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乘法教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数学有理数乘法口诀

  多个有理数相乘,

  先看有零没有零。

  有一个零积为零,

  没零负数要查清。

  奇数为正偶为负,

  再把绝对值相乘。

  仔细观察巧运算,

  交换结合简便行。

口算乘法教案

乘法口诀大发现

  今年,我上二年级了,开始学乘法了,妈妈把乘法口诀写给我,让我每天读一读,背一背。

  有一天,乘法口诀里的9调皮地在我面前跳过,我惊奇地发现9很有意思:2×9=18,9×9=81,得数的个位和十位刚好相反,再看3×9=27,8×9=72;4×9=36,7×9=63;5×9=45,6×9=54,它们乘以9的得数的个位和十位都是相反的,而其它数的算式就不能做到。晚上,我立刻把这个惊天大发现告诉了爸爸,爸爸夸我观察仔细,让我再看看关于9的乘法算式的得数还有什么特点。我看了半天,发现带9的算式的得数个位和十位相加也等于9,比如2×9=18,1加8等于9;再看7×9=63,6加3也等于9,每个得数的两位数加起来都等于9。太神奇啦!

  后来,我把妈妈写的乘法口诀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我终于又有了两个发现。我发现乘法口诀第一行的得数之间都相差1,第二行都相差2,第三行都相差3,一直到第八行。我还发现2×2=4,2+2=4,别的数都不可以(相加相乘结果相同)。

  动动脑筋,数学真是有趣呀!

乘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1.对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乘法口诀,找出规律.2.熟练地把握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3.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教学难点乘法口诀表的结构和规律.教具和学具乘法口诀表.教学过程一、整理乘法口

  教学目标

  1.对乘法口诀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乘法口诀,找出规律.

  2.熟练地把握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

  3.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乘法口诀

  我觉得学习乘法口诀很轻松,每次上完课,都只要背几句口诀就可以了,我一下子就能背出来,一点儿都不难。现在,我们已经把乘法口诀都学完了。今天,老师让我们把所有的乘法口诀连起来背一遍,我想,我以前不是都会背了吗?连起来背又有什么难的呢?可是没想到,背了半天,就是记不住。口诀太多了,我总是忘记下一句是什么。哎,这可怎么办呢?对了,去请教了老师。老师听了我的话,神秘地说:“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看咱们教室里,小朋友的座位是怎么排的?”

  我说:“是按照从矮到高排的啊!”“这就对了,口诀们也不是乱坐的,他们也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坐的。”老师笑呵呵地说:“你只要掌握了这个规律,背口诀就容易多了!”听了老师的话,我仔细地观察起口诀表来。哈,终于被我我发现了!原来,横排的口诀第二个数都一样,第一个数是从小到大的,而竖排的口诀是第一个数都一样,第二个数是从小到大的。

  发现规律之后,我一下子就把口诀表背下来了。而且一句都不会落下,看来,学习是要动脑筋的,光靠死记硬背可不行啊。

有趣的乘法口诀

  大家一定都知道乘法口诀吧!是不是觉得乘法口诀很难,其实,一点儿也不难,为什么呢?因为我有秘诀。

  乘法口诀有大九九口诀和小九九口诀,小九九口诀像楼梯一样,大九九口诀像一座楼房。

  比如9的乘法口诀,你把手指全部张开,把左手的第一个手指压下去,只剩下9个手指头,就是一九得九。再把手指全部张开,把第二个手指压下去,左边一个当作10,右边剩下8个手指,就是二九十八。……

  如果竖着背,第一个算式都是两个因数相同,而且只能写一个算式,比如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

  如果横着背,每个都是从一开始,背几的口诀,后一个的积都比前一个的积大几,而最后一个算式是两个因数相同。比如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五五二十五。

  小朋友们,学习乘法口诀容易吗?容易的话就好好学习,如果不容易,那就记住这些秘诀,把乘法口诀给背下来。

口算

  上个星期三的中午,我们学校进行了口算达标的测试,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口算,递等式计算等题型。

  “铃铃铃”上课铃声响了,我们快速的走进教室,等待着监考老师。过了一会儿,监考老师拿着一叠试卷走进了教室,然后就发试卷。我一拿到试卷,赶忙看起题目来,正想要做的时候,监考老师就发话了:“现在还不能做,刚才是预备铃声,等一下铃声响后,才能正式答题。”我只好放下笔,等下一个铃声。不一会儿,铃声就响了。我急忙拿起笔来答题,第一部分,口算做的还挺快的。接下来是列竖式计算,打星的还要验算,哎!真麻烦,还验算什么呀?不过,也没有办法,既然题目这样规定了,只能照做呗。我三下五除二的马上也把这个题给搞定了,接着是递等式计算,这个更麻烦,又乘又除法的,一会儿又要加,一会儿又要减法,真的弄得头昏脑涨的。其实,我的计算能力一直都不太好,我不喜欢检查,经常出错,因此,这次达标我还是心惊胆战的,生怕不达标,给班级争不了荣誉,那可不好了。不过,我还是尽力做好的。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到了收试卷的时间了,我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我想,我已经仔细检查过了,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吧!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乘法》说课稿

  三、教学过程简述

  首先创设情境——简单介绍6种交通工具的速度,使学生初步理解“速度”的含义——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其他交通工具的速度——教师提供信息:人骑自行车1小时约走16千米,让学生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教师适当地引出例(1)后——首先建立计算模式。其次,要求学生用自己地知识经验独立口算。再次,与同桌交流算法——回答计算结果,汇报不同算法——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算法的特点,确定最优化的算法,最后小姐口算方法。

乘法口诀

  数学课刚开始,周老师就说我们口诀掌握得不熟练,紧接着给了我们大约3分钟的时间同桌互相背口诀。

  我马上对着同桌邹乐乐背了起来,背着背着,“五九四十五”、“四九三十六”这两句口诀我想了半天,才勉强背出来。而邹乐乐,他也有两句不怎么熟练。

  周老师询问了大家的背诵情况后,又从每组中挑了一名小代表,进行了小组“对口令”抢答赛。结果,我们第四组赢了,大家都高兴极了。瞧!有的嘴巴弯得像月牙儿,还忍不住笑出了声,有的还跳了起来,还有的拍起了手!随着周老师的一声“停”,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口算训练

  要进行口算训练了,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试卷发下来了,叶老师说了一声“开始!”话音未落,我们早已开始埋头答题了。教室里鸦雀无声。乘法口诀我是背得很熟练,前面三排我做得非常快,可是最后一行里边带括号的题目,就像拦路虎一样,害得我做一题就得花上好几秒钟。老天爷!

  为什么在我只剩三题的时候,6分钟的时间就到了?要是再多给我短短的十秒钟,我就能做好了。真走运!以后每张口算训练都要做3遍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口算乘法课件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P56、57 例1  例2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整百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正确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四、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答题纸、小棒。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你都玩过什么游戏

  2.出示教材第56页主题图。

  谁能说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信息:图上有很多游乐设施,有游乐项目价目表….

  3.课件出示小精灵提出的问题: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怎样列式解决你提出的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再指名汇报)

  生1:做旋转木马要每人5元,4人要多少钱

  生2:做激流勇进每人10元,5人要多少钱

  生3:做过山车每人要12元,6人要多少钱

  4.哪些算式你能计算出结果?把你会计算的算出来。

  (1)指名答题,会计算的算出结果

  (2)观察不会计算的算式的特点(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

  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激发其探索的欲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⑴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师:(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例1问题)从图和题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坐碰碰车每人20元,3人要多少钱?)

  你能列式解答吗?把你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列式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全班交流,说说你的算法。

  生1:20×3=60  想3个20的和,也就是20+20+20=60

  生2:20×3=60  想: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生3:20×3=60  想:10个3是30,那么20个3就是60.

  生4:20×3=60  想:因为2×3=6,所以20×3=60

  ⑵动手摆摆,理解算法。

  师:你能根据算式的意义用小棒摆一摆,并讲讲口算方法吗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选出代表上台边演示,边讲解

  ⑶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想一想;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上面的计算方法和结果推算出200×3得多少呢

  ①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推算出口算方法及结果。

  ②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00×3=600,200就是2个百,2个百乘3就是6个百,就是600)

  ③把正确的口算结果填写在书上。

  ⑷引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一个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整百“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

  提问:如果有3位学生坐过山车,要花多少钱呢?(出示教材第57页例2问题)我们该怎样列式?又该如何计算呢

  (1)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12×3=,并试着口算出结果。

  (2)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口算方法。

  (3)集体交流

  生1;12×3=36,想;12+12+12=36

  生2:12×3=36,想:3×10=30,3×2=6,30+6=36

  (4)摆小棒掌握算法

  想一想,12×3的意义是什么?(3个12)

  根据12×3的意义,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来。

  小组互相说一说口算顺序。学生边说,边动手操作。

  (先拿出表示10×3=30,3个十是30根小棒,再拿出表示3×2=6,3个2是6根小棒,合起来是36,30+6=36)

  教师板书;12×3=36,想:3×10=30,3×2=6,30+6=36

  (5)拓展延伸

  追问:12×3我们会算,12×4又该怎样计算呢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根据口算过程用小棒演示一下。

  让学生把正确的口算结果填写在课本上。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57页“做一做”

  (1)学生先独立完成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强调:一个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整百“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下面我们再回到游乐场去边玩边算吧:

  (1)乘激流勇进每人10元,8人要多少钱

  (2)乘登月火箭每人8元,30人要多少钱

  (3)坐过山车要12元,8人要多少钱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讨论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生1:这节课我们讨论了一个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生2:整十数乘一位数,可以把几十看做几个与这个一位数相乘,然后再乘得的积的末尾再填上1个0;整百数用同样的方法,在乘得的积末尾再添上2个0生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我知道了一个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看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生4;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时,可以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进行口算

  五、板书设计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于老虎的故事

新闻策划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