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小传作文500字初二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一篇小传

  她看起来八十多岁的样子,身材瘦小,常穿着颜色黯淡的衬衫,一道道梯田似的皱纹是岁月的痕迹。眼神里总给人一种慈善的感觉,常常说:“唉,老了,老了!”她就是我的奶奶。

  奶奶是一个乐于助人、勤俭持家的人。

  奶奶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在繁华的大街上,身着华丽的人们匆匆走过,一个穿着破烂的乞丐跪在地上,(补入必要的神态描写为宜。)嘴里念叨着:“行行好吧!”奶奶看见了,把仅带的钱都给了乞丐,乞丐连连道谢,当别人告诉奶奶那个人是骗子的时候,奶奶只说:“唉,毕竟是可怜人,都不容易,而且我看那人不像骗子”

  奶奶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自己的袜子破了,不扔掉,也不买新的,只是自己拿出针和线。将线扯到足够长,一手掐着,另一只手再按在这里,掐着的手后退,最后将线用牙咬断。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平常。但唯一不同的是,奶奶再不能像年轻时候一样轻轻松松把线穿进针眼里面了。第一次穿,没有成功,奶奶把线团了团,又试了一下,依然以失败告终,但奶奶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就在奶奶感叹自己老了的时候,线穿了过去。奶奶乐呵呵的说:“看来还中用啊!”然后开始缝,再将线高高举过头顶,就这样重复了许多次,袜子才缝好,奶奶又将袜子好好的放起来……

  这就是我那乐于助人,勤俭持家的奶奶。

奶奶小传作文500字初二

奶奶小传作文

  乡下人对于土地的热爱是无限的,在脱离了繁杂的城市生活后,仿佛乡下人的生活方式使人感觉更加和谐自然,而使我深刻地感受到这点的人,正是我的奶奶—刘雪阳。

  奶奶也向往平凡的生活,可以说她的一生是朴素而又充实的,本可以享有晚年幸福的她选择了继续辛勤地劳动,但她始终是那么乐观,不去羡慕,也不去埋怨,她总是不求最好的东西,反复地强调“能用就行”。每次回家看望奶奶,爸爸的新车总是让奶奶看得又开心又纠结,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她肯定会为此感到开心,但奶奶她小的时候受过苦,从小省吃简用,可当他老了,也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有出息的人了,她依然靠自己每天辛勤地劳动来照顾爷爷和她的孩子。

  奶奶是个慈祥的老人,她总是很细心地照顾着家里的大事小事,无论在厨房,池塘,菜地,还是鸡窝,都能见到她忙碌的身影。而这些也许就是她的全部,过年回家,她总会用她那双勤劳的手,为我们烹饪出最美味的团圆饭了。她的筷子忙活个不停,一直为我和我的弟弟妹妹们夹菜,夹了不知多少次,碗里的菜已经堆得很高,她才停下,并说:“多吃点菜,少吃点饭”。她把碗里的厚实的猪腿肉和可口的甜菜全都夹到我们的碗里,而自己却独自把碗里的肉末都挑干净,吃一点点蔬菜就吃完了一碗饭。之后,我想把好吃的让给奶奶,可奶奶总是不忍心把好的东西留给自己,她每次都委婉地拒绝道:“你吃吧,吃好一点的肉才会长身体”,而我也却总是不想拒绝奶奶的好意,而当我一再要求的到时候,奶奶才会品尝一点点,剩下的还是希望留给我们。

  奶奶细腻的性格令我十分尊敬她也为她感到心疼。听爸妈说,我刚出生时就被放在老家给爷爷奶奶抚养,奶奶那个时候都还年轻,她也有带孩子的经验,她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无比地疼爱我,那是我也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也就是家里的长孙,奶奶更是十分地宠溺我。奶奶她总是爱将她阳光,豪爽的一面展示出来,但却将自己细腻的心藏起来。一天深夜,我路过老家的仓库,这么多年了,这扇门里的景色使我好奇,我也忍不住推开了它,用手电筒对着周围的墙壁,发现除了一捆捆茅草外,这里全都是我小时候我吃剩下的奶粉罐和两箱小时候的玩具。我怀着疑问去询问奶奶,奶奶说:“这些东西伴随着你长大,你不想要了,可是奶奶却不忍心丢掉。”我的心软了下来,有点郁闷,却为此感到高兴,奶奶永远是这样默默地,细心地见证我的成长。

  我的奶奶,即使她没有什么学问,但她年迈的双眼里,充斥着只属于她的人生哲理。奶奶是个平凡的人,但就是奶奶那平凡的脸庞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让我铭记奶奶给予我的爱和关怀。

奶奶小传-写人

  我的奶奶有一个很小很小的愿望——她想上学。可是一切并不能如她所愿。

  1962年,在一个无名小村,一个贫困的家庭中,一个哇哇大哭的婴儿降临于这个世界,这个女孩就是我的奶奶。这个家庭有七个孩子,五个男孩两个女孩。在当时的农村抱走人家的孩子自是常事,我奶奶的家中也被抱走了两个孩子,即便如此,奶奶仍是上不了学,因为啊,老阿太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奶奶只能下地干农活。在奶奶幼小的心中一颗想读书的种子悄悄发芽。

  在1998年时,村里说开设了一个夜校,妇女们要是不识字便可以去读,不要钱。那时的女人们哪里敢去啊,面子薄,怕村里人说闲话,唯独奶奶不怕,她在晚上天天往夜校跑,家中留下两个孩子。爷爷是一个老实人,若是奶奶说她想上学,他便默默支持她。奶奶便更加坚定信念,白天在田间干活,晚上在灯下苦读,在桌上写着不大美观的字——如同小虫在纸上爬,但她写的认真、写的仔细,就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个多月,本以为能成功学完知识的奶奶,再一次辍学了。因为我奶奶的一个亲人办了一个工厂。缺人手,喊她区帮忙,奶奶便义不容辞地答应下来。

  2000年,厂里的人手渐渐多了起来,奶奶也逐渐了解到工厂里的那些人都读过书。奶奶并不想与大家有所不同,再一次决定读书。去找老师,学费要300元,对于奶奶来说也是一个负担,但心中的那火苗仍未熄灭,她想想不该选择放弃,毅然交了300块钱,高高兴兴又开始读书了。可不幸的事发生了,爷爷在工厂为了奶奶的学费努力工作时,钢片溅到眼中,爷爷的眼睛发红发肿,人们急急忙忙将爷爷拉入医院进行手术。

  当奶奶得知消息时仍在上课,归来时心碎了一地。拼了命地赶向医院,眼中不断溢出泪珠。手术室的红灯熄灭,变成灰色时医生推开门,叹了一口气,缓缓讲到:“手术失败。”从那一刻起我的爷爷失去了一束光。奶奶自此,没再学习。

  我很幸运,可以拥有好环境学习,我的奶奶却并不是那么幸运。奶奶不止一次告诉我要好好学习,我想,那也是曾经她对自己的期许吧。

奶奶小传作文初二

  我的奶奶,杨爱芝,出生于1947年12月1日,汉族,是一名退休教师。

  奶奶小时候条件艰苦,吃的、穿的、用的都不好,能吃上玉米面馍就非常不错了,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哪里烂了就补个大补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哥哥姐姐穿不上的衣服再给弟弟妹妹穿,总归是十分节俭的。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慢慢有了改善,但家里仍十分贫穷。奶奶很小就开始干活了,帮着家里割草、捡柴火、做饭。因为重男轻女,村里女孩能上完学的不多,大多只是上两年学,学会记工分就行了,可奶奶例外。

  奶奶上学较晚,九岁才开始上学。她勤奋刻苦,成绩优异,但因为家境贫寒、思想落后等种种原因,十八岁初中毕业后便不再上学,十九岁时随朋友一起去寺河教书,那时候还是民办教师,每月没有工资,只有工分,一天十个公分,一年到头才换成钱。村里分为几个队,队长总是说女人怎么能挣这么多钱,十个工分非得按八个算。

  奶奶与爷爷结婚后,便到车窑教书,校长待人很好,把奶奶等一些民办教师报给了上级,国家才知道有这些人。后来国家把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后,奶奶每月终于有工资。当时爷爷的母亲住在家里,因为爷爷在外面工作,奶奶不得不挑起照顾老人的重担,由于老奶看不见,奶奶只能每天早上做好饭再去学校,趁着中午大课间时,又赶紧跑回家做饭。作文老奶的脾气不好,因为年龄大了,双眼看不见,不知道时间,时常半夜起来责怪奶奶没让她吃饭,但奶奶还是尽心尽力的照顾老人,没有一句怨言。

  奶奶教书一直到退休,前前后后有30年左右。2009年奶奶突发脑梗,好在抢救及时她坚强地挺了过来,但因此落下了病根,通过不断康复训练。奶奶能用拐杖走路,但腿脚还是不便,行动很慢。

  现在,每次去奶奶家,她总是要翻箱倒柜的拿出所有好吃的、好喝的给我们,还要给我和哥哥零花钱。她对自己十分节俭,但对别人十分大方。每次别人有困难时,奶奶总是尽她所能的去帮助别人。

  奶奶的一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大事,但她的勤劳节俭、顽强坚毅、贤惠孝顺值得我铭记一生

奶奶小传

  眼里闪着光,脸上挂着慈祥的笑,这便是我的奶奶。和许多六十多岁的农村老太太一样,岁月的痕迹已经布满了她整个脸庞,但我总觉得奶奶与其他的老人在某些方面不一样。

  唠叨是每一个老人的普遍现象,我的奶奶也一样。但于平常的一言一词中给人以启发,是奶奶的超能力。奶奶在与她的“老友们”聊完之后,总会与我们分享她自己的想法。有时回味那些话,我总会越嚼越觉得有道理。有一次,奶奶得到“最新消息”后,特别感慨:“其实我们只要管好自己就好,别人怎么样,那是他们的事。我们在这里说说他们家发生的事,也只是消磨消磨时间。那个刘奶奶知道的事情多得很啊,但也只是和别人聊天用……”是啊,很多时候,管好自己便是最好。奶奶虽只读过几年书,却活得通透。

  在妈妈生了场大病后,奶奶变得格外注重家人的身体健康。爸爸患有尿路结石,不能多吃豆制品,奶奶平时买菜总会特别注意,还常常提醒其他人。有次轮到爷爷去买菜,爷爷的车都开出去了,奶奶还要追出去关照:“老头子,别买豆制品!”但是爸爸又特别喜欢吃豆制品,奶奶便又不厌其烦地劝说:“儿子啊,要忍住,不能吃!”但偶尔她也会特地买一次,让爸爸解解馋。可见,爸爸再怎么大,在奶奶眼里,依旧是孩子。

  奶奶的关爱渗透在生活的每一处,特别是对我这个小孙女的学习,更是倾注了全身心。得知我在英语学习方面有些问题后,奶奶高度重视,常常记不住手机放在哪里的她,却记着提醒我多背点英语单词。甚至还和我分享她自己的学习心得:读得大声一点,就会记得牢一点。多么朴素的学习真理啊!看着奶奶认真的眼神,我努力让自己坚持下去。当我终于突破英语难关的时候,奶奶紧紧地抱住了我,那藏不住的笑容,永远温暖着我。

  我的奶奶,和所有老人一样爱唠叨,专揽剩菜,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但她对待生活、对待家人的那份关爱,如一碗酒酿,在我的记忆里发酵,越酿越醇。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三年级上册满分作文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