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英语知识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杜甫诗》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眦zì搔sāo簪zān

  逾yú妪yù幽咽yè

  点拨:注意多音字"咽"的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2)决眦人归鸟眦:眼角。

  (3)会当凌绝顶会:终当,终要。

  (4)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5)老翁逾墙走逾:越过。

  (6)三男邺城戍戍:防守。

  (7)二男新战死新:最近。

  (8)夜久语声绝绝:消失,没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春望》中通过描写花和鸟来表现诗人悲怆心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春望》中最能体现诗人愁苦难解、焦虑万分的诗句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石壕吏》中表明战争惨烈的诗句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表明战争破坏严重的诗句是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点拨:"搔""簪"等字容易写错。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望岳》一诗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默写《春望》一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杜甫的《望岳》写于唐朝"开元盛世"时期,《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

  2.杜甫,字子美,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有《杜工部集》。

初三英语知识点

小石潭记基础知识点

  一、词语解释

  1.水尤清冽尤:格外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道路见:出现

  3.为坻,为屿,为嵁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4.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5.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凄清居:停留

  7.隶而从者隶:跟从

  8.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9.下见小潭下:在下面

  10.日光下澈下:往下

  11.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

  1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那样

  1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14.似与游者相乐乐:逗乐

  1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寒:使寒冷

  16.记之而去去:离开

  二、句子翻译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一)文学常识积累

  1、本文选自《 》,作者: ,字: ,河东人, 代文学家,著有《 》等世称“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 ”

  柳河东集 柳宗元 子厚 唐 柳河东集 柳河东、柳柳州 韩柳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二)字词句积累

  看拼音写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

  Huáng( )竹 珮( )环 水尤清liè( ) 卷( )石底以出 为坻( ) 参差( )披拂 yǐ( )然 俶( )尔 往来xī忽 寂寥( ) 悄( )怆( )幽suì( )

  答案:篁pèi 冽quán chí cēn cī 佁chù 翕 liáo qiǎo chuàng 邃

  重点字词解释

  1、隔篁竹

  2、水尤清冽

  3、卷石底以出

  4、为坻为屿

  5、潭中鱼可百许头

  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7、斗折蛇行

  8、其岸势犬牙差互

  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以其境过清

  11、乃记之而去

  答案: 1、竹林2、格外 清凉3、相当于“而”4、水中高地;不平的岩石

  5、大约;表示约数,相当于“来”6、呆呆的样子,忽然;轻快敏捷的样子7、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8、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9、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忧伤的样子;深10、因为;凄清11、离开

  重点句子翻译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答案:1、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2、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3、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4、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5、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6、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7、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8、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9、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

  10、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一词多义

  1、居:不可久居( ) 居十日,扁鹊离去( )

  2、为:为坻为屿( ) 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

  4、清:水尤清冽( ) 以其境过清( )

  答案:1、居住;过了,停留;2、成为;用 ;因为3、大约;可以;4、清澈;凄清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心乐之

  3、下见小潭

  4、斗折蛇行

  5、其岸势犬牙差互

  6、凄神寒骨:

  答案:1、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下:名词作动词,向下

  4、斗、蛇: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

  5、犬牙:像狗牙那样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

  古今异义词

  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今义:走、到

  文言句式

  省略句式:斗折蛇行=(溪水)斗折蛇行

  理解性默写

  1、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

  2、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

  3、文中 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

  4、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

  5、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

  6、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 鱼静态的句子:

  ⑵ 鱼动态的句子:

  ⑶ 鱼情态的句子:

  答案:1、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2、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3、隔篁竹,伐竹取道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6、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三)内容与写法

  1、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凄凉)的景色和气氛,表现了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2、写作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小石潭的特点:幽静;作者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3、在写水时,抓住了“水之清、水中鱼、水之源”;采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动静相应;恰当映衬;借景抒情)

  4、如何理解作者先乐后忧,似难相容两种感情

初中知识点总结

  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分享初中物理磁体知识点总结吧。

  磁体和磁极

  1.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吸铁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①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

  ②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磁场和磁感线

  5.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6.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7.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①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②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它北极出来,回到南极。③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④磁感线不相交。

  9.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这是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

  电与磁

  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

  1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

  1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

  1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16.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17.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18.产生感生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19.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20.电磁感应现象中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21.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

  22.高压输电的原理:保持输出功率不变,提高输电电压,同时减小电流,从而减小电能的损失。

  23.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是制成电动机。

  24.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不一定就受力的作用。

  25.直流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26.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27.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

《孙权劝学》知识点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重点注释】

  1、卿今当涂掌事(当:掌管。 当涂:当权)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研究)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但:只。 当:应当。 见:了解)

  4、孰若孤(孰:谁)

  5、蒙乃始就学(乃:于是)

  6、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

  8.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9.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重点句子翻译】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译: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

  5、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吕蒙总是以军中事多来推辞。

  6、写出自本课的成语

  答: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待)刮目相待、开卷有益

  【整体把握】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可分两层:先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后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本文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话,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常考点】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答:劝学。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3,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答:“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赏析】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吕蒙的谦虚好学, 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兰亭集序》知识点

  原文

  永和(1)九年,岁在癸gui(三声)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山阴之兰亭,修禊 (xì)(4)事也。群贤(5) 毕至(6),少长(zhǎng)(7)咸(8)集。此地有崇山峻岭(9),茂林修竹(10),又有清流激湍(11),映带(12)左右,引以为流觞 (shāng)曲水(13),列坐其次(1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5),一觞一咏(16),亦足以畅叙幽情(17)。

  是日也(18),天朗气清,惠风(19)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目骋(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或取诸(26)怀抱,晤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31)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

  古今异义

  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2.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② 次要的地位。

  3.是日也

  古义:代词,这。

  今义:表判断

  4.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文中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5.所�杂文砍一�

  古义:

  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8.向之所欣

  古义:过去,从前。今义:对着

  9.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

  修辞

  修辞手法:互文

  例: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句式

  a) 判断句

  修禊事也

  死生亦大矣

  其致一也

  b) 倒装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

  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

  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c)省略句

  映带(于)左右

  列坐(于)其次

  悟言(于)一室之内

  放浪(于)形骸之外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小的人。长,年龄大的人。贤,贤德之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意动用法。

  3.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意动用法。

  4.死生亦大矣。大, 大事,形容词作名词。

  5.映带左右。环绕,名词作动词。

  6.一觞一咏。喝酒,名词作动词。

  7.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奔驰, 动词的使动用法。

  8.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使感叹产生,动词的使动用法

  9.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10.仰观宇宙之大。形容词作谓语。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 一样。例:其致一也

  3、将......视为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 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6、修守战之具:整治

  7、余独好修以为常:修身养性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4、期(jī)年之后:周、满 、满一年

  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七)之

  1、 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 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 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八)犹

  1、还,而且,仍然。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好像。例:亦犹今之视昔

  通假字

  趣舍万殊 “趣”通“趋”或“取”, 趋向,取向。

  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成语

  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会聚在这里。毕:全。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陡。岭:山。字面意义:高大险峻的山岭。崇山峻岭:形容山高大、险峻,十分陡峭。

  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放浪形骸: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初三英语作文

  Whenitco,ifyousetyouro,youcanachieveyouro

  Infact,achievegreatsuccessisi,,,supposeyourstudyisnotverygood,onceyoudoyourbesttostudyhardandyourstudyisgreatlyi,youalsoachieveyouro

  Asthesayinggoes”Rainbo”I,behard

初三英语作文

  Myteachergave"experiencelife"last

  Mother,Idecidedtofetch

  Itookthee,sothealley,butIgathered

  Thealley,Islippedandfelldo,,Ihookedthebarrelattheendoftheropeandputtheropedo,Icarriedthebarrelof

  Ifailedtofinishtheassign

略谈初三英语复习方法

  1通览课文提出要点攻破难点。课文是教材的中心,是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听说读写活动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材料,是复习的主要依据。当然在复习课文时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收到一定的效果。复习课文时要着眼于找基础,抓基本功训练,要注意在口头练习的同时又要落实到笔头练习。对有些课文又可以进行改写或缩写。对英语的习惯表达法及其与汉语不同的特点,在复习中要反复强调。例如,在复到有打电话的课文内容形式时,就要进一步向学生强调中国人与英美人打电话有着很大的差异,要注意打电话的习惯讲话。在英美打电话问对方是谁时,应说Whoisthat?或者是Who'sspeaking,please?/Who'scaling?/MayIhaveyourna?等,但绝不能说Whoareyou?而在打电话中回答对方或介绍自己时,只能说Thisissb.(speaking),或者Myna绝不能说Ia另外课文里面的精彩句子或段落一定要求学生背诵,要督促检查完成,以增强他们的语感。正如贯穿于对话中的日常生活交际用语——问路和应答。“Whichisthe…?”“Ho…”“Couldyoutell…”“Walkalongtheroad.”“Takethefirst/secondturningontheright/left.”“Turnright/leftatthefirst/secondcrossing.”“It'sabout…”提供(帮助)和应答“WhatcanIdoforyou?”“CanIhelpyou?”“What…?”“…?”“Thanks”“I…”“Yes,plesase.”“No,thanks.”劝告和建议“You'dbeter…”“Youshould…”“Youneed(t)…”“Shall…?”“Let's…”“What/ho…?”“Whynot…?”等等这些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对在中考试题中出现的“完成对话”、“完形填空”等都有着一定的帮助。还如象复习到“书信”、“日记”这些内容时,一方面注意复习“书信”、“日记”的格式,另一方面可要求学生动笔多实践。这种练习在初三复习时再一次进行,对学生来讲要轻松得多了,因为现在他们已经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这样可以进一步加深他们的印象,知识的运用又更深了一步。

  2复习词汇方法多样增强记忆。在英语学习中,单词词语是学好英语的基矗它也就象做饭的米一样重要,所以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学单词词语总是“记得快也忘得快”。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单词词语,减少遗忘,复习单词词语时可采用多种复习方法,词形转换就是其中的一种例如复习Care这个单词时,就要求学生讲出它的形容词形式careful,它的副词形式carefuly;复到动词clean时,要求学生说出现在分词形式cleaning,名词形式cleaner。联想记忆法也是复习词汇时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可让学生根据一个中心词扩及一大片词。例如,由bybike联想到与之有关的bybus,bycar,bytrain,byair,bysea等;由China想到与之有关的A,England,Japan等。还可以采取英语释义法复习单词、短语。例如,复习reach一词时,就要求学生用英语解释这个词,getto或arivein/ariveat;复习单词Certainly时,学生可用英语Sure或Ofcourse来解释这个词,并区别它们之间用法上的同异,这样复习词汇既减少了使用母语的机会,又可锻炼培养学生的听说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当然掌握构词法更是记忆单词的好办法。

  3利用句型操练句型前后贯通。在英语复习中,复习课文、词汇固然重要,但句型复习也不可忽视。然而复习句型时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行,我们可以利用句型,操练句型,使前后贯通,避免复前忘后,复后忘前。我们以英语第二册(上)第十单元第三十七课为例。当我们复习Part2时,一方面作换词练习,一方面复习主动语态(一般现在时),同时又可以进行被动语态练习,即把句型中含有主动语态的结构改为被动结构,例如:Hesellsshoes.→Shoesaresoldbyhi?→Isher?SheteachesChinese.→Chineseistaughtbyher.…还如当我们复习英语第二册(上)第十三单元第五十一课Part1时,我们一方面作问答练习,同时又可以进行这样的操练:即加上一个主句,让学生们把它们连接成复合句。例如:Whatti

  (Heasked…)→HeaskedWhatti?Ho?(LiPingasked…)→LiPingaskedHo?(Theteacherasked…)→TheteacheraskedWhatsportsheplayedyesterday.当然我们还可以利用句型,用替换时间状语的办法,来达到复习各种时态的目的;可改换主语人称,从而复习谓语单复数的形成。

英语知识点总结

  The用法

  1.表示特指的人或物

  例:Please hand the key on the desk. 请把桌上的钥匙递给我。

  The girl in red is his sister. 穿红色衣服的女孩是他妹妹。

  The building over there is the tallest in the to 那边那幢大楼是这个城里最高的。

  I like the of the fil 我喜欢这部电影的音乐。

  2.表示双方都知道的或心中明白的人或物

  例: Shut the door, please. 请关门。

  Has he returned the book? 那本书他还了吗

  Take the blue one, it is cheaper. 拿那个蓝的,它便宜些。

  3.第二次提到

  某人或某物第一次提到时用不定冠词,第二次提到时要用定冠词。

  例:He sa house in the distance. Ji parents lived in the house. 他看见远处有一所房子,吉姆的父母就住在那所房子里。

  There once an old fisher The old fisher had a cat. The cat 从前有一个老渔夫。这个老渔夫有一只猫。这只猫是只白猫。

  4.用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名词前

  the sun太阳, the earth地球, the 月亮,

  the sky天空, the 世界

  例:The goes round the earth. 月亮绕着地球转。

  There is not any cloud in the sky. 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

  It a fine day in spring. The sun shone brightly. 这是一个晴朗的春日,阳光灿烂。

  He is the richest in the 他是世界上最富的人。

  5.用在表示方向、方位的名词前

  the east东方,the 西方,the south南方,

  the north北方,the right右边,the left左边

  例:The birds are flying to the north. 这些鸟向北方飞去。

  The rises in the east and sets in the 月亮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

  The blo fro south. 风从南方吹来。

  She lived to the of the Su Palace. 她住在颐和园的西边。

英语初中知识点总结

  如果一个动词加上了ing变成了名词,那么这个词称动名词。  由于动名词是由动词变化而来,它仍保留着动词的某些特征,具有动词的某些变化形式,用以表达名词所不能表达的较为复杂的意念。动名词的名词特征表现在它可在句子中当名词来用,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它也可以被副词修饰或者支配宾语。

  动名词的作用

  1、作主语

  1)、 直接位于句首做主语。例如:  S is a good sport in su

  2)、 用 it 作形式主语,把动名词(真实主语)置于句尾作后置主语。   动名词做主语时,不太常用 it 作先行主语,多见于某些形容词及名词之后。例如:   It is no use telling hi to

  3)、动名词作主语与动词不定式作主语的比较:动词不定式和动名词都可以用作主语。在意义上相近。但动名词多用来表示泛指或抽象动作,不定式多用来表示特指或具体动作。比较:   S is not good for health.   It is not good for you to s so

  2、作表语

  动名词作表语时句子主语常是表示无生命的事物的名词或引导的名词性从句。表语动名词与主语通常是对等的关系,表示主语的内容,主语、表语可互换位置。

  Your task is cleaning the 你的任务就是擦窗户。(Cleaning the is your task.)

  What I hate is being laughed at. 我最痛恨的就是被别人嘲笑。 (Being laughed at is I hate )

  3、作定语

  动名词作定语往往表示被修饰词的某种用途。如: a for is used for 。

  4、作宾语

  例:We are thinking of a ne for the next ter 我们正考虑为下学期制定新的计划。

  5、有些词后只能接动名词 ,不能跟不定式。 allo; celebrate; consider; discontinue; dislike; enjoy; escape; excuse; explain; feel like; finish; forgive; can’t help; i; keep; it ;; ; practice; prevent;等

  6、另外还有一些接-ing形式的常用短语。  spend ; think of, give up, put off, insist on, be good at, do in, can't help, keep on, feel like, be tired (afraid, capable, fond) of, look for to, be used to, devote oneself to, stick to, respond to, look for to,

  7、 有些词后面加不定式和动名词均可,例如:re, forget, try, stop, go on, stop,regret,, 后面均可用不定式和-ing形式,但意义截然不容。 例: like doing sth 表经常性动作like to do sth表习惯性动作;

  stop doing sth,停止正在做的事情stop to do sth停下来做另外一件事; re,forget,regret的不定时结构指后于谓语动词的动作,动词的ing形式则先于谓语动词的动作

  re to do/doing:

  ①I re to post the letters.(指未来/过去未来将要做的动作)

  ②I re posting/having posted the letters.(我记得做过这个动作)

  try to(努力)与try +–ing(试验):

  ①I tried not to go there.(我设法不去那里)

  ②I tried doing it again.(我试着又干了一次);go on to do sth继续做某事(不是同一件事), go on doing sth继续做某事(同一件事);

  常见考法

  对于动名词的考查,在单项和词语运用中出现的较多,常常考到一些动名词的固定用法。

  典型例题:Do you

  A.to help B.help C.helping D.helped

  解析:本题考查动名词的用法。Mind后跟动名词,表示“介意做某事”,不可以跟不定式。

  答案:C

  误区提醒

  有些词后面加不定式和动名词均可,但意义截然不容,那几个词以及两种句型的不同之处必须牢记在心,因为这是我们经常出错的地方。

  典型例题:Don't forget _____ this book to John you see hi

  A. to return B. returning C. return D. to returning

  解析:本题考查forget加不定式和动名词的区别。Forget to do表示“忘记曾经做过某事”,事情已经做过; forget doing表示“忘记去做某事”,事情还没做。根据语境“当你见到John 的时候,别忘记把这本书给他”,可知事情还没做,应该用不定式。

  答案:A

  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2:名词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自我评价150字左右

自我评价150字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