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母校一两句感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梦回.母校

  如果离开母校三十几年后你重回母校,你一定会发现母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母校的一草一木又勾起了你无尽的遐想,这时,你最想做的时什么?相信你也一定会把你以前的记忆和现在的所见记叙下来。

  题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以前,我还是五年级的小学生,现在我以是五十多岁了,而且,还当上了爷爷呢!今天,我突然很想回我的母校看看。

  海丰县海城镇第五小学、位于海城镇向阳路楼脚彭、离第五居委会只有二三百米左右、可学校却在六居委辖区的一座五间三殿二阳井的大词堂里面、校门口是一个大鱼池、左边有棵大榕树、右边是柴配街,平时很热闹路又不好走很不方便、后来经老师校长的带动下我们全校学生一担一土的在池间填起了一条土路、把塘一分为二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路、直通热闹的向阳路、方便了很多。我六岁续书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在这里度过、印象很深刻。

  学校里有十二间教室、校务处在中厅右手边、最里有一个大町是我们上体育课时的操场、不宽当我们每天都打扫的干干净净、旁边还有一个很大的土杂肥、堆积地。那时我们也没读过什么书、整天不是劳动就是下农村听忆苦思甜、记得我们去五狮娅摘紫云英、听老农忆苦思甜、还在学校里吃野菜猪母酸体验生活、去溪埻、河口听七尸八命惨案

  当最有印象的还是去红勤山种甘蔗、我们从学校挑存积的土杂肥上红勤、去大水沆挑蔗种、红勤挖蔗沟、一个星期二天、那时虽累也快乐着、特别一到收成时、每人分一二斤白糖可是乐了半年。

  在我读五年时、学校盖了一栋二层土楼房共有五个班、一楼二间、二楼三间、我班就在二楼。当时的五校在海丰己是最好的了、只有我校才有楼房、那时一说在五校读书、那可是满脸的自豪了、母校用他愽爱的胸怀拥抱了多小顽童、包容的培养他们长大成才。历年来在这里母校走出了多小文坛才俊、商业奇才、社会名流。五校在我心里面始终是最棒的、因为我也是五校一份子。

  半个月了,天空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外面湿漉漉的,今早,同学来电约我五一回海丰开同学会,还约我陪他回母校参观、我踌躇片刻后便答应了。几十年没回母校、现在是啥模样?一直在心里面挂牵着。

重游母校一两句感慨

重回母校

  暑假,我重回母校,我心中激动不已,虽然只相隔一个月,但我还是怀念她。我踏着草坪四处走走,满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不注意间,撞到了一棵桂树,我定睛一看,以前好像没见过这树,我想那倒也是校园的一角很少有人来。我抬头一看,一束光线射下,刚好打在桂花上间直太beautiful(美丽)了。大大小小的花瓣在阳光下犹如一个个黄宝石。一声雷过,天空飘过一丝细雨,我立即走在楼梯上躲雨,这雨下的很小,不过一柱香便下完了,我又回到那个地方,下过雨,空气显然比以前清新。我呼吸一下鼻孔里冲斥这桂花的香,真是“细雨如丝压玉尘”不过,更衬衫出桂花的香。一拂微分风吹过一朵桂花从枝头飘落我的肩上,我拿起花朵轻嗅一番,让我好好品味一下这味道。我转眼间,在近处发现了一棵树苗,有些弯曲,我想大概是前几天刮大风的原因吧。我生物好,一眼就能看出是桂树苗,原来是桂树的“孩子”呀!我立即向幼苗添土,随后,我只能说一切就看你的努力吧!我刚要离开,便听到了雏鸟的叫声,我抬头一看,原来树上有只鸟巢,我竟然没注意,不对好像是别的鸟要吃它们,我生性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我见旁边有一根棍子立即抄起一棍打下,一不小心把鸟巢也给打下来了,我丢掉棍子接鸟巢,还好我成功接下来了。

  可问题是怎么把鸟巢送上去,我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换地方,我找了一个很低的树叉把它放上去。不过,我还是很担心鸟妈妈找不到怎么办,我也无能为力只好安慰自己鸟妈妈能凭借气味及叫声找到它们。时间以晚我离开校园的一角,离开我的母校。

重回母校的感悟随笔

  在这里,我也遇到了喜欢的人。只是大抵还是太小了,作天作地,并没有好好说再见。其实,对于结局我并不是很遗憾,只是,在那段岁月了,他是很美很美的风景,而我,却没有好好说再见,有些煞风景。《2046》里边有一句话,我一直觉得很有道理,其实爱情都是有时间性的,认识得太早或者是太晚都是不行的,如果我在另一个空间或者是时间认识她,这个结局或许会很不一样。我们大概是遇见的时间不对吧,当然,换一个时间空间,或许我也不会喜欢他了。我一直很想和他从新认识一次,就从他叫什么名字开始。

  我是个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可是他几乎稳坐前三。他很聪明,很讨老师喜欢,也很讨女生喜欢。我们是在参加英语听力竞赛认识的,当时被选上的只有他一个男生,老师都拿他当宝。但是我见他第一面的时候,完全没有任何印象,只知道当时我后面坐了一个男生,很明显,至少当时的我还没有见色起意。慢慢地,某些女孩都开始八卦,说那个谁谁谁喜欢我,谣言可是很有力量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我本是大大咧咧的性子,比较野,也很晚熟,和他的开始,不是情窦初开,只是出于好奇。因为他当众承认喜欢我,而且很多女生喜欢他,我当时大概是觉得虚荣吧,这样比较有面子。我觉得他应该是见识过我最不堪一面的男孩子,没有之一。等后来我有些喜欢他的时候,他已经对我失望了。我一直觉得,后来我对很多男孩子的想象,都是来源于那个时候他的人品和秉性。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哪怕装潢一样,我们也已经不一样了。看着校园里嬉笑打闹的陌生的脸庞,真的相信,我们的故事,已经过去了。

  走着走着,一个戴红领巾的男孩子走到我跟前,问:“你是哪个班的?怎么没戴校牌就进来了?”我忍着笑告诉他我是老师,在他半信半疑的目光下走远了,我心想:好小子,当年姐姐兴风作浪为非作歹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个犄角旮旯里喝奶粉呢。

  过去已过去,我边走边朝母校挥了挥手,没有打扰太久。不管愿不愿意,我们终会长大,好像时间不管怎么过,都是浪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觉得不辜负自己就好。

重游母校

  时为五月,序属三春。因学校行假,幸而回母校探望。

  桃花将残,浓荫更密,初春缤纷之景已剩狼藉,仍有些许春风拂过,也是夹杂着暮春的醇厚,颇为怡人。我回到故园只为来瞧瞧新生的模样。

  怀着急切的心情,我匆匆赶往班级,虽然时值体育课后,但他们脸上依旧烂若晴霞。嬉笑打闹者,也不乏四五人。众人笑语盈盈,纵使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似也防不住谈笑。有的同学,擦汗的样子好似贵妃上妆,轻揉细抹的,倒真像是应了那句“女为悦己者容”。还有的人,非把骨子里的暧昧劲儿使出来,惹得旁人嫉妒红了眼,待到唏嘘一阵子,方才罢休,只怕这院中的桃树反倒在入夏时更艳一筹了呢!仔细想来,这样暮春的光景,三年之中,我们又何尝没经历呢?当年入夏的时候,我们还满嘴牢骚的,“艳阳不情桃花”呀。可这过了三年后,又有谁会看淡当年的春风,又有谁仍旧是一树碧桃花呢?只是笑笑罢了。阳光和煦,楼道上折返着各式的斑驳阳光,十里春风,绿意探了进来,万千桃花,笑意浓的厉害。

  班会课,我作为学长,理应讲些话,班主任说是让我介绍经验,哪知我思维一偏,闲展了三年的画卷,描摹了岁月的轮廓。

  我说“一开始升学啊,就像是‘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蓦地过了一个月后,只觉得白驹过隙,却已经全神贯注了好久,因此‘朝发轫与苍梧兮,夕仍在苍梧’,‘又念少年事,梦啼双泪落’,这还表示有自责之心,但是呢过了半学期后,又因为‘一团绛雪随风散,散作千秋儿女愁’而又无端生发出许多忧思,因此‘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于是‘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到底还是沉凝在感情上,不知道秋云暗了几重,春风过了几度,如若人比桃花,这桃花该是谢的蛮早。这样过后,才发觉‘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所以,年少不努力,岁月成蹉跎,只当老年时,再把壮年悲,可泣可恨哉!”的确如此,岁月易改,桃花依旧,春风来去,花自成,未免不博人一笑。

  同学们听罢,深思起来。此时,我不知道未来的他们能否也像现在一样,像桃花,笑傲春风的来往。外界的春风止不住的风跑,跑过了草长莺飞的故园,跑过了占尽风情的桃花,跑过了阴凉静幽的榕树下,跑过了不知是谁的,留也留不住的年华。

  时值初夏暮春之交,我深深的祝愿他们,并希冀自己,在未来路上,笑看春风。

  乙未年记。

回访母校有感

  时间如白驹过隙,刚离开时骄阳似火盛暑炙热,转身已是霜雪齐降寒意涩骨的时节。还记得漫步于校园,与好友一起嬉戏打闹,教室中仿佛还萦绕着老师讲课时的激情述说,留有着我们学习时的淡淡剪影。

  踏入母校,眼前是熟悉的建筑与草木,上学时种下的树苗又拔高了个头,梅花在寒风中散播出醉人的幽香。走近教学楼,耳中是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和学生充满生机的琅琅书声。而现在再次来到这里,和以前是完全不同的复杂感受。

  我在母校度过了美好的高中三年,太多感动,太多回忆,都汇成对母校深深的爱恋。三年中,我经历过高潮,也经历过低谷;得到过顿悟,也曾经迷茫;有解出难题的欢喜,也有做错题目的沮丧;获得过种种奖项,也遇到过艰难的挫折;我希望我能为此刻正在拼搏的学弟学妹们带来一些经验和鼓励,使他们能够在对待高考和选择大学的问题上有着更成熟的思考,不用再面对难题,犹豫不决或是瞻前顾后。在与学弟学妹们交流的同时,相信我们双方都会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更加深入的思考。

  在与学弟学妹们见面之前,我们去拜访了曾经的任课老师。老师依旧是记忆中精干的模样,只是眼角边多出的皱纹清楚的昭示着他们的默默辛劳。老师已帮我们协商好了宣讲的时间,他们不顾繁忙,在办公室里关心地问起我们的现状。老师们认真而亲切地建议道,多多与人交往、参加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要学会自我约束而不是因为突然的放松而放纵,最后还是希望我们都能够享受到美好的大学时光。听完老师们关心的话语,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在大学学习以及生活,接着又谈到自己对大学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人际交往以及自我提升等方面的看法,并且向老师宣传了大学里的各个院系。

  走上宣讲台,面对同样的教室,同样的倒计时牌,同样的一张张饱含期待的脸庞,我们以学姐学长的身份站在台前。宣讲前我们发放了学校的宣传单以及一些学校的精美书签。我们以PPT的形式,播放了学校简介和专业介绍,接着展示了校园风光和校内的精彩活动,并且详细地介绍了招生政策及加分政策等。除此之外,我们还推荐了一些复习方法和比较好用的复习资料。学弟学妹们也在宣讲时很积极的向我们咨询了有关大学的各种问题,我们也针对这些疑问一一作出了回答。最后,我们还分别留下了自己的微信和电话号码,希望能够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又到了离开的时间,与老师告别,与学弟学妹们告别,与陪伴了我三年的母校告别,也与高中的我作别。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默默地祝福我的母校,也祝愿我能越来越好。

重游母校一两句感慨

重回母校

  二十年后我又回到了我的母校——朱里中心小学。

  凭着记忆我来到了母校的大门口,只见一座气势雄伟的新世纪教学大楼展现在我的眼前。印象中储存的母校已荡然无存了。走进去一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处处被绿色包围。学校周围空地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和树木,就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微风吹来,花儿散出一阵阵清香,真是美极了。学校里到处干干净净,教室、门窗、墙壁一尘不染。

  看看四周,我发现学校没有操场。心想:这怎么行啊?校长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诉我,不必担心,学校为了节省占地,操场都设在地下了。下课后,自动升降机会把同学们送到地下操场。那里很宽敞,是同学们活动的好地方。地下操场四周的墙上安装着发光板,把地面照得犹如白昼一样,根本不会影响同学们的运动玩耍。

  如果你想到各层教室去看看,只要按一下自动升降机上的按钮,自动升降机就会把你送到你想去的地方。走进教室一看,室内的颜色真是美极了。一位老师告诉我,墙壁的颜色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变。下课了,墙壁变成了绿色,同学们可以休息一下疲劳的大脑。上课时,墙壁又会变成白色,要是嫌光线不好,还可以自动调节明暗度。地板上还有发光板,只要有人在教室里就会发光,没人就会自动关闭,绝对不存在像过去那样忘记关灯,造成浪费能源的现象。

  课桌上摆放着一台台电脑。讲台正中,有一块黑板大小的显示屏,只要老师在电脑里输入程序,所要的内容便会从荧屏上显示出来。不用时关上电脑,需要时随时都可以找到内容,不会消失。同学们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学习,心情特别舒畅。

  走出校园,再回头望望母校,我打心眼儿里不住地赞叹:我们的学校多美啊!

重游母校

  月光静静倾泻,我凝望远方,忘不了那茶花,或如雪洁白,或如火明艳;忘不了那田园,或万顷碧绿,或金黄一片。

  桌角是一封被拆开的信,露出一张金色的邀请函。是曾经的老同学寄给我的。我的生母——温州母亲向我发出了呼唤。

  我就似那南飞的雁儿,许久未见温州母亲。母亲你还好吗

  我现在是复旦大学的文学系教授兼作家,跻身于世界文学前列,作品屡屡获奖,深受小读者喜爱。

  我身着银色上衣配一条浅色牛仔裤,踏上了“极速旅游列车”。

  车上,向导小姐甜美的声音回响在车厢里:“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本次旅游的向导,现在,在我们左手边的,是白色风车,本是用来发电的,而现在成了观赏景点。”我看见那白色风车就如一位身穿白色长裙的少女,与风互相追逐,仿佛还听见了她银铃般的笑声。“在我们右手边的,便是‘少年袁隆平’瓜果实验基地,由本市各校少先队员承办。”少年便是未来的希望,我很欣慰家乡母亲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孩子!……

  不知不觉便结束了参观。我混迹于人群,朝学校走去。

  天哪!这还是那条臭气熏天,浑浊不堪的小河吗?现在的它,清澈见底,在阳光下,水面波光粼粼,就如一条围绕着学校的银丝带。水底是凹凸不平的大卵石,鱼儿在水中嬉戏。一座透明的玻璃人行桥横跨水面。走过河,一座高大的建筑物出现在我眼前。我伸手在身份识别门上轻轻按一下,屏幕立刻显示出我的身份。

  刚一进门,我不禁啧啧称赞。在教学楼的左边是一座生物园,透过玻璃,我能看见:各种绚丽的彩蝶闪动着美丽的翅膀,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有的停歇在花上。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上,蹦跳着一只机警可爱的小松鼠。鸟儿叽叽喳喳地唱起了欢迎曲……都是一些小动物,显得十分和谐。我了解到,每一个月的最后一天,都会有大型动物来展出,便以丰富同学们对动物的知识。在教学楼的右边是一座螺旋形图书馆,越到上层是越难读懂的书。

  我到了六(1)班教室,不禁热泪盈眶。教室还和我们走的时候一样。我走到自己的座位上,一只“燕子”就叫开了:“你怎么现在才来呀。”说话的是吕佳慧,她还是没变,快活得如同燕子。我笑笑,拉着好友来到了走廊。

  泪,喷薄而出。“二十年了,我们三个有二十年没见了!”我泣不成声。“好不容易又见,怎么能哭呢。”是黄芯,那个直爽的女孩儿!这二十年的辛酸怎道得尽?这二十年的思念如何倾诉?“没想到,见一面这么难。”良萧沉重地说。我们三个携手走进了教室。二十年风雨,让我们变了很多。想说的太多,又什么也说不出。

  同学会结束后,我来到了儿时生活的地方。

  桥头的老榕树如慈祥的祖母,用那温柔的略带惊喜的目光望着我。我静静地靠在树上,看朦胧的月光笼罩着我的故乡……

母校重游

  一襟烟碧清千古,几竿狼毫书盛时。

  试问范公曾洗墨,可藏桃花袖底湿

  某年某日在范公像前拾起了这些句子,后来去洗墨池便去得勤了,直到风景不再是风景,成了年华里最明晰的坐标。

  前些天在校内遇见几个游客,在檐飞四翼、彩绘琳琅的后乐亭下合影。神色微乏,眉目俊秀,谈笑间似有对这里久违的熟悉和小别后的感慨。我同行的伙伴是个爱闹的人,他凑上去攀谈才知道他们竟是04届毕业的学长,百忙之中得暇来母校重游。

  此时已是初冬,银杏扑簌簌地抖落一身银装。但桂园翻浪,婆娑依旧。高高的香樟的黛绿色也不曾褪了半分。文正公塑像后的竹林,仍有倦鸟飞来,扰了一方曙色。

  学长中有不少人手抚着朱檀,抚着斑驳的诗刻,抚着湖畔奇崛的山岩,掌纹与后乐亭的纹理相贴,竟出奇地和谐,他们身上带来的城市紧促的节奏和尘嚣气息悄然晕成墨池涟漪,在晨光里灿烂,在暮霭里空灵。

  “只有这里的晚照是真的温暖!”学长中有人说。

  “真想在这里做几天五柳先生!”是啊,后乐亭的两袖忧乐、三凰山的一掩余晖、遗墨长廊的古考旧题,他们枕着他们的历史睡在一中的怀里,这一度是我初中时向往一中的理由——

  尽管斯人的头发长了又短,柳梢的芽绿枯了又生;尽管我们站在历史的城外,听得见城内婉歌叹咏,曲水流觞,却进不去。时间是那条难以逾越的护城河。幸尔范陶诸公的诗文终究沿河漂来,在遗墨长廊上拓成瘦楷,让泛泛后生仍能在这个文思寂匿的年代品出他们挥毫的豪情!

  六点过后的洗墨池逐渐热闹了起来,或嬉玩、或漫谈、或留影。莘莘学子在杨柳纵深处微笑,灿若桃花,女生日渐明朗的线条,男生细碎漂亮的额发,和裹在蓝白相间的校服下跳动着能量的身躯,如新竹般拔节,美好而热情。

  出乎意料,早已投身社会中历练的那些学长们的脸上露出似曾相识的顽劣淘气,似乎是曾经初中轻鸢剪掠的记忆一一聚拢来,在心房耳际交响铮鸣。

  他们告诉我那时候墨池畔还有几株迟开的桃树,我告诉他们书院旁的古楸依旧长得繁盛;

  他们告诉我他们的名字曾在“高考金榜”的哪一版哪一行,我告诉他们冬季长跑时校道的香樟和落英总覆住我们的头发;

  他们告诉我他们曾在食堂“错综复杂”的楼道里迷了路,我告诉他们第一次祭孔典礼时自己血液中每一个亚铁离子都兴奋起来;

  他们告诉我他们曾在长廊前的石椅上刻下意气风发的志向,我告诉他们我写在这里的诗,那些豪言壮语是青春的信条,一如才高志狂的范公。

  掬西风功名谁搏?万条晖烬,一幕灯火。缥湘夜读,想是仲尼,三千门客。

  杨柳深湛寒池墨,浣文章上穷碧落。长安金帖,亭前燕子,再憩后乐!

  学校生活就像一台机杼,将我们的稚嫩抽丝剥茧,继而织成一匹流光溢彩的锦缎。

  04届高考是学校的一次大捷,耕耘三年的墨池沃土花开繁盛。学长们还能背出他们那一届正雅楼前的巨幅对联。我恍然惊觉,岁月涟漪也会将我们推向一年多后的高考,如多年前的他们一样踩着盛夏的尾巴,走进正雅楼与学校最后并肩一战。

  当我们从主人成了客人,不知图书馆末排的一排旧典又会积几钱灰尘;不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恒言又会誊在谁的扉页;不知墨池香径纷落的桂子又会洒满谁的鞋面

  所以我希望今天将诗句窖藏在墨池氤氲的水光里,窖藏在我飞逝如电的年华里,待我们携眷重游时,再饮罢醇坛!

重返母校

  今天中午去了一趟母校,路上下起了潇潇细雨,飘落的雨滴也把路面浸湿。有着一份时差,到来时依旧是那么安静,在静默中便多了一份秩序。在那熟悉的角落里寻觅着,那一幕幕便在眼前浮现,让人身临其境。渐渐地,那一张张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孔再一次涌入脑海。有过一句亲切的问候,如昔日般尊敬而又和蔼;有过一番让人流连忘返的寒叙,在一片欢笑声中追寻最初的回忆。

  一同走过昔日的操场,那一排排整齐的队列和跑步时奋勇向前冲去的初一新生预示着新的开始将是一片生机勃勃,沉睡在山谷的初日便在此升起。感叹着校园里的巨变,看过那沉浸在岁月中的一草一木,遇见一朝一暮的良师益友,再次亲临其中有是别一番的滋味。

  走在其中,在凡人小事的背后又充满了不少感动。在交谈中,我真正的体会到一位日夜操劳的班主任的一片良苦用心,在岁月的蹉跎中书写着自己的青春岁月,将这一片热血挥洒在了教育事业当中,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筑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

  那段一同走过的岁月总是令人无比怀念的,追忆过去,那一个个努力的身影涌现在其中,曾书写下的无悔的青春便是一段不朽的时光。每个人都能在岁月的流里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有过憧憬,在踌躇中有过失落,但最终保留下来的便会如夜空中闪烁的星光般永恒而耐人寻味。

  而在今天,我也有幸赴了班主任的邀请,登上了讲台,作为后人向这些新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作为过来人的我们看到那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是不由有了几分优越感,而向他们说起自己的这一段经历时我又遇上了难关,如扼住喉咙般,几番苦思冥想才从口中吐出了几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分钟,没做过充分准备,而且还是那些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的“大道理”,听的人也就少了,也自然没有同行的人讲的好。但,在这样的一次简短交谈中我真正体会到老师在背后的良苦用心,也感受到每一位教师对学生的强烈期望,那一个个负责任的形象便涌现在其中,那些淤积在内心的矛盾冲突便冰释前嫌,与此同时也真心希望母校能有好的发展。

  离别时,道一声“珍重”,留着一份期盼,在下次遇见时有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曾经的那段故事等着我们继续去书写,或许便有了新的开端。

  都说青春是一场最盛大的告别,可我却更愿意相信“时光不旧,我们不散”。在沧海桑田的变迁中属于我们共同的回忆犹在,只是在静默中令人费解,在沉睡中让人难以寻觅。也望有一天我们能够全部都欢聚一堂,在茫茫人海中能追寻到那些逝去的人和事,愿大家有缘再聚!

重游母校

  时光如流水一般飞逝,岁月的年轮也在不停地转动。站在人生路上,一回头,往事都已经大变模样,母校实验小学也不例外。

  在我的记忆中,母校是到处充满活力的,是简单的。朴素的地砖红、绿、蓝、黄四色相间。高大的柿子树孤独地站在校门口,门卫室旁空无一物,一片空寂。那时,没有崭新的操场,没有精致的台阶,没有漂亮的校服,没有教学楼前成片的梨树和银杏。短短两年时光,母校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令人惊叹。

  而我,也长高了个头,长长了头发,书包中的书在不断增加重量,但我对母校的感情一直没有变。

  看如今,母校有了新的灰色地砖,低调又美丽,柿子树也不再孤单,旁边有一排美丽的精致美丽的森林模型,中间还有许多动物的模型,逼真生动。好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真不愧是它的名字——憩园。憩园的南侧是新建的精致台阶。台阶上是宽阔的平台,好像一个光滑的溜冰场。一阵微风吹来,高大的柳树摇曳着修长的枝条在温暖的春风中翩翩起舞。

  教学楼前,有排列整齐的银杏树林和梨树林,银杏林中还有几个相背的长椅,欣赏着片片银杏叶,观赏着洁白的梨花,诗情画意也不过如此了。学校也称为“杏坛”,养育着棵棵梨树,正应了“桃李满天下”这句话。我心中不由得开始羡慕学弟学妹们——他们拥有一个怎样美丽的校园啊!

  再往前走,是绿草如茵的操场,广阔的操场给了学生玩耍的空间,站在操场中间,耳边仿佛还回荡着当时我和同学在这里的欢声笑语,那时的事仿佛还在昨天,一切都历历在目,好像现在的我还是昨天那个我。

  在春光的照耀下,母校仿若镀上了一层金边一切都是如此美好,一抬头,柿子树上的鸟儿正飞回来,好似回家一般,而我的心也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一年级绘本故事阅读内容

二十年后重返母校感言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