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立体图形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看三维立体画

  最近,我订的《我们爱科学》上有两幅“三维立体画”。我左瞧瞧,右看看,怎么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妈妈看了,笑着对我说:“嘿嘿,不会吧?让我看看。”妈妈把这本书放在眼前,近得还没有一寸远。然后,慢慢地向外移,移出大约十五厘米,停住了。她看了一会儿,指着那幅“一片田野”的图说:“这是田野上站着一个人和一只狐狸。”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得那个人和那只狐狸。我皱着眉头,晃了晃脑袋,表示我看不懂。妈妈说:“我只能指导指导,你如果……”“哎呀,你就快点说嘛!”我打断妈妈的话。“别急,别急,慢慢说。要先盯着某个图案,很近很近地看,看得模糊了,就慢慢把它往外拉,拉到某一个距离时,画面会突然清晰起来,你就可以看见画面上的东西了。”我试了一次,果然成功了!我看到那个人拿着一根棍子,他身后有一只狐狸。尽管那人没发现狐狸,但狐狸还是很恐慌,好像那人已经准备举起棍子要打它,而它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今天,我又学会一个本领,真高兴。

认识立体图形

数学认识图形

  二、认识图形

  走进乡村2课时动手做2课时三角形分类1课时探索与发现(一)1课时探索与发现(二)1课时数学欣赏2课时

  01、课题:走进乡村

  内容: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

  课时:2

  教学准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框架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乡村

  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看一看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

  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

  1、这幅图上还有许多数学图形呢?从图上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你能大概地画出你找到的图形吗?试试看。

  2、把你找到的图形进行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可以根据边来分,看,这些图形都是四边形,你能把这些四边形再分类吗?你认为这里什么图形很特殊

  3、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老师这准备了几根小棒,你能选几根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四条边

  4、在第21页的点阵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5、第21页填一填,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你觉得哪个比较特殊?特殊在哪儿

  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

  三、总结。现在再试着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再把它旋转。

  教学反思:先从图中找出认识的图形。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找出这类图形的共同点——探索出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这样课的结构好,让学生在理解与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的方法,学会学习。

  课时2

  教学准备:平行四边形、梯形纸片、框架、剪刀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基本教学过程:

  一、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

  看,老师带来了几根小棒,可以作为图形的边,请你挑选合适的小棒,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

  1、你打算挑选什么的小棒

  用螺丝固定后:拉拉看,你发现了什么

  (1)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

  (2)变来变去还是平行四边形。

  再来拉拉看,指令:变小,变大,变得最大。原来就是长方形。

  看来随便玩一玩都能发现好多数学的问题。

  生活中你见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的情况吗

  2、如果是其它图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

  试一试梯形、三角形。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三角形有稳固性。

  生活中见过运用这样的特性的情况吗

  分析怎样利用这两种图形特性的优势,避免这样的缺点。

  3、我们再来看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可以拉动吗?为什么不可以了

  不过我们也可以来研究它。拿出平行四边形的纸片,你能剪出两个平行四边形吗?还能剪出什么?能剪出两个三角形吗?看一看这两个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怎么样

  一张三角形的纸片,能剪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吗

  4、第23页。第2题。(1)下面哪两个图形能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剪下附页1图形1中的图形试一试。

  (2)下面哪些图形可以看成是由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拼成的

  5、如果把一个梯形,一条边不断地变小,一直小到一个点,就是什么形状?一直大到和下底相等,就是什么形状

  三、总结。你对这几种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教学反思:对于平行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等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于活动角帮助学生来认识。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图形中较特殊的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比较。

  02、课题:动手做

  内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

  课时:1

  教学准备:让学生带软尺

  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做成一个长方形,找到高,体验高的基本特征。

  2、会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3、根据图形的高和底画图形。

  基本教学过程:

  一、一、创设情境

  1、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版,想做成一个最大的长方形桌面。可以拼,该从哪里锯开呢

  二、动手操作

  6、动手剪下附页1图2中的图形。

  7、你认为应该沿着什么样的线条剪?还可以怎样剪

  8、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请你做一下设计师,用图形来表示设计意图。

  这条线是怎样画出来的?(从两条对边之间画垂直线段。)

  三、数学概念

  1、这条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边就叫做底。发现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垂直)还有哪条边和这条高也垂直吗?(也是底。)

  2、你还能画出一条高吗?(检查三角板的摆放)

  3、梯形也有高,判断:下面哪条是梯形的高?必须是从平行的那组对边之间画的

  4、三角形也有高,你觉得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

  5、练习:第25页第1题。

  三、运用概念

  1、第25页练一练第1题。

  2、第2、3题。

  3、可以画指定底与高的图形吗

  四、总结。

  教学反思:动手做一做对于孩子掌握高的概念,形成高的表象非常有效,他们很容易就能掌握高的特点——垂直。帮助他们总结高的概念,可以总结一些关键词语,比如:垂直(重合)、对面(边或顶点)。

  注重孩子画高方法的培训,让他们熟练地画高。

  03、课题:三角形分类

  内容:三角形分类

  课时:1

  教学准备:剪刀

  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2、在分类中体会分类标准的严密。

  4、在三角形的分类中感受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基本教学过程:

  二、一、创设情境

  1、笑笑和淘气来到一个神秘的王国,他们很想了解这个神秘的王国,你们想一起去吗?那就帮他们打开这个神秘王国的大门吧,密码是——一个谜语:提示语:红领巾、图形、杨辉、稳固性。

  2、谜底:三角形。能解释一下吗?知道杨辉与三角形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吗?等会可以为大家提供资料。就让我们先进入三角形的王国吧。它们非常好客,派了很多代表来迎接我们。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哟,它们长得很相似的,找找它们有哪些共同点

  2、有这么多共同点,笑笑和淘气眼都看花了,但定睛一看,还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吗

  3、看着这些长得相似,但实际上大大小小、形状各异、零零乱乱的三角形,你想研究些什么?板书:三角形分类。

  4、谁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研究成果

  5、从角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讲解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斜边。从边分:等腰三角形和没有相等的边的三角形。讲解: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在等腰三角形中有没有三条边都相等的?(等边三角形)交流成功经验。

  三、巩固与应用

  i.第28页第1题。

  ii.猜三角形。

  3、画三角形。

  1.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2.画一个钝角三角形;

  3.画一个锐角三角形;

  4.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5.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3厘米,一条直角边是4厘米;

  6.一个钝角三角形,但又是等腰三角形;

  7.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直角。

  四、总结,拓展

  在这节课的探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研究些什么

  拓展:维恩图。

  04、课题:探索与发现(一)三角形内角和

  内容:三角形内角和

  课时:1

  教学准备: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

  2、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3、经历三角形内角和的研究方法,感受数学研究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三、一、创设问题情境

  大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我们来做一回裁判。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分小组测量,比较。寻找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填在书上。

  2、你发现了什么

  3、那如果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应该很接近平角了

  这是三角形的一个很隐秘的特征,你记得了吗

  三、巩固与应用

  1、那如果知道三角形三个角中的两个角,就应该可以知道另一个角的大小了。第31页试一试。

  2、第32页练一练1。

  3、第2题。

  4、实践活动。

  四、总结与拓展。

  这节课你了解到了什么

  等腰三角形是对称图形吗?如果知道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只知道其中一个底角是50°,你能知道其它两个角的大小吗

  教学反思:

  学生在量三角形各个角的时候容易产生比较大的误差,但他们中许多是“先知先觉”者,容易产生冲突,可以引导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用撕、拼的方法进行验证,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他们能自觉地认识到测量的误差的存在。

  应该加强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规律进行的计算练习。

  05、课题: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内容: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课时:1

  教学准备:直尺、教具(小棒)

  教学目标: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基本教学过程:

  一、数学活动

  1、出示一组长短不一的几根小棒,请你挑选几根围成三角形。

  不重复,你还可以怎么围

  通过实验,发现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出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为什么

  2、三角形形路线,从邮局到杏云村,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3、是不是任意两条边的程度的和一定比第三条边大呢?画一画,算一算。把计算结果填写在第33页的表上。

  二、运用知识模型

  1、第34页,练习1。下面各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吗

  2、摆一摆,3根小棒,能

  3、第13页第5题。说到比较大小,有一位同学也在比较几个数的大小,并把他们按顺序排列了起来,我们来看一看。发现什么问题?原来是他过于马虎,把小数点丢掉了。小数点虽然小,但影响却很大,我们来帮他添上吧,看一看小数点可能是在什么地方,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小数点,使这个式子成立。

  4、第12页第3题。怎么样才能写得准确呢?看一看,和什么有关系

  5、第12页第4题。觉得要比较他们的身高最大的麻烦是什么?单位问题,不同的单位很难比较。自己想办法比较,把他们从矮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

  三、游戏

  1、第13页第6题。

  2、第13页数学游戏。

  四、总结。

  教学反思:

  依照教材上的情境创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走哪条路近?由学生先猜想,后验证。再从具体的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推想在所有的三角形中是否都存在着这样的关系?怎么办?学生列举,通过量、算,最终得出: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天第三边。

  有些孩子对于两条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不能正确判断。利用活动三角形进行进行重点验证比较好。

  06、课题:数学欣赏

  内容:图形欣赏、分析

  课时:1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2、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

  基本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案

  呈现教材中的图案让学生欣赏。

  漂亮吗

  这些图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如果就给一个基本的图形,你可以制作出来吗?怎样制作

  2、其它图案的基本图案是什么?怎样制作的

  3、活动:教材第36页。按照教材中的方法进行制作。

  三、总结

  1、在附页中设计喜欢的图案

  2、回家收集漂亮的图案,看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到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此处,观察平移、旋转、对称对有些学生来说比较困难,一定要加强动手做,让他们在动手做中思考。

  07、课题:数图形中的学问

  内容:数图形的方法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体会到按一定的规律或分类去数,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发展有序思维。

  3、体会到在数图形中有许多规律可寻,有些可以与数列相对应。

  基本教学过程:

  五、一、创设情境

  1、出示小猫图案和人脸图案

  你看出这两个图案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1、数一数有几个三角形,人脸图案中有几个正方形。

  你觉得哪个更容易数清楚?为什么

  2、对于错综复杂的情况,你有办法可以数得不重复、不遗漏吗

  3、我们可以用分类的办法。基本图形

  4、练习:第38页练一练。

  三、总结

  1、第38页第4题。发现什么规律

  四、拓展

  数学游戏:层层叠

  教学反思:在学生会的基础上如何让孩子得到更好地发展。数图形在上课之前有的孩子已经会了。但是不一定是有序的。因此,这节课重点让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体验有序思考的好处,自觉地进行有序数的活动。

图形的秘密

  人从一出生便是开始,之后,我们便不断的为未来付出努力,其实,没有人会一帆风顺的走到生命完结,也没有人会一直在困境之中。但,若干年之后,有的人功成名就,可有的人却碌碌无为,匆匆了此一生。因此,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三角形和圆形,即使是相同的周长,圆形的面积总会大于三角形。

  我们没有人想要失败,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成功,成为不完美的三角形,还是成为人人羡慕的圆形,不在于其他,在于我们自己。

  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办?会恐惧,会畏缩在困难面前,甘心向困难俯首称臣?也许你会。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都有信心去直面去挑战困难。每个人都不一样,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一样的是我们都在朝着同一个目标---实现梦想,走在人生这条路上。逃避的人,他的人生之路注定不完美,注定有棱有角,成了一个三角形;而斗争的人,他的人生之路虽注定充满了艰难与险阻,充斥着汗水,泪水和血的痛苦,却也注定了他的完美。没有人是不付出任何的努力就是完美的。完美应该付出代价。

  每一个人都希望不一样。但你要知道,失败者,走的都是同一条路;而成功者,走的是属于自己的路。我们不愿在时代洪流中被人们遗忘,那就拿出信心和勇气来吧

  鲁迅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我们要走出属于我们的路,不去当一个失败者,不去重复别人的路,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即使我们拥有相同的时间活在这世上,但终究不一样。困难就象起跑线,他让我们拥有了追逐下去的欲望,让我们有了奋斗的方向。向左,向右,向前,向后。还是原地不动,这一切的选择,都决定于你。在不知不觉中,一会发现一直期待的有了他的模样,而逃避困难的人,回望身后竟又回到了原点,又回到了梦想开始的地方。而另一些人,他们的脚印深浅不一,身后的路如此曲折,但他们付出了,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我们从一开始就在付出,到最后每一个人获得的东西总会不一样,这就是圆形和三角形。相同的长度却围出了不同的面积。这就是图形的秘密—人生的价值。

感受图形的乐趣

  本学期,在数学课上,我认识了很多图形,让我了解了图形的构成。原来图形是由两条以上的线段相互连接起来所构成的。三条线段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四条边相互连接起来构成四边形;五条边相互连接构成五边形……

  认识图形后,在不同的图形中还能有很多种玩法。我试着说几种玩法:一个是拼一拼:剪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把它们拼在一起可以成为四边形;还有种是分一分:把不同的图形都能分成各种各样的不同小图形,可以是四边形,可以是三角形等等;再有种玩法就是可以把一个图形中间剪一刀,可以把原来的图形分成两个图形。

  图形的玩法多得数不清楚,而且在每一次的尝试过程当中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而我在玩图形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也找到了很多乐趣。

新思维数学一年级上册《立体图形》说课稿

  第五环节、课堂评价、全课小结。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设计以下评价,由四人小组长统计出哪个同学获得红星最多,评出本节课的智慧之星,老师给予奖励。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承认每个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给每位学生表现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对于表现一般的学生老师给予鼓励下节课我们有机会可以超越他们。

  本节课的特点是通过小组动手实践、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特别强调了改革理念,比较好的体现改革的思想,符合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规律。

看三维立体图

  我在电脑上看见了几幅图片,是三维立体图片,据说只要盯着它看,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图画。我挑选了一幅漂亮的图画,背景是蓝色的,像一片蓝色的天空,上面排列着许多白色的小花,每朵小花上都有六个小花瓣,就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从空中飘荡下来。我盯着它左看右看,几乎目不转睛,可是我看得眼睛都酸了,却还是发现不了什么秘密。爸爸妈妈也来凑热闹。爸爸盯着图片看了一会,说:“看出来了,看出来了!你看……”,右手在屏幕上指指画画的。我还是一头雾水,心里更加着急了。妈妈告诉我:“不是像看书那样看,是把它看成两幅图,然后会看见中间凸起一片,一会儿就能看见立体图片了。”我先把它看成两幅图,等了好大一会儿,中间果然凸起一大块,我一激动,凸起的图没有了。

  我揉了揉眼睛,按照刚才的方法继续看,那个凸起的一块竟然变成了一个雪人,真奇妙呀!雪人是立体的,就在原来的背景上面。雪人的脑袋圆圆的,戴着一顶礼帽,大大的眼睛注视着左前方,仿佛看见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那里打雪仗呢!雪人的鼻子像月牙、像辣椒、像萝卜,微微向上翘起,像是在对孩子们点头微笑,仿佛在感谢孩子们创造了它。雪人的身子大大的,圆圆的,胖乎乎的,像个可爱的大皮球。真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哈哈!这个图片太有趣了。今天我终于会看三维立体图了。

新思维数学一年级上册《立体图形》说课稿

  4、想—再次感知、分三点

  想一想:我说出一种图形,学生闭着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

  摸一摸:我说出图形实物,让学生闭着眼睛摸出,并说出它的形状。

  辨一辨:看立体图形说名称,我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各物体的图形,让学生再辨认。

  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物体的形状,通过刚才的想一想、摸一摸、辨一辨的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掌握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物体的形状,不同角度的认识物体形状,突破了教学难点,有效的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说一说

  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

  这题把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慢慢学会发散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用数学的乐趣,体现了其应用性和开放性。

  第三环节、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有学生的亲身体验做基础,这里设计了一系列练习,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新思维数学一年级上册《立体图形》说课稿文章内容由<99>收集,本站地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新思维数学一年级上册《立体图形》说课稿悟,以达到加深各类物体特征的认识的目的。

  一、滚一滚

  让学生拿出四种物体放在桌面上滚一滚,从而发现圆柱和球,很容易滚动,长方体和正方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我向学生设疑:圆柱和球都能滚动,那滚动时有什么不同吗?可让学生拿实物在桌面滚一滚,看发现什么?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发表意见。得出结论:圆柱横着放只能向前或向后滚动,而球可以任意方向滚动,还可能在桌面上转动。

  二、搭一搭

  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锥、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搭在一起不稳固;圆锥只有一个平面,不能叠在一起。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稳固。

  以上练习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用感观来体验不同立体图形有不同的特点,既加深了对各立体图形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做,用脑想的能力,在活动中还学会合作与创新,起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第四环节、运用特征、形成技能。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设计了一个竞赛游戏,“看谁摸得准”。竞赛规划:把学生分成四大组派一个代表上来,蒙住眼睛按老师要求摸出实物,其他同学当观众,看哪组的代表又快又准地摸出实物,最后由分数高低决定哪组获胜。我重点让学生区分出长方体和正方体。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放松大脑,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知识。

立体图形面积小学日记

  今天,我在数学1+2训练上看到这么一题,在一底面积为648平方厘米的立方体铸体中,以相对的两面为底去掉最大的一个圆柱体,求剩下的立体图形面积是多少

  看到这个题目,我犯糊涂了,想:只告诉一个底面积,这怎么求啊?坐在椅子上的妈妈看了,嘲笑我说:“哼,还说高水平哩,连这道题都不会做。”

  我知道妈妈用的是激将法,目的是激怒我的好胜心,让我把这题做完。为了让妈妈认为她的激将法成功了,我就硬着头皮做了下去,可是怎么想也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我并没灰心,继续做了下去,我做了出来。

  根据图(要画图)可以发现,切掉一个圆柱,又出来一个同原来圆柱同样大的洞,虽然这洞与圆柱体体积相同,但是它们的表面积并不相同,而是比原来圆柱少了两个底面的面积。

  所以剩下的图形面积应该等于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减去圆柱的两个底面+圆柱的侧面。

认识图形

  1、今天,我认识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我发现汽车的轮子是圆形的,黑板是长方形的,玻璃是正方形的,我的衣服上印着一个三角形。2、今天,我们上数学课,老师给我们讲了图形。我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图形。数学书是长方形的。红领巾是三角形的,菜盆的面是圆形的,电视机柜的面是正方形。我们身边的图形可真多啊!

  3、今天,数学课老师让我们找生活中的5,我找到了5,我们这一组有5个小朋友,这个星期妈妈给了我5个苹果,我已经有5个笑脸了,一个星期要上学5天,我们家有5口人,我的一只手有5个手指头,我还有5个洋娃娃。

我的完美立体图形

  看着数学书上的几何图形,突发奇想,我的初中生活不就是一个几何图形吗?虽然只有寥寥几线,我的初中生活却很令人满足。

  点,一个个微小的点,让我倍感压力。

  开学时,一个个尖子如涌潮般倒来,我只是头昏目眩。七(1)班,这一个并不属于我的桂冠却牢牢地套住了我,就如孙悟空被逼向遥不可及的西天前进那样。我很想前进却因而后退,只因为那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并不是我的。羡慕第1名,为什么可以在弹指一瞬间就拿到只是的金钥匙,把知识倒进脑袋里,牢牢地;而我第86名,为什么背了一遍又一遍还是勉强过关,把知识忘掉却轻而易举,容易地。努力是白费的,这似乎成了我的标签。

  点,一个又一个,努力再努力,一条线出来了。

  线,一条条细小的线,让我奋勇直追。

  当老师给予我一次又一次的肯定,一个又一个独特的微笑时,我懂了。在考场上用百分百的心态去面对也许百分之五十失败的挑战。握在手中的卷子,是109.5,是一个用汗水凝成的分数,是一个证明我是棒的分数。当同学兴奋地扑到我的身上说我是26名时,我的心仿佛被抛了起来,正如我的嘴角高高地扬起来一样。当眼眶充满的是快乐与激动的泪水时,心中那份感觉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相信自己,相信明天会为我绽放灿烂的阳光。

  线,一条又一条,努力再努力,一个面出来了。

  面,一个个轻薄的面,让我尽情挥洒。

  “这个舞台是属于我的!”直到一浪又一浪的掌声是送个我的时候,我才可以大声地大喊。校运会,让同学们看到我活力的一面;公开课,让老师们看到我聪明的一面,是信心把渐渐开朗的我拼凑出来的。我很快乐,只因为几何图形真的完整了,它不是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而是完完整整的一个我!

  面,一个又一个,努力再努力,总会有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我也相信继续努力,一定可以拼凑出属于我的完美立体图形。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描写白鹭的诗

学生时间规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