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大学名单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江苏211,985大学名单

  江苏共有2所985大学,以下是江苏所有985大学名单:

  江苏共有11所211大学,以下是江苏所有211大学名单:

  南京大学简介: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 ,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也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南京大学是中国第一所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大学,其学脉可追溯自孙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先后历经多次变迁。1920年在中国国立高等学府中首开“女禁”,引领男女同校之风。[6] 最早在中国开展现代学术研究,建立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成为中国最早的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文理为基本兼有农工商等专门应用科、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为特征的现代大学。《学衡》月刊的创办,使得南京大学成为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中心,被誉为“东方教育的中心”。1949年由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易名“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径称“南京大学”,沿用至今。

985大学名单

南京985大学名单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一所源远流长的高等学府。追溯学脉古为源自孙吴永安元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多次变迁,1949年“国立中央大学”易名“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径称“南京大学”,沿用至今。

  南京大学是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也是九校联盟、世界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的重要成员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高校。[2-6]

  截至2014年底,南京大学有鼓楼、浦口、仙林三个校区,28个直属院系,各类学生总计31304人。全校设本科专业8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3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

  南京大学是哈佛大学白碧德主义影响下的中国“学衡派”的雅集地,被誉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和科学发展的主要基地”,被杨振宁称赞为“中国最顶尖的大学”。南京大学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学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坚持“内涵发展”,保持“原汁原味”办学优势与特色,赢得社会“中国最温和的大学”美誉。

  文化传统

  南京大学校徽外形采用盾形的设计风格,该风格为中央大学时期所流传下来。校徽的左下方及右下方为英文 “NANJING UNIVERSITY”。南大校徽确定了特定色值的紫色为标准色,并将其命名为南大紫。

  校徽正中为南京市——雪松,寓意南大坚忍不拔的精神。雪松的下方为书图案及“1902”字样,点明南京大学的建校时间为1902年。校徽的上方中间部位为由“南京”的艺术字体所组成的圆形图案,其两旁各有一只金陵辟邪神兽(貔貅),是南京的标志。(图册:南京大学视觉形象规范化标准)。

  校训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不仅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易于传记,而且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诚朴雄伟”原是中央大学时期的校训,“励学敦行”是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励学”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现,宋真宗写过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将“诚朴雄伟”与“励学敦行”两句合为一起,既反映了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能体现学校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八字校训既各自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

成都211 985大学名单

  成都211、985大学名单

  四川大学简介:

  四川大学是中国“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研究型大学,首批入选“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首批14所)、“珠峰计划”(首批11所)、“卓越计划”、“111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首批26所)的高校之一,31所教育部直属副部级高校之一 。

  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54.6万平方米。

  西南财经大学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South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大学之一,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以金融学科为优势,在金融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西南交通大学简介:

  西南交通大学(简称SWJTU)原唐山交通大学,中央部属高校,教育部直属并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的正式设有研究生学院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核心牵头高校,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法4+4”项目、卓越工程师计划、国家高速列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

  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位于蓉城成都。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是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部署下,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子信息类学科合并创建而成。为中国最早的七所重点国防院校之一 ,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中国电子信息领域、邮电领域唯一“985工程”国家重点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简介:

  四川农业大学(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川农”,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主管的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农、理、工、经、管、医、文、教、法、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部共建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之一,入选“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是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高校,四川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全国首批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单位,具有自主招生资格 。

  各省份既是“985”又是“211”的大学名单

  北京

  “211”26所;既是985又是211的8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上海

  “211”10所;既是985又是211的4所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天津

  “211”3所;既是985又是211的2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江苏

  “211”11所;既是985又是211的2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四川

  “211”5所;既是985又是211的2所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重庆

  “211”1所;既是985又是211的1所

  重庆大学

  陕西

  “211”7所;既是985又是211的3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山东

  “211”3所;既是985又是211的2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湖南

  “211”3所;既是985又是211的2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北

  “211”7所;既是985又是211的2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广东

  “211”4所;既是985又是211的2所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浙江

  “211”1所;既是985又是211的1所

  浙江大学

  安徽

  “211”3所;既是985又是211的1所

  中国科技大学

  福建

  “211”2所;既是985又是211的1所

  厦门大学

  吉林

  “211”3所;既是985又是211的1所

  吉林大学

  黑龙江

  “211”4所;既是985又是211的1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辽宁

  “211”4所;既是985又是211的2所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甘肃

  “211”1所;既是985又是211的1所

  兰州大学

  军事系统

  “211”3所;既是985又是211的1所

  国防科技大学

广东985大学名单

  “985工程”院校是“重中之重”

  在“211工程”院校建设的基础上,1998年5月,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教育部自1999年起分别与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分批将39所国内知名高校列入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是谓“985工程”。截止到2011年3月,全国“985工程”建设院校共有39所高校。

  “985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建立高等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中山大学院校简介

  中山大学(Sun Yat-sen University),简称中大,位于广东省广州市,1924年由孙中山先生亲手创立,初名国立广东大学,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学校于1926年定名为 "国立中山大学"。今日的中山大学,由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设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

  中山大学共有四个校区,总面积达5.972平方公里,分别座落在珠江之畔的广州和南海之滨的珠海市,广州南校区(康乐园)占地1.208平方公里,广州北校区(医科总部,位于中山二路)占地0.203平方公里,广州东校区(大学城)占地0.989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571平方公里。学校图书馆总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拥有正式出版书籍490.7万册、电子图书数字资源量8964GB。另外,学校建立了规模可观的校园网,覆盖四个校区,网络信息点数已经达到74213个,规模居中国高校校园网前列。中大不断完善教学设施和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最优质的学习环境。

  中山大学已有百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至今,中山大学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院校,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千人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中管副部级大学,设有研究生院。

  目前,中山大学设有42个学院和5个直属系,在119个本科专业招生。

  华南理工大学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是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南方名城广州,占地面积294多万平方米。校园分为两个校区,五山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石牌高校区,校园内湖光山色、绿树繁花,民族式建筑与现代化楼群错落有致,文化底蕴深厚,是教育部命名的“文明校园”,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内,是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先进、管理完善、制度创新的现代化校园。两个校区交相辉映,是莘莘学子求学的理想之地。

  华南理工大学原名华南工学院,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期,是以中山大学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工科系及专业、广东工业专科学校为基础,调入湖南大学、武昌中华大学、武汉交通学院、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5所院校部分工科系及专业组建而成,1988年改为现名。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作为组建基础的中山大学工学院源于1931年成立的国立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理工学院由1930年成立的私立广东国民大学工学院和1940年成立的私立广州大学理工学院合并而成;岭南大学理工学院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岭南大学工学院;广东工业专科学校的前身是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其历史可追溯至1910年清政府创办的广东工艺局。这些院校是早期中国南方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摇篮和民主科学思想的重要策源地。

  1960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同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在全国高校开部省共建之先河;1995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进入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行列;1999年底,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成为全国第一批“本科教学优秀学校”;同年,经科技部、教育部批准,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2000年,经批准成立研究生院;2001年,实行新一轮部省重点共建,学校进入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985工程”)行列,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价;2012年,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2013年1月,入选《中国大学评价》的“中国一流大学”行列;同年,再次进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

  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前,学校共设有25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广州学院);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7个博士点,193个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4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有工程博士(2个领域)和工程硕士(25个领域)、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风景园林硕士、法律硕士等1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予权,有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9个本科专业。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风景园林学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十位。化学、材料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6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教学环境优良。现有固定资产59.6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7.57亿元。校舍总建筑面积约191万平方米。校内设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华南网络中心、广东省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中心。学校教学实验设备齐全,建有机械基础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及十大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和一批现代化实验中心。图书馆面积6.4万平方米,藏书356万册,数字资源量39427GB,已初步建设成为数字化图书馆。学生文化体育设施齐全,建有高标准的乒乓球、网球、羽毛球等各类场馆,学生田径队、足球队、篮球队、排球队、游泳队、乒乓球队等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比赛并取得优良的成绩。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发展,特色鲜明,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学校拥有一批有较强实力的科研机构及技术开发基地,其中包括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与企业合建)、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5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5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3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14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部省级以上科研机构102个,以及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形成了众多重点科研基地,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省市的重点科研任务,形成了多学科门类、多专业联合攻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一条龙的科研格局。学校坚持科学研究面向市场、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市场,2013年学校实到科研经费达到12.65亿元,有效专利总量居全国高校第六名,是全国第一批企事业专利试点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4555人,其中专任教师236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28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长江学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研究生导师171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71人)。2013年有各类学生10287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8668人,本科生24785人,继续教育在校生57395人,留学生2028人,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治学严谨,秉承“博学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坚持高素质、“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现有18个国家特色专业,7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21门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以及国家工科数学课程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等。2013年我校本科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9.33%,毕业研究生总体就业率为99.48%。学校被评为2012-2013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建校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高等教育各类学生29万多人,一大批毕业校友成为我国科技骨干、著名企业家和领导干部。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开放活校、文化兴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技工作为重点,努力把华南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大连985大学名单

  “985”工程

  985工程是指1998年5月,江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教育部自1999年起分别与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分批将39所国内知名高校列入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由国家、地方以及相关部委共同出资建设,是教育行政部门资金投入最多、各项政策最优惠的大学。

  东北大学简介

  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创校于1923年,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是首批列于“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著名工科大学,国家“111计划”和“卓越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曾任校长。学校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优势,以孵化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服务社会的坚实支撑点,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创办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途径。东北大学科学园是中国第一个大学科学园,2000年,东北大学科学园成为国家首批15家大学科学园试点建设单位之一。2009年,东北大学被确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6年2月,中国一流大学百强榜发布,东北大学排名第26。

  东北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列于“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国家“111计划”和“卓越计划”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东大是首批成立国家大学科技园的15所高校之一,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32所大学之一,也是全国34所研究生入学考试自主划线高校之一。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2年春,张作霖将军下命筹办东北大学。1928年8月16日,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将军担任东北大学校长。1928年8月,留学归来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东北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这一时期,张学良校长重金礼聘,广招良师,英、法、美等国家的学者、专家纷至沓来,进驻东北大学讲学与交流。东北大学设立了26个学院98个系196个专业,良师荟萃,设备领先,学风淳穆,当时东北大学位居全国第五。

  大连理工大学简介

  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大工,坐落于滨城大连,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著名的“四大工学院”之一,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111计划”重点建设的大学,“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主要成员。学校创建于1949年4月,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学校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88年3月更名为现名。截至2014年5月,学校已形成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的办学格局,总占地面积43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4.8万平方米。2015年7月3日,大连理工大学与腾讯签署“互联网+教育”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2月,中国一流大学百强榜发布,大连理工大学排名第29。

云南985大学名单

  云南仅有1所211大学,即云南大学,云南无985大学。

  云南大学(Yunnan University),简称云大(YNU),原名私立东陆大学,始建于1922年12月,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1949年径称“云南大学”,沿用至今。

  云南大学是教育部与云南省省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国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1计划,111计划,千人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入选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建设高校,中西部高校联盟的重要成员。

  云南大学地处享“春城”之美誉,云南省会——昆明,拥有校本部和呈贡两个校区,并举办了滇池和旅游文化两个独立学院,占地面积4551.84亩,其中校本部535.84亩,呈贡校区4016亩,公用校舍建筑面积81.4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近4亿元。

  据2015年6月学校网站显示,学校有本科专业92个,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14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学校以民族学、生物学、特色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边疆问题、以及东南亚和南亚国际问题研究为优势特色,涵盖文、史、哲、经、管、工、理、法、教育、医、农、艺术等12大学科门类,人才密集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330人,研究生14811人。

  云南大学专业排名及分数线【理科】

  云南大学专业排名及分数线

211、985大学名单

  985工程高校名单(39所)

  1.清华大学(北京)

  2.北京大学(北京)

  3.厦门大学(福建厦门)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

  5.南京大学(江苏南京)

  6.复旦大学(上海)

  7.天津大学(天津)

  8.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9.浙江大学(浙江杭州)

  10.南开大学(天津市南开区)

  11.西安交通大学(陕西西安)

  12.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

  13.东南大学(江苏南京)

  14.武汉大学(湖北武汉)

  15.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16.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17.山东大学(山东济南)

  18.湖南大学(湖南长沙)

  19.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海淀区)

  20.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海淀区)

  21.吉林大学(吉林长春)

  22.重庆大学(重庆)

  23.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

  24.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

  25.四川大学(四川成都)

  26.中山大学(广东广州)

  27.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

  2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海淀区)

  29.兰州大学(甘肃兰州)

  30.东北大学(辽宁沈阳)

  31.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

  3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海淀区)

  33.同济大学(上海)

  34.中南大学(湖南长沙)

  35.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海淀区)

  36.国防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3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咸阳)

  38.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39.中央民族大学(北京海淀区)

  985工程大学:

  985工程是指1998年5月,主席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教育部自1999年起分别与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分批将39所国内知名高校列入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由国家、地方以及相关部委共同出资建设,是教育行政部门资金投入最多、各项政策最优惠的大学。

  进入“985工程”的39所高校,分布于我国的18个地市,其中北京拥有8所985院校,排名第一;上海拥有4所985院校,紧随其后;而陕西、湖南则以拥有3所985院校,位居第三;江苏、山东、四川、天津、湖北、辽宁和广东各拥有2所,排名第四;剩下浙江、吉林、甘肃、黑龙江、安徽、重庆、福建各拥有1所985院校。

  211工程高校名单

  1. 清华大学(北京25所)

  2. 北京大学

  3. 中国人民大学

  4. 北京交通大学

  5. 北京工业大学

  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 北京理工大学

  8. 北京科技大学

  9. 北京化工大学

  10. 北京邮电大学

  11. 中国农业大学

  12. 北京林业大学

  13. 中国传媒大学

  14. 中央民族大学

  15. 北京师范大学

  16. 中央音乐学院

  1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8. 北京中医药大学

  19.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1. 中国政法大学

  22. 中央财经大学

  23. 华北电力大学

  24. 北京体育大学

  2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6.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9所)

  27. 复旦大学

  28. 华东师范大学

  29. 上海外国语大学

  30. 东华大学

  31. 上海财经大学

  32. 同济大学

  33. 华东理工大学

  34. 上海大学

  35. 南开大学(天津3所)

  36. 天津大学

  37. 天津医科大学

  38. 重庆大学(重庆2所)

  39. 西南大学(重庆)

  40.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1所)

  41.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1所)

  42.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1所)

  43.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4所)

  44. 东北大学

  45. 辽宁大学

  46. 大连海事大学(大连)

  47. 吉林大学(吉林3所)

  48.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

  49. 延边大学(吉林)

  50.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4所)

  51. 海尔滨工程大学

  52. 东北农业大学

  53. 东北林业大学

  54. 南京大学(江苏11所)

  55. 东南大学

  56. 苏州大学

  57. 南京师范大学

  58. 中国矿业大学

  59. 中国医科大学

  60. 河海大学

  6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2. 江南大学

  63. 南京农业大学

  64. 南京理工大学

  65. 浙江大学(浙江1所)

  6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3所)

  67. 安徽大学

  68. 合肥工业大学

  69. 厦门大学(福建2所)

  70. 福州大学

  71. 南昌大学(江西1所)

  72. 山东大学(山东3所)

  73. 中国海洋大学

  7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75. 郑州大学(河南1所)

  76.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7所)

  77. 华中科技大学

  78. 中国地质大学

  79. 武汉理工大学

  80. 华中师范大学

  81. 华中农业大学

  8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3. 湖南大学(湖南3所)

  84. 中南大学

  85. 湖南师范大学

  86.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4所)

  87. 暨南大学

  88. 华南理工大学

  89. 中山大学

  90. 广西大学(广西1所)

  91. 四川大学(四川5所)

  92. 西南交通大学

  93. 电子科技大学

  94. 四川农业大学

  95. 西南财经大学

  96. 云南大学(云南1所)

  97. 贵州大学(贵州1所)

  98. 西北大学(陕西7所)

  99. 西北交通大学

  100. 西北工业大学

  1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02. 长安大学

  10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04. 陕西师范大学

  105. 兰州大学(甘肃1所)

  106. 新疆大学(新疆2所)

  107. 石河子大学

  108. 第二军医大学(上海)

  109. 第四军医大学(陕西西安)

  110. 国防科技大学(湖南长沙)

  111. 青海大学(青海1所)

  112. 宁夏大学(宁夏1所)

  113. 海南大学(海南1所)

  114. 西藏大学(西藏1所)

  211工程大学: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北京26所,江苏11所,上海10所,陕西8所,湖北7所,四川5所,黑龙江、辽宁、广东、湖南各4所,天津、吉林、安徽、山东各3所,重庆、河北、新疆个两所,其他省份各1所。

福建985大学名单

  “985工程”也称“世界一流大学”工程。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

  简而言之,985就是98年5月份江主席一次讲话的简称。

  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等学校共有九所,被称“九校联盟”,截至2013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

  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而是引入动态竞争机制,遴选已经是“211工程”建设且是中央部属的顶尖行业特色型大学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

  厦门大学简介

  厦门大学(英文名:Xia University),简称“厦大”,国家副部级建制的重点大学,中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重点大学。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该校是中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厦大校园依山伴海,背靠五老峰,与闽南古刹南普陀寺为邻,出了白城校门就是海滨浴场。校园建筑独特,风景秀丽,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从2012年12月17日起,游客到厦大得看时辰,还要带二代身份证。2013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名,中国大学20强。2016年2月,在2016国内高校保研率排名中,厦门大学排名19。

  厦门大学依山傍海,正大门与南普陀寺景区大门紧邻,另一边则是美丽的海滨沙滩与胡里山炮台,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校园风景十分优美,有芙蓉湖、情人谷水库等景点,气氛静谧而浪漫,有“谈情说爱在厦大”之说,特别是校门外的沙滩,常有新人在此拍婚纱照。

  厦门大学本部位于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的厦门岛南端,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422号,约2500多亩。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滨海风光,秀色可餐,建筑散落云雾之中,若蓬莱仙境;最妙海塘堤岸,红花绿影,仿佛珍珠翡翠,镶嵌于鹭岛之西,这是对厦门大学最美的概括。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6个学院(含66个系)和10个研究院,拥有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7个专业可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276个专业可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83个专业可招收本科生;拥有5个一级学科和9个二级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涵盖38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6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

  2009年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60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22人,占全职教师总数的62.4%(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1801人,占69.2%。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1人(其中双聘院士10人),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入选者36人(其中“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973”、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列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列入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3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5人、讲座教授12人;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6人;国家创新研究群体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

  现有在校生40000余人(本科生20314人,硕士生17312人,博士生2956人),其中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2700余人。学校获第四、五、六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14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9门课程入选全国“精品课程”。学校推行通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多次在中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比赛中获奖。

211 985文科大学名单

  211、985到底是什么

  很多同学叫嚷着要上211和985,只是知道这些是名校,具体有什么含义,能准确讲出来的不多吧,其实所谓的211工程就是国家政策性指示的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985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于1998年5月4日由时任总书记的江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他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故此,两批学校的简称由此而来。

  而在当时的经济条件下,211、985俨然成为了国家重点培养学校。换言之,无论是211工程还是985工程,都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换言之,就是说,政策倾向导致了拨款的倾斜,那么理所当然,这些学校自然可以走上更好的发展之路,说的夸张一点,大学间实力的差距,主要就是经费的差距,经费多的学校可以请到好的教授,买到好的设备,进而出更多更好的科研或者教育成果,同时给提供学生好的学习生活条件,持续几年乃至十几年,完全可以让学校走在前端。

  所以即使211、985高校和世界一流高校的实质目标之间还有很远的距离,但他们却早已成为普通民众眼中的一流大学。

  在中国目前有2500多所大学,985和211加起来不过120所,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自然而然就比普通院校的学生要吃香,这种看法不是个别的现象,而是人类本身无法摆脱的思维惯性--物以稀为贵。

985大学名单

  拓展阅读:

  “985工程”介绍

  1998年5月4日,江总书记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同志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优势在哪

  1、国家重点扶持,学校经费充足,软、硬件建设领先。

  2、学校拿项目容易、行政级别高,“名利双收”。

  3、学校名声在外,招生、就业不愁。众多高中生以考上985和211工程大学为荣。而众多企业青睐,甚至是指定招收985和211大学的毕业生。

  4、有利留学。部分国外大学对这两个工程的学生有优惠政策。比如有些国家的学校招收留学生时,对985工程大学的学生有免试等政策优待。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

thanksg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