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雪山过草地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什么出错了

  我们的越野车堵在了进藏的路上。等了两个钟头,毫无反应。我们于是准备越过一个小山坡,看看是怎么回事。四千多米的海拔让我们都起了高原反应而且还刮着寒冷的风,下车可是受不了啊,还是开车去看吧。

  可是车子出错了。

  原以为是一个普通的山坡,上面还铺着一层石头,谁知土很软,车子马上就陷到了土里面。推车,用铁链子来都没有什么效果,反而越弄越深。

  这是几个藏族工人散步到了这来,问道:“师傅,你们车子堵住了啊?”

  “是啊”爸爸答道

  “那我们来帮你呗”他们爽快地回答道。

  但我们却将信将疑,是用质疑的眼光去看他们的。我们之前在网上的一些攻略上看到说要提防一些藏民,小心会被偷之类的。而这几个人平白无故地就来帮我们,还不要钱,莫非有诈?于是爸爸就叫我就看着其中的一个。

  那位藏民穿着一身蓝色的工装,上面有许些灰尘,头发而且还乱蓬蓬的,手上已有许多皱纹,他默默地掏着车轮上的石头,不停地在咳嗽,好像十分疲惫。出于警惕我特地跟他讲不要把车子刮花了。

  不过一会,竟下起雨来。本来就不过十度的气温有迅速冷下来。再加上高原反应,实在是令我头晕脑胀。我准备上车休息,但我又得盯着他,我就从车窗里面看着他。豆大的雨滴打在他身上,还刮着飕飕的寒风。他不冷吗?他不累吗?我这样盯着他合适吗?我心里浮现出一连串的问号。

  他们挺有效率,没几下就掏光了车旁的石头,车子也顺利摆脱了错误。

  原本以为他们三个会找我们要钱的,但他们没有。掏完后,只是擦干了手上的泥水,笑着说声:“弄完了”就走了。对他们的“监视”也就结束了。

  我好像连句谢谢都没说。望着他们渐渐模糊的背影,我在想,到底是我们车子出错了,还是我们的良心出错了

爬雪山过草地

不畏严寒,越过茫茫林海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试过在零下31度的严寒中翻越羊草山吗?如果没有,就且听我一一道来。

  羊草山位于黑龙江海林市长汀镇双峰林场,中国雪乡景区内,最高峰为骆驼峰,海拔1235米,是雪乡最高的一座山,是雪乡最美丽的景点。

  开始徒步了,前五公里是最为平坦的,像是走进了一座美轮美奂的童话世界,爱白雪在风力的作用下随物随行,千姿百态,无时无刻的不散发着雪的神韵,宛如天上的朵朵云飘落人间,幻化无穷。

  第二段五公里是陡峭的山坡路段,你们能想象出有多么困难吗?迎着凛冽的寒风踩着湿滑的山路,偶尔一不小心,就会四脚朝天。而有些山路,呈五六十度角,还得手脚并用吃力的攀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腿脚麻木,有几次都想放弃了!但是一想到,出发前许下的诺言:“要当勇士不做逃兵挑战自我!”我咬咬牙,还是坚持下去。

  最后是五公里的下坡路段。可别以为下坡很轻松,由于大雪使路面积雪加深,坡度倾斜,我都摔了十次以上。终于连滚带爬到达终点。

  我成功了!不畏严寒,越过茫茫林海。跨越皑皑雪原。翻越1200米的雪山,成功徒步穿越15公里,抵达终点。我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在今后学习中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过雪山草地诗歌

  原文

  雪皑皑,野茫茫,

  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作者

  肖华(1916.1.21~1985.8.12)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之一。

  1916年1月21日生于江西省兴国城区。192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任共青团兴国县委书记。1930年3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军委青年委员,连和特务营政治委员,第10师30团政治委员,红1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少共国际师政治委员,红1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陕甘支队第一大队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343旅政治委员,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鲁西军区政治委员,115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南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总政治部副主任,军委总干部部副部长、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3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6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8、11、12届中央委员。

  1985年8月12日在北京病逝。

  赏析

  歌词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第二部分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雪山低头迎远客”,“低头”、“迎”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悦之情。

  “草毯泥毡扎营盘”, “毯”、“毡”展现了过草地时艰难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红军在恶劣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怕难”的钢铁意志。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表现了红军饥寒交迫的处境,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困难”的精神。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意思是被风雨淋湿的衣服、骨头会变得更加坚硬;用野菜充饥人的意志会变得越来越坚强。所表达的效果是人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学会坚强,逆境可以造就人才。

  2011年9月8日,保利剧院迎双节《红色的旋律》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过雪山草地[3]  ,经典再现。

《爬雪山,过草地读》有感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无数志士仁人怀着一颗爱国之心,为解救人民,解救民族而艰苦奋斗。

  石台县实验小学603班凌鑫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历史。无数志士仁人怀着一颗爱国之心,为解救人民,解救民族而艰苦奋斗。

  在祖国危难之时,他们不怕牺牲,前仆后继,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在整整两年中,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诗篇,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其中的《爬雪山,过草地》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一个缩影,是长征路上最艰苦、最漫长的一段征途。

  读过《爬雪山,过草地》,又使我不禁回到了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在那白皑皑的雪山和一望无际的草原中,红军踏过没过腰膝深的积雪,穿越着不满沼泽的草地,每走一步,都难以拔出脚来,他们迎着狂风,冒着严寒,忍饥挨饿,甚至是生命危险,不畏艰难险阻……他们的顽强﹑勇敢﹑坚忍不拔的精神是我们中华名族的骄傲,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

  我们生长在祖国繁荣昌盛,民族振兴,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环境中,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相比是多么幸运而幸福啊。

  正是有了他们的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和牺牲,建起了新中国。才有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环境。

  在和平年代,我们要不断继承的发杨红军用热血的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的理想的信念,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学过《爬雪山,过草地》这篇文章,必须将所汲取到期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当中。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不断地鞭策自已,要勤于思考,以更高昂的学习热情、更认真的学习态度,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长足进步,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爬雪山过草地》读后感

  读了《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我才知道革命抗日的伟大和艰辛!红军长征的故事里,有两段给我印象最深――一段是爬雪山:雪山是指夹金山,一年里有半年都是大雪封山。尤其是山顶,气候多变,一会儿漫天大雪,一会儿暴雨倾盆。

  每个从夹金山下来的战士都说:“如果在雪山顶上停下休息,就永远起不来了!”所以夹金山被当地人称做“鬼门关”!很多战士就牺牲在雪山上!另一个是买盐的故事:孙文莲是个护士。在艰苦的行军中,部队经常缺粮、缺盐,有时因为缺盐,战士好几天都吃不上盐,混身没有劲,行军非常艰难。孙文莲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当他们路过藏民地区时,莲子用身上仅有的一块银元到一个藏民家里,去为战士们换了一盆盐,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事情!

  读了《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我都想哭,这些战士们为了国家的和平,去和敌人打仗,献出自己的生命,怎么能不令人感动呢!先辈们为我们打下了江山,创造了这么好的、和平的环境,我们不能光顾吃喝玩乐,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刻苦学习上!现在许多偏远山区的贫困儿童还上不起学,他们多可怜啊!上学期,我们三(5)班就集体捐助了一个名叫“袁娟娟”的女孩,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都热心地捐助了各种学习用品,还给她买了一件新衣服呢!

  我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那些贫困儿童也能和我们一样快乐成长!我们现在是“小树苗”,只要我们好好学习,长大了会变成“参天大树”,成为祖国的栋梁!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你一定会成功

儿童手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