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节约粮食的优秀作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关于采访世界粮食日的采访稿

  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来临的前一天,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orldFoodProgra简称WFP)中国区代表黄安生(BrettRierson)在第四届“中国消除贫困奖”的颁奖现场代表机构捧回了全球奖,此次评奖是我国在扶贫慈善领域所设立的最高政府奖项。

  领奖过后,在忙碌嘈杂的后台,黄安生接受了《公益时报》记者的专访。整个过程黄安生都表现出了客随主便的风度和耐心,还不时地安慰记者和工作人员:“知道吗?以前我也是个记者,所以知道想做个专访的心情,也很适应各种突发状况。”

  XX年,黄安生接任WFP中国区代表,彼时,机构已在中国完成了战略转型。黄安生说:“中国正在从一个受助者,变成援助者,从需要我们提供帮助,变成我们的有力合作伙伴。”

  《公益时报》:WFP在中国开展援助项目至今已逾30年,在此期间,援助策略和项目有所改变吗

  黄安生: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近乎是颠覆性的发展变革。对于WFP来说,当下是在中国开展援助以来非常有趣的一个时间节点,因为我们和政府的合作发生了转型,我们的项目和做法也跟从前不同。

  WFP是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进入中国的人道主义救援机构。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逐渐变成了粮食大国,外界可能说中国不需要救援了,我认为这是舆论的一个错误导向,我们也觉得这种想法是不准确的。XX年之后,中国从一个接受援助的大国开始转变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真正意义上的伙伴,共同应对全球饥饿问题、提供粮食援助以及多方面共同协作。

  《公益时报》:WFP在中国的下一步工作重点在哪方面

  黄安生:在中国的工作并没有结束,尤其是西部和南部一些贫困地区,当地政府向我们寻求帮助。比如,农业和农村发展,抗击灾害等方面的能力建设,这也是政府比较关心的。

  同时,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目前正在和中国政府进一步探讨一种全新的合作方式,就是让中国能够向其他国家传递更多的经验,帮助他们抗击饥饿。

  《公益时报》:WFP怎样选择救助对象和工作重点

  黄安生:WFP有一个全球的行为准则叫做“脆弱性分析和制图系统”,通过定位测绘把大量多源信息集合在一起,绘制出一个国家、城镇、乡村的地图,把每个区域的粮食状况划分等级。这也是我们和政府共同合作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找到目标,看到哪里最需要食物,还能作为政府制定决策的参考。

  虽然我们叫粮食计划署,但工作重点不仅仅是粮食问题,对一个受助地区来说也不仅仅是带去粮食,而是援助方式。WFP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应对灾害。我们在灾害到来的时候要第一个做出反应,分为三级响应措施,首先要利用电力服务在灾区建立起通讯设施,让外界了解灾区情况,接着利用物流服务把粮食运到灾区。

  《公益时报》:WFP在中国选择合作伙伴时最看重的是什么?需要中国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

  黄安生:首先WFP做的项目都是经过政府批准的,政府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只有得到政府的许可才能在中国开展我们的工作。WFP平均每年向超过80个国家的9000万人口提供粮食援助,大约有1万2千名工作人员在WFP工作,其中90%的雇员在偏远的一线地区工作,直接向饥饿人群提供服务。但是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做到的。所以WFP每年在全球会有至少2500个NGO跟我们合作,合作关系是我们项目操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WFP有一个非常高的合作标准,因为我们的账目都要符合IPSAS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的审查,所以,透明度、反应速度和执行效率,决定了我们选择哪个NGO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公益时报》:你个人是怎样看待中国的贫困问题的

  黄安生:我的太太是山东人,我的孩子也在中国的普通学校读书。所以在中国工作、帮助中国解决食品安全和饥饿问题,不仅仅是份工作,还有个人的情感因素在里面。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是1988年,现在我仍记得第一次在山东看到的情景,而近些年中国发生的变化非常巨大,中国在哺育她的人民方面作出了惊人的成绩。

  在几十年前,一个国家政府所要面临的挑战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在完全不同了,比方说中国吧,国家的经济收入某种程度上讲水平可以跟美国相提并论。所以现在的挑战并不是哪个国家贫穷或富有,而是在GDP增长的背后,贫穷和富有是同时存在于一个国家内的,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变化和问题。

  全球粮食价格正经历危机。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最新数据显示,XX年,全球粮食价格连续第四年下跌,其中供需不平衡及美元升值为其主要原因。受国际粮价影响,国内粮价承压,XX年以来中国三大主粮价格也延续下跌之势。其中,玉米是收储及价格变化影响较大品种。针对国内从产品价格改革,即将公布的XX年中央一号文件,或以“农业供给侧改革”提纲挈领。其中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将成主调。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前粮食价格问题主要由供应充足所导致,而就目前国家粮食的产量和消费情况来看,短时间供应充足的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因此未来粮价会形成稳中有继续下滑趋势。

  XX年堪称是全球大宗商品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除了原油、黄金、铜之外,其余各大品种也都陷入了大面积下滑的趋势,而身处其中的农产品也毫不例外。

  民以食为天,但是就在XX年,国际粮价却也遭遇到了寒冬之中。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XX年食品价格指数平均值为,比XX年下跌近19%,这也是全球粮食价格连续第四年下跌,同时创下7年最大跌幅。

  而多位业内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在当前供应宽松、美元表现强势的基本格局下,XX年国际粮价或仍然处于缓慢下行的态势。

  全球粮价陷入历史低位

  随着大宗商品的寒冬不断深入,国际粮价也逐渐陷入了历史低位。据悉,FAO的食品价格指数追踪的五大主要食品价格为:主要谷物、植物油、奶制品、肉类和食糖。其中奶制品的年跌幅最大。

  该数据显示,XX年包括大米在内的谷物价格指数比XX年下跌%;XX年奶制品价格指数比XX年下跌%;XX年肉类价格指数比XX年下跌%;XX年植物油价格指数比XX年下跌19%。XX年食糖价格指数比XX年下跌21%。

  而从市场情况来看,谷物的价格下跌主要受制于阿根廷取消出口关税后,玉米种植户的出口竞争力增强,也有更多的小麦出口到国际市场,供应进一步宽松;而肉制品价格下跌则主要因为美国对牛肉进口需求减少,市场竞争加剧,同时欧盟猪肉产量激增也导致了价格回落。

  “从去年整体的情况来看,国际粮价下跌的主要因素还是受制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供应相对宽松以及美元持续表现强势。”卓创资讯农产品分析师王书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走低也是一部分影响,因为任何机械、工业品都是最终以原油为原料的,原油价格下滑,意味着国外国家的各种农产品的成本都将下滑。”

  实际上,除了全球经济疲软所导致的大宗商品寒冬和美元表现强势等大环境影响因素之外,其实整体大宗商品市场并没有过多的利空因素,而从国际粮价的角度来说,供应宽松则成为了当前困扰国际粮价各品种的共同重要因素。

  主要谷物类当中的大米品种就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近几年国外米价基本稳定,或稳中有所下滑。5%破碎率的泰国越南大米FOB价格一般在355-375美元\/吨。XX年国外米价下跌迅速,除了经济疲软和原油价格持续走低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国外大米的主产国家泰国和越南大米出口竞争激烈,不断拉低价格。”王书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除此之外,就是供应宽松的问题。”

  根据FAO在XX年12月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大米库存量预报数也已上调90万吨,提高到近亿吨,这主要是由于孟加拉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库存量数字上调。

  值得注意的是,同为谷物的玉米也同样面临相同问题,美国XX\/16年度玉米出口销售总量为万吨,比上年同期的万吨减少%。

  充足的供应也明显拖累了玉米近期的价格,玉米是谷物当中价格下跌最为严重的品种。截至XX年1月5日的一周,大型投机基金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以及期权部位持有的净空单大幅增至161,988手。

  相比国际粮价的加速下跌,国内的粮食价格则相对坚挺得多。以大米为例,根据王书童的介绍,国内米价方面,虽说XX年大米下游需求持续疲软,有拉低米价的可能性。不过由于我国原粮稻谷实行的是托市政策,因此国内原粮有国家的支撑。成本是决定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高成本价的支撑下,我国米价高于国外,且XX年下滑幅度有限。

  粮食价格走势不明

  大宗商品深跌,同为大宗商品的粮食价格,何时回暖是最为关注的问题。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前粮食价格问题主要由供应充足所导致,而就目前国家粮食的产量和消费情况来看,短时间供应充足的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全球谷物面临供应宽松以及需求温和的问题,XX年全球谷物总供应量将达到亿吨,较XX年平均供给水平增速约为%。库存方面XX年全球谷物库存均值为亿吨,较XX年增长%,库存增速较快。”王书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因此未来粮价会形成稳中有继续下滑趋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粮价是否会真的进入缓慢下行通道,目前来看仍然无法预测,根据经合组织和粮农组织编制的《XX-2024年农业展望》报告中也对国际粮价的各个方面做出了预测,该报告指出,随着物产量提高,生产力加强和全球需求增长放缓等因素应有助于农产品实际价格在未来十年间逐步回落,但仍可能保持在XX年代初的水平之上。

  根据该报告进一步显示,谷物方面,谷物库存在过去两年里不断增加且油价持续走低等因素应能够在短期内进一步削弱谷物价格,生产成本缓慢提升和需求坚挺将会在中期内再度催高价格;发展中国家食糖需求的增加应有助于价格从较低水平上恢复,从而促进对该行业的投资。市场结果将取决于全球主要生产国巴西的食糖与乙醇的盈利能力,并可能因亚洲主要产糖国的食糖生产周期而持续波动。肉类产量预计将略有回升,原因是饲料粮价格下降,使肉类价格恢复到盈利水平。在过去十年大部分时间里,肉类生产一直是在饲料成本极高和极不稳定的环境下运转。

  而高盛公司(Gold)发布的研报称,XX\/16年度庞大的供应将导致玉米的库存用量比提高。迄今为止,巴西雷亚尔汇率下跌约44%,加上近来玉米与大豆的价格比转换,将造成南美二季玉米和美国春季玉米播种面积提高。这将使得XX\/16年度玉米价格预估仍低于4美元。

高考节约粮食的优秀作文

关于粮食浪费的演讲稿节约粮食的演讲稿例文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李绅写的《悯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一份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在清朝时,慈禧太后每次吃饭时,都有200多道菜,看到这些美味的菜,大家一定会口水直流。不过,慈禧太后吃每一道菜时,顶多尝一扣,或只看一眼,有时连看都不看一眼。这么多菜,就白白被慈禧太后浪费了,其实不是这些菜不好吃,而是她没有胃口。这就是慈禧太后的奢侈生活。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仅达到温饱水平,2004年总产量9380亿斤,消费量9978亿斤,粮食问题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开展爱粮节粮、反对浪费宣传教育活动,是事关国计民生、社会稳定的大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国家粮食局确定“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的主题为“粮食与建设节约型社会”。每一位市民要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自觉从如今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我们要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粮食!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作文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粮食就是尊重农民,就是尊重我们的衣食父母。想比我们的上辈人,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物质极大丰富,我们为此感到非常自豪。但是大家有没有想到,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吃饭问题仍然是我国的第一大问题,所以,我们每个同学更应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要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以前我没有节约粮食的习惯、总是非常的浪费,认为我自己浪费这一点儿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吃东西常常挑三拣四,吃不完就随手扔掉。每次吃饭我都会掉很多的饭粒,吃不完也觉得无所谓,爸爸妈妈批评我,我还能找出很多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自从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很多非洲难民因为饥饿而惨死在街头的情景时,我才突然心动:觉得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地幸福:爸爸妈妈疼爱我们,上学放学车接车送……正因为生活条件太好了,所以才让我们才养成了不懂节约的坏习惯。想到这些,我感到非常惭愧。从现在开始,我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从那些难民的启示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节约每一粒粮食,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以后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乱扔乱倒剩饭菜;在饭店里点菜要适量,不要浪费,吃不完的要打包带回家。

  联合国之所以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就是要我们把节约粮食养成习惯。借着世界粮食日的东风,我呼吁: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节约身边的每一粒粮食,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富有,我们的祖国才会变得更加富强。节约粮食,从我们身边做起。

世界粮食日关于珍惜粮食的作文

  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中国人口超过13亿,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宝贵的耕地,每年还以千万亩的速度在消失。我国东部600多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75亩的警戒线。而我国由于设备和管理落后,粮食在收获、储存、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触目惊心的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担忧。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有必要从一粒米上节约吗?有的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表面上看,掉几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财富,都是劳动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的。珍惜这种创造的成果,不仅是对社会财富的爱护,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对创造的尊重、对劳动者的尊重。粮食是劳动者付出辛勤劳动、大自然消耗大量资源产生的财富,浪费它就是白白丢弃劳动成果、无端牺牲生态环境,最终受害的还是人类自己。一位学者就曾指出:“可持续发展,这句话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粮食。”我们浪费一粒米,扔掉一个馒头,实际上丢弃的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丢弃的是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挚情感,丢弃的是做人的一种品格和精神。我国现在还不富裕,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有将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个公民都曾实现了的梦想。世界性缺粮的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不会得到根本转变。因此,浪费一粒粮食也是很可耻的行为。

  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有了节约意识,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尊重劳动成果、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自觉意识。珍惜粮食吧,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节约资源,健康生活,让我们从珍惜粮食开始做起吧。

  珍惜每一粒米

  提到粮食,你一定会想到香喷喷的米饭,好吃的馒头吧!粮食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能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还能为我们的身体带来最基本的营养和能量!

  从我懂事时,爸爸妈妈就教导我要勤俭节约,要珍惜每一粒米,每一滴水!

  在刚刚过去的5.12汶川大地震中,我们失去了一座座美丽的城市、一条条宝贵的生命、还有那一块块田地!现在灾区的人们过着缺水缺粮的困难生活,可是我却在生活中发现有不少浪费粮食的现象发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换来的,爱粮节粮就是对农民伯伯劳动的尊重!我们不仅要从自身做起,还要带动身边人爱惜、节约粮食。

  在这三天的实践中我总结了几点节粮小窍门:

  1、平时做饭买菜时要适量算好吃饭的人数计算好需要的量

  2、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尽量不剩饭菜。

  3、在饭店吃饭时点菜要适量,不要浪费,吃不完的打包带回家。

  4、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既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得到营养,同时也避免了浪费的隐患。

  5、节粮爱粮,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节约粮食,珍惜生活

  只有经历过后,才能牢记在心;只有不断反省,才能不断长大。

  ——题记

  我自从上了小学,就有了零花钱,也就开始“浪费资源”。有时在电视上看见了难区的人们,我只会捐点钱罢了,想:只怪他们的命不好,是上天不公,不关我的事。所以我还是挥之度外上天让我有条件,我又何必节约,简朴呢

  直到那一天,我懂得了节约——

  那次,我和我父母去了桃园摘桃子。我抬起头,桃树上红彤彤的桃子让我馋涎欲滴。我飞一般地拿起了篮子,冲进了那个大桃园,开始了“摘桃之旅”。

  在我摘桃子的过程中,我想,反正我们摘下来的桃子要付钱的,一定要挑最好的,不能吃亏!于是只要摘到小的或者有点烂的桃子,就毫不犹豫地丢到地上——让我惊奇的是,那时的我竟让没有一丝的内疚。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他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手上拿着一个绿色的布袋子,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只见他弯下腰捡起了一个个桃子。我奇怪地问:“你为什要把桃子捡起来呢?”“因为还能吃啊!哥哥,你不知道,我爹妈为了种这片林子花了很多心思!”这时我才知道他是果园的“小老板”。

  他又嘟囔着:“一人扔一个,那得浪费多少个,坏了一点削削也能吃……”

  这让我想起我刚才做得“见不得人的事”,脸“刷”的一下红了起来。小男孩拿起一个桃子,往身上擦了擦,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的脸更红了,“自私、浪费”等一系列的字眼浮现在我眼前……唉!我已经是中学生了,却把老师常提到的“勤俭节约”扔到了脑后。

  收敛了自己的行动,我也懂得了“节约”,节约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正如一位哲人说的,“一个人节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粒粒皆辛苦

  古人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往事点点,汇成了我记忆的海洋。心中,每每泛起几多银白的浪花,让我回味,让我珍藏,让我体会出人生的真谛与乐趣。

  记得有一次,吃饭时,我由于饭菜不好吃,所以就没吃多少。爸爸只见我碗里一粒粒的饭,语重心长地说:“粮食来之不易,可要好好珍惜啊!农民伯伯种出这些粮食是很辛苦的。”接着,爸爸给我讲了农民伯伯是怎么种出稻子的,并且说要带我去田地里转转,感受农民伯伯的艰辛。

  田野一片绿色,就像是一块块绿色的大毯子铺在那里,在这绿色的毯子上,有着许多人在忙碌的干着农活,有的在耕田,有的在挑秧苗,有的……你瞧,那边一个三十多岁的农民伯伯在抛秧,他从一块奇特的板子上拿出翠绿色的秧苗,撒到田中,让它们自己成长。他每撒一把秧苗,手臂上的汗珠都随着秧苗飞洒向田中。此外,还有一个农民婆婆在除草,婆婆轻轻的弯下腰,用那洁净的双手去接触那肮脏的杂草和污泥,虽然杂草出去了,却脏了自己洁净的双手。火似的太阳照射在每个农民的后背上,汗珠湿透了他们每一个人的衣服,每一个农民从田里走出来,都是一身污泥一身汗。

  忽然,我看到了六十岁的一个老人也在地里干活,他弯下腰大概只有五六分钟又站起来伸伸腰,并不断地用手捶打着自己的腰。太阳火辣辣的烤着,满头的汗珠都来不及擦,正一滴一滴地落在田里。这时,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记得爷爷以前跟我说过,他们小时候为了充饥,经常吃一些树皮、野菜,如果谁家的粗粮能填饱肚子,那就非常好的了。当时爷爷最大的愿望就是以后能够吃饱,能够餐餐吃上一碗白米饭。听他这么说,我突然一下子醒悟了,决定以后要好好珍惜粮食不能浪费。

  为了粮食,农民冒着严寒酷暑,在田间地头辛勤地劳作;为了粮食,文人曾一遍又一遍地吟咏出了“粒粒皆辛苦”的感人诗句。

  今后,每当我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农民伯伯一滴一滴的汗来换取的粮食。

  我们好好的珍惜农民伯伯辛苦耕种出来的、粒粒都和着汗水的粮食吧。

节约粮食作文精选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见到浪费粮食的现象。也许你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你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也许你仍然以为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然而事实是:我国人口己超过12.5亿,每年的净增长是120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的1/4;目前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递;全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依靠进口。从1981_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因此而减少粮食生产500亿斤。而且现在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乱占耕地、挖沙、土地质量下降、荒漠化等种种现象在蚕食着耕地。现实绝对不容乐观!!节约粮食,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不是说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费得起就可以浪费。浪费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只要存有节约的意识,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吃饭时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饭菜;在餐馆用餐时点菜要适量,而不应该摆阔气,乱点一气。记住: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1986年的第五次世界粮食调查的结果是:112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除外)1979-1981年有3.35-4.49亿人口处于营养不良状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组织80年代初宣称,当时世界谷物产量可以养活60亿人口。但就在同一时期,全世界人口只有45亿左右,可是却有4.5亿人挨饿。1995年,世界人口增长到57亿,挨饿人口数字增加到10亿。1972年,由于连续两年气候异常造成的世界性粮食歉收,加上前苏联大量抢购谷物,出现了世界性粮食危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于1973年和1974年,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第三世界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反而更趋严重。据当时预测,在80年代世界粮食仍将趋向短缺。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大会关于世界粮食日的决议,正是在世界粮食供求矛盾日趋尖锐的背景下作出的。

  浪费可耻,从某种意义上说简直是“犯罪”。凡事贵在坚持,节约要从点滴做起,尤其需要坚持。一天两天可以,一年两年呢?更长的时间呢?不仅仅是对粮食,要让节约内化为自觉,成为习惯。而且,在长征途中,有许多革命先烈因饥寒交迫而死。所以,我们要节约粮食,要不人我们怎么对得起那些革命先烈呢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四年级作文一件难忘的事300字

成长因梦想而精彩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