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后记通用范文20字
答谢中书书教后记
完成本课教学后,,我觉得以下几方面实施得还可以:
1、从读题开始,让学生读出疑问,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2、利用由已知到未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让学生回忆前面所学过的文章:《三峡》,原因是这篇文章中有些语句的句式、内容、意境等有相似之处,可以让学生理解古代文章的传承与发展,以激发学生学习古代名篇的兴趣。另外,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朗朗上口,富有诗意。
3、利用配乐、画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学与音乐,文学与美术,有着一定的渊源。好的文章,可以是一首优美的音乐,也可以一幅奇妙无比的图画。而本文文笔精美,自然流畅,基本上使用四句式,声律和谐,具有一种音乐美;而本文从内容看,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
所以本文我利用课件的形式,找了一些山水图片,并找了一首古曲,学生在乐曲声中齐读、自读,在朗读声中有不少学生和着音乐摇头晃脑,一副陶醉在其中的模样。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了对美的感悟能力。
4、挖掘文本不流于表面,深入挖掘作者的思想。
我在教“晓雾将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磷竞跃”时,不是仅仅让学生停留在“这里是以动写静,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的理解上,而是让学生深入挖掘,这里的‘乱鸣”是一种嘈杂的声音吗? 有些学生就说了,这是一种随意的声音。我就趁势引导,作者在这里是不是只是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大自然的随意的和谐的声音呢?同时我利用多媒体屏示“陶弘景”的介绍以及他自己写的两首诗,让学生明白,作者刻画这种真实的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的这种声音不是为了名、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的情怀:淡泊名利,喜欢真实的洁净的大自然,自己居身其中的欢快愉悦悠然自得的心情。
答谢中书书教后记
一、这次上课要准备课件,我根据学情对原课件做了选改,部分获得成功:1、在作者介绍中,原课件中的“徵”字选用了简化字(征),与课文注释中的用字(徵)有出入。一般学生都很少使用字典,他们会仅凭臆断而误读,于是我在繁体的“徵”旁附加了简化的“征”字。未曾想到,学生依旧错读了,竟把“徵”读作“zhi”(纸)。在课上,我只好又作了订正强调。2、原课件内容是按板块设计的,每一板块间都设计了“过渡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具体的学习情境。我发现有几处在措辞上欠妥,便依照自己想法做了修改。比如:在“朗读,理解字词并弄懂句意”的环节中,我着意添加了“尝试”一词。讲课时,也就特别注重设法煽动学生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大胆尝试。教师使用的课堂语言不同,引爆的课堂效果也会不同。3、原课件对某些重点字词的理解与课本上注释也存有出入。如若照搬必将误导学生,我都一一对照课本予以修正。像对“欲界”一词的理解仅有文字表达上的差异,我仍旧做了矫正。差之毫厘,往往会谬以千里。教师不可不严谨。又如:原课件对“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中“与”字的理解,仅作“参与”义讲,而文中指明作欣赏解。4、至于原课件的小结倒是抓住了小品文的知识要点,而其对写法的总结却又浮而不实,对文章的意旨缺乏准确陈述。我参考教参对此做了删修增补,加入了“酷爱自然,娱情山水,归隐山林”等语句,这在总结时能给学生留下更为切实完整的印象。
二、这次上课,自觉在教法上有三处亮点:1、课前预习比较充分,且与课堂设问紧密呼应。因而课堂上学生表现比较活跃,大都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这得益于学生课前从课本、课外资料中汲取了可观的知识。这也表明,只要预习落到实处,学生答问便无大难。2、小组合作运用适时适当,效果明显。在疏通文意时,我能放手让前后排学生自主互译。课前大家已认真整理过译文,已能初步理解。在巡回辅导中我能感受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快乐。3、在看图画,品文章时,学生说完对句子的理解感悟后,我并未就此打住,而是随机挑出句中某一词语的意思让其说说相应的词。以此训练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应变力。
三、这次上课,明显的“败笔”有三处:1、这次上课,备了文本,备了课件,也不同程度备了学生,但这种备只是割裂的备,未能贯通一气。这也导致在讲解文章背景时出现明显失误,误把谢中书说成了“山中宰相”,幸而自己察觉后做了及时纠正。2、在遴选课件时,本已准备了朗读课件,并且在早读时引着学生训练过多遍,但在实际教学中却遗漏了这一环节。问题在个人技术的欠缺,能搜索资源,却无力整合资源。3、更大的失误在于课上对文章结构没有厘清,对景物特点没有讲明,对表现手法没有说透。其实所备课件上有具体反映,但由于课堂时间分配不当,在高潮部分讲解仓促,理解模糊,以致师生一同囫囵吞枣。
桃花源记教后记
本文是陶渊明归隐后的作品,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发的剥削和压榨,国家濒临在崩溃的动乱岁月里。作者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心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归隐田园。本文他虚构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人人平等、丰衣足食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对于初二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所以教学的的重点仍然放在了积累文言现象并背诵全文上。具体教学过程是这样: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工具书以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完成,我再对重点进行抽考;疏通文意时,采用逐段式,每会译一段根据情节背诵一段;在翻译完课文后大多数同学能将课文背诵下来;对于课文理解,先介绍时代背景,主要抓住两个问题,即:作者笔下描绘的世外桃源美在何处?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最后让分类积累各种文言现像。本文的文言现像中,古今异义词是重点,所以这当成了考查的重点内容。
这样做的的收获是:学生在背诵时能够掌握一定的方法,根据故事情节理解的记忆降低了背诵的难度。没有逐字逐句翻译课文,对于那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来说,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能有针对性的提高能力,但对于那一部分成绩相对薄弱又不善问的同学来说,对知识一知半解,不能准确理解。不足之处主要是:给学生留的讨论时间不够充足,从中也发现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再别康桥教后记
上周三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组内的同事都去听了课。教导处张主任暨高二、高三的几位美女同仁也都莅临指导。事后觉得这节课有几个地方自己处理得还是挺有意义的,想早点写下来跟同仁们交流。腹稿是有了,无奈头脑老是乱糟糟的进入不了状态。这周大休了两天,心境平静。晚上六点多钟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整理思绪写完下面四条内容后看看表是十点十六分。算是了却了自己的一桩心事吧。还望读者诸君看后多提宝贵意见。
一、借鉴史建筑等老师的做法,先不急着进入课题,而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来提问题。
史建筑老师的做法是:用多媒体打出 “再别康桥”和“徐志摩”这几个字,让学生暂时先不要看书,而是看着屏幕上的这几个字提问题。结果同学们提出了“什么是康桥,康桥是什么地方”,(注:这是关于地域上的问题)“为什么再别康桥?”“什么时候再别康桥”(注:这是关于时间上的问题)。“既然有再别,是不是有一别?这一别二别之间是怎么过渡的?”、“再别康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思想感情?”等等关于诗歌内容理解上的问题。这方法好!教育专家陈忠梁老师对此大加肯定。尽管学生提的问题不是很专业,但老师能耐心地听并适时地加以鼓励,始终微笑着听学生讲。这对进入这首诗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它避免了老师的填鸭式灌输,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能够充分地进行思考,能动起来。这对于培养学生能动地发散性思维大有帮助。正好我们学校最近号召学习杜郎口中学的经验,在高一级部搞实验。我何不也试一试呢。
后来我也这么做了。按照学校部署,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自由讨论,选代表发言陈述。效果很好。学生发言踊跃,提的问题一点也不比史老师的学生差。我很欣慰。只不过,跟史老师稍微不同的做法是,我在开始讲课时,先在大屏幕上打出爱因斯坦的一句话送给学生。这句话是“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句话是我2002年跟贤玉贞同志去日照观摩XX省语文优质课比赛的时候跟日照一中的一位姓李的参赛老师(好像是叫李东昇?是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大的了,课讲得很老道)学的。记得他当年讲的课题是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一上课也是没有立即进入正题,而是让学生看着“胡同文化” 和“汪曾祺”这几个字来提问题。当然,学生问的问题形形色色,什么都有,像“胡同文化是什么文化?”、“胡同会有什么文化?”、“汪曾祺是什么人?他跟胡同文化有什么关系?”等等。学生说完后,李老师就用了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来做了一个小结,肯定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当初听课的时候就觉得这个导入设计得好,这句话也用得好。印象很深,一直记着。
又跟李老师的做法有所不同的是,我是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用了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并且微笑着跟学生说,今天我们就看着再别康桥和徐志摩这几个字来提问题,发现了问题然后才能进一步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提不出问题,也就谈不上解决问题。你发现不了问题,那就说明你有点问题。这也算是我的一个善意的小玩笑吧,为了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从学生脸上的微笑和随后的积极发言我能看出,他们知道我并无恶语讥讽之意。
二、采用“中间开花”式教学。
诗歌不好讲,尤其是现代诗歌。散文也是。语文老师都有体会。所以,一些大型的活动像优质课比赛什么的,大多都选用诗歌和散文来做比赛课题,因为它对老师的底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我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也是借鉴了史老师的一些做法。先用多媒体展示了一段徐志摩“康桥情结”的文字——“就我个人来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然后启发学生,从诗歌中找出徐志摩描写母校风光景物的诗节。学生较轻松地找出了2、3、4三个诗节后,我接着把“河畔上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几个意象特别点出来,作为重点和难点给学生做了强调和讲解。因为意象的问题是个难点,也不用启发,就直接告诉学生“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客观景物”,把它记下来,记书上,很重要,以后还要用。这个问题太重要了,不解决不行,因为它牵扯到学生对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的理解。不仅是这一节课要用,就是以后学习唐诗宋词模块的时候还要经常遇到经常运用。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学习就顺利了。
中间的几个诗节解决好了,开头和结尾的几个诗节也就很好处理了。此不赘述。
三、整堂课设计了九次朗读。
⑴开始上课时安排个别学生读。目的为了发现问题,譬如是不是有些字读得不对,以便及时纠正读音。⑵听专家的录音,为了比较,找出自己在朗读上的差距,提醒学生向专家学习。⑶集体读,适当的营造一点气氛。让大家都参与。在大脑皮层上多留下一些痕迹,加深整体感知的效果。此外,还有揣摩读、有感情地读,像“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和“但我不能放歌”两个诗节之间的过渡时应如何把握人物内心感情的起落;“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中“甘心”二字包含徐志摩对剑桥的什么感情等等不一而足。期间可以交叉反复进行,目的就是为了加深理解体会诗意。整堂课一直书声朗朗。
四、用学术大师胡适《悼志摩》中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
胡适的原话是:
志摩走了,我们这个世界里被他带走了不少云彩。他在我们这些朋友中,真是一片最可爱的云彩,永远是温暖的颜色,永远是美的花样,永远是可爱。他常说: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们也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可是在狂风过去之后,我们的天空变惨淡了,变寂寞了,我们才感觉我们的天上的一片最可爱的云彩被狂风卷走了,永远不回来了!
这话说得很动感情。领着学生读一读,可以起到一个小高潮的作用。按照教育专家陈忠梁老师的话来说,诗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增长学生内在的私人的气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开阔心胸增强能力,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更愉快。学了《再别康桥》,如果我的学生心胸开阔了能力增强了,生活充实了也愉快了,我也就满足了。
结束语:
我的上一篇教后记的题目是《欲学李镇西而不可得》,说的是成都石室中学的李镇西老师教《荷塘月色》教得好,自己想学。无奈学情有别,自己的学生基础没有人家的好,一些好做法无法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实施。《再别康桥》这节课因为借鉴了史建筑等老师的一些做法而比较成功,因此我曾想把这一篇教后记以《学习史建筑而终有所得》来命题(方法是跟人家学的,既然要把文章发出来交流那就得注明出处,以免有侵权之疑)。后来想起杜甫老先生有两句诗“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说的就是关于互相吸取借鉴的事,于是就取其后句作为这篇文章的题目了。您觉得呢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书,想要读懂这本书并不容易。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环境,他们性格特点迥异,发展水平不同,存在明显个体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孩子的差异,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儿。
我们班有一个叫王晓辰的小朋友,性格很内向,她很听话,所以我们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多。有一天中午,晓辰的妈妈来了,我很奇怪,她并没有提前告诉我她要来接晓辰,便问:“怎么了?”晓辰妈妈说:“晓辰跟我说,妈妈你中午接我回家吃饭吧,幼儿园的饭我吃不下,总是吃到最后。晓辰吃饭快了就恶心,可能是心里有压力吧,我今天答应来接她。”听了这番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怪晓辰总是不太高兴呢,第二天我仔细观察了她,她一口吃的很少,但却很努力,我便和陈老师故意大声在幼儿面前表扬她:“晓辰虽然吃的口小,但是很认真呢,一点也不浪费时间。”她听了很开心,终于把饭吃完了。她开始不再为了吃饭发愁,我们的鼓励帮助她克服了紧张、自卑的心里,减轻了心理压力。
现在晓辰开朗了、活泼了,上课爱回答问题了,还能给喜欢的音乐加上好看的动作呢。看着晓辰妈妈高兴的样子,我也很开心。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愿不愿从日常生活中将其挖掘出来!每个孩子都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灵,我们要善于发现、要尊重、要帮助他们,是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健康的成长
深秋,寒风乍起,片片或绿或褐或花的叶子,悠悠的飞落下来,铺就了一路的黄金毯。风再起,地上的叶子打着旋儿,翻滚着,掀起了阵阵的“波浪”,奏出了沙沙的动人乐章。
就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们的一位老师也和着叶子的演奏,谱写了一曲富有创意的诗歌。今天执教的是薛晓娟老师,学的是一年级的《秋姑娘的信》。一堂课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滋有味的朗读,恰到好处的理解,可谓入情入境。课已经上到了尾声,正当听课的教师略感缺了一点什么的时候,薛老师声情并茂的读了课文最后两句话:“咦?枫树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哈,都被秋姑娘写了信啦!”“同学们,秋姑娘就写了四封信吗?”“不是,还有很多!”“嗯——,你怎么知道的?”“枫树叶子都到哪儿去了?哈,都被秋姑娘写了信啦!”“枫树有很多叶子!”“真聪明!现在呀,老师手里也有一些叶子(师举起了手中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叶子)。我呀,想请你做一个小小邮递员,帮老师把这些信送出去好吗?”“好”“那么,秋姑娘又给谁写了信哪?信上写着什么哪?”短暂的思考之后,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一封写给小蚂蚁,让它琴清工作的时候多注意身体。”一位小姑娘首先打开了话匣子。“想得多好呀,老师把这片叶子托付给你,你把它邮寄出去好吗?”得到叶子的孩子两眼放光,洋洋得意的上台领了自己的叶子。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写给蛇的、写给小牛的、写给小猪的……得到叶子的孩子们的脸上泛着红光,写满自豪、兴奋、乃至于骄傲。没有得到叶子的孩子羡慕的看着老师手中的叶子,努力的思索着。“难道秋姑娘只关心小动物吗?”思维迅即拓展到了植物、人。不起眼的、被脚踩、被火烧的叶子在今天的课堂上,让富有创意的老师发挥出了它的极致,镀上了一层亮灿灿的“金子”。
尤其是最后,薛老师拿起一枚最大的叶子,深情地说:“秋姑娘也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她呀,让老师告诉张力伟同学,上课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张力伟,你能做到吗?”“能!”脆生生的回答让听课老师发出会心的微笑。“那老师就把这封信送给你了。”……瞧瞧,即使是思想教育,也是那么的不露痕迹,不着色彩。
多么富有创意!多么独具匠心呀!就那么不起眼的几片叶子,被薛老师巧妙的用在了课堂上,于是,她就有了灵性,有了份量,有了寄托。教育的机智凸显出瑰丽的色彩。
桃花源记教后记
本文是一篇经典名作,课时安排为两课时。今天我上的是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掌握重点语句含义,最后再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线索,初步感知桃花源的美好生活这一内容。在教法上主要是采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体现捆绑式评价机制,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就本节课的发言程度看,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较高,能主动在小组中寻求帮助并能合作学习。但本课也存在不少问题,在朗读这个环节上,指导得还不够深入,总感觉不是那么得心应手,时间上有些仓促。老是担心时间不够用。另外在分析部分,有的学生发言显得肤浅,但教师的追问没有跟上,没有抓住学生思维的火花。这些都是我以后教学中要努力的方向。
我们的小组合作是如何进行的?我采用的小组是每组四人,按成绩的高低排号,一号二号课堂发言一次各得1分,三号四号学生发言一次各得2分,每堂课下课时组长算好分数,交给课代表,评出两个优胜组,那么这两个优胜组的每个人学生在班级考核中各奖励一分。毕竟教学中什么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但学生反映还不错,有一次我也就这个问题向学生做了一个调查,我上课问学生大家对这样的合作学习,捆绑评价怎么看,当时学生发言非常踊跃,都争着说:“能调动积极性,能提高效率,能集思广益,能体现团结合作的乐趣,能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能锻炼反应能力……”
总之,象这样的发言很多,竟然有个学生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样能让有的学生不走神了”,这个学生平时学习热情不高,以前上课不太注意听讲,所以当时我就说:“主要是让你不走神了吧”。学生也是哈哈大笑。。。起初,很多学生可能就是为了为组里多挣点分,他或许没有考虑老师是为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在后来的教学中我也在不断完善,比如,有的学生就给我反应,说:“老师,那个XX,他回答的次数是多,但都没有说对,这样就不应该加分”我觉得这个建议提得很好,所以我就对学生说:“发言中明显的错误,本次发言无效”。还有比如平时分析课文遇到一些开放性的试题,需要你自己组织语言,像这个事或这个人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你怎么看到某人的成功等等,我都跟学生说,发言必须是三句以上,并且语义不重复,这样渐渐向发言质量靠拢。现在我不光在课堂上用,平时作业也用,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就扣该组本节课的发言分数,所以其他组员有责任监督这个学生课后完成作业,起初我自己来检查作业书写情况,现在我开始采用组与组间互相检查,挑毛病,这样就促使一部分学生能更认真些。当然,这里也存在问题,比如在前面说的那次调查中,就有一个学生发言说:“老师,他们说的都是优点好处,但我觉得不好,他们就光想着怎么去抢答问题了,你讲的他们都没有听。”我说:“你观察得太仔细了,说得太好了,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也正在努力的想办法,怎么才能让学生该安静听课就安静,该活跃时就活跃。
桃花源记教后记
今天上了《桃花源记》一课,在课堂上我采用质疑引导的方法,没料到效果出奇的好。这不由引起了我许多思索。学生的思维一旦得到启发,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节课反思如下:
1、渔人发现桃花源上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我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很快就有学生提出从“忽”字可见,渔人发现桃花源是无意的。我反问到有没有不同看法呢?刚开始没有学生吭声,不一会就有学生站起来说:“渔人是特意去寻找桃花源的。”我问:“你有什么依据吗?”这位同学站起来说:“渔人是缘溪行,他缘溪行并不只是为了捕鱼。”我被这一回答吸引住了,随口问道:“那他还为了什么呢?”那位学生接着说:“文中提到落英缤纷,桃花漫天飞舞,就有可能飘到小溪中,渔人有可能是顺着小溪一路追寻桃花从而到达了桃花林。”我问别的同学他的看法有无道理?同学们说:“有。”可见这位同学读书时动脑思考了,我们大家今后在课堂上也应开动自己的大脑,力争读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2、源中人为何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让学生自己质疑课文。有学生提出:“桃源中人自秦朝就进入桃花源到晋朝,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外出,为何他们的衣服会和渔人的一样?我国每个朝代的衣服都有各处的特点的?”有同学站起来说:“可能他们中间有人外出过。”马上有人反对说他们没有外出过,从文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可见他们确实没有外出过。“那何这样写呢?”我趁机问道。有的学生思考后说:“本是文陶渊明虑构出来的,到底是不是完全一样?为什么完全一样谁也说不清楚。”我说:“说的很好,可见你也动脑思考了。”桃源中人到底为什么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3、你怎样看待渔人的行为?(他的对外人道。)
这一问题,一提出马上有学生说:“渔人是个不讲信誉的小人,人家桃花源中人好好把你招待,你却出卖人家。”马上又有学生站起来反驳说:“渔人不算言而无信,因为渔人并没有答应村中人要求。”我趁机又问:“那渔人为何又要再寻桃花源呢?”学生齐声说:“为了追求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那他为什么不带着自己的一家人去,而要诣太守呢?”有同学说:“渔人行为高尚,想让别人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又有人反驳道:“渔人诣太守说明他热衷功名利禄,他想让别人过上幸福生活为何不带上村中人去呢……”这许多问题都是我备课时没仔细考虑的。我随口又问:“那渔人没找到桃花源,太守会怎样做?如果渔人顺利找到并再次带入进入了桃花源会怎样呢?请同学们下去想像一下,构思一簏作文,题目是《渔人再入桃花源》。
4、怎样看待桃花源中人
同学们很快就说出,从文中“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余有捐款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句子可看出村中人热情淳朴等。“还有别的不同见解吗?”我问。“他们为何不足为外人道也”“不想让外人打扰他们的生活。”有人站起来说。“还有别的吗”?又有同学说:“源中人在一定程度上有自私心。”这一点大出我的意料,“为什么?”这位同学说:“村中人和渔人的谈话已让他们明白,外面的生活,他们应当接纳外人让他们也过上幸福生活。”又有人反驳说:“如果外人都进入桃花源,那就没有净土了,不能单因为不让外人进入就说他们自私。他们自私就不会热情款待渔人了。”
5、你向往桃花源的生活吗?为什么
有同学回答向往,因为那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没有战争、没有压迫。也有同学站起来说不喜欢,因为那里原始落后,没有现代高科技的文明。我趁机又布置了一道作文,你能把桃花源中的人劝出桃花源吗?以《给桃花源中人的一封信》为题,构思一篇作文。《桃花源记》只是记托了作者的一种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当课进行到这时,我认为已完了,随中问:“还有别的问题吗?”没想到还有人问“桃花源洞口才通人,牛是怎样进去的?”同学们又议论开了。
一堂课下来让我感慨迫多,原以为这是熟课了,自己也教了七八年,课已不用再备了,没想到还是有很多地方想的远不如学生。由此我想到了,新型语语文课堂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打开?这节课可见学生思维打开了,课也好上了,学生也活跃了。我想这样的课堂也许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望庐山瀑布》的教后记
今天上午考试,为了感进度,虽然知道下午的课效果不是很好,还是想去上新课了。而且,学校给我派来了一位小徒弟,我这个小师傅不能每天让人家听复习课啊,于是我就准备准备,小徒弟坐在教室后面,虽然没有像教研员在听课时的紧张,却也有一分想以身作则的责任,感觉到了一丝辛苦。现在体会到,要做好师傅真难。想到了师傅王老师,每次为我听课、评课一定费了不少心思啊!
今天我上了《古诗两首》中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说实话,古诗我是不会上的。但我还是感情饱满地走进了教室。我开门见山地说,我们今天学习新课《古诗两首》,通过预习,谁已经记得了我们要学哪两首诗,学生回答后,我板书,因为“瀑布”估计有很多人要念错,于是我想让学生念好题目。之后,又问学生:那你知道这两首诗分别是谁写的吗?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李白和杜甫。李乐天还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了李白和杜甫,李豪磊也告诉大家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成为诗圣。我很高兴大家知道这么多。
一、读得正确
师:一位是诗仙,一位是诗圣,他们都是作诗的高手,他们在游览祖国山山水水时,写下了这两首优美的诗,愿意去领略一下其中的美吗
生:愿意。
师:那先让我们把诗读正确。自己借助拼音把两首诗读正确。
(学生大声读诗)
师:谁能把第一首诗念正确了
(请了三位学生来读诗,要求学生评价时只看正确与否)
二、读得有节奏
师:下面我来读读这首诗,仔细听老师在哪里有停顿,请用小斜杠划出来。
(我拿了鲍中天的语文书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他是完全正确的)
师:说明鲍中天听得非常仔细。现在大家能把这首读得有节奏吗
(学生又一次大声练读起来)
(我又请了三四位学生来读,基本能读出节奏感了,又请全班同学来读)
三、读懂题目
师:读得正确了,读得有节奏感,那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得美,读得有味道,是吗?那让我们先读懂这首诗吧。
师:让我们从标题入手。读读题目,你读懂了什么
生1:望庐山瀑布,就是看庐山瀑布。
师:那李白为什么不用《看庐山瀑布》呢
生2:那样不好听。我觉得望是远远地看,题目是远远地望庐山上的瀑布的意思。
师:说得很有道理。一起来读题目。
四、读懂诗句
师:那“日照香炉生紫烟”是什么意思?对照图,看看字面意思,说说看
生1:太阳照着,烟雾像香炉一样地冒出来了。
师:沈贯说对了“日照”的意思,就是太阳照的意思。那其他部分谁还有话说
生2:太阳照着香炉冒出了紫色的烟雾。
师:你说对了“紫烟”就是紫色的烟雾。那什么时候,云雾会有紫色的
生3:早上太阳刚升起来的时候。
生4:还有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师:有人天黑了去山里看瀑布吗?很少吧。所以是初升的太阳更好些。现在为止只有“香炉”没有人说对,它不是真的香炉,而是……
生5:香炉峰。
师:对了,因为那座山峰样子像香炉被人们取名香炉峰,它是一座山峰。那谁能连起来说说了。
(我请了三位学生才讲好,听的习惯很差。)
生:早上的太阳照着香炉峰,升起了紫色的云雾。
师:读好这行诗。
师:“遥看瀑布挂前川”又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1:遥是遥远,遥远地看瀑布挂在……
师:谁来补充
生2:远远的2望过去,瀑布挂在山前。
师:看来大家都对这个“川”字意思不理解,查查字典吧。
(这一招是立老师刚教我的,用用看灵光不)
(学生很快查到是河流的意思)
师:那是远远的看,瀑布挂在河流?不对啊!
(大家都不吭声,我来讲)
师:远远地看,瀑布像一条大河挂在山上。
生:啊?不过挺像的。
师:读好它。
师:从“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1:瀑布很长,有三千尺呢!
师:人们没有去量过是不是三千尺,但是为了说明瀑布很长很长,说得好。
生2:我读懂了瀑布流下来速度很快,而且笔直地往下流。
师:一下发现了两点。正因为笔直地流下来,所以速度非常快。
师:谁能读出瀑布这样壮观的气势来
师:“疑是银河落九天”与“飞流直下三千尺”连起来是千古名句啊。谁知道这句是什么意思
生:好象是银河从天上落到地上来了。
师:说得很好。我来补充,古时候人们认为天有九重高,所以用”九重天”来指天,或形容天很高。所以可以说好象银河从九重天落了下来。说瀑布就像银河一样。谁能读出这种夸张的语气来。
五、读得有味道
(最后知道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好,下课)
《成语故事》教后记的范文
今日教学第八课《成语故事》的前两个故事。在备课的时刻,我对把如许浅近的成语故事支配在5年级教学很不认为然。由于看看课文,直白如话,几近找不到练习点,而这三个成语“自相矛盾”“鱼目混珠”和“一语道破”又是门生耳熟能详的,课前他们都能对成语所表达的寄意说出个也许来。
那末如许的内容该若何进行教学呢?门生的学习出发点在哪儿?课堂教学的练习点在哪儿?门生学习的愉快点又在那边呢?我频频揣摩教材,发现这三则成语故事固然看似雷同,都是按事变的发展次序来陈述,然而在显露人物的时刻,写作法子却不尽雷同。譬如第一则故事侧重捉住人物的说话来显露人物“夸口”以及言语先后抵牾的特色,从而陪衬出“自相矛盾”的主题思想;而第二则故事则首要通过人物的动作描述来显露 “鱼目混珠”的效果,如“喷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模样,竟然也得到了和他人同样多的俸禄”和“只好逃脱了”;第三则故事则捉住对事物的客观描写来显露张僧繇所画的龙点睛先后的变化,从而凸起点睛之笔的奇异。这样一来,本课的练习点就找到了。捉住练习点进行有用的练习,门生的学习愉快点天然会被激起出来。
那末门生的学习出发点若何肯定呢?起首诵读方面,对于如许短小直白的文章,5年级门生不难做到正确、流利,但对于人物说话、动作的诵读却由于缺少深层解读而显得苍白,那末第一个学习出发点就是在门生通过预习做到正确、流利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引诱他们走近文本,把书读得“立起来”,让人物形象活起来。其次,固然课前门生都能说出三个成语的意思,但如许的知识起原,要末源于前一天晚上预习时把词典的解释背下来;要末源于过去在生活中得到的一孔之见的了解,并未在他们的心灵里发生真正的共识和感悟。因而,第二个学习出发点应该是在门生初步认识成语意思的基础上,引诱他们进一步走近文本,与人物对话,从而得到一次心灵的体验。
因而,就有了下面的教学片段:
1、捉住说话,读出“矛盾”。
(第一则故事教学实录)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谁知道矛是用来做什么的?是什么模样的
生:矛是战场上用来袭击敌人的,长长的,顶端尖尖的,可以刺人。
师:这个刺字,文中用了一个甚么词
生:戳。
师:对,戳就是“刺”的意思。跟我读:戳,谁能给戳再组个词
生:揭穿。
生:邮戳。
师:那末盾又是什么器材?是做甚么用的呢
生:盾是战场上用来抵抗敌人用的,模样宽宽大大的,是长圆形的。
生:也有长方形的。
师:那末,怎样的盾才是好盾呢
生:越结实的盾越好。
师:好,请你来卖一卖你的盾。
生读文中句:我的盾结实得很,随你用甚么矛都戳不穿它。
师:嗯,有点夸口的味道了。谁再来叫卖自己的盾,比他还能夸口
生读:我的盾结实得很,随你用甚么矛都戳不穿它。
师:哎,他夸大了这几个词:结实,甚么矛,戳不穿,你们感受到了甚么没有
生:感受他更像在吹牛。
师:这个吹牛,就是文中说的——
生:夸口。
师:谁能再给“夸口”换一个词,适才谁人“吹牛”太口语化了,能不能换一个
生:炫耀。
师:好,那末谁来炫耀一下他卖的矛?怎么样的矛才是好矛
生读文中句:我的矛锋利得很,随你甚么盾它都能揭穿。
师:听出来了,你的矛切实其实很锋利。谁也来倾销一下自己的矛,比他还能夸口
生读:我的矛锋利得很,随你甚么盾它都能揭穿。
师:好,如今咱们到集市上去。
师引读: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
生读:我的盾结实得很,随你用甚么矛都戳不穿它。
师读: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
生读:我的矛锋利得很,随你甚么盾它都能揭穿。
师读:有个围观的人问他——
生读: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样呢
师读:谁人楚国人——
生读:哑口无言,回答不出来了。
师:哑口无言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语言吞吞吐吐。
师:是如许吗?你再读读后一句话。
生:谁人楚国人哑口无言,回答不出来了。
师:他语言了吗
生:没有。
师:看来哑口无言并不是语言结巴的意思呀,对不对
另一个预习充沛的门生举手说:哑口无言是因为理屈、严重或胆怯而说不出话来的意思。
师:那末这个楚国人是由于甚么原因此说不出来呢
生:由于理屈。
师:他为何感到理屈了
生:由于他如果说他的矛戳得穿他的盾,那末他的盾就不像他说的那末结实了,如果说他的矛戳不穿他的盾,那末他的矛也不像他说的那末锋利了。以是他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
师:以是,后来人们就用自相矛盾这个成语来比喻——
生:一个人语言或做事先后抵牾。
师:是呀,你们看,原先矛和盾都是两种刀兵的名称,为何如今却用来比喻一个人的言行先后抵牾呢?恰是来源于故事中这个卖矛又卖盾的人语言先后不一致哪。
师:让我们捧起书,再次走近这个给后人无数开导、至今仍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吧。
[评析:这一段的教学从课题入手,调动门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初识“矛盾”。然后又通过“怎么样的矛是好矛?怎么样的盾是好盾?”创设门生叫卖“矛盾”的情境,重点指点门生读好楚国人夸口叫卖的两句话,这是理解“自相矛盾”的基础。末了通过理解“哑口无言”天然引出成语所包含的意思,回扣“矛盾”。]
2、捉住动作,琢磨生理。
(第二则故事教学片段)
师:南郭先生混进宫中,靠着装腔作势,竟然也获得和他人同样多的俸禄。当他手捧着得手的钱,内心是怎样想的
生:这个齐宣王真是太傻了,被我十拿九稳就骗到了钱。
生:哈哈,看来这个皇宫里还真好混啊,像我如许没本领的人也能领到俸禄,真是太棒了!
生:想我入宫前,过的是贫困寒酸的生存,现在今是昨非,我也有钱啦!
生:只要在宫中装腔作势就可以或许领到钱,如许的日子如果能不停过下去该多好啊!
师:好景不长。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瑉王承继了王位。他也是个喜好听吹竽的人,但是他不要许多人一块儿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这个南郭先生——
生:只好逃脱了。
师:他为何要逃呀
生:由于一个一个地单独吹,他就不能再浑水摸鱼了。
生:他如果不逃,被发现他鱼目混珠的话,就会犯了欺君之罪,是要被杀头的。
师:以是,他仍是逃命要紧,赶忙逃吧。那末,当他逃回家之后,内心又是怎样想的呢
生:唉,看来没点真本事,这日子还真欠好混啊。
生:早知云云,何必当初呢?早知道会有这一天,我就该好好随着那些有本领的人好勤学吹竽了。
生:幸好我逃得快,不然被发现,我这小命就完了。
生:赶忙学点真本事吧,要不然,我又要过之前那种贫困寒酸的苦日子了。
[评析:这一个片段的教学牢牢捉住文中的两个动词 “混”和“逃”,引诱门生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公道的想象,琢磨人物的生理,从而得到了雄厚的感情体验,并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了品德了解,使成语包含的意义水到渠成,昭然若揭。如许的习得比仅从词典或生存中获得的一孔之见来得更深入,也更雄厚。]
[课后反思:这节课教学扎实,练习到位,门生的运动面年夜,思惟活跃,不时显现出智慧的火花,迸发出说话的亮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出乎我本来的预设。我想,这统统应当归功于上课以前对教材的当真研读,对练习目的的科学掌控,以及对门生学习出发点的充分认识和精确定位,使这篇看似日常的老教材也能焕发出新课程下的生命活气。]
《台湾的蝴蝶谷》教后记作文
感知美、体验美、释放美、欣赏美。许是因为备课过程中,有过思考这样一些词眼,在上第二课时时候,一开课,谈话板题,黑板上出现了:美丽的蝴蝶谷。学生纷嚷:老师你写错了!不是美丽的蝴蝶谷,是台湾的蝴蝶谷!怔忡之间,我思考的是:怎么不是美丽的蝴蝶谷?怔忡之后,反问学生:蝴蝶谷不美丽么?生答:美丽!“那老师把这个题目改一改,改成美丽的蝴蝶谷,合适吗?”有学生说合适,有学生说不合适,有学生赶紧去读书。三两分钟后,大家一致认同可以换。
文中哪些词句写了蝴蝶谷的美丽呢?学生一头扎进文字中,去读,去圈圈点点,去感受.
第一个学生反馈,就找出了“每年春季,一群群。聚会”这一句。窃喜!是我想要的答案呀,看来省事多了。指名读,让学生画出表示蝴蝶动作的词,换词,把所有表示动作的词都换成“飞”,思考这样换可以么。学生思考后认为可以,蝴蝶的要行动就得飞嘛。但是,课文中为何不全用“飞过”,而是用“飞过、穿过、越过、赶到”?学生思考后,说都用“飞”相同了,显得单调。还有别的原因吗?我步步紧逼,这个有点难住了学生,静默一阵之后,有学生说:“花丛”比较低,所以蝴蝶“飞过”,而“树林“比较高,再用“飞过”,人家以为是从树顶上飞过呢,它是从林中钻来钻去这样飞的,所以用“穿过”,蝴蝶飞得很急,就像人那样跳过小溪去,就用“越过”。说得好极了,我想,在这个学生的心中,蝴蝶早已化作一个活泼可爱,像小孩那样机灵的小精灵了吧。指导感情朗读。
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有一个细节,一直在我头脑中挥之不去。在理解“撒”一字时,我站在前排,看到坐最前的巫明军同学的文具盒打开着,里边躺着一堆老师奖的“智慧星”,有黄,有红,有绿。我拿起这堆“星”,同学们在惊愕中,看到一些东西在眼前飘飘扬扬撒下。再演示一遍。学生哈哈大笑,直说明白了,“撒”字为什么有个“提手旁”,右边为什么有个“散”字。这个字的教学,很直观,也有趣,学生在嘻笑中掌握的,一定会记得很久很久吧。
没有忘记写错的那个标题。文章标题没有用“美丽”而是用“台湾,哪个自然段有写到台湾?这样回到第一段的教学中来。
答谢中书书教后记
准备《答谢中书书》一课时,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就与本组教师周老师讨论本课教学思路,我认为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应该是一个教学难点,需不需要着重讲。她说:“如果努力落实文言知识,课堂成了语法分析课;如果极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时,语文课又变成了政治课。”如何合理处理两者关系?我在设计教学路线图时这样安排:字词句学生自学,互相检测。对于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问题就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作者是如何以景传情的
上课时,学生的参与度较高,积极性很强,重点文言词落实得比较好;关键是,教师从繁琐的讲解中解脱出来,仅仅在学生无法释疑之时指点迷津。学校质检组将这节课评为“高校课堂”。
教学需要同组成员共同探讨,多动脑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