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经典语录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佛说中心经

  佛告诸比丘。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读。佛说经已。五百沙门。皆得阿罗汉道。阿难白佛言。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诸菩萨。四辈弟子。天龙鬼神。帝王臣民。日会听经。佛右面比丘。名曰目连。神通妙达。智如虚空。随时变化。权智并行。普还济众。数如恒沙。诸天稽首。靡不师仰。佛告目连。彼有大国。去斯八千。处在边境。不睹三尊之至灵。希闻如来无所著正真等正觉神妙清化。习于颠倒众邪之行。以为真谛。王及臣民。奉事梵志等五百人。各有五通力。能移山住流。分身变化。国有大山。塞民迳路。举国患之。王以山为民艰难。具向梵志说之。梵志答曰。吾等自为民除害。王无戚焉。即绕山坐。各一其心。以道定力。山起欲移。佛告目连。汝往彼国。现道神化。长度梵志。济其君民。令远三涂。永处福堂。目连受教。承佛威神。寻路放光。遏绝日明。悬处虚空。当其山巅。山为不动。梵志惊曰。此山已起。谁回之乎。日又无光。此将有以。中有明者。以定意观众弟子心。谁秽浊者。令山不移。睹见诸心。普有道净。国荣宝色。不秽其心。仰头观见。睹一沙门。当其山上。梵志佥曰。正是瞿昙弟子所为。梵志呼曰。王令吾等为民除患。汝抑之为。目连答曰。吾自悬虚。谁抑汝等山。梵志三尽道力。欲令山移。山入三下。遂成平地。梵志顾相谓曰。夫有明达。道德深者。即吾等师。咸兴整服。稽首敬白。愿为弟子。示吾极圣。目连答曰。汝等欲去瞑就明者善。吾有尊师。号无上正真天中之天。为一切智。汝等寻吾往至佛所。诸梵志曰。佛之导化。宁殊于师乎。目连曰佛以须弥为芥子。吾以芥子为须弥。叹佛德毕曰。汝等寻吾后。目连接诸梵志。犹若壮士屈伸臂顷。即在佛前。具陈其情。白佛言。吾承无上正真神势之化。化诸梵志。斯等内外已净。犹若新氎易可为色。唯愿世尊。荡其微垢。令成真净。梵志见佛。心开意喜。皆作沙门。佛言我为汝曹说经。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语中深说度世之道。政心为本。听我所言。使后世传行之。诸比丘皆叉手受教。佛言人身中。有五贼。牵人入恶道。何等为五。一者色。二者痛痒。三者思想。四者生死。五者识是五者。人所常念。佛言人常为目所欺。为耳所欺。为鼻所欺。为口所欺。为身所欺。目但能见不能闻。耳但能闻不能见。鼻但能知香臭不能知味。口但能知味不能知香臭。身体但能知寒温不能知味。是五者皆属心。心为本。佛言诸比丘。欲求道者。当端汝心。人从痴故。随十二因缘。便有生死。何等为十二因缘。一者痴。二者行。三者识。四者名色。五者六入。六者栽。七者痛。八者爱。九者受。十者有。十一者生。十二者死。施行善者。复得为人。施行恶者入地狱饿鬼畜生鬼神中。佛坐思念。人痴故有生死。何等为痴本。从痴中来。今生为人。复痴心不解。目不开。不知死当何趣。见佛不问。见经不读。见沙门不承事。不信道德。见父母不敬。不念世间苦。不知地狱中考治剧。是名为痴。故有生死不止。人死如呼吸之间。脆不过于人命。人身中有三事。身死识去。心去意去。是三者。常相追逐。施行恶者。入地狱饿鬼畜生鬼神中。施行善者。三亦相追逐。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堕是五道中者。皆坐心不端故。佛告诸比丘。皆当端汝目。端汝耳。端汝鼻。端汝口。端汝身。端汝心。身体皆当断于土。魂神当不复堕泥犁畜生鬼神中。视人家有恶子。为吏所取。皆坐心不端故。人身中有百字。如车有百名。人多贪好怒。不思惟身中事。死入地狱中。后悔无所复及。我弃国捐转轮王。忧断生死。欲度世间人使得无为道。第一精进者。立得阿罗汉。第二精进者。得阿那含。第三精进者。得斯陀含。第四精进者。得须陀洹。虽不能大精进。当持五戒。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饮酒。

  佛言。人坐起常当思念四事。何等四。一者自观身。观他人身。二者自观痛痒。观他人痛痒。三者自观意。观他人意。四者自观法。观他人法。内复欲乱者心当自端视身体。饥亦极。饱亦极。行亦极。住亦极。坐亦极。寒亦极。热亦极。卧欲来时。当自惊起坐端心坐。心不端者。当起立。立不端者。当经行。心傥不端者。当自正。譬如国王将兵出斗。健者在前。既在前鄙复却适欲却着羞后人。诸比丘既弃家舍妻子。剃须发为沙门。虽一世勤苦。后长解脱。已得道者。内独欢喜。视妻如姊弟。视子如知识。无贪爱之心。常当慈哀十方诸天人民。地狱饿鬼畜生蜎飞蠕动之类。皆使富贵安隐度脱。得无为之道。见虫兽当以慈哀愍伤之知生不复痴。能有是意者。常念师恩。事佛如人念父母。如狱中死罪囚。有贤者往请囚出囚。黠慧者常念贤者恩。比丘已得道者。当念佛。如是念经。当如人念饮食。诸比丘。当转相承事。如弟事兄。中有痴者。当问黠者。展转相教。问黠者如瞑中有灯火。无得阴谋。作恶无得诤讼。见金银当如见土。无得妄证人入罪法。语言无得妄中伤人意。不闻莫言闻。不见莫言见。行道当低头视地虫。无得蹈杀。无得目贪人妇女。无得形相人妇女。坐自思惟。去贪爱之心。乃得为道耳。

  佛告诸比丘。欲求道者。当端汝心。于闲处坐。自呼吸其气息。知息短长。长息不报。形体亦极。闭气不息。形体亦极。分别思惟。形体谁作者。心当视内。亦当观外。自思惟欢然与人有。异心。当是时不用天下珍宝。心稍欲随正道。意复小动者。即还自守其意。意即为还。譬如人有镜。镜不明则不见其形。磨去其垢。乃自见形。人以去贪淫嗔恚愚痴。譬如磨镜。端自思惟。天下无坚固。皆无有常。

  佛告诸比丘。持心当如四方石。石在中。庭雨堕不能坏。日炎亦不能消。风吹亦不能动持心当如石。佛言天下人心。如流水中有草木。各自流行。不相顾望。前者亦不顾后。后者亦不顾前。草木流行。各自如故。人心亦如是。一念来一念去。亦如草木前后不相顾望。于天上天下。无所复乐寄居。天地间弃身不复死。道成乃知师恩。见师即承事。不见者思惟其教诫。如孝子念父母。意定乃有一心。便慈哀天下人民蜎飞蠕动之类。坐独自叹已脱身于天下及五道。一者天道。二者人道。三者畜生道。四者饿鬼道。五者地狱道。已得罗汉道者。便能飞行变化。身中能出水火。能出无间入无孔。欲离世间。取无为去者即能。

  佛告诸比丘。道不可不学。经不可不读。佛说经已。五百沙门。皆得阿罗汉道。阿难白佛言。是诸沙门。闻经意解。何其疾也。佛言。此诸比丘前迦葉佛时。受诵斯经。中间无佛。随世因缘废不复闻。至吾为说。闻即得道。佛说经竟。诸菩萨。四辈弟子。帝王人民。天龙鬼神。无不欢喜。为佛作礼。

佛曰经典语录

佛经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十七、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二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二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二五、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二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三一、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三三、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三五、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三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三八、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四一、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四二、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四三、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四四、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四五、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四六、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四七、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四八、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四九、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五十、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佛经中的人生悟道

  目连说方便偈

  当速求方便,于此佛法众,

  当除生死患,如象食竹叶,

  若于此佛法,修诸无欲业,

  已除诸尘劳,亦尽若源本。

  法身舍利偈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

  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佛祖开示婆罗门偈

  所行非常,谓法兴衰;

  夫生辄死,此灭为乐。

  药shi佛谈粥偈

  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施粥。

  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

  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为药佛所说。

  妙色王求法偈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

  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施舍得道偈

  虽得积珍宝,嵩高至于天。

  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

  不善像如善,爱而似无爱。

  以苦为乐像,狂夫之听厌。

  三谛偈

  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涅盘经

  本有今无,本无今有。

  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庄亚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消除宿业障,同登无上觉。

  缘起偈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

  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

  无常偈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七佛通戒偈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诞生偈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今兹而往,生分已尽。

  黄昏偈

  此日已过,命即衰减,

  如少水鱼,斯有何乐

  香偈

  戒香定香解脱香,光明云台遍法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见闻普熏证寂灭。

  三力偈

  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

  及与法界力,周遍众生界。

  初夜偈

  白众等听说,初夜无常偈;

  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

  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

  勇猛能精进,摄心常在禅。

  四第一偈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亲,涅盘第一乐。

  慈悲心偈

  常行于慈心,去除怨恨想;

  大悲感众生,悲惜化泪雨。

  修行大喜心,同已所得法;

  拥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植树造林的宣传语

幼儿园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