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至初三历史全部笔记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历史小说《大清相国》读书笔记

  近日,看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其中有一段我印象非常深刻,云南巡抚王继文如期如数征收饷银、饷粮,速度及数量远远超过了其它的省份,康熙皇帝十分高兴,要封赏,可当时的陈廷敬却说:“臣以为,国朝的好官,既要效忠朝廷,又要爱护百姓。如果只顾向朝廷邀功,不管百姓疾苦,也算不上好官。臣说这话并非评说王继文。”康熙这时非常不高兴,觉得陈廷敬和王继文有过节,陈廷敬是故意诋毁王继文。而事实证明,王继文为了升迁,耍了阴招,他把省里国库的银子充当饷银及时上交,并不按国家政策收税私自许诺减免了百姓商人应交的税赋.

  这样一来,在康熙那里觉得他是一个能及时征收税赋有才干的官员,在百姓商人眼里他又是一个减免税赋的青天大老爷、大好人,这种不向百姓收税赋、挪用库银办协饷只顾眼前利益的事情,虽然会让王继文得到一时之利,让地方群众感恩戴德,让皇帝欣赏提拔重用并博得青天大老爷的好官声,但是长此以往,害处极大。原因在于,其他省份看到王继文通过这种方式升迁,必定也会糊弄康熙,国库的亏空必定会越积越大,到最后,损害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地方的利益,一任一任的恶性循环下去,给这个地方留下的就是一堆乱摊子,到时就谁也不好处理,为了自己的利益只能装糊涂,这样日积月累到纸包不住火的时候就会“崩溃”,长此以往最终吃亏的还是群众。到最后,就会出现官压民的现象,这个时候,国家就离改朝换代不远了。

  而我印象最深刻的还不在此,当陈廷敬押着王继文要离开云南的时候,那么多的群众拥上街头,哭着喊着不让王继文离开,并这样对陈廷敬说道:“你就是钦差吗?你凭什么要抓走我们的父母官?王大人可是云南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好官哪!”可以说,这种场景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为官者谁不希望在离任时是这种场景!如果不明就里,只看表面,王继文就是传颂千古的好官,而真实的情况却是王继文糊弄了皇帝,糊弄了群众,可见只看眼前的场景往往是不真实的,对于官员的评价真是要向陈廷敬学习,从细处入手,从深处挖掘,才能真正找到这个地方官员为政的好坏。

  古今的官场果然都能够引诱人们去探究,因为实在有很多很多有趣的人和事,只是到了笔下,到了书中,人也变了,事也变了,要么更加有趣,要么更加险恶,真的如何,谁还去管他。

初一至初三历史全部笔记

初中历史课听课笔记:美国南北战争

  有幸听了胡老师执教的《美国南北战争》,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自己感觉收获挺多的,先总结如下。  本课的教学内容很明确,一个主题;美国内战,即南北战争。新课改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讲述林肯在南北战争中的主要活动,说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南北战争》一课的重点是要体现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的作用,而难点则在于分析南北战争的起因。 首先、这节课讲《美国南北战争》,讲了三部分内容: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的经过、战争的性质和意义,教学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在突破难点时让学生代表南北方发表自己的观点,部分同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观点,是很不错的。 其次、感觉胡老师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有效地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分析南北战争的起因,解决本课难点的时候,胡老师请同学分析:当时南北双方的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有哪些?学生回答后,老师指出:南方生产的棉花等经济作物主要输往英国,同时从英国购回廉价的工业品。对于北方来说,完全失去了南方的原料产地和广阔的市场,双方矛盾尖锐。 再次,本课注重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历史问题,提高自身认识能力,为其思维提供了自由空间。胡老师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最后、我觉得这节课45分钟安排得刚好,提前2分钟上课,到下课前铃响的时候,教学内容就讲完了,不拖泥带水。对于这堂课准备得充分,教课的经验丰富。这节课主要是以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为主,没有耍太多的新花

  样,学生积极得很高。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大一经济学基础笔记整理

2022党员自学笔记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