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案完整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信息技术课后反思日志

  学生最爱上什么课,就是我所教学的:信息技术。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我的教学内容中,既注重传授知识,又注重让学生理解电脑独特的思维;不仅要会使用电脑,还时常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这个程序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思路。

  在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作出别出心裁的答案。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学生间积极思维的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的光芒。师生可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乐趣,并可获得教案目标之处的收获。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结构和学习学习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能力的迁移,使这些结构具有适度的灵活性。让学生成为主角。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主动地去发现学习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这就要求在一节课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选择方法是自由的。创建多向的交流环境,学生可以问教师,也可以互讨论,还可以查资料来解决。我们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室是你们的,电脑是你们的,老师只是你们的学习伙伴,能学到多少知识,全看你自己的了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堂课下来,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根据自己的选择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真正成课堂的主角。学期末我还让学生尝试,自己给自己的作品打分,学生的诚实、信心也是我所教学的体现。

  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而且这门艺术又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即教师又要赶进度,又要尽量把课上得生动,的确很不容易。你可以尝试着课前先告诉他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把这个结果通过实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调足他们的胃口,然后再上课,这样他们也许会更有兴趣,同时,听课时也更有方向感。还有,可能的话课下跟学生多交流,可能会更知道他们的想法。其实,有时候学生对信息课不重视,也不完全是课业负担的问题。

  总之,我觉得只要付出总是有回报,看到学生获奖的高兴,也是我的成绩的认可,当然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做,有更多的学生正渴望老师用知识去浇灌。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案完整版

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心得体会

  教育要实现现代化,首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形态要现代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美术教学,改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自动化、增强艺术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做为一名教师在工作中要学生满意,要社会满意,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的去学习,探索新知识,尤其是信息技术。此次培训,使我开阔了视野,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的最大收获是:

  1、教育观念的改变。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是使我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直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教给学生计算机知识,通过这次培训才知道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计算机只是我们获取信息最有效的工具。而信息技术课主要内容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教师在教给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要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所以没有现成的教学规律可循,而本次培训就我们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教师展示,指导,其他学员的探讨,使我学会了如何写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设计,学到了许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而且师生平等,使我更易于理解与接受。使我认识到怎样从学生的角度,将自己的课设计好和上好,并且很大程度的弥补了我的计算机知识的缺陷。

  总之,我觉得这次培训很有实效,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是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要努力深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把时间都用到学习中去,充分利用自己身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优势,多利用网络的优势,不荒废时光,化荣誉为压力,为今后教育教学多积累宝贵知识财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轻松工作,轻松生活。

信息技术课后反思日志

  夸美钮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1、游戏入门,自觉学习。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愿意。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加不能强迫其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青蛙过河”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于是就有人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的

  相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比较多,学生对相对枯燥的基础知识却普遍感到乏味,学生虽对计算机的兴趣值颇高,但对教师讲起理论知识却不感兴趣,任凭老师费尽口舌、筋疲力尽,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仍似是而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二、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

  既然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那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大屏幕、投影机,即可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又可以进行示范演示。课堂上演示我们在课前精心制做的Po幻灯片、Flash动画等课件,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教师再也不用为维持课堂纪律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

小学信息技术随笔

  “画图”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怎样培养学生对“画图”的兴趣和多种能力呢?为此,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采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画图”的兴趣。

  开始教“画图”前,我首先通过投影仪向学生出示我的作品:美丽的彩虹、可爱的大熊猫、奔跑的梅花鹿……学生看到这些十分兴奋,“好漂亮啊!”“老师,您教我们画吧!”学生发自内心想学习“画图”,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在我讲解、示范后,学生动手画图时,我巡回指导,及时表扬画得好的学生,并把他们的画分别放在大屏幕上,让大家观摩、评价。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后,学习“画图”的兴趣更浓了。我还组织学生开展“电脑绘画”比赛,学生一个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幅幅绘画作品受到了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好评。许多学生都说,我喜欢上电脑课,我喜欢“画图”。

  二、在“画图”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我在示范“画图”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我的操作,了解要领。在学生动手画图前,我引导学生正确操作;在画完后要仔细检查、认真观察,再作修改。例如,我在教画“雪人”的眼睛时,先画出一只眼睛,再将其“选定”为“图块”,然后按住Ctrl键不放,同时拖动“图块”,就得到另一只眼睛。为了让学生观察得更清楚,我又重新操作一次。然后,我让学生亲自动手画图。我在巡回指导时发现,有的学生忘记了按住Ctrl键不放,结果无法复制“图块”,有的画出的两只眼睛不对称。我就及时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再作修改。在大家评价大屏幕上学生的“画图”时,我引导他们全面观察,找出优点和缺点,再对自己的“画图”进行修改。

  三、在“画图”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画图”,并非“照猫画虎”,一点都不需要动脑。恰恰相反,要完成好“画图”,必须勤动脑、多思考。我注意引导学生要“两想”:一想正确的操作(如“工具箱”的使用、“撤销”的操作),二想“画图”的美观。我结合学生学过的美术知识,引导他们从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去考虑“画图”。我在教画“圆”和“正方形”时,引导学生与画“椭圆”和“长方形”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我在教“巧画对称图形”时,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数学知识,认识轴对称和中心对称,观察、思考对称图形的特征,示范“翻转”和“旋转”的操作,然后让学生亲自实践。在教“给图形添上影子”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各类映射效果与原像之间的几何特征对比,从而找出对软件的需求,实现向软件功能的引导,形成有机的任务驱动。这样,学生普遍对“翻转、拉伸、扭曲”等操作掌握得比较好,制作出了图形(文字块)的倒影和前后影子。

  四、在“画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大胆设想、勇于创新。例如,在教了“移动和复制图块”等知识后,我引导学生画熊猫等动物,大家除了运用这些操作外,还运用“刷子”、“喷枪”等工具,使用多种颜色,画出了大树、小草等大自然中的东西,创作出了一幅幅生机勃勃的美景。

  五、在“画图”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画完图后,我引导他们相互观摩,相互说说自己“画图”的内容,比比看谁说得最好。例如,学生画完“山水”后,有的学生说,“我画的山郁郁葱葱,万紫千红。”有的说,“我画的长江波浪翻滚,很多船儿乘风破浪。”有的说,“我画的图水天一色,交相辉映,美丽极了!”……这样,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作法,在教学中已经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比较强,对“画图”的各种操作要领掌握得较好,观察、思维、创新、表达等多种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笔者介绍上述作法,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小学上课的作文:一节信技课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信技课,让我非常深刻。

  我们满怀期待地走进信技教室,希望能玩一次又开心又好玩的游戏,信技课就这样开开心心地开始了。我们发现信技课老师换成综合课老师——蒋老师,我们还发现桌子和椅子也换了新的了,电脑也换了,好像“脱胎换骨”。我们看着焕燃一新的电脑,心里总是痒痒的,很想摸它一把。随之蒋老师也出来了。

  大家正准备高高兴兴地打开电脑玩游戏,蒋老师突然叫住我们,说:“没有我的允许不能打开电脑,否则扣两分。”正当我们问蒋老师分数有什么用,蒋老师又发话了:“分数是用来期末玩电脑的时间。3分等于1分钟。”然后蒋老师又给我们讲了许多加减分要求,其中有:“上课听讲加1分、帮助同学、积极举手加1分、没有老师的同意玩游戏减2分……”“总算可以玩游戏了吧。”可是不但不能玩游戏,还讲什么什么打字法,听得我都想睡觉了。

  终于讲完了,我们玩游戏的欲望又死灰复燃。可是没等蒋老师开口,下课铃响了。

  同学们一个个失望地走出教室,脸上乌云密布。大家伤心极了,希望下一节信技课是游戏课呀!

有趣的信息技术课作文

  张欣悦

  今天下午,我们信息技术课我们要学''scratch '' 的第六课火柴人的故事 ,这一课最主要的是电脑上的绘画的能力。

  上课了,张老师说;‘‘前几课我们学习了从素材中调用角色,其实我们也可以自己绘制创作角色,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就来创作一个火柴人的作品吧!’’’听了张老师的话做了起来,我好好地构思了一番,我准备做一个爱跳舞的火柴人。火柴人可难画了。我画的时候,要不是脑袋画歪了,就是手或脚画歪了,怎么也画不好。于是,我去请教了张老师。张老师教我绘画火柴人,我先打开了绘图窗口,利用画圆圈的的工具在纸上画上了火柴人的脸,再用画直线的工具画上了火柴人身体的形状,最后用铅笔画上了火柴人的四肢,这样一个火柴人就画好了。在张老师的帮助下,我画好了第一个火柴人。我掌握了画火柴人的方法,接着我又多画了几个造型不同的火柴人,把这些火柴人合在一起,一个会跳舞的火柴人就做好了。形体是做好了,可是火柴人不会动,怎么跳舞呢?这个时候,就应该为火柴人编写程序了。编写程序时,一定要认真仔细要是中间的哪一步错了,这个火柴人就跳不起舞来了。我点击了“控制”从里面拖出了我需要的程序,又从“动作”“外观”里分别拖出了我需要的程序。我还 给火柴人加上了语言,使火柴人这个形象变得更加深动有趣。我还在图片上加了背景,来衬托跳舞时火柴人火柴人的形象。这样,爱跳舞的火柴人这一作品就做好了。

  这时下课铃声已经响起,我把作业上交了以后,背上书包开开兴兴地回家

信息技术课程日志

  最近一段时间经过对信息技术新课标的反复阅读和学习,得出以下几点心得,和大家共勉。

  一、信息技术可操作性强,锻炼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强调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可操作性。特别强调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实践操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一个感情体验的过程。老师不能为完成教学任务和所谓的教学秩序而剥夺学生探索和体验的权利,而是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享受探索的乐趣,在实践操作中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探索和体验是个体生命独有的心理过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要允许有差异,不要把专家的实践操作体验强加给学生。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我总是不断地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讲对操作的了解,对结果的理解,对不同问题的见解。

  二、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重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我们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于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有的就是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地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和责任意识。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学生在这样的交互式教学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展现学生个性。

  创新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旋律,当然信息技术也不例外,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言,信息技术主要是要求学生在求异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特长。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一面,在信息技术课上不但要求学生学会最基本的操作,还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

  总之,在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忘我的投入,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自信感、成就感、快乐感,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也使得教师的讲课更富有激情与活力。

信息技术课感悟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我期待已久的信息技术课要开课了,我的内心犹如万马奔腾般激动。

  一路上,我们跟着老师排着队各自在猜测今天的信息课,我也边走边想:信息课是什么样的一节课?我能学到什么……

  带着种种的疑问,我们来到了电脑室。我好奇地打量了一下:教室干净整洁,一排排电脑桌井然有序,我数了一下,一共八排。老师让大家按身高来坐,也许是大家都很期待,很快就坐好了,焦急地等待着蒋老师的课。

  首先,蒋老师让我们观察面前的电脑,然后告诉我们电脑运行需要主机。我暗暗地想:主机是不是电脑的心脏呢?蒋老师指着电脑主机上的小圆点,大声地说:“大家看,这个键最厉害了,电脑屏幕和主机都要听它的话!它就是开关键!”接着,蒋老师就让大家学会如何开机关机……

  不知不觉,一节信息课在无聊地认识电脑和开关机中结束了。我的心里像被掏空了一样,空落落的:真没劲,太没意思了!蒋老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拍了下手掌,认真地说:“大家不要失望,以后我们会更深一步学习打字,上网,编程等等,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这节课虽然很无聊很简单,却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学任何知识,都是从基础开始的,一点一滴去积累,循序渐进,这样才能稳扎稳打!

信息技术校本大课堂

  我班8人参加了,我们8人个个跃跃欲试,幻想着信息技术校本大课堂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这堂课吧!到了电脑房,一看,哪儿已有许多人在聚精会神的玩电脑了。我找到了一个座位,就开始了电脑的操作。

  “叮铃铃”开始上课了,曹老师仪态端庄,神情严肃,可我们却是满脸喜悦。曹老师开始先提到了我们以前学到的电脑知识:光影魔术手……可是今天学的是专业CS5,那有什么用呢?就直说吧,是照片修复。咦,照片修复?这名儿可真新鲜,但是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抱着:“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的想法,去看看照片修复到底什么。

  只见曹老师打开了文件,他先选择了一张照片,那照片天空是灰蒙蒙的,让人感觉十分暗淡。曹老师滔滔不绝地讲着,他教我们:调节对比色。曲线。曝光度……在曹老师的妙手中,这张灰蒙蒙的照片。十分暗淡的照片就变成了一张清晰可见的照片了,与先前的照片有着天壤之别!

  接下来换了一张照片,只见,曹老师站在船头,眺望着大海,可美中不足的是他的脸上有着小斑点。曹老师用污点修复工具来补着缺馅。哇,曹老师脸上的小斑点竟神秘失踪。真让我不可思议!

  下面的“曹老师英勇跳崖”让我们哈哈大笑。是这样的:曹老师找出两张不同的照片,一张是曹老师在山脚,一张是小河的风景。曹老师使用钢笔将在山脚下的他描一遍,然后将他托到小河的风景照片的上面,可曹老师太“大”了,完全是与这张照片不融合。他先进行“空中飞人”,后来改变表演,为:“英勇跳崖”。嘻嘻哈哈,大家笑得弯下了腰。终于,找到了让曹老师完全适合地方!大家才停止笑声。

我有幸上了一堂信息技术课

  “电脑教育,从娃娃抓起。”这星期五,我们三年级学生很幸运地在蓝翔梦剧场上了一堂信息技术课,全省400多名老师来我们学校听课。 上课之前,我们先给台下的老师表演了合唱,赢得了阵阵掌声。

  正式上课了,王老师亲切地问我们:“你们用什么方法打字呢?”我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用智能ABC,有的用五笔,有的用搜狗。接着王老师教我们玩了一个打字游戏。他扮成一个魔法师,让我们扮成一只只“小蚂蚁”。第一关是打字比赛,24个同学分成4组,最先找到地图碎片的组获胜,可以变成人类。游戏还没开始,同学们一个个都盯着屏幕,有的眉头紧锁,有的露出得意的微笑。我心想:这下,我平常苦练的功夫终于可以露一手了。

  游戏刚开始,同学们都“啪啪啪”地飞速打起来。当电脑屏幕上跳出字的时候,我从容不迫地输入在下面的方框里,飞快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帮旁边的同学加油。第二关是词语接龙,结果我们组又轻而易举地得了第一名,我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不过我知道这些都是平时下了功夫的结果。

  后来,王老师又教了我们几种词语的输入法,有整个词的输入、简单输入法、全拼输入法和混合输入法。王老师通过有趣的游戏,既锻炼了我们的打字能力和速度,还让我们明白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这节信息技术课真令我难忘啊!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小班安全(教室里不乱跑)

幼儿园观察记录小班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