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喜的英雄事迹简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王进喜的英雄事迹简介

王进喜先进事迹观后感

  公司4月份组织广大员工观看了《铁人》这部影片。大家看完之后很受教育,感触颇多。这种观影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增强了员工的责任心、工作态度,更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现在回想起这部影片还是印象深刻。

  电影用彩色描写了新一代铁人标兵的思想历程和行动,用黑白色调描述了铁人王进喜在大庆的事迹,人物刻画生动感人。60年代的生活再一次展现在眼前,那个时代,工作环境坚持,物质贫乏,可是我觉得他们的精神世界比起现在来要丰富,充实得多,他们有信念,有追求。而我们这一代,虽然物质生活好了,但是我们缺少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总觉得生活里缺点什么。呵~我甚至在想,我怎么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啊。那样的生活,有理想,有追求,没有那么多的诱惑和干扰,生活是纯粹,简单的。不像现在,各种各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斥社会,选择多了,好像人的心灵那种宁静反而越来越难得到。

  我觉得铁人在誓师大会上的那一番讲话,非常地感人。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如何,估计是编剧编出来的吧。不过我觉得写得很好。把作为一名中国人那种真挚朴素的爱国情感,表现了出来;把一个共产党员,敢于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境界表现了出来。让人很受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在世界各国紧密交流的今天,金钱最大化,物质最大化,变成了我们的追求,太多的人忘却了国家,忘却了民族,眼里面只有自己,只有个人。共产党员,数量在增长,可是质量却没有成正比。在这种时刻,真的应该反思了。

  现代年轻学文化,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更迫切的,应该是为他们找到一种精神的追求。以铁人为榜样,发扬铁人的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

王进喜的英雄事迹简介

王进喜先进事迹观后感

  石油,相当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血液。在旧中国,外国人给中国扣上贫油的帽子。全国解放后,虽然李四光等地质学家从理论上认定中国有较多的石油资源,但在物质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要进行钻探和开采仍是难而又难。50年代前期美国石油年产量达3亿吨,中国的石油年产量不过10O万吨。身为石油工人,王进喜等英雄的中国工人,正是在这种为国争气的背景下,投入了如同军事斗争一般的石油大会战。为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在大庆油田创业初期,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会战。

  在1953年到1959年7年间,共完成钻井进尺71000米,等于旧中国1907年到1949年42年钻井进尺的总和。那时,在茫茫大草原上,没有房住,没有菜吃,粮食不够。他们就在野外露营,喝盐水,吃野菜。缺少拖拉机、吊车,就用绳子、撬杠把60吨的钻机一寸一寸地运到井场;没有水罐车,他带领工人硬是用脸盆端来了几十吨水,开了钻保证了大庆会战的第一口井提前开钻,打出了原油。王进喜为大庆油田的建设,为发展我国的石油工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带领大家艰苦创业,群众称颂他为铁人。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北风是电扇,大雪当炒面,天南海北来会战,誓夺头好大油田。干!干!干!这些掷地有声的铮铮誓言,表现出了铁人王进喜是一个有血有肉、生龙活虎、全身充满精气神的民族英雄。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像铁人这样奋斗的工作岗位上的人和事。在去年二月会战中,由于暴雪封路,订单骤增,大胎班组数天工作到三更天。领导紧急开会制定措施方案,员工放弃公休齐上阵,各部门主管积极配合将人力充分调配到大胎班组。在仓库现场,可以看到全体员工无论领导还是员工热火朝天的奋斗在第一线的场面。大家拿出铁人的干劲,拿出铁人的坚韧不屈、艰苦奋斗、不肯服输、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铁人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铁人精神是一种力量,凸显了一种坚忍不拔创业的勇气。铁人精神是一种标志,凝缩着一个民族不畏困难的民族气概,铁人精神永流传。

《核心价值观》铁人—王进喜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

  我去过大庆市,大庆车水马龙、高楼耸立,是我国一座现代化的“石油城”。

  可谁能想到,在54年前,大庆却是一片茫茫的荒原。王进喜爷爷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王进喜爷爷提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仅用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第一口生产井。

  王进喜爷爷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获得了”铁人“称号,被誉为我国劳动模范。

  王进喜爷爷还说过:”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所以,我们要学习“铁人精神”,但是有人会问:“‘铁人精神’是什么?”工人们总结得好:“不怕苦、不怕死,不为钱、不为名,一心为国家,一切为革命。”

  谢谢大家!

王进喜可真伟大

  新中国成立后, 广大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 劳动热情倍增.振兴中华, 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 成了人民群众共同的愿望和行动。被称为“铁人”的王进喜就是胸怀祖国、发愤图强的一代工人的典型。

  王进喜本?硎怯衩攀?涂笃胀üと? 可他一心为国分忧.有一次在北京街头上, 他看到汽车没油烧, 在车顶上放着大大的煤气包, 靠烧煤气行驶.他难过得吃不好睡不着, 心想: “我是石油工人, 现在国家缺油, 我有责任啊! ”不久, 他被调到大庆, 参加开发新油田的会战, 他兴奋得像有使不完的劲, 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怼C挥凶》? 他和大家住在干打垒的简易棚子里, 吃冷饭, 睡地铺.钻井机到了, 可没有吊车下不了火车, 他一声呐喊, 带着工人用绳子拉, 肩膀顶, 终于把机器卸下来运到工地。第一座井架竖起?砹? 没有水灌井, 他和工人们用脸盆、水桶, 硬是把水一盆一桶地弄?? 争分夺秒地开了钻。发生井喷事故时, 没有搅拌机, 他纵身跳进泥浆池, 用身体搅拌.他为什么要?样做: 为的是尽快打出石油, 改变祖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

  因为常年劳累, 饮食没规律, 王进喜得了严重的胃病, 经常疼得不能入睡。可他说: “为了拿下大油田, 我宁可少活20 年! ”正是这种铁人精神, 正是这种为国忘我的劳动, 使得大庆油田很快建成了, 使我国摘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

  哇!王进喜可真伟大啊!他为了拿下大油田,宁可少活二十年,这种精神值得我敬佩。

王进喜

  王进喜 ,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王进喜干工作处处从国家利益着想,他重视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加速油田建设,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建立责任制,认真负责,严把油田质量关。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石油工人—王进喜

  石油工人——王进喜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瞻仰的英雄,我的心里就有一个这样的英雄——王进喜。

  1960年4月14日经苦干五夜五夜后,大庆第一口油井开钻,不久即喷出原油。第一口油井打好之后,王进喜的腿被滚落的钻杆砸伤,他却顾不上住院.拄着拐杖缠着绷带连夜回到井队。第二口油井在即将发生井喷的危急时刻,没有重晶石粉,他毫不犹豫用水泥替代。当时由于没有搅拌机,水泥沉在泥浆池底。王进喜便扔掉双拐,纵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工友们也纷纷跳进入。经过三个多小时,井喷被制服,保住了油井和钻机,工进喜身上却被碱性很大的泥浆烧起了大泡。房东老大娘见他连续几天几夜奋战在井场没有回来,就感叹地说“王队长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字传遍了油田,并通过新闻媒介的宣传响彻了全中国。1970年4月,王进喜在玉门参加石油现场会回到大庆之后,经医生检查确诊是胃癌晚期,11月15日在北京逝世,时年47岁。

  我心中的英雄,是你们教会了我怎样做人,是你们教育了我,一步步引领我走向光明!

铁人王进喜

  铁人王进喜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今天我再介绍一下。王进喜出生于1923年,甘肃玉门人,他只是个普通的石油钻井工人,没什么惊人的事迹。为了甩掉祖国贫油的帽子,他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充分体现了他建设石油的坚强决心。苦活、难活、危险活,他总是第一个干。

  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王进喜用身子代替搅拌机搅拌水泥。他的身子在泥浆池中好象一块钢板!这时候,突然有一个乡亲叫他铁人,从此铁人这个称号便流传了下来。王进喜坚强、爱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一定会学习这种精神的!同时他的事迹也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想:在那时候,只能用吊车等大型工具,我要发明一个更有用、更简便的工具,继续继承王进喜的精神,使用我发明的工具为油田打出更好更深的井。

时代楷模:王进喜

  简介:王进喜,甘肃玉门人,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着名的劳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一面火红的旗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1959年,王进喜在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一天,突然出现井喷,当时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粉,王进喜当即决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浆池却搅拌不开,王进喜就甩掉拐杖,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井喷终于被制服,可是王进喜累得站不起来了。房东大娘心疼地说:“王队长,你可真是铁人啊!”“铁人”的名字就是这样传开的。王铁人为发展祖国的石油事业日夜操劳,终致身心交瘁,积劳成疾,于1970年患胃癌病逝,年仅47岁。

  王进喜干工作处处从国家利益着想,他重视调查研究,依靠群众加速油田建设,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建立责任制,认真负责,严把油田质量关。他留下的“铁人精神”和“大庆经验”,成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1964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铁人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他更是一个为国家分忧解难、为民族争光争气、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

新中国十大劳模:王进喜的故事

  王进喜:新中国石油战线的铁人

  1960年春,我国石油战线传来喜讯———发现大庆油田,一场规模空前的石油大会战随即在大庆展开。王进喜从西北的玉门油田率领1205钻井队赶来,加入了这场石油大会战。

  一到大庆,呈现在王进喜面前的是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没有公路,车辆不足,吃和住都成问题。但王进喜和他的同事下定决心:有天大的困难也要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

  在困难面前,王进喜带领全队靠人拉肩扛,把钻井设备运到工地,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在随后的10个月里,王进喜率领1205钻井队和1202钻井队,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双双达到了年进尺10万米的奇迹。

  在那些日子里,王进喜身患重病也顾不得到医院去看;钻井砸伤了脚,他拄着双拐指挥;油井发生井喷,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重晶石粉,被人们誉为“铁人”。

  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代的石油工人。

  王进喜的故事:在大庆油田工作的10年中,王进喜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为您整理了中国第一星探傅定彦的故事,本文主要提供了各类范文,希望和您一起探讨!

  应广大考生需求,为广大考生朋友收集整理了一些有用的作文素材,这篇陶渊明---中国古代名人,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王进喜事迹简介王进喜事迹及精神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到大庆,组织职工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称为“铁人”。同年4月11日、4月29日,会战指挥部先后两次号召全体会战职工向铁人王进喜学习。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1970年11月15日),出生于中华民国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春,他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钻、队长等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9月,王进喜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劳动模范。

  王进喜先后任1205钻井队队长、钻井指挥部装建大队、钻井二大队大队长、钻井指挥部副指挥、大庆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大庆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等职务。

  1964年12月,出席第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69年4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并被选为中共中央委员。

  1970年11月15日,患胃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209年9月10日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怎样调整自己的情绪

大一思想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