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制作过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有趣的软陶制作

  今天早上,我飞速地刷好牙洗好脸,和妈妈冲向西溪湿地博物馆,参加DIY软淘作品活动。到了那里,我们先签了到,刘大鹏哥哥已经早早等在那里等候。接下来,他带我们到指定地点做软陶。今天软陶的制作主题是制作——海底生物。“一开始做什么好呢?”我东张西望,旁边的小朋友基本上都在做同一样海底动物——章鱼,我不想跟他们做的一样,于是选择了做大鲨鱼。

  可是,我只做了一条鲨鱼的尾巴,其他部位就不知道如何做了,只好放弃,和他们一样做起了章鱼,毕竟章鱼相对简单一点。过了好久,我终于把我的四不象章鱼做完了。接下来,我开始做水母啦!我先把水母的底部做完,再给它加上很多的脚,并用铅笔给它画上了眼睛和嘴巴,第二个作品也完成了。

  第三个作品,我用两片薄薄的软陶合起来再在里面加了颗珍珠,一个简单的珍珠贝壳作品完成了。其他的小朋友还做了海绵宝宝、派大星、蟹黄堡等,把海绵宝宝的朋友几乎都搬来了,最让我佩服的是个姐姐,他的作品是牛通社的吉祥物——一只可爱的小牛!要结束了,大家都把自己的作品领走了。

  这时有个围观的小弟弟指着我的作品跟他妈妈说:“妈妈,我想要这些太阳!”我听后,感觉有点尴尬,因为我做的明明是水母和章鱼,却被误会成太阳了,而且,令我伤心的是,那小弟弟和别的小朋友还没等我做出决定,很快就把我的作品五马分尸了,我的那些作品可也都是有生命的呀。不过,我今天还是很开心,一方面因为我及时把我的作品拍摄保存了下来,另一方面我觉得软陶制作还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陶艺制作过程

第一次做陶艺

  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灵”,任凭你怎么捏、揉最终都会成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假期里,我就去陶艺馆体验了一下做陶艺的乐趣。

  一走进陶艺馆,我就看到架子上陈列着好多新奇别致的作品,真是赏心悦目啊!看着一件件精美的陶艺品,我也迫不及待地想一展身手了。

  第一步是准备工作,陶艺老师让我穿上围裙,给我一团陶泥,详细讲解制作步骤,并让我学着他的样子摔泥五分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泥里的空气排干净,否则烧制时会作品会炸裂。我拿起泥,一下一下地摔着,直到泥变得光滑后再把它轻轻摔成正方形。

  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拉胚了。把泥放在拉胚机的正中间,用掌心按压让它紧紧贴在转盘上,粘湿双手,用手掌上小鱼际的位置紧贴陶泥的两侧,均匀向中间发力,陶泥底部受到挤压变成了像蘑菇一样的东西。然后,将手移到陶泥的顶部,两手掌放平挤压陶泥,把泥塑成石柱形状,接着再将左手放在泥的顶部,大拇指关节向下压,用力将泥从后往前推,这样陶泥就恢复了原来的状态。这套揉合动作反复做三次,是为了调节陶泥的软硬度,中途还要时不时地加水,否则陶泥会粘在手上。

  接下来,老师教我用右手大拇指从泥的顶端开口,一个小洞出现了,我将中指伸进洞中一点点向外拉,洞口越来越大,一个杯子的雏形出现了,我把手放在杯子上,感受杯壁在我手中慢慢变薄,突然,杯子软绵绵地耷拉了下来,就要瘫在转盘上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亏老师一个箭步冲过来,及时把它“抢救”了回来,原来是我用力过猛,导致杯子边缘过薄才会这样,看来力度的把控很重要。

  经过老师的帮忙和自己的领会,我终于做成了一个杯子。现在只剩下最后一步,就是给杯子贴上图案装饰一下,等三天之后阴干了,就可以涂上颜色放在窑里烧制了。我非常期待我的“大作”早日诞生。

  虽然制作过程中,我的动作略显笨拙,作品也不尽完美,但能将一块泥巴做成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也挺有成就感的。这次的陶艺体验让我体会到了动手操作的快乐,感受到了陶艺的魅力,将会成为我童年的一个美好回忆。

我的手工制作 做陶真好玩

  “师傅,这个怎么弄啊?”站在陶艺馆里,我渺小得像一只小蚂蚁。哇塞,这里真是陶艺的天地,艺术的天堂。这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陶艺,琳琅满目,看得我眼花缭乱,真想把它们带回家呀!有的小巧玲珑,有的高大绚丽,无论它大还是小,都特别精致,令人惊叹。我跃跃欲试,哎呀,好漂亮,好想自己做一个呀!我东摸摸西看看觉得好玩极了。在师傅的鼓励下,我开始制作陶艺了。我穿上了简陋的衣服,这样做时才不会弄脏衣服,好了,开始吧!我放松地把手搭在和好的泥上,深呼吸,脚向下一踩,机器便转了起来。我想,这次做个花瓶吧,于是,我熟练地把它捏成一个圆形,然后,再把泥一点一点地往上推,差不多推到六七厘米的时候,用手掌小心翼翼地往上一托,好像捧着一位刚刚出世的小婴儿。再用两个大拇指往里轻轻的一按,随着磨盘的转动,拇指处便出现了一个圆圆的小洞,这就是瓶口了!这时花瓶差不多就做好了,再按一下按钮,用两个手指一结,啊哈,花瓶做好啦!“哇哈哈哈哈……”我小嘴一咧,目光呆呆的望着花瓶,发出了傻呵呵的笑声,“嗯……”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对了,宝贝做好了该锦上添花啦!我小心地把花瓶捧到桌上,拿起一根牙签,慎重地写上了陈思颖三个大字,随后,我又在花瓶上画上了一些小花儿。呵!好像青花瓷!

  “嘿,爸爸妈妈,看看我这位大师的杰作,快来快来。”爸爸妈妈一看,便笑了起来“真不错!”老爸居然还说幸好我是他的女儿,不然还做不了这么好呢!呼呼呼,气死我了。

  我捧着自己做的花瓶,得意地笑了又笑,虽然这只是个花瓶,但是我做得最好的一个哟,我真是春风得意沾沾自喜,做陶艺既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又锻炼了我们的创造能力,还为我那丰富的生活添上了一笔绚丽的色彩。陶艺真好玩呀,哈哈哈!

做陶艺

  3月13日,我第一次学做陶艺。做陶艺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做出来非常有成就感。

  做陶艺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在自然界里取土(可不是普通的土哦)。然后,把取出来的土修炼成陶土。接着,把土放在拉坯机上,拉坯并雕刻或用其他的土来贴在作品上来做装饰。等做好的作品晾干后就可以上釉(釉是一种像颜料一样涂在陶瓷上面)。最后,把做得差不多的作品拿到八百摄氏度左右的高温去烧。精致的陶艺就做成了。

  我做一个陶艺最少最好也要三个星期。第一个星期拉坯和刻画、粘贴。第二个星期上釉。第三个星期就去把作品拿回来,消毒后就可以用了。

  我做了两次。在我第一次拉坯的时候,老师教我拉坯的时候教我一个顺口溜:先固定,再开口,提高提高不可少,最后把型做好。过了一个星期,我去上釉。上釉首先把刻出来多余的泥土用一个像刀一样的工具刮掉,刮平。然后用黑色的釉把刻得不清楚的地方沿着外轮廓重新描一遍,最后上色。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去拿作品。拿到了作品后,我伤心极了。因为我的碗上好像长满了“雀斑”。叔叔告诉我说是因为陶土在烧制的时候,有时候会回复原来的样子的。我的心里虽然得到了安慰,但还是很伤心。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让我重新做一遍。

  于是在清明节假期里,又去做了一遍陶艺。我是第二次来做陶艺了,并且在不久前做过一次。所以我已经很熟悉做陶艺的流程了。这一次,我做的造型更好看,我刻画的更美丽,还在以前画的基础上加了三朵小花,美丽极了!我满意地回家了。过了一个星期,我去上釉,因为我画的比第一次多,所以这次上釉的时间比第一次长。这次,我先自己刮掉多余的土。但是我刮不好,没办法就去请老师再次过来做示范。我认真观察,最后终于刮平了。接着,我用很大的刷子在碗的表面均匀涂一层水。最后,我才上釉。上完釉后,我把以前那个长满“雀斑”的陶器还给了叔叔。最后,我跟叔叔说:“记得烧得好一点哦!”

  我非常地期待下个星期会做出什么样的呢?是长满“雀斑”的?是非常美丽的?是……

我的小制作 陶泥小制作

  一天中午,我写完作业没事就拿起陶泥来玩,要捏什么呢?我沉思片刻,决定捏一套茶具。

  首先把干的陶泥加水捏一捏,搓一搓直到不湿也不干,陶泥就配成了。

  第一步:先取一些陶泥把它搓成圆形,再把它慢慢压扁,再拿一小点陶泥搓成小圆球粘上去,这就是壶盖。

  第二步:拿一大块陶泥搓成圆形,再轻轻压一压,把它压成又胖又矮的圆柱形,壶身也好了。

  第三步:拿一些陶泥搓成面条形,把它切成两段,一段把它慢慢弯一下,粘在壶身一侧,再把另一段粘在另一侧尾端轻轻用剪刀剪一个切面,这就是壶柄和壶嘴,最后把壶盖放在上面,茶壶就做成了。

  接下来再取一些陶泥捏成圆柱形,用母指在中间压一压,茶杯也好了。

  欢迎到我家泡茶。

制作陶艺

  周末下午,我和妈妈来到广场上的”百陶汇“做陶艺。

  一进门,我就情不自禁地惊叹陶艺的魅力与神奇!看着一件件新奇别致的作品,简直就是鬼斧神工啊!我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来,一位阿姨走了过来,让我在货架上挑一个自己喜欢的陶瓷,琳琅满目的作品让我看得眼花缭乱。最终我在窗台边发现了一只像海一般蓝的花瓶,心想:用我亲手做的花瓶送给妈妈插上花一定更美吧!于是我把它拿下来,爱不释手地捧在手心,告诉阿姨我要做这个。她拿出一个又圆又粘的陶泥,坐在旁边教我怎么做。转盘边还有一桶水,阿姨说要边做边沾水,不能让手上有太多的泥巴。她启动机器,指点我先用大拇指按在圆的中间,钻出一个小洞。随着机器的转动,孔越来越大,就这样瓶身逐渐显现出来了。然后按照阿姨说的双手合拢往上提,陶泥像海水似的越涨越高,大概提到十厘米的时候,我用两个手指往里轻轻一掐,将瓶口慢慢缩小。渐渐的,花瓶的大致样子出来了。正在我得意时,不料手用力过度,成形的花瓶两边塌陷融合了。”呀,快要完工了呢!“我委屈地看向阿姨。她也不无遗憾地说:”已经定型了,看来只能重做了。“说完,阿姨又拿了一块陶泥给我,我如法炮制,吸取了刚才的教训,做得特别小心。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一个有模有样的花瓶完成了,妈妈在一旁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心里乐开了花。

  看着自己辛苦了一下午的劳动成果,我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也让我懂得了: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放弃,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陶艺制作

  昨天我去商场制作陶艺,这是我第一次制作,我听别人说陶艺可好玩了,可是我还没有尝试过,我决定要好好试一试。女老师说:“想要碗口遍款就用左手护泥,右手大拇指在碗里面轻轻使劲,碗口就会变大……”

  我一开始没做几下刚做的有点样子的小碗就塌掉了,可是我做好了一个碗后,我轻轻摸了摸,没想到又塌了,转盘上留下了一滩烂泥。

  可惜我刚刚做好的陶艺塌了,我好伤心呀!我只好重新制作。

  我洗手的时候,发现我的脸成了小花猫,爸爸笑着说:“你看看,你的鞋上也有一块泥,鞋子也和你一起分享陶艺制作呢。”

  这是多么快乐的一天。

有趣的陶艺制作

  寒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越秀公园游玩时,发现了一个能陶冶人心的好地方——陶艺制作馆。

  我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很快学会了手工陶艺。我们做的是一个大花盆。首先,我将一大团湿泥用力地在铺开的木板上压平,然后用刀片割出一个圆形,这就是底座。做盆身了,爸爸用泥团搓成一条条粗泥条。我也不甘示弱,大力地搓着,由于我用力不当,所以,泥条一边粗一边细。我不放弃,又搓了一次,终于弄好了。我们每搓完一条就盘绕在圆座上,就这样,一圈、两圈。我开始不耐烦了,东张西望,妈妈看了,说:“茜茜,怎么没点耐心,你看爸爸多投入啊!”我望了望连头也不抬的爸爸,又弄起来。盆身制好了,该给盆子作装饰。我向一位工作人员姐姐请教做花的方法。我做的是玫瑰花,第一步,将小泥团搓圆压平,接着,把小圆片轻轻地卷起来。糟了,圆泥片裂开了,原来是不够水份。我又重新捏过一片。我用圆泥片将做好的花芯包了起来,一片、两片……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就出来了,工夫不负有心人,花盆被我和爸爸打扮得漂漂亮亮,围观的游客望着我们的作品,赞不绝口,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样甜滋滋。

  今天真是开心极了。

一次陶艺制作

  今天,我们去了大兴的陶艺村,那里可好玩了。

  来到了陶艺村,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了“雕塑园”,那里有一台台制作陶艺的机器。我像快活的小鸟一样飞了过去,开始做花瓶了。我打开机器,再拿出了一块湿润的泥放在上面,接着,我先把它捏成一个圆形,然后,再把泥一点一点地往上推,差不多推到六七厘米的时候,用手掌一托,再用两个大拇指往里轻轻的一按,便出现了一个小洞。

  这时花瓶差不多就做好了,再按一下按钮,用两个手指一结,就在这时,花瓶突然塌了,我伤心极了,嘴噘得高高的,差点连眼泪都流了出来,心想:这是怎么回事呀?刚做好的花瓶就坏了呀?我想了想可能我是做的时候太使劲了,还是在做一个吧!就这样我又按照刚才的方法又做了一遍,这次我做得小心极了,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这次终于做好了!我高兴得跳了起来。

  然后,再把花瓶放在烤箱里烤一会儿,用水粉在花瓶上画上青花瓷的图案,这个花瓶就大功告成了!最后,我们还在小盘子上画上我们的想象画,同学们画得真是丰富多彩。有的人画了一套高大的别墅,有的人画了一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轿车,还有的人画了一双世界上最有创意的鞋,代表我以后一定要穿上这样的鞋

  今天我不仅学会了做陶艺,而且我玩得开心极了!

我学会了做陶艺

  青少年宫有陶艺班了!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决定要去报名学习,因为之前在妈妈的陪同下,去一些做陶艺的场所试着做过几次,虽然作品很粗糙,但是我还是对陶艺很感兴趣。

  今年,陶艺春季班开班了,我带着围裙、袖套等“装备”和满怀期望去学习了。

  一拉开陶艺班的门,就感觉到了艺术的气息。只见,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带着微笑走过来,问我的姓名。她就是教我们陶艺的施老师。有一些早到的同学端端正正地坐着。

  “叮……”上课了,老师开始教我第一课,教我们做毛毛虫。先要搓泥球,再要用牙签固定,固定好了用铜管画脚,还要用小刀画出眼睛和嘴巴。一条活灵活现的毛毛虫就完成了。毛毛虫做好后,老师会给相应的树叶。

  在做的过程中,有一个同学大叫:“老师,我一不小心把碗里的水全部倒了出来,泥全变成泥浆了,泥浆都倒在我裤子上了!”

  我们正在做陶艺的同学,看看那个人的裤子,再想想他刚才说得那些话,禁不住笑起来。

  老师赶紧拿着抹布,去擦他的裤子。

  经过一节又一节的课程,我已经有许多作品:小花篮、花瓶、爱心碟子,都是我拿手的作品。我觉得陶艺比我想像中的更有意思。

  我通过做陶艺,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还要付出努力,才可以获得成功!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怎样才能成功

陶行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