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心得体会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知行合一》读后感

  阳明,大明帝国时期诞生的一位著名的心学家,而在当时以朱熹理学为主流的明朝,也足以体现出阳明的艰辛以及心学发展受到的阻碍程度。

  刚上大一时,接触到马哲的唯物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我偶然看到这本书时,却也被阳明的心学所打动,被阳明的“致良知”说服,同时也被他新的格物致知所吸引。生活在大明帝国的阳明,也曾受理学的影响,也曾按照朱熹的格物致知去格物,当他对着一堆竹子去格的时候,却什么都格不出,于是他对理学的权威提出了质疑。他曾研究过道教,也曾想落入空门,但都没有成功实现,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龙场悟道,才有了其心学的横空出世。自龙场悟道以来,阳明的弟子大增,为其心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他在仕途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朱熹主张去心外格物,而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现在所做的事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而已。自龙场悟道以来,阳明的仕途就变得光明起来,南赣剿匪以及平定宁王都是他心学的运用。我认为在他的心学中有心理学的应用,似乎他的心学可以运用到任何领域,而阳明则解释为这都是良知的作用。

  阳明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但其在剿匪时却因为士兵剿匪时士气不高,当众砍杀了几名士兵以儆效尤。既然他提倡众生平等,那他又为何以别人的生命来换取其他人的前进,这无疑违背了他提出的观点。不过阳明也说自己在运用战术的时候是违背良知的,所以他在以后的讲学过程中从没有提过这些战术的运用。

  阳明的心学看似与理学背道而驰;但无论是心学还是理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人的心可以分为性与情,但朱熹理学却硬要将“情”从心中分割,而要去寻找外物来填补心中的空洞。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

  天地间的心是人,而人的中心则是良知,只要良知光明,便可所向披靡。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听从良知发出的命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的时代里,除了名与利,除了自己的私欲外,还有什么会成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即使会有心怀天下的人的出现,但毕竟我们大多数都为普通人,这些无疑成为了我们所能追求的目标。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使这些追求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自己的能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有做官的能力,为何要委屈了自己的这份才能呢,坐上了这个位置又要思考的则是如何在这个位置上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才能,在不违背良知的情况下创造出最大的利益。

  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比如当我们渴了,我们就会去喝水,当我们饿了,我们就会去吃饭等等。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在受到心的指导,光明自己的良知才会有光明的前途。

  看了这本书,其实对自己也有很大的触动。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如果阳明在世的话,他一定会对我说:这一切都是你的私欲在作祟,你需要的只是光明你的良知,你的这些私欲就会被控制,而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我们应该学会听从第一感觉,这第一感觉往往便是良知发出的声音,它会指导你走向正确的道路。

  我所理解的心说:不可固执自己的成见,要敢于改变自己,敢于提出质疑,敢于付诸行动。如果知行不合一,再多的知也托不起一个完整的人,人生道路上有苦难不怕,怕的是苦难到来时将自己打倒,未爬起来就先认输。

知行合一心得体会

说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

  讲作文的时候,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

  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

  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过去,在古人的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的。比如《三字经》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学习的目的——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亲师友,习礼仪。”“亲师友,习礼仪”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行动的范畴。

  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是在讲知。我们的下一代,对于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对于行的理念的熏习,就更加的少。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做数学、做习题都在讲知,但是,他们当中又有几个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学试验?能认真地对待物理实验呢?他们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把他往闹市里一丢,十有八九找不着姥姥的家门。做题能力很强,动手能力却很差。选择答案做得很好,创新能力却几近丧失。

  “四书”也好,“五经”也好,在经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们讲到了《论语》中的“听其言,观其行”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读书示子聿》里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们读《战国》,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了解了这些典故,对于理解这个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现在的教育,害人不浅了。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行的理念早就被扔到了一边,这个危害实在太大。就好像是一棵树的成长,既要有“知”,又要有“行”,二者缺一不可。而现在我们都只在强调“知”,而对于“行”却几乎忽略不计,这样长出来的树必定是畸形的。《三字经》中,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讲亲师友,习礼义?在“亲师友,习礼仪”的基础上,才会去知某数,识某文,讲的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知,没有行的教育,那是一个畸形的教育。光是把知识在头脑里打转,在眉毛间展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那是要吃亏的。说严重一些,那是要倒霉的。所以在《中庸》中,孔子讲——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这样的人我是不去做的。别说是光知不行,就是全知而半行,我也是不会做的。一个人的成功,绝对是做出来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因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熏陶的缺失,天天讲、月月喊,叫破了嘴皮、喊坏了嗓子,几人能识,几人能知呢?知行合一,这个理念的种子,千万千万要从小就种在孩子们的心中。从小不种下这个种子,到大了,那就有问题了。

  现在网络里流行一些公知。说两个例子:一个是前不久的毒胶囊事件,居然有专家出来讲,一天吃六个这样的胶囊对人体无害。这样的知识分子可以说丧失了做知识分子的良知,从理论上讲,兴许是不要紧的,但是,从“行”上来讲,那是在挑战公众的生活常识。第二个例子,湖南有一个地方,因为洪水桥塌了,死了五六个人,而这座塌掉的桥,从内部结构看几乎看不到什么钢筋。但居然,会有专家出来讲,塌桥很正常,公众不必大惊小怪。

  他们玩弄的是学识,玩弄的是数字,玩弄的是概念,玩弄的是科学,是属于听其言的“言”。而对于行而言,对于民众的心理承受,对于民众的心理关注——“行”而言,他们简直就是白痴。这些人从根子上讲,受到的都是“知”的教育,对于“行”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就如三国时期的马谡一样,说起来头头是道、彬彬有“理”,实则来讲,他们没有一点社会常识,没有一点道德常识,没有一点伦理常识。这些光知道数据,知道科学,知道概念的人,就是危害社会的人。

  所以,我们要从根子上,真正地让孩子们从小就有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意识。这个意识的树立,要从我们在座的家长做起。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我知道了,但我就是不做。学作文的道理也是,不能简单地说:听了课,老师讲的道理、方法、技巧、我都知道了,但就是不亲身实践一下。知识与知道是有区别的。知识只存留在大脑的记忆里,而知“道”是经过实践转化的一种能力。只知不行,是谓知识;知而行之,是谓知“道”。知而不行,天下道理千千万,都明白了,也不管用,知而行之才能出真知!这是作文的学习方式,也是工作、生活的得“道”方式。工作中要讲执行力,而学习作文如果没有执行力,没有行动力,也是万万不可的。

知行合一传承美德

  “知不易,行更难,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这是爸爸经常给我说的一句国学经典语句,这次也出现在了“国学小名士”栏目中。

  通过观看“国学小名士”栏目,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课堂上,我们教科本上的古诗、词,不仅要求背下来,最重要的是还要去理解它的意思。我感觉能够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这才是最关键的。特别是在看节目时,每个选手背诵诗句的速度都十分快,脱口而出,好像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一样,也好像是从电脑中直接取出来一样。虽然他们口中的诗句都是古代文人们智慧的结晶,但在节目中,已经变成了他们自己的知识。

  古诗词的境界也很高,不只是字美词美意境美,更重要的还是隐藏在诗句里的深层含义更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写出四季变幻的美景,让我们要留意身边的美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写出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是写出了陶渊明悠然、淡泊,超脱于陈杂之外的感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仅写出了春雨的轻柔,更是写出了春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仅描写了宝剑和梅花的由来,更是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艰苦认真,不断磨砺,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句诗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虚度光阴,时间是不会倒流的……

  观看了节目,我还了解到,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的语言从古诗词、文言文到现在的白话文,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我们还在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必要性,原因就是要把古人所创造的经典作品转变成自己的东西,让自己的脑子能牢牢记住它们,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就要像参赛选手们一样,随时都可以脱口而出,灵活运用。

  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国学经典,让我们一起传承祖国的璀璨文化!

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国学小名士》,给了我很深很多的启发。

  如果在平常谈话中引用上一两句古诗词,就会很有韵味。在给我爷爷庆祝六十六岁大寿的时候,许多人祝我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就是运用的古诗词,听着很让人高兴。我们每个人都想把话说得更好听、更有意思些,我建议大家多读读古诗词。

  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一向是尊老爱幼、帮助他人。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就是不做。面对处在困难中的人们,他们会说:“我们无能为力”。可是,在公交车上,为一个年迈的老人让座也很难吗?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小学生都要勇敢站起,尽力而为,把上一代留给我们的珍宝接过来,传下去……

  令我终生难忘的要数“学以致用”了。有一段视频是这样的:主持人要选手们说带“花”的诗句。我决定和他们一比高低。结果,人家来了三个回合了,我才想起一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如果我上台,先不说分数,光那难堪的场面也得惭愧死人了!这时,视频上一位学生说了这样一句诗:“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不是我刚学的嘛!我怎么不会了?看来光学还不行,要记在脑子里,到用的时候才能用上。

心存美德,知行合一

  有一粒种子,叫做国学经典,把它播撒在心中,让经典诵读永驻心间;有一条潺潺的溪流,叫做中华美德,让它滋润、浇灌着心田,让中华美德伴随身边;有一盏灯,叫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提着它走过漫漫人生,让知识在现实中灵活运用,给予你莫大的力量!

  诵读经典诗人杜甫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中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萧抡谓说过:“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这些诗句就足以证明读书的重要性,经典诵读巨大的影响力!《国学小名士》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熟读、熟背很多的古诗词,朗朗上口、滔滔不绝,这种境界让我心中震撼无比,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是呀,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铸就了经久不衰的艺术瑰宝,犹如夏日的漫天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宛若春日的遍野鲜花,散发着馥郁的芬芳。到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水浒》《三国》的英雄豪气;到如歌如画的唐诗宋词中,领略枫桥的钟声,大漠的孤烟;在外婆的歌谣里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女娲、大禹的故事萦绕耳畔。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会给予我们美好的艺术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给予我们无限的知识,会让我们受益终生。

  今后,我要向《国学小名士》中的同学学习,广泛诵读经典,牢记于心,我要诵读国学经典,走进古诗词的世界里,去感受诗人朴质、真切的情思;徜徉古诗词的长河中,去感受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让经典诵读永驻心间!传承美德中华美德到底是什么?这个疑惑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观看了《国学小名士》之后,我心中终于有了答案。古语有云:“羊知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就是中华之美德——它陶冶人的爱国情操,树立爱国爱民的远大志向;它让人孝顺父母,对其充满孝心;它让人仗义疏财,尽自己的全力帮助别人,不图任何回报……而对于我们青少年,中华美德并没有多大,它只是生活中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事。生活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可以衡量出一个人的修养、品德。从小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进屋要先敲门、吃饭要礼让、要尽量向陌生人伸出援助之手等等的优良美德我都没有养成,我不禁感到深深的愧疚!

  从现在起,我要改掉坏习惯,力争做一个中华美德的传承者!今天,中华美德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的手中,将由我们焊接,要靠我们传承,我定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让中华美德伴随身边,伴我成长!

读《知行合一》有感

  在这个日益浮华,物欲横流的年代里,我们的内心有太多的困惑与迷惘,让我们看不清前进的方向,而当我们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或许应该收拾心情,静下心来,认真读一读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的封面上映着一个长髯老者,他看上去面色黧黑,身材清癯,病病恹恹的样子,让人想不通:这个人到底做了什么伟大的事情,又创建了怎样的思想,竟然赢得了后世“古今第一完人”的超高评价

  带着这个问题,我一头扎进了书中。

  其实,王阳明对历史最大的贡献在于“龙场悟道”创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心学体系,并把其中最重要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用于后来的江西剿匪与平定宁王叛乱等不凡事功之中,以此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事功与思想并重的圣人典范。所以,了解阳明先生的学说,对现代人实现内心的安宁有莫大的好处。

  用“知行合一”武装起来的王阳明,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历尽劫难、矢志报国的宽阔胸襟。

  王阳明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初入仕途的时候,正是刘瑾当权的时代,飞扬跋扈的“九千岁”自然不能让这个正直文人屈服,于是他遭人记恨,常年遭受流放和追杀之苦。1在颠沛流离中,王阳明竟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心学体系。公元1516年,王阳明下江西平定了土匪之患,又碰上了宁王朱宸濠叛乱,他果断地判明形式,只用了35天就将这场天大的祸事消弭于无形,但当他九月份抵达杭州献俘的时候,却因宦官谗言,平乱功劳被无情褫夺,还险些被再次投入大牢。这些,他都没记在心上,连后来朝廷敕封给他一个有名无实的“新建伯”的爵位却没有铁券和俸禄的事都没放心上。他一直以国家为重,以自己的名利得失为轻,56岁还带病上战场,不料竟客死舟中,令人扼腕叹息。王阳明宽阔的胸襟值得后世的我们反思。

  二、阅遍繁华,波澜不惊的强大内心

  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学习,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在“知行合一”四个字上,其中的“知”解释为良知,王阳明是在说:自己内心最深处的良知一旦被某事所触动,就必须行动起来了解它,参悟它,解决它,而不能“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可以说,正是由于建立了这种坚毅却又淡薄的独特个性,才让王阳明阅遍繁华而宠辱不惊。后来,浙江大学竺可桢老校长把阳明先生“知行合一”的思想阐发为了“只知是非,不顾利害”的“求是”精神,阳明先生又是功劳不小。

  读王阳明,了解他的心学体系,会让我们的良知——我们的心感到光明,所以,我们都应该向阳明先生靠近,哪怕只是翻一翻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也会让我们受益不小,行有余力,再开始《传习录》的学习。

力行弟子规心得之知行合一

  《弟子规》是中华五千年文化是如何落实德行教育,人的一生都希望一生能成就优良的品德,成就幸福人。《弟子规》就是成就幸福人生的入门法则。很多人认为《弟子规》是给小孩子学的,就掉以轻心。大人和父母都应该学习,特别是青春期和成长期青年人都应该好好学习。修习一个人的品德必须从《弟子规》入手。打好道德学问的根基,一心不乱才不至于迷魂颠倒,才能恢复自然本性,才能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能为人所尊重。相反如果在平日不注意生活中锻炼和修习自身的品德,就是给以后的生活埋下苦难的伏笔。《弟子规》讲的都是日常平凡的113件小事,古人讲“如海一滴,具百川味”我们用恭敬地心去学习弟子规,就能体悟到古圣先贤的博大精深。从小事上体悟,从最基本的德行来入手,知行合一,才能发掘出人生价值的真谛。

  比如说《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中的“父母”大家浅显的理解就是生身父母,然而我们通过学习和力行,对父母的含义有更深的理解。在我们生活中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就是父母的感受,不能时刻体察父母的心境,然而人人为利而争,见利忘义,总是逢迎取巧,投其所好,从而丧失了道德的底线。这个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真正贯彻、力行、落实《弟子规》。孔门四科里面的四门教育,首要的就是:德行;第二就是讲言语;第三才讲政事;最后是才艺。可见德行在一个人成长和事业中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修学《弟子规》已经有一年时间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的烦恼和习气压制不住,老是起伏不定呢?孔老夫子经常教诲他的徒弟们,要从日常琐事中,从最切近的事情里头学习“仁”的方法,才能在品行上不受世俗的污染。“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基本自性。自性本来就具有,烦恼和纠结,照成了思想上的障碍,阻挠了我们的真心自性。那么我们如何来恢复真心本性,就要从《弟子规》入手,“勿自暴,勿自弃 圣与贤,可驯致”,增加我们学习《弟子规》的信心。

  古人修学讲求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才能有幸福

  美满的人生,成功的事业。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凡事要学以致用才能帮助自己不断地提升个人的德行和学识。《弟子规》要求我们应该活在当下,不须向外寻求,在生活中我们扮演好的角色中就能找到自己,就可得心应手。然而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每天清晨诵读《弟子规》,然而日间行事处处和《弟子规》相悖。随心所想,心口不一,以致违背了古圣先贤的教诲,缺少“行由不得,反求诸己”(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来检查自己)的内省精神,照成行差踏错。袁了凡教导他的子孙“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皆因‘因循’二字耽搁一生”(因循:沿袭、守旧、疏懒、轻率、流连、犹豫、延宕)。当我们捧读经典时,严格认真的对照自己,克服自己懒惰和怡情;当我们捧读经典时,怀有一个虔诚、感恩之心,让我们的心脉和古圣先贤的心脉跳动在一起;当我们捧读经典时,要有一个颗“耻”心,曾子曰:“耻之于人大矣”。当我捧读经典时,要生发“勇猛”心,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当我们捧读经典时,应该把《弟子规》当成表演的教材,将剧本演出来给大家看看,从中体悟人生的收获和喜悦,将《弟子规》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习惯,“熟完而勉行乎,勿自旷也”。达到正己化人的目的,以求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

  每个人对《弟子规》的认知不同,各有千秋,但是有一样是不变的,那就是圣贤的慈悲化世心静,我们通过修习它,来改正我们的生活习惯,遵守生活规律。同样修习《弟子规》更要举一反三,一闻千悟,一听“父母呼应勿缓”就应该想到,“事诸父,如事父”,普罗众生犹如父母。只有这样才能把弟子规做圆满,百分百落实。听闻《弟子规》更不能以偏概全,靠自己有限的理解和知识,妄加评判,歪曲误导。“只有增强信心,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知行合一,才能潜心修正自己的心地、言行,从而获得幸福的人生。

知行合一心得体会

  上周公司组织了一户外拓展活动,虽然此次拓展训练很短暂,但在训练中体会到的集体荣誉感和同事之间的信任将成为我们人生当中一笔重要的财富,让我们能够以更好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我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挑战的惊呼,助威的呐喊,成功的喜悦,胜利的欢呼,在充满刺激的训练中不断挑战自我,认知自我。“不要以为你势单力孤,有了团队,你也许什么都行!”“人本性,智慧具足”,我们要做的就是挖掘人的这种本性,通过量化了企业的共同目标、训练团队,树立赢的信念。“学就是做,做就是学”,这正是中国文化“格物致知”到“知行合一”理论的具体实践。“而且,必须让每个人反复体验‘赢’的经验”。

  良好的团队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现代人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人人格特质的两大核心内涵。在现代社会,人类的智慧和技能只有在这种人格力量的驾驭下,才会得到充分的发掘和体现。

  通过此次的训练,不但考验了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提高了在各种环境下的心理承压能力,更为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紧张而精彩的训练结束了,每一个队员都是成功者,这就是充满活力与自信的美生人,在汗水与欢笑中,大家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体验。平时耳熟能详的“团队精神”变得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带来了心灵的冲击,引发内心思考。

知行合一,方为真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背负行囊,行走于人生的悲欢离合。一扇扇人生之门,不断阻碍着我们前进的脚步,蒙蔽着我们渴求的双眼。未来的路虽总充溢着迷茫与孤独,漫长坎坷又布满荆棘,但若能放下外界的纷纷扰扰与流言蜚语,知行合一,便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即懂得道理;行,即践行锻炼。知道却不去行动,就是没有真正明白。正如战国时期的赵括,虽熟读兵书,却只知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死搬兵书上的教条,而不去脚踏实地的实践,终死于战场,为后人耻笑。

  我们常探求如何获得真知。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求得真知的办法有很多,但不论是哪一种,哪怕是最简单、最取巧的求知之道,也无法在空想中实现。思想的力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发挥作用。为学如此,处世亦如此。若想求得真知,就必须在“行”上下功夫,就必须学会去知行合一。

  作为一位优秀的学者和诗人,闻一多先生可谓是知行合一的典范。社会风雨如磐,祖国水深火热,他由忧生爱,爱由忧生,他明白他需要给这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在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上,写满了如群蚁排衙密密麻麻的小楷。他向那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潜心贯注,锲而不舍,终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对知行合一深刻的理解,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和伟大的作品,闻一多先生也由此成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成为我们民族不朽的精神丰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是知识、方法,还是道德,都需要我们拥有足够的储存。而在广泛的涉猎、仔细的研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之后,我们便会得到一个征途是星辰大海的方向。而唯有不断地探索与追求,或肝脑涂地,或骈手胝足,在无数个日夜里皓首穷经,捡拾起慎独,才能让我们顺利通过征途中的山间幽径、坦途道路和深谷岔口。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高举知行合一的信念火炬,脚踏实地,忠贞不渝,锲而不舍地去穿过并征服所有坎坷泥泞寒冷坚硬的大地,方能获得真知,踏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知行合一心得体会

  所谓"知行合一",是指对某事件进行了充分认知其过程和重要性,包括困难性等条件下,辅以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行动,从而达到目的,是为"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者无疆,绽放其美丽。

  乐嘉带年仅四岁半的女儿参加沙漠徒步活动,应是考证过,对其过程有较为充分的认知,并做了充足的准备的。作为成人,他应认识到这不是花前树下,林荫道上,不是百鸟悦鸣,怡然悠然,不是不知不觉一天三十六里就过去了;而是沙漠中,阻力下,烈日当空,汗水涔涔,头晕目眩;是幼龄童,娇闺女儿。我宁愿相信乐嘉早就较长时间有意训练孩子体格,适应冷热忽变;再者,乐嘉的背后,必有一个设施齐全的医疗团队作保障。如此等等一系列保全措施下,这才有了"沙漠徒步"。"知"其难,"备"其需,"行"就成了水到渠成。

  任何一件事或惊天或离奇,背后必有原因或不为人知的真相,所以不能只看表面不合情理就愤然慨然,站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非议对方。乐嘉所为,可能就如他所说的"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她学会独立和坚持。如果女儿顺应此行,很难不说乐小花既拥有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又逐渐训练出强悍的精神力量,乐氏家族承传有人,也是对社会做出了一定的表率和贡献。触龙说赵太后,就劝其不要溺爱孩子,应"为之计深远",给予一定的磨练和担当。古今有识之士皆不会一味顺从孩子或别人,定会筹算谋划,一旦取定,便直往不悔。

  当知其条件不具备不成熟,那就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当今社会,物质条件较为丰裕,但精神贫乏,网络当道;身体疲乏,脂肪横行。如若我们在紧张的工作劳作闲余,借鉴"乐嘉育女"的方式,必要时丢掉网络,回归自然,锻炼身体,富裕精神,愉悦心灵,接纳自己,我想就不会出现那么多的"空心人",形貌俱佳但眼神空洞;不会出现那么多的"低头族",形体单调,"方向一致",佝偻病态大脑昏昏。乐嘉育女,我们育己,知其弊,切其脉,护其根,洗净污,行其果,中通外直,亭亭立世。

  当然,应知凡事不可"过",进退有度,方可行者无疆。乐嘉背后虽有强大的保障团队,但孩子太小,腿生红疹密密麻麻,脚起水泡难以入眠,小小孩子本不知愁滋味,却受此折腾,多多少少有些残忍。不妨等孩子大一点,再过两三年,身心会更成熟点。毕竟乐嘉作为名人,表率和榜样的影响不可忽略,如若经济稍富裕之族都去效仿,沙漠热闹,公路纷纭,大山喧哗,海里鼎沸,但有可能就会岀现医院挤挤,医生忙碌,药品突缺,而忙碌过后可能是长时间的质疑、冷清,肯定不是好事。

  何况你我皆凡人,知弊切脉,行之有数,不好高,不骛远,忌盲从,忌全否,知行合一,进退有度,方行者无疆,笑迎此生。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幼儿园安全心得体会

法制教育心得体会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