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哲学思想
孔子
1、山的沉稳水的灵动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2、挫折
孔子一生不得志。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
3、理解
现在我们一谈到孔子与《论语》,便有不少人脱口而出:“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半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第二十五章,后半句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很多人特别是女人都非常反感这句话并由此反感孔子。也有人替孔子打圆场,说这里的“女人”不是指女人。
我认为,退一步讲,即使孔子在这里是指的女人,那也只能解释为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对女人的歧视,是一种通病,是时代的印痕或时代的局限。在西方,耶稣骂夏娃,亚里士多德骂女人,尼采骂女人,非常严厉,其程度大大超过了中国的男性思想家。就是休谟、黑格尔,对女性的歧视也很厉害。当然,无论东西方人士,对女性的歧视、蔑视、轻视,都是错误的。儒学、儒家中有对女性不尊重的表现,是需要批评的,但我们要放在时代的背景上加以理解与检讨。我们要学会容忍、理解、欣赏、研究外来文化,同时也要学会容忍、理解、欣赏、研究自己的固有文化。百多年来对于儒学的批判,有许多是非理性的,感情用事的,浅层次或直线性的,以致于今天中国大陆的多数中青年仍然沿用上世纪70年代批林批孔的方式和80年代“河殇”的方式来对待儒学。我们需要以同情理解的心态和理性批判的方法来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
4、选择
古人柳下惠曾被迫宿于城下,晚上刮风下雪,气温骤降,同宿城门下的一女子冻得快不行了,柳下惠将其抱在怀中,靠体温为之取暖,一直到次日天亮,没有非礼之举,留下了坐怀不乱的美誉。
无独有偶。鲁人有独处室者,邻居是一个寡妇,也独处一室。半夜,暴风雨至,寡妇室坏,想进鲁人室躲避,鲁人闭户不纳。寡妇在窗下哀求道:“你怎么不懂得仁爱,不让我进去?”鲁人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同居一室。你现在年轻,我也年轻,所以不敢让你进来。”妇人说:“你怎么不学学柳下惠?”鲁人说:“柳下惠能做到,我是万万做不到的,我现在是用我的做不到,学柳下惠的能做到。”孔子说:“善哉!要学习柳下惠者,没有像鲁人这样会学的,希望向善的方面发展,却不因袭别人的行为,算得上智了。”
哲学家名人故事:孔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
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国国君。
鲁君批准他前行,并给了他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
老子见孔子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
问孔子:“你已经得道了吧?”
孔子说:“我求了二十七年,仍然没有得到啊。”
老子说:“如果道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拿来献人,那人们会争着拿它献给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们就会拿它送给亲人。
如果道可以说得清楚,人们都会把它告诉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传给别人,那人们都会争着传给自己的子女了。
然而上面说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一个人心里没有正确的对道的认识,那道就绝不会来到他心中的。”
孔子说:“我研究《诗经》、《书经》、《周礼》、《周乐》、《易经》、《春秋》,讲说先三治国之道,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我以此谒晋了七十多个国君,但都不采用我的主张。看来人们是太难说服了!”
老子说:“你那‘六艺’全都是先王时代的陈旧历史,你说哪些又有什么用呢?你现在所修的,也都是些陈陈相因的旧东西。‘迹’就是人的鞋子留下的印迹,脚印和脚印,还能有什么不同吗
初次会话之后,老子又引孔子访大夫苌弘。苌弘非常擅长乐理,教授孔子乐律、乐理;并且引领孔子观祭神的典礼,考察宣教的地方,察庙会礼仪,使孔子感叹不已,获益不浅。
孔子在这个地方逗留了几天。
孔子向老子辞行。
老聃送他到馆舍之外,说:“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
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于死,在于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于身,在于好扬人之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
大意就是说,我没有什么好送你的,就送你几句话吧,不要诽谤别人,也不要过分夸奖别人,不要自傲。
孔子说:“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孔子走到黄河边的时候,见到河水滔滔,浊浪翻滚,气势如万马奔腾,声音如虎啸雷鸣。
孔子站在岸边很长时间,不觉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
河水不分昼夜地流,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不知道人生将会走到哪里啊。
听到孔子说这些话,老子就说:“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
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
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于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于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于心,则烦恼之情增。”
孔子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
过了一会,老子指着浩浩黄河,对孔子说:“你怎么不学习水的德行呢?”
孔子说:“水有什么德行啊?”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
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孔子听了之后,恍然大悟,说:“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
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
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
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
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而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
孔子说:“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
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孔子从老子哪儿回来,三天没有说话。
子贡很奇怪地问是怎么了,孔子说:“我如果遇见有人的思路像飞鸟一样放达时,我可以用我似弓箭般准确锐利的论点射住他制服他。
如果对方的思想似麋鹿一样奔驰无羁,我可以用猎犬来追逐它,一定能使他被我的论点所制服。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鱼一样遨游在理论的深渊中,我可以用钓钩来捕捉他。
然而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龙一样,乘云驾雾,遨游于太虚幻境,无影无形捉摸不定,我就没法追逐和捕捉他了。
我见到老子,觉得他的思想境界就象遨游在太虚中的龙,使我干张嘴说不出话,舌头伸出来也缩不回去,弄得我心神不定,不知道他到底是人还是神啊。老聃,真吾师也!”
孔孟思想的今鉴
孔子和孟子是儒家学派的大学者,孔子其学以“仁”为核心,以“孝悌”为仁之本,“仁”的实行则以“礼”为规范,孟子与孔子都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都是儒家学派代表人,他与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将孔子“仁”都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
孔子与孟子的相同之处:“仁”。
有家学派最讲究的忍让。能忍住就不动手,这导致国家被他国侵扰,辱欺,往往会被践踏。这一观点正好对乱战时期的国家有非常大的利益,如“五胡乱华”“满清灭明”有很大的体现,让许多百姓养成了安于现状的态度。
乘客买票进入火车站后,都有序的排列入座,当时火车出发后,有一位乘客往地上吐痰而没有用纸包住,而且把纸巾用完又扔窗外,又是扔到地上的,当时他的位置非常难看还有脚臭,乘客们都自作自的并没有去说那位乘客,服务员看见后对他一言不发,只是拿着扫把,把脏东西弄掉,这导致那位乘客越来越不客气,故意扔垃圾,服务员也没有制止。这也让许多乘客学到了,也跟着把垃圾扔到地上,当时我看到服务员一脸无奈又不去制止,做自己的事情,这让服务员特别的累。
如果说服务员少一点点忍让,及时去制止坏习惯,这不仅能让他自己干活轻松,又能保持车厢的干净,还可以让乘客养成一种好习惯。
“仁政”是孔孟思想的核心,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将这称为“孔孟之道”。孔子在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当时的时代,我想当官,出众的方法,就是读书,盛行读书考试,让许多的青年们有了读书的机会,他们有更好的空间来展示与提升自己的才华。是人才倍出的时代。
21世纪,读书的青年们越来越多,在现在这个社会不可以说百分之百,最起码有百分之九十六以上的人必须走学习这条路,来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生活。也只有好好读书才有可能拥有一个好的工作条件,一个好的人生。并报效国家,让国家更强盛。
今年的高考,有些同学忐忑,有的同学只是去体验一般,这是有的同学是直接被好的学校送去,不用参加高考保送,好的成绩不同对待,这好比孔子说的“鼓励入仕,出来做事”!
孔子和他的儒家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正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期,秦国利用法家的思想,一跃成为秦朝,因为实行了商鞅变法。但是真正给我们中华文明创造了光辉篇章的是儒家代表——孔子。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七十三年人生的概括,孔子字仲尼,鲁国曲阜人,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
孔子为什么能够这么伟大呢?以至于许多学者认为孔子是缺点最少的人呢?儒家思想就像是一部永恒的经典,很完美,但是一般人根本做不到,这也是孔子周游列国失败的根本原因,但是孔子做到了,儒家思想里面的周礼拘束的非常多,又非常讲究,这规范那不规范等等等等,但是孔子却在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上都做得十分周到。这需要多大的本领啊!孔子既然是教育家,教育方面也做出了与大贡献,因材施教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教育的先河,这是孔子提出来了,他收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七十二贤中有三个最有本事的:子路,颜回,子贡。孔子的一生可以说是自己炼出来的,否则他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能耐。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爱”,墨子是“兼爱”,仁爱是分等级的爱,兼爱是不分等级的爱,但兼爱比仁爱更难做到,因为当时的奴隶社会富贵贫贱分得相当明显,富贵的人就看不起贫贱的人,怎么可能去不分等级的爱呢?孔子提倡有为,道家提倡无为,道家的思想是适合于隐士一类人的,提倡顺其自然,自己过自己的生活,无为而治,不要兴风作浪。许多人想不通,男子汉大丈夫生来就是要纵横天下,怎么能蜗在一旁呢?这样的人不是隐士,自然接受不了道家的无为而治。虽说学说不同,但孔子人说老子是人中之龙,这是孔子豁达的表现之一。法家提倡以法治国,儒家思想提倡以仁治国。在现代社会,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儒家法家的思想结合,既走依法治国的路,也走以仁治国的路。只施仁,给人们太大的自由,只施法,给人们带来太大的压力,只有仁和法结合才能适合于现代人民的需要。
西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学说。
提起中华文明,无一人想不到儒家思想,无一人想不到孔子。他在历史上,在教育方面,思想方面,文化方面(《春秋》)都有过卓越的贡献和巨大的成就。正是因为孔子,我国才有五千年灿烂文明;正是因为孔子,我国中华民族才会延续至今;也正是因为孔子,我们中华文化才得以辉煌至今,影响至今,成就至今。
哲理故事:孔子的纠葛
阳货是有架子的,他不会亲自登门拜见孔子。他也知道,孔子是看不上他的,不会主动投怀送抱。但阳货毕竟是阳货,他是有手段的。他先放出风声,要孔子去见他。但孔子不傻,不去见。阳货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条计策:他趁孔子不在家,派人送给孔子一只蒸熟的小猪。
按孟子的说法,按照吉礼,“大夫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孔子之亡(出门在外)也,而馈孔子蒸豚。”朱熹说:“瞰孔子之亡而归之豚,欲令孔子来拜而见之也。”他就是想用一只蒸熟的小猪换得孔子的回拜。
孔子回到家,看见阳货派人送来的小猪,就明白阳货的意思了。阳货给孔子出了两难题目:去拜访吧,就等于投靠,阳货可以以此散布言论,造成孔子和他合作的社会影响;不去吧,违背周礼,不用说孔子本人不愿违背周礼,阳货也可以借此打击孔子,败坏他的声誉。
但这种小难题哪里能难倒孔子?破解之道其实就在眼前:操斧伐柯其则不远——就用阳货的办法:孔子也打听到他何时不在家,并趁机去拜见他。
可不巧得很——也可以说是巧得很——孔子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了阳货!
孔子一看是阳货大夫的车马,自然是赶紧转弯避开,而阳货一见孔子的来路,以及对自己避之唯恐不及的样子,也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很生气,加上此时的他权势煊赫,说话的口气也冲:别躲!过来!我有话对你说!
孔子只好转回来,走近阳货。阳货说:“一个人藏起自己的才能而听任国家混乱,可以叫仁吗?”
道理很正派,孔子无奈,只好说:“不可。”
“那么,本来喜欢从政却屡次错过机会,可以叫智吗?”
说得也对,孔子只好又回答:“不可。”
孔子显然不愿和阳货直接冲突,面驳阳货,所以恭恭敬敬顺着他说。但是,他的两个“不可”,很明显是敷衍,是虚与委蛇。阳货当然也能听出来,但孔子态度既然如此恭敬,他也无从发作。
末了,阳货说:“日月流逝,时不我待啊!”
潜台词是:孔先生,您已经五十岁的人了!您还有几次机会
我相信,阳货最后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孔子,触及了孔子心中蛰伏二十来年的从政之梦。孔子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好吧,我准备出仕了。”
这段对话非常精彩,孔子也不是不愿做官,而是不愿到破坏政治秩序的阳货那里做官。所以,不见阳货,是“义”;不得已去拜见阳货,是“礼”;等阳货不在家才去拜,是“权”;路上碰见了也就恭敬相见,不愿意做的太决绝,是“毋必毋固”。阳货每一问,孔子必答,是阳货说得在理,孔子据理答复而不辩解,是谦逊而又不屈服。
即便是孔子这样超凡脱俗之人,一生之中也免不了和一些难缠的人纠葛难解。这无需抱怨,我们可以像孔子那样,把生命历程中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包括小人,都看成是我们注定要经受的磨练。其实,任何一个障碍,换个角度看,也是一个高度,假如你不能高过障碍,甚至比障碍还低,只能与障碍平视,甚至仰视,障碍就是峭壁,挡住你前进之路。但是,假如你高过你的障碍,可以俯视障碍,就可以在障碍面前抬脚,把它踩在脚下,此时,障碍就变成了台阶,抬举着我们攀升。
面对阳货的咄咄逼人,孔子的表现是唯唯诺诺而不辩——孔子终究不会去阳货那里为官,却也无需在此一争高低。
战胜小人的秘诀是:不是要斗得过小人,而是要高得过小人。
三十多年前,十七岁的孔子在轻视他的阳货面前不争不辩、转身离去,阳货那时就已经成了他眼中的台阶,更何况今天。
孔子的仁爱思想
仁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仁所覆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其核心是爱人及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关系。孔子认为自下而上都能仁爱尊理,社会才能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他一再强调,践行仁德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有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他知道后,首先关切地问有没有人受伤。还有一次,孔子去齐国,路过泰山,看见一个妇女在坟前痛哭,他叫学生去询问原来残暴的统治者,逼的他全家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不久,他的亲人相继被老虎咬死,即使这样,他仍然不愿意返回家乡。孔子听后感叹道,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厉害呀。这两个故事都充分体现了孔子所追求的仁的精神。
孔子的立志教育思想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作为一个2500多年前的古代教育家,孔子非常注意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立志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为国家为社会做一番事业,以便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笔者认为,孔子的立志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立志、守志、践志和酬志四个方面。
(一)立志
孔子主张一个人在少年时代就要立下远大的人生志向。他在回顾自己人生的发展道路,总结人生的经验时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由此看来,孔子早在十五岁时就立下了自己学习的远大志向。孔子不但自己很早就立下干一番事业的远大理想和志向,他还教育他的弟子们要早立志立大志。
(二)守志
孔子认为,一个人树立了远大的人生志向还不算完,要念念不忘,时刻遵守自己的志向。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意思是说,有志气的人追求的是治国的道理,而以吃粗粮穿粗衣为耻辱的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的。一个人如果真心为伟大的志向而努力,就不应为暂时低下的生活条件而感到耻辱,否则便不是笃守大志,为大志牺牲一切的人。孔子把笃守自己的志向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认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越是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越能体现出自己守志的坚定态度,决不能因为环境的恶劣而丧失自己的远大志向。
(三)践志
孔子认为,志向是人生发展的美好蓝图,只有积极去实践,才会有实现的可能性。孔子最讨厌那些说得多,做得少,言行不一,习惯说大话唱高调的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到处不被重用,走投无路时,有人请他前往,孔子想借此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子路等一再提醒老师不要上了坏人的当,孔子却胸有成竹地说:“不曰坚乎,漠而不璘;不曰白乎,涅而不缁。”表明自己这把刀怎么磨也磨不坏,自己心地坦白,怎么染也不会黑。一个人要守志坚定,功名利禄和各种引诱不为所动,白刃锋镝加身而不屈服,才配称得上一个高尚君子。
(四)酬志
孔子认为,一个人立志、守志、践志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酬志。如果志向确立了,而没有如期实现,这种志向立得再高远,都没有多少实际价值。那么作为青年人,如何去酬志呢?他认为首先要有责任感,即有一种时时想着对社会负责,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他周游列国时,被困在陈蔡,不但弦歌不断,还向弟子们大谈“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道理。但是,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孔子虽四处奔波,宣传自己的治国思想,未能酬志。他当然不会甘心,又在教授弟子和整理文化上觅新的途径。他删史书,订礼乐,赞周易,尤其是编《春秋》,名义上是将鲁国的档案资料编成历史,实际上是通过编史的方法,灌输自己的尊王拥君恪守礼法的主张,把“乱臣贼子”的作为载入史册,用以“寓褒贬,明善恶”,使“乱臣贼子惧”。
孔子妙解仁哲理故事
有一天,子贡气呼呼地对孔子说:“老师,齐桓公杀了管仲的主人子纠,这个管仲不但不为主人殉死,反而去辅助齐桓公。在我看来,管仲大逆不道,是不仁龌龊小人!”
孔子听后微微一笑,问:“有一棵树栽在路中央,阻碍人们通行方便。有人拿斧头把树砍断了,作为树主人应该在砍断树的地方再栽一棵树,还是主动地帮助砍树人把树挪移走呢?”
子贡沉思须臾,答:“倒在路上的树妨碍人们通行,当然要把树挪移开!”
孔子继续微笑着说:“树、树的主人和砍树人三者的关系就像子纠!管仲和齐桓公之间的关系一样,管仲辅助齐桓公何错之有?”
子贡听后一愣。
孔子解释:“管仲之举乃真正仁德之举。因为,仁德是爱与善的具体表现,诚与忠的的闪现流露,不仅镶嵌在个人修养上,更要表现在一个人的心界上。管仲辅助齐桓公后,使齐桓公称霸诸侯,国富民强,老百姓享受着他带来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还像以前一样生活,贫困潦倒,苛捐杂税压得百姓生犹如死。这是你和我愿意看到的凄惨景象吗?”
子贡听后豁然开朗:“仁德是以拥抱天下人的情怀为己任,以别人的幸福为个人付出辉映,从而提高全民素质与素养的饱满度。”
中华民族伟大的哲学家-孔子
这个人的名字叫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孔夫子于公元前551年在一个历史悠久且名声显赫的家庭呱呱落地。
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主张“仁”和“礼”两部分。“仁”就是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强加于人。具有仁德的人,无论在多么困难的环境下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不随波逐流。“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体现了孔子这位大学者,对政治方面早已有了认识。
这也体现了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孔子这位大学者一生的道路充满了艰苦坎坷。他想去参加齐王的宴会时,因为穿的衣服不是高官贵族的衣服而被拒绝,把他赶出门外去,他20岁当上县令后,他一心为百姓谋利,可是却受到了一些大臣的排挤,而被迫辞官返乡。虽然他无官可做,三他并不为此伤心烦恼,而是在家乡开了私塾,让贫苦出生的农民也可以读书。最后孔子还周游全国,广收门徒,其学生有3000人,而其中的有72人非常有名气,可见孔夫子对中国的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孔子有许多的言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的精神,“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写出了孔子早已领悟出了学习的方法。“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写出了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读书人,不能没有弘毅的坚强意志,告诉我们要有梦想,有目标。
有目标,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实现目标。孔子对我们国家的知识和人们个人修养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积累了大量学习和做人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来说有很重要学习价值,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有益的养分,为我所用。孔子,一个充满知识文学的人,在中华五千年中没有哪位人能与他相提并论,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未来的目标,我们应向着这一目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勇于为理想而追求的精神。
使出我们最大的努力争做像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哲学家------孔子,一样的人,让我们向着这个伟大的目标而前进,冲锋,打败刀山火海般的困难,取得成功。
孔子的思想
孔子,是我们的教育家,思想的指导者。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在这崭新的世纪里,和平成为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核心。战争是残暴的,凶残的,它使人失去最初的本性;而人类是最高级的动物,我们有思想,有智慧又何必用暴力来解决呢?正如曹植所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和平,是人类祖先一直的愿望,而作为子孙后代的我们明明有能力实现,却偏偏不吸取祖先血一般的教训。若人类还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拥有孔子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的思想。最近,新闻报道着各国的竞争势力,每个国家都像备战着的老虎,随时待命出发。打仗有什么好呢?为了钱吗?为了土地吗?还是为了权力吗?这一切看来都是毫无意义的行动。
思想是人类的领导者。假若整个世界人类的思想都是浑恶的,相信有那么一天整个世界都会沉沦。所以说,孔子的思想将影响后人,影响人类,同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