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内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我们共有一个家园

  在“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我们都兴高采烈地欢度着自己的节日。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阵阵欢快的歌声,多么幸福啊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妈妈陪着我来到了福利院。

  刚进院门就听见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我迫不及待地跑了进去,可看到的却是一个个身有残疾的他们,我被惊触了,久久的站在原地,直到福利院的阿姨们热情的把我迎进屋里。看着他们拿到糖果时高兴的样子,我也不由自主的笑了。我一向都很容易和小朋友相处,但今天自己却不知怎么了,似乎被一种情感牵拌住了。突然间,我感觉他们失去了好多好多,他们失去了家庭的温暖,不能像我们一样有自己的玩具,自己的房间,和自己应有的母爱与父爱。有一个小孩,他只有5岁,虽然他身体上有残疾,但他同样需要爱,他用自己的双臂乞求着我们去抱他,乞求我们能让他感受温暖的爱。多么强烈的渴望啊!有的小孩更是自卑,他们因为自身的残疾害怕和他人相处,将自己埋在黑暗的角落里……一幕幕让人心酸的画面让我第一次从心底里感动得哭了。他们,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同样是阳光下的小草,为何失去了那么多?还好,福利院的阿姨们将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细心照顾着,日日夜夜的陪伴着失去太多的他们,就连大过年都不曾离去。

  那是妈妈般的爱啊!早上,阿姨们早早的起床,为他们做好早饭,晚上阿姨们更是时常起来看看他们的被子盖好没,饿了不?白天就无时无刻的在他们的身边。有时候看见孩子生病了,没衣服穿了,还拿出自己仅有的工资来为他们买。

  多么伟大的爱啊,那不仅仅是出于职业的道德,更是那妈妈对自己孩子的爱,不,那远远胜过了爱自己的孩子啊!可他们呢?那些把自己孩子遗弃在外的父母们呢?他们可曾想到这些?想到自己的孩子没有家庭的温暖会怎么样?如果没有像福利院阿姨们一样的“妈妈”自己的孩子又会怎样?难道他们就为自己而让本该天真可爱的孩子在自卑的阴影中长大或死去吗?那我到是要气愤地问一句,没有亲情的你们还是人吗?还是那有着美丽心灵的地球人吗?我们,永远的朋友,永远的亲人,永远的伙伴。让我们每天省下5角钱来为他们买一份应有的快乐,让我们用自己内心最真诚的爱塑造一座爱的城堡!

家园共育内容

共建和谐家园

  21世纪是一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世纪。作为当代的小学生,我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21世纪的宏伟蓝图要靠我们的双手来描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靠我们的双手来构建。我们都生活在社会的大家庭里,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一直在思索,我能为这个大家庭做些什么呢

  我想,首先,就让我从小事做起吧!

  由于大家都不爱护,我们的楼道垃圾满地。我决定自己动手扫楼梯, 我拿出笤帚和摄箕来到八楼,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每家的门前都是干干净净的,可是大家共用的平台上却是垃圾成堆。每家的门前都是干干净净的,可是大家共用的平台上却是垃圾成堆。我急忙动手扫起来。边扫边把垃圾撮到塑料袋里,扫到五楼的时候,我已经累的满头大汗了。 我想保洁员真是太辛苦了,我只是扫了几层楼就已经累得要命了,而且他们每天都要扫几栋楼。

  这时王阿姨出来了,他没有认出我来,还奇怪为什么保洁员换成了小孩儿?再仔细一看发现是我。王阿姨笑着问:“周岩,你怎么在扫楼梯呀?”我说:“我看大家都往楼道里扔垃圾,楼道里太脏了就打扫一下。”“那阿姨来帮你打扫吧。”说着王阿姨也来跟我一起打扫。三楼的李叔叔买菜回来也过来帮忙,我们很快的就把楼道打扫干干净净了。然后我又找出一张八开的打印纸在上面写着“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并把它贴在了楼道门口,希望大家都能像对待自家门口那样对待楼道。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尽管每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每个人的能力有大有小,每个人对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也有差别,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像雷锋那样乐于助人,那么我们就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家园珍惜共同

  地球是人类居住、活动的场所。

  纵观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史,横看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的密切关系,在庞大的太阳系中,只有地球独自养育着人类和无数生灵万物,只有地球像慈母一样用自己的全部乳汁和血液养育着人类。“我们既不是梦游者,也不是迷路的小羔。”过去,我们没有理解到地球环境与人类的发展,由于人为破坏,改变了原来的面貌,使地球母亲千疮百孔,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好在近几十年来,通过对地球环境重新的理解,我们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希望通过对环境进行治理和恢复,创造一个和谐共处的美丽大家园。

  小河,我的梦

  “黑夜里我在梦中看到一条小河,河水清清的,涓涓地流淌着,像少女吟着优美的歌曲,用手一撩,飞起了晶莹般的珍珠,散发着清凉的芳香。”

  “小河静静地流着,讲述着纯真的故事,岸边,青草发芽,翠柳吐丝,河水的芳香弥漫了整个世界。”

  然而,我看到的是另一条河,它又黑又脏。墨一般的河面上飘浮着五颜六色的果皮、塑料口袋等垃圾,有时还飘来一堆堆白泡沫、黄泡沫,散发出难闻的异味。河道有些地段已被堵塞,污染四处。

  这就是我的小河,全长不足 10 公里,源头从涪陵区丛林乡的名叫“三涨水”的地方到珍溪镇,小河两岸有很多榨菜加工厂,再加上双河场镇生活污水、垃圾的任意排放,农村加工榨菜的废盐水任意排放,后山乱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原来清清的小河才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十年前,住在河边的人在河水中淘米、洗菜、洗衣服,同时也把菜叶、垃圾扔进河里,把污水倒进河里。工业和双河场镇企业的大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渣倒入河中,使河水无法接纳这么多的废物,水就变得越来越脏、越来越臭了。正如一首民谣所唱:“五十年代淘米淘菜,六十年代洗衣灌溉,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人们不愿去洗马桶盖。”现在的人们后悔了,但河水一旦被污染了,是很不容易变清的,所以人们只能忍受着自己行为所带来的惩罚。

  但是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之计。为此,我们建议政府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⑴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⑵建立垃圾站,有力措施控制乱倒垃圾的现象;

  ⑶尽快处理被人们污染的河水中的垃圾;

  ⑷修建污水、垃圾处理厂;

  ⑸将小河进行换水。

  让我们一起祈祷小河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那一天 。

幼儿园家园共育自查报告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职责。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和教育目标,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要靠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相互配合方能奏效。然而,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幼儿园在家园共育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家园共育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重视早期智力的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尤其是忽视对幼儿进行做人教育。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小学化问题严重,家长认为对孩子只有过早地进行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亲朋好友聚会时好让孩子有展露才艺的机会,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只重视眼前智力的培养发展;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生活中一味的迁就孩子、保护孩子,必然导致幼儿片面地发展。许多家长不能理解一个问题,就是幼儿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质量取决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等因素,未来社会情商重于智商。

  2、家长、教师均忽视相互沟通。

  有些家长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是怕孩子纠缠、吵闹,图自己省事省心,并不关心孩子在园受教育的具体状况;有些家长认为,交了学费,孩子就该归教师管,教育应该是教师的事情,家长只要能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为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就行了;有些家长甚至连最基本的按时接送孩子都做不到。家长的意识中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赚钱为子女的未来生活做物质铺垫。很多家长甚至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只要孩子学到知识就行了,至于和教师沟通,对他们而言似乎根本就不需要或者不重要。导致这种状况,不仅与农村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育儿观念落后等有关,也与幼儿园对家长工作的忽视有很大关系。

  有的教师在做家长工作时,为了省事和减少麻烦,在投入力度上打折扣;有的教师认为教育是幼儿园可以单独胜任的,不必太费周折、自找麻烦地同家长商议;有的教师认为孩子在园是教师的责任,在家里是父母的责任,只要关心幼儿在园的表现,不出差错、不被家长批评就行了;还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低,素质不够好,育儿观念落后,不屑与他们交流、沟通,等等。因此造成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以至在家园共育上存在诸多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家长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成为不能参加幼儿园活动“最合理”的理由。即使参与了,也是来去匆匆,对活动的目标不作深究或视而不见。由于家长对教师工作不够理解、教师的家长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使得幼儿园开展的家长工作都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徒增了家长和教师的负担,并没有达到家园合力的效果。由于家长和教师双方存在观念和工作方式的差异,导致家园共育中出现家长和教师不配合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

  3、教师未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祖辈家长与自己观念上存在的差异.

  由于工作或其他原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长把孩子托付给祖辈们照料。而祖辈们对孩子的教育与现代教育观念存在较大差异。祖辈们对孩子的身心特点、科学的育儿方法等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加之受生活环境、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家教观念比较陈旧,宠多于教,爱多于严。许多祖辈家长仍用老观念要求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而教师对祖辈家长缺乏尊重和信任,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才是孩子的教育者,是教育孩子的“专家”,祖辈家长不如自己懂教育,让他们参与教学工作是在添麻烦、制造混乱,甚至不自觉地会以一种教导别人的语气、居高临下的姿态与家长交谈。教师的这种态度妨碍了与家长的沟通,导致家园共育中的问题。

  二、有效实现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对策:

  1、教师主动取得家长的信任。

  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家园合作是否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是否与他们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当幼儿园教育满足了家长和孩子的合理需求,家长合作的愿望和积极性就会提高。家园工作中,教师应尽量主动接近家长,询问孩子在家的表现。教师应时刻要求自己做个有心人,善于用心观察孩子在园的一举一动,主动向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取得家长的支持,家长才会化被动为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同步,从而达到家园合作的目的。

  教师想要赢得家长的信任,获得家长的认可,就应该尊重家长,友好地对待家长,把家长当做自己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工作做得好,态度认真、友好,相信家长会更敬重、信任教师,更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工作,这有助于形成相互理解、支持的关系,使家园合作良性循环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2、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

  幼儿园应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将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作为园内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定期组织家长来园学习,学习形式应灵活多样,学习内容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家园间的合作通常会因为花样繁多的活动和各种不同的形式而在不知不觉中流于形式化、表面化。因此,要使家园合作落到实处产生实效,教师在组织开展家长工作时,要尽量为家长着想;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应考虑到家长的时间、精力、能力,不为难家长,不提出一些过高或无理的要求,确保家园合作的成效。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取决于家长与教师双方的共同努力,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是家园合作成功的关键。教师态度认真负责,工作细致到位,对家长态度可亲,相信家长也会乐意成为教师工作的参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这样就能齐心协力把家园工作做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家园共育家长寄语

  1、要不断学习育儿知识,掌握一些科学的zhi育儿方法,是通dao过阅读刊物或网上的家教文章,与同事朋友交流一下育儿心得等等方式,来学习一些家教知识,提高自身的育儿素质。

  2、要通过孩子的表征和讲述了解幼儿园的情况。

  3、要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一些活动。

  4、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家长朋友们一定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这样扩大了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丰富幼儿的教育活动。

  5、要主动与教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

  6、教育观点应与教师一致。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能力培养、习惯养成等一些素质教育,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开端。

亲子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敬爱的爸爸妈妈:

  您们好!

  您们给了我宝贵的生命,而地球是生命之源,也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和你们一样永远是我敬爱的长辈,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

  然而,随着人类科技的迅速发展,我们伟大的地球妈妈默却在默哭泣,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遭受到了来自我们人类自己的污染,我们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妈妈无私地寄予了我们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却贪婪地、毫无收敛将它们破坏,如果我们继续这样肆意破坏的话,地球妈妈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

  污染的种类很多,程度也不同。如:大气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是人类生活的必备品。在大城市,几乎90%的人拥有自己的汽车,而塞车也是大城市屡见不鲜的现象,而在节假日期间,就连高速公路上都塞满汽车。这样的现象说明了社会经济在进步和科技的逐渐发达,这固然是好事,但汽车所排出的尾气却是大气污染的主犯之一,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颗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铅及硫氧化合物等。辆一辆轿车一年排放的有害气体比它身重量大3倍、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尾气所排出的污染物上升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后升到大气层,形成了大气污染。汽车的尾气污染仅是大气污染的冰山一角,还有许多人为因素也是导致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大气污染如若任其发展下去的话,那么全球的气温便会持续升高,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到时候人类后悔也来不及了!

  对于大气污染也并非没有解决方案,如:有相关的部门管理和限制尾气的排放、使用依靠电能源运行的汽车或者骑自行车和走路出行低碳又环保……如果人类有心悔改的话,那么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便指日可待。

  地球环境的污染还有许多,如:水环境污染、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

  面对环境污染,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子孙留下这份无价的财产,那,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它无可替代,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地球妈妈感到我们的真诚,重新露出欢乐的笑脸!

  敬祝: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齐心协力,共创美好家园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不断进化的人类。地球是我们美好的家园,但现在我们的家园屡遭破坏,生态环境日益下滑,保护环境,拯救地球,已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针对当前现实,我区开展了“小手牵大手,校园连家园”的大型活动,目的就是在于让学生和家长携手共同保护环境,共创美好和谐家园。

  作为新世纪接班未来的青少年,我们应当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不仅如此,更要号召身边的人,告诉他们破坏环境的危害性,要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争做一个环保卫士。

  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处都可见到这样的现象:大街上,人们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现出一副旁若无人的模样,根本没有一丝愧疚之情、廉耻之心,周边的人也都熟视无睹、不闻不问;人们随意砍伐树木,让一座座茂密的森林变成了一片片荒凉的秃地;工厂的烟囱不断的排放出黑色的浓烟,把原本洁白无暇的天空染成了一片黑色,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人类的这些行为,使清澈的河水变得肮脏发臭,湛蓝的天空变成灰蒙蒙的一片,原可再生资源变得不可再生……如此下去,我们的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差,赖以生存的家园将会逐渐消亡。

  在我生活的小区中,到处可见果皮、纸屑、塑料袋等生活垃圾,草坪上的许多垃圾,让本来绿茵茵的草地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例如有一天晚上,我和父母一起在小区的操场上散步时,看见有一位妈妈把带来的零食给孩子吃,垃圾桶就在离她们几步之遥处,但那位妈妈却将零食包装袋就那么随手一扔,随风飘落在草坪里,类似于乱丢乱扔的事情在我们小区中随处可见,虽然这些只是一件件小事,但是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一点点的沉淀积累后,却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珍惜现在、保护环境,我们应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

  我们每天都要注意节约用纸,纸是用树木造的,每节约5000张纸,就等于拯救了一棵树。大树能净化环境,使人类不断的获得新鲜的空气,它还可以挡住风沙,防止水土流失……我们每个人每天节约一张纸,就能保护一大片森林。

  我们平时也要注意节约用水,我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的城市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当你想到其它地方还有这么多人每天没有水喝的时候,我们怎能忍心去浪费一滴水呢?平时要一水多用,节约用水。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节约一张纸,节约一滴水……这些虽然都只是小事,却为环保作出了许多贡献。我衷心希望我们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美好家园。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吧!

如何做好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

  一、从细处入手,取得家长信任,是开展家长工作的关键。

  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的信任,是做好家长工作重要的一环,只有信任,才能有理解;只有理解,才会有配合。因此,要做好家长工作,要从细处入手。

  1、家访,是建立家园密切关系的第一步。

  2、充分利用接送孩子时间,灵活与家长沟通,是建立家园密切关系的重要环节。

  3、细致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是家长了解、信任教师的有效途径。

  4、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赢得家长的信任。

  二、“家园互动”,提高家园共育的有效性

  家长、幼儿、教师是整个幼儿园教育中的三个支点,我们让家长、幼儿共同参与当前幼儿园,这是我们所追求家园共育的新举措。

  1、让家长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注重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探究、共同成长。

  2、让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三、提高家园共育的实效性为了达到家园同步地配合教育,家园双方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情况做到家园相结合”。

  1、家长学校与专家咨询相结合

  2、书面联系与电话沟通相结合

  四、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我的做法是:

  1、抓住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与家长交流,使家长信服。

  2、通过主题展板展示教学内容,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认可教师的工作。

  3、请家长进课堂当“老师”,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挖掘教育资源。

  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不同的家长具有幼儿园教师不具备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请家长亲临班上给孩

  4、对于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我首先帮助家长分析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

  如:独生子女在家里非常娇惯,要什么家长就给孩子买什么,玩具比幼儿园还多,造成孩子玩玩具时不能专心玩一种玩具,而是玩两下这

  家园共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在探索家园共育新举措的过程中,不仅更新了家长的育儿观念,提高了他们科学育儿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了孩子的各种能力的发展。

家园共育协助孩子成长!教师心声

  家园共育协助孩子成长!

  家园共育: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家园共育在家长和孩子中至关重要我之前在一个网页上看到过一位日本教育家多湖辉分享过一个故事:一位植物学家的儿子拿着一株不知名的小草请教老师,但老师不认识。于是,老师和颜悦色的对他说:“你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植物学家,不防去请教他,老师也想知道小草的秘密。”第二天,孩子又来找老师:“爸爸说了,他也不知道小草的名称。他还说,老师您一定知道,只是一时忘记了。”说完,孩子顺手还把爸爸写的一封信交给了老师。老师打开信,上面详细的写明了小草的名称和特性,最后还附着一句话:希望这个问题由老师回答,想必更为妥当。这位家长的做法非常高明,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师,帮助老师塑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其实这也是支持自己的孩子!上海的校长妈妈祝郁也分享过类似的经历。她的女儿四年级的时候非常调皮,总是闯祸,结果到了期末,老师给出的五行评语中竟然没有一句肯定,全是批评。女儿非常伤心,回到家饭也不吃,哭着问她:“妈妈,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呀?”那天晚上,祝妈妈失眠了,老师的评语就连当了14年班主任的她看了也终生难忘。她知道受批评的女儿自信受到了打击,甚至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了但她又想到自己是一位中学校长,曾经无数次在讲台上分享:“家长一定要支持老师!学校是孩子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家长本事再大已不可能代替老师。”这次到了自己身上,应该怎么办?她连夜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不是写给老师,而是写给自己的女儿:孩子,你见过磨刀吗?把刀放在磨刀石上磨,刀一定很疼,可是他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因为他知道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砺,他才能变成一把好刀、快刀。你想变成这样一把好刀吗?那就要经历磨砺!你睡觉之后,妈妈已经和老师通过电话了,老师说,今天的评语就是把磨刀石,就是要让你去接受反复的磨砺。当你把评语上的缺点改正之后,你就会是一把举世无双的宝刀了。祝妈妈用这封信把老师在女儿心目中的形象挽救了回来。后来,她又和女儿谈了很多,帮她重新塑造了对自己的认识,女儿还给自己写了很多中允的“评语”。祝妈妈说,这件事到今天她还是非常后怕,孩子不会从她不喜欢的老师那里学到任何东西,如果当时不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结果会怎么样?她常常用这个故事来鼓励我们的老师要多几把衡量孩子的尺子,让孩子感觉到成功。她也会用这个故事提醒家长,老师不会故意批评孩子,遇到问题家长可以私下和老师沟通,但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支持老师,这是上策!马上又要开学了,但最近很多家校关系的舆论并不乐观,经常可以看到恶性事件发生。其实我们的老师,就行业门槛和受教育程度而言,整体素质还是非常高的,真正有问题的还是少数,有些时候,我们只是需要多一些支持和理解!

  看完这个故事再结合到实际生活中,确实是一个这样的三角关系,向我们现在进入中班了,孩子的学习很重要,学习任务也越来越紧张,因为马上就要进入大班了,要掌握的知识很多,像数学这方面,仅仅靠在学校学的远远不够,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在家里督促孩子,巩固学习,这样才能进步,在家长支持老师的情况下,我们也依然支持每一个孩子,一视同仁,支持他们的所有努力的成果。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理自理能力。

  实践出真知,我们知道:成功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于是,我们定期举办“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及班级的教育方针和管理措施,设计有趣的“亲子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体验幼儿活动的乐趣;组织“家庭郊游活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庭的温暖;并且充分利用“家园互动栏”宣传育儿经验和知识以及班级近期概况;还通过《家园共育册》使家长和教师能更及时、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适时、适地、适当地普及幼教知识,积极主动地培养家长参与教育的信心,提高家长的幼教水平,激发家长对孩子的有益的爱心和表现感,赢得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与支持,从而优化幼儿的成长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幼儿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六个大人带一个孩子,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孩子在入园前全是大人喂饭,并且有的孩子还喜欢含饭,咀嚼吞咽能力明显较差,因此我采取了几个措施。

  1、向家长宣传使孩子独立进餐对孩子动作发展和促进其智力发展的重要性,以取得家长的自觉配合与支持。

  2、教师以幼儿可接受的方式,如讲故事、情境表演、看图片以及心理激励等方式鼓励幼儿养成独立进餐的良好习惯。

  3、邀请家长参观孩子的进餐情况,请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和班上的幼儿作比较,了解孩子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和老师共同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

  比如我班幼儿韩依婷小朋友,父母是个体户,平时非常忙,没太多时间关心孩子。因此,韩依婷在进餐时较偏食,经常要老师喂饭。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并商讨对孩子的教育措施。出乎意料,家长对我们的个别谈话毫不在意。我们采取各种办法让孩子把饭吃完,却得到家长的一盆冷水:“孩子不肯吃就不要给他吃了。”难道就让孩子这样下去?不,教育好孩子是我们的责任。于是,我们采用了“牛皮糖”式的家访,一次次“缠住”家长,进行沟通,用真情来打动他们,使他们抽出时间观看了全班幼儿的进餐情况,并了解独立进餐、不偏食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而在平时教育中,让孩子明白“不自己动手吃饭,挑食会长得难看、不健康”。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家长的配合,孩子的偏食习惯改正了,还非常乐意自己动手吃饭了呢。

  二、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

  刚入园时,孩子们总是带零食到班上吃,果壳、包装纸随手扔满地,洗了手从不关好水龙头,用完的毛巾也不放回挂钩,玩过后的积木遍地狼藉……针对这一系列状况,我们是这样做的:

  1、召开家长会,请求家长配合,在家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学会收拾自己的东西,把物品整理归类。

  2、举办“郊游”活动,组织全班幼儿和家长出游、野餐。在活动中,鼓励孩子自己走,自己背自己的用品,锻炼孩子的体力和毅力。野餐后,激励所有的家庭把用餐后的垃圾整理干净,比比哪些家庭最能干。

  3、在班上,开展“宝贵的水”,布置“玩具的家”等一系列活动,使孩子们养成不浪费、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像我班的谭芊芊小朋友,因身体素质较弱,从来都是出门要抱,什么事也不动手去做。通过教师的知识宣传,亲子郊游活动,家长们意识到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于是积极配合班上的老师。现在,谭芊芊小朋友身体比以往更健康了,在班上还积极为集体服务——摆茶杯、发点心,帮助其他小朋友一起整理玩具……她做得可开心了。

  三、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钟芳华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倾听习惯的好坏是孩子将来学习好坏的关键。”纲要也指出:“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班上的幼儿开展活动时,气氛非常活跃,部分活泼好学的孩子发言非常积极,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说给大家听。而在别人讲述时总是不时打断,常常使活动中断。而部分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就难以有机会完整地表述自己的看法。该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1、首先争取家长配合。我设计了“记录法”,让孩子在幼儿园学会的儿歌、故事在回家时讲述给家长听,并请家长记录下来第二天与老师交流。通过记录法,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表达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并且又使知识得到一个适当的反馈。

  2、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到班上观摩孩子的一日活动,让家长观察到孩子在园的行为,以便在家里进行配合教育,还可以请家长当“老师”,让幼儿体会“妈妈”老师在活动时,大家不尊重老师时的感受。

  3、亲身体验法。班上开展活动时,让最不能安静倾听的幼儿在发言时,故意让其他人打断他的话,使孩子亲身体验到不被他人尊重的滋味。

  四、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1、设立班级“图书角”,要求幼儿爱护图书,轻拿轻放,挑选自己喜欢的图书,安静阅读。

  2、请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看书,感受安静阅读的气氛,产生爱书、惜书的情感。

  以上一系列的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使家长有机会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和活动中的各个不同环节里去。在活动中,家长不仅成为活动的参与者,而且还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主人翁意识得以焕发,真正成了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和教师的良师益友,并且真正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得到良好发展,更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父母教育孩子

腊八节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