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登楼望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秋·望月吟

  落叶寻根夜照还,

  月白风清云烟散。

  月夕花朝梦生花,

  明月入怀清雅淡。

  幽幽清辉遍心间,

  流光溢彩情绵绵。

  十五月圆佳节时,

  幕天席地归乡愿。

中秋登楼望月

中秋玩月有怀

  门庭冷清谁人叩,月下信步多清幽。

  最明总是故乡月,今霄赏月又登楼。

  重阳游子苦佳节,离人叹恨度中秋。

  月照神州千万里,东越我庭西君窗。

  浮云悠悠去无影,明月皎皎到竹篁。

  波光清风平原旷,清霜落满南山冈。

  徙倚无奈举杯饮,醉卧笑叹又三人。

  今夕明月空醉去,明朝各遣不相闻。

  寄思一盏酹明月,愿君相伴共长存。

中秋赏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是一年中秋节,但今年却不同,因为今年是我上中学后的第一个中秋。

  回想小时候过的中秋节,我便哭笑不得,每当月亮升起时,我总会兴奋的用小手指着月亮,大人都吓唬我说:“不可以用手指月亮,不然你的耳朵就会被割的。”那时的我信以为真,觉得月亮太神奇了,现在想想,发现小时候的我太有趣了!

  今天,一吃完晚饭,我便和爸爸,妈妈,奶奶一起去我家附近的市民广场度过今年的中秋。来到了广场,眼前人山人海,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广场上有的男女老少在跳广场舞,有的在放风筝,有的小孩在追逐打闹,有的商家为了赚钱卖起了孔明灯……

  我们坐在广场的草坪上吃着月饼,很快一轮圆月在夜空中冉冉升起,看着高高升起的月亮,宛如一个圆润亮泽的白宝石在黑夜里站岗,非常美,令人无限的遐想。我看着朗朗的明月,不禁想起了那住在月宫的嫦娥和那桂树下的玉兔。记得小时候,我竟以为这是真的,希望有一双翅膀,飞到月亮上去,向嫦娥玉兔问好,在空中遨游,还可以看到美好的夜景,观察大大的月亮,那该多好呀!

  我想,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唠嗑,吃着月饼,看花赏月吧。我喜欢中秋的意境,她每年都能给我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收获。我愿意在这种意境中感受亲人的关爱,品味生活的哲理,体会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中秋节赏月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中秋夜,今天,你赏月了么

  月,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她谱写了不朽的诗篇。皎洁的月光下,李白“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杜甫言“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王维弹“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昌龄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曹操吟“月明星希,乌鹊南飞”,杜牧品“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张弱虚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儿童唱“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但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今天早上爸爸妈妈特意请了一天假,我们一家共度中秋佳节。

  在众人的期盼之下,太阳公公终于下山了,给天空拉上了一层黑色大幕,夜色降临了。我和妈妈守在阳台上准备一起赏月,可惜天不遂人愿,月亮姑娘似乎想跟我们玩捉迷藏,始终不肯出现在我们面前,天空中只有几颗零落的,暗淡的星星。

  出现了!出现了!忽然天空中出现了一抹若隐若现的白色光芒,月亮姑娘终于露出了笑脸,她就像一颗璀璨的水晶球,发出皎洁的光芒,洒落在地上、屋顶上、还有人们的身上,仿佛给每个人披上了银色的衣衫。这时,我仿佛看见嫦娥在月宫里翩翩起舞,看见吴刚在砍那怎么也砍不完的桂树,看见那可爱的玉兔在捣制那长生不老的仙药……

  夜渐渐深了,我依偎在妈妈的身旁进入了梦乡。又是一年中秋夜,你,赏月了吗

望月

  明天就是中秋节了,这让我感到有些期待。自古以来,中国都很重视中秋节,中秋节又名“团圆节”,顾名思义,就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以中秋为题,月亮为中心的诗也数不胜数,尤其是那些远离他乡,不能与家人见面的游子们,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情。思及此,我的思绪又飘到了去年的中秋……

  去年中秋时,我和妈妈、妹妹一起坐在院子里赏月。是的,只有我们三人,爸爸因为工作的关系没有在家,爷爷奶奶也在乡下没有和我们在一起,所以,那年的中秋节显得有些冷清,并没有一家人的欢声笑语,我们一家也没有好好地在一起过中秋。所以,在我眼里这中秋也变得不那么名副其实了。

  想着,我又回到了现在的状态上了,我抬头看着天空,天空在黑色窗帘的遮挡下,显得那么的安谧、神秘。她像是婴儿一般,甜甜地睡着了,还做着美梦呢。一丝银白色的月光照耀下来,照在了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照在了沉睡当中的大地上;也把天空照亮了一部分。

  那月,好美;那月,好圆;那月,好远。

  虽不及中秋的月亮圆,中秋的月亮美,却也别有一番韵味。我伸手想要抚摸那轮圆月,想要更好地看清楚她的脸颊。她在那夜色中又显得有一种朦胧美,似真似幻,仿佛触手可及,又仿佛是离自己那么的遥远。看着看着,我不禁又再次远离了这里,回到了去年。

  月也是如此的美,可因刚下过雨,月亮被厚厚的乌云给护到了身后,不让人们看清楚她的脸,她害羞地亮出了半边脸,又羞得躲到了云层的身后,让人联想到了“犹抱琵琶半遮面”,虽没有琵琶,但也可以是这么说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又回到了现实之中,明天马上就要来临了,今年,我们一家人应该会马上就要来临了,今年,我们一家人应该会一起坐在桌子边,吃着团圆饭,赏着窗边的月亮了吧。

  我的思绪仿佛已经飘到了那间屋子里,带着屋里的欢乐笑声一齐奔向月亮……我嘴角边不知什么时候也浮上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中秋望月诗歌

  听风望月过中秋,

  花落惹人愁。

  阶前细柳婆娑影,

  晃悠悠、缕缕情柔。

  薄酒蟾宫遥对,

  浓思又聚心头。

  轩窗夜夜守清幽,

  无奈泪空流。

  曾经约定今何在

  誓盟铭记忆无由。

  魂魄痴迷不醒,

  帘帘醉梦难休。

  听风望月过中秋,

  花落惹人愁。

  阶前细柳婆娑影,

  晃悠悠、缕缕情柔。

  薄酒蟾宫遥对,

  浓思又聚心头。

  轩窗夜夜守清幽,

  无奈泪空流。

  曾经约定今何在

  誓盟铭记忆无由。

  魂魄痴迷不醒,

  帘帘醉梦难休。

中秋赏月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虽然祭月的习俗开始年代无法确定,就现有的文字资料来看,汉代枚乘的《七发》中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并往观潮于广陵之曲江”,这或许是今天中秋后观钱塘潮风俗的由来。大约到了魏晋之时,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欧阳詹在《长安玩月诗》序中说:“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大道,则寒暑匀,取之月数,则蟾魄圆。”待到宋时,才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月饼被列为节日佳品,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佳句。南宋中秋节活动,则更为丰富多彩: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举,或携湖海,沿游彻晓。

  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并在江上施放万盏“小点红”(小羊皮灯),灿如繁星,十分可观。明清以来,“赏中秋”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还形成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特殊习俗。至今,每逢中秋佳节,民间仍盛行赏月、吃月饼和团圆饭以及舞龙、点塔灯等习俗。

中秋望月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秋节是人们一直都喻为最有人情味,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诗人们擅长遐想的天性,赋予了月亮一层又一层神秘光环,他们灵感每每来自月亮又显得那么地轻而易举,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中秋,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佳节。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至唐初年间开始逐渐演变成为固定的传统节日,至明清时,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佳节。

中秋望月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自古以来,我国许多诗人墨客留下了不少的品月诗章,但专在八月十五晚观赏明月的风俗,是自唐代开始的。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这首诗是初唐诗人李峤所作,名为《中秋月》,是我国最早的中秋咏月诗。圆圆的明月跃上寒空,我们谁都说四海之内处处银辉洒地,但又如何知道千里之外有无风雨交加的地方呢?诗句字面写中秋月的清圆玉润,却隐含着作者对远方亲人的遥念:担心对方住处天气欠佳,不能在佳节观赏到可爱的明月。

  唐代诗人王建的千古名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友之情:“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庭院当中,月光满地,树栖乌鸦,露水悄落,湿了桂花,如此晶莹明彻的中秋朗月,该有多少不得与亲戚朋友相聚合的人在悠悠而生思念之情啊。中国人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在王建的中秋望月诗里,我们看不到他的叙己之思情,却明了他“秋思在谁家”的轰然追问,这种明知故问,使人读之心动。

  欧阳詹的《玩月》,又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赏月玩月的另一种心境,“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使我们知道赏月玩月一直以来都是古人的喜好,赏月活动源远流长,迷人的月色惹人喜爱。可何谓中秋呢?据欧阳詹在《玩月》序中说:“此日为三秋之中,又为月之夕,故曰中秋。”所谓“三秋”,因秋含三月:七月曰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乃季秋,仲秋正好居中。月夕,是指八月十五,明月之夜。十五又为月之中,所以叫中秋。

  月是中秋的魂。韩愈在《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里说:“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唐人武元衡在《八月十五酬从兄弟常望月有怀》中告诉我们中秋月夜时,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宋人刘辰翁亦在《水调歌头》里说:“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宵如此,寂寂几时留。”而曹松的“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滩。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之《中秋对月》,则把赏月的闲情逸致,谱写成了一首讴赞光明、追求平等的颂歌。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想起李白的《把酒问月》,是因为无意中读到了CCTV央视论坛上的一首《中秋望月》诗:“把盏邀明月,喜忧两依依。隔海遥远望,寄语诉相思。含笑泯恩怨,团圆会有期。双赢兴两岸,互惠弟兄怡。”诗人站在平民的角度,面对月圆中秋的良宵美景,抒发了两岸相通,互惠互利的美好期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其实无论古今,人们在中秋夜里尽情赏月、望月之际,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节诗歌: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南瓜功效与作用

荷马史诗奥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