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表演游戏教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有趣游戏作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游戏的快乐,并在游戏中学会作文,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指导学生把游戏的过程写下来,重点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教学重、难点:能把观察到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用文字表达出来,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你相约动感地带

  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我们一起玩一个有意思的游戏——对着干。

  二、组织玩学生玩游戏

  过渡:现在我宣布游戏规则:我发出指令,你只要和我对着干就行。比如说,我说“站”你就“坐”,我说“立正”,你就“蹲下”。反应要快,做错的和反应慢的就淘汰出局。(被淘汰的同学请自觉地站到走道当观众,强调一定要自觉)

  胜利者可以获得一块魔法石(词语)要想取得胜利,老师这里有两个小窍门

  1)认真听好老师发出的每一个指令。2)迅速做出与指令相反的动作。

  1、第一轮学生进行玩游戏

  过渡:记住了吗?同学们,请注意,游戏开始”(举左手,举右手、站,坐,站站站)

  2、第二轮挑战赛

  过渡:现在场上的同学都很不错,哪位愿意上来继续挑战?(8人)好,其他同学请回到

  座位上当观众,还请观众们准备好你的高清摄像头,用你明亮的双眼把精彩的画面拍下;把有趣的动作拍下(板书:动作、神态);用你灵敏的耳朵把这精彩的瞬间录下(板书:语言、心理活动)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1)都准备好了吗?游戏继续。(向左转,向右转,伸右手摸左耳朵,伸左手摸右耳朵。)

  2)游戏玩到这里,不得不恭喜你们。你们就是这场游戏的胜利者。获胜者听着,立正。(哈哈,我宣布今天的游戏,他们全军覆没。)

  三、指导习作重点

  1、指导学生写游戏过程

  过渡:喜欢玩这个游戏吗快乐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短暂。游戏结束了。怎样才能让这份快乐延续呢?要学会把这份快乐写下来,与别人一起分享。老师想跟你们分享有趣的的镜头。请看。(出示例文)解说,看前面的那个镜头是吴老师适用全景拍摄,抓住人物在融入当时紧张的气氛。红线画的部分就是特写镜头。

  过渡:你们有什么精彩的镜头跟大家分享呢?如:玩游戏时,整个教室里的气氛怎么样,同学们有什么反应

  2、学生交流拍到的精彩镜头

  1)出示(玩游戏时,整个教室里的气氛怎么样,同学们有什么反应?)

  点评1:抓住场上的人物,还融入了当时紧张的气氛,给人留下热闹非凡总的印象。能分享一下你拍到的特写镜头吗?(3个学生说)(出示:玩游戏时,某某同学是怎样做的?做了些什么?做得怎么样?说了些什么?自己又是怎样做的想了些什么?)

  很多同学都想分享,这样吧,把他写下来。要是把你拍的精彩镜头写进作文里就可以给读者再次呈现玩游戏的过程。

  过渡:写得时候只写游戏过程,题目开头结尾不用谢。可以参考老师提供“写作指南”(出示)在描写时,要注意捉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生动有趣。希望老师送给你的魔法石能帮你的忙。请动笔写在稿纸上字数不定(时间15分钟)

  四、学生开始习作,老师巡回指导。(15分钟)(寻找写得好的的作文)

  五、点评作文

  过渡:时间到,我们一起分享某某同学的精彩镜头。假如你也拍到同样的镜头你也可以补充。

  1、朗读优秀作文(投影学生作文)

  2、哪位高手也拍到这个镜头,有什么想说的。

  3、重点围绕以下方面进行讲评:

  是否渲染整个场景气氛;(融入紧张的气氛)

  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等,心理活动描写,神态描写是否写具体了;

  语言是否生动,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把画面写生动了)没有;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2、针对写得不够具体的:哪位同学也拍到这个镜头,你来补充一下,你看到当时他是怎么做的,谁帮他改改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细节描写。

  六、作业:修改作文

  过渡:请修改明显错误的标点符号,字,词,句评改作文分以下步骤:

  1、自读自改

  2、互读提建议

  3、自己再修改。好的作文都是修改而成的。

  改作文时,我们做到:齐读(仔细推敲,认真修改,开动脑筋,勤于动笔)

  板书:游戏过程: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

  评课:设计意图由于本班学生平时不善于观察周边事物,总觉得写作文无事可写的局面,又或者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节几乎称不上作文指导的作文课,我用鲜明的现场体验激发表达需求,同时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使他们“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确定写作内容范围,个个有内容可写拓展思路,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激趣学生敢于表答。由概括到具体,由表到里。

大班表演游戏教案

游戏作文课件ppt

  教学目的:

  1、在同学动态的情况下进行细致观察。

  2、学会记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外貌及心理活动。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或亲身体会把游戏活动中觉得最有趣的一个部分写下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设计理念:重体验,重观察。(边玩边写,注重实践)

  讲方法,施引导。(边引边写,把握梯度)

  会思考,善表达。(边想边写,训练思维)

  设计意图:

  激情是写作的动力。诱导学生产生激情、保持激情,从而表达激情,是使学生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的关键手段。所以我希望在作文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兴奋起来。通过亲身参加游戏活动,让学生充分调动眼睛、耳朵以及整个身心,观察游戏,体验游戏,然后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

  2、平时你们常玩什么游戏呢?把你认为好玩的游戏告诉大家。

  (幻灯2)看来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二、游戏规则

  1、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木头人”(板书)

  2、做“木头人”游戏要注意什么呢

  3、老师还特意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幻灯3出示儿歌)

  同学们,今天我们不光要做游戏,还要学会观察,让我们一起走进习作天地(幻灯4)了解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幻灯5)我们本节课的训练内容是(幻灯6)“我们都是木头人”

  三、游戏:

  一说到游戏,同学们早已是迫不及待了,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游戏环节(幻灯7)在做游戏前老师要留一些问题给大家。(幻灯8)

  1.演“木头人”:

  做这个游戏,我们首先要演好“木头人”。(板书:演)

  (1)摆姿势:开动脑筋想,你准备摆个什么可爱、有趣的姿势做“木头人”呢?快快想,游戏马上要开始了。

  (2)演一演:(全体起立)

  (3)等一等,先别开始,我想问一下,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4)现在游戏真的要开始了。准备:你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孩子们,第一个游戏到此结束,同学们请坐。

  (5)说一说:你觉得演“木头人”好玩吗?你来说说什么地方最好

  玩?(注意引导:在演木头人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时间到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得呢?)(板书:说)

  同学们可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说说。(幻灯9、10)

  同学们表现的太棒了,下面我们赶快来做下一个游戏。(幻灯11)

  2.逗“木头人”:刚才大家演“木头人”演得那么好,这时如果有人逗你笑,你还能做得这样好吗?(板书:逗)(幻灯12)

  (1)说活动方法:两位“木头人”上台。另两位同学要尽量用语言、动作、表情来逗“木头人”,看能不能把“木头人”逗笑。坚持到最后的“木头人”就是“超级木头人”。千万注意逗笑的人不能接触“木头人”的身体。

  (2)请“木头人”上台,三位同学来逗。

  (3)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幻灯12)

  a.游戏中,请你仔细观察“木头人”脸上的表情和身体姿态的变化。

  b.逗笑的同学是怎样“逗”“木头人”发笑的。

  (4)逗笑。

  (5)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什么地方最有趣?(引导学生说具体哪个动作、语言、表情。)(板书:说)(同学们可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说说。幻灯13)

  四、写话

  1、开心的时刻总是那么短暂,孩子们让我们拿起笔把这有趣、快乐的时刻记录下来吧!(幻灯14)

  2、回忆一下,把你认为刚才“木头人”活动中最有趣的一个部分写下来吧!你可以写全班演“木头人”的情形;也可以写一个同学逗三个“木头人”,或者写自己做木头人,自己逗木头人。

  (这些方面,你觉得哪个方面印象深刻你就写哪个方面。你可以写做“木头人”时心里的想法,也可以写逗笑者的语言、动作,或者写“木头人”和逗笑者的神态……)

  3.读片断。请同学把自己写的“木头人”片断读一读。大家当小老师,听听他写得是不是有趣?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个地方需要修改

  五、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抓住重点,展开细致生动的描写;与我们的心灵进行交流,写出真情实感,我们一定能写出一篇精彩的习作。

  这堂课我们通过亲身活动,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幻灯15)课后请选择你最满意的题目,再加上开头和结尾。除了你刚才详细写的一次活动之外,你还可以简略写一写另外两次活动。详略得当地写文章,创作出精彩的游戏作文。

  板书设计:

  “木头人”

  演外貌

  逗神态

  说动作

  写语言

  心理活动

游戏作文

  教学目的:

  1、在同学动态的情况下进行细致观察,作文教案:玩游戏。

  2、学会记叙人物的音容笑貌和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或亲身体会把游戏活动中觉得最有趣的一个部分写下来。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时间:

  一课时设计理念:重体验,重观察。(边玩边写,注重实践)讲方法,施引导。(边引边写,把握梯度)会思考,善表达。(边想边写,训练思维)设计意图:激情是写作的动力。诱导学生产生激情、保持激情,从而表达激情,是使学生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的关键手段。所以我希望在作文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兴奋起来。通过亲身参加游戏活动,让学生充分调动眼睛、耳朵以及整个身心,观察游戏,体验游戏,然后完成从思维到文字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大家喜欢玩游戏吗

  2、平时你们常玩什么游戏呢

  二、游戏规则

  1、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名字叫“木头人”(板书)

  2、做“木头人”游戏要注意什么呢

  3、老师还特意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教案《作文教案:玩游戏》。(幻灯出示儿歌)

  三、游戏:

  1.演“木头人”:做这个游戏,我们首先要演好“木头人”。(板书:演)

  (1)摆姿势:开动脑筋想,你准备摆个什么可爱、有趣的姿势做“木头人”呢?快快想,游戏马上要开始了

  (2)演一演:(全体起立)准备一次、准备第二次

  (3)等一等,先别开始,我想问一下,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呢?(4)现在游戏真的要开始了。准备:你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

  (5)说一说:你觉得演“木头人”好玩吗?你来说说什么地方最好玩?(注意引导:在演木头人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时间到的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得呢?)

  2.逗“木头人”:刚才大家演“木头人”演得那么好,这时如果有人逗你笑,你还能做得这样好吗?(板书:逗)

  (1)说活动方法:两位“木头人”上台。另两位同学要尽量用语言、动作、表情来逗“木头人”,看能不能把“木头人”逗笑。坚持到最后的“木头人”就是“超级木头人”。千万注意逗笑的人不能接触“木头人”的身体。

  (2)请两位“木头人”上台,三位同学来逗。其他同学就是评委了,评一评谁表演得最有趣。最会逗笑的评他为逗笑专家,坚持到最后没笑的木头人评为“超级木头人”(板书:评)

  (3)评委们注意观察:(出示课件)评委齐读要求:a.游戏中,请你仔细观察“木头人”脸上的表情和身体姿态的变化。b.逗笑的同学是怎样“逗”“木头人”发笑的。

  (4)逗笑。(三十秒)

  (5)评出“逗笑专家”和“超级木头人”: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什么地方最有趣?(引导学生说具体哪个动作、语言、表情。)

  3、大家想不想亲身体会一下“木头人”和逗笑者呢?和你的同桌一起玩游戏,一人演木头人,一人做逗笑者,成功了之后,换一换角色。

  四、出示范文。

  1、开心的时刻总是那么短暂,待会就让我们拿起笔把这有趣的时刻记录下来吧!

  2、在写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位同学写的贴鼻子游戏,看他写得好不好。3、你觉得他写得好吗?(生答,师相机总结板书: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外貌)

  4、这些方面,你觉得哪个方面印象深刻你就写哪个方面。你可以写做“木头人”时心里的想法,也可以写逗笑者的语言、动作,或者写“木头人”和逗笑者的神态……

  五、写话

  1、回忆一下,把你认为刚才“木头人”活动中最有趣的一个部分写下来吧!你可以写全班演“木头人”的情形;也可以写一个同学逗三个“木头人”,或者写自己做木头人,自己逗木头人。

  2.写话。

  3.读片断。请三位同学把自己写的“木头人”片断读一读。大家当小老师,听听他写得是不是有趣?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个地方需要修改

游戏小方案

  河北保定顺平县教研室王占新

  执教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教授娄湘生

  学生保定市实验小学五(2)班54名学生

  时间地点2007-4-12保定市实验小学报告厅

  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

  老师:我是从北京来的,我姓娄,高楼的“楼”去掉左边的“木”字旁,那你们称呼我……

  学生:娄老师。

  2、铺垫游戏

  (1)交代游戏要求

  老师:今天娄老师和同学们上一节游戏作文课,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学生:喜欢。

  老师:做游戏也得动脑筋,那就是(老师在黑板的右侧竖着写了“看”“听”“想”三个字):首先要“看”,还要注意“听”,而且要动脑筋“想”。下边咱们试一试。

  (2)尝试游戏

  (老师在黑板正中间画了一条长长的竖线)

  老师:谁能让这条长长的竖线变短了

  生1:(一名同学写了一个大大的“听”字)这一竖,当成“听”字的一竖,让人感觉竖变短了。

  老师:他没听懂。谁再来

  生2:擦去一截(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到黑板演示)。

  老师:你用的这是什么办法

  生2:(说不出,摇头。)

  老师:可以请人帮忙。

  生2:(叫起班里的另一名同学)

  生3:可以叫做“去除法”。

  老师:(老师重新把竖线变长)问:谁还有别的办法

  生4:走一段距离,离黑板远一点,竖线会感觉变短。

  老师:离多远都是这条线,没有变短。

  生5:中间擦一段。

  老师:可以。这叫什么方法

  生5:可以叫做“分解法”。

  老师:对,分解法,或者“截断法”。还有什么办法

  生6:在这条竖线旁边画一条更长的线。

  老师:这叫什么方法

  生6:比较法。

  老师:这个游戏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老师:下面我们正式上课。

  一、老师揭题。

  1、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三道算术题:

  3+1=

  10+2=

  199+166=

  老师: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生1:就是……

  老师:没有“就是”。

  生1:嗯……

  老师:没有“嗯”。别跟某些领导讲话似的,有那么多毛病。

  生1:老师在黑板上出了几道加法题。

  生2:老师出了几道数学题。

  老师:说和大家不一样的想法。看到这三道数学题你怎么想

  生3:是不是作文的字数。

  老师:谁规定作文一定要有一定的字数?写的长不一定比写的短好。语言越简练越好。

  生4:今天是习作课,干嘛出几道算术题

  老师:是啊,这不是小儿科嘛?下面大家动笔,写下第一段。不用写题目,文章自古本无题。“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学生:(随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老师:这首诗的题目就是《关雎》。“七月流火……”就叫《七月》。大家先写第一段,空出一行。

  3、学生写作,教师巡查指点。

  老师:“本来是一节习作课,老师却在黑板上写了几道算术题,让我很疑惑。”这个“疑惑”用得好。

  老师:“老师出了几道没有意义的算术题。”写得好!

  ……

  二、老师否定学生答案。

  1、老师:第一段我们就写到这里。看黑板上的几道题,谁会做

  2、(学生纷纷举手,老师请一名同学到黑写出答案)

  3+1=4

  10+2=12

  199+166=365

  3、老师:这位同学解答的对吗?(学生表示解答正确,结果老师在每道式题后面打了一个“×”。)老师:这时你怎么想?说说看。

  4、学生一脸疑惑。

  生1:××同学的答案明明是正确的,为什么老师说错了

  生2:什么大学老师,连算术题都不会。

  ……

  5、老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开始动笔写第二段。

  6、学生写作,老师巡查指导。

  老师提示:这位同学写的好,“重重地打了个叉”。高年级了,不仅要有叙述,还要有描写,有议论。

  7、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习作,师生评议。

  生1:朗读自己习作。

  老师:写得不错,读的不太流利。大家说一说,他写的怎么样?学会欣赏别人,是一种大度的表现。

  学生评议……

  生2:“……连数学题都不会,还大学教授呢!”

  老师:提提建议,如果加上点什么就更好!

  学生小声议论……

  三、老师写出“答案”。

  1、(老师每个式题后面都写了“1”。)老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又有什么想法

  2、学生发表看法。

  生1:娄老师,是不是你写错了

  生2:“3+1”“10+2”“199+166”怎么会等于“1”呢

  老师:再动脑筋想一想,老师为什么三个式子的结果都等于“1”。

  ……

  生3:三个季度加一个季度是四个季度,四个季度是一年,所以“3+1=1”。依此类推,一年又是二个月,所以“10+2=1”。一年又365天,“199+166=1”。

  3、老师:下面写第三段。高年级了,写作要注意有顺序、写具体、抓重点,又是还要注意写出特点。

  4、学生写作,老师巡查指导。

  老师:“啊,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啊”用得好。“恍然大悟”用得好。

  老师:“一语道破天机。”好!高年级作文,不能总是大白话,要用书面语。

  ……

  5、同桌交换习作。

  老师:我们写作,要愿意拿给别人看,让别人欣赏,请别人提提意见。

  ……

  6、师生评议。

  生1:我想一年有四季,所以“3+1=1”……

  老师:我要给她提一点意见,这个发现不是她,是我。她是在篡夺我的胜利果实。(学生笑)写实的作文要真实。

  ……

  四、发散扩展,学生出题。

  1、你能给我出这样的题目吗

  2、学生出题。

  生1:一周有七天,所以“5+2=1”。

  生2:“4+3=1”。

  老师:“1+6=1”。怎么总是“年月日”?可不可以换个角度

  生3:6+2=1。因为一个人头上有两只眼睛,两只眉毛……

  老师:眉毛是按“只”说吗

  生3:人有两个眼睛,两个耳朵,两个鼻孔,还有两条眉毛。所以是“6+2=1”

  ……

  3、老师:把这一段写下来。

  五、给习作命题。

  1、老师:给你的作文命一个什么样的题目呢

  2、学生命题。

  生1:《为什么“3+1=1”》

  生2:《怪老头,怪作文》

  生3:《换一种角度思考》

  生4:《一堂让我受益匪浅的作文课》

  生5:《“1”的特性》

  生6:《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六、老师小结。

  老师:这节课让我们懂得了,口语表达就是我“口”说我“眼”,我口表我“心”。写作就是把“说”变成“写”。还让我们懂得了,写作要真实,要具体,要有顺序,又重点,抓特点。要在叙述中有描写,有议论。要注意纠正口头语。少说大白话。

健康游戏我常玩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选择合适的、健康的游戏,做到玩得开心、轻松;

  2、在游戏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并懂得分析游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激发学生玩游戏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健康的、安全的游戏。

  教学难点:在游戏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并懂得一些游戏的注意事项。

  课前准备:课件、校园活动小视频和图片、校外游戏小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抢椅子”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呀?(选几个同学参加游戏,并讲解游戏的规则)

  游戏规则:音乐响起时,参加游戏的同学就按照一定的顺序,围着椅子转,音乐一停,就要坐到椅子上,没有抢到椅子的同学,将会被淘汰,然后走到老师这边来。有同学被淘汰了,老师的小助手帮老师整理椅子。

  活动1:播放音乐,学生开始做游戏。

  老师和赢的同学交流心得。

表演

  有一天,我们在操场上看了-场有趣、精彩的表演。我们把椅子搬到老师指定的位置坐下来后表演开始了,-个小伙子对着同学们说:"我要买条鱼,可我钱不够,怎么办呢?"。忽然,他看见了-个大瓶子,他灵机-动,想岀了好办法,于是又对我们说:"对了,把这个东西拿到市场上去卖了,不就可以了吗!"

  我们每个同学都看得津津有味,-个多小时的表演终于结束了,每个同学都依依不舍地回到了教室,精彩的节目在我的脑海里永远回荡。

一场“游戏”

  今天,我和几个小伙伴坐在一棵大树下无所事事,几十分钟后,一位同学向我们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

  这个“人民代表大会”是由八位领导组成的一次会议,主要商量今天下午的娱乐活动事宜。经过一场激烈的争辩,我们意见达成一致,今天下午就开始了一场激烈的“游击战”——捉迷藏。

  经过剪刀石头布后,我们决定了这个捉迷藏的寻找者。唉,俗话说的好“怕什么就会来什么!”这句话用在我身上最合适了。

  捉迷藏开始了,我闭着眼在倒数,朋友们那风驰电掣的速度令我惊讶。还没数十秒地上就连一根毫毛都没有了。我只好瞪大眼睛寻找地上的蛛丝马迹。寻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找到的一个脚印向楼上跑去了,“哈哈!世上的难事都瞒不过我‘捉人大王’呀!”于是我立刻冲上将三位“嫌疑犯”捉拿归案。

  另外四位伙伴我怎么也找不着,当我经过张爷爷家时,张爷爷却说:“张宇轩不在这!”我眼珠一转,心想: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嘛!我趁张爷爷不注意,一下钻进他家,真是“狡兔三窟”呀!我刚进前门,就听见后门的关门声,这不是“煮熟的鸭子飞了”吗!我气得直跺脚,经过“仔细勘察”之后,四、五、六号“嫌疑犯”也被我捉回“公安局”了!我心里美滋滋的,回家洗了个舒服的热水澡。

  这个无聊透顶的下午,被我们这群小伙伴变成了一个热闹的下午。

游戏

  “耶!”一阵欢呼声从我们的作文教室飞了出来,像小鸟一样飞遍神州大地。为“神马”欢呼?你一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吧!好吧,容我慢慢道来。

  今天是我们上作文课的第一天。任老师也许是心血来潮,竟突发奇想,让我们玩了一个游戏,叫“鬼脸秀一秀”。任老师对我们说:“一个鬼哪里最可怕?”“是脸!”“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就是看哪一组扮的鬼脸最吓人,第一名得十分,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我们高声回答道。“好!十分钟讨论开始。”于是,我们立马陷入了紧张的讨论之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很快,十分钟的讨论时间就到了。怎么办?我与傅洪宇刚才讨论完。那小子把我的脸用红笔涂得惨不忍睹!好吧,只好硬着头皮上战场了。我们翻白眼,张大嘴,吓得台下尖叫声一声比一声高。哈哈,我们最后竟然得了第一名!

  今天太爽了!在这春节即将来临的日子里,我们竟然还扮了“鬼”,真是太有趣了!

快乐的班会游戏

  “哈哈!”这是哪儿传来的欢笑声?瞧!是220班的班会课,他们正在玩一个游戏——心有灵犀。

  主持人龚成恺开始讲游戏规则:“每两人一组,一人背对黑板,一人正对黑板,我在黑板上写一个词语或一个成语,正对黑板的人向背对黑板的人说词语的意思或动作来提示他。背对黑板的人只有25秒来猜,在这25秒里如果猜错了了,就请下去,如果猜对了,就给他加一分。明白了吗?游戏现在开始,有请陈思逸和陈茂松上场!”可他们还没搞几个,就失败了。

  终于轮到苏晨和我了,苏晨猜,我给他提示。开始了,龚成恺在黑板上写了“干杯”,“看清楚了吗?”他说。便把“干杯”擦掉了。我对苏晨说:“就是……就是……”我满脸通红,实在不知道怎么说。啊!我知道了,我说:“就是你爸爸出去和别人喝酒的时候,会听到“砰”的一声。”我说完,两手握成拳头,相互碰撞了一下。

  “难道是?是干杯?”苏晨刚说完,教室里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好,下一个。”龚成恺说。他在黑板上写了“企鹅”两字。哈!这太容易了,苏晨一定知道。我心想,便说:“这是一种生活在南极的动物,它不怕冷,动物之间很团结。”我怕苏晨不理解,双手向下张开,手和脚一摇一摆的。

  “哦!我知道了!是企鹅!”苏晨肯定地说。“对了!”龚成恺说。我脸上带着自豪的笑脸,表示苏晨真棒!龚成恺又在黑板上写了个“天天酷跑”,我一拍手,大声说:“这个,我会”然后给苏晨提示:“它是一种游戏,现在许多人玩。”我说着,摆出跑步的样子。“神庙逃亡?”“错误”龚成恺说,我又说:“这里面有宠物,还有工具。”

  “是天天酷跑。”苏晨垂头丧气地说。“对!下一个。”苏晨听了,又充满了活力。龚成恺又在黑板上写了“口语100”,我见了,说:“太容易了。”大声说:“英语老师天天都让我们回去读那个。”我说完,以为苏晨不知道,可苏晨自信满满地说:“是,口语100吗?”“对!”教室里有再次响起了雷电般的掌声。龚成恺说:“贺嘉熙,我相信你应该在书上看过这个词语。”他神秘一笑,在黑板上写了“坐月子”三个字。“啊!这是什么意思?”下面的同学也跟我一起问。我顿时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原来的自信全美了。这时,李姝婷说:“你出什么题呀!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换一个!”下面的同学也大声说道,龚成恺只好换了个“导航。”

  风波总算过了,可我心里却一点都不舒服。有气无力地说:“你爸爸出去旅游时,不认识路,就可以开起那个。”

  “是GPS吗?”苏晨说,“错了”龚成恺说。“是啊!GPS是导航的英文啊!”“回答正确!”苏晨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可爱。

  就这样我们一直玩啊玩啊,玩得很开心。笑声一直在教室里久久地回荡。

大班表演游戏白雪公主

  活动计划

  班级大班教师第6周星期

  表演游戏:白雪公主(一)游戏目的:1、继续培养幼儿运用不同的表情、语调动作表现不同的角色特征,并在清洁方面有所创新。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品质。3、学习自制游戏材料,游戏后自觉收拾玩具。游戏准备:1、物质准备: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王后、国王、猎人服饰房子、树、桌椅、餐具2、知识经验准备《白雪公主》的故事活动过程:1、和全班孩子一起复述故事内容,生动有表情地向幼儿讲述其中重要的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思想内容,了解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并喜欢上其中的角色。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王后、国王、猎人等人物角色的声音,并能在全班幼儿面前大胆表演出来。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中的角色的需要,准备了游戏材料,并向幼儿介绍游戏场地、新道具的使用方法及游戏材料的摆放。4、教师指导一组能力强的幼儿在全班面前进行表演,让幼儿更加了解故事情节及表演的程序。5、交代收拾玩具时的游戏材料的摆放要求,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常规。观察与反思

  活动计划

  班级大班教师第7周星期

  表演游戏——白雪公主(二)活动目标:1、继续培养幼儿运用不同的表情、语调动作表现不同的角色特征,并在清洁方面有所创新。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品质。3、学习自制游戏材料,游戏后自觉收拾玩具。游戏准备:物质准备: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王后、国王、猎人服饰房子、树、桌椅、餐具经验准备:《白雪公主》的故事游戏过程:1、请一组能力强的幼儿用指偶示范表演,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角色的性格特征。2、提出游戏要求:运用较适合角色特征的语调进行表演。幼儿按意愿协商分配角色,教师重点帮助表演《白雪公主》的小组合理布置宫殿、小木房和草丛等场景。3、幼儿游戏,教师着重观察幼儿能否较完整形象地表演。4、讲评:你觉得谁表演得最好?为什么?(重点评价如何表现角色特征观察与反思

  活动计划

  班级大班教师第8周星期

  表演游戏——白雪公主(三)活动目标:1、继续培养幼儿运用不同的表情、语调动作表现不同的角色特征,并在清洁方面有所创新。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品质。3、学习自制游戏材料,游戏后自觉收拾玩具。游戏准备:物质准备:七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王后、国王、猎人服饰房子、树、桌椅、餐具经验准备:《白雪公主》的故事游戏过程:1、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改编《白雪公主》的故事情节或角色对话?提出游戏要求:游戏前事先与同伴协商如何改编故事情节。2、幼儿自由组合,教师以观众身份指导幼儿较合理地改编故事。3、幼儿游戏,教师帮助幼儿协调故事与故事间,小组与小组间的交换,着重观察幼儿的创编情况。4、评价:表扬在情节上有所创新的幼儿。观察与反思

  活动计划

  班级大班教师第9周星期

  表演游戏——白雪公主(四)活动目标:1、继续培养幼儿运用不同的表情、语调动作表现不同的角色特征,并在清洁方面有所创新。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品质。3、学习自制游戏材料,游戏后自觉收拾玩具。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个小矮人、白雪公主、王后、国王、猎人服饰2、房子、树、桌椅、餐具知识经验准备《白雪公主》的故事活动过程:1、针对上一次游戏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讨论:如何表演改编《白雪公主》的故事情节或角色对话?2、提出游戏要求:游戏前事先与同伴协商如何改编故事情节。3、幼儿自由组合,教师以观众身份指导幼儿较合理地改编故事。4、幼儿游戏,教师帮助幼儿协调故事与故事间,小组与小组间的交换,着重观察幼儿的创编情况。5、评价:表扬在情节上有所创新的幼儿。观察与反思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婚礼祝福的话

预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