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黑板报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文明礼仪黑板报

  文明礼仪黑板报版面设计——泱泱中国,礼仪之邦,文明美德,盛世济昌。几百万年前,勤劳勇敢的华夏祖先们创造了璀璨辉煌的历史文明文化。在一代代中国人的不懈努力下,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绵延至今。随着历史的发展,我们的祖国母亲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巨变,终于成为了博大包容的文明之邦。在这段时间里,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小学生,我们要践行文明美德,争做文明少年。让这源远流长的文明文化在我们的行动下,像光明美好的星星火炬,代代相传。

  文明礼仪黑板报版面设计——小明和小红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们经常一起回家,一起上学,一起讨论问题,亲密无间

  文明礼仪黑板报版面设计——中华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文明礼仪、个人修养的民族。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明的受益者、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诚实守信黑板报

信任手抄报之诚信无小事

  敬廉崇洁的美好品德要从小就做起。这则手抄报摘抄了一些廉洁的故事,以警告我们要坐一个廉洁诚信的人。我们要大力弘扬我们民族固有的清正廉洁的美好品德。

  廉洁诚信,洁身自好。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腐败对社会是一种危害。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不为糖衣炮弹所折服。共建和谐校园,共建和谐社会。

  诚实守信是维系整个社会的纽带。以诚待人,以诚行事,当你做错事情的时候要勇敢地承认错误,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任奕霏同学搜集了一些讲诚信的名言警句,大家一起来欣赏吧。

成长手抄报之诚信不可少

  诚信是中国人传统美德之一,是人必备的优良品格。手抄报的主要内容:诚信宣言、诚信美德、名人诚信的故事——宋庆龄、韩信、诚信名言。

  做人要讲诚信,诚信是每个人的做人之本,民无信不立。手抄报的主要内容:诚实守信的故事、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诚实守信的好句、诚信的是什么、关于诚信的成语。

  诚实守信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做人的根本。手抄报的主要内容:诚信的名人名言、弘扬中华美德、我理解的诚信、《礼仪童话》、花儿的话。

明礼诚信的板报

  明礼诚信的板报需要什么样的内容呢?你是怎么样出这一方面的板报的?看看下面的明礼诚信的板报吧!

  明礼诚信是公民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它对于规范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道德行为,提高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般说来,“明礼”是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诚信”是人的内心状态。

  中西方的诚信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诚信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诚信,即诚实守信,讲信用,守诺言,办实事。

  文化内涵

  两千多年前,至圣先贤孔子就曾说过“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可见,明礼诚信早已被古人所重视、所推崇。

  今天,在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中,明礼诚信又被列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足见其意义深远。

  道德传承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

  “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些都是中国自古讲究礼仪、礼貌的代表言论。

  的确,明礼是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而诚信则是人的内心状态。

  “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诚于内而礼于外,是对明礼诚信的最佳诠释,明礼,只有表现了人内心的诚信本质,才不会流于虚伪的形式;诚信,只有通过明礼的外在形式,才能最恰当地表现出来。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准则,而明礼诚信正是其中之一。

  “明礼”

  《纲要》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即所谓的五句话、二十个字中,分解开来,实际包含着十个道德规范,其中有九个规范都是过去已有和常用的,“爱国”、“守法”、“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些规范,确实不能说是这次制订《纲要》时新创造出来的。

  在这十个道德规范中,唯独“明礼”是一个创新的规范,在以往的文献记载和日常使用中,很少见把“明礼”作为正式的道德规范来使用的。

  仔细掂量,“明礼”作为创新的规范提出来,既是很有意义的,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又是合情合理的,贴切地、简明地综合概括了“礼”的多重含义。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

  中国获得这样的美名,首先是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格外讲究“隆礼”。

  这里的“礼”,既是指“礼仪”、“礼节”、“礼貌”,又是讲“礼让”、“中和”、“谦敬”。

  从“礼仪”而言,孔子说:“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论语·泰伯》)大意是说,君子严肃自己的容貌,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慢无礼;端正自己的神色态度,就可以使别人相信;谈话时注意言辞声调,就可以避免别人的粗俗和错误言论。

  《礼记》上还专门有这样的规定:“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意思是说,进入一个地区,先要问当地的法制禁令;进入一个国家,先要问该国的风俗习惯;进入别人家里,先要问主人有什么忌讳。

  这些都是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讲究“礼仪”、“礼节”、“礼貌”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言论。

  从“礼让”而言,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大意是说,人生来都是有欲望的,有欲望而得不到满足就有追求,有追求而无限度就会造成争夺,有争夺就会造成社会 混乱,礼的作用,就是制定一系列的标准和限度,使人们相互礼让、安分守己,从而使社会和谐稳定。

  荀子的这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礼治思想的代表,也是“礼让”思想最著名的言论之一。

  中国“礼仪之邦”的美名,正是从讲究“礼仪”和“礼让”的文化传统中获得的。

  而“文明古国”的美名,既是讲中国古代有灿烂的文化,更是强调中国是一个“隆礼重法”,彬彬有礼,谦谦君子的国度。

  在这个意义上看,“文明”和“礼仪”、“礼让”是密切相关的。

  “文明”与粗俗、野蛮相对,而“礼仪”、“礼让”,正是表明人们彼此之间尊重、谦和与体谅的关系,也就如孔子所说的,“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今天,在我国公民道德的建设中,提出“明礼”作为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至少在形式上,是综合、概括了过去的“礼”所涉及的“礼仪”、“礼让”和“文明”的含义。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明礼”不仅是申明、倡明“礼”,而且是注重“礼”的实践。

  作为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明礼”,主要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的内容。

  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礼仪”和“礼让”,包括重礼节和讲礼貌。

  “礼仪”和“礼让”,应渗透到职业场所、公共场合和家庭生活中。

  职业人员在处理与被服务对象的关系,处理与其他职业的关系时,“礼仪”和“礼让”是必不可少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彬彬有礼,办事热情,服务周到,互相尊重,都会在基本的“礼仪”和起码的“礼让”中得到展示。

  人们在公共场合,大到国际的交往、外交关系,小到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打交道,都要遵守起码的礼节,讲究起码的礼貌。

  特别是在一些正式场合,如外交场合,还必须严格遵守规定的“礼仪”,穿着打扮,行为举止,都要做到得体、适宜。

  公共场合的“礼仪”、“礼让”,包括“礼节”、“礼貌”,不仅事关个人的形象,而且常常关系到国家的国格,因此,决不能把“礼仪”、“礼让”、“礼节”、“礼貌”,通通斥为虚伪的繁文缛节而加以轻视。

  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同样要讲究“礼仪”和“礼让”。

  对年长者要孝敬,对同龄人要平等友善,对年幼者要慈爱,这些要求,都伴随着相应的“礼节”和“礼貌”。

  荀子曾说,所谓“礼”,就是“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荀子·大略》),这些话对今天处理好家庭关系中的“礼”的关系,也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家庭生活中的“礼仪”、“礼让”还包括处理许多其他方面的关系,例如,怎么接待客人,客人来时应持什么礼节,客人走时应持什么礼节,等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比较重视这些细节的,如《礼记》中记载:“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礼记·曲礼上》)大意是说,与客人一起进门,在每一个门前都要请客人先进。

  今天我们开展公民道德建设,重视家庭美德建设,也应当注重家居生活中这些礼节、礼貌中的细节问题,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在这些生活细节中,养成懂礼节、讲礼貌的习惯,归根到底,是养成尊重他人、互相礼让的道德精神。

  从广义上讲,“明礼”就是讲“文明”。

  从这个角度看,“明礼”就不是一般地讲“礼仪”、“礼让”,不是专注于“礼”的倡明和践行,而是讲注重公共文明和公共道德,这就是讲究《纲要》中强调的“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注重的是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的道德,要求每一个公民,自觉遵守在这些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基本道德规范。

  《纲要》对“社会公德”具体规范的概括,继承了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的表述,即“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包含的许多内容,都可以从“文明”、从“明礼”的角度去加以理解。

  甚至包括维护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要求,都应当算做“明礼”的内在涵义。

  “诚信”

  把“明礼”与“诚信”放在一起组成“明礼诚信”,这不应理解为是偶然的、随意的,也不能理解为仅是为了朗朗上口。

  “明礼”和“诚信”,确实具有内在的联系。

  一般来说,“明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表现,“诚信”是人的内心状态。

  “明礼”只有表现了人内心“诚信”的本质,才不会流于虚伪的形式或繁文缛节;“诚信”只有通过“礼仪”、“礼让”的形式,才能够最恰当、最真实地表现出来。

  《礼记》对“礼”有一个解释:“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记·礼器》)说明古人早就把“忠信”视为“礼”的本质。

  “诚”于内而“礼”于外,是对“明礼”与“诚信”相互关系的最好的解说。

  不“诚”,则无“礼”;无“礼”,则不“诚”。

  确实应从这样的辩证关系中来把握“明礼”与“诚信”的内在联系。

  “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方面。

  《周易》有“君子进德修业。

  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周易·乾·文言》)孔子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这些都是古人关于“诚信”的代表性观点,这些观点在今天大体上也是成立的,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诚”主要是讲诚实、诚恳;“信”主要是讲信用、信任。

  “诚信”的含义,主要是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

  “诚信”首先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

  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是指国家的统治者应取信于民,否则就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

  孔子讲的是国家与民众的关系。

  把孔子的话引申开来,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可以说是“无信不立”。

  国“无信不立”,统治者“无信不立”,领导者“无信不立”,家庭“无信不立”,个人当然也是“无信不立”。

  今天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大力倡导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美德。

  “诚信”其次还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

  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突出强调“诚信”规范,无疑具有明确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针对性。

  我国自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成就巨大,世所瞩目。

  但是,由于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所未有的创举,遇到的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在经济领域,当前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十分猖獗,不仅仅是一般的商品假冒伪劣现象严重,而且连统计、审计、财会和合同,也出现了严重的欺诈现象。

  可以说,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已遍及当今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人民的生活为之受苦,企业的经营为之遭殃,国家的声誉为之败坏。

  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大声疾呼要以诚信为本,江同志号召不但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而且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国务院专门颁布了整顿和治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规,其中强调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靠法治和德治两手,从源头上根治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

  这一系列举措的基本道理就在于,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的背后,本质上是“诚信”的危机。

  一些企业和个人,不是把企业的经营效益和个人的收益寄托在“诚信”之上,而是豪赌在坑蒙拐骗之上,幻想在一夜之间通过不法和缺德的手段暴富。

  因此,真正的治本之道,一要靠法律的严厉制裁,二要靠道德、靠“诚信”的教化,尤其要靠营造一个“诚信”才能致富,欺诈必定破产的社会道德和舆论氛围。

  这样才能够使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从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性道德准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从道德上,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于诚信手抄报内容

  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最好的品质,更是我们做人之本。任何人都不能少了“诚信”这个中华传统美德。诚信也是我们通向成功的道路之一,大多数拥有诚信的人不管是在事业方面,还是在生活方面都会取得成功。

  从前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年轻人背着七个背囊要过人生长河。可不幸的是,到了河中央就风浪迭生,险象环生。船夫说:“要想安全过河,就必须扔掉一个背囊。”在美貌、金钱、荣誉、机敏、才学、健康和诚信这七个背囊中,年轻人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把诚信扔掉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出现重重困难,但我们决不能以出卖诚信解决困难!因为如果我们把诚信扔掉了,可能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甚至止步不前。

  诚信是讲究方方面面的。商业、工作、交友……都要讲究诚信。人们需要诚信维持关系,商业也需要诚信来维持生计,所以诚信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茎,

  诚信需要经得起诱惑,无论是多大的利益摆在你面前,都不能够用诚信去交换,如果交换了诚信,可能利益不但没有得到,可能还会因此失掉了诚信,对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拥有了诚信,将能够在我们以后的事业和生活中取得很大的成就,别人也将会信任你,能够广泛的交友,认识更多的人。

  诚信是做人之本,诚信需要坚持,只有大家都做到了讲诚信,那么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2015关于诚信的手抄报内容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是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古往今来,关于诚信的事例举不胜数。古有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曾参诚信教子,今有邓颖超冒雨赴约,列宁依时归还图书等等。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只有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为。

  大家一定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吧?故事中的小男孩由于两次撒谎骗人,失去了别人对他的信任,最终导致了被狼吃掉的悲剧。听了这个故事,难道我们不应该从中吸取一点儿教训吗?一个不具备诚实素质的人,最终只会落得个害人害已的下场。

  孔子在《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这个人就不可能做成什么事情,更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身处事。他的学生曾参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检查自己和别人商量的事情是不是忠诚地去做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了。”古人们的话也告诉我们做人要忠诚,要讲信用。

  由此,我不禁想起三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有一次,放学回家,看见家门口有一位老奶奶在卖烧饼。看样子,她的生意并不怎么好。当我就要与她擦肩而过时,老奶奶问我:“小朋友,吃烧饼吗?”“可我没带钱。”我害羞地说。“没事儿,想吃就送你一个。”说着,老奶奶递给我一个烧饼。“这怎么行,奶奶您等着,我回去拿钱。”说完,我带着烧饼飞快地往家赶。可我刚进家,发现我最爱看的动画片开始了,就把老奶奶忘得一干二净了。就这样,我失信了。为了看动画片,我吃了一个理不直气不壮的“霸王饼”。后来,我再也没有遇到过这位老奶奶。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儿,就想掴自己一巴掌,我为自己曾做过一次不诚信、不光采的事而感到脸红。

  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神奇钥匙。在人际交往中,只有真诚待人,才能与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的关系;只有诚信,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所以,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言而有信,无信不立”的观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同学们,请记住:诚信无价!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里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好公民,让诚信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诚信遍布我们新中国的每个角落!我坚信:只要人人都讲诚信,祖国的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诚实守信板报内容

  关于诚实守信的名人名言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

  民无信不立。 ——孔子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裴多菲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斯宾诺莎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西塞罗

  失信就是失败。 ——左拉

  守信:

  信用是成功的伙伴 英国

  信用重于黄金 德国

  信用出黄金,因为黄金比信用易得 英国

  信用是无形的资产 日本

  信用是最大的资本 英国

  人无信不立,店无信不兴

  经营以信用为资本

  宁可失钱,不可失信 英国

  获取信用是要付出很高代价的 杰罗尔德

  私人的信用是财产,公众的荣誉是保证金 朱尼厄斯

  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 约克拉克

  失去信用等于碎了的镜子,不可能修复 德国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孔子家语

  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行也 淮南子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不相信任何人人的人知道自己无信用 奥尔巴赫

  人不守信,无异于叫旁人对他失信 英国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了生命 法国

  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绪儒斯

  失去信用而赚的钱应结算在损失里 罗马

  一个人的信用和其钱柜里的钞票是成正比的 玉外纳

  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以诚取信,以信取胜

  言必行,行必果

诚信伴我行黑板报内容

  诚信伴我行手抄报图片一诚信伴我行手抄报图片二诚信伴我行手抄报资料: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有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比如高兴的事、痛苦的事、难忘的事??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我讲诚信的事。放暑假的第二天,表妹叫我去她家玩。但是爷爷叫我不要去,因天气太热了,容易中暑。但是我说:“不行,我以经答应她了,我不能反悔,要不然我就是一个不讲信用的人了。”最后爷爷在我努力地劝说下,终于让我去了。为了讲诚信,我可以不希一切。

  诚信伴我行手抄报图片诚信是甚么?诚信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它要求我们为人处世,不要夸夸其谈,说话要算数;与朋友交往,要言而有信。一个人说话取信用,态度恳切,才会遭到他人的尊重。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设社会的基石。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反复地告诫他的,“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鲁迅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我们也经常说“一言既出,四马难追”。因此我们当代中学生生应当发扬诚信这一传统美德,让诚信伴我们同行。

  “诚信伴我行”主题班会

  爱乐实验小学李成凤

  教学过程

  一.读诗引入

  1.轻轻读小诗

  孩子们,我知道你们都会背不少古诗,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现代小诗,(课件出示)我们一起轻轻吟诵吧。

  《诚信的种子》

  小鸟在枝头歌唱,

  鱼儿在水底遨游。

  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聆听着老师的教诲,

  在这里,我们寻觅着,

  什么是诚实?什么是守信

  做到诚实守信

  2.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发现的眼睛,跟着老师的步伐,在这节课上寻找答案吧!这节班会课的内容是,指板书,齐读。

  3.解释什么是诚实?什么是守信

  二.寻找“诚信的种子”

  (一)故事平台,谈诚信

  1.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少年儿童的做人根本,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到诚实守信呢?看看我们是不是能从下面的一

  几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有请------同学。

  (故事1:《捧着空花盆的孩子》

  (故事2:《我不能失信》)

  (故事3:《不善长跑的士兵得了第一名》)

  师:听了刚才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想呢?(出示课件)

  2.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诚实守信的故事,接下来,让我们穿越时光的隧道,走进西周,看一则历史故事。

  3.播放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

  4、同学们,结合刚才的故事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生1:周幽王因为失信于人,失去了天下,丢掉了性命,成为了昏君的代名词。生2:周幽王为了宠妃褒姒既丢了江山,又丢了性命。真是可悲呀!

  (二)情景再现,演诚信

  过渡:古代有周幽王不讲诚信,亡了国,丧了命,可见诚信对我们太重要了!让我们把目光拉回现实生活,看看身边的小事吧。

  师:我校大队部要选举大队委了,我们看看小军是如何帮助好朋友小明的

  1.情景剧表演《大队委竞选》

  1、现场表演:

  小军:听说要竞选大队委,小明你报名了吗

  小明:我报了,但竞争激烈,我不一定能选上。

  小军:我们俩是好朋友,我来帮你。

  小明:你怎么帮呀

  小军:你瞧好吧!我一定让你马到成功!

  小军:各位同学,大队部马上就进行大队委选举了,我一定要帮我的好朋友小明拉拉票。

  小军:这次选举投我好朋友一票,这盒美味的巧克力就是你的了,怎么样?同学们都表现出摇头状。

  小军:(垂头丧气回到小军身边)今天帮你拉选票,还准备了巧克力,他们没有一个帮忙的,真是的!小明:小军,你是用这种方式帮我忙啊?你这是越帮越忙啊!我想凭自己的实力选上,不想用这种欺骗的方式。即使选上了也不光彩!老师不是经常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要弄虚作假吗?我们《小学生守则》第六条: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难道你忘了吗

  小军:我没忘,下次我一定不做不诚实的事了。

  小明:知错就改,我们还是好朋友。

  (小军小明手拉手下场,全班鼓掌)

  故事中的小军和小明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为什么?小军该怎样做才对呢

  (三)联系生活,悟诚信

  过渡:生活中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1、请同学们判断遇到下面这些情况下,你该怎么办。(判断题)(1)在一次数学时,小明有一道题做不出来,他就偷偷看了同桌的试卷。

  (2)一次语文考试,小军考了不及格,老师让同学回家给家长签名,而小军怕爸爸、妈妈批评他,自己签上了妈妈的名字。

  2、平时你们是怎么做的呢?我每周围又有哪些

  不诚信的行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2.指名交流。学生畅所欲言。

  过渡:值得点赞的人远不止这些,下面听听家长们对诚信的认识,以及他们眼中的孩子。

  3、分享家长的录音;

  (四)情感升华,诵诚信

  过渡:诚实守信是为人的一扇窗户,是做人的根本。请听同学们创作的快板,《诚信三句半》。

  1.快板《诚信三句半》分配人背诵

  锣鼓敲得震天响,听我来把诚信讲,千万注意别走神。(快讲!)少先队员要知道,诚实守信很重要,你要我要他也要。(重要!)

  对待父母要诚心,同学相处要真诚,心胸坦然莫亏心。(要记住!)要是犯了小错误,不要装模又作样,一定要把真情讲。(对,不错!)

  答应别人办的事,尽力完成莫忘记,这样才算守诚信。(对,守诚信!)

  若是同学没诚信,不要不管又不问,帮他马上来改正。(说得对!)人人都来讲诚信,没欺没骗讲真情,生活幸福乐无穷。(哈哈,其乐无穷!)

  齐:同学们:让我们都来做个诚实守信、行知合一的好学生!师:对,让我们来做个(出示)做个诚实守信、行知合一的好学生!

  2、有请班长带领大家宣读。

  让我们大声地说出我们共同的承诺:(出示课件)

  我宣誓:

  言必行,行必果。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以诚信换取诚信,

  以诚信收获成功。

  用诚信开启知识之窗,

  用诚信鼓起上进之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初中学习计划表

垃圾分类的宣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