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时代的佳人,遗世不独立作文

  一

  我曾自称为游离于时代之外的“幽居空谷的绝代佳人”。

  当大街小巷的亮黄色抢占众人的视线,我却执意拣着没有被共享单车占据的人行道步行出行;当地铁上公车上写字楼里的人手指翻飞地分享公众资讯,我却抱着那青灯古卷,夜色中静静苦读;当他们在讨论桃色新闻、游戏体娱,我就只能尴尬地应和两声。我所热爱的文学,我也只是自顾自贪婪咀嚼,只与书中圣贤“共享”看法。我顾影自怜,不认为可以在共享时代里分享自己的思想。

  共享时代似乎就被我定义成了“庸俗”“低水平”“轻浮”的时代。可我看到的一定是片面的它,我也不可能脱离时代生存。我应该如何与它和解呢

  二

  有一位佳人,她清华毕业,从事着她热爱的音乐剧专职翻译工作。这个身份,整个大陆地区都找不到几个,没有任何资源可以与她“共享”。然而她独自承受着无法触摸到的未来,努力着把外国的优秀音乐剧完美无缺地传到中国观众的耳中。《我,堂吉诃德》这部她译配音乐剧中的堂吉诃德有着不可动摇的信仰,她说她也是,有些东西是要坚定追求的,永恒不变的。她有几位同样热爱音乐剧的朋友,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共享是在真正地“交流”,他们燃烧着的灵魂都同样炽热。

  有一位佳人,她被称为“小孟小冬”,传承京剧余派。她不满足做一个继承者,而是要成为一个传播者。上综艺、玩直播、做讲座,她教网友们如何用京剧唱腔发声,培养专业学生。她说:世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喜欢京剧的人,一种是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京剧的人。她借助着“共享”的力量,让中国国粹渐渐地从象牙塔里解放出来,让更多人“共享”它的美。

  程何、王珮瑜,她们都是我很崇拜的佳人。她们是这样与时代相处的。

  三

  我渐渐发现,共享时代就如一张网,每个人都是网上的一个小小的节点。节点上,每位佳人都可以起舞,每次起舞都会有人支持着你。舞蹈的力量更强时,更多人喝彩。微弱的声音,也可以传达到远方,你将会发现,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你一样追逐着梦想。而你的梦想,也可以通过这张网,带动千千万万的人。看似,密密匝匝的脸孔并无区别;实则,佳人们各具美貌,各展风姿。

  每一个时代都是“存在即合理”,厌它轻它,不如适应它。时代里的个人,虽渺小亦可有所为,也许会有遗世者与弄潮儿,但独立思考不是孤僻古怪,时尚流行不是跟风盲从。

  所以,我也尝试着顶住时代的洪流,站稳脚跟,寻找我的节点。成为这个时代的佳人吧!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你的身影遗世独立,孤独如影

  被他伤过,很久的很久。有了你的联系,我感觉我冰冷的死去的心又重新活过来了。

  看到有关你的一切,甚至仅仅看看名字,也有一股温暖的热流汇聚在心头。虽然不能靠近你,不能在一起,就这样默默地看着你,知足了。

  看到你发表的那篇日志,人生没有圆。我甚至可以想象的到,在你孤独一人站在高楼望窗外夜景的模样,你坐下轻轻晃动手中笔的模样。从一开始,我就看到你深邃的眼睛里盛满了孤独,忧伤。而那种感觉,让我心疼。

  我不知道怎样才可以抚平你眉眼的忧伤,可是我知道生活中你并不需要我。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念着这四句诗,我总是不知不觉间潸然泪下。你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良人,而你身边已经有了娇艳的玫瑰。此刻的遥望与所有伤感,都不过是这段感情陪葬的前奏。我不再期望你对我能再多一点注意,只期望你能日日安好。我一个人的独角戏,可以做到不影响你。我知道要必须舍弃这段痴恋,可是我贪恋它的温暖,它的美好,迟迟不肯收手。

  即使不能常见你笑颜,却可以和你一同老去,也算风雅。

  我想我再也不会遇到一个比你更让我这般牵肠挂肚念念不忘而细水长流的喜欢着的人了。那天晚霞明艳,敛去了一天的光艳,带着柔和,而你,就站在下面,双手插进布袋里,脊背自然地挺直。像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正义使者。

  我为你的气场而深深着迷,无法自拔。

写给所有遗世独立的人

  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笑了

  笑容如樱花般绯红

  在肆无忌惮的四月阳光下

  紫藤萝摇曳成一片花海

  即使这是最后一次站立

  最后一次感受风的气息

  即使这一刻心脏的跳动在下一刻就会停止

  即使这是宿命

  即使本不该放弃的一切都将放弃

  但她依然相信

  黑暗中总会有一个不屈的灵魂站立

一朵遗世独立的花作文

  他站在人海中,且徐且吟,不与世俗同流。远离了群体,如鲲鹏一般扶摇直上,在高寒之处俯瞰众生。受尽了寒气漫漶,雨水洇蚀,仍不为所动。偏安于孤独,像极了一朵遗世独立的花。无意吐芳,而香气如丝,氤氲世间,即使蚀骨的西风吹拂,依旧凛然,冷视众生。

  一个人的旅途往往而是,遗世独立实属困难,能够坚守自我,葆有本色,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又有几个?历史的滚滚车轮如穿花马蹄般驶过,而遗世独立者又在何方

  水中青莲,清净无尘,即是一绽,满室浮香。李白,一代诗仙,畅游无穷,浪漫俊逸,早年被玄宗皇帝召进宫中,斗酒三千,玉盘珍馐,莺歌燕舞。但李白痛心于被区区一个小官羁绊,不愿为他人作诗,成为“倡优”般的取乐之物,终于审定自我,跳出世俗的圈子,遗世独立。高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乘一叶扁舟,顺流而下,给世人留下了“力士脱靴,贵妃斟酒”的放荡不羁之印象。而他亦求得了自身的圆满,安于孤寂,守清贫,不顾世俗名利,在诗词中孤独跋涉,傲然本色。

  墨中白莲,尘泥不染,几开几合,清新不减。情僧苏曼殊是个离经叛道之人,几次还俗几次出家,将人生视为儿戏。但他凭着自身的跋涉,遗世独立,赢得了许多大家的称赞。他在人生之路上是孤独的,但他仍“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成为一株清净的白莲。“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他行为古怪,甚至卖牙买糖,一生受尽孤苦,“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是高踞在悬崖边的花朵,俯瞰众生,遗世独立。

  遗世独立,安于孤寂,没有几人可以做到如此。在世俗纷扰的现今,恐怕这样的人会为世俗所斥,为世俗所累。但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孤独跋涉的机会。蒋方舟说:“每个人都是通向自我的征途,是对一条道路的尝试,是一条小径的悄然召唤。”李白、苏曼殊听从了内心的召唤,终于化身成为遗世独立的花朵。

  临渊之花,且浮且沉,惟有香气,不变如斯,遗世独立,殊途同归。

名人故事《特斯拉:遗世而独立》

  【导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接下来就跟随一起,了解名人故事_特斯拉:遗世而独立的有关内容吧!

  他发明的交流电系统以及三相交变电机,开启了人类的电气时代,他还是诗人、哲学家、养鸽专家、语言学家。他精通8种语言,能阅读11种文字,可以用6种语言进行复杂的专业沟通。科学界有一个共识: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两个公认的旷世天才——达·芬奇和特斯拉。特斯拉的天才之处还在于,他的发明是完全在头脑中完成的,“我会想象出一台涡轮机,并且对其进行测试。”

  为什么对这个伟大的科学家,我们知之甚少?与其说是因为特斯拉死后,FBI没收了他所有的设计图纸和实验作品,列为政府最高机密,不如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科学家们的圈子也不例外。而特斯拉,注定是一个遗世而独立的人。

  19世纪末,是直流电与交流电争锋的大时代。在爱迪生发明了直流电之后,1882年,来自塞尔维亚牧师家庭的26岁小伙子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两年后,特斯拉前往爱迪生的实验室工作,但一年后就辞职了。因为特斯拉告诉爱迪生,自己可以改进他的直流发电机,爱迪生给出了5万美元报酬的承诺;结果,特斯拉做到了,爱迪生却拒不付账。分道扬镳的背后,是两人主张以及性格的分歧。

  离开了爱迪生公司的特斯拉做苦力、开公司、被踢出公司、再做苦力,直到西屋公司开始把他发明的交流电用于商业化。作为反击,爱迪生则在众多记者面前做了一个可怕的实验,高压交流电可以瞬间电死小猫或小狗,以此证明交流电不安全。而特斯拉依旧疯狂地完成一项又一项发明,尽管很多根本不具有商业可行性。直到1895年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交流发电站建成,这场科学大战才终于消停了。

  特斯拉一生的成就散布在高频电流、无线电、粒子辐射以及机械技术领域。发明交流电并研发发电机时,特斯拉不到30岁;1897年,41岁的特斯拉获得了20项无线电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利;同年特斯拉研究粒子辐射,建立了宇宙射线基本方程。

  特斯拉有着欧洲绅士的翩翩风度,又有着天才常见的怪癖——严重的强迫症,手帕、领带、手套都只用一次;对数字3有特别的偏爱,进入一栋建筑前要绕街区走3圈,每次都要用18张(3的倍数)餐巾来擦餐具。他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特殊嗜好——在广场喂鸽子。如果实在没时间喂鸽子,他会付钱让人代替自己去。

  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嗣,这个高贵而孤独的灵魂从未有人真正了解,他说自己的最爱是一只纯白色的雌鸽。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媒体常在头版报道他的科学预测,但没人将那些报道与这个衣着过时、每天在广场喂鸽子的老人联系起来。

  1943年1月7日,特斯拉孤独地死在纽约客酒店,此前他因为拖欠住宿费换了几家酒店。总有人说他晚景凄凉,其实这并不恰当,因为这个执着于内心感受的人,并不属于世俗的评价体系,就像他放弃了交流电专利,让其永远成为免费资源。几十年来,我们一直享受着特斯拉留下的丰厚遗产,却欠他一份迟来的尊重。

  42年后,也就是1985年,一个12岁的密歇根男孩读了特斯拉的传记后哭了,他就是谷歌的创始人拉里·佩奇。2003年,为了纪念偶像特斯拉,埃隆·马斯克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特斯拉汽车。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远离尘嚣,斩断牵挂,隐没东篱,世外古道求快意潇洒;静闭双眼,勿念愁怨,世情形色,东山高卧拥自在逍遥。就让我们自娱自乐自导自演,就让我们在无人之境肆意疯癫,我们在混沌中起舞,遗世独立着。

  叔本华曾言“无论科学如何发达,它只是人类生存的工具”,高速发展的科技造就了机械化的社会,但人类作为一枚螺丝钉在机器中运作,安稳却不自由。

  科技的树苗需要人类培育,人类也渴求着枝头的果实。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的霓虹灯光,却被雾霾笼罩着。数以万计的单面人在深渊中苟且活着,呼吸着地底世界所谓“安稳”的空气,这些丧失了否定、批判、超越能力的机器人,正辛勤地为社会的熔炉工作着。不!他们并不是为了集体,只有将金钱、荣誉和权力作为汽油才能驱使他们去攀登。即使淋着人间滔天利欲的硫酸雨,他们也能与道德伦理背道而驰,成为投机主义的奴隶,最终在安逸中沉沦,失去了自由思考的优越性。

  21世纪的今天,市场经济已成长为参天大树,结满了商品的果实。那么,人类又何尝不是一种商品呢?

  人类是会思考的芦苇,脆弱而又有价值。经济学家们常说“任何商品都有替代品”,人类既然在都市森林中生存,大家就共同面对着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无论是学校、单位还是家庭,人类都在不断被设计和包装出厂,以应对社会各行业的需要,人类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被需要,而不能自己选择。一个热爱绘画的孩子,却被父母要求学弹琴,他的父母只看到了“我孩子会弹钢琴”,却不会注意孩子是否爱弹琴。人如此,社会也如此,在旁人眼中“叛逆”的理想,仅仅因为不符合大众潮流,就会被否定,人也会同质化、简单化。也许有一天,走上街头,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人都长得一样,面无涟漪地匆匆走过……

  但愿人类能有尼采的“酒神精神”,将自己溶解在非理性之中,突破社会的束缚。

  当艺术家在时代道路上逆行时,理性的众人就把艺术家的棱角磨平,缩小间距。可人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人有精神的追求。人可以把生命的活力表现出来,就算自己是莎士比亚笔下的悲剧的主角,也仍然可以在舞台上完美演绎。

  世界来挑选我们,但我们从不会像个奴隶一样一味迎合,我们有在狂风中拨开千层海浪追寻晴朗的勇气,去在人生字典中寻找真理;我们有在边城荒漠中种下无名之花的希望,去在人生舞台上赚取掌声。朋友,别去在意这一路风雨不休,不羁的灵魂遗世独立,终能羽化登仙!

孤芳自赏,遗世独立

  岁月如飞逝去,勿忙得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又时时空寂。记忆如风,拂去了衣衫的色彩,却吹不老心底的呓语。一年一度的梅花争放斗艳,引来无数文人墨客挥笔泼墨,抒发了诗人多少情感?标示了历代仁人志士多少高风亮节?出世情怀?一朵朵清丽洁白的梅花,寄托了离人多少愁思?你的身上有着中华的民族史、人文史,你是华夏的香魂!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为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走进了梅花丛中,一阵清香弥漫,不由自主的想起陆放翁的这首词。

  梅俏不争春,竹篱茅舍,自成风景。朴素的农家小屋,窗临流水,门对青山。屋子四周,朵朵梅花争先怒放,露出幽淡馨香的点点花芯,清秀的粉脸浅笑轻颦,娇嫩含羞,淡淡约约,风情韵致仪态万千,宛如一位清丽的佳人倚着修竹,花簪摇曳,顾盼生姿、脉脉传情,向着窗前款款伸来朗朗疏枝。

  一年年你总是独领风骚,独占春色,清浅的溪水边,陡峭的云崖上,人家的庭院里都有你清癯俏丽的身影。你清绝超脱,飘逸出尘,疏影暗香,孤芳自赏,那些艳俗的春花都羞于和你斗艳,迟迟不敢开放。

  你的孤洁瘦淡、高标逸韵让我钦佩,让我惊叹;你坚忍卓绝的精神、狷介傲岸的风骨、凌霜傲雪的仙姿、勇斗严寒的凛然正气无愧于国花之称。

  你不畏凛冽的寒风,瘦硬的枝干朴拙遒劲、傲然挺立,花暖新春、生机蓬勃。你不屑于繁华富贵,甘愿墨守孤寒清贫,着意装点早春的单调清冷。却赋予了文人多少才思,一树梅花千首诗,冷艳高雅赢得世人讴歌颂咏。

  这才是梅花品性真正的高洁之处,也是我喜爱梅花的真正原因。面对一树娇小孱弱的梅花,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在你面前,我发觉自己是那么的渺小卑微,我的那些所谓人生慨叹是那么的荒诞可笑!总是不能承受一点点挫折和磨难,总是吁嗟叹惋,和梅花相比,我只能算是温室里的一棵小草。

  仰望着一条条花枝,还有嫩绿的,依旧颤颤巍巍、精神抖擞的,在寒风乍暖的时节悄悄吐露的新叶,才知道花儿会落的,世界也是会变的,一切都会变的。

  但愿相约明年春天,我们再一起来赏梅吧!就让这一朵朵的梅花,更加素丽莹洁、清奇妖娆。我愿年年早春和你相伴,多把诗词品味,丹青描染,让烦碌的生活充满雅兴清趣、芬芳恬淡。

遗世独立美文欣赏

  日子在松弛又紧张中,慢慢又匆匆的渡过。

  脚步犹豫着下一站的方向。

  是森林,是河流,是市井大道还是蜿蜒山路

  每一步都充满着诱惑,每一步又都是在探险。

  花儿的艳丽,草儿的葱翠,缓缓流淌的小溪,还有车马洪流的闹市;

  这真是一个繁华的盛况。

  行走着的,奔跑着的,亦有踽踽而行的,步履蹒跚的。

  尽管,路的尽头处不知又是怎样的一种风景……

  心里愿不愿意,只要拥有生命,只要面对世界,你就没有理由停下脚步。

  思想,可以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内心,可以迷茫挣扎,惴惴不安……

  我困惑,我眼睛里的风景都是别人的。

  我所看到的美,都是别人演绎的。

  我听到的笑声,也不是自己的。

  甚至,眼前大大的太阳所照射出的光明世界亦不是我的。

  我的,在九宵之外,在心灵深处,实实在在,又虚无飘渺。

  我能听到的哭声是自己的,在内心极处,没有泪水。

  我想说出很多想说出的话,可又实实在在的无话可讲。

  我想飞到天空俯瞰大地。可惜,我没有翅膀也不够高大,更不够轻盈。

  我想潜入深海诀别世界。可惜,我不会游泳更怕被巨大的鲨鱼吃掉。

  我是想活的,与世无争淡泊名利。我是想安静的,没有纷扰无人嘈杂。

  我是独立的,在落花深处在天边云外。

  我是倔强的,在缝隙之中在荆棘之丛。

  我是卑微的,在强权之下在金钱之内。

  看过烟花灿烂过的夜空,听过爆竹声声振耳的吼叫。

  走过许多落满树叶的街道,淌过许多饰着青苔的小溪。

  没有哪一处不叫人留恋,没有哪一方不令人徘徊。

  倘若我是朵小花儿,是不是只在暗夜开放

  倘若我是棵小草,会不会只长在山道幽径

  倘若我是只蝼蚁,会不会只躲在树上张望

  倘若我是只蝴蝶,会不会只为一朵艳丽舞蹈

  那么,我究竟是谁呢

  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是这世上再也没有雷同的那一片叶子。

  孤芳自赏,遗世独立。

2020高考满分作文:遗世独立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他的生活观念是厚实的,也是实践的。倘若我们在对过往借韦伯之言“祓魅”后,又对不断膨胀的自我进行“赋魅”,那么在丢失外界预期的同时,未尝也不是丢了自我。

  毫无疑问,从家庭与社会角度一觇的自我有偏狭过时的成分。但我们所应摒弃的不是对此的批判,而是其批判的廉价,其对批判投诚中的反智倾向。在尼采的观念中,如果在成为狮子与孩子之前,略去了像骆驼一样背负前人遗产的过程,那其“永远重复”洵不能成立。何况当矿工诗人陈年喜顺从编辑的意愿,选择写迎合读者的都市小说,将他十六年的地底生涯降格为桥段素材时,我们没资格斥之以媚俗。

  蓝图上的落差终归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也未必明晰。譬如当我们追寻心之所向时,在途中涉足权力的玉墀,这究竟是伴随着期望的泯灭还是期望的达成?在我们塑造生活的同时,生活也在浇铸我们。既不可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不妨让体验走在言语之前。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并效维特根斯坦之言,对无法言说之事保持沉默。

  用在树上的生活方式体现个体的超越性,保持婞直却又不拘泥于所谓“遗世独立”的单向度形象。这便是卡尔维诺为我们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

  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上天空。

遗世而独立

  古人崇尚“遗世而独立”——当然这里应排除类似于李林甫,高俅等人。也就是说皇帝佬儿的科举制和八股下的古人们,大多喜欢十年独寒窗,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

  你不理我,我不理你,大家耳濡目染并构造一种“自乐自融”的社会氛围。东汉以后咱便独来独往,或者高喊“我是天朝”的宣传口号。继而有了大明的闭门造车,大清的老大自居,大日本的肆虐横行。

  孤军奋斗的历史给我们深刻的教训:建立在发展基础上的,是必要的合作交流。今人有了合作观念——当然这里也应排除类似裙带的复杂“官系网”。人们开始一起办公,一起开会,设计方案,学术研讨,“大家一起来”的合作局面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

  但我认为这种合作依旧像现阶段的小康一样——低水平,不全面。毛主席单纯的认定“在一起”的时候便可以实现高级共产社会,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无疑是错误思想路线的合作。从结果看便将错误一目了然——国民经济暴跌,生产积极性破灭。而今的合作思路正确,但目的则变得令人生恶,几个人在一起探讨学问,研究策略,现代化的人们总会有所顾忌地“不完全释放”,将自认为宝贵的一点隐藏起来,到头来合作无非是浪费时间的废话练习。

  题目说的“自己的事情一起做”是大家互相交流,坦诚相助,自己有困难,请朋友兄弟一起合作,壮大了力量,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这也可以类推出人们常说的“苹果交换律”,拥有两种或多种思想与办事方法的人,必会在生活中所向披靡。而这众多思想的产生来自合作碰撞出的火花,说白了就是一个人的事,大家来解决。

  然而中国的父母们不知从何时起将所谓“独立”的观念渗透到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我并不是怀疑一个人的创造力,而是怀疑国人对欧美启蒙教育的理解程度。欧美孩子的自立是在合作基础上创新、反思,单纯地尊重个人创造。我们呢?让孩子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奉为处世格言,并利用应试教育的匕首——分数,衡量孩子,在孩子心里上划明界线,因而这种管理与教育从源头已扼杀了青少年的合作观念。

  在“合作学习”大旗下生活,我真诚希望社会能和谐合作,重新认识合作。

  如若不能自己的事情一起做,那么物质发展得现代化了,精神领域却出现“繁荣”的复古。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改造我们的学习

男生生日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