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项目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追加项目资金请示

  为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全镇“户定点、组分类、村转运、镇统筹、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做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实现垃圾无害化与资源化综合处理。因我镇乡村垃圾转运设施建设项目经过什邡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立项(什发改投资[20XX]42号),同意建设乡村垃圾转运站设施项目建设,资金在灾后重建资金中列支。由于我镇乡村垃圾转运站设施项目建设在选址时考虑不周,在实际操作时才发现地势低洼,建成后易造成被雨水淹没,现需对建设地基进行填高。为保证转运方便,需修建一条250米长的水泥机耕道,特向市灾后重建办公室申请追加资金14.9402万元(大写:壹拾肆万玖仟肆佰零贰元整)。

  资金主要组成:

  1、为做到不造成第二次污染,需要增填土方800立方米,需资金25元/立方米×800立方米=20000元;

  2、为不影响到垃圾收运,需修建4.5米宽×250米长的道路一条,需要资金129375元。

  (1)路基填方25元/方×4.5米宽×250米长=28125元。

  (2)打水泥路面0.20米×4.5米宽×250米长×450元/立方米=101250元。

  妥否,请批示。

  XX

  XXXX年XX月XX日

高标准农田项目

项目建议书

  1、项目开发的目标及指导思想。(1)开发目标。年生产川虎1。5、1。8、2。0型联合收割机6000台,shdxy系列移动循环式粮食干燥机8000台,青饲料粉碎机、电动风车、微型碾米机、玉米脱粒机等3万台。(2)指导思想。坚持服

  务农民、安全可靠、经济方便的办厂宗旨,生产农民买得起、会操作的产品。根据农村需要,不断开发研制新型农业机械。

  2、总体规划布局。共分为铸锻车间、金加工车间、喷漆车间、包装车间、材料库、总检车间、组装车间、成品库、办公及生活设施9个部分。

  3、功能分区。按机械加工行业规范要求建设。

  4、建设周期。1年。

  5、经营思想。薄利多销,多点销售。利用农机系统内部的联系和现有销售网络推广销售,并在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四省市分设省级总经销处。产品主销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逐步向西藏、湖南、甘肃等省区开拓市场。

项目实施方案格式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依靠科技,建设示范基地;品牌经营,实施标准化管理;市场化运作,创新经营机制;注重与环境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实现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聚集、转化,推进农业园区化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现代畜牧业发展、山区林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支撑和农民增收跃上新台阶。

  二、基本原则

  (一)优势产业原则。立足我市产业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在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动特色高效农业发展。

  (二)科技先导原则。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三整合”、“三集中”原则。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科技,推进农业资源聚集,破解现代农业发展资源要素约束难题。土地向业主大户集中,促进规模化发展;农民向园区集中,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投入整合。

  (四)机制创新原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新时期探索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具有试验示范性质。在园区建设中要大胆探索,创新建设机制,完善管理模式,增强发展活力,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探索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五)城乡统筹发展原则。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示范园区建设,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高标准农田项目

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背景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休闲农业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近年来,丰城市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以做强“三谷”经济、做强产业裢条、做强龙头企业三个大平台为主,通过推行内商与外商结合、传统与创新结合、生态与效益结合的办法,重点扶持和培育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好、市场前景广的特色农业产业。

  在做强“三谷”经济方面,该市以中国生态硒谷为平台,积极打造中国养生硒谷、中国生态花谷等产业,“三谷”产业在“升级提速”中已呈崛起之势。以投资25亿元创建9大富硒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主的富硒产业已成为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为75平方公里的中国养生硒谷基地及江西润禾园林景观有限公司等9个面积达3万多亩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迅速成为以省会南昌为轴心的农业生态观光区。

  在做强产业链方面,该市突出传统农业资源优势和富硒土壤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了以水稻种植、营养米粉生产、蛋白肽生产、生物糖浆生产、植脂末加工为主的粮食产业链;以油茶种植、油茶加工、油茶文化展示、茶园观光旅游为主的油茶产业链;以饲料作物种植、饲料生产、硒酵母生产、自动化鸡鸭养殖、无抗无害生猪养殖、有机肉牛奶牛养殖为主的生态养殖产业链;以农业生态观光、农家乐、温泉开发、休闲养老为主的旅游养生产业链等四条产业裢条。

  本项目所在的隍城镇也依托丰城市委、市政府开发中国养生硒谷度假区为契机,全力打造“生态·旅游·文化·幸福”隍城。围绕仙姑岭旅游区建设,结合庄园经济,全力构建“生态之乡、休闲度假民俗农家”的大生态旅游格局。

  为此,本项目将以生态硒谷为平台,按照现代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体系配置要素和科学管理要求,结合农业旅游、民俗旅游、养生旅游等,开发独具特色的农业旅游精品。

  二、项目开发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交通优势

  本项目地处丰城、高安、新建三县(市)交汇处,位于中国生态硒谷旅游走廊上,紧邻中国养生硒谷温泉度假小镇,在中国生态硒谷和中国养生硒谷“两谷”之间,区位条件非常优越。项目区距昌金高速10公里,距丰城市区40公里,距南昌约40分钟车程,省道丰高线从中穿过,交通条件也很便利。

  2、文化资源优势

  隍城镇素有“文化之乡”的美喻,文化底蕴深厚,农民诗人、农民作家层出不穷,“社火”、“梅烛”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古老而神奇的隍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些都可为本项目文化创意提供素材。同时本园区还将采用异地搬迁的办法收藏大量的古民居,为园区旅游开发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3、土地富硒优势

  本园区的土壤富含号称“抗癌之王”的硒元素。医学证明,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种疾病都与人体缺硒有关,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内障、胰脏疾病、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等。据专家考证,人需要终生补硒。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实践,都说明了应该不断从饮食中得到足够量的硒,不能及时补充,就会降低祛病能力。人应该像每天必须摄取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一样,每天必须摄入足够量的硒。因此,补硒已经成为我们追寻健康的一种潮流,也是势在必行的健康使命。

  (二)劣势

  1、缺乏旅游资源支撑

  项目区是个丘陵地貌,没有溪流、湖泊、森林、等自然旅游资源,也没有农业观光资源,整体上是一张“白纸”,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创意等手段创造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2、农业科技和农业旅游人才缺乏

  休闲农业旅游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专业人才,人才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本园区目前无论是旅游管理人才,还是服务人才,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配置等方面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科学的旅游人力资源体系。

  (三)机遇

  1、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和休闲农业的发展

  20xx中央1号文件指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在大中城市周边积极建设以大型设施农业为基础,以新、奇、特等高档农产品生产为主,集休闲、观光、度假、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农业园区、农业主题公园、观光采摘园和休闲农庄,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新型产业模式。到20xx年,休闲农业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成为缓解资源约束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成为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和扩大内需的支柱产业。

  2、丰城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

  近年来,丰城市通过招商选资和高效运作等举措,以“中国生态硒谷”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引进了12家产业链条长、投资强度大、具有知名品牌的龙头企业。其中上市公司1家,已进入上市辅导期的公司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

  3、中国养生硒谷开发将为本项目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中国养生硒谷将大力度、高标准开发仙姑岭富硒健康旅游资源,引入国内外一流的权威机构,知名健康护理品牌,大力提升健康服务业水平,围绕富硒养生、温泉养生、医药养生、运动养生、森林养生和道教养生六大主题全面打造。中国养生硒谷的成功开发,必将给本项目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四)挑战

  1、同质化竞争

  随着农业旅游发展,项目区周边各种农业园将不断增加,同质化也将越来越严重。如何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是本园区要直面的挑战。因此本园区开发要有新的理念,跳出传统农业旅游开发思路,形成自身特色。

  2、游客需求不断在变化

  游客的需求可能因时尚潮流的变化而发生兴趣转移,从而引起客源市场的变化,导致旅游项目吸引力的衰减。消费观念的变化、收入的增加、新的旅游景点的出现、目的地的环境污染或服务质量下降都会影响消费需求的变化。

  游客需求的变化,导致市场不断细分,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这为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

  (五)项目开发总体判断

  根据上面的SWOT分析,若按照一般农业旅游的模式来开发,本园区难以形成大突破。必须结合创新的资源观,站在推动丰城市农业休闲化升级的高度,把握市场需求的新态势,运用泛旅游的理念进行务实而又富有前瞻性的开发,才能形成本项目的成功运营。

  1、超越农业旅游的常规业态,以打造富硒农业文化创意产业园的理念来建造生态农业旅游区,凸显后发优势;

  2、立足生态农业基础,引入特色文化,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文主题,凸显当地田园意境,构建核心竞争力;

  3、充分借鉴国内外类似成功项目的经验,以农业科技、文化创意为驱动,以农业休闲、养生度假为利基,形成有效指导本项目发展的科学模式;

  4、以本地和南昌为重点客源地,抓住中高端市场,着力打造“农业休闲与农业养生”两大产品;

  5、构建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全国知名的休闲农业、养生农业、创意农业品牌以及农业认养平台(江西乡村旅游规划)。

  三、开发总体定位

  富硒农业为景观,以乡村田园为意境,以古代和现代特色建筑文化为核心吸引,与中国养生硒谷、中国生态硒谷形成区域合力,打造集农业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会议度假等于一体的

  中国休闲硒谷

  继丰城市开发中国生态硒谷、中国养生硒谷、中国生态花谷“三谷”之后,本园区将打造全新的中国休闲硒谷!

经典项目建议书

  为全面完成我市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任务,根据《开远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和20xx年《开远市工作报告》,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任务

  20xx年全市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项目建设总里程为683.6公里,其中:水泥路面工程216.5公里,弹石路面工程467.1公里。

  中和营镇: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里程为258.1公里,其中:水泥路面工程89.9公里,弹石路面工程168.2公里。

  碑格乡: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里程为74公里,其中:水泥路面工程6公里,弹石路面工程68公里。

  大庄乡: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里程为48.2公里,其中:水泥路面工程15.8公里,弹石路面工程32.4公里。

  羊街乡: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里程为58.2公里,其中:水泥路面工程21.2公里,弹石路面工程37公里。

  乐白道办事处: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里程为144.4公里,其中:水泥路面工程17.9公里,弹石路面工程126.5公里。

  灵泉办事处: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里程为59.5公里,其中:水泥路面工程25.5公里,弹石路面工程34公里。

  小龙潭办事处: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里程为41.2公里,其中:水泥路面工程41.2公里。

  二、工作职责

  (一)主管部门工作职责

  市交通局全面负责全市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建设项目计划执行工作,承担以下职责:

  1.下达、调整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建设计划;

  2.加强资金监管,提高使用效能;

  3.按工程进度要求拨付建设资金、开据《水泥提货单》;

  4.负责技术指导和工程质量监理以及施工进度、施工安全监督;

  5.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全面掌握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加强宏观管理。

  (二)乡镇(办事处)职责

  乡镇(办事处)全面负责全市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建设的组织落实工作,承担以下职责: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严格审批;

  2.加强监管,统筹协调,控制成本;

  3.实事求是,严格执行建设标准、控制建设规模,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建设任务;

  4.严格执行建设工程计划,积极筹措资金,按工程进度要求和资金使用原则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5.建立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加强公路建设资金和工程质量管理,注重环境保护和施工安全,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三、建设方式

  由乡镇(办事处)负责组织实施,注重发挥群众在农村道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建设,依靠群众的力量推动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建设。

  四、技术标准

  按照《云南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云南省县乡公路弹石路面修建、养护技术质量标准规定》的有关规定,村村硬化工程路基宽度不低于4.0米,错车道路基宽度6.5米,位置根据地形和交通量设置,路面宽度3.0米,最大纵坡12%,完善防护工程及排水设施。

  五、资金筹措及管理

  (一)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建设资金,以市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为补充。市投资标准为:

  水泥路面:中和营镇、碑格乡每公里11万元(不含水泥补助款);

  灵泉办事处、乐白道办事处、小龙潭办事处、羊街乡、大庄乡每公里10万元(不含水泥补助款)。

  弹石路面:中和营镇、碑格乡每公里16万元;

  灵泉办事处、乐白道办事处、小龙潭办事处、羊街乡、大庄乡每公里15万元。

  (二)水泥由市统供,市交通局按工程实际用量核拨。其供应方式为:

  1.羊街乡和大庄乡凭市交通局《水泥提货单》到羊街水泥粉磨站提货;

  2.灵泉办事处、乐白道办事处、小龙潭办事处凭市交通局《水泥提货单》到云南国资水泥红河有限公司提货;

  3.中和营镇和碑格乡凭市交通局《水泥提货单》到云南国资水泥红河有限公司(平远街分公司)提货。

  (三)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由市交通局设立专户,统一管理使用,各乡镇(处)要相应设立专户,保证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拉用专项资金。

  (四)资金拨付方式:

  1.启动资金,根据各乡镇(处)硬化里程,水泥路每公里安排2.4万元,弹石路每公里安排3万元;

  2.工程进度款,各乡镇(处)施工进度完成80%的,水泥路每公里拨付工程进度款3.6万元,弹石路每公里拨付工程进度款7万元。施工进度完成98%的,水泥路每公里拨付工程进度款2万元,弹石路每公里拨付工程进度款2万元;

  3.尾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工程质量保修期为一年,一年内无工程缺陷,到期拨付尾款。

  六、工程管理

  (一)健全和完善交通项目建设管理责任制,选配业务精、作风实、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工程质量监理,严把工程质量关。

  (二)推行安全生产综合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施工规范,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竣工后,由乡镇(处)提出交(竣)工验收报告,由市交通局组织交(竣)工验收,交(竣)工验收同时进行。

  (四)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应依据现有路线线位,尽量利用老路扩改,力避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着力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及排水设施,增强抗灾能力和通行能力。路基扩改占用土地的,由各乡镇(处)自行调剂,不予补偿。

  七、工作要求

  (一)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项目应坚持村民自治原则,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制度,在大多数村民同意的情况下,组织村民自愿参与修路,不准强迫集资。

  (二)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实行项目申报制度,在群众自愿投工投劳的基础上,以自然村为单位,向所属乡镇(处)提出项目申请,经审批后,按相应投资标准安排项目建设资金。

  (三)在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倡导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村民自愿参与修路以及积极投工投劳降低建设成本的方式。

  (四)为按计划整体推进农村道路村村硬化工程建设,各乡镇(处)每月20日将道路建设形象进度表上报开远市农村道路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以便准确掌握工程建设和进展情况并作出工作调整或进行督促、检查、指导。

养殖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土鸡养殖

  1.1.2建设地点:海子沿村、尖山子村、卡子湖村

  1.1.3建设规模:扶持300户贫困农牧民养殖天山土鸡

  1.1.4建设单位:海子沿乡xx

  1.1.5项目负责人:张永文

  1.2项目背景

  1.2.1国家扶贫政策

  土鸡养殖项目是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村扶贫开发大纲》的奋斗目标制定的,符合国家扶贫开发规划的要求,同时也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国家退耕还林(草)的精神,对于通过龙头企业的扶持辐射和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发展,以此促进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高贫困地区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引导贫困地区农牧户有序进入市场,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项目的实施适合我县产业结构,挖掘我县的资源优势,增加农牧民收入具有现实的意义。

  1.2.2项目建设的意义及行业发展规划

  土鸡养殖项目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地区、自治县畜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地委行署提出的快速发展地区经济的决定和地、县、乡“十一五”农业规划,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扶贫开发由解决温饱向“小康”迈进是党的富民政策在贫困地区的落实,也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形势需要。也是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发展经济的工作思路,使牧民水平综合实力提高到一个

  新的水平。

  第二章 建设条件及项目区选择

  2.1建设条件

  2.1.1地理位置

  海子沿乡位于巴里坤盆地西南部,平均海拔1680米,年平均气温为1℃,年平均降水量为202,无霜期平均为12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为3160.8小时,≥0℃的天数约为187天,≥10℃的积温为1958℃。地下水具有年际变化小、储量大、易开采的特点。

  全乡行政区划面积2897.35平方千米,有天然草场28.1万公顷。公共场所占地总面积13.13平方千米,其中村委会占地0.23平方千米、清真寺占地0.49平方千米、机关站所占地12.41平方千米。乡辖卡子湖村、海子沿村、尖山子村三个行政村,总人口1634户6567人(汉族12户52人),有可耕面积1666.67公顷,有效灌溉面积920公顷。2009年种植面积1042.8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474.42公顷。

  2.1.2、地貌特征

  巴里坤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东西横亘三座大山,南部是北天山东端的巴里坤山,中部是天山支脉莫钦乌拉山,北部是中蒙交界的阿尔泰山东端余脉。三山东西平行对峙,形成巴里坤和三塘湖两个盆地。全县平均海拔1650米(县城海拔1680米)。巴里坤盆地海拔在1500-2100米之间,水草丰美,是良好的天然牧场。 三塘湖盆地多为荒漠戈壁,最低海拔392米。

  2.1.3气候特征

  巴里坤属温带大陆性冷凉干旱气候区,夏季凉爽,冬季严寒,光照充足,无霜期短,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温年日变化大

  2.1.4光热资源状况

  年日照时数为3211小时,年均气温1℃, 极端最高气温35℃,极端最低气温-43.6℃。无霜期短,仅为98—104天。太阳总辐射是146.5—158千卡/每平方厘米,生理辐射量为70—75千卡/每平方厘米。

  2.1.5水资源状况

  项目区水资源以山区水资源为主,年流径量为1600万立方米。

  2.1.6自然灾害

  巴里坤县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雪灾、寒流、倒春寒、干势风、洪水灾害和蝗虫灾害。

  干旱因年景不同,多发生在6月中旬—7月中旬。雪灾主要则发生在冬春牧场上,寒流主要发生在11月和来年2、3间,对转场牲畜造成危害,倒春寒则在4月下旬和5月中旬发生,盆地内伴有大风灾害,农作物受冻造成缺苗,降低产量。洪水灾害分春洪和夏洪,春洪发生在4月末和5月上旬,是因为骤升引起的洪水,时间短、来势猛常使骨干水利工程受损,夏洪则多属突降暴雨和地形雨导致。干热风主要发生在7月上旬,常和干旱伴而行,蝗虫灾害主要发生在天然草场和邻近农田中。

  3.1.1、水源条件

  巴里坤县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而项目区依靠的主要水源为东黑沟山水河的水,年径流1209万立方米,年引水量约700万立方米,项目区有充足的水源。

  3.1.2制约因素

  一是财力不足;二是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草场超载过重,退化严重,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牲畜所需饲草问题;三是自然条件的约束导致了农作物的一季性。

  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4.1指导思想

  土鸡养殖项目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精神及自治区、地区、自治县牧业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结合本县农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揽扶贫开发工作,突出效益覆盖,龙头企业拉动为主线,以政策支持为保障,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促进贫困 地区产业化进程。通过龙头企业的扶持辐射和带动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发展,以此促进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高贫困地区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引导贫困地区农牧户有序进入市场,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条件。

  第五章 项目建设的规模及投资估算

  5.1项目建设规模

  扶持300户贫困农牧民养殖天山土鸡,户均养殖50只

  5.2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3万元,购进1.5万只鸡苗,每只补助2元。

  第六章 效益分析

  6.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购买的1.5万只鸡按85%的成活率计算,饲养4个月后出售,每只鸡售价50元,出去成本35元,每只鸡可获得15元纯收入 ,经济效益可观。另外,养殖项目的落实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为农牧民脱贫致富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有效的推动了海子沿乡特色养殖业发展。

新的养殖项目建议书

  土鸡养殖扩建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述

  (一)项目名称:石台县七都土鸡养殖扩建项目

  (二)项目建设地点:石台县七都镇焦坑

  (三)项目总投资:620万元

  (四)项目建设内容:

  1、组建土鸡养殖专业户60户,合作社全年土鸡养殖规模100万羽。

  2、土建工程:

  ①建炕房200

  ②(转 载 于: 在 点 网)建储藏室、消毒室150

  ③苗鸡温室200

  ④鸡舍300

  ⑤改造山圹

  ⑥建林间围栏设施

  3、设备购臵:

  ①孵化机器10台套

  ②成品鸡运输车2辆

  ③防疫设备和电教器材

  (五)项目建设单位:石台县七都镇桂珍土鸡生产合作社

  (六)项目法人代表:郝桂珍 联系电话:0566-6711489

  (七)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本项目法人代表郝桂珍,今年35岁,小学文化程度,她三岁时失去母亲,在父亲呵护下,艰辛度日,自幼磨难的经历铸就了她“巾帼不让须眉”的性格,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2002年郝桂珍与丈夫一起,进驻到人迹罕至的焦坑峡谷中,承包荒山500亩,现已造林200亩。林间放养土鸡由原来千羽,发展到年出售土鸡2万只。获得了可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利用林地放养土鸡,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特申请建设本项目。

  二、项目背景及意义

  食用放养的土鸡在我国是大众食谱的传统产品。自古以来,“宴请必上鸡”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与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拉动了肉鸡生产的发展,清炖、熏烤、红烧、卤鸡翅等多样食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流行的话题,环保无污染的生态养殖的优质肉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需求态势。据不完全统计,仅池州市三县一区肉鸡缺口每年不少于百万只,纯自然放养的土鸡更是供不应求。本项目法人代表郝桂珍自2002年以来,坚持在林间养土鸡,登门求教养殖技术,购臵必备器材,随着养殖量的逐年递增,原始积累也逐年增加。2008年,郝桂珍土鸡出售量达2万只,出售鸡蛋10万斤,栽植杉木200亩,经测

  算蓄积量达1000立方米,资产达百万元。2009年新年伊始,她们又着手本项目的筹建,扩大养殖规模,自己孵化鸡苗,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联接60家专业养殖户,采取“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分户饲养”的“五统一分”的方式。本项目按计划实施后,可年产100万羽土鸡,将成为皖南山区土鸡养殖的龙头老大。可以肯定,本项目极为诱人,必将成为石台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一张招牌。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

  扩大土鸡养殖项目,经过可行性分析,其优势表现明显:

  1、环境优越

  本项目建设地点处在一条十里峡谷,谷底仅有一条“村村通”水泥路,没有村庄农户,隔绝了传染源。这里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富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既能满足林茶等经济作物生长,又有利于土鸡的生长繁衍。

  2、六年基础

  郝桂珍同丈夫一起,饱尝甜酸苦辣,坚持六年不出山,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植树造林。在林间放养土鸡,既绿化了荒山,又掌握了养殖技术,原始积累亦逐年增加。

  3、市场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更多的人强调“纯天然无污染”,因而在林间放养用稻谷、玉米和青菜饲喂的鸡和产的鸡蛋,是城乡居

  民餐桌上的迫切需求。况且七都镇焦坑生态谷处在安徽“两山一湖” 黄金旅游圈内,游客量逐年增加,绿色纯天然食品的市场上已供不应求,常常出现购土鸡的运输车辆装载量不足半数而返回的现象。

  四、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为达到年产100万羽土鸡生态养殖目标,经过反复考察论证,本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分为以下三大块:

  1、组建土鸡养殖专业户60户,购臵总场孵化设备,自孵鸡苗100万羽提供给专业养殖户养殖。

  2、土建工程:

  ①建炕房200

  ②建储藏室、消毒室150

  ③鸡苗温室200

  ④鸡舍300

  ⑤改造山圹

  ⑥建林间围栏设施

  3、设备购臵:

  ①孵化机10台套

  ②成品鸡运输车2部

  ③防疫设备和电教器材

  五、项目投资概算

  1、养殖专业户投资总额=①+②+③=360万元,其中:

  ①固定资产投资:简易鸡舍和山坡林间围栏设施,以及饮水器、料筒,户均投资5000元即可,60户×5000元/户=30万元;

  ②按每户首批万羽养殖规模提供鸡苗,需垫付流动资金3.50元/只×1万只/户×60户=210万元;

  ③厂部10万只种鸡周转资金需120万元。

  2、土建工程投资额=①+②+③+④+⑤+⑥=100万元,其中: ①建炕房300 ×800元/ (含设备)=24万元;

  ②储藏室、消毒室200 ×1000元/ (含设备)=20万元; ③苗鸡温室200 ×400元/万元;

  ④鸡舍800 ×200元/万元;

  ⑤改造山圹(清淤泥、加固塘坝)需投资17万元;

  ⑥林间围栏设施15万元。

  3、设备购臵总投资=①+②+③=160万元,其中:

  ①孵化机10台×9万/台=90万元;

  ②成品鸡运输汽车两部40万元;

  ③防疫设备和电教设备30万元。

  项目投资总额合计1+2+3=620万元

  资金来源说明:

  本项目总投资额620万元之中,60户养鸡专业户围栏设施由各户自筹;厂部土建工程所需资金亦自筹解决;孵化机械设备和提供给养殖户苗鸡所需资金490万元,需申请政策性投资。

  肉牛养殖场附属设施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xx牛场附属设施项目

  项目将建设地点:xx村

  项目负责单位:xx肉牛养殖场

  项目负责人:鲍xx

  二、项目建设背景

  由于退耕还林、封山禁牧、草原退化和机械化耕作的普及,以及牛繁殖率低等因数的影响,迫使近年来牛的散养数量急剧下降,而我国牛主要靠散养,并以役用为主,无肉牛品种,所以产肉率很低,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重视,高蛋白低脂肪的牛肉越来越被人们所喜食,这就造就牛肉未来会有很大的需求空间,从而带来肉牛养殖的黄金期。

  而我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拥有大面积的耕地,无论是农产品加工的下角料,还是农作物秸秆都相当丰富,这就为肉牛养殖奠定了饲料基础,而xx村距省308线仅为四公里,营双高速、金大快速通道、干武铁路都从此经过,交通相当便利。外加宁夏为西部畜牧业发展基地,已具备肉牛屠宰加工销售的能力,从保障肉牛的销售。 政府为了提高养殖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例,提高农民收入,今年在我村实施暖棚建设项目,我新建养殖暖棚六栋。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平整土地800㎡,自建暖棚6栋,50立方米蓄水池两个,管理房、消毒间各一间,秸秆柔丝机、秸秆打捆机各一台,准备购进架子牛30头、育肥牛犊50头,加工袋装玉米秸杆微储草300吨,处理小麦秸秆100吨。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平整土地800㎡,需投资1000元,新建暖棚6栋,需投资10万元,50立方米蓄水池两个,需投资1.5万元,新建管理房、消毒间各一间,需投资1万元,购进饲草加工设备两台,需投资6万元,完成投畜80头,需资金45万,加工饲草料500吨,需资金30万,共需资金93.6万元。

  2、自筹资金42万元,申请政府补贴1.8万元,需政府协调解决创业贷款50万元。

  五、效益分析

  场子立足于xx村,致力给养殖区起到带头作用,科学合理布局,精细化饲养,将先进的管理理念,饲养技术,超前的市场信息带给区域内其他养殖户。场内饲草都从本村收购,避免了秸秆燃烧和堆积对环境的污染,及消除了村庄周围火灾隐患,使村容更整洁,并使农民每亩玉米增收150元,小麦秸秆每亩增收30元,直接带给农民经济效益16万元,目前场内饲养普通肉牛,扣除各项成本,预计每头牛可以实现净利润3000元。

  六、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目前建棚已完工,管理房、消毒间已投入使用,蓄水池一个完工,一个正在筹建,饲草加工设备已购入,小麦秸秆已购入50吨,购进肉牛51头,由于资金短缺,玉米袋装微储草还未加工,投畜数量尚未完成。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

  1、投畜和饲草收购资金不足,需政府协调解决信用贷款和创业贷款。

  2、自来水管道尚未铺设,希望政府尽快协调解决。

  3、补贴资金未到位,希望协调解决。

农业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项目总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不仅对玉米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在八十年代以前,玉米主要是进入家庭的粗杂粮。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物的要求已不仅满足于充饥,而且对食物结构和营养状况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肉、蛋、奶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工业化,产业化的养殖业蓬勃发展,使玉米以家庭直接食用的角色转变为饲料工业最主要的原料,通过饲养业最终以肉、蛋、奶及水产品的形式回到人们的餐桌。

  可以说,玉米对改善城乡人民的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人们对玉米深加工技术的发展,玉米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已成为农产品中最重要的可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造纸、纺织等多行业的工业原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意义

  目前,我国食用糖主要来源于甜菜的种植和加工,而淀粉糖是对淀粉深加工后获得的产品,淀粉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玉米,而玉米是我国农作物中的高产作物,比较甜菜亩产有着明显的优势,按照甜菜和玉米转换比例情况计算,生产每吨中等甜度的淀粉糖所用玉米种植面积占用土地比甜菜种植所占的土地节约2—3亩,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生产加工玉米为原料的淀粉糖,可以为国家节省有大量的土地资源,扩大其它作物的种植面积。

  要确保5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高糖、高淀粉的玉米生产基地,保证原料供应,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生

  产,实现玉米的就地深加工增值,提高玉米资源的利用率和商品率,这不仅能极大地提高贫困山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农民达到增产又能增收,而且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促进了高效农业的发展。同时,淀粉糖是一种能改善人类健康的功能产品,适应了食品工业加工不同产品的特殊要求及人们追求健康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广大消费者的健康水平,促进我国食品加工业技术水平的改善与提高。

  第三章、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该项目基地中心示范区地处XX西部丘陵区,土地集中连片,土壤较为肥沃。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1℃,年总降雨量600㎜,海拔高度1050年日照2600小时,年无霜期18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63%,年平均风速2.5/s,标准冻土深度50c上述自然和气候条件,可以满足基地建设的要求。

  二、交通条件

  该基地中心示范区,距县城20公里,高平火车站25公里,处于曲辉路中段,交通极其便利。

  三、基础条件

  该基地中心示范区曾承担国家级“生物覆盖加保护性耕作技术”和“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为高淀粉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正在实施的W膜集雨补灌技术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又为玉米基地建设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四章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的消费理念不断成熟,绿色、健康逐渐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流。淀粉糖作为淀粉的深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热捧,成为当今保健食品市场上的明星产品。据山东卓创资讯有限公司玉米淀粉的产品分析师介绍,作为淀粉的主要种类之一,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玉米淀粉的产量与价格均处于上涨态势,但其发展前景却并不乐观。

  据悉,目前,玉米淀粉的需求量占据全球淀粉量的80%—85%。近年来,玉米淀粉的产量上升优势尤为明显,主要原因在于下游淀粉糖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据专注于农资、农产品领域资讯及咨询服务的山东卓创资讯有限公司的玉米淀粉产品分析师介绍,从20xx年到20xx年的10年间,在淀粉下游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带动下,国内玉米淀粉行业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大型企业纷纷建立,淀粉产能和产量也持续攀升,整体呈现了一个上涨的趋势。20xx年我国玉米淀粉的产量在1892万吨,是20xx年的500万吨的3.7倍多,平均增长率14.17%。玉米淀粉产量的快速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内淀粉消费需求的提升以及玉米作为再生资源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

  第五章基地建设目标及建设规模

  一、建设目标

  1、高淀粉玉米产量目标

  项目区通过实施W玉米膜盖集雨补灌高效种植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高淀粉玉米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较20xx年的390公斤提高110公斤,较项目实施前三年的256公斤提高244公斤,实现中产变高产,旱地变水地,单产稳定在500公斤以上。

  2、土、水、肥资源利用目标

  通过实现该基地建设项目,使土、肥、水资源利用目标实现“四个提高”,即:化肥利用率提高30%以上;土壤基础地力提高一个等级;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提高10个百分点。

  3、集雨旱井建设目标

  在基地建成与W膜盖集雨补灌技术相配套的旱井10000眼,使基地的高淀粉玉米在需水关键时期得到补灌。

  4、化验室建设目标

  化验是公司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对原料、中间体及产品产量进行全过程监测的任务。随着产量的增加,基地水断扩大,急需增加能迅速进行土壤、肥料、植物样品、农药残留分析测试的仪器,为基地进行配方施肥、无公害高淀粉玉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5、土地壤情测试网点建设目标

  在基地设置有代表性的土壤墒情、地温监测网点100个,购置地温监测仪器设备10套,以便能及时准确监侧土壤墒情、地温动态变化及年度演变趋势,为基地合理耕作、种植、培肥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项目建议书样本

  一、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区所在位置

  项目区位于##公路以西,##镇内,涉及新碰、野为、征拖、七氦、周开、平垛、蒋论、南可、四还、董是、小袁11个行政村,总人口2.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209人,耕地总面积26427.82亩,200X年农业总产值7874.91万元,其中:种植业6369.32万元,渔业896.2

  万元,林牧业109.6万元,养殖业498.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8元。

  2、项目区农业资源情况

  项目拟建区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全年雨量充沛,总降雨量1000左右,日照充足,常年2305.6小时积温较高,日均气温13-16℃,无霜期较长,达220-240天。该地区地势高低洼不等,水网密布,河沟面积3198亩,80%左右的耕地面积地面增高1.8—2.5 米,其中涝渍型低产田面积达9200亩,因此,在前几年农业结构调整时,开发了近380亩提水养殖鱼池,区域内土壤属勤泥壤种,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生态环境优良,灌溉水质较好,无污染,是发展稻渔共作无公害农业的理想基地。

  3、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

  项目区涉及5个防洪联圩,现有联圩基础较好,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40%,联圩内有圩口闸42座,活口门15个,排灌动力苏Ⅱ泵5座,50泵5座,贯流泵2座,灌排总动力660千瓦,现有机耕路56条,机耕桥14座,基础设施已具一定规模,设施基本配套,农田灌排率达 100%,渠系水利用系数100%,有效灌溉面积2.42万亩,这些为项目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项目区产业结构以稻麦连作为主,提水养殖为辅,其中稻麦种植面积近2.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6.8%。近年来,由于市场行情的不断变化,加之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全,良种推广未能全面的种种原因,特别是今年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大量发生,农民的种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灾年份,形势更是十分严峻。今年的武育粳三号水稻有三分之一绝收,三分之一亩产仅有200公斤左右,还有三分之一的最高产量也不过400公斤左右,另有少部分生产的稻谷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十分畅销,由此可见,实行中低产田的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发展无公害农业势在必行。

  4、项目区建设条件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条件非常优越,##公路、##河从##镇内腹部穿过南北长27华里,###公路从镇域的中部横穿东西长13华里,四通八达,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镇又是位于##市的较东部地区的家禽养殖重镇,东与陶破镇相靠,南有戴跨相邻,西与和垛接壤,北与昌还镇交界,辐射周边较多乡镇人气,财气比较旺盛,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镇是发展优质种植业和无公害农业的有利区域。

  ——基础设施初具规模。项目区内2.64万亩,虽有部分低产田和部分提水养殖,但灌、排、防等生产设施相对齐全,规范化程度较高,种植条件很好,条田方整化面积较大,十分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

  ——生态环境较好。项目区无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东临靖盐河,南靠蚌蜒河,西近唐港河,北有车路河,中有梓辛河、界河,水系条件十分优越,水质清淅,空气清洁,是发展稻鱼共作和农业综合开发的理想区域。

  ——科技力量较为雄厚。有丰富的农业种植、提水养殖,包括家禽养殖的多年历史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养殖的新技术,有强大的农业科技队伍,农技、农机、水产、水务等主导职能部门均在项目区内。今年省下达实施的优质弱筋小麦项目建设就在该项目区内,并正在进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全省水稻机插秧的试点工作就在我镇进行,省长###亲自来我镇视察和指导,插秧机达50台套,实施机插秧面积达1万亩以上。

  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的依据

  土地治理、低产田改造是国家重点农业开发项目,##市是个农业大市,在全省及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农业的模式是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亮点,改造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对推动我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农业质量,加速产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区内有

  亩涝渍型和设施不够配套有低产田,严重影响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从而提高这类低产田的综合生产力和抗御片段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质量,所以既是农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农产品市场竞争争的需要,也是农民增长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 项目规划设计

  ㈠设计标准

  ①项目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

  ②项目区有明显区域范围,按流域或灌区统一规划,并符合本地区农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采取综合措施,集中整治,连片开发。

  ③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实现园田化。

  ㈡水利措施

  ①灌溉工程:灌溉系统科学规划,田间灌溉设施、桥、涵、闸等建筑物配套齐全,性能与经济指标达到有关规划标准要求。

  ②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统健全,排水出路畅通,渠系、桥、涵、闸等设计合理,建筑配套。

  ㈢农业措施

  ①农田工程:做到田(地)块要按有利于农业机械化和田间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较大沟渠为基准形成格田。

  ②田间道路:做到布局(规划)合理,循环畅通,机耕路建设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要与乡村公路连接,满足中型以上的农业机械的通行,宽度为5上,支路能保证农机通行,晴雨天畅通,并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宽度3.5上。

  ③土壤改良:通过农家肥的施用,秸秆还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

  ④良种繁育与推广:项目区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100%,在有条件而又需要的项目区建立优质良种繁育基地,修建种子晾晒场和仑储设施,配备必要的种子加工检测设备。

  ⑤农业机械化:做到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㈣林业措施

  ①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要适时适树进行植树造林。

  ②人工造林苗林要达到二级以上的标准,造林当年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要达到85%以上,林相整齐,结构合理。

  ③农田防护林建设,要达到林业部门规定的标准。

  ㈤科技措施

  ①农技服务体系:做到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完善项目区农业服务体系和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强化科技服务功能。

  ②技术推广:在项目建设期间,推广一定的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等方面的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项目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非项目相比,至少提高3个百分点。

  ③技术培训:做到在项目建设期间,对项目区基层干部、农民技术是和科技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做到每个行政村有3—5名农业科技骨干,每10户有1户科技示范户。

  ㈥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坚持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来改造低产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实现高产高效,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形成地方特色,促进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田间建设实现农田标准化、方整化改造低产田,通过路、桥、渠、站、电及小型建筑物的配套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

  ②培植支柱型农业产业,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适销对路的定型产品推向市场,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态农业产业,并带动有关产业的发展。

  ③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培植和建立一批与相适应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并建立“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行订单生产、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统一销售。

  ④发挥项目区示范带动功能。把项目区建成高产、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样板,为##及全省的农业发展提供经验。有效地带动区域性经济发展。

  四、 建设内容

  ㈠水利措施:

  ①新建机耕桥 12 座;

  ②新建小电灌站 25 座;

  ③新建苏Ⅱ灌站 4 座;

  ④新建硬质渠 0.48 k

  ⑤新配套小沟建筑特 186 个;

  ⑥架设电力线路 14 k

  ⑦新增100KV变压器 4 台套。

  ㈡农业措施

  ①全面条田方整化实现农田标准化 20000亩;

  ②新筑机耕路砂石路面 5.5 k

  ③新增农业机械收割机10台,插秧机100台。

  ④新建种子仓库 800 平方米。

  ㈢林业措施:栽植防护林意杨 10万株。

  ㈣培训措施:项目区根据季节特点,农事需要及时组织相关培训。

  五、 投资概算及筹资措施

  1、投资概算:

  本项目计划总投资850万元。

  其中:水利措施 655.35 万元;

  农业措施 160.1 万元;

  林业措施 30 万元;

  科技推广 3.25万元;

  前期工作费 1.3万元。

  2、资金筹措:

  申请中央财政 480 万元;省、市地方财政配套 160 万元,群众筹资210万元(约需投工10万个,折币200万元,群众自筹10万元,合计210万元)。

  六、 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

  通过土地治理,项目区建成后,2.64万亩,产量产值将有显著提高。

  ①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小麦100公斤,亩增收入75元,计增收 198万元;

  ②通过低产田改造,亩净增稻谷 150公斤,亩增收入 120元,计增收 316万元;

  ③项目建成后,每亩可节约成本 55元,计节本 145万元;

  ④项目实施后,合计可增收 659万元,亩平 249 元,人均 319元。

  2、社会效益:

  ①项目实施后,可年产弱筋小麦 600万公斤;

  ②项目实施后,可年产优质稻谷 950万公斤;

  ③项目实施后,主体高新技术普及率将达100%,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④项目实施后,将促进我地无公害绿色农业迅猛发展,有利于人民的健康。

  ⑤项目实施后,能带动我地科技型龙头企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⑥项目实施后,由于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户灌水机械的重复投资,节约发能耗,节约用水,降低农本。砂石路面的建设,改善了交通条件,提高农副产品的运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生态效益:

  项目实施后,由于地面整治,改造低产田,强化设施配套,推广新品种、新措施、新技术,规范农业投入品质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状况。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镇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七、 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200X年度土地治理项目领导小组,由##市开发局,##镇政府及项目实施的相关村、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名单(略)

  2、监督机制:

  项目实施中,实行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分离,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建立项目内部相互监督机制,确保项目和资金管理正常运转。

  3、保障措施:

  由项目管理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分解细化建设目标、内容、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工程质量监理,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农业项目建议书范文

  1 项目概述

  田园生态农庄社区支持农业(CSA)项目建设地选址为新乡市新乡县和河乡范岭村。项目地距新乡市12公里,有长济高速公路在村旁经过,交通便利。有卫河和共产主义渠环绕周围,年平均降水量573.4毫米,水利资源丰沛。无霜期为220 天。全年日照时间2400小时,光照充足。

  该项目以系统工程,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立了中原地区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她通过社区支持农业(CSA)的展开,建立了城乡互助、和谐的生态经济模式。

  该项目的建设,对于农民增收、农村环境保护、食品安全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1 项目名称

  新乡市田园生态农庄社区支持农业(CSA)项目

  1.2 项目主办单位

  新乡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

  1.3 项目实施单位

  新乡市田园生态农庄专业合作社。

  1.4项目负责人

  田桂荣

  1.5 项目主办单位基本情况

  新乡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一个由农民创立的环境保护团体。发起人为现任会长田桂荣。

  协会主要活动领域为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咨询服务、开展环保调查、信息交流等。九年来,调查了黄河主流和支流污染的情况,并协助环保部门整治了污染企业。开展了大量的普及环保知识的活动,特别是在青少年学生中作了大量宣传普及环保知识的工作。2008年以来,协会实行了由“务虚”到“务实”的转型。即通过从事 社区支持农业(CAS)项目,开创了农业污染治理的一条新路。

  1.6 项目编制的依据

  田园生产农庄社区支持农业(CSA)项目运用系统工程和生态循环理论,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食物链的展示,建立了中原地区以沼气为中心的“生态鲜食玉米---生态肉牛---沼气---生态蚯蚓—生态食用菌---生态蔬菜”的生态模式。

  同时根据“社区支持农业”(CSA)的经验,组建新乡市田园生态农庄专业合作社和新乡市绿色消费合作社,使生态农产品由基地直接到餐桌。

  1.7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1.7.1种植业:生态冬小麦、生态鲜食玉米、青萝卜为主的生态蔬菜

  1.7.2养殖业:养生态肉牛、生态鸡、生态猪 、生态鱼 、生态蚯蚓

  1.7.3菌草产业(白色产业):有生态食用菌、堆肥(微生物营养液)、发酵饲料、发酵床鸡舍猪舍、沼气等项目

  2 项目规模及工期安排

  2.1第一期工程(2011年-2012年)

  2.1.1 修路

  2.1.2 植树:杞柳、曲柳、美国竹柳(用柳树取代低洼地的杨树)

  2.1.3 生态冬小麦(下茬生态鲜食玉米)

  2.1.4 裸地生态蔬菜 4亩

  2.1.5 保护地生态蔬菜 2个棚

  2.1.6 生态桃园 3亩

  2.1.7 生态葡萄园 3亩

  2.1.8 生态桑园 2亩

  2.1.9 生态肉牛(高端牛肉) 20头

  2.1.10 生态鸡 200只

  2.1.11 生态猪 20头

  2.1.12 生态鱼 (脆鱼鲩) 4亩

  2.1.13 生态蚯蚓: 1亩

  2.1.14 沼气:(2011年秋)

  2.1.15 生态餐厅 300平方米

  2.2 第二期工程(2013年-2014年)

  2.2.1 植树

  2.2.2 生态冬小麦 60亩

  2.2.3 生态肉食牛 80头

  2.2.4 生态蚯蚓 2亩

  2.2.5 裸地生态蔬菜 4亩

  2.2.6 保护地生态蔬菜 2个棚

  2.2.7 生态桃园 3亩

  2.2.8 生态葡萄园 3亩

  2.2.9 生态桑园 2亩

  2.2.10 生态鸡 1000只

  2.2.11 生态猪 100头

  2.2.12 生态鱼 18亩

  2.2.13 生态餐厅 300平方米

  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1.1实行社区支持农业(CSA),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农村的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社区支持农业(CSA)采用“自然农法”生态农业技术,尊重自然规律和法则,拒绝使用农药、化肥、激素和抗菌素等化学农业的办法,避免了农田和农村环境的污染,使之成为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3.1.2 实行社区支持农业(CSA),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市场经济中,由公司来运作的农业生产方式,他们会首先追寻自己的利益。生产者和消费者通常都是被动的接受不合理的价格,而使中间商得到大部分差价利润。

  社区支持农业(CSA)的中心思想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平等,他们一起在田间劳作,一起享受劳动果实,一起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和谐的美。他们追寻的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处的新的生活方式。在CSA的体系内,农产品的定价,成本的核算由双方共同商议完成,会趋于较为公平合理的水平。这样的交易过程不但大大减少了流通过程中的成本,还使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由对头冤家转变为同舟共济的伙伴。CSA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或社会细胞,能够使社会达到和谐与稳定,是有内在生命力的一种组织形态。

  3.1.3实行社区支持农业(CSA),引进了消费者参与,这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可靠办法

  社区支持农业(CSA)实行了“参与式保证监管体系”,消费者与生产者共同劳动,共同协商,全程监督。这种组织形态确保了农产品生产流程的无害化,也确保了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信认。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可靠办法。

  3.1.4实行社区支持农业(CSA),可以平抑农产品涨价,从而抑制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

  实行社区支持农业(CSA)可以使农产品从田间直接送到餐桌,减少了中间环节。它起到了期货的某些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农民通过预付的货款化解风险,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还可使消费者用低于商场同类农产品的价格买到高质量的生态农产品,实现双赢。从而抑制通货膨胀的恶性发展。

  3.1.5实行社区支持农业(CSA),可以为农业的多功能化、三产化提供平台

  在社区支持农业(CSA)中,由于城乡互助,拓展了农业向多功能方向发展。如由社区支持农业(CSA)发展到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教育培训、农产品深加工、工艺美术品等等。这无疑都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开创新的渠道。

  特别是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参加CSA健康有益的体验农业,在大自然中进行种植、养殖活动,他们不仅可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增加动手能力、收获新鲜的农产品,还可以养成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特别是减少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时间,甚至减轻或戒除网瘾。

  3.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2.1 项目符合党的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产业政策

  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社区支持农业(CSA)项目正是体现了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精神,符合国家的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

  3.2.2 项目有成熟的“自然农法”生态农业技术的支持

  目前,我们国家的生态农业技术已逐步走向成熟,加之该项目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和葫芦岛市绿德高效生态农业开发中心合作,并取得他们在“自然农法”生态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方面的支持,技术上有保障。

  3.2.3 项目有国内社区支持农业(CSA)的经验可以借鉴

  国内民间组织从2005年开始推动城乡互助的社区支持农业(CSA),这其中包括香港社区伙伴(PCD)、成都河流研究会、云南昆明绿耕城乡合作促进中心、沃土工坊等,一些小型的倡导城乡互助的形式在四川、广西、云南等地发端。 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海淀区政府产学研基地项目“小毛驴市民农园”则是比较完整的将CSA中直销、预付费用、风险共担以及会员制、箱式计划、实习生项目纳入到农场运作中的开始。由此引发了中国各地CSA型农场及契约式消费者与农户直接联合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各地CSA型农场有将近200多家。他们的经验可以使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3.2.4 项目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物质生活的需求

  近十年,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特别是我国的中产阶层已发展到近3亿。他们的收入处于社会中上水平,一般拥有优厚的薪金,富有个人财产,较高的个人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内容。他们对食品安全有着较强烈的需求。他们有也闲暇时间去追求高品质的观光、休闲生活。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市在中原地区消费能力处于中上等水平,对于生态农产品和休闲、观光有一定的需求。

  3.2.5 项目主办单位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近些年来,新乡市环境保护协会和会长田桂荣对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贡献,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也取得了政府部门和广大民间组织的一致支持。这次新乡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的环保工作由单纯的环保宣传到介入农业污染治理生产实践的转型,借助她的品牌效应,一定会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支持。

  4 项目的主要经济技术路线

  4.1 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过去单纯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二维农业模式调整为种植业、养殖业和菌草业(白色农业)的三维农业模式,通过养殖业消化粮食和秸杆,以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菌草产业消化种植业、养殖业的废弃物,使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从而增加产值,减少农村的面源污染,使农村环境得到确实的保护。

  4.2 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把过去“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改变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本项目通过种植鲜食玉米和高蛋白牧草来促进肉牛养殖业。

  4.3 通过农业生态链结构的调整,把种植业大量用化肥 农药,养殖业大量用抗菌素、激素的化学农业生产模式改变为大量使用有机肥和生态饲料的自然农法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解决农村和农产品的污染问题,使农产品得到更安全、更健康的保障。

  5 园区规划

  5.1 项目规划的指导思想及规划原则

  5.1.1 指导思想

  倡导并实践“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绿色消费、促进城乡互助”的理念,借鉴国内外社区支持农业(CSA)经验,遵循“三低三高”(即低能耗、低污染、低投入,高起步,高产出,高品味)的原则。建设以系统工程、生态循环理论为指导,以低本高效生态农业生产为中心,以生产、科研、营销、加工、信息、培训等多功能服务为一体的田园生态农庄。并以生态农业项目为基础,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吸纳游客能力并具有中原地区观光、休闲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5.1.2 规划原则

  5.1.2.1 坚持“科学规划、分区建设、一边开发、一边开放、长短结合、早收效益”的原则,制订“田园生态农庄社区支持农业(CSA)规划”,以短期能见效益的项目来养活长期项目,使园区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1.2.2 坚持系统工程及生态循环原理相结合的原则,整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可持续能源等多种资源,实现以食物链相连结的人工生态系统。

  5.1.2.3 坚持统一规划、自主发展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的原则,自主掌握生态生产的核心区,并通过招商引资把自己暂时不具备条件的生态食用菌、生态肉牛、生态猪、生态鸡和观光、休闲项目对外承包。

  5.1.2.4 坚持生产上抓高新技术与营销上抓高端市场相结合的原则,应用生态技术,生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通过高端配送,打入高档超市、酒店和社区,以实现生态产品的高附加值。

  5.1.2.5 坚持生态农业生产项目与生态观光、休闲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同步规划,分期实施。

  5.1.2.6 坚持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本地区农户致富,即“ 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原则,建立“新乡市田园生态农庄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共同致富。

  5.1.2.7坚持生态农业生产项目开发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发展以玉米皮为原料的草编和以柳条为原料的柳编工艺品。

  5.1.2.8 坚持生态农业生产项目开发与生态技术培训项目开发相结合的原则,要在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建立新乡市生态农业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5.1.2.9 坚持吸引人才与培养人才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新乡市大学生创业实习见习基地和高效生态农业研究所,吸引人才、培养人才。

  5.1.2.10 坚持取得国家及各级政府的立项支持与艰苦创业、回报社会相结合的原则,为创办“社会公益企业”打下基础。

  5.2 园路规划

  依照生态农庄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农庄的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以及生态农业生产操作上的方便,设置两条干路和多条人行小路。

  5.3 节水排灌工程规划

  生态农庄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园内根据作物的不同需要,设置喷灌、滴灌和渗灌等节水灌溉系统。同时要考虑到环保及游人、园工的饮用水需要。规划中要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度和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一切人工给水排水系统,均以埋设暗管,避免破坏生态环境和园林景观;农产品加工厂和生活污水排放管道接入城市排水系统,不排入园内地表或池塘中,以避免污染环境。

  5.4 园区绿化设计

  园内的绿化规划,以不影响园内生态农业运作和园内区域功能需求出发来考虑,结合植物造景、游人活动,采用多样化的树木方式和多年生花卉、草坪。主要干道路边以桃树为主,堤坝及低洼地以柳树为主,餐厅及科普馆周边观赏花卉以牡丹花为主,池塘以荷花为主。

  5.5 园区的功能区规划

  田园生态农庄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原生态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初步考虑设置生态农业生产功能区、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功能区和环保、科普教育功能区。

  5.5.1 生态农业生产功能区

  田园生态农庄生态生产功能区是规划设计的核心部分,它是生态农庄最主要的效益来源和示范区域,是生态农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态生产功能区里主要分种植业(生产者)、养殖业(消费者)和菌草业(白色产业即分解者)等三个小功能区。通过三个小功能区里边废弃物持续、反复的循环利用,向人们展示生态农业完整的循环链条,既体现出生态生产的功能,又具有观光和体验的功能。

  5.5.2 休闲、观光功能区

  休闲、观光功能区主要包括:生态生产体验区其中有生态生产区,体现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生产过程;大棚蔬菜、水果,劳动份额和配送份额区;采摘区,有蔬菜、水果;垂钓区,有鱼塘及配套设施;休闲区,有生态建筑小木屋等;娱乐区,攀岩、摸鱼、手工DIY等娱乐设施;生态餐饮区,有生态餐厅和烧烤区。

  5.5.3 环保、科普教育功能区

  环保、科普教育功能区将遵循知识性、科技性、趣味性原则,如通过在生态农庄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未来农业大世界”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发展历史、农业发展现状、农业发展前景。还要在这个功能区建立“生态农业培训中心”,向广大农民传播生态农业技术。要把田园生态农庄办成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基地”,办成“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办成“大学生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另一方面也为各种农业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提供场所。

  6 投资评估

  投资:共229万元

  6.1 100亩土地租金: 100亩×800元×10年=80万元

  6.2 种植:26万元

  6.2.1生态冬小表 60亩×500元/亩=3万元 (3万)6.2.2生态鲜食玉米 复种60亩×500元/亩=3万元 (7.20万)

  6.2.3裸地生态蔬菜 8亩×1600元/亩=1.28万元 (16万)

  6.2.4保护地生态蔬菜 6亩棚×30000元/亩=18元 (16万)

  6.2.6生态桃园 6亩×400元/亩=0.24万元

  6.2.7生态葡萄园 6亩×400元/亩=0.24万元

  6.2.8生态桑园 4亩×600元/亩=0.24万元

  6.3. 养殖业 :44.72万元

  6.3.1生态肉食牛 100头×2800元/头=28万元 ( 30万)

  6.3.2生态鸡 1000只(发酵床)×35元=3.5元 ( 20万)

  6.3.3生态猪 100头(发酵床)×1100元=11万元 ( 26万)

  6.3.4生态鱼 22亩×250公斤×2.4元=1.32万元( 12万)

  6.3.5生态蚯蚓 3亩×3000元/亩=0.9万元

  6.4 菌草产业 (白色产业)

  6.4.1 生态食用菌 2个大棚×14000元=2.8 万元 ( 5万)

  6.4.2 堆肥(微生物营养液) 0.2万元

  6.4.3 发酵饲料 0.3万元

  6.4.4 发酵床 6000元×2=1.2万元

  6.4.5 沼气 2.8万元

  6.5 排灌设备 6 万元

  6.6 养鱼池、垂钓场 6万元 ( 2万)

  6.7 生态餐厅 6万元 ( 3万)

  6.8 生活、办公、仓库用房 10万元

  6.9 环境教育、技术培训区 10万元

  6.10 修路、节能路灯 4万元

  6.11 休闲娱乐广场、停车场 3万元

  6.12 劳务费、管理费 16万元

  6.13 不可预见费 10万元

  注:括号中为该项目产值

  7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

  本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产值146万元/年,净利润48万元/年,投资回收期5 年(含建设期)。

  本项目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对于减轻农村面源污染,促进农村和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项目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项目通过社区支持农业(CSA),城乡互助的模式,使农民稳定的增加收入,使市民能够获得价格较稳定、安全的生态农产品并得到与农民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平台,是抑制通货膨胀和维持社会稳定的优化的组织形式。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100条精辟的人生励志格言

写给老婆最催泪挽回感情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