

  访菊

  步韵宝玉(怡红公子)

  曾向东篱借一游,才知秀色宿霜留。捡香入水斟思味,追艳诗芳碾客愁。

  不负月吟秋韵醉,能成阕赋夜魂悠。黄花何怨骚人笔,散尽风华上卷头。

  //

  种菊

  步韵宝玉(怡红公子)

  谁把胚珠入土来,一朝撷梦伴春栽。根随俗味迎寒发,蕊待幽情逐月开。

  高雅能吟千古韵,清醇酿得几豪杯。何怜秋倦黄花客,独立风霜绝世埃。

  //

  对菊

  步韵湘云(枕霞旧友)

  东篱菊叶比黄金,墨客携来探韵深。冷蕊成诗千古唱,寒香入阕几人吟。

  潇湘梦里词疏愿,庭院花间念续音。莫负观园情切切,红楼结社赋光阴。

  //

  供菊

  步韵湘云(枕霞旧友)

  霜蕊烹茶水作俦,清香绕烛缀文幽。只因夜宿长生露,才得朋邀富贵秋。

  月下同牵情浪漫,窗前常待梦交游。若非守住黄花地,何有诗姿为客留。

  //

  咏菊

  步韵黛玉(潇湘妃子)

  陶潜有梦笔刀侵,多少骚人续韵音。商隐不堪风月去,唐寅借得叶秋吟。

  寒香缕缕欣君意,冷蕊翩翩慰老心。万朵金容飘世界,一花诗尽古来今。

  //

  七律:画菊

  步韵宝钗(蘅芜君)

  雅客书斋独自狂,丹青曼妙笔轻量。影凝绮丽窗前露,色傲幽清蕊上霜。

  寄世千枝摇古韵,浮生一梦点秋香。骚人不问年华去,墨秀金黄染夕阳。

  //

  七律:问菊

  步韵黛玉(潇湘妃子)

  怎奈浮华变故知,今宵哪识旧东篱?若非香蕴千年后,岂有花开一季迟

  娇蕊霜中牵念许,金黄叶下惹谁思?可听秋梦年年碎,孤影何怜寂寞时

  //

  七律:簪菊

  步韵探春(蕉下客)

  年年花事为谁忙,只向钗头扮粉妆。蕊秀鬓端招客醉,香围紫陌惹人狂。

  罗裙沾尽三秋露,眉黛私尝一径霜。若得知音娇面笑,早偷几朵带身旁。

  //

  七律;菊影

  步韵湘云(枕霞旧友)

  秋香一过梦重重,金色平分晚照中。雨沐花开情缱绻,霜来蕊秀月玲珑。

  寒芳独守清魂在,瘦叶常支残念空。闲倚红尘多绮幻,徒留世事几朦胧。

  //

  菊梦

  步韵黛玉(潇湘妃子)

  东篱又见露华清,几度南柯负月明。古墨诗中寻旧影,黄花韵里结新盟。

  窗灯欲挽红英落,岸水偏留锦瑟鸣。写尽秋歌何处寄,阑珊一梦觅思情。

  //

  七律:残菊

  步韵探春(蕉下客)

  不见东篱菊叶欹,何知秋老瑞华时。枝摇寒露冰茶入,蕊绽清芬月色披。

  香韵已留情切切,芳魂无寄梦迟迟。残霜乱了风流意,剩雁牵愁惹客思。

红楼梦咏菊花诗

  宝钗(蘅芜君)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宝玉(怡红公子)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 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 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 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 休负今朝挂枝头。]

  宝玉(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酌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湘云(枕霞旧友)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湘云(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黛玉

《红楼梦》赏海棠花诗

  [说明]

  怡红院里的海棠本来萎了几棵,忽然冬日开花,贾赦、贾政说是花妖作怪,贾母说是喜兆,命人备酒赏花,<红楼梦>赏海棠花妖诗三首。据说宝玉等人“彼此都要讨老太太的喜欢”,就做了诗。

  --------------------------------------------------------------------------------

  其一(贾宝玉)

  海棠何事忽摧隤?今日繁花为底开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

  [注释]

  1.隤——通“颓”。

  2.底——何。

  3.北堂——母亲的代称,已见前宝钗给黛玉的诗。寿考,长寿,“考”是老的意思。

  4.一阳旋复——冬至阴极阳回。参见《芦雪广联句》“阳回斗转杓”注。占先梅,说海棠比梅花抢先了一步开。

  --------------------------------------------------------------------------------

  其二(贾环)

  草木逢春当茁芽,海棠未发候偏差。

  人间奇事知多少,冬月开花独我家。

  ------------------------------------------------------------------------------

  [注释]

  1.候偏差——错过了季节,老师笔记《<红楼梦>赏海棠花妖诗三首》。

  --------------------------------------------------------------------------------

  其三(贾兰)

  烟凝媚色春前萎,霜浥微红雪后开。

  莫道此花知识浅,欣荣预佐合欢杯。

  --------------------------------------------------------------------------------

  [注释]

  1.浥——沾湿。

  2.欣荣——欣欣向荣。佐,助。合欢杯,欢聚的酒杯。杯名本《礼记》“酒席者,所以合欢也”的话。这一句暗示贾兰与宝玉将来“金榜挂名”,以及“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等等喜事。

  --------------------------------------------------------------------------------

  [评说]

  八十回之前,曹雪芹让海棠在晴雯死时枯萎了,这象征着大观园女儿的命运。现在,续书者让海棠花也像气候的“阴极阳回” 那样能够死而复生,这也是一种象征,它与本该“一败涂地”的贾府居然衰而复兴一样,都反映了续书者的创作思想与坚持“按迹循踪”的曹雪芹是不同的。续书者在小说中宁可“失真”,也要顽强地表现自己维护传统制度和这个大家庭利益的主观愿望。

  贾母说:“我不大懂诗,听去倒是兰儿的好,环儿做的不好。”这是因为她喜欢听吉利话。说实在的,三首诗都做得很蹩脚。别人尚可,宝玉也写得如此笨拙,毫无诗意,真令人难以置信。而且,这个“古今不肖无双”的传统叛逆,现在居然成了一个善于说好话、能迎合长辈心理的孝子,这个转变也实在太惊人了!

红楼梦咏菊花诗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宝钗(蘅芜君)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黛玉(潇湘妃子)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探春(蕉下客)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黛玉(潇湘妃子)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湘云(枕霞旧友)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探春(蕉下客)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红楼梦现代诗

  《红楼梦》

  闭上眼睛就是夜,

  睁开眼睛白日梦。

  预盼火红不火红,

  红楼梦里梦外红。

  捂住自己的眼,

  内*黑暗 永远悲观。

  捂住他人的眼,

  掩盖大观 修饰胡编。

  葬花,

  是内心的写真。

  历史唯物主义由存在决定,

  体会在文字之外拓展。

  《风尘春秋》

  他(她)走了,

  我没走。

  因为到今天我才五十九,

  没有回程的旅途,

  正步走,

  还有一搏在前头。

  春天走了,

  我断后。

  我要把春寒阻挡在心田外头,

  染绿衣 整衣袖,

  粉红的桃花将子房粉刷绣,

  让喷薄的阳光晒个透。

  夏天走了,

  我留守。

  荷塘月色 把美丽再看个够,

  望着星空请王母娘娘把话留,

  火热人生 源于火热情,

  清莲明月垂柳伴晓风。

  秋天来了,

  我驻足举目。

  红红枫树林,

  旗帜占高峰。

  雁鸣声声流逝过,

  原来是丰收伴东风。

  去年冬天你走的寒心路,

  我没走。

  守候诺言要与你齐步走,

  咚咚有声是正步,

  唤醒兄弟快来挽起手,

  青丝染白共写春夏秋冬!

  《对眸》

  前头,

  你的背影,

  让我的目光远送,

  你的诗多美多漂亮啊,

  每个句子都令我眸发亮。

  你的一个侧身,

  亮眼将我打量,

  噢 我们早已熟识,

  网络里我们交流过思想,

  共同的梦想才有共同的向往。

  对眸,

  是最美的诗句,

  含着一个美好的愿望,

  捎上惦念,

  祝福的电波到远方天涯。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红楼梦》听书

感恩手抄报大全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