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活学活用之乘法分配律
上周数学培优课老师布置了这么几道数学题:
1、(a+2b)3
2、(2a-b)5
3、(a+b)7
4、(a-b)5
5、(a+b)5
我这人比较喜欢偷懒,但不是一般的偷懒,而是总想找个捷径。我便一遍又一遍的看起这几道题来,看多了我还真发现有规律可循:这几道题可以归结为(a+b)n的形式,如果能列出(a+b)n展开后的代数式,那一切的问题便都迎刃而解了。找到了目标,我便踏上了寻找规律的漫长的路。
我从(a+b)2=a2+2ab+b2开始着手,得出:
(a+b)3=(a+b)(a+b)2
=(a+b)(a2+2ab+b2)
=a3+3a2b+ab2+a2b+2ab2+b3
=a3+3a2b+3ab2+b3
(a+b)4=(a+b)(a+b)3
=(a+b)(a2+3a2b+3ab2+b2)
=a4+3a3b+3a2b2+ab3+a3b+3a2b2+3ab3+b4
=a4+4a3b+6a2b2+4ab3+b4
(a+b)5=(a+b)(a+b)4
=(a+b)(a4+4a3b+6a2b2+4ab3+b4)
=a5+4a4b+6a3b2+4a2b3+ab4+a4b+4a3b2+6a2b3+4ab4+b5
=a5+5a4b+10a3b2+10a2b3+5ab4+b5
(a+b)6=(a+b)(a+b)5
=(a+b)(a5+5a4b+10a3b2+10a2b3+5ab4+b5)
=a6+5a5b+10a4b2+10a3b3+5a2b4+ab5+a5b+5a4b2+10a3b3+10a2b4+5ab5+b6
=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
(a+b)7=(a+b)(a+b)6
=(a+b)(a6+6a5b+15a4b2+20a3b3+15a2b4+6ab5+b6)
=a7+6a6b+15a5b2+20a4b3+15a3b4+6a2b5+ab6+a6b+6a5b2+15a4b3+20a3b4+15a2b5+6ab6+b7
=a7+7a6b+21a5b2+35a4b3+35a3b4+21a2b5+7ab6+b7
推导到此处,我发现了(a+b)n展开式中,各项的字母次方和均为n,但依然没有发现各项的系数有什么规律。但隐隐约约感觉到当n为奇数和偶数时各有不同。聪明的你能告诉我吗
不过我所掌握的对付老师留下的作业已是小菜一碟了。
如: (a+2b)3
=a3+3a2(2b)+3a(2b)2+(2b)3
=a3+6a2b+12ab2+8b3
(2a-b)5
=(2a)5+5(2a)4(-b)+10(2a)3(-b)2+10(2a)2(-b)3+5(2a)(-b)4+(-b)5
=32a5-80a4b+80a3b2-40a2b3+10ab4-b5
看,复杂的题是否已经变得简单了!
小数乘除法的“秘密”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数学课名叫《小数乘法和除法》。
上完这节课后,我细细端详了一阵,惊奇地叫了起来:“原来小数乘法和除法中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呢。”首先,我知道了在小数乘法计算中应该把最低位对齐,然后根据整数乘法来计算,计算完后看乘数中有几位小数,在积上从右往左数几位,然后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前面就用0来补位。其次,我们还知道了一个乘数乘以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2位、3位……而除法中的规律和乘法正好相反。我还有一些有趣的发现,这里有4对好小伙伴,它们是125和8,25和4,相乘正好是1000,同时它们还有一些好邻居呢:例如0.125和8,1.25和0.8,0.25和4,2.5和40等等。更重要的是我还知道了“÷0.1”和“×10”是一对好朋友,“÷0.5”和“×2”是好朋友,“÷0.25”和“×4”更是一对好朋友呢。
这节课不仅有丰富的数学知识,还有在生活中运用的实际价值呢。第一,在买东西时有些物品的价格都是小数的,买几个后要付多少钱就得知道怎么计算小数乘法。第二,学会乘或者除以10、100、1000的规律后在生活上可以快速计算一些简单的乘、除法。
这节课我学到了许多,数学真有趣!
分数乘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继续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计算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整数乘以不同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21×=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课本例题:小红有6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是小红的;笑笑的苹果是小红的,淘气和笑笑各有几个苹果
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自己动手填完课本例题上的方格。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6×=个;学生2:6×=个)
教师和学生对比这两个题目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初步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5页试一试,36的和分别是多少
注意让学生体验求一个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学意义。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6×=(个)6×=(个)
整数乘以分数的数学意义:就是求整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文章内容由<99>收集,本站地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3、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5、教育学生热情待人。
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大认知规律;
2、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
3、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
(二)、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
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
在此安排了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二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
在教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就用刚学的“平均分”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3、解决如何“平均分”
上一实践只是让学生尝试着平均分,并没有告诉学生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学生操作之后,观看老马分的过程,在模仿老马的分法进行分,最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帮助学生解决了平均分。
乘除法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没有发现呢,今天,吃过午饭,妈妈带我到山坡上去找小棒。我和妈妈先把茅草的杆子砍回家,然后妈妈用米尺量10厘米长一根,用剪子剪断。妈妈一边剪,一边让我数,数到10根就捆一捆。
捆了10捆,妈妈说,好了,不剪了。然后,妈妈叫我把10捆打开,两根两根的数,数到100;又5根5根的数,数到100;我都数对了。妈妈问我:还可以怎么数?“10根10根的数”。
“10根一捆,你说100根要捆几捆?”我想了一下,说:“10捆。”妈妈高兴的说:“对,你真聪明!”我很高兴,同时也觉得数学真有趣!
奇妙的乘法
过了暑假,我就要二年级了,妈妈说二年级就要开始学乘法了,并且给我看了一本书。书里讲一只小猫,它每天都要去卖鱼,有些人每天都要买很多鱼,一根一根数很麻烦,于是小猫想了个办法。它把鱼用绳子串起来,三条鱼串成一串,这样的话有人买9条鱼的时候就不用一条一条数了,只要拿3串就好了。
妈妈说这个就是乘法,相同的数字不停的相加,就可以用乘法。我明白了,原来乘法也不难,我不怕乘法了.
数学认识乘法
认识乘法[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教学目标]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式的积。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小朋友,你们上小学快一年了,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你们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本领,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所特殊的学校,想去吗?(课件出示主题图)看,这是一所动物学校,青青的草,弯弯的小河,小动物们在这所美丽的学校里学本领呢!看,谁在校园中欢迎我们?(小鸡和小兔)[创设参观动物学校的情境,有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欲望。]二、认识几个几相加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教学目标]
1、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正确地写、读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出乘式的积。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你们上小学快一年了,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你们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本领,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所特殊的学校,想去吗?(课件出示主题图)看,这是一所动物学校,青青的草,弯弯的小河,小动物们在这所美丽的学校里学本领呢!看,谁在校园中欢迎我们?(小鸡和小兔)
[创设参观动物学校的情境,有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参与欲望。]
二、认识几个几相加
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乘法的初步认识导入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节假日你们喜欢去游乐场么?今天我们去游乐场看看,怎么样
(出示课件图1)游乐场里可真热闹啊!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小飞机、过山车,
这么多好玩的,那我们先看看小飞机好吗
二、讲授新课
1、(小飞机)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小飞机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你提的问题真完整!摩天轮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解决吗
3+3+3+3+3。
齐读一遍。这边还有小火车和过山车呢,你能分别提出问题并解决吗?和同桌交流一下,把问题说一说,把算式写在作业本上。
谁愿意把你的问题和算式跟大家分享一下
(2)、你对这幅图,(小火车)提出什么问题
怎么列算式?------6+6+6+6
(3)、过山车呢?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2+2+2+2+2+2
你说的慢点,我都跟不上了,我们数一数,够不够。(故意写错)
老师写错了
噢,这么多,老师当然很容易写错。得数是多少
14个(你算的可真快,一共是14个小朋友)
2、认真观察这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1)、加数一样、麻烦、长。
追问引导:很多数相加,这些都相同------加数相同。
(2)、它的加数都是3,几个3相加?5个3(板书)它呢?它的加数都是几
(3)、加数都是6,有4个6(板书)最后一个呢
加数都是2,有7个2相加(板书)
3、我们再来看一下过山车,每排有2人,有7排,如果过山车上有10排小朋友,怎么列算式?写在你的本子上。(写好的同学用你的坐姿告诉我)
出示大屏幕,(出示连加算式)瞧!这两个算式,看谁记忆力强,能很快记住!3,2,1,谁记住了
记不清!
为什么记不清
是啊!写不方便,记吧方便,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算式,这可怎么办呢?(思考)
(3)乘法
其实这个问题,数学家也发现了,他们就用想了一种新的运算方式----乘法。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新朋友: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
4、改写乘法
(1)、我们先把这个算式齐读一遍。
注意看:加数是几?2
我们把2叫做相同加数(板书),几个这样的2?7个
所以它是7个2相加,7个2相加可以用2×7来表示。2是相同的加数。7就是2的个数,(强调)2×7表示的就是7个2相加.因为7个2相加等于14,所以2×7也等于14.
(2)、介绍乘号的由来:中间这个符号“×”叫做乘号(板书乘号),读作:“乘”。这乘号怎么把它记住
是错号,把加号斜过来。
写吗?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遍,左斜右斜。这个乘法算式读作:2乘7等于14。(板书)我们齐读一遍(大家的声音真响亮!)
还可以把2和7交换一下位置,写成7×2=14.这算式怎么读
生读师写:7乘2等于14
(3)、这个加法算式怎么改写乘法呢?谁来试着讲一下
给大家解释一下好不好?还可以怎么写?(你讲的真完整,都可以当老师了!)
这一个谁来写?他写的对吗?有什么问题需要问他吗
(屏幕上加法)还记得刚才那两个算式吗?你能把它们改写成乘法吗?同桌讨论一下并说说理由,然后写在纸上。(生讨论,写在纸上,汇报)
那这时你会很快的记住它们么
接下来把我们的目光转移到黑板上,大家看一下左边:加数相同的加法(板书),再看看右边的:乘法(板书),你有什么想说的
5、课件出示:
(1)、考考你,你能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吗?(横着,竖着)
独立完成,集体讨论
(2)、大家累累了吧,我们放松一下猜个谜语
天天干活不说话,能写会算还会画;
不长叶子不开花,两棵小树十个杈。
(3)、你来当老师:判断对错
(4)、想想做做。
三:小结:
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例如5个3相加,4个6相加,7个2相加,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简便的乘法来表示(串主题)。今天我们认识了乘法,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可以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国标本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二册第68~70页。
教育不是告诉。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其一,学生通过自身活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比由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其二,“再创造”是一种发现,能激发其学习之兴趣,以及深入追寻探索的内部动力。其三,通过“再创造”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也是人类的一种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的意义,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乘法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师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发现并认识乘法,让他们经历一次知识的“再创造”过程。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1、注重激发兴趣,引导主动探讨,把学生假设于无助的地位,设计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规律。
2、重视知识发现过程的教学。教师不主动将结论告知学生。学生参与探究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自主发现。
3、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有操作实践机会,更好理解知识,并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在合作中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1、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会通过加法算得乘法的积。
2、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六一节快到了,小熊商店就要开张了。(媒体出示小熊商店,同时发出鞭炮声。)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小熊商店去玩,好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借助于电教媒体,利用人见人爱的小熊和儿童喜闻乐见的商店开张创设情境,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良好愉悦的学习心情,积极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乘法的初步认识
昨天,我写好了一篇日记,就想数数这篇日记一共有多少字。我从1、2、3、4开始数起,数到130以后,妈妈跟我讲了一句话我就数忘记了。第二次重新数,数到100多不知怎么的又搞混了。我数得有点不耐烦了,跑去叫爸爸帮我数。爸爸接过本子数了横排的个数,又数了竖排的个数,马上告诉我说300个。
我惊讶地说:“这么快,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爸爸说:“我是用乘法来算的。”
“哇。原来乘法算算这么方便呀!怪不得王老师让我们背乘法口诀呢!”
爸爸说:“背会乘法口诀是学乘法的基础。等你学会了乘法,你也能解决很多数学问题。”
我听了不住地点头。
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王老师正在给我们上乘法计算课,我坐在座位上认真地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