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建军90周年心得体会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建军90周年大片《建军大业》观后感

  热血战争巨制《建军大业》,形神兼备的众演员再次引发关注,网友点赞“忠实还原”的同时期待也更增。下面是《建军大业》观后感,快来围观吧。

  近日,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暨“建军大业·将军笔会”系列活动在京盛大举行,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馆长、著名书法家袁伟将军领衔,90位将军书法家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动,纷纷为《建军大业》玉玺题词,祝福建军90周年,从而拉开了献礼建军90周年文化活动的序幕。

  本次笔会旨在响应文化部4月份召开的全国艺术创作会议中“以优秀的文艺作品迎接党的十九大及建军90周年”的号召,紧紧围绕“文化建军、文化拥军、文化兴军”的主题,以优秀的书法作品迎接建军90周年,传承和发扬建军90年历程的精神文化。

  现场,将军书法家们纷纷挥毫泼墨,为《建军大业》玉玺题贺,从不同角度阐释八一精神等建军90年历程的精神文化内涵,如:“和平之师”,“不忘初心”,“兴国安邦”,“钢铁长城”,“精忠报国”,“精兵强国”,“众志成城”等等。

  活动中,90位将军代表纷纷发表感言,为建军90周年献出中国军人的祝福。一位来自原陆军某部的老将军代表慷慨激昂地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以来,历经千难万险,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始终在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上奋勇前进,成为捍卫中国和平与发展的钢铁长城。值此建军90周年之际,祝愿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一位来自原海军某舰队的将军代表谈到:“建军90年来,八一精神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发扬,每一代人民子弟兵都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证明了我军不愧是闻名于世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不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观看建军90周年心得体会

纪念建军节90周年

  201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建军90周年。纵观90年来,这支新型的人民革命军队,在战争年代为夺取革命政权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和平劳动,继续艰苦奋斗,不断成长壮大,现在已发展成为包括陆、海、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合成的、高度集中统一的正规信息化军队,成为保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铁长城,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

  党的以来,我国人民军队在主席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吹响中国军队改革与发展的冲锋“号角”,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拉开了新时期的强军大幕。增兵种、建战区,育思想、整风气,重创新、强战力,中国军队改革工作已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实现了军队组织架构的一次历史性变革。

  每到“情人节”、“圣诞节”来临前两周,我们就已经能提前感受到大街小巷这过节的气氛。这些个洋节在青年人中挺盛行。不过问其意义,都摇头,只是跟着凑热闹。一直觉得,一个节日,我们不仅仅要知道它的日子和来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它的意义,知道它让我们记住什么、学习什么、发扬什么,这是最重要的。

  临近八一前夕,有网站民意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民众认为,建军节是属于军人的节日,和老百姓无关。甚至有些地方干部也认为,建军节是军人的节日,国防建设是军队自己的事。可是,我要说,这不仅是军人的节日,更是咱老百姓的节日。因为,就在这一天中国人民有了自己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这一天起,它就肩负起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解放全中国的历史重任。

  今天,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每当国家和人民遇到危难之时,总是有着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身影。他们冲在第一线,为其保驾护航。当大地摇晃之时,我们看到第一个出现在现场救人的是解放军武警战士。老百姓说:“不怕,因为有解放军在”。当洪水袭来之时,我们第一个见到的还是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身影,老百姓高呼:“解放军来了,冲锋舟来了,我们有救了”。

  我参与过08年汶川大地震、雅安大地震与海地大地震及各种洪灾、雪灾的报道,亲身感受到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能够在一个小时之内迅速集结完毕赶赴灾区,尽管这个背后也许有上百道程序,有各级指挥命令的传达,但他们集结的速度是让人震惊的。而面对危难中的群众,他们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这是发生在2008年5月16日,汶川大地震发生的第四天,集结在四川彭山军用机场的南京军区陆航旅接到了去往北川青片乡的救援任务。我和摄像蔡勇也登上米171军用飞机试图去记录这场救援。临上飞机,第一集团军的汪庆广副军长还是很担心我,并劝我别上,可执拗的我还是接过了副军长递来的一个抱枕坐上了飞机,开始了这场生死救援的记录。

  在跟随飞机的救援的过程中,我们亲历了穿越两山之间不足50米的生死大峡谷,直升机的螺旋桨直径22米,载有近两吨物资的直升机在大峡谷和在崇山峻岭中反复穿梭,危机四伏。地震后因为山体位移变化大,飞行员们仅靠目测来飞行,越走进峡谷深处,天气情况越恶劣,气象雷达反复报警,不断有团雾挡住前方视线,有了团雾是极有可能发生飞机撞山的危险,当年同样参与救援的邱光华机组正是因为遭遇团雾而牺牲的。

  除此之外,越接近居民区,两山间到处是过山的高压电线,一旦飞机螺旋桨缴入,后果也不堪设想。就在即将到达目的地时,机组在下降500米高度后,突然发现有三条高压电线居然就在前方不到400米的地方,飞机有惊无险地掠电线而过……。

  那天,14名学生游客被救,当直升机停稳在彭山军用机场时,孩子们集体向在场的解放军们深深地鞠了个躬,并说着:“谢谢你们,解放军叔叔”,而此时我想采访当时的这架飞机的飞机员司启富团长时,他向我打着手势,因为4个小时的飞行,巨大的声音,团长的耳朵已经出现了暂时性耳聋。

  谁也不知道,在休整了15分钟后,他的飞机又飞向了北川西北部青片乡……。看到这样的场景,你能说他们不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吗

  抗洪抢险中,数以十万的军队走上大堤,与洪水作殊死搏斗,这种动员和组织估计也只有中国军队这种自上而下的体系才能够实现。就在一个月前,南京遭遇了一场十年来最大的降雨,几处决堤,冲在一线的解放军武警官兵从凌晨开始集结,用身躯去抵挡洪水,而他们中很多还只是17、8岁的孩子。。。

  之前,两弹一星元勋于敏被授予国家最高科技奖,而事实上,像于敏这样长期在国防科研战线上默默付出的人不计其数,我们能够看到航母出海、歼20战机、东风导弹等武器装备不断引起世界震惊,但是却看不到背后有多少人的付出。今天,写下这些文字,我只想说,这只是我朴实的橄榄情怀,一个曾经多次采访记录军人的记者对他们最真诚的尊敬。

  我们再来回看一下俄罗斯的“海军节”,街头满是欢欣鼓舞庆贺的人群。反观中国国内,鲜有百姓在“八一”节挥舞着国旗。现如今,我们很多公民羞于说爱国,相当部分年轻人只崇拜明星,对国家、对军队缺乏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有的人甚至看不起先辈、父辈,认为他们老土,但正是这些老土的父辈身上,才有希望看到中华民族真正的精华,正是他们直接和日本美帝斗争,才保住了我们的最后一点尊严。

  一个叫王芳的小姑娘唱着英雄组歌,且在微博上骄傲地宣称自己热爱这个国家时,铺天盖地的漫骂和谣言向她扑来。当嘲笑爱国者,崇拜权势和金钱,鄙夷理想和志气成为相当一部分人崇尚的风潮时,我忍不住想说:“八一”,不仅仅是军人的节日,也应该是全体国民深刻反思的节日。

  一个国家是不是强国,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一个国家的国民没有一种强悍的精神气质,即便是经济第一,富甲天下,这个民族也不是真正的内心强大。今天,打开网络,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这些早已彪炳史册的英雄却成了一些人恶搞的对象。中国最大的幸运,就是永远有层出不穷的英雄;中国最大的不幸,就是永远匮乏铭记英雄们的人。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梁启超的这段精辟文字读来让人心生激情与责任。环视周围之少年,生出无限的忧思与惶恐。当娱乐至死、娱乐至上成为年轻人的主流时,当一个国家的大多数青年人没有崇军尚武的精神底蕴时,任人宰割的历史也必将重演。

  对军人,我的确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在里面,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大山,他们是大海,他们是飞翔的雄鹰,从天到地都充满着战斗的勇气,有时,他们还是一首诗,为我们诠释着男儿深情。我相信,在部队滚爬过的人,一定是刚铁血汉,他们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敬。

观《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有感

  7月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位于内蒙古的朱日和训练基地隆重举行。

  这次的阅兵,不同于以往的阅兵,沙场阅兵时刻保持战斗行军状态,真正体现了“招之即来,来之即战,战之必胜”的磅礴气势,“野味”,“战味”十足,使人看得热血沸腾。

  接受检阅的有36个方队梯队,包括1个护旗方队,1个纪念标志队和9个作战群。而40%的装备是第一次公开亮相,这也大大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与好奇心。

  战机轰鸣中,200多名武装官兵护卫看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向前挺进。571台兵器在地面展开分列式。三型大炮混编,铁甲生辉,展示陆军火力的“拳头”。22辆99A坦克呈“箭”形布阵,气势磅礴。它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主战坦克,能够在运动中自发精准击中目标,它使我国的信息站能力上了新台阶。而自行大炮军队则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密集火力倾泻到敌人头顶,出敌不意。信息支援部队的电子侦察装备是“千里眼,顺风耳”,它发现敌人,锁定敌人引导我方火力消灭敌人,是杀敌制胜的关键力量。紧跟在信息支援部队后的无人机方队也不甘示弱,它们一旦出动,就能让敌人的通信系统看不见,连不上,无用武之地。这些“钢铁保卫群”是我国的“强军队”,它们向世界展现了我军的先进装备,用“强军队”托起了中国梦。

  “拔点夺要,战略破袭”,这言简意赅的八个字是对特种兵作战群的高度赞扬。特种兵海陆空三栖投送,来无影,去无踪,拔要点,夺要害,是刺向敌人的锋利匕首,他们的战斗力既来自单兵战斗素养,也来自与众不同的特战利器。接下来亮相的海军战斗队是一支两栖作战部队,被称为“海中蛟龙,陆地猛虎”,为海上战斗撑起一张从天空到水面的全方位保护网。

  紧接着,17架直升机组成“八一”标志,象征着人民军队的“八一”起点,24架直升机汇成“90”字样,象征着人民军队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令我大开眼界的是空中突击队,他们是生了翅膀的陆军先锋队,出敌不意,从天而降,可以侦查,可以攻击。它们让中国陆军从平面走向三体,是中国新型陆军的一个缩影。而预警雷达耳聪目明,盯着敌人的飞机和导弹,全天候地守望着国家空域的安全。它们组成的空中作战群,真可谓是“箭织天网,护卫长空”啊!

  随后出现的空中加油机更是让我惊叹不已,它就像是“移动加油站”,有了它的不断“输血”,战机飞得更远,打的更久,对敌人的威慑更大,装备保障方队能让瘫痪的战车“起死回生”,转身重返战场。工程兵、防化兵有了这些五花八门的车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天堑鸿沟也挡不住。中华民族的科技事业正在节节高升!

  90年前的八月一日凌晨,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中国共产党拥有了自己的革命武装,中国人民拥有了自己的子弟兵。山河为碑,历史作证。从长征路上前赴后继到敌后抗日浴血奋战,以解放战争横扫千军如卷席到抗美援朝以弱胜强,打出国威军威,从建设以来,激情燃烧,到改革开放春潮涌动,党领导人民军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向90年建军历史致敬!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前进吧,中国人民解放军!

建军90周年大片《建军大业》观后感

  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领衔出品,南昌广播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三次元影业有限公司和寰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热血战争巨制《建军大业》将于7月28日全面公映,该片由刘伟强执导,韩三平任总策划兼艺术总监,黄建新监制。近日,片方延续之前“讲历史曝花絮”的“老规矩”,在社交平台上介绍了王庆祥、韩庚、王挺、陈赫、霍建华、张天爱、余少群、张涵予、余皑磊、杨祐宁、郑元畅等演员饰演的角色,形神兼备的众演员再次引发关注,网友点赞“忠实还原”的同时期待也更增。

  形神俱备贴近人物 王庆祥韩庚霍建华余少群张涵予杨祐宁走心还原

  此前,《建军大业》片方就已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演员,以“先讲历史再曝花絮”的方式向观众讲述戏里戏外的精彩。近期片方又通过社交平台公布一批角色介绍,引来“坐等每日更新”的网友围观,王庆祥、韩庚、霍建华、余少群、张涵予、杨祐宁等演员对历史人物的塑造赢得网友一片赞声,“还原度够高”、“不仅形神兼备,还都很走心”。

  为了精准地展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各位演员都力求“形神”贴近人物。年近70的戏骨王庆祥为了演好52岁的张作霖,特意要求画上眼线上演“眼神杀”;韩庚全情投入表演,精准地抓住了张学良对父亲既尊重又有所保留的微妙感觉;霍建华用细腻的细节和表情展现了蒋介石野心勃勃又心思缜密的特点,让网友惊叹相似度之高超出预期;余少群不只贴近汪精卫的外貌形象,还用眼神和动作细节刻画角色心机深沉、不怒自威的特质;张涵予选择接受过程漫长的倒模特效化妆打造杜月笙的高颧骨,“神还原”一代江湖大佬;杨祐宁在展现钱大钧冷峻气势的同时,还演出了与得意门生战场敌对时尊重又痛惜的微妙情感。

  挑战不同表演方式 王挺陈赫张天爱郑元畅余皑磊各出奇招

  除了形神兼备,《建军大业》中有不少演员还挑战了以往从未接触过的角色类型。为了更贴近演员,包括王挺、陈赫、张天爱、郑元畅、余皑磊等在内的演员,都选择了与以往不同的表演方式。

  其中,一向以硬汉形象出镜的演员王挺收起好身手,与朱亚文展开唇枪舌战,上演复杂的内心戏;以往喜剧形象居多的陈赫饰演军人斯励,他对自己执行了严格的表情和肢体管理;张天爱强抑出演宋美龄的兴奋感,充分展现人物的青春和优雅稳重,更献上大银幕婚纱首秀;一直渴望饰演军人的郑元畅,侧重于表现俞济时年轻却不失严肃冷静的状态,在“快、准、狠”的拍摄节奏中感受到了战场拼杀的紧迫感。

  更多角色花絮曝光后,一直关注电影的网友也对用心演绎角色的演员连连点赞,“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挑战,用心的演员表现一定不会差”、“用心的挑选与忠实的还原,尊重历史又紧跟时代步伐,期待期待!”《建军大业》将于7月28日全面公映。

  更多相关观后感推荐:

建军9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

  90年前先烈们用血肉身躯和坚毅的精神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盛世,90年后的今天当浩浩荡荡的中国军人踏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主席台接收全国人民的检阅时,这一天这一盛世如先烈们所愿,如我们所愿。

  8月1日,这一天如此平凡,平凡到泱泱大国历史长河里不平凡的一天,当习,近,平总理站在主席台前大声宣布“中国军队裁军30万”,这一决定无疑是中国军队作出的一个重大的决策,是改革的号角也是序曲,预示这中国军队的重大改革将拉开帷幕,也反映中国走向和平发展道路的愿望。握拳高呼“人民必胜!”这一刻我相信所有中国人内心的澎湃激动是难以言喻的,祖国有这一天离不开人民的共同努力,每个人对国家的奉献都是不可或缺的。

  大阅兵的参阅部队从中国7大军区,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解放军四总部直属单位抽组。阅兵装备方队展示的装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84%为首次展示。同时,此次阅兵还邀请17个国家来参加阅兵方阵。此次阅兵,共编50个方队。其中,徒步方队11个,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2个、装备方队27个、空中梯队10个,正式受阅约1.2万人,动用40多种型号装备500多件、20多种型号飞机近200架。阅兵声势浩大,是新中国历史上第15次大阅兵,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3次大阅兵,同时也是第二次在非国庆节举行的大阅兵。

  大阅兵最感动瞬间莫过于2个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由从大陆遴选的、目前建在的国共两党抗战老兵、我党我军和国民党抗日英烈后代,以及抗战支前模范代表组成,这些抗战老兵平均年龄90岁,抗战支前模范平均年龄88岁,英烈子女平均年龄78岁,当他们乘车经过军队,经过主席台,接受全国人民对他们的瞻仰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受没人能懂,90年前他们在,90年后他们依然在,一切的一切他们用心用身体在真真切切的感受,没有人比他们的感受来的强烈,他们真实的感受着90 年来的每一天,他们眼里的泪花,是感动是震撼,我相信更多的是欣慰是激动,他们看到了今天不一样的今天,他们走过的每一天都在见证着新中国的成长,他们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所有方队一步一步铿锵有力的走过主席台,就像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步步一次次的改革成为今天,每一步都有背后付出的努力每一次都有更好的未来。我们应该庆幸我们拥有中国国籍,如此泱泱大国做我们坚实的后盾,内心有从未有过的坚定和安稳。

  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要牢记八一建军节这个庄严神圣的节日,我们所表达的也不应该仅仅是对军人的尊敬和对军人的祝福,还应该有热爱祖国和献身祖国建设的赤子情怀。这样的建军节才会过得有价值、有意义!

建军90周年阅兵观后感

  庆祝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正在进行,在朱日和基地,一万两千余名战士巍然挺立,战士们整齐划一地接受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检阅。朝阳下,战士们流淌的是汗水,眼中闪现的是豪情与坚毅!

  看到这些飒爽英姿的战士们,我心中充斥着豪情与感动,我们的国家越是船坚炮利一分,战士们越是斗志昂扬一分,我们的人民就越是安全。回首战乱的年月,正是缺乏这样坚强的军队和坚强的领导,才让外敌入侵,民不聊生,山河破碎。十八大以来的今天,面对国际形势日益复杂,战火、恐怖主义在世界的各个弥漫,只有这样强大的军队才能保护祖国的安全,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确保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

  这是一支在艰苦岁月种成长起来的坚强的人民军队,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地铁血队伍,一支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子弟兵!

  此刻,作战方队正向世界战士我国军队坚强的作战能力,百分之四十的新型装备在今日亮相世界,如泰山压顶,气势磅礴,向世界展示了我们保护国家的决心和能力,向各方的挑衅做出了坚决的额回应,强国强军已不再是梦。

  90年的砥砺奋进,我们党走到今天。如果说强军是为了在外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那么全面从严治党便是在内部,提高我党执政能力,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

  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要自觉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要自觉参与到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打造一支像我们的军队一样坚强的党员队伍。战士们用优异的作战能力为国家披荆斩棘,党员干部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社会建设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

  基层的土地就是我们的战场,人民的利益是我们的目标,服务的精神和政治思想是我们的武器,过硬的工作素质是我们的保障。坐下能写,站起能说,出门能解决实际问题,在生产生活的第一线,在社会各项事务的前列,在人民群众的中间,党员干部要冲在前方,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成为一把战无不胜的改革利刃!各位在基层前线冲锋的战友们,让我们为我国人民军队战士们的精神而振奋!而共勉!

建军9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

  7月30日,新中国成立后我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在朱日和军事训练基地举行,这场“沙场点兵”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三军列阵,沙场点兵。黄尘滚滚,扬我威名。一场史无前例的演兵场阅兵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前夕拉开了恢宏的大幕,震撼呈现在世人眼前。

  兵贵神速。29日,官方才正式发布阅兵的准确消息,而今天我们已然用钢铁洪流书写了人民军队壮丽辉煌的崭新历史,将外界的一切猜疑挑衅再一次闪电般击得粉碎。

  如果说以往的首都阅兵是纪念辉煌的庄严仪式,那么今天的朱日和阅兵更是一场砥砺奋进的战斗宣誓。钢枪在手,戎装在身,前进的战车向和平发出正义的呼号,冲天的战机向对手抛出愤怒的咆哮,勇猛的将士们从这里走向战场,时刻准备迎接战斗!

  我们的人民军队在起义与挫败中诞生,在战火和硝烟中成长,在新时期的革命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又在历次改革中完成自我革新。90年来,我们始终听从党的绝对领导,我们始终不忘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始终牢记军队生来为打仗,用能战换取和平。

  习主席说:“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这支英雄军队万千将士中的一员,接过载有厚重历史和艰巨责任的接力棒,我们倍感压力在身,更深感自豪骄傲!面对犯我之敌,我们责无旁贷横刀立马;人民受到威胁,我们义无反顾挺身在前,我们从事的工作、所做的事情,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为战斗力服务着,都在为实现强军梦、中国梦奋斗着!

  我坚信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这支英雄军队一如既往地能打胜仗。我们展示的装备不仅外表威猛,我们更会很好地使用。年轻的官兵都是英雄的战士,他们的帅气面庞在阳光下闪耀,他们的战斗精神在血脉中流淌,我们要告诉那些试图挑战中国主权与领土安全的国家,我们有能力打赢一场现代化战争,不管你们在哪里,中国军队都有实力和勇气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

观看建军90周年大阅兵观后感

  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检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我市各界群众纷纷通过电视、网络、手机等方式收看了阅兵仪式,并听取了习主席的讲话。

  当看完这次场面盛大的野战化实战化的阅兵仪式,各界群众感到无比振奋和自豪,对强国强军充满了信心,并为祖国的强大点赞。

  一代军人有一代军人的责任,一茬官兵有一茬官兵的担当。当检阅车从一组组威武的队列前驶过,当山呼海啸般的誓言“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响起之时,无论是退伍老兵,还是现役军人,在观看此次阅兵仪式时都激动不已。

  西乡塘区人民武装部政治工作科科长朱志林表示,阅兵仪式极大地振奋了全体官兵的民族精神,激发了全体官兵作为中国军人的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今后我们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以十万分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南宁市的繁荣稳定和国防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武警广西总队南宁市支队九中队指导员许少川说,人民军队是听党指挥的英雄军队,是忠心报国的英雄军队,更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英勇奋斗的英雄军队。“我为自己身为其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我们军队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退伍老兵施培岳说,当雄壮的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不禁怀念起多年的军旅生活。

  “我要把我们英勇的人民军队为祖国和人民立下的赫赫战功告诉我的子孙后代,让他们牢记革命历史,缅怀英烈,珍惜和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90年来,人民军队高举着党的旗帜,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浴血奋战,勇往直前,为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在南宁边防检查站工作的朱亦明表示,看了大阅兵的威武之师、精锐之旅,心潮澎湃;听了大阅兵时习主席的重要讲话,心中充满了自豪和骄傲。“听党指挥,就是要坚定立场,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作风优良,就是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今后会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向人民群众传递部队的正能量。”

  南湖街道党工委书记甘焕浩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和习主席检阅部队后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动力,推出更多便民利民的新举措,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邕宁区中和乡干部杨海锋说:“每一次观看阅兵仪式,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为的是让人们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青秀区长湖社区党委书记雷新卫说,观看了阅兵仪式后,大家都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也更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解放军替我们负重前行,才有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缅怀过去,铭记历史,为的是尊重历史,为的是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的是开创未来。”

  全国优秀校长、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中心学校校长梁耀仁表示,阅兵仪式让我们感到国家和军队的强盛,也让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倍感自豪。“爱国教育要贯穿义务教育的始终,孩子是国家的栋梁,不能让他们忘了根。爱国主义教育,为的是让孩子们知道幸福的来之不易。在开学以后学校会组织学生集中观看一次阅兵仪式,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爱军情怀。”

观看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观后感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伴随着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嘹亮的歌声,建军90周年的阅兵仪式开始了。

  我们目不转晴地盯着电视,检阅开始前,先进行升国旗仪式,号角响起,一辆辆威武的战车整齐地驶过,习主席站在其中一辆的中央。不同颜色的、具有不同装备的战车都显出了自己功能。过了一会儿,阅兵分列式开始,参加分列式的有36个方阵梯队,由1个护旗方队、1个纪念标识梯队和9个作战群的34个方队组成。在雄伟的战车开过时,沙场上浓烟滚滚,甚是壮观!

  接下来是由陆军、海军和空军还有火箭军4个军种官兵组成的护旗方队,他们护卫着我们的国家和国旗,拉开阅兵分列式序幕。

  听,是哪传来的呼呼声?原来是空军突击梯队,它们在空中自由飞行。看,一辆辆海蓝色的战车正向我们驶来,它们是海军陆战队方队,他们带着鲜艳的蓝色,使我们眼前一亮。天空上出现了一层又一层的大波浪,是歼击队梯队,他们用火炮制造出了美丽的、雄伟的波浪。“哇!真漂亮!”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从上空看,三个军队排成一排,就像一块一块地毯……

  第一次看到沙场阅兵,我真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盛大的阅兵式是祖国强大的体现,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为祖国未来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建军90周年

  90年,回头望去,已是沧海桑田。90年的血雨腥风,营造了如今欣欣向荣的时代;90年的岁月如歌,褪去那张伤痕累累的外衣;90年的战火纷飞。剥夺了多少鲜活的生命,又培养了多少顽强的幼苗

  建军90周年,或许对我们这些新生代来说,只是一个数字,一个代表,一个被灌输的信念;而对于那些生于硝烟弥漫的年代的老人来说,这个数字,包含了数以万计人的心血,蕴含了革命者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更记载了被鲜血浸透的陈年往事。

  在1927年8月1号,90年前的今天,给祖国的历史之书上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伴随着南昌震耳欲聋的枪声,八一起义宣言响彻大江南北:“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新旧军阀”“实行耕者有其田”这几句话使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岌岌可危的革命事业再次发出了光芒,让后人都牢记了这一道精神之光。革命,犹如一花种子,而8月1号这一天,则给之后的这颗种子铺垫了一层松软的土壤,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过建军这天,涌现出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以朱德为首的十大元帅带领军队冲出一条革命的光明之路;以粟裕为首的十大将在前方冲锋陷阵,更多的,则是一辈子默默付出,任劳任怨的军人们,他们背井离乡,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之躯搭建起了一堵结实的人墙。

  少年强,则国强。如今的少年们都在干什么?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而在革命时期,又有多少少年英雄,有勇有谋的小兵张嘎;坚贞不屈的王二小;精忠报国的海娃,他们哪个不是我们的榜样?哪个不是祖国的栋梁

  勿忘国耻,强国强军,早雪国耻,振我国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90年后的今天,被鲜血染红的红领巾飘扬在我们胸前,我由衷的希望,21世纪的少年们,不忘初心,永远铭记这8月1号这一天。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一学一做心得体会300

总体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