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月儿明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儿歌

  八月十五月儿圆,

  像是空中的大玉盘。

  人们称它天上灯,

  照得大地亮晶晶。

八月十五月儿明

八月十五月儿明作文

  夜,静悄悄的。

  一轮明月,正在高空中挂着,不时有几片云丝从月前飘过。这轮明月,正是十五的月亮。让天空中的星星,也害羞地躲进了云层之中。

  皎洁的明月,照得周围的天空通明通明。

  我漫步在林间小径之中,望着天空中的那轮明月。今晚的月儿分外的圆,分外的明。

  月光透过林梢,洒下一片银辉,地上、树枝上,像有一层薄薄的霜撒下。“月儿真美。”几位坐在草茵上的外地人说,“不知家乡的家人是不是也看着这轮明月?”

  是啊,这一句话突然牵引起了我无限的思绪。不知外公外婆是不是在品香酥的月饼,还有我那在外地上大学的表哥有没有在欣赏这美丽的明月呢

  这让我想到了一句千古名言: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月亮又继续上升着,升到了中天,月亮还是那么的皎洁、那么的清晰、那么的让人有丝愁怅。八月十五月儿明。

八月十五月儿明

八月十五月儿明作文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带我打月饼呀。”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到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我比较喜欢的节日,因为这一天不仅能吃到各式各样的月饼,还可以观赏美丽的月亮。

  吃过团圆饭,我们全家人围坐在客厅,一边看电视一边吃被分过的盘子大的月饼。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窗外十分黑,一道亮光从窗边射到屋内,我推开了屋门,走到广场上,一轮明月挂在树梢,给寂静的晚上增添了无限生机。那月亮仿佛是一个圆圆的大玉盘,不知道是哪个过路的好心人擦得这么锃亮。那月亮可真美呀!我不知是看到了在不停和玉兔一起捣药的嫦娥,还是在摇钱树下的老财主……这真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呀!”想到这,我的嘴里就吐出了一首自编的小诗:

  你不要那么调皮

  大家都知道

  你本身的样子

  不知这样,

  身体灰色,

  可是,你为什么打扮得

  这么漂亮

  黑色的天空,更加衬托出美丽的月亮,你知道,我知道,他知道,现在,定有不少人遥望明月寄相思。

  天色已晚,月亮已收好背包,准备去另一个国家了,我也回了家,心里想:我长大了一定要去当一名宇航员,到月球上去看月亮的“庐山真面目。”

八月十五月儿明的作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的《静夜思》。代表了李白思念家乡的心情,也代表了现在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今天我十分激动,因为终于迎来了我盼望已久的中秋节,在这一天里,人们都会围坐在一起,吃着月饼,品尝瓜果,观赏月亮。过去每一年的这一天都会给我留下深刻美好的记忆。

  这天晚上,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拿了一张小方桌坐在窗边,妈妈在上面放了很多新鲜的瓜果,有香蕉,苹果,柿子等,而爸爸放了很多的月饼,有豆沙馅,蛋黄馅等,吃着美味的食品,赏月自然更加陶醉了。

  只见黑乎乎的天空升出一道耀眼的光,一开始的月亮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羞答答地从后山露出半边脸,偷偷地向人间窥视,直到发现没什么动静,才一闪身,出现在天空中。它晶莹剔透,像个水晶球,美极了;它清辉,像一盏明灯,亮极了。

  记得上幼儿园时,每个八月十五都会让奶奶给我讲一些神话,听着听着就会慢慢的进入甜美的梦想。有时,在梦里还会梦到我把五颜六色的火龙放到了月亮上呢,希望他们能看到我的信号,早日来到人间做客。

  中秋佳节是一个团圆的好日子,祝愿天下所有的人们开心、健康、美满!

八月十五月儿明

  又要到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依稀记得儿时学的一首童谣:八月十五月儿明,爷爷教我打(做)月饼……月饼儿甜又香……似乎是某部电影的插曲。小婵好像没有学过这首童谣,毕竟现在已是远离亲手做月饼的年代了。

  翻看了一下日历,发现八月十五这天是周二,前一段时间小婵在背诵唐诗《中秋夜》时,曾经让我给解释诗中的意思:中秋的天上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看到她充满疑惑的小脸,我明白像小婵这种年龄,一下子是很难理解诗人想借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的道理。

  对于中秋节,小婵最开心的莫过于可以吃到又香又甜的月饼,这一点与我儿时是一模一样。有关于月亮的故事,小婵知道的可不少,嫦娥、月兔、广寒宫都能说得像模像样的,这得归功于电视和课外读物。

  都说中秋是团圆的节日,幸好家里没人远行也没有漂泊在外的亲人,战争的硝烟离我们似乎很遥远,所以对于小婵来说现在每天都是中秋,每天都在团圆,也许要等到那么一天,她为了理想要远离家乡,去到另外一个城市、国家,才会真正懂得团圆的意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精品作文:八月十五月儿明

  题记: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从古至今,世世代代、祖祖辈辈,何人不知天无情,何人不晓月有恨?举杯对月,诉不尽心中苦短。到底是天无情还是月有恨。情、月;月、情。情中无月,月中无情,这是历来无可争辩的事实。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没有亲身经历过骨肉离散之痛的人,恐怕很难体会到个中滋味。在遥远的北方,有这样一个故事。

  那又是黑龙江边远战士的一个中秋节,上级特地给战士们放了一天假。夜已深了,林区的中秋夜是那样的宁静,皎洁的月光像银纱一样轻轻覆盖着大地。战士们坐在带着露水的潺潺的小溪边。谛听着不远处白桦林里风吹树叶簌簌地作响。这不是春天愉快的颤动声,不是夏日里柔和的絮语声,这是中秋夜的萧瑟之声,是明月中嫦娥朦胧地喃喃细语声。仿佛是在告诉他们:此时此刻,故乡的月也正明,在故乡的亲人也在思念着他们。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战士们围在篝火边,哈着热气焐着手,吟着唐诗,想着故乡,想着远方的亲人,眼中噙着泪水,心底涌起一股隐隐的酸楚和忧伤。这时,炊事员小王的一阵话打破了这片悲伤的宁静——“嫂子,嫂子寄月饼来了!”战士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望着小王那渐渐清晰的身影。“嫂子寄……寄月饼来了!”小王气喘吁吁地说着,随即,他小心翼翼地把手中的月饼放在篝火旁。屈指一算,这已经是嫂子为战士们寄的第八盒月饼了。这嫂子是班长的妻子。班长到八二三连当兵已有八个年头了,从他当班长的那时起,月饼便一年不拉地年年送来。每一年的月饼都不同,嫂子花费心思想借月饼表达心中的感受。这一年的月饼,又与往年不同,盒子精巧了许多,是圆形的,上面镶嵌着一粒粒金色的小珠子,组成了一幅美仑美奂的月光图。

  班长打开了盒子,战士们不禁赞叹。盒子里有八个月饼,精雕细琢,色泽金黄。这时,战士们的眼睛里的悲伤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神秘的幸福。圆圆的月饼被绣着团圆图案和纱巾包裹着,像酣睡着的婴儿——可战士们谁也没有去惊动他。突然,一个战士发现盒子的边缘夹着一个粉红色的信封,抽出一看,原来是嫂子给班长的信呀!在战士们的一片叫声中,班长难为情地当作众人的面念了起来: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汤姆索亚历险记简介

二十四孝图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