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结束感言简短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活动结束后的总结心得 我眼中的首届黄冈中学校友峰会

  整整一周,我都热切盼望着周六的到来——那是举办校友峰会的日子!

  或是对优秀校友们的“庐山真面目”感到好奇;或是希望给繁忙的校园生活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亦或是期待着能向一群优秀的人学习经验;在我眼中,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在传达着峰会的消息。

  校友们的签名墙、巨大的舞台、论坛活动的介绍……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哇,瞧!这儿还有赞助商的招牌,派头足啊,真是期待!”

  “听说李威也要来。就是《最强大脑》里记忆力超厉害的那个。”

  “他能分我点智商就好了,公式文常语法怎么记也记不住。”

  ……

  我和朋友对优秀校友进行着幼稚而好奇的猜测。校友校友,虽说都为黄冈中学的子弟,但我与他们的距离犹如隔着一个世界。我仿佛滚滚红尘中默默无名的凡夫俗子,幻想着神坛上的仙人们是何等姿态。气宇轩昂?意气风发?挥袖间指点江山

  然而,当我真正见到这群优秀校友时,我发现我错了:优秀校友……长得真像普通人呀。他们当中有院士,有高校校长,有清华教授,甚至还有“清华毕业去牛津,牛津读完去普林斯顿,普林斯顿读完去剑桥”这样读名校和玩儿似的大神。可除去这些名头,他们千真万确只是普通人的模样:长着普通的的脸,穿着普通的衣服,于千万人之中并没有奇特之处。

  我不禁思索起“平凡”与“不凡”的定义。

  他们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也曾是贪恋玩乐的孩子,也曾是青春懵懂的少年,也曾历经无数失败。然而,他们“平凡”的历程却蕴含着“不凡”的因子。在面临“放弃”与 “坚持”的抉择时,与“我们”相比,他们更坚定,更勇敢,头脑更清晰。舞台上的他们无论多大岁数,举手投足尽是风采。他们每一个人都相信,未来在他们脚下,命运在他们手中。这份属于王者的心态和自信,这道自带的耀眼的光芒,很容易给我们造成一种“他们生来如此”的错觉。自然地,我们就忽视了他们华丽的舞台背后所付出的更多的艰辛和汗水,正如我们永远看不到芭蕾舞者精致的舞鞋包裹的是一双伤痕累累的脚。在他们的故事中,我知道,无所谓“不凡”,优秀校友们也只是将“平凡”一点点累积起来的普通人,他们并不是生来就居于神坛,而是一步步坚持走上去的平凡人。

  一天头脑和心灵的风暴之后,校园峰会暨文化艺术节晚会,这一令人瞩目的环节在深蓝色的天空下拉开帷幕。这一刻,我看到的是属于我们青春年华的风采。

  灯光足够亮,音量足够响。十一月的风已经带着沁入骨里的阴冷,但少年的心永远是充满热情的。平日里我们似乎不那么夺目,听着父母老师的话语,做着写不完的作业;明天也似乎还不甚清晰,雾气朦胧。可在那个晚上,我们要做的只是尽情去释放。跳最热烈的舞,唱最动听的歌,演绎美好年华里精彩的一切。

  因为,雾气散去后,是一片晴朗。

  最后的节目是一出舞台剧,展现的是黄冈中学学生们在学校中的点点滴滴。那时候的黄冈中学旧却古朴。那时的男孩女孩没有手机,玩的是乒乓球、跳房子。一切仿若是有些遥远的故事,却又不那么遥远。游戏不同,人物不同,年少的心却永远是相同的。昔日校友缓缓走上舞台中央,和十几岁的我们一起高歌。

  成功的校友们在歌声里退去光环,变成青涩少年。青涩的少年们在灯光下愈发明亮,身影变得高大。

  原来,从未有过什么距离,从未有过什么神秘。他们看到了,我们是他们的曾经。而我更相信,他们是我们的未来。首届黄冈中学校友峰会,是成功者峥嵘岁月的一次回眸,是时光最美的一场魔术,是黄冈中学辉煌的见证!

活动结束感言简短

活动结束感想 盛会记

  大别山麓,扬子江畔,百年黄高,华灯初上,六朝金粉,三千繁华。人潮涌动,热闹非凡。何会如此之盛?缘得同窗聚首。

  扬子江千古奔流如斯,然风云变换,物是人非。昔日光彩少年,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今日黄发老翁,倚窗品茗,登高赏菊。盖光阴一去不复返,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悲哉,逝者如斯,少年易老;壮哉,岂能少时不发愤为学

  与会宾客者何人?雄姿英发舒德干院士也,呕心沥血,满腹经纶,桃李纷芳,门人弟子遍天下;潜心科研,不慕荣利,著作等身,舍生取义报国恩。与会宾客者何人?智力超群,李威者也。李威者记忆之达人,最强之大脑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舌战群儒而面不改色。与会宾客者何人?倚马可待之老湖——胡俊也。老湖亦号曰“行者老湖”,行者云游四方,乃当世之徐霞客也。遨游华夏,步月登云,广见洽闻,妙笔生花。

  往来宾客者,皆学有所成,运交华盖,举止文雅,谈吐风流,飘飘乎如天人下凡,铮铮兮如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嘈嘈切切,空谷传响,此天籁之声,非《霓裳》、《六幺》未能及也。论者亦有步履轻逸,笔走龙蛇舞丹青,双袖生风,行云流水翩如兰。宾客者喜不自胜,皆扼腕抵掌,心潮澎湃。

  晚会者,歌者、舞者,其皆与余同辈,竟通六艺,琴棋书画均有所专。神彩奕奕,意气风发,烨然若神人。怅恨许久,自愧弗如,余少时未识音乐,更不得书画其门而入。今日闻之,久久不曾忘却,思慕其才学兼备,气宇轩昂,实乃吾辈之楷模。

  与会诸君,有科学泰斗,业界精英,无不为国之栋梁。然诸君曾受业于此,乃吾等之荣耀,我辈亦备受鼓舞。即此共祝今日之学生,乃明日之宾客;今日之高朋,皆为共荣母校之赤子。

  噫吁乎?其难兮?非也。何以为之?答曰:勤,晋明日之功名,不在他物,而全在我今日,今日勤则兴,今日嬉则荒。圣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日进,则日退。”此实天地间至言也,持之以恒,勤勉不懈,不忘初心。吾辈还应发愤好学,不期连中三元,但求鹏程万里,以报庠序父母宗族之所恩,无愧余心。庶竭驽顿,尽己所能,圆中国梦,同天下心,担当新时代吾辈之大任。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红旗渠简短介绍

给亲人的一封信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