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朋友的诗句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相见欢·送别亲友

  伫立清寒江亭,送轻舟。

  茫茫烟水锁远,泪盈眸。

  雨零乱,柳轻拂,并离绪。

  子规悲鸣声声,唤离愁。

送别朋友的诗句

高适送别诗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别董大·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别董大·其二》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3、《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4、《送别》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5、《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

  忆昨相逢论久要,顾君哂我轻常调。

  羁旅虽同白社游,诗书已作青云料。

  蹇质蹉跎竟不成,年过四十尚躬耕。

  长歌达者杯中物,大笑前人身后名。

  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征求尽。

  此时亦得辞渔樵,青袍裹身荷圣朝。

  犁牛钓竿不复见,县人邑吏来相邀。

  远路鸣蝉秋兴发,华堂美酒离忧销。

  不知何日更携手,应念兹晨去折腰。

  6、《送杨山人归嵩阳》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7、《送别》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8、《赠别晋三处士》

  有人家住清河源,渡河问我游梁园。

  手持道经注已毕,心知内篇口不言。

  卢门十年见秋草,此心惆怅谁能道。

  知己从来不易知,慕君为人与君好。

  别时九月桑叶疏,出门千里无行车。

  爱君且欲君先达,今上求贤早上书。

  9、《送浑将军出塞》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

  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

  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

  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

  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10、《送蔡山人》

  东山布衣明古今,自言独未逢知音。

  识者阅见一生事,到处豁然千里心。

  看书学剑长辛苦,近日方思谒明主。

  斗酒相留醉复醒,悲歌数年泪如雨。

  丈夫遭遇不可知,买臣主父皆如斯。

  我今蹭蹬无所似,看尔崩腾何若为。

  11、《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

  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

  歧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

  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

  12、《送魏八》

  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13、《赠别褚山人》

  携手赠将行,山人道姓名。

  光阴蓟子训,才术褚先生。

  墙上梨花白,尊中桂酒清。

  洛阳无二价,犹是慕风声。

  14、《别王八》

  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

  客来东道远,归去北风高。

  时候何萧索,乡心正郁陶。

  传君遇知己,行日有绨袍。

  15、《送董判官》

  逢君说行迈,倚剑别交亲。

  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

  近关多雨雪,出塞有风尘。

  长策须当用,男儿莫顾身。

  16、《送郑侍御谪闽中》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17、《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18、《送裴别将之安西》

  绝域眇难跻,悠然信马蹄。

  风尘经跋涉,摇落怨暌携。

  地出流沙外,天长甲子西。

  少年无不可,行矣莫凄凄。

  19、《送兵到蓟北》

  积雪与天迥,屯军连塞愁。

  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

  20、《送桂阳孝廉》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送别

  《大年夜作》【唐】高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彻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光阴,赢得鬓边丝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送别诗

  山中送别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柴扉:柴门。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在山中送走了我的友人以后,夕阳西坠我关闭柴门。待到明年春草绿的时候,友人呀你还能不能回来呢

描写送别的古代诗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春山伴路图》——唐寅

  欲往何处觅雅训?巍巍昆仑皆惊愤。

  风里鲲鹏欺大鸟,雨中雏燕竞轻俊。

  今朝我欲乘风去,大展雄才高万仞。

  横扫天下邪与恶,一泻君子千古恨。

  《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忆秦娥·箫声咽》——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代送別詩

  【送别诗产生的背景】古代因为地广不便,音息难通,往往一别经年,甚至终生无法相见,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种现实生活的写照。因此,“离别”就成为人生中心碎感伤的事。尤其在动乱的年代,动荡的旅途中,再加上流光易逝,使得好友离别,故友重聚,都是多么值得眷恋和珍惜啊!

  其次,唐代士人是很重视漫游的,这也为送别诗提供有利客观的条件。唐代著名的诗人几乎都做过长途旅行,像李白年轻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早年也曾漫游吴越和齐地;其它文人亦有类似经验,而各地官员又莫不爱好文学。这种漫游除了开拓视野,增广见识的“少年精神”外,其实更有求荐引,扬声誉的积极意义。

  另外,由于举子大量集中于京城应试,无论及第或落第,士人的流动量是很大的。考试后,来往奔忙;未试时,游历州郡,托名公荐举。但因录取名额有限,及第者仅少数,大多数的人不是淹留长安,即旅食各地,产生了唐诗中大量的送别之作。

  再次,唐代诗人中,有许多情谊深厚,往往被相提并论的挚友,像:王维与孟浩然;杜甫与李白;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与元稹等,彼此留下了不少相知相惜,感人至深的送别诗。

  基于以上的理由,唐人“别”因虽多,但不外以下几种:

  【赴任迁谪】唐代重视京官,外放出去,即便官秩相同,也觉贬谪。因此,这类的送别诗特多。除此之外,送别中有些常用的象征意象:如柳树,春草,征帆,酒。因为,此类诗若单就怨别着眼,伤之太露,通常必须透过景物的描绘,来烘托离别的气氛,或以景寄情;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其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莫过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把送别的时间,地点都说得很清楚。而其“杨柳”自来便是依依不舍得离别象征。早在《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汉代,在长安的灞桥送行时,常须折“柳”送别,以表示想“留”住朋友,因此,有“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的诗句。王维这首作品情景俱佳,难怪传诵人口。他的另一篇《山中送别》亦是情意绵绵:

  山中相送罢,日暮倚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结尾:明年春草重绿时,您到底回不回来呢这诗句是脱胎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唐代的许多作家也常用“春草”象征离别,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也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李煜《清平乐》也说“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都是以茂盛的春草,表示浓浓的离情别恨。另外,初唐的天才诗人王勃,有首属对精工的佳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只活了二十六岁,但这首诗所表达的理性与智慧,实在超出了他的年纪。试想:离别是多么令人“黯然销魂”之事,他却能跳脱常人送别时的悲酸情态,安慰朋友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学那小儿女的样子,流泪满巾。他以一种豁达的胸襟来面对离别,又充分显露对朋友的真挚情谊。

  【落第归隐】“进士及第”是唐代文人的两大愿望之一,(另一为娶五姓女)。但因科举取士数量少,现实中有很多落第的“失路人”(常建〈落第长安〉诗,此类送别诗应时而起。如孟浩然《留别王维》:

  寂寞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人扉。

  据《旧唐书》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这首诗便是临行前写给王维的。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的意味,真挚动人。试想:一个落第的举子又有谁来理睬只有孤单“空自归”了。“欲寻芳草去”,表明他想归隐;但“惜与故人违”表明了他与王维的友情深厚,不忍离去。他深切的体会到世态炎凉,真正了解赏识自己的只有王维,知音实在太“稀”少了,虽然平淡的近乎口语,但却言浅意深,余味无穷。

  孟浩然此次落第,李白也有送归之作,即著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去,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南三月,繁花似锦,送别就在这迷人的景致中,目送“征帆”在江流天际中一点一点的消失,显示出一片深情。李白另有一首《送友人》,也充满了美丽的画面,情意绵绵: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子兹去,萧萧班马鸣,

  青山,白水,浮云,落日,又有萧萧马鸣,写得有声有色,颇为诗情画意。同样是写落第惆怅,孟诗沉重异常;李白此诗举重若轻,这恐怕是二人生命形态的不同吧!

  现代散文作家余秋雨说:“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更有人说:“唐代的诗人是真正的游子。”的确,唐代士人终其一生都在为仕宦奔忙,但常常是“十上空归来”,而这种落第之人,远游送别时,不是最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么如何安慰友人如何哀而不伤这就要考验诗人的智慧了。

  【同志为友】延陵挂剑,管鲍分金,范式与张邵的情意,生死不渝,这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故事。同样地,在唐代文坛上,许多诗人的友谊是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者,莫过李白,杜甫和高适的交往。他们三人曾一同游历,杜甫对李白很仰慕,赞美他“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同时也对李白的好任侠,使酒尚气做了规劝,《赠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谁为雄。

  后来李白被流放夜郎,杜甫写了许多诗为李白鸣不平,如《不见》诗写道: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欲独怜才……

  后来李白生死未卜,杜甫写下了悲痛的《梦李白》二首: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地疠,逐客无销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

  另外,高适有一首写给杜甫的诗,《人日寄杜二拾遗》:

  ……身在南蕃无所忆,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这是高适晚年诗作中最动人的一篇。杜甫接到这首诗时,竟“泪洒行间,读终篇末”,他这种对友人处境的深挚关切,恐怕是这首诗最动人的地方吧!

  唐代诗人中,元稹与白居易的患难真情,和许多离别相思的怀友之作,也是感人肺腑的。正如白居易《别元九后咏所怀》的结尾所说: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不久,白居易也被贬出长安,当时在通州的元稹,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后马上写了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这首诗以周围景物的阴冷,以烘托他听到好友蒙冤被贬的悲戚,竟至从病中惊悚而起。元稹另外有一首《得乐天书》,写得更为深刻: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度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元稹收到白居易从远方寄来的信,激动得泪流满面。妻子看到这种情形非常惊慌,女儿也跟着哭起来,一起问怎么回事因为平常没看到他如此反常,后来她们猜想到原因了:是远在江州的好友白居易来信吧!他才会如此激动。诗中虽没有题到元白的友谊如何深厚,但透过接信时全家的反应,已胜过正面描绘二人相思情谊的千百倍了。

  南朝著名的文学家江淹《别赋》里,写了各种各样的离别,都不免使人“黯然销魂”。古代的许多送别诗,也大都表现了这种销魂的情感。但“诗要避俗,更要避熟”,(刘熙载艺概)。唐人的送别诗,即能跳脱巢臼,一洗悲酸之态;而且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这大概就是唐诗之所以为唐诗的原因吧!

  赠汪伦------李白

  李白登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

  送别------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别董大------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洲。

  与君别离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

  儿女共沾巾。

  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诗歌。如《送友人》、《送元二使安西》、《夜雨寄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爱别离,怨憎会”,是佛家所说的人生大苦之一,正因如此,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离别总是歌吟不绝。在这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另外,唐朝的一些送别诗往往洋溢着积极向上的青春气息,充满希望和梦想,反映盛唐的精神风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作者小传】:王勃(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润湿.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简析】: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历代广为流传.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作者小传】: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被称"七绝圣手".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其边塞诗很著名.有《王昌龄集》.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

  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简析】:这首送别诗,大约写于开元二十年(732)前后.诗人的摹景写情,出语不凡,使人赞叹!第三四句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孤帆的影子都消失了,只有思念像长江水永远流在心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经典赏析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代文化人送别往往赋诗相赠。赠诗以贴近其人其事其情为佳。套用西方理论所讲的"这一个"来说,送别也必须写出"这一回"。元二其人,史籍难考,大抵只是王维的一般朋友,不见得很"哥们",不见得属"死党"。使安西其事,固然要吃苦,但也荣耀。王维送元二其情,由前面两点推导,应以表达拳拳的祝愿与略略的遗憾为宜。我们且照着诗句看王维怎么处理:

  下笔从朝雨写起,其实是写了出使日的好天气:那雨轻轻湿润了大地,让阳关路上那些讨厌的尘土不致漫天飞扬。这对于没有红旗轿车可坐的元二来说,可算是天公的特别照顾了。有天公照顾,以后在马车上的行程想必安全、舒适、快捷些吧--王维没说"一路平安"和"旅途愉快",但这些意思却都包含在诗句里了。

  第二句写元二将要离开的客舍,虽然柳枝是等待人们折来送别的,见到柳毕竟会产生一点离情别绪。但王维显然要淡化那离情别绪,所以强调柳色是一片青青,在细雨清洗下更焕发着新的神采。作者用这句创设的氛围是开朗而非沉重的。读诗至此,应该把握住作者的主导情绪:他没有理由在后面两句表现悲戚,否则前后就太不协调了,作为一首七绝就失败了。

  这样读下去,后面两句一"转"一"合"其实都没太大的激动,不过是表示毕竟有点遗憾,今朝还能一起喝酒,"你"出了阳关,再聚一回已不知要等多久了。

  世人总把"西出阳关无故人"作脱离全诗且脱离盛唐背景的解悟。盛唐以后,许多小文人陷在个人的感情圈子里出不来,见花流泪,对月伤心,把离愁别恨铭刻在小肚鸡肠内,完全不知道世间还有"壮别天涯未许愁"的场合。西出阳关虽无故人,但西出阳关还有功业嘛!怎能在临歧饯别之际作儿女子态呢!用小文人的胸襟是量度不出盛唐诗人的怀抱的。然而不幸,"研究"古典文学的偏多染着小文人习气。有人竟说,读到"西出阳关"便心中流血。本人在此谨衷心祝愿他以后不会读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或"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以免心脏爆炸。

  我们有些很不经大脑的偏见,以为在诗里传出的一定要是深情,却不知道,人际之情,深浅是因关系而定的。该深的固然要深,关系不深却写得深,便显得矫情而且有阿谀谄媚之嫌,作者人格会因此而掉价。王维他们是视人格为命根的,他怎肯对一位普通朋友送上一份超越普通之情呢

  一般朋友的送别实在只应以表达拳拳的祝愿和略略的遗憾为度。此诗一出,许多别宴便以唱"阳关"代替各自赋诗。这现象正好说明王维所写内容情调具有普泛性,最适合一般朋友表达感情的度。试想想,假如只是泛泛之交,离别时,某甲对某乙竟流泪而执手;或者某丙要去做大生意,某丁却说希望路断车轮生四角,这不都成大笑话么!至于后来,听唱阳关三叠会有断肠之感,那是因为音乐起了诗歌原所没有的作用造成的。

  王维送元二,大抵只是应酬。人在官场,少不免有应酬。但应酬要写诗时,却又要显出独特修养来才好。《送元二使安西》,技巧一流。这类应酬诗,王维其实不少。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这是一首情韵感人的送别诗。晨雨淋洗后的渭城,土地湿润,空气清新,掩映在青翠鲜亮的柳荫之中的旅舍,令人留恋。再干一杯吧!朋友,西出阳关之后,再想遇到老朋友就难了。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云

  [唐]李白

  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扰,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寻扁舟。

  【注释】这首诗起落无迹,断续无端。仰怀古人,壮思欲飞;自悲身世,愁怀难遣。好似整个人只有驾一叶扁舟遨游江湖一条出路了。这在李白诗中还是不多见的,李白纵情山水却不能远离尘嚣,啸傲江湖并不是他的生活目标。但在这里,对现实的绝望似乎占了上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这是一首情思深厚的送别诗。好友在雾笼繁花的三月,辞别黄鹤楼东去扬州。作者立在江边目送友人乘坐的小船,渐行渐远,直到船影消逝在那碧绿的水天尽头,只有长江还在向着天边滚滚流去。此诗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告别诗。李白正要乘船离开桃花潭,好友汪伦深情地唱着歌赶来送行。诗中用“桃花潭水深千尺”夸张而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汪伦深情厚谊的赞美和感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①闻:听说。王昌龄(698~757?):唐代诗人。左迁:古人习惯上称降职

  为左迁。龙标:今湖南黔阳,王昌龄这次是被贬为龙标尉。遥:远远地。

  ② 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

  ③ 五溪:今湖南西部五条溪流的总称。

  ④ 与:给。

  ⑤ 风:一作“君”。夜郎:今湖南沅陵。

  【解说】

  在杨花落尽、杜鹃啼鸣的时候,诗人惊闻自己的好朋友王昌龄被贬到湖南龙标。龙标在当时还很荒凉,诗人十分担心,他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的朋友。

  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解】

  ①毕竟:究竟,到底。②四时:原指春夏秋冬四季,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③无穷碧:一片碧绿,无边无际。 ④别样红:红艳异常,与一般的红不同。

  【大意】

  究竟还是六月里西湖的风景美啊!

  这时湖上的风光和其他季节大不一样,

  万顷碧绿的莲叶,无穷无尽,一直连接到天边。

  在早晨阳光的映照下,这荷花开得分外红艳。

  【简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朋友林子方时写的。净慈寺是西湖边—座有名的佛寺。早晨诗人送朋友走出佛寺看到了西湖的美景有感而发,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人用的是抓局部带整体的表现手法,着重描绘了碧绿接天的莲叶和红艳映日的荷花,突出了六月里西湖风光的特色。诗中的后两句也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多用来比喻有特色的、成绩突出的人和事。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荆门:山名,在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

  【简析】诗人正自家乡四川东下,仗剑远游,意气风发,这首诗写得气势奔放和开阔,表现出一种愉快和乐观的心境。

送别的诗歌

  1、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送友人

  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送沈子福之江东

  作者|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4、南浦别

  作者|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6、别董大

  作者|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芙蓉楼送辛渐

  作者|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别离

  作者|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9、于易水送人一绝

  作者|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1、渡荆门送别

  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赠汪伦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1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4、谢亭送别

  作者|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5、送李侍御赴安西

  作者|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聪。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北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16、送杜十四之江南

  作者|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7、赋得暮雨送李曹

  作者|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8、送别诗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金陵酒肆留别

  作者|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关于送别的现代诗歌

  1、《送别》

  作者|席慕容

  不是所有的梦都来得及实现

  不是所有的话都来得及告诉你

  内疚和悔恨

  总要深深地种植在离别後的心中

  尽管他们说 世间种种

  最後终必成空

  我并不是立意要错过

  可是我 一直都在这样做

  错过那花满枝桠的昨日

  又要错过今朝

  今朝 仍要重复那相同的别离

  馀生将成陌路

  一去千里

  在暮霭里

  向你深深地俯首

  请为我珍重

  尽管他们说 世间种种

  最後终必 终必成空

  2、《等你 在雨中》

  作者|余光中

  等你 在雨中 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 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 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著黄昏 隔著这样的细雨

  永恒 刹那 刹那 永恒

  等你 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 等你 在刹那 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 此刻

  如果你的清芬

  在我的鼻孔 我会说 小情人

  诺 这只手应该采莲 在吴宫

  这只手应该

  摇一柄桂浆 在木兰舟中

  一颗星悬在科学馆的飞檐

  耳坠子一般的悬著

  瑞士表说都七点了 忽然你走来

  步雨後的红莲 翩翩 你走来

  像一首小令

  从一则爱情的典故□你走来

  从姜白石的词中 有韵地 你走来

  3、《永远,我等》

  作者|余光中

  如果早晨听见你倾吐,最美的

  那动词,如果当晚就死去

  我又何惧?当我爱时

  必爱得凄楚,若不能爱得华丽

  你的美无端地将我劈伤,今夏

  只要伸臂,便有奇迹降落

  在摊开的手掌,便有你的降落

  在我的掌心,莲的掌心

  例如夏末的黄昏,面对满池清芬

  面对静静自燃的灵魂

  究竟哪一朵,哪一朵会答应我

  如果呼你的小名

  只要池中还有,只要夏日还有

  一瓣红艳,又何必和你见面

  莲是甄甄的小名,莲即甄甄

  一念甄甄,见莲即见人

  只要心中还有,只要梦中还有

  还有一瓣清馨,即夏已弥留

  即满地残梗,即漫天残星,不死的

  仍是莲的灵魂

  永远,我等你分唇,启齿,吐那动词

  凡爱过的,远不遗忘。反受过伤的

  永远有创伤。我的伤痕

  红得惊心,烙莲花形

  4、《送别》

  作者|张福猛

  来吧   兄弟

  咱再倒满

  把夕阳  云彩  还有桌旁的垂柳

  全倒在酒杯里

  如诗如画

  才对的起这良辰  美酒

  来吧  兄弟

  咱再倒满

  把祝福  梦想  还有诗和远方

  全倒在酒杯里

  劝君更尽

  送兄弟踏上未知的征程

  来吧  兄弟

  咱再倒满

  把乡情  村路   还有相思和泪水

  全倒在酒杯里

  把酒酣醉

  留给大地两个背影

  夕阳醉了  落下了西山

  云彩醉了  躲进了闺房

  月亮也说自己醉了

  它说自己有两个脑袋

  你也醉了

  哭了笑了大骂这吃人的世道

  我也醉了

  找不出北斗星勺柄的方向

  一觉醒来

  你已踏上行程

  不知道陌生的地方

  会不会

  有一段不再单相思的爱情

  5、《赠别》

  作者|杨牧

  人生有多少别离

  唯天山下,这多急切

  我骑着马

  你也骑着马

  我要去追赶我的马群

  你要去赶最后一班车

  送你什么

  冰雪太冷

  炽沙太热

  野草带走容易凋萎

  小溪给你容易枯竭

  残阳不错,诗意很多

  但那过分得有些像血

  人总是要离别的

  阴晴圆缺,天山月

  唯有心,像这草原

  一岁一荣,消了残雪

  地球没出都是中心

  随便那里都可辞行

  别就别在这马背上吧

  在同一张鼓面

  敲出鼓点

  为了连结往后的思念

  赠一个背景给你看

  6、《送别》

  作者|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7、《送别》

  你可还记得

  那相聚的笑容

  如今

  却要分别

  一切如梦

  只不愿醒来

  虽早已知晓

  分别的宿命

  却仍

  敌不过那思念

  只是几日

  聚散苦匆匆

  你转身

  对我作别离的挥手

  更添

  百般愁肠

  不过片刻

  泪涌似堤决

  我双手合十

  送去的祝福

  伴你

  风雨带走这一程

  何时能再会

  我的好兄弟

  8、《送别》

  再见了,我的朋友

  我们在一起已六年

  与你共度的这时光

  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

  如今却要分别

  不舍,我的朋友

  但这世界上没有不散的宴席

  我们始终要分别

  让我们为对方拭去眼角的泪

  再说一次再见

  送上对对方最美好的祝福

  让我们话别在六月

  再见了,让我们握手分别

  虽然不见了

  但是仍要想念

  9、《长亭送别诗》

  天蓝云碧花满地,北雁南飞何时归

  霜降枫林如此红,其实那是离人泪。

  张生慢行莺莺追,此时才知何最贵。

  生到一声吾去也,莺莺小姐更憔悴。

  鸿雁传书日日盼,月满西楼望生回。

  秋风落叶尽乱飞,席间张生紧锁眉。

  张生眼中饱含泪,强忍不敢使下垂。

  盈盈此时似痴呆,一日不到瘦腰围。

  前晚张崔刚幽会,今日分离非滋味。

  夫妻俩人相聚难,只因黑暗此社会。

  莺莺愿弃相国女,张生不当相国婿。

  两人爱情如钢铁,粗茶淡饭互相陪。

  父母面前子女讳,莺莺盼与夫望眉。

  美酒佳肴似泥土,只盼尽快与君会。

  茶饭均断相思泪,君要按时把家归。

  蝇头小官把情拆,试问苍天谁的罪

  生誓无名必不归,老天不会可怜谁。

  真才实学肚里装,必定做那状元位。

  紫燕鸟儿向西飞,杜鹃啼血心如灰。

  出门在外不比家,保重身体这才对。

  独倚楼台人憔悴,黄河都是莺莺泪。

  盼君无言独自归,昨夜芳香仍留被。

  若见外地花与草,想想莺莺等君回。

  两情若是久长时,朝朝暮暮心相会。

  张生独自骑马去,烦恼皆到莺心碎。

送别朋友的诗歌

  希望这篇文章关送别朋友的诗句能对您有所帮助!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 王孙归不归

  送别------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花开花落四季更替

  想念我和你

  想念那天际

  想念那年被雨季湿润是记忆

  想念微涩的青春

  流年似水时光匆匆离去

  看候鸟开始迁徙

  我们将追寻梦想流浪天地

  有一天

  如果我们再见彼此

  是否能认出就是你

送别的唐诗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朱大入秦

  (唐代·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送友人

  (唐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

  (唐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山中相送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五冈,送君不没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郭司仓

  (唐)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情意绵绵,动人肺腑。首联工对,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告别的地点。然后,写别处的山水: “青山横亘外城之北,白水环绕东城潺流。”这两句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 “东城”。“青”、“白”相间,色彩分明。“横”字刻出山之静态,“绕”字画出水之动态。如此描绘,随意自然,清爽无比。

  中间二联点明主题,写分手时,两人依依不舍,实在不愿分离。 前两句写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落笔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后两句,巧妙地以“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写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 尾联更进一层,抒发难舍难分的情绪在这山明水秀、红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特别令人留恋而感到难舍难分。扣人心弦。真是鬼斧神工!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

  班马长鸣,形象新鲜活泼。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这时,我又看到了远处美不胜收的景色,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你象蓬草飘泊万里远征。游子心思恰似天上浮云,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你若无心我便休

经典散文欣赏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