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白居易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长歌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长歌辗转反侧好多年,终于回到长安。长安的风景,与儿时记忆里的光景,俨然变化了许多。物是人非事事休。

  逃到大漠的每个夜晚,李长歌都会被噩梦惊醒。她总会梦到玄武门被逼死的父亲,还有绝望含恨而死的母亲。那是她幼时萦绕不绝的噩梦。

  她不后悔在大漠里生长,如果可以的话,她宁愿在这片净土里长久地生活下去。可是她不能,她身负仇恨,而仇人正在长安城里作威作福,那个人享受着一切本该他父亲拥有的东西,皇位,权势,一切的荣华富贵。

  从来没有那么决绝过。

  她给自己定了一个终身目标,不杀李世民,无法含笑九泉。

  对不起死去的父母,和一个个因他们而无辜死去的人们。

长歌行白居易

《长歌行》读后感

  《长歌行》是一首蕴含着丰富哲理的诗,它出自于《乐府诗集》。这首诗一共有五句话,前面两句写景,后面三句抒情。告诉了我们年轻人要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奋斗,不能让青春白白流逝。

  诗中有句话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意思是千千万万条河流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这句话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是把时间比作流水,比喻时间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不懂得珍惜时间,把大好的青春时光都给浪费了。总抱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心态。如果这样子下去,就一定会跟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一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人如果不趁少年时期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充分利用我们的每“一滴水”,不浪费一丁点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否则就会碌碌无为的度过一生。

  因此,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利用上生活中零散的时间努力学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有意义。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长歌行

  青靑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作文

  络纬秋啼,玉阶微湿,金井阑映着涎涎月光。高高挑起的宫廷女子的罗袜,蒙了夜雾的朱红鞋面踮在金阑干上,自顾自地波动。远处金碧辉煌的灯火悠悠地引来丝竹声,华服与暖帐,笙歌与朱唇,似正午又似极夜。大唐的天空被那片灯火隐隐映亮了一个角,沉香炉蒸腾起摇摇欲坠的芬芳。

  我静静地躺在他的书袋里——这里并不属于我,大唐的灯火与我相隔了几个战火的千年,我来自漫长岁月之后的未来。此刻背着我漫步在夜华亭的男子名唤李白,大唐翰林供奉,居以满腹奇才与生而天骄的张狂,在千百年后同样名声大噪。第一次读他的诗文是《将进酒》,在洒脱流畅的锦裘金樽身后我望见了一片深蓝近墨色的海——那是他的心,空旷而杳无人烟,只有苍茫月色轻歌曼舞相邀为伴。我爱上了他,像一尊神的他。幻想自己若是能够在他身边充当他指明前路的眼,今后他就不必被驱赶出长安颠沛流离。神答应了我的请求,于是我化作他书袋里的卷轴,不舍昼夜与他同行。

  那是他生来最为快乐的日子。十余年漫游结交四海,却远无法接近心中日夜期望的神坛。他在渴望什么?我看见他初次跨入皇宫微湿的眼角,被赐官时给家人写信报喜时手指颤抖的欣喜若狂,初见圣上时匍匐在地如同叩拜自己长达十余年的希翼。我卧在他的桌角,见他日夜不息地为君王作诗题文。皇妃的妩媚,宫室庭院华屋兰亭,五一不化作了他笔下的生生不息。翰林院的门庭渐渐人流如潮,从宫廷遍至京郊。权贵不惜一掷千金只为得到他笔下一句珠玑,我望着他在人群中央如同太阳,也有闻名前来比试才学的文人,可那惊艳的诗文古书的字句似乎只与他一人打招呼。酒过三巡,觥筹交错,他半散鬓发披着银青长袍摇摇欲坠地半卧于酒榻,手指勾着酒杯,他的不拘礼节在圣上眼里也成了才子的洒脱不羁。高力士脱靴,贵妃屈下曼妙的腰身为他浸巾擦拭。意料之中我看见众权贵嫉恨的目光。我努力叫喊他,他轻佻的微笑下眼里缄默的深深的落寞哽住了我的喉咙——在这万人渴慕的华美宫室之中,他并不开心。

  他轻轻唤我:"你可听闻过一处名为青莲的地方?那是我的家乡。"我无言以对,只得静静倾听。"当年我与几位同乡正是鲜衣怒马之年,虽穷困至连打几两酒的铜板都要一起才能凑齐,可那时的心境却是真真比如今欢喜。"他的手轻轻抚摸我身上冰凉的竹片,幽幽叹道:"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如今世上知我听我,惟明月美酒与君者耳。"

  我心中隐隐浮上一层不安。第二日他出门,再没有将我携带在身上。过几日便传出他被驱赶出宫的消息——在君王眼中,他李白再是才学惊艳,也不过是一个舞文弄墨之辈。彼时他已树倒猢狲散,无依无靠。听闻他投入了永王幕下,我不禁头晕目眩。他的宿命似乎一步一步在我眼前重现。他的目光也告诉了我,他知道永王并不是一个好的归宿,只是这世间,懂他的人少之又少。若是有一个,他都会,也只能选择跟随。

  长安的灯火明明灭灭几季,历史最终跟随史书之上的白纸黑字流淌。永王已死,他被流放夜郎。他依然作诗写文,只是他的眼里再无之前不可一世的光彩。破柴屋之中米坛空空,他的酒壶却日日盈满。我禁不住内心的悲愤交加,向他喊:"你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普通过活即可,何苦这样作践自己。"他的眼里蒸腾着酒气,说出的话令我痛彻心扉:"你不过也只是一纸卷轴而已。"他坐在夜色苍茫的湖边,说罢提着酒壶起身,我隔着泪眼看他,他将头埋到了双臂间,肩膀颤抖如纸,然后提起酒壶一饮而尽。月色倒映在湖上,金的,朱红的,墨蓝的,深的浅的。他晃晃悠悠向着水中之月而去。我在那一刻似乎看明白了他,也明白了自己的心。我看见了他挥洒黄河水用生命换取奇迹,也看见他一人独舞在明月之下举杯落泪。没有谁能改变一个人的本心。他是神明,是浪子,也是一个沉睡不愿醒的、孤独的孩童。夜色如水,秋寒袭人。不知过了多久,我恍然地起身,酒壶跌落在岸边,水中月一圈一圈地荡开,清明见底,已不见了他的身影。

长歌行读书笔记

  这首诗出自于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全诗所要表达的意思为:美好的春天的早晨,葵承朝露,晶莹青翠,正等着太阳的光和热,万物一派生机!但担心这好景不长,只要秋天一到,叶黄花落,便是一片萧条了。在想想百川东流归大海,一去不复返,哪里会再向西流回来呢?人生要趁少壮的时候努力,否则,只有到衰老的时候空自懊悔悲叹了。

  这是一首劝人珍惜青春,奋发努力的诗,读后使我感慨万千。儿时的我,不知道时间的宝贵,总认为有几千个甚至几万个明天,总把今天的事推到明天去做。正像一首诗所说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那似水的光阴匆匆流走,像针尖上的一滴水融进我生命的海洋里。

  有时,我会独自靠在枕边,叹息着时光飞逝,默默地惋惜着这飞逝的时光:“在这飞逝的时光中,我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哪些又值得我去回味?”连春天的植物都害怕时光的飞逝,害怕到了秋天,叶黄花落,那更何况我们人类。所以,我们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让我们的青春绚烂多姿!

  每个人,都有一家属于自己的银行。它每天在你的帐上存入86400元钱,并且规定你在这天必须全部用完,如果用不完,这钱便会自动消失。这家银行的名字,叫做时间。它每天给你86400秒钟,让你做有用的事,而到了第二天,你用不完的时间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有一个86400秒钟。你也许会认为时间很多,用之不尽,其实,时间随着你年龄的生长,在慢慢变老的过程中,在你生命的海洋里消失。如果你不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去干一些有价值的事,那你真是“到人间白白的走一遭”啊。

  花开花落,斗转星移,时间已久在无声无息中消逝。不要再“少壮不努力”,让“老大徒伤悲”成为现实。

长歌行

  满山遍野草青青,万绿丛中一点红。

  蝶儿飞舞乐其中,蓬勃朝气天地间。

  春去秋来草凋零,雁儿匆匆南飞去。

  惟恐落下难过冬,天地苍茫归似隐。

诗歌长歌行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出自《长歌行》,是一首五言古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曾激励多少人奋发努力,又激励过多少人成就一番丰功伟绩,我曾经见过这样一件事。

  以前在老家,邻居有一位老爷爷,我经常去他家玩,并且几经遇到这样的一件事,他一边看书,一边在客厅踱步,我走近一看,原来是爷爷正在拿着《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边吟边背,突然爷爷眼中出现了一丝无奈,随即吟诵道“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哎,老了,老了,不中用了,小时候没有好好学习,老了以后想学已经记不住了。”

  我听后,感慨万千,脑海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妈妈和爸爸出去有事,让我在家好好学习,我满口答应,但一等妈妈走后,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开电视看了起来,把妈妈的叮嘱,自己的作业全部抛在脑后,心中只有一个字——玩。现在我才知道,那里的我太傻了,时间白白流逝,现在算算,其实只要现在好好学习,再过10年的时间,就能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有很多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是正大光明的做。

  所以从现在起,我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要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诗应验在自己身上,到那时才后悔时光易逝,应该好好把握。

长歌行

  长歌行温暖的春天给大地带来了恩惠,使得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显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步行在乡间小路,那柳树、桃花新枝嫩叶,花红柳绿。园子里那绿色蔬菜上的一颗颗露珠,等到太阳出来时就晒干了。

  可是它们常常担心秋天的到来,所谓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金色的季节,可它们晚上吗会这么惧怕秋天呢?是不是因为一到秋天,草木枯黄,百花凋零,万物都会失去生命的活力;还是……

  来到江边,看到那滔滔不绝,向东流去的江水,不禁叹息:为什么所有的河流都像东流入大海?——是顺其自然:那它什么时候才能流回来呢

  自然界的生物是有去有来的,而时间就像百川流入大海就不能再流回来;像饭吃入肚子里消化了就不能吐出来;像人死了就不能再复活。

  人人皆知时间的重要性,可为什么仍然不把握好每一寸光阴,珍惜那宝贵的时间呢

长恨歌之白居易

  朝代:唐代

  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原文: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鉴赏:

  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 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歌行

  作 者:陆游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

  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

  金印辉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

  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日偏傍僧窗明。

  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鸣

  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哀丝豪竹助剧饮,如锯野受黄河倾。

  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一个人活在世上,就算没法做个安期生那样的仙人,喝醉了,在东海里骑着鲸鱼玩耍游荡;也该做个李西平那样的名将,带兵杀敌,收复沦陷的国土与首都长安。可怜我,什么功名也没建立,年龄却已老大,白发萧骚;傍晚躺在这成都的古庙,眼见着落日的余晖,装点这僧房的纱窗。哎,难道我这个驰骋沙场的杀敌能手,就成了这么个做做诗的无用之辈,像寒蝉那样?酒兴来时我把桥边酒家的酒都买光;长长的酒瓶,把大车全都堆满。唤来了乐队奏起悲壮的音乐助兴,喝起来犹如黄河水倾倒在钜野中一样。我平时滴酒不沾,这番豪迈气概,顿时令许多人惊讶感叹。国仇还没报,壮士已衰老;匣中宝剑耐不了寂寞,半夜里发出阵阵吟啸。什么时候在三更大雪中收复了飞狐城,凯旋归来,与将士宴会欢笑!

  诗用浪漫手法开始,前四句谈自己生平的抱负:或者做个安期生那样的神仙,游戏人生;要么做个李西平那样的名将,杀敌立功。这四句写得气势很雄壮,与李白《将进酒》等古风一样,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激励,使人进入振奋的状态。就表达上来说,前者又只是后者的陪衬,做神仙是幻想,做名将才是诗人努力想实现的方向。同时,用李西平事又十分贴切当时时局,陆游正是想要同李西平扫平逆贼、收复旧京长安一样扫平金虏、收复旧都汴京。

  然而,现实是残酷无情的,愿望是那么地虚无缥缈。诗人回到了现实,便把前四句放出的狂澜一下子倒挽回来,进而感叹自己,年龄老大,功业无成,只能闲居在僧寮,无聊地躺着,默送着夕阳西下。他想着,像自己这样的战士,就不能只作个诗人,发出凄苦的吟声,这决不是自己所愿意的,于是诗在沉重的压抑中再度放开,故作豪语,先写自己放浪于酒,意气奋发,从而在吐露心中郁结的烦闷时,又表现自己的豪情、对未来的向往,这就是收复失地,饮酒庆功。末两句结得很自然,既承上饮酒而来,又与起首要做李西平遥遥呼应。

  后人评放翁诗十九都是从军之作,这首诗虽然是闲居遣怀,主题仍与从军诗保持了一致。诗的格调雄放豪轶,悲中带壮,既有不满与牢骚,又充满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无论是醉歌作达还是自我排遣,都紧密围绕对国事的关心与对未来的信心,所以很有鼓舞力。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品质意识培训资料

斗罗大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