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励志小故事50字
从恐龙爱好者到科学艺术家励志故事
7岁开始自学画恐龙,21岁时他的作品《远古翔兽复原图》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上,这是该杂志第一次使用中国人绘制的古生物复原图作为封面。作者赵闯,那时是大二学生,没有经过任何美术专业学习,对于恐龙是发自内心地热爱。
如今29岁的赵闯,是国内唯一把复原恐龙图当成职业的画家,他的同行在全球少之又少。截至目前,他已经创作了超过1000种古生物化石的生物形象复原作品。“可能所有人在小时候都喜欢过恐龙,而我把画恐龙当作一生的职业。”赵闯说。
不久前,赵闯的科学画展在北京中国古动物馆举办。他用绘画和雕塑等艺术作品,再现了亿万年前的世界。恐龙、翼龙、史前水栖爬行动物、古哺乳动物等生命形象在他的笔下复活,其形象之生动,色彩之艳丽,让观者叹为观止。满脸络腮胡子的他,也被赋予了“科学艺术家”的称谓。
从小喜欢画画,对动物名字特别敏感
上学之前,赵闯对海洋动物非常痴迷,“就像画《清明上河图》似的”,从家养的金鱼画到河塘里的鲫鱼、草鱼、鲤鱼,深海中的鲨鱼,把他自己认识的海洋动物全都画个遍。他告诉记者:“我对动物的名字特别敏感,但是记人名很费劲,小时候还不识字,姥鲨的姥字很难写,但是我看一眼就记住了,特征我也记住了。”赵闯回忆童年的时候很是开心。
《十万个为什么》让赵闯知道,原来恐龙是真实存在的大型动物,他开始翻阅各种与恐龙有关的图书。这个较真儿的小男孩把看到的恐龙图和文字介绍一一对照。有一次,他看到两幅图片中霸王龙的脚趾数目不同,就特地去查文字资料,之后拿铅笔修改。
为了把恐龙画得真实,赵闯特地办了一张沈阳图书馆的借书卡,一有课余时间,他就去图书馆看关于恐龙的书,一边看一边做笔记。他当时就有一个想法,一定要写一本关于中国恐龙的书。他说:“我还记得当时看到一本关于恐龙的科普书,那上面说中国恐龙有36种,现在我知道书上说的其实是36属(属比种范围要大),但当时我还没有种、属的概念,就认为我应该画36张恐龙图。”
那段时间,赵闯下课后就去查资料,只要看到一只自己没见过的产自中国的恐龙,就把产地、特征、年代等信息记下来。最后赵闯共画了36幅恐龙图,用纸板精装,还把文字部分留出来,让班里写字好的同学帮忙抄上去。赵闯将这本自制的图册起名为《中国的恐龙》,到现在还保留在家中。他说:“虽然现在看来拼凑得很乱,也没有种、属分类,但是当时特别自豪。如果书里面没有复原图,我就凭自己的印象画,比如只要书里提到它是素食类,后背上有凸起,我就觉得可能是剑龙的样子。”就这样,赵闯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恐龙作品。
绘画是一种语言
2004年,赵闯面临高考,但直到考前半年,他才知道原来大学还有美术专业。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术训练的他,没有经过考前突击,仅仅跟着一位开画馆的师傅学了一个月后,就开始匆匆参加全国各地院校的考试。
幸运的是,赵闯由于从小练习画画,有良好的绘画功底,他报考的东北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的考试成绩都很不错。这时赵闯犯了难,绘画是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是东北大学是知名985高校,犹豫之后,赵闯选择到东北大学学习平面设计专业。
他认为,绘画的确需要学习一些技法,但是主要在于自己的练习,就像武术、乐器一样需要基本功。老师领进门,修行靠自身。“知识的吸收是最重要的。”赵闯说,“我觉得在美术学院我的思维会受限制,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在东北大学我涉猎了很多方面的知识,思维开阔了很多。”
大学期间,赵闯修过心理学、生命进化学、物理学。在之后的绘画中,他轻而易举地将理论物理学、高等数学中的一些简单理论应用在美术题材中。他说:“绘画对我来说是一种语言,是一种表达形式,我想说的最重要,我可以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物理和心理的想法。”
以严谨的态度绘制恐龙
大一下学期,赵闯第一次接触数码美术,每天他回到寝室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查恐龙的资料。这时,他意识到真正的绘画不像小时候那么简单,比如要画一只霸王龙的油画,需要清楚地知道霸王龙的手指有几根骨节。他开始浏览专业机构网站,下载专业的论文,从图片到模型一点一点地研究。在很多情况下,为了弄清一个知识点,赵闯必须要去浏览英文网站,这就需要查大量相关的专业英文词汇,甚至到最后查到的学名可能是拉丁文。那段时间他画了大量的恐龙素描和手绘作品,绘画越来越严谨,也懂得去看真正的化石。
经过持续研究,赵闯对每一种恐龙渐渐了解熟悉,知识积累得越来越多,古生物的规则在头脑中一点点成型。他绘制的恐龙图在学校论坛里广受欢迎,在学校渐渐有了名气。
赵闯更加有信心了,他把自己绘制的特暴龙、灵龙的彩铅以及素描作品,发布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客户网站上面,引起了专家的注意。
200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邀请赵闯合作绘制远古翔兽的复原图。对赵闯来说,这是第一次绘制具有严谨科学性的恐龙复原图。经过直接跟专家反复沟通,两个星期后赵闯完成了草稿。2006年12月,赵闯绘制的远古翔兽复原图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这幅图配合一篇关于带翼膜的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论文,将飞行哺乳动物的历史提前了至少7000万年。
谈起绘制的过程,赵闯说:“我画了无数的手稿,图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片叶子,我都仔细研究过。”
把“恐龙”当作职业
大学毕业后,赵闯进入一家出版社工作,同时认识了他现在的合作伙伴——科学童话作家杨杨。赵闯负责画图,杨杨负责写文章,他们合作出版了《恐龙专家》系列10册、《古生物画报》系列5册、科学艺术品《星空》等作品。
2009年,赵闯和杨杨成立了“啄木鸟科学小组”,发起了“达尔文计划-生命美术工程”,联合全球多位著名科学家,参与古生物化石生物形象的复原。这也是人类社会首次针对地球上已经消失的生命系统的一次大规模科学艺术实践。项目启动几年来,完成了500多种古生物的精确复原,大量作品发表在包括英国《自然》杂志、美国《科学》杂志等著名期刊,出版了数十种科普图书,举办了多次科普展览,引起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国外,极少有专门从事绘制恐龙复原图的人,用赵闯的话说:“这不是养人的行业,正常来说,很难靠这个工作谋生。”
现在,赵闯每天一睡醒就来到工作室,一般会工作到凌晨,有时候回到家里还会继续工作,他自嘲地说:“做恐龙复原工作让人着迷,我已经停不下来了。”
明星科学家是怎样炼成的励志人物霍金的故事
2005年的纪录片里,霍金的轮椅被推着从剑桥西路5号的家中出发,经过美丽的剑河、古老的国王学院,驶过一个斜坡,来到银街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办公室。一块黑布条绕过霍金的额头,把那颗珍贵的大脑袋固定在轮椅靠背上以防晃动。
一些人说:这个大脑比这个星球上大部分同类更了解宇宙,却不能在这个星球表面上随意走动;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根本不可能是我们的同类,他应该是个外星人。
然而,这个大脑做了什么
同行们说,他提出了大爆炸可能开始于一个奇点,还发现了黑洞不黑,也有辐射。前者为霍金捧得了1988年的物理学沃尔夫奖;而对后者,《连线》杂志认为,那是足以得诺贝尔奖的研究,可那只是媒体的说法,并没有专业人士那么说过。
普通公众只知道这个人写过《时间简史》——一本可能是世界上最难看懂的畅销书——全球销量几乎达到1000万册。以“物理”的名义,霍金卖出的书超过了麦当娜的写真集《性》。
普通的小时候
霍金的“传奇人生”可以追溯到他的出生日期:1942年1月8日,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纪念日。霍金出生于一个典型的英国中产家庭,父母均为牛津大学毕业生。
除了那个极具偶然性的出生日期,小时候的霍金从未表现过什么惊人的天赋。他的成绩在班级从未排名上游,一般是在二十名上下。
小时候的霍金还有个比较像小天才的癖好,喜欢玩具火车、轮船和飞机,尤其喜欢把它们拆开,探究它们是怎样运行的。
做医生的父亲希望霍金去学医,但他不喜欢生物学,因为那个学科不够抽象。17岁那年,虽然“考得很糟”,他还是拿到了奖学金,进了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大学学院不设数学专业,霍金申请了物理学,然而,仍然没有什么火花在霍金与物理的碰撞中产生。
20世纪五十年代末,极端厌学的情绪笼罩着牛津,这帮年轻的聪明人鄙视用功,“靠用功而得到好分数被认为是灰人,那是最坏的诨名。”当时的霍金,看上去并没有要打破这种氛围的意图。在牛津的四年间,他总共用功1000小时,“平均每天一小时”。为了通过期终考,他选择了理论物理,他说,那是为了“避免记忆性的知识”。成绩不好,处于一等和二等的边缘,需要面试。面试时,一位考官问到未来计划,霍金回答:我要做研究。最后,他拿到了一等的毕业成绩。
转折
霍金想研究的是宇宙学。在理论物理中,有两个领域是最抽象也最基本的,一个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基本粒子,另一个是庞大的宇宙。霍金觉得粒子物理不如宇宙学抽象,前者更像生物学,“科学家们能做的只不过是和植物学一样把各种粒子分门别类。”
所以,霍金去了剑桥,“当时的牛津没人研究宇宙学,而剑桥的霍伊尔却是英国当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不仰望星空,只在纸上计算的宇宙学,在当时几乎还没有公开的合法地位。
我们的宇宙为什么是这样?有一种说法是:我们就在这里,所以,我们看到的宇宙是这样。但这个答案不能让霍金满意,他想要知道更多。
面对新的学科,霍金遇到的一个麻烦是:他的数学不够好,因为他在牛津的课程里没有数学课。刚开始学广义相对论时,“只能听懂它的语言和方程,并没有真正领会这门学科。”就在他犹豫是否要继续时,在一个非常冷的圣诞假期,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事情发生了。
滑冰时,母亲发现,自己儿子在摔倒后要爬起来非常艰难。医生告诉他,有一天,他会死于呼吸肌丧失功能,而他的寿命,也许只有两年了。
拿着医生开的维生素片,霍金回到学校,他觉得自己很倒霉,“也许已经活不到博士毕业了。”浑浑噩噩中,霍金邂逅了一个叫简·瓦格纳的圆脸姑娘,并和她订了婚。
为了结婚,霍金需要工作;为了找到工作,他得拿到博士学位。于是,平生第一次,他开始用功。在医生宣判的死期临近时,霍金的广义相对论学习有了点眉目,而且,他遇见了彭罗斯。彭罗斯比霍金大11岁,有相当好的数学功底。
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万有引力与时空观紧密相关,万有引力最恰当的解释不是传统的力,而是时间和空间的弯曲。当时空弯曲了,所有的物体走最短程的路径,这些短程路径看上去就像是引力作用在物体上而引起的。
黑洞就是时空弯曲的最有名的例子。在大质量天体塌缩成黑洞的过程中,必然存在一个点,所有的塌缩物质在这个点之后就没有了路径,用几何的语言来说,这是几何上的奇点。在普通人看来,这是毁灭之点,因为越靠近这个点,引力产生的拉扯力越大,最终归于毁灭。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在这个点上,所有的物理学定律不再适用
这也就可以理解,很多物理学家讨厌这个点,不承认它的存在。
从1965年到1970年,霍金和彭罗斯组成一个黑洞和婴儿宇宙的研究小组,两人一道将奇点的存在性证明推广到更加一般的情况,包括早期宇宙。
很快,霍金顺利毕业,申请到了学院的一笔研究奖金,跟简结了婚。而他的病,看上去也忘了他,恶化的速度一天天慢了下来。
到1979年,霍金生育了三个子女,还获得了卢卡斯教席。
开始,也是结束
到了1982年,随着医疗费和子女的教育经费的节节攀升,霍金打算发挥自己的专长去赚点钱。他想写本关于宇宙的小书,给那些对物理学和数学一窍不通的人解释宇宙学,而且要让书畅销。
一位纽约的文化经纪人说:“宇宙学以及霍金与疾病奋斗的故事是这本书畅销的两大保障。”最终,美国的矮脚鸡出版社用25万美金的预付款和丰厚的稿酬买走了霍金的故事。出版社派了一个编辑与霍金合作这本书,霍金写一段草稿寄给编辑,编辑列出一长串的问题及修改意见,协助他把科学问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写。
这本书写得很不容易,其间,霍金因为肺炎不得不切开气管,失去了说话能力,只能靠扬眉来进行交流。幸亏,很快就有人送了他一个协助沟通的计算机程序,让他可以继续写作。
1988年,在霍金46岁的时候,他与彭罗斯一起获得了物理沃尔夫奖,这本《时间简史》也终于在美国出版了。
美国版封面上,编辑精选了一张霍金坐在轮椅上的凄惨照片,据说,这会使那本书的销量至少增加一倍;相应地,霍金也精选了爱因斯坦那个著名公式写进书中,据说,这会使书的销量减少一半。
然后,霍金就出名了:《辛普森一家》把他画进了卡通片;亿万富翁出钱赞助他去体验无重力实验室;他的影响甚至超出了有名的麻瓜世界,《哈里·波特》中,有魔法师在酒吧翻看《时间简史》,哈里·波特版维基指出:“那是一本由矮脚鸡出版社出版的,一个名叫霍金的麻瓜写的时间旅行的指南。”
人们批评出版社无耻地利用了疾病,霍金自己说:“我曾经鼓动过矮脚鸡出版社在英国版中用一张好的照片,把美国版的那张凄惨的过时照片换下来。但他们坚持原封不动,据说,美国公众已经把它和我的书画了等号。”
这确实是件很无奈的事情,一个充分发达的大脑加上一具迅速衰败的躯体,正好符合人类对种群中那种名叫“科学家”的异类同胞的想象。
随着《时间简史》的热销,霍金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与他结婚25年的简认为,她正在失去自我,“每次到了正式场合,我就只是个站在他身后的人。”
霍金说:“我知道我的人生很难被描述为普通,但我确实觉得,在我心里,我就是个普通人。”描述自己的工作流程,他说:“首先是寻求优雅而协调的数学模型,然后提出理论,利用理论作出可被观测验证的预言。如若观测和预言一致,也不能说明理论被证明了,只不过说明该理论有资格存活,以作下一步预言,新预言又要由观测来验证。如果观测与预言不符,那么就抛弃你的理论。”很少有人能听懂这个“普通人”的话,然而,这不妨碍人们喜欢这调调。
人们是那么喜欢他。在中国,一手《时间简史》、一手《金刚经》是作家王朔某段时间的经典形象。在美国,一个加油站服务员得知服务对象是科学家时,就说自己最崇拜的英雄就是霍金。霍金说:“人们喜欢遵循这样的公式:史蒂芬·霍金患了很严重的病,他被禁锢在轮椅上,不能言语,只能挪动几根手指。然而,他写了这部关于大问题的书:我们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在美国,有专栏作家问:“难道有谁看懂了《时间简史》吗?”一位家长公开回应:“我认为,看不懂这本书的人该去补补基础物理知识。我17岁的儿子就觉得霍金这本书很容易理解,他认为霍金该在书里介绍些更难的物理。”
2010年,霍金68岁,出版了新书《大设计》,并在一部纪录片中表示:不要跟外星人说话,他们也许并非善意。又说:我们应该相信存在外星人,而不是上帝。
科学家是怎样长大的励志人物故事
没等我出生,父亲就跟母亲说:“生个儿子,将来就是个科学家。”我还是个小男生的时候,放在高脚儿童椅里只有一点点,父亲拿来许多铺浴室用的小瓷砖,各种颜色的都有。我们两个一块儿玩。父亲把小瓷砖在我的高脚椅上一块块竖起来,摆成多米诺骨牌的样子,我推倒一头,它们就全倒下。
很快,我们就玩起了更加复杂的花样:两白一蓝,两白一蓝,如此这般。母亲看见了说:“才多大的孩子呀,别难为他了。他要摆块蓝的,就让他摆块蓝的好了。”
可我父亲说:“不。我要叫他看到什么是排列,排列是多么有趣。我在教他基础数学呢。”就这样,他很早就告诉我这个世界多么有趣。
我家有一部大英百科全书。我小时候,他常常把我放在他膝上,给我读里边的条目。我们读到有关恐龙的条目,条目里谈到霸王龙:“这种恐龙高7米,头宽1。8米。”
这时父亲会停下来,说:“那,咱来看看这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说,假如它站在咱们院子里,它的头能够到咱家的窗户,到这儿(我们那时在二楼)。可是,它钻不到屋里来,它的大脑袋比窗户还宽呢。”不管读什么,他都要给我翻译一通,尽量让那东西有点现实感。
想想竟然会有这么大个头儿的庞然大物,真的是很兴奋,很好玩—而且它们全都灭绝了,还没人知道为什么。我跟父亲学会了翻译:不管读到什么,我都尽力弄明白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我和父亲常去凯茨基尔山区,那是纽约的城里人消夏的地方。“看见那只鸟了吗?”爸爸说,“那是一只斯氏鸣禽。”(我知道,到底叫什么,他也不知道。)“意大利语叫做查图拉皮梯达,葡萄牙语叫彭塔皮达,中国人叫它成龙达,日语叫做卡塔诺特柯达。你可以用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叫出那鸟的名字,可是到头来,关于那只鸟你还是一无所知。你仅仅是知道世界上不同的人怎样称呼那只鸟罢了。所以,咱们来仔细看看那只鸟在做什么吧—这才是重要的。”于是,我很早就学会了什么是知道一件事情的名称,什么叫懂得那件事。
他说:“比如,你瞧这只鸟一直在啄弄它的羽毛。看见了吗?它一边遛来遛去,一边还在啄弄羽毛。”
“看见了。”
他说:“依你看,为什么鸟类要梳理羽毛呢?”
我说:“嗯,大概它们飞行时弄乱了羽毛,所以要梳理整齐?”
“好嘞,”他说,“那样的话,刚飞完时,它们就要很勤快地梳理,而过一会儿以后,就该缓下来了。知道我的意思了?”
“知道。”
他说:“那么,咱来看看,它们是不是刚降落的时候啄弄得多些。”
这不难看出:那些落地以后遛了一会儿的鸟,跟那些刚刚降落的鸟,梳理羽毛的行为差不多。于是我说:“我想不出来。那您说,鸟儿为什么要梳理羽毛?”
“因为虱子在困扰它们,”父亲说,“鸟的羽毛上会掉下一些蛋白质碎片儿。虱子就吃这些碎片儿。”
他继续说道:“虱子腿上沾有蜡质,而有些螨类就以此为生。螨类不能完全消化那些蜡质,就从后窍排出糖一样的物质,而有些细菌又以此为生。”
最后他说:“所以你瞧,哪儿有食物,哪儿就会有某种生物以之为生。”
现在我知道,不一定非得有虱子,虱子腿上也未必有螨。父亲的故事或许在细节上是错的,但原则上是正确的。
又有一回,是我长大一些的时候,他采下一片树叶。叶子上有块坏死的疤,通常我们是不大在意这些东西的。那是一条C形的弧线,从叶子的中线开始,弯向边缘。
“瞧这条枯黄的线,”他说,“起头儿细细的,越往边上越粗了。这是什么呢?这是一只蝇,一只黄眼睛、绿翅膀的青蝇,飞来产下一枚卵。卵孵化成了毛毛虫一样的小蛆,蛆吃树叶—就在这儿吃一辈子,哪儿也不去。它一路吃,一路便留下坏死的组织。小蛆边吃边长大,这条线也就越来越宽,吃到叶边,它也长够个头了,就又变成一只蝇,黄眼睛、绿翅膀,‘嗡’的一声飞走,飞到另一片叶子上,再产卵。”
这次也是,我知道,这些细节未必都对,说不定还是只甲虫呢,可是父亲想要说明的那个意思却是生命现象中顶有趣的部分:整件事情就是繁殖。不管过程多么复杂,要点却只是:再来一遍!
父亲培养了我留意观察的习惯。一天,我在玩马车玩具,车斗里有个球。拉车时,我注意到球的运动方式。我找到父亲,说:“嘿,爸爸,我注意到一件事。我一拉车,球就滚到车后边。走一会儿突然停下,球又滚到车前边。这是为什么?”
“那个嘛,没人知道,”他说,“总的原理是,运动的物体趋于运动,静止的物体趋于静止,除非你用力推它。这种趋向叫做惯性,可是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你看,这便是很深入的理解。他不只是告诉我那叫什么。
他接着说道:“从边上看,开始拉动的时候,车动了,而球往后滚,位置好像没动。实际上,球在滚动的时候,是车板摩擦着球。由于这个摩擦,球相对于地面还是往前走了一点。它并没有往后走。”
我跑回去,把球放到小车上,从边上观察。父亲说的没错,开始拉车的时候,相对于人行道,球果然是往前挪了一点。
我父亲就是这样教我的,用那样的一些例子和讨论,没有压力,只有趣味盎然的讨论。这种教育造就了我一生,使我对所有的科学产生兴趣。我只不过碰巧在物理学上做得更好些而已。
人小时候,你给他一个极好的东西,他就会永远向往那个东西。我就是这样迷上了科学。我像个小孩子一样,永远期待着发现的奇妙,尽管不是每次都能得到。
作者理查德·菲利普·费曼,美国著名物理学家,1965年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成就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科学家霍金的励志故事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起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这迫使霍金一家搬离海格特的家园,迁到牛津避难。他们在霍金诞生后又回到了伦敦。童年时的霍金,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但喜欢设计极为复杂的玩具,据说他曾做出一台简单的电脑。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然而,一个女子出现了。
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我有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女记者提出一个刁钻的问题,但霍金还是以恬静的微笑这样回答)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励志照亮人生,成功改变命运!
外国科学家勤学励志的故事
诺贝尔小时候身体非常瘦弱。十岁时,随母亲前往俄国的贝德尔堡,与父亲团聚,并开始接受家庭教师的指导。十七岁时,到美国留学,两年之后回国,进入父亲的公司从事研究工作。
诺贝尔受了父亲的影响,对研究炸药很有兴趣,后来因为制造炸药和开发油田,赚了很多钱。但是,他看见自己发明的炸药用于战争,感到十分痛心,故毕生努力呼吁世人把火药用于和平。诺贝尔用他的巨额财产成立基金,每年发奖金给世界上对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学、和平事业有杰出贡献的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极大的荣誉呢!
实验室里雾腾腾,诺贝尔正在忘我地工作,他的哥哥来找他,说:“诺贝尔,我正在整理我们家族的家谱,你是名闻世界的人物,没有你的自传怎么行呢?你写份自传吧。”
“哥哥,不用吧。”
“那怎么行呢?”诺贝尔的哥哥劝说道,“弟弟,你写自传并不是为你自己,而是为我们家族呀!你写吧。我们家族的家谱里有你的自传,就会增添光彩的!”
诺贝尔还是不同意,他哥哥就反复劝说,最后,甚至是哀求了:“弟弟,你是怕耽误你的时间吗?如果那样,你就说说,我来记录、整理吧。”
“我实难从命。”诺贝尔态度谦逊,但语气坚定地说,“我不能写自传,在宇宙漩涡中有恒河沙粒那么多的星球,而无足轻重的我们,有甚么值得写的哟!”
原来如此!他认为自己做的一切只是为人类该做的一点点事而己,为甚么要拿对人类的一点点贡献去换取荣誉呢。因此,他始终不答应。
诺贝尔的哥哥只好叹息着走了。诺贝尔又埋头做起实验来。
诺贝尔的遗嘱,是他理想的精华,心血的结晶。虽然他身拥巨富,却不愿把财产分配给亲友们。他认为:大宗财产是阻滞人类才能的祸害,凡拥有财富的人,只应给子女留下必须的教育费用,如果留下过多的钱财,那是奖励懈惰,使他们不能发展自己的才干。
因此,他不顾亲友们的反对,决定用自己的全部财产,设立诺贝尔奖金,奖励当代的世界精英。
英国伟大科学家道尔顿的励志故事
道尔顿是英国伟大的科学家,被认为是近代化学基础理论的奠基者,这是由于他提出了著名的“道尔顿原子论”。
由于家里很穷,道尔顿十三岁就辍学了。不过少年道尔顿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找同学借来课本,在家里自学。由于道尔顿善于动脑筋,他的学习进度比同学还快。他有一位亲戚爱好自然科学,道尔顿就向他学习数学、物理知识。后来,道尔顿自己开设了一所学校。他不仅负责学生的功课,还带领孩子们做游戏。一到晚上,道尔顿就刻苦读书。
1781年,道尔顿到一所学校当老师,这是一所很简陋的学校,但是图书馆里却堆满了书。道尔顿看到书架上有这样多书,兴奋极了。知识才是他追求的财富!从此,天天坚持不懈地读书,攻读数学知识,努力培养自己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科学问题的能力。在这段时间,他还学习天文,观测天气。
道尔顿兴趣广博,阅读了大量书籍,却能够学为己用。他的读书方法很有独到之处。
第一个特点是书本知识和实验相结合,这使他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第二个特点是他视野开阔,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广泛阅读,对哲学著作尤其倾心,这给他的思想方法带来很大益处,从而获得了很大的成就。道尔顿还是第一个研究色盲的人,英国人为了纪念他这一贡献,将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
在回答“你是如何取得这样成就的”这一问题时,道尔顿说:“某些人之所以超过他人,与其说他是个天才,不如说是因为他能够专心志致地学习,而且具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
世界上不存在天才,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英国哲学家卡莱尔也说过:“天才是一种长久刻苦努力的能力。”与其说一个人是天才,还不如说是因为他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而且具备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意志。
科学家名人励志小故事作文
今天,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许多许多名人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其中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让我深有感触和启发。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汉朝时,一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但他十分热爱读书,白天做工,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家里买不起蜡烛,只好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后来,匡衡成了学识丰富的名人。
这篇寓言故事,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这么优越,我们和匡衡相比,要幸福的多。我们更应该珍惜我们现在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时间学习。一寸光阴一寸金,让我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