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本,德为先,能为上,行为善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人为本,德为先,能为上,行为善

为善在让 立身在做

  [原文]

  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

  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译文]

  做善事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做到一个让字,那么人人就可以行善;做人处世的方法也很多,只要做到一个敬字,那么就事事能够井然有序。

  [评说]

  让的含义有两个层次:一是不与人计较得失;二是能舍得财物去助人,能舍得知识去救人,舍得自己的生命去尽忠,舍得自己的享受去服务社会。看来,做到一个让字,则百善皆可行了。

  敬字也可以由三方面来说:一是对他人和气恭敬;二是无愧于自己的人格;三是尽忠职守。处世做到一个敬字也就事事不差了。

人为本,德为先,能为上,行为善

为善在让 立身在做

  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译文】

  行善的方法是无穷尽的,只要能讲一个“让”字,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处世的道理何止千百,只要做到一个“敬”字,就能使所有的事情整顿起来。

  【注释】

  端:方法。

  “让”可以由两个层面来说,一个是“不争”,另一个是“能舍”。能做到“不争”便不会去与人计较,更不会为了名利而做出不善的事。“不争”虽是消极的“不为恶”,若是人人都能做到,天下便不可少去很多不好的事。能不争之后,更要积极的“能舍”,能舍得财物去助人,能舍得知识去教人,能舍得自己的生命去尽忠,能舍得自己的享受去服务人群。因此,为善的重点在一个“让”字,能“让”则百善皆可做得。

  “敬”也可以由三方面来说,一是对人敬,二是对事敬,三是对己敬。对人敬则和气自生,不与人争,而且能相处愉快。对事敬则能尽心尽力,谨慎行事,而不会有亏职守。对己敬则不会做出不敬之事,有亏自己的人格,更会要求自己在道德学问上有所精进,绝不许有一点自我的浪费。因此,处世之道虽多,能做到一个“敬”字,也就能使事事不差,都上轨道了。

“四好”以德为先

  “事虽小,勿擅为。”出自《弟子规》,意思是:家里的事情不管大小都应该与父母商量,即使是工作*方面的是也要尽量地与父母沟通,不要擅作主张,认为自己有能力,独断行事,或者做事不想让父母知道,这都是不尊重的表现,父母知道了会很难过的。

  有些子女经常埋怨父母这不行,那也不行,心里非常傲慢,认为父母办不了事,做什么都不顺眼,这都是不尊重引起的。

  一个品德优良的人不仅会尊重父母,也会尊重他人,我们同学之间也一样,不能打闹、吵架,要团结友爱:

  有同学问你一些他不懂的问题,你应该乐于地帮助他,而不能对他不理不睬或者对他说:“别烦我!你自己想去!”或:“你连这都不懂!一年级的都知道,你去问一年级的好了!”等。这样不但伤了他人的自尊,还让你和同学的友情越来越疏远。

  胡爷爷提倡我们做“四好少年”,“四好”以德为先。我要做一个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并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成为“四好少年”的!

与人为善是传统美德

  每当我捧起《青春正能量》这本书时,心中总会呈现出:爱国、文明、平等、诚信、友善这十个大字,尤其是对“友善”我理解的格外深刻。

  《青春正能量》这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一位女中学生放学骑自行车回家时,一不小心把一位老奶奶撞倒了,老奶奶的裤子也被扯了一个大口子。这位女中学生一看吓坏了,心想难以脱身了,连忙丢下自行车,扶起老奶奶,一个劲儿的道歉。可老奶奶理了理衣服,淡淡一笑说:“看看我,都老糊涂了,走路也没当心。小姑娘,别在意,别在意啊!”从那以后,这位女中学生养成了骑自行车上马路时,一定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因为老奶奶那淡淡的一笑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中。

  这个女中学生的这一“扶”,老奶奶的那一“笑”,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友善待人,首先就要学会宽容待人。只有学会宽容, 我们才会不断地健康成长 。

  搀扶老人,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在去年,四川发生了这样一件令人震惊和愤怒的事情。有一位叫小华的小学生,在和伙伴们一起上学的途中,看见一位老奶奶晕倒了,连忙跑过去把她扶起来。可老奶奶苏醒后不断没有道谢,还诬陷是小华把她推倒的,并要小华的家长赔偿巨额的费用。后来,虽然在警察和一些好心人的帮助及证明下,才被还以清白。但我想:这不仅在小华幼小的心灵上,可能会留下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如果都像四川这位老奶奶一样,还会造成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不友善、不宽容,充满了猜忌、欺诈,那么这个世界还会和谐吗?最终,受伤的到底是谁呢

  在此,我呼吁:让我们一起坚持与人为善这些传统美德,共同拥有一颗宽容之心、一份友善之情,那么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就会充满了真情与温暖,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就会永远沐浴春风、洋溢笑脸。

以善为人,与人为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何谓“善”。

  在早期的文案记载里,善的图案是一个咧着嘴笑的人形,显露出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通俗来说就是我们现在表达的高兴。《说文》中解释:善,吉也。就是吉祥的意思。我们知道,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上善若水”,《礼记》中有“止于至善”的说法,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而其出发点,就是性善论,即人性向善。而佛家也讲究“行善积德”以求生活圆满。这样看来,“善”充满了美好的寓意,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佛学内涵。

  那么,什么是“以善为人”呢

  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找找: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对此有所见解,他认为,以善为人,一是要讲究礼义,二是要讲究孝道,三是要讲仁爱。回到现在,就是与同学同事相处时要互相礼让;对待父母等长辈要尊重孝顺;对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人都持有一颗包容忍让的心。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以善为人”一个的典例。其更有黄香为父亲冬日温席、夏日驱蚊,闵子骞受继母不平等对待、却以德报之为其求情……可以说,“以善为人”传承在中华民族长久而璀璨的历史中。

  而谈到“与人为善”呢

  就在去年11月13日,于巴黎当地时间深夜发生了恐怖袭击,在人心惶惶之中,法国一位记者拉普瓦在网上发出了“打开家门”的呼吁,号召市民公布自己的住址来为临时需要避难的人提供临时庇护。除巴黎市民响应外,一些寺庙也敞开大门承诺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免费服务。由此开启了他们的自救运动。这个事件中,就反映出了“与人为善”的含义之一:善意的帮助他人。这些,都是“与人为善”的表现,因此,与人为善不仅是个人的品质,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带动,传递“善”的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可以作用到社会,营造和谐美好的氛围。正如,下雨天,学校里,用你伞下尚有的空间,捎带一位没有伞的同学;明天你忘带伞时,那位受你善意的同学也许会乐意与你一同分享伞下的空间。正所谓与人为善,与己为善。

  但是,看似高深玄妙的“善”,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也许只是在食堂饭后收餐盘时,对辛苦工作的阿姨们道一声谢,展一番笑颜;也许只是在上公车时把纸币展开,方便点钱人员工作;也许只是准确投放或捡起桶边的垃圾,减轻环卫工人的负担;也许只是参与评选校园感动人物,宣扬他们的事迹,感染更多的人为善;又或许只是在不久后的春节期间真心诚意的向每个人道声新年快乐,阖家欢乐……一桩桩,一件件,秉着“以善为人,与人为善”的理念,我们都是在为校园、为社会增添一股正能量,传播一份和谐与美好!

  善者,何处?无处?某处?处处。

百善德为先

  ——论中国人道德的缺失

  道德,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人心中的道德正在不断流失。

  在古代,帝王家对于人才的选拔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选拔有才能的人任职,二是选拔那些有道德并且道德高尚的来任职,这两种方式就是国人熟知的举秀才和查孝悌。

  可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德的认识却越来越少,逐渐地形成了一种所谓的有钱便是德的畸形道德观,素然,西方文化的传入对我们的思想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更主要的原因却在我们自身,是我们的社会中出现的强大的拜金主义导致了我们道德观的畸形。

  记得有人说过,童年是一幅画,少年是一个梦,青年是一首诗,中年是一篇散文,而老年人则是一部历史,一面旗帜,也是一道风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对我们这个社会作出了贡献;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的国家,共和国的大厦是用他们辛勤的劳动甚至生命建造起来的。因此,尊老爱老助老,我们责无旁贷。

  我国已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让他们度过幸福、美满、安详、健康的晚年,共享人类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规律,就是尊重历史。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我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重视人伦道德、讲究家庭和睦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与亲和力的具体体现。

  “昔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生命的规律谁也无法抗拒,在进入老年期以后,人的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出现各种变化,我们应给予理解、宽容。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我们自己。我们一定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尽力为老人做好事。比如,一声真心的问候,一句美好的祝福,一个灿烂的微笑,帮她们倒一杯水,给他们捶捶背揉揉肩,在公共汽车上主动地让座,过马路时关爱地牵手呵护,常回家看看,谈谈家常,散散步,聊聊天。

  尊敬老人的家庭是和谐的家庭,尊敬老人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见尊老爱老助老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亘古不变的伦理道德,古往今来,我们有许多尊老爱老的故事: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的佳话;今有陈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润人胸襟的故事,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多,维护老人,敬老爱老这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美德更显得重要。

  我自豪地告诉大家,敬老爱老的美德是黑夜里的一盏灯;是寒冬里的一把火;是沙漠中的一泓泉;是久旱时的一场甘霖。美德,其实就是需要帮助时,伸过来的一只温暖的手;需要谈心时,递上来的一颗火热的心;需要关心时的一句亲切慰问。只有在这种世界中的老人,才能感到人世间的温馨与美好;才能远离孤独,才能欣慰地走完属于他们的人生旅途,才能使整个世界充满欢声笑语。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让我们在新世纪高举敬老爱老的旗帜,献出我们全部的爱心与孝心,抛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自私观念,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为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世界处处阳光灿烂,爱心闪烁!

百德善为先

  小时候要学背三字经,这么多年过去,大多都忘记得一干二净,唯独开篇六字仍可脱口而出:“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人性的根本是善良的,我也坚信,善良的人会使敌人变为朋友,使阻碍前行的墙化为通向成功的基石。这世上最容易的事是做善举,同时,也是最难做到的事。

  秦西巴因为善良,放走了小鹿,惹怒了孟孙君,为自己招来祸患。但在孟孙君寻找太子老师人选时,第一个想到的是秦西巴。善良的人不要担心自己因善良而吃过的眼前亏,因为命运会为你准备一个公正的答案。

  天津爆炸事件发生后,网上那张“逆行”的画面顿时获得点赞无数。画面中人们都面向我们逃跑,唯有正中间的消防官兵逆向奔行,朝着火灾现场进发。这些消防兵年纪一般都在二十岁左右,但他们迈向火场,留给我们的背影却是何等坚定。他们和我们并无差别,同是血肉之躯,同时都拥有着上好的青春年华,但若换成我们正面临着火光四射的爆炸现场,敢问难道我们就能像他们一样毫无畏惧吗?是什么让他们毅然决然,步伐坚定?是里面等待他们救援的人,是那套制服所给与他们的责任感!我想,更多的,应该是他们的善良吧!因为这人性中最本真的善,迸发出了无穷的力量,这力量,足以熄灭那熊熊烈火,这力量是光,无限的光,照亮这世间每一个角落,给每个人带来温暖。

  阿兰。德波顿说过“善良是漫天星辰,让黑夜变得不再黑暗”。张嘉佳,这个名字放在几年前,很多人听都没听过,就像他自己开自己的玩笑说自己是某位三流作家。但当他那本《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购买量突破200万,当他登上《非诚勿扰》作为嘉宾侃侃而谈时,当他成为中国年度十大人物时,属于他的时代真正来临,他已经三十五岁了,他人生前三十年是黑暗的,婚姻问题,朋友背叛,受到致命打击,两次较长时间的抑郁症,这使他焦头烂额,一度一蹶不振。他决定去寻找一点光亮。网络上有数不清的失意者,他于是在网上给他们讲故事,他将自己保留的善良倾注到一个一个暖心的故事中,让每一个受伤的人都能为自己疗伤,他获封“治郁男神”,他渐渐找到了光。

  也许你现在还在徘徊,还在沉沦,还在摸索,但请不要惊慌失措,因为你还拥有宝贵的财富,那就是善良,请耐心等待,请继续善良下去。

为善,为德

  “人皆有恻隐之心”,这位战国时期的贤者曾在游说之时凭“井中有子,围人之心”证实了人性本善的说法。确实,人如若能够坚持上善若水,天下则大同。

  人是有思想有谋略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体现了最朴素最客观的善。善又仿佛没有成因没有目的,与生俱来的。不论在什么环境中总有善人善举,不论黎庶达官皆可为善,正如宋仁宗那般,因所供奉的蛤蜊价格高昂害苦百姓,气而不食,正如宣子见灵炙衣衫褴褛,狼狈不堪而碗饭伺之。“善”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亲和力的哲学伦理。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善”更是被看做个人与国家的重要标志,是谓“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善的意义是如此之大。

  那“善”又该如何表现,怎样才可以做到善?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的根本,人若不孝则不应与之交为好友,然则孝者以其忠诚仁爱之心恰恰会有所成就,就像“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中的李密,终于使晋帝倍感啜泣,特许尽孝,李密的后半生终于辉煌灿烂。

  然而单单做到孝,诚然不可谓善,还需做到“爱人”,以仲尼之说就得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方说修船工在被雇佣给船刷漆时,如果发现船底有个洞,修船工定会想到翻船的可怕,于是毫不顾忌地将洞修补。这就是“忠恕之道”就是“爱人”,爱人者方可谓之仁人,仁人皆是善。

  但时代在发展,如今社会已被市场经济熏陶引发“利益核心主意”人们也可为善,可惜无利则无善,可惜施善被反诬,这一切都给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以巨大压力。

  为此,我们应该扪心自问,真正忠孝待长辈友善待人了吗?抛开名利与金钱后还能义无反顾地行善了吗?很多很多问题都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善不行,则德不立焉”。

  但愿受众能像林则徐那样“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以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为重,乐施好善,为善为德。

德—为人之本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每当读起曹操的这句诗时,不禁慨叹人生的短暂。那么,这短暂的人生中,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也许,只有“德”,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因为,他是我们的为人之本。

  人活一世,关键活在这个“德”字。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活着,但他们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们却还活着。”或许,这活着的人,正是因为他们品德的丧失而被人们遗忘。那死去的人,正是因为他们高尚的品德,数百年,甚至数千年都被人们永远铭记在心。一个“德”字,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同时,也注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命运。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品德高尚的传奇人物很多。他们高尚的品德至今令我们称赞。三国时期,蜀汉“长胜将军”赵子龙便是一个品德极为高尚的人。很多时候,大家多在评论他高强的武艺,所到之处无人能敌;多么有才华,多次以超强的智慧大败敌军。然而,人们却很少关注他的品德。诸葛亮在第一次出师北伐的时候,发生过一次着名的战役——街亭之战。由于诸葛亮的用人不当,而使街亭之战失败。在败退的大军中,唯独赵子龙的这支队伍不折一人一骑安全的返回。诸葛亮亲自来迎,并赏赐金五十斤,绢一万匹。赵云却答道;“败军之将怎敢劳丞相远迎,这些赏赐还是待来日赏给有功的将士吧!”诸葛亮答道:“昔日先帝常赞赏子龙将军品德高尚,今日看来依然如此,”由此看来,赵子龙的品德是多么的高尚。赵子龙之名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是他的武艺与才华,更与他高尚的品德有着莫大的关系。

  五千年间,品德低下的人也不在少数。南宋大臣秦桧,贪生怕死,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出卖了自己的国家,陷害抗金名将岳飞。秦桧原本为南宋开国初年御史中丞,曾主张抗金,反对求和。金兵攻占开封后,鼓励张邦昌为帝,秦桧反对,主张另立朱朝宗室为帝。结果,被金兵掳去。他为保全自身性命。在金廷倡议求和。于1130年被金将完颜昌放回南宋。几次会朝后,他深得皇帝赵构信任,官至宰相。为求得荣华富贵,他又以谋反罪名将抗金名将岳飞杀害。其妻王氏也参与阴谋。后来,他又代替皇帝赵构向金使跪接诏书,出卖国家。他和妻子王氏为了自己而不顾一切手段出卖国家。在岳飞的墓前,至今仍有两尊石像跪在那儿,永远,永远。他们就是秦桧和王氏。秦桧低下的品德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看来“德”才是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关键。如果一个人拥有高尚的品德,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便是快乐的。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低下,那么这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快乐,只有孤独与痛苦相伴。

  德——为人之本。一个人的品德缺失,不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更会连累其他人。所以,我们做人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其他人,更是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日行一善,做个有道德的人

  每天我们走进勤学楼,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教学楼上的对联?“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积德行善,行善积德,何其重要

  我们刚刚学完第七单元的“日积月累”,刘备告诉我们“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是啊,我们应当日行一善。据清朝编辑《德育古鉴》一书中记载,“日行一善”这个成语出自于哲宗元佑三年任兵器监主簿的葛繁,葛繁坚持每天做好事,后来官至太守。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它扶正放好,即是一善。”

  谈起日行一善,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故事主人公的父亲是位大庄园主。

  七岁之前,他过着富足奢华的生活。突然,国家掀起一场革命,他失去了一切。被近在美国流浪,全家所有的家当,是他父亲口袋里的一叠已被宣布废止流通的纸币。

  为了能在异国他乡生存下来,从十五岁起,他就跟随父亲打工。

  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海边小饭馆里做服务生。由于他勤快、好学,很快得到老板的赏识。为了能让他学好英语,老板甚至把他带到家里,让他和他的孩子们一起玩耍。

  一天,老板告诉他,给饭店供货的食品公司将招收营销人员,假若乐意的话,他愿意帮助引荐。于是,他获得了第二份工作,在一家食品公司做推销员兼货车司机。

  临去上班时,父亲告诉他:“我们祖上有一遗训,叫“日行一善”。在家乡时,父辈们之所以成就了那么大的家业,都得益于这四个字。现在你到外面去闯荡了,最好能记着。”

  也许就是因为那四个字吧!当他开着货车把燕麦片送到大街小巷的夫妻店时,他总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比如帮店主把一封信带到另一个城市;让放学的孩子顺便搭一下他的车。就这样,他乐呵呵地干了四年。

  第五年,他接到总部的一份通知,要他去墨西哥,统管拉丁美洲的营销业务。

  后来,他打开拉丁美洲的市场后,又被派到加拿大和亚太地区;1999年,被调回了美国总部,任首席执行官。

  就在他被美国猎头公司列入可口可乐、高露洁等世界性大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候选人时,美国总统布什在竞选连任成功后宣布,提名卡罗斯?古铁雷斯出任下一届政府的商务部部长。这正是他的名字。

  一位记者去采访古铁雷斯,就个人命运让他谈点看法。古铁雷斯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命运,并不一定取决于某一次大的行动,我认为,更多的时候,取决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的善举。

  古铁雷斯发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简单的武器,那就是“日行一善”。

  从故事中,我感受到了日行一善何其重要。坚持从点滴做起,我们的善行将会汇成江河海洋,将会垒成九层之台,将会铺就一条通向成功人生,通向温暖人生的幸福之路。

  日行一善,让我们多一点善意的提醒。下课了,要离开教室,提醒一下别忘了三随手;上课了,提醒一下,做好课前准备,开始课前吟诵;吃饭时,提醒一下,别把食物残渣留在餐桌上。有人忘了打扫卫生、忘了擦黑板、没注意桌下有垃圾,没注意到地面很滑时,你一句善意的提醒,会让他人生活得更幸福。

  日行一善,让我们多一点善意的宽容。当别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脚时,你却报以一个善意的微笑,让别人内心升腾起一丝感动;当别人无意间把你的桌子带歪了,你没有丝毫抱怨,不声不响地将桌子摆整齐。你不会失去什么,反而会赢得心灵的充实,灵魂的高贵。

  日行一善,让我们多一点举手之劳。看见扫把倒了,很自然地将其扶正;看见地面有纸屑,很自然地将它捡起;看见同学受伤了,很自然地去关心他,扶他去医务室;看见老师将u盘落在教室,很自然地送到老师办公室去。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却能温馨我们的家园,温暖我们的心灵。

  日行一善,文明之花在悄悄绽放。瞧,4.4班张冀洲、熊兴明在发圣诞帽时发现帽子不够,主动将自己的圣诞帽取下送给周欣妍、彭劲智,别人头上都有红色喜气的圣诞帽,他们站在人群中显得有些另类,但是他们那样坦然,那样从容,因为他们在内心深处感受到:给予是快乐的。听,苏奕祥同学在提醒大家:“别讲小话了,罗老师嗓子都嘶哑了!”轻轻的一句,同学们听到了,教室里瞬间变得无比安静,同学们感动了,罗老师也感动了,随着家校通传播,全班家长也被感动了。

  日行一善,善是阳光,温暖人们的心田;善是雨露,滋润世间万物;善是最美丽的花,善是最动听的歌,善是最清亮的诗。

  《白鹤赋》提醒我们:“善积跬步,卓而不群。”我们提醒大家:日行一善,康健身心;日行一善,情系校园;日行一善,温暖人间!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感悟每个人生的第一次

工作证明简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