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感人的抗疫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体温36度7,正常。”2月9日上午,湖北黄冈市黄梅县孔垄镇邢圩村武汉返乡人员家中,村卫生室医生邢锦辉边记录边叮嘱:“一定待在家里,莫乱跑,多喝水,一有发烧、咳嗽什么的,立即打电话给我。”

  邢锦辉一家有6人行医,3名党员,从除夕至今,全员奋斗在防疫一线。她和哥哥邢久红、女儿杨进文、亲戚陈瑛都在村卫生室工作。她的爱人杨盛权和侄儿邢一润分别是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和九江传染病医院医生,也要每天接触发热病人。

  2月10日清晨8点多,邢锦辉和哥哥邢久红戴上专业口罩、手套、手术帽,穿上白大褂,拿着红外线体温枪和“返乡人员情况摸排表”,出门后一个往东,一个往西,分头为返乡村民测体温。

  邢圩村是镇郊村,有村民3700多人。经排查,春节有155人从武汉返乡,其他外地返乡的有440人。

  “刚开始部分村民不理解。”邢锦辉说,有户村民一家四口从武汉返回,每次上门测体温,她都要在外等20来分钟,前三次一家人测体温都在35度左右。“体温过低,也不行,后来我就找原因,发现他们家人每天都赖在床上,早中饭一块儿吃,身体抵抗力强才能抗病毒。”为此,邢锦辉帮他们家做了踢毽子等运动锻炼身体的方案,还每天电话追踪运动了没有。再后来测体温,一家都正常了。

  邢锦辉说,村里需要监测体温的人多,住得又分散,他和哥哥每天早出晚归,要走近两万步,敲上百次的门。

  “我们当了31年的乡医,而且都是党员,这个时候,没有理由后退。”让邢久红欣慰的是,村里返乡人员中,回来最长的有一个多月,最短的也有19天,目前无人发热。

  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位于孔垄镇,服务周边多个乡镇。邢锦辉的爱人杨盛权,是黄梅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主任。疫情发生后,杨盛权主动请缨牵头在医院建立了12间病房的隔离病区。“我是科室负责人,又是党员,冲锋在前是职责所系。”

  “我老公已经20多天没回家了,一家人都忙,连微信电话都没怎么联系。”邢锦辉说,1月29日,杨盛权在建立医院隔离区时,为医疗防护物资匮乏而感到揪心,提议家里挤出资金捐点,与哥哥邢久红一拍即合,一家人向镇政府合捐现金4.7万元和3000双医用手套。

  室内外全面消毒,接待村民寻医买药……杨进文和陈瑛也在邢圩村卫生室忙碌。杨进文说,她们每天除了线下的工作,线上的工作也很繁重,以一对一回答村民问题为例,最多时一天要回复400多条。

  在陈瑛看来,姨父杨盛权他们就是自己的榜样。“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坚守一线,我要向他们学习。”1月25日,杨进文和陈瑛一起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邢锦辉说,希望疫情能早日结束,一大家子好好坐下来,补一顿丰盛的团圆饭。

真实感人的抗疫故事

疫情感人故事

  张继先奶奶, 参加工作三十余年,每天夜以继日的工作着。张继先医生,1966年出生,今年54岁了,医学硕士,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此刻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内科党支部书记。

  抗击“非典”的故事。2003年“非典”时,37岁的张继先就是江汉区专家组的成员,每一天的任务就是下到各个医院排查疑似者。从那时起她就养成了看病要问病人的住址、职业的习惯,也正是“非典”时期锻炼出来的思维模式,使她养成了对病毒敏锐的洞察力,对疫情高度的警觉性。荣获抗击非典战役“三等功”。

  “疫情上报第一人”的故事。去年12月26日上午,张继先奶奶接诊了家住医院附近小区的老两口儿,他们因发烧、咳嗽就医,拍出来的胸部CT片,虽然症状看起来像是流感或普通肺炎,但CT片的结果与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他们儿子的CT片,肺上也有特殊表现。同一天,还有一位华南海鲜市场商户,存在同样的发烧、咳嗽和肺部表现。28日、29日,门诊又陆续收治3位来自华南海鲜市场的病人。前后7个病人症状和肺部表现一致。张继先敏锐地意识到情景不对,向医院进行了报告。医院高度重视,立即决定上报。张继先的坚持上报,为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卫健部门拉响了警报。12月底,国家卫健委派出高级别专家组,赴武汉调查病情,迅速应对处置。张继先成为“疫情上报第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张继先奶奶“像救火队员一样”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在离新冠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战斗。她从网上又团购了30件帆布衣服用作防护。至于为什么团购而不是让单位配发,她说:“如果医院配发的话需要订做,而网上买能够很快到货。”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张继先的情绪不止一次崩溃。有的病人病情发展太快,手段用尽,还是走了,她大哭;有时防护服快没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她大哭……“我这次把一生的眼泪流光了!”这一个月来,睡眠严重不足,体力严重透支,她说自我已竭尽了全力。

  2月6日,湖北省给予张继先同志记大功奖励。把最高的荣誉给医护人员!把最美的称赞给白衣天使!把最便利的条件给一线的战士!把最优厚的待遇给为这次抗疫做出贡献的人!

  张继先奶奶在疫情面前,身经百战的,临危不惧,敢于担当,如今又一次冲在了战斗最前线。她是最美的白衣天使,也是一名抗击疫情的老兵,更是一名勇敢的战士。值得我们每个小朋友学习,让我们向张继先奶奶致敬!

疫情期间的感人故事

  医务人员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他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少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付出换来了一个个患者的康复,换来了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他们是新时代最可敬、最值得关爱的人。

  在大屏播放抗疫一线医务人员的照片,既是向广大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表达敬意,也是在宣传医务人员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宣传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事迹,不仅能起到激发医务人员战斗力的作用,而且也能激发更多人抗击疫情的信心,还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医重卫的浓厚氛围。

  宣传医务人员要找准宣传对象。疫情肆虐,全国数万名医务人员不惧危险、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有的主动请战,写下“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请战书;他们有的推迟婚期,立下“疫情不结束,我们不结婚”的承诺;他们有的亲人去世也没能看最后一眼、送最后一程,诠释了忠孝难两全的古语……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体现着他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和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责任担当。宣传医务人员,我们就要深入挖掘这样的典型人物。

  宣传医务人员还要找准宣传载体。不同的宣传载体背后有着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宣传载体也有着不同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我们要精准研究载体的特点和受众喜好,让典型医务人员事迹既走进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也要走进微信、抖音等新媒体,还要走上讲台、舞台,走进影视剧……只有采取立体化的多载体多形式的宣传,医务人员的感人事迹才能走进千家万户,使之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通过对典型医务人员事迹的宣传,就会发挥出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鼓舞和激励广大医务人员更加英勇地奋战在抗疫一线,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同时,也一定能鼓舞和激发更多的人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推动这场战“疫”尽快全胜。

疫情期间感人故事

  “白大褂,白大褂在哪里?快救救她……”一声声的呼叫揪着每个人的心。 一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被紧急送到金银潭医院。听到呼救后,医务人员赶紧跑过去,迅速把病人推进病房开始抢救。几个小时后,老人的病情终于稳定了下来。

  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主任余亭告诉记者,现在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比以前好了很多,已有不少患者好转出院。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大部分病人都能顺利挺过去。全国各地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减轻了当地压力,收治率和治愈率正在提高,病亡率在下降,他们对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看着一位位患者战胜病魔,带着笑容离开医院,我们感觉最难的时刻正在过去,真正的春天即将来临。”余亭说。

  “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前些天,一位82岁的重症患者在金银潭医院经过14天的救治,好转出院了。出院那天,老人激动地拉着主治医师的手说:“是你们救了我的命,我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又回来了,谢谢你们。金银潭必胜,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对于这些积极的变化,武汉市肺科医院呼吸科主任杜荣辉深有同感。她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武汉肺科医院共收治约400个重症病人,已有224个病人出院,病房里一些病人的病情也在逐渐好转。“据我观察,现在的门诊量明显少了,而且新增的病人也少了,我们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效果很明显。”杜荣辉说。

  2月7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带领的医疗队来到武汉,入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开始救治重症患者。康焰介绍,这段时间,他们收治的病人中有的是高龄患者,有的抑郁、悲观,经过他们精心救治及心理疏导之后,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有了很大改善。

  要阻止轻症变成重症或危重症

  目前疫情蔓延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也要清醒看到,湖北省和武汉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杜荣辉认为,阻止轻症病人变成重症病人,阻止重症病人变成危重症病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病人刚进医院时往往缺氧很严重,我们一般会对其进行氧疗。”杜荣辉说,病人用了呼吸支持、氧疗以后,其血氧饱和度可能会达到93%,正常人基本上是98%左右,但当病人要进行喝水、上厕所,或者洗发、洗脸等行为时,他的血氧饱和度可能就会掉到70%或80%,如果时间稍长,就会影响他的心脏、肝脏、肺等器官,导致病情恶化。而这些问题会很容易被忽略。

  杜荣辉提醒,对病人要勤于观察,做好护理工作,尽量要求病人最好是“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因一些不必要的动作而导致血氧饱和度大幅下降。同时,要让“床等人”,不能“人等床”。要抓好落实,通过各种途径及时收治患者,把疑似病人送至隔离点,把轻症病人送到方舱医院,把重症和危重症病人送到定点医院,避免病人因到处寻找床位、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加重病情。

  “我们是白衣战士,要冲在最前线”

我身边的抗疫动人故事

  2020是个温润美好的数字,缓和而没有棱角,但是2020年没有那样美好,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一场疫情以武汉为中心爆发。在对疫情的阻击战中,政府做出了一些措施比如号召公务员和党员回社区执勤。而爸爸就是回社区执勤的其中一员。从大年初三到现在,爸爸每天都会利用所有能用的时间在小区门口帮助社区工作人员为进出社区的人们测体温,检查出入证,常常在门口一站就是半天。

  在执勤时间中,有一天让爸爸印象深刻。那天的天气很不好,阴云布满了天空,狂风呼啸。在大约9时30分,一个青年映入了爸爸的眼帘,他的脸上写满了嚣张,眼中充满了不屑一顾。下一幕和爸爸对他的想象几乎没有出入:他试图从车道进入,拒绝测量体温,并且恶语相向。面对他的这些举动,爸爸并没有生气,耐心地劝说他配合工作,但是收到的是一系列白眼,这很快引来了工作人员的讲道理和规劝。最终在一位彪悍的居委会大妈的怒喝声中结束了这场风波。

  风波过后,那一天爸爸的脸色和天气一样阴沉,在爷爷奶奶面前也只是强颜欢笑,看得出爸爸心事重重。我猜想爸爸或许是为当天所受到的咄咄逼人而不甘,为那些个例的出现而寒心,亦或许爸爸觉得自己辱没了共产党员的身份,没有为人民尽职尽责。但是在我心中,爸爸对他的忍耐道出了应尽的责,他身上的那件带有共产党员字样的红色制服映衬着他淌在岗位上的血和流进心里的泪,它和所有冲在战争前线的共产党员一起熠熠生辉。

  疫情期间,我们一定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和执勤人员的工作,主动伸出手测量体温,这样既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在此,让我们向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和回社区执勤的公务员和共产党员们致敬!

抗疫感人故事抗击疫情作文

  在抗击武汉冠状病毒期间,有很多人冒着感染病毒的风险前赴武汉,为抗击疫情做出无私奉献。

  在这个齐心抗疫的时候,就是有一个跛脚的身影,行走在病房之间,他就是武汉金潭医院得了渐冻症的张院长,面对疫情,即使身患绝症,依旧奋战在一线三十余天。而他自己的生命却在倒计时,可以说他在与死神奋力的做赛跑,也可以说他在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更多患者的康复。普通医生做这等事是本分,而张院长则是伟人!他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希望,更是照亮前途黑暗的光芒。再次感谢您张院长,现时也感谢奋战在一线的所有医务工作者!

  我们要学习张院长无私的奉献精神。我作为一名小学生,虽然没有那份力量,但是在家不出门也算是为国家做出了一份贡献。

  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魔,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作文

  在2020年的春节来临之际,一场不见硝烟,不闻炮响的战争打响了,不宣而战。“新型冠状病毒”这个令人谈虎色变的字眼,跳跃到了我们眼前,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人群中的逆行者,他们向人们相反的地方坚定地走去,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他们的名字叫白衣天使。

  我们在家也不例外。妈妈说少出门,一定要出门的话必须戴好口罩,回来一定洗手,消毒。要多喝水,多运动,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不让病毒轻易入侵。而且,我们小区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封住其它出入口,只留一个,尽职尽责的保安叔叔都会给每一个要进小区的人量体温,保洁阿姨也天天给电梯间消毒。所有的这些,都是为了不给白衣天使们增加负担。

  最美的逆行者,期待人间再也没有病痛与伤害,愿你们,英雄没有用武之地。作为当代少先队员的我,要向最美逆行者学习,致敬!

抗击疫情感人小故事

  不平凡的“警嫂”

  张溪是延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普通职工,平日里负责药品和一次性医用耗材采购,并负责保障院内医疗用品供应。在这次抗疫“战争”中,她依然肩负着医疗物资供应的重任。

  除此之外,张溪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警嫂。在这个特殊时期,她的爱人同样在岗位值守。因婆婆身患重疾,两个年幼的孩子只能托付给自己的母亲。

  大年三十那天孩子突然发烧,张溪暂时离岗去照顾孩子。孩子出院后她第一时间请示领导要求返岗。她深知自己不仅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还是一名共产党员,她要和自己的同事在疫情面前共进退、同坚守。

我身边的抗疫故事作文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河水清又澈?英雄的汗水洒满了它。

  三月,本应是一个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可怀化却突然出现了一例新冠肺炎,这让怀化市的人民为自己捏着一把汗。

  在一个夜里,路灯下的行人寥寥无几……突然的一个电话,是二姨。“喂,姐怎么了?””我刚刚接到了电话,我马上就要和医院的一些人去怀化鹤城区了?”“啊?那你注意身体。”“嗯。”简单的对话承载着家人对亲人的担忧与关心。我的二姨是一名医生,当我妈挂掉断电话后,愣了一会儿,再用眼睛看了下时间。天啊!晚上十一点!妈妈马上把我叫醒,告诉了我二姨赴鹤城区抗疫的事情。只见几滴热泪从妈妈脸上划过,家人间的担心怎会如此淡呢

  一会儿过去了,这几十秒太宁静了,这几十秒太久了,我们都是屏气凝神。就在这时,一阵阵医护车的警铃声划破了深夜的宁静。又是一个电话,又是二姨,难道……正当我在想象时,被这是的对话打断了。“少清,我已经从你楼下路过了,我去怀化了。”霞姐……”那渺小而又轻的”霞姐”让我们更加担心,因为二姨小名叫“霞姐”。夜,更深了,我仰望窗外却久久不能睡眠。

  无论你有多么出名,无论你为国家奉献多少,只要全心全意为国效力,无名之辈也会变成雄鹰般的英雄在天空展翅翱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怀化加油!”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灾害面前,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这是战胜疫情的强大保障。疫情是命令,病房如战场。面对疫情,多少医护人员“最美逆行”,多少白衣战士“请战出征”。举全国之力予以支援,组织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队等调派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优先保障武汉和湖北需要的医用物资,中央统筹安排19个省份与湖北除武汉以外的16个地市,确定了对口支援关系。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纷纷捐款捐物,展现了同舟共济的深厚情怀。这样的援助方式,只有中国才能做到!

  2.“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由于病痛的折磨,他走起路来高低不平。同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妻子不幸被感染,而他拖着病体坚守在,抗疫一线30多天,甚至忙的顾不上去看一眼妻子。

  3.“时光改变容颜,却带不走人间大爱”山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征驰援湖北,66岁的王卫国把医生女儿王婷送上前往武汉的飞机,17年前,奶奶把同样是医生的王卫国送上抗击非典的战场。

  4.“17年前,全世界守护90后,17年后,换90后守护这个世界”,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也为了节约穿脱防护衣帽的时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90后护士单霞,毅然剪掉了自己的长发,她说:“头发没有了还可以再长,现在的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去救更多人”。

  5.湖北仙桃,赵波和妻子、弟弟一家四口,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工厂赶工生产口罩,就在春节前,他的工厂刚刚赶制了100000个口罩,捐给了公交公司。“先捐再卖,现在不图挣钱,只图安全大家安全了,我和我的家人才安全”。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志存高远的三个论点

班组长的主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