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中秋节古诗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秋节的儿童诗诗歌

  临高送目,皎皎明月,浩瀚飘渺。

  凭栏远眺,滔滔江水,滚滚浪潮。

  从别后,天涯路遥遥。万水千山,几度飘泊

  忆当年,杨柳风潇潇。万紫千红,几度回首

  更如今,相思明月夜。千思万绪,几度欢笑

  盼重逢,执手数星空。千言万语,几度春秋

  慈颜婵娟玉宇,思念祝福祈求。

  年年几度逢佳节,花好月圆中秋……

  一身热血,满腔情怀。此生南越,沉沉浮浮。恨悠悠,爱悠悠。

  光阴流转,江河东逝。北望京华,起起落落。笑悠悠,泪悠悠。

  人世几多离合,红尘多少聚散?问明月,明月如镜,千年寂寞。

  红尘多少悲欢,人世几多成败?问明月,明月似水,月华千秋。

  今夜,独品一轮明月,念此去秦关千万里,不诉心中喜与忧。

  今夜,相邀一轮明月,愿从此人间千万年,无痛无伤更无愁……

小学生中秋节古诗

中秋节的诗歌

  重逢佳节难团圆,

  登高不忍望华天!

  八月十五乡泪尽,

  月影无边我无眠!

  中秋节的诗歌2

  把盏悲歌中秋夜,

  漫天皆白银光泻。

  十万万人同望月,

  两地相思归心切!

  中秋节的诗歌3

  中秋忘

  不舍佳人分离愁,

  唯恐中秋月两头。

  情思三日灼咽喉,

  爱有清凉往高楼。

  以诗寄相思

  中秋节的诗歌4

  青春岁月,多有茫茫夜。

  少时年华,怎少杯酒情歌。

  无奈良人天下有,只因心中无花怎见花。

  可笑情长众口云,浮华富贵诱之能见几人赢。

  每每常道天真烂熳时,真实天真烂熳有几时!

  中秋节的诗歌5

  空有长恨志远,望祖国山河定,寸土必争。

  我辈书生,笔上江湖,更思量明争暗斗治道明。

  山林震吼一声远,漫动云雀飞声。

  踏歌山水名自在,又怎敢妄断纷争。

中秋节

  一、汉魏诗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二、唐宋诗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唐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倪庄中秋(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三、咏月词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盘点作文

  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中秋节的诗句盘点》,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左车右并)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关于中秋节的诗句大全:《中秋》—郑谷作文

  朝代:唐代

  清香闻晓莲,国雨馀天。天气正得所,客心刚悄然。

  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此际难消遣,从来未学禅。

  郑谷7岁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父史,开成中(公元838年左右)为永州刺史,与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司空图同院,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及冠,应进士举,凡十六年不第。僖宗广明元年(880)黄巢入长安,谷奔西蜀。光启三年(887)登进士第。昭宗景福二年(893)授京兆鄠县尉。迁右拾遗补阙。乾宁四年,(897)为都官郎中,诗家因称郑都官。又曾经写过鹧鸪诗,广为流传,很出名,因此被人称为“郑鹧鸪”。官至都官郎中。天复三年(903)左右,归隐宜春仰山书屋。卒于北岩别墅。死后安葬在宜春城北7里的江北岭。北宋时期,袁州太守祖无择曾主持修缮其墓,如今已无迹可寻。今宜春市区东风大街南段,民国时期曾名鹧鸪路,以纪念郑谷而名。

  郑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为薛能、李频所赏。与许棠、任涛、张嫔。李栖远、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唱答往还,号“芳林十哲”。后谷尝从僖宗登三峰,朝谒之暇,寓于云阳道舍,编所作为云台编三卷。归,编宜阳集三卷,及撰国风正诀一卷。《全唐诗》收录郑谷诗327首。

  诗词成就:

  郑谷在政治上建功立业的梦想虽然惨遭破灭,但创作却成就卓著。《全唐诗》收录他的诗有325首,郑谷本人辑录于诗歌自选集《云台编》、《宜阳集》中的,共计有1000多首,可惜版本均已失传。因此,郑谷和当时的著名诗人许棠、任涛、张摈、李栖远、张乔、喻坦之、周繇、温宪、李昌符同被号称为“芳林十哲”,(又称“咸通十哲”)。有人甚至称郑谷为晚唐诗坛巨擘。

  最后,诗人终于在这种想超脱而又超脱不了的矛盾心境中,走完了悲哀而又卓越的一生。

  和李白、杜甫一样,郑谷也是政治仕途上的失败者,然而,仕途上的,偏偏成就了他们的创作,从而也就成就了他们千古流芳的诗名。正所谓“失之东隅,得之桑榆”、“,焉知非福”。古贤哲们的奇丽,确实值得人们永世深思。这恐怕也正是郑谷堂能够成为千古胜迹的原因之一吧

  可惜的是随着晚清朝廷的腐朽,国家的衰败,郑谷读书堂也沦落毁圯,继而没入了柴丛。近百年来,已是无人踏足了。

  可喜的是近年来,随着经济意识的加强,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了文化古迹的多方面价值。因此,郑谷读书堂和近旁的栖隐寺,都已被僧俗各界提上了筹备重建的议程。预期在不久的将来,这所古朴的草堂,将带着一名久远的读书人的诗书风采,重现在人们的眼前。

小学生中秋节古诗

中秋节的诗歌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字里行间,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离乱之痛和内心之忧熔于一炉,对月惆怅,忧叹愁思,而希望则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

古代关于中秋节的诗句作文

  为大家整理了《古代关于中秋节的诗句》,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汉魏诗 古诗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古诗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3、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唐诗

  1.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2.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李白: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5.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6.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7.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9.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宋词

  1.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惹起旧愁无限。

  2. 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3. 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钅工〕、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4. 长相思(京妓)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5. 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千里清光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6.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曾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7. 十二时(秋夜)

  晚晴初,淡烟笼月,风透蟾光如洗。觉翠帐、凉生秋思。渐入微寒天气。败叶敲窗,西风满院,睡不成还起。更漏咽、滴破忧心,万感并生,都在离人愁耳。

  天怎知、当时一句,做得十分萦系。夜永有时,分明枕上,觑著孜孜地。烛暗时酒醒,元来又是梦里。

  睡觉来、披衣独坐,万种无□憀情意。怎得伊来,重谐云雨,再整馀香被。祝告天发愿,从今永无抛弃。

  8.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苏轼《西江月》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10.行香子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中秋节优美诗歌

  您生命的秋天,是枫叶一般的色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时值霜天季节,却格外显得神采奕奕。

  愿你过的每一天都象十五的月亮一样成功圆满。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远思两乡断,清光千里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共赏圆月一轮,喜迎中秋良宵。

  明月送清辉,佳节思亲人。

  国强家富人长寿,花好月圆年久丰。

  乐事无边,太平有象。

  美好前景,火红年代。

  中天皓月明世界,遍地笙歌乐团圆。

  灯月千家晓,笙歌万户春。

  明月本无价,高山皆有情。

  月白风清两岸亲人同望月,牛耕女织双星伴侣偶牵牛。

  夕七彩人间长共中秋八月,杯低吟酒伴同歌盛世高风。

  九夏芳辰八埏共庆,一轮明月两岸同圆。

  三五良宵秋澄银海,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明月当空洒银泄玉,中秋正至喜世悦人。

  喜得天开清旷域,宛然人在广寒宫。

  华夏九州同祝福,中秋两岸盼团圆。

  盛世云七彩,神州月共圆。

  嫦娥离月殿,王母下瑶台。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

  中秋夜,团圆夜!

  秋空明月悬,又是一年中秋至。

  月亮代表我的心。

  彩云追月,桂花飘香。

  月是故乡明。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到中秋分外明。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皓月闪烁,星光闪耀,中秋佳节,美满时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秋月圆圆,人儿团团圆!

  明月千里寄相思!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描写中秋节的诗歌

  中秋又至

  季节的枝蔓上坡梁上

  涂满了丰收的色彩

  乡村的日子

  在成熟甜美味道中

  愈益饱满圆润起来

  树上的苹果红了

  红遍了大江南北

  架上的葡萄熟了

  熟得吃不上葡萄也说葡萄甜

  惹得地头上墙角里的蛐蛐们

  拖着长长的涎水不肯去准备冬眠

  蛐蛐们的叫声

  惊醒了月宫玉兔的酣眠

  瓜果五谷的香甜

  陶醉了嫦娥仙子的心间

  长袖飘舞中把顾盼多情的眸子投向乡村

  洒下缕缕温情和爱恋

  这个时候

  中秋的乡村

  月儿分外明也格外圆

  圆圆的月儿里飞出圆圆的月饼

  五仁豆沙果酱的馅儿催促着

  让人到中年漂泊他乡的我

  急忙在唐诗宋词里寻觅思念

中小学生创作中秋节的诗句

  一、破阵子

  红叶寒山日暮,苍松峭壁风吟。

  寥寂高楼孤弄影,难忍庭前明月临。

  雁踪何处寻

  露冷薄衫侵骨,窗闲向晓寒衾。

  怨笛声声敲暗壁,珠泪凄凄湿旧襟。

  谁能慰素心

  二、献衷心

  陌上含烟黛,云碧长空。

  飞柳絮,落梧桐。

  望日斜山外,霞染林红。

  佳期至,惟雁去,影无踪。

  明月起,惹情浓。

  恍如人在梦怀中。

  惜良宵楼寂,庭泣寒蛩。

  天欲晓,觞已倒,烛朦胧。

  三、苏幕遮

  雨初晴,荷渐瘦。

  零落参差,寒树疏枝旧。

  枫叶含烟红半透。

  人独楼头,日暮西山后。

  月空明,鸿雁候。

  摇曳孤灯,抱影依窗口。

  思尽天涯更任漏。

  香黯芳残,肠断君知否

  四、声声慢

  枫林凝血,絮别芦枝,陂池水瘦荷残。

  倦蛩声咽庭院,露冷窗寒。

  薄衫袖藏素手,偶难成、谁惜芳阑

  又怎忍、望凌宵星堕,更漏衾闲。

  无语飞花几度,画角月、依然千里婵娟。

  忆得那时怀暖,桂醉人圆。

  殷勤酒熏向晓,两相依、笙笛交欢。

  问今夜、那天涯征雁,可记馨兰

  五、梦玉人引

  天街云细,星光灿,滑明月。

  杏子临风,玉桂满坡香郁。

  寂寞嫦娥,侧耳听、笛逸笙箫沸。

  天上人间,贺枫红时节。

  袖轻裙摆,羊角辫、灯火映华发。

  对唱山歌,畅怀杯满欣悦。

  竹浪泉边,互送相思叶。

  这良夜谁眠,直闹得、醉倾宫阙。

  六、步 月

  碧阔长天,细云飞晚,日斜山黛风轻。

  树梢暝色,蟾玉正圆明。

  柳池瘦、香熏一缕,且有那、丹桂娉婷。

  东篱菊、初开嫩蕊,应似故人形。

  凄清。空好景,雁离未及返,余剩闲庭。

  月移窗外,帘里伴寒萤。

  冷难寐、秋风阵阵,烛泪流、蛩咽声声。

  谁怜惜,凝眉抱影守孤灯。

  七、秋夜雨

  寒林落叶西风咽。

  芦花舞絮飞雪。

  声声云里雁,又怎忍、榴华如血。

  窗前瘦菊枯蕉雨,绣帐闲、红烛明灭。

  醉眼难见月。

  此夜永、蛩凄心裂。

  八、七律

  蕉风竹雨物华休,望断天涯几度秋。

  滚滚红尘赊酒醉,茫茫客路惹情愁。

  飞鸿咽落寒林叶,宿鸟啼斜冷月楼。

  怎抵相思人面瘦,纤纤素手为谁留

  九、七律

  枫红菊蕊又寒秋,南国天高碧水流。

  暮色苍茫松滴露,星光璀璨月入楼。

  窗盈鼓乐笙歌沸,街满灯笼袖舞游。

  宫阙倒倾思绪乱,栖枝宿鸟咽眠愁。

  十、七律

  峭壁苍松看日暮,寒山红叶接风吟。

  熏炉晚阁长明月,蜡烛凉帘幽怨琴。

  蹙损双眉愁绝意,堪怜独酒慰空心。

  婵娟万里谁人共,错把莺声作雁音。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描写雪的唯美诗句

大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