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年终教师心得体会
一、落实三维目标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目标变得丰富了,它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使得数学教学目标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三维目标的关系可以形象地表述为:知识与技能既是数学教学目标,又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念变化的重要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环节,是认知的杠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数学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获得知识与技能的附属品,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且与其它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的,它是认知的根本;错误与失败是认知的绿叶。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落实三维目标的两条教学策略。
二、重视隐性知识的教学
英国教育家波兰尼把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形知识,他认为:许多技能、方法、交往、态度、体会、情感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隐性知识(即只能意会的知识)。隐性知识无法形成像数学课本一样的格式化知识,只能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或具体案例的分析中感受和习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体验、感受、感悟、反思和习得,不仅有助于他们深化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认识,而且能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学习数学的态度朝主动、积极方面发展,感受成功探究带来的愉悦。例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学习中,学生通过量一量活动,初步感受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致是180度,但是此时学生尚存疑惑;通过拼一拼活动,学生便可发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这时疑惑消失了、成功探究的喜悦出现了;再通过特殊三角形的推导说明,学生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是正确的,自信心诞生了……通过他们亲身经历数学的探究活动和与同伴的协作互助,不仅促使他们习得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而且促使他们习得怎样探究一类数学知识的方法,同时促使他们的数学学习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产生了良性变化。
三、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注重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是注重获取数学知识经历的体验,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使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科学有序地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的心智得以运动,并经历这种心智运动所伴随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让学生猜一猜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于是学生猜测个位上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再引导学生举实际例子验证猜测是否正确;当学生发现猜测不正确后,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用“算珠”任意摆数、试除,由学生自主发现算珠个数是3的倍数时,摆出的数能被3整除;这时引导学生思考:摆出的数与算珠有什么关系呢?进而引导学生发现: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这样学生经历了猜测、验证、实验、发现的过程,自然能获得深刻的体验,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
在落实三维目标中,有的教师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三维目标中游离出来,力图创造一种有教育意义的情境,对学生施以说教式的教育,这实质上是对三维目标的曲解;还有的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教学,毫不遗漏地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能否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体验和感受是无关紧要的,甚至是可以被忽略的,这仍然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四、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情境要能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调出学生的既有经验,又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教师要设计好这一情境的程序,让学生在这一程序中开展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并在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在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时,上课伊始,老师很神秘地请学生考考自己,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些分数,如1/2,5/6,7/25,7/15……教师很快判断出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并让两个学生用计算器验证,结果全对。正当学生又高兴、又惊奇时,教师说:“这不是老师的本领特别大,而是老师掌握了其中的规律,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呢?”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从而创设了展开教学的情境。教师紧接着问:“这个规律是存在于分数的分子中呢?还是存在于分数的分母中?”当学生观察7/25与7/15分子相同,但7/25能化成有限小数,而7/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发现规律存在于分母中。教师追问:“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兴趣盎然地讨论开了:有的学生说分母是奇数的分数,但7/1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1/2却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学生又说分母应是偶数的分数,但5/6不能化成有限小数,7/25却能化成有限小数……这时教师启发学生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从而发现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特征。正当学生有大功告成之态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8/24与6/24,为什么分母同是24,化成小数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学生的认知又激起了新的冲突,从而再次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发现必须是“一个最简分数”这一重要前提条件。
学生在知识内在魅力的激发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认知冲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中,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变成了参与一种活动,经历一个过程,获得一种体验。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匆匆忙忙又一学期,平心静气坐下来反思一年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不过在与学生们一起相处、教学相长过程中,也着实有不少的收获。为使下一阶段的工作更顺利地开展,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加强业务学习。
一个工作者有什么样的工作思想和教育理念,会直接体现在一切工作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接受新观念,充实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才能有不竭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体现鲜明的时代气息,它的应运而生,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为此,我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作为本学期业务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阅读书籍报刊杂志,不断地学习新的现代化教学方法,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树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路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施新课程标准精神。
1、备课认真仔细,尽力做到科学、准确、严密。备课时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认真编写教案,力争突出新教材新思路新方法。
2、教学工作中,我立足于课堂,努力将新课标的精神体现于每节课中。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设计教法,积极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领悟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教学中始终围绕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大家熟悉的情境:这样消除了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起他们学数学的欲望。
四、教学反思。
1、注重将知识积累与动手操作,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知识运用的综合性,灵活性与实践性。
2、注重知识的全方位整合与综合运用,分析。
3、在知识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4、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积累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
5、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注意能力的培养及习惯的养成。
6、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点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五、不足之处:
个别同学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学习习惯有待于培养,改进与提高;整体知识整合不够,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培养提高;须加强全面培养与个别辅导。
总之,本学期我教学态度认真,任劳任怨,不早退、不迟到,能认真落实学校对备、教、批、辅、各教学环节的规定,努力向课堂要质量。当然也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和值得吸取的教训,如:如何注意平时积累自己的教学资料;如何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等等都是我要努力的方向。今后我会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勤于积累,争取不断地超越自己。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注重和本教研组的老师进行教学方法、策略的交流,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如下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注重集体备课
本学期我们教师的办公室是按照教研组进行分配的,这样的工作组合有利于同年级、同教研组教师教学方法、策略和思想的交流。对于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讨论解决的策略,对于闪现的好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可以及时地互相交流,大家互相促进是我们的教学更加有序。
在备课方面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后感,并认真按搜集知识要点相关的资料,归纳起来。
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
现如今办公室、家庭都有电脑了,我注意利用电脑进行学习。在上教研课时善于从网上搜集各种教学信息,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我看了好多网上发表的教学设计、课件、说课,还看了网上的示范课录象,根据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我的教案、课件。课上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积极性很高,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注意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在课堂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要加强师生交流,语言还得更有激情些,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三、认真批改作业
作业要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从学生自己购买的教学辅助材料中去搜集资料,有时候上网去看同一时期别的老师的作业类型,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对于后进生布置符合他们实际水平的题,作出不同的要求。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分层教学,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十根手指还有长短,更别说是来自各个家庭的性格迥异的学生了,他们在学习能力、方法、态度上都是不同的,有自觉的、有懒惰的,有聪明的也有比较愚笨的,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
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代替老师、家长学的,是为自己学的。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
后进生通常有些是基础差,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还有一些是因为一直以来学习习惯差,加上家长由于工作等各种原因对孩子缺少必要的监督和指导使孩子长期以来自由懒散惯了,形成了不良的习惯。作业写,但是非常马虎,更严重的是经常少写、不写作业。于是我就经常去这些懒、马虎的孩子家去家访,让家长协助教育孩子。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六、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班我是班主任,学生比较重视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班主任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不对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
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单元检测采用“单人独桌”的策略,这样学生就觉得没有抄袭的希望了,在学习中有难题知道主动来问老师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
数学总结反思
开学一个多月了,10月9日进行了七年级数学月考,考试批阅后,感觉无论是课堂教学效果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都不容乐观。尤其是在本次月考考试中,暴露出学生对计算题掌握不牢,练习不够,运用知识点十分不熟练,思维缺乏想象能力和创造性。为了寻找差距,弥补不足,现对这次考试总结如下:
一、试卷分析:
1、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计算,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2、不足之处是:(1)计算不过关,六道计算题错误率高,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的法则掌握不够牢固,特别是对计算的方法缺乏灵活性:(2)不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缺乏灵活性:(3)不能够认真审题。(4)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二、原因分析:结合平时上课学生的表现与作业,发现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思想认识不够。
相信学生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解题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忽视了部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造成其学习困难增加,进而逐步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后面的继续教学增添了很大的困难。
2、备课过程中准备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点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调阅部分中等生的考试试卷,发现中等生在答题的过程中,知识点混淆不清,解题思路混乱,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3、对部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放松了对他们的学习要求。
本次考试不仅中等生的成绩下滑,部分中等学生勉强及格甚至不及格。究其原因是对该部分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去关注,未能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并给以指正,导致其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学习也不如以往认真,作业也马虎了事,最终成绩出现重大危机。
三、改进措施: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根据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知识。 2、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
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另外,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3、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重点,重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能乐学、爱学、好学,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措施,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课后学习和练习的监管和督促力度,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教学打好基础
数学听课反思
听了四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同时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个人认为这些课总体呈现五大亮点:
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四位老师的课堂中,教者都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所以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老师不是传授的现在的方法,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于动手实践相结合,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四位老师的课中,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并充分给足了学生动手、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学习的主动权。
四、学习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样化,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四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同时将观察、操作、讨论、练习、转化、对比等有效的学习方法与之相结合,大大提高的学习效率。
五、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
总之,四位老师通过精心准备,分别为我们奉献了一节精彩的示范研讨课,从这四节课中我们既看到了课改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和每位教师积极践行新课我想,我一定会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加大课改力度程的有力步伐,同时又为我们后阶段的课改方向指明了航标,逐步探索课堂教学的新路子,为了让我们的课堂达到民主和谐、轻松高效而共同努力。
一句话:
教学是我们的事,教会了是高兴的事,会教了是幸福的事!
数学反思
尊敬的老师:
今天,我怀着愧疚以及懊悔给您写下这份检讨书,以向您表示我对上课不认真听讲这种恶劣的行为坚决改正的决心。您曾经一再强调全班同学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讲,可我却将您说的话当耳边风。我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于是我一再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这第一次写检讨当成我的最后一次,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一片苦心。
正如高尔基说过的那样---当你把一件是看得十分重要的时候,磨难和失败就接踵而来了。在老师口若悬河的上着课时,坐在我后面的同学伸了个懒腰,不知道是她的手长还是我坐的太后了,被她碰到了,我以为她有啥事请教我,便回头说了一句"干什么",当我发现她只不过伸了个懒腰时,便说了一句带讽刺性的话:"嘿,你的手臂可真长,你还没脱离你祖先长臂猴的特征呐!"我说完就向前移动了一些,结果她又动到我了,嘿,这回她把我给惹火了,我回过头对她说:"你再动我你就完蛋了。"没想到这一举一动被我们的数学老师看的一清二楚。哎!悔亦晚矣,悔亦晚矣呀!我知道说出来什么理由都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这所有的借口和问题都是我造成的,未能对老师们的辛勤做出回报,我越来越感到愧疚。
如今,大错既成,我深深懊悔不已。深刻检讨,认为深藏在本人思想中的致命错误有几点: 第一:敬爱的老师讲课这么辛苦,我却没能尊重您的劳动。第二:平时上课就有说话习惯,给予了老师一种想法,令我这次被罚做好了铺垫。
关于数学听课反思:数学课听课反思
本学期高数组有陈红、伽晓凯、曹靖瑞、田娜、郭小利、史亚娟共6位老师参加了校内公开课。在学校的安排组织下有条不紊,活动中各位教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认真研究,团结协作,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展示、交流、学习的平台,听完以上6节课后感触颇深:
1、老师们课堂上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切实抓好了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结合起来了。不少教师上出了自身的特色,使听课的师生受益匪浅,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当然,也有个别教师对教材文本的把握、钻研不够,课堂组织不到位对,因此上课效果不好。
2、教学基本功与技能方面。老师们在教学中教态亲切、自然大方,精神饱满有激情,语言简洁、流畅、准确、生动,富于启发性;板书字体工整,书写规范,设计合理、简要,有逻辑性,课件设计相当,有助教学实施、学生学习,操作熟练;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驾驭教材能力强;课堂教学组织有序,能灵活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应变与调控能力强。
3、教学目标方面。老师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能从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思想教育等方面体现,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并体现学科特点;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准确,并能抓住关键,以简取繁。
4、教学过程方法方面。老师们的教学思路清晰,内容的安排组合、衔接过渡、详略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乐于探究,思维活跃,会质疑、交流、合作,主动获取知识;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体现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都有提高。
陈红老师在《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教学中,教学环节设计,条理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多媒体课件做的精美适用。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老师让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再通过测量、拼折、推理等方式让学生确定三角形内角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伽晓凯老师在《彩带中的数学》一课教学中,从教学目标出发,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细致、耐心的引导孩子们,抓住了教材了特点,思路很是清晰。本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上较为合理。伽老师课堂教学真实自然,没有搞表演,也没有搞花架子。表示算式非常准确,说明平时训练很到位,“比一比”环节,换条件,用表格对比,后更清晰。建议把找数量关系时信息放在一屏幕中,便于比较。
曹靖瑞老师在《长方体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如引入新课部分,媒体出示可乐罐、礼品盒、魔方、牙膏壳等实物让学生判断这些物体的形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这些问题的答案虽然王花八门,但是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在这方面的真实水平。曹老师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创设情景,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最大激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田娜老师老师在《比例尺》一课的教学中,体现了由重知识向重亲身体验、重实践探索方向转变,:在学生掌握比例尺这一知识点后,田老师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练习题,线段比例尺及其意义,放大比例尺,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等多种练习题,通过这些题目训练,加深了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明白了比例尺不能带计量单位,当比例尺前项为1时,缩小比例尺,后项为1时是放大比例尺,比例尺不是一般的尺子,它反映的是一种关系,整个过程是以学生为主来完成的,教师在旁只是适当加以引导,归纳,小结,效果明显。
郭小利老师的《圆柱的体积》一课,在有序的课堂气氛中,对圆柱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对概念、法则的梳理,又有针对性较强的练习。将各知识点穿珠成线、连线成块,教学重点突出,效果较好。整体教学流程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特点。
史亚娟老师的《正反比例复习》,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本次听课活动既反映出了教师较高的基本素养和业务水平,同时也暴露出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不断改进!
数学教师期中考试总结反思
一、基本情况:
此次测试涵盖1—4单元内容,命题范围及易难程度适中。参考47人,人均72分,及格44人,最高分93分,最低分33分。总体来看,学生答题基本发挥了自己的水平,效果比较理想。
二、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反思:
1、概念部分:学生审题不认真,惯性做题,熟而不思,思维缺乏灵活;这也反映出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把握不准,理解不透,导致深度挖掘不够,广度扩展不宽,从而使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到位,练习缺乏层次、练习面过窄,缺乏对比、变式练习,造成学生思维定势和解题的局限性。
2、计算部分:全对的只有10人,失分主要原因一是计算马虎;二是方法不得当,特别是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中的应用看似很简单,却有多半学生做错,这也是平时对这种变式的训练少,导致学生不能灵活应用;三是还有少部分同学对解稍复杂一点的方程无从下手。
3、解决问题部分:仍然是失分较多的地方,部分学生对分数乘除法和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基本结构及特征掌握不清晰,从而不能抓住关键确定数量关系,进而导致列式错误,也反映出学生缺乏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审题不仔细,没有看清楚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像第一题要求阴影部分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比,很多学生数据算对了,但是写反了,结果写成了平行四边形与阴影部分的比。
三、今后的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对知识的延伸与拓展需深入了解,特别是对各知识的融会贯通,灵活理解与运用。
2、注重开发性使用教材,做到“吃透”教材的前提下,大胆创新,对于知识的重难点力求把握准确,突破有法。对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是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同时,重视能力的培养,继续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
3、加强解决问题类的教学,特是注重引导学会分析方法,尽量避免程式化练习,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与生活实际、已有经验相联系的知识素材,多创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充分感悟“学以致用”数学无处不在的魅力。
4、要切实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要分析后进生的原因,确保每单元每阶段基本过关。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帮助学困生,要提倡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让每个学习好的学生都成老师的助手。
5、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数学教师网络教研反思随笔
通过这次网络研修,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教教材,而应该学会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只有教师增强了研究意识,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深化教学思想,让教育教学跟上新课改和时代的步伐!因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不仅是对过去陈旧课程的彻底变革,更是对我们已经成为习惯的教学方式的严峻挑战!要想在教育领域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必须充分认识时代发展的特点及其要求,努力实现教育与时代、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共进。即,要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其实,纵观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势,需要我们教师深入研究的话题有很多。但通过参加这项活动,使我个人不论是在教育理论上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谈谈在活动中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很抓常规,落实教学。
我认为,校本教研,就是以将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目的是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因而,教学是不容忽视的。故在教学上,我给自己制定了如下教学原则: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备课前,我总是先认真研究教材,再结合学生实际,然后揣摩教材编排意图,落实重点训练项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现状,选择教法,训练学法,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突出能力与学法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探究教改新模式。课堂上,我总是积极地给学生搭建探究的平台,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气氛。课后,认真总结,积极反思,写好教学随笔。
3、认真辅导每一位有困难的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从不应该歧视班级内的任何一位有困难的学生,我总是满腔热情地去关心、辅导他们,使他们及早转化,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二、积极学习,更新理念。
首先,我珍惜每一次上“研究课”机会。参与教研活动是我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故每次我上“示范课”,我总是按:1、请学校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课堂教学。2、请身边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材教法方面的指导。3、同事之间对教学实际问题的切磋交流。从而促使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感悟,在感悟中不断提升。
然后,借着校本教研这股东风,我认真学习了《数学课程标准》,并对相关教材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从而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正确把握住英语教学的特点,并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实际落实在以后的课堂上。
三、不断反思,升华认识。
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中,我认识到下面两点是我们所有教师都应要努力追求的:
1、当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在学习和研究中,我认为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有完全学习的能力。我们应把把机会交给他们。应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要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我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所以,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很有必要的。
2、做好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
一堂新课开始,我们可通过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做一个学生在学习路上的引路人。
现今的校本研修,特别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以及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因为,教师专业合作是教师专业发展最实际、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教师的合作中,还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实现,使教师摆脱职业孤独,形成教育合力,从而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例如,我们的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听评课、执教公开课等,都是我们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展现,我们都应该好好地把握!
总之,校本研修是教育改革的呼唤,是学校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它是立足于学校,解决学校教育实践问题,充分发挥教师专业自主的教师自我教育形式。在当代社会变革中,教师必须通过“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去适应变革,学会生存。所以,校本研修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一节数学活动课的反思
学校教研组每学期都开展一次教研主题活动,上学期我有幸主持了我组的主题活动――“上好一节数学活动课”并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应用”为题尝试性地上一节课,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与几位同事的点评谈一点想法。
一、教学设计再现
活动1:热身准备
学生朗读罗赛蒂的“我想试试”的小诗:那个说“我想试试”的小孩,他将登上山巅,那个说“我不成”的小孩,在山下停步不前,“我想试试”每天办成很多事,“我不成”就真一事无成,因此你务必说“我想试试”,将“我不成”弃于埃尘。
设计意图:学生朗读这首小诗,以激发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探究的勇气,体现本节课是一节数学活动课。
活动2:动手操作
在纸上任意画两点A和B,用各种线连结它们,量一下它们的长短,比较一下哪条最短?得出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设计意图:教师布置数学活动,学生进行活动,给出探究结论。
活动3:解释交流
问题1:从A地到B地有多条道路可走,请设计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路线,为什么这条路线最短
问题2:公园里设计了曲折迂回的九曲桥,这样做对游人观赏湖面风光有什么影响?与修一座笔直的桥相比,是否增加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路程?说出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动手具体做一做,动脑仔细想一想,进入到数学活动中,
活动4:探索活动
应用1:架桥问题
①已知A,B两村之间有一条小河,如果忽略河的宽度,在何处架桥才能使A村到B村的路程最短
②如图1,如果河的宽度a不忽略,且要求桥与小河垂直,又该在何处架桥才能使A村到B村的路程最短
③如图2,如果河变成两条互相平行并且宽度分别为a,b的小河,而河的宽度又不忽略,且要求桥与小河垂直,在何处架桥才能使A村到B村的路程最短
④如图3,如果河变成两条互相不平行并且宽度分别为a,b的小河,而河的宽度又不忽略,同样要求桥与小河垂直,在何处架桥才能使A村到B村的路程最短
应用2:距离和最小问题①如图4,已知A,B在直线l的两侧,在l上求一点,使得PA+PB最小。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连结AB,点P就是所求作的点。
②如图5,已知A,B在直线l的同一侧,在l上求一点,使得PA+PB最小。
本题的难点不在于解题过程,而在于解题的思路,首先,作点B关于l的对称点B′由△OPB≌△OPB′可得PB=PB′,因此,求AP+BP就相当于求AP+PB′,这样,复杂的问题便通过转化变成了问题①。
③如图6,已知A是锐角∠MON内部任意一点,在AMON的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B,C,组成三角形,使三角形周长最小。
利用②的结论,作A与OM的对称点D,再作A与ON的对称点E,连结DE,据上题铺垫,我们可得AB=BD,AC=CE,又因为D,B,C,E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时的周长是最短的。
④如图7,已知AB是锐角∠MON内部的一条线段,在角AMON的两边OM,ON上各取一点c,D组成四边形,使四边形周长最小。
作A关于OM的对称点E,再作B关于ON的对称点F,连结EF即可。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串,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表观点、引发思考,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数学学习中活动。
活动5:课外活动
1如果蚂蚁在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沿表面爬行到与它相对的顶点G1,怎样爬行路线最短?如果蚂蚁在长方体上呢?在圆柱上呢
2如果你是一名园林设计师,把你在进行公共绿地设计时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一些思考与设想写成一篇具有情感体验的数学小作文。
二、教学案例反思
同事点评摘录:(1)这是不是一节数学活动课?例题很好,但不适合上数学活动课,更像是上一节习题复习课,能否找一些学生生活中真正的实际问题?(2)活动课组织的形式太单调,基本上就是老师问学生答,(3)学生的口动了,手动了,脑真的动了吗?学生真正地活动了吗?学生上完这节课快乐吗?(4)活动5的设计理念比较好,但要注意教师要指导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到课外数学活动中去,(5)数学活动课是这样上的吗
总而言之,这至少是一节不很成功的课,那么一节数学活动课到底该如何上呢
新课标强调课程包括学科类、活动类两部分,笔者认为数学活动课教学是指以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题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学习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从中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数学活动课有别于数学学科,其教学内容可以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选材更广泛丰富,形式更灵活多样,以激发兴趣、拓展知识面、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现“自主”,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要求给予具体指导,在活动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着重引导和启发学生去感受、去理解、去应用,广泛地接触事物,尽量地感知事物,从中发现问题,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实践解决问题,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也是区别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因此,在活动课的设计上,应高度重视学生的活动量与参与量,做到人人参与,通过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参与活动,从而实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2强调“灵活”,数学活动课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给他们选择的机会,活动的方式必须摆脱教师惯用的复习、新授、练习、小结、作业的模式,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如游戏、开展小制作活动、开设数学讲座、计算机辅助操作、数学病院、举办数学学习园地、数学竞赛等。
3保证“愉悦”,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驱动力,学生一旦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这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前提,数学活动课是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课题的引进要有趣,活动内容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需求,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乐、有所得,活动中要创设欢乐的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这种愉快的情境中求知、求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4突出“活动”,数学活动课顾名思义是数学+活动,因此,数学活动课在体现数学的特点、渗透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应让学生放开手脚去活动,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习、探索的主动权,放手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使其对结果作出大胆的猜想,在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需求时,再引导他们去探索,从而碰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感知数学,体验数学,让学生从数学活动中学会数学,
5允许“差异”,数学活动课不像数学学科课一样,要求学生考试成绩至少“及格”,最好“优秀”,师生都背上了一个沉重的“分数”包袱,数学活动课从思想上师生均可完全“放开”,同一年级同一内容,在培养层次上可以不同,效果上允许差异,发展上不受限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别,允许学生在活动中兴趣转移,以满足学生多种兴趣爱好的需求,
6培养“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创造性学习是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因为只有创造性学习才能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宗旨,学生有了创造性才能会学习、会探索、会向自己的未知领域开拓,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数学活动课为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开辟了数学学科所不能代替的“新天地”,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给学生营造一种创造的氛围,还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条件,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创新。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2、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3、人生就像爬坡,要一步一步来。——丁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