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井冈山简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魂依神游井冈山

  任何一处山水,人们走进它,不全是为了一睹它的苍松翠柏,清流奇石;任何一处山水,它必在历史长河滚滚而来之下积淀着深厚的人文精粹。任何一个人,无论他如何含英咀华,能言善辩,只要他走进会令他感悟的山水,定会立即眼直嘴硬,欲辩难言。

  相信神交天地之间山山水水的人,直觉总会不时告诉他,此一处山水氤氲着英雄情结,壮士胸怀的流岚,彼一处山水浸润着烛照心灵的明霞;此一处是壮怀激情的好去处,彼一处是遁世退隐的后花园……

  有这么一处山水,却始终不依不挠地纠结着想到她看到她的每一个人。因为你无法将她确切地定位,又或者仅仅给出一个模糊的界定,或轻易下个断词按语。这么一处山水,料想由造化观之,必诶不让什么钟灵毓秀,鬼斧神工。甚至可以想见她那遍布南方的酸黏瘦涩的红土,边片的矮丘,随分入时的四季景致。阳春鹅黄,炎夏绿浪,秋铺衰草,冬延薄雪,都是再平常不过的景象,南方哪里都撞得着。物华天宝不是她的定语。从教化上去看,这里地交两区,典型的“三不管”地带,更未多见文人骚客的所谓志游镌迹。曾经还是盗匪猖獗,绿林称雄的所在,根本谈不上什么人杰地灵。

  可就是这么一处山水,偏偏在某年某月某日来了个彻彻底底的大颠覆。

  就是在这里,多长毛竹少长庄稼的穷乡僻壤,一个四处求索的旅人突然停下脚步振臂一呼,华夏神州就此又掀起一簇盖过前浪的改天换地新高潮;就是在这里,“民智未开”的江南一隅,一个不可估量伟力的信仰,聚集了“一伙”追求自由幸福,民主平等,法制人权的“反贼”。他们从遥远的时空蹒跚挪来,身体残留着迷茫和伤痛,却在一个巨变之前以迅捷刚猛的态势拧作一股绳,然后深吸一口气,一下呼出横直时空的壮哉中华新山河!

  巨变扎根母土,信仰沉稳胸怀之后,那一股绳,蜿蜒万数公里,又穿越时空,留存到了今时今地。绳的始端始终系在那一处山水,与那方山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的一群群人,一代代人,无论走到哪里,生于何时,都被牵引着。那一口气,风起云涌无尽时。似已幻成了不可名状的一张网,一个罩儿,一缸酱,网住你,扣住你,渐染你。可你无处可逃,一经闯入便再也走不出去,一经渐染就再也褪色。

  想了又想,你却被困在迷局,圈在原地。终究没能彻底弄明白,到底是那方山水成就了其伟大,还是伟大拔高了那方山水。时空无限,却在这一隅山水设置铺排着这样一个无从探讨的命题。轻问时空,为什么不把那山水那人事滞留在原处,然后丘峦崩摧,沧海桑田,让它湮没在滚滚而至的未来中,让它到如今平庸到令人即使处身其地也不知其名的境地,而非要让人看到那方山水便想起那人那事,想起那人那事时那方山水又如在眼前不可?然而山水依旧,空谷然。

  我还得追寻答案。追寻我的神志我的精魂,抚触着井冈山,并渐渐地学着好只折服于真理。

  有方家说,井冈崇拜,说到底还是一种实用崇拜,一种醉心事功的图腾。那么请问,世界上有哪一种崇拜全不是实用崇拜,有哪一种图腾能“高雅”“绝尘”到不掺杂一点现实的愿望,目的成动机?其实对于井冈,一个地名一处山,远不该用此俗不可耐的“崇拜”二字。对她的景仰,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精神,一种出于责任的信念回归。为什么要这样呢?问你,问我,问所有人,答案是高度一致的:因为爱我们的中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正是为了不负先辈的流血牺牲,为了继承来之不易的事业,为了复兴中华,为了大中华的整体利益,我们必须如此,也甘愿如此!那方山水作证,那方天空作证!

  对她,总想不够,料必也看不厌。有哪一方山水有她吞吐山河的气势之分毫?有哪一方山水有她从不骄躁,一贯谦虚朴素的风格之万一?有哪一方山水,磅礴大气得如此小心谨慎,毫不夸饰,从未张扬,安于静寂?有哪一方山水,如她酝酿出一场摧枯拉朽的暴风骤雨之后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哪一方山水能代她见证一条既赢了战争又能得到和平的革命之路的开辟?有哪一方山水,能与一种精神结合到水乳交融,分不出彼此的这种境界?有哪一方山水,就算她舍弃人,远离你,你依旧对她魂牵梦萦,不舍不弃,诚恳地愿将她长留心中

  一闯进来,就再也突不出去,也再不愿突了出去。山水阅不尽,遐想也无穷延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火渐明,其势喜人。山水依然,而人已非昨日。

  井冈千古!

江西井冈山简介

井冈山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毛主席说的就是井冈山。井冈山是著名的革命圣地,是红色文化的发扬地,有着悠久的历史。

  井冈山地处湘东赣西边界,距吉安市中心城区吉州区约130公里。我作为红色土地的儿女,有幸来到这里感受红色文化。早上六点钟我和我的同学们乘坐汽车出发,一个半小时后来到了井冈山。

  来到井冈山,光靠走路是不行的,还得靠车。我们进入景区,老师告诉我们先去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于是,我们乘坐了一会儿小车,走了一小段路,到达了目的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位于井冈山上的茨坪,是中国遗址性革命史类博物馆。我们按秩序进入博物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光辉的红色历史。博物馆内的藏品很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朱德朱爷爷在井冈山挑粮的扁担。工作人员跟我们讲,那个时候的朱爷爷已经四十多岁了,为了部队,为了新中国,自己不顾工作劳累,下山和同志们一起挑粮食。这根扁担,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依然闪耀着光辉。

  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要传承革命信念,共建和谐社会,复兴中华。

井冈山之行

  7月30日,我陪同爷爷经23个小时的展转到达了革命圣地——井冈山。井冈山,中国名山之一,朱、毛会师的地方;是一块红色的土地,绿色的宝库。“四面重峦山,五溪曲水萦。红根已深植,今日正繁荣”的宝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清1960年访问井冈山时,对井冈山发展的评价是:井冈山——革命山——旅游山——文化山。最高海拔2120米,主要景点有:茨坪、黄洋界、龙潭、五指峰。我们看到朱德总司令的题词:“中国第一山。”这倒不是说井冈山是世界第一高山,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其意不再山高。而是在中国乃至世界革命运动史上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

  我们赶到茨坪,茨坪是井冈山的中心,这方圆不到10公里的地方,是中国工农红军的诞生地,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当年亲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心脏。那里至今保留着数十处革命旧址,每寸土地都留下了革命先辈的足迹。首先参观大井的毛泽东、朱德、陈毅故居,工农政府旧址,小井的中国红军历史上第一所医院,黄洋界哨口战斗遗址,井冈山博物馆等。激发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缅怀他们为中国革命做出的丰功伟绩。

  井冈山山高林密,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上往下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大的城堡必经的关隘。我们参观了龙潭,龙潭共有十几峰,由于海拔太高,我们团队的老人也多,所以只登上了第一峰就坐缆车下山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上缆车,从山上往下看,有一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这里有很多的革命人文景观,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井冈山的自然景观同样令人叹为观止。景区内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主要景观的类型有:峰峦、山石、瀑布、溶洞、气象、高山田园风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温泉等八类。具有雄、险、秀、幽、奇的特色。可以春赏杜鹃、夏观云海,秋眺秀色,冬看雪景。尤以雄险的山势、奇特的飞瀑、磅礴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花而蜚声中外。一个融革命传统教育与风景旅游览胜为一体的新型旅游区已经形成。我领教了云海,但我没有能力来描绘;只能说:“啊,井冈山真美!”

  我们还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其中,烈士陵园使我感触最深。一踏进烈士陵园的大门,就有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感觉。聆听了导游的讲解,领会到“坚韧不拔的革命信念,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的拼搏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的井冈山精神。

  这就是我的井冈山之行。

天下第一山—井冈山

  井冈山,每一寸土地都洒着红军烈士的鲜血;井冈山,每一块石头都印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蓝天不语,大山作证。到“天下第一山”去看看,或许就能够感受一二了。天下第一山,就是五指峰。五指峰又叫井冈山,是一座普通的山峰,在茨坪镇东北侧。

  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两篇著作中都列举了发生在井冈山脚下的革命斗争,从此井冈山名闻天下。据说,井冈山脚下,有个小山村叫井冈山村。红军革命时期,这个小山村是革命的重要据点。仅因为这个原因,井冈山村数次遭到了反对动派的烧杀围剿,许多平白无辜的老俵都付出了生命。每次围剿之后,井冈山村周围就会冒出一簇簇新的坟茔,井冈山的英魂在呜泣。老俵牺牲无数,更不用说红军指战员了!

  幸运躲过劫难的老俵不忍心天天开门看见亲人的坟墓,夜夜做梦想着骨肉被屠杀的场景,纷纷流离他乡。到解放之前,井冈山村已成为废村。解放之后,人民政府在这里修建了一个水库,就是现在的井冈湖。 朱德元帅解放后重上井冈山时,当地领导请元帅题词。朱元帅面对着五指峰,略加思索,欣然写下“天下第一山”五个大字。

  身边的人员一时不解。朱元帅指指五指峰神色凝重地说,井冈山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下有红军造币厂,这是我们政府第一个造币厂。是啊,虽然五指峰只有海拔1586米,但天下谁人不识井冈山呢?天下谁人不被发生在井冈山的无数的开天劈地的创举感动着呢!

  后来,第四套10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就取自这座五指峰。有心的读者可以拿出这种绿色的100元人民币看一下,那气象巍峨山石阵列的山峰图案不像人右手手心朝着自己手握拳头的形状吗

游美丽如画的井冈山

  据说,井冈山的风景美丽如画,去过的人都流连忘返,井冈山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今年暑假,我和父母去了一趟井冈山,那里果真名不虚传。井冈山的最高峰有2120米,峰顶上云遮雾涌,神秘莫测。那里的环境很好:天空是蔚蓝的,几朵棉花似的白云点缀着天空,山上绿树成荫,树林中不时传来鸟儿欢快的啼啭和人们的赞美声。一条条曲曲折折的小路,把人们带进了丛林深处,一颗颗奇形怪状的百年老树,令人啧啧称奇。

  我们还去了井冈山的另外一个著名的景点—龙潭。龙潭有五个瀑布,水清澈见底,水面印衬着几颗参天大树的倒影,爸爸小心翼翼地带我踩进了水较浅的地方,我忍不住捧起水喝了好几口,感觉甜滋滋的。龙潭有一个奇特的瀑布,名叫仙女瀑,由于地壳的运动,让她自然形成了一个仙女的形象,正当我陶醉在这画一般的美景中时,天空突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虽然被淋湿了,但雨中的仙女瀑又别有一番风味,雨没持续多久,太阳出来了,两座隐隐约约的大山之间出现了一条七色的彩虹桥,我别提多高兴了,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彩虹呀!由于相机不是很专业,我没能把她照下来,但是我的心灵已经把她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在龙潭,我用相机记录了最欢快和最有趣的事,美景的照片也不少。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我们要离开龙潭了,我感到十分留恋,因为是龙潭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晚上,我们出去散散步,突然,一道亮光让我们把视线转向了天空,是闪电!我们都驻足观望:那闪电一会儿像龙的爪子,一会儿像鹿角,一会儿像树枝,一会儿像龟甲上的条纹……但都只出现一两秒钟就不见了。在城市里,从未有过这样令人惊醒动魄的闪电。井冈山的闪电可真是让我有些害怕啊!

  在井冈山玩了两天,我们要回去了。井冈山让我如痴如醉,那银色的瀑布、草木的芳香、奇异的闪电、参天的古树、优美的环境使我恋恋不舍。下次来井冈山时,我一定要把井冈山的美景都记录下来!

江西井冈山简介

井冈山

  当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从这里组建起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武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红色革命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了凝聚中华民族之魂的井冈山精神。这种精神,是激励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巨大力量。

  组工干部学习弘扬井冈山精神,就应结合辽源组织工作实际,真正把“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去。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组织部门是党委重要的工作部门,组工干部是“管干部的干部”,组织工作水平的高低、组工干部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以思想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成熟,以理论上的扎实保持信念上的坚定。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应对不良思潮的冲击,正确认识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坚定对党的正确领导的信赖,确保组织工作和组工干部队伍建设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组织工作的活力源泉。缺乏“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精神的组织工作是没有生命力的。当前,组织部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立足服务辽源转型发展大局,求真务实,敢为人先,在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基层党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上破解难题;把握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思路谋求新发展,用新理念促进新跨越。

  三是坚持艰苦奋斗。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学习和弘扬井冈山精神,就是要加快推进辽源经济转型中,着力巩固基础,建设班子,培养干部,延揽人才,营造环境,强化自身,为推进辽源“科学发展、加快转型、富民强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同时,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四是坚持服务群众。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表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无私奉献,是我们党无尽的力量源泉,在任何条件下,只要我们真正做到密切联系群众,处处关心群众,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当前,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组织工作的唯一标准,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和“组织部长下基层”等活动为载体,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始终做到心中想着群众、感情贴近群众、工作深入群众,全力服务党员、服务干部、服务人才、服务群众,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醉美井冈山

  暑假去旅游的第三天,我从九江来到了革命的发源地—井冈山。

  我们来到了井冈山脚下的售票处,坐上旅游公交车上山,来到了黄洋界哨口。1932年,蒋介石调来湖南的4个团来围剿红军,此时红军主力都离开了井冈山去往湖南,只留下一个连。但这个连最终守住了五个哨口,其中最有名的是黄洋界哨口。我们到哨口的时候,天空下起了小雨,哨口的路上都是石头,望过去就是湖南,这里还放着一门仿制的迫击炮。在这里仿佛要摸到云层

  我们接着去往龙潭,参观5口潭水和瀑布,我坐缆车前往最下面也是最美的仙女潭。来到这里,我看到了十几米高的瀑布,清澈的泉水,五潭和五瀑布是连接着的,从第一个瀑布流到最后的仙女潭。我们到达了仙女潭,这里的水清澈见底,瀑布有十几米高,正当我们要去参观上一口潭的时候,工作人员说:“索道即将关闭。”我们有坐上了缆车,回到入口。

  晚上,我们住在山下茨坪镇的澳源大酒店里。

  第二天,我们去往井冈山最有名的地方—笔架山。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到笔架山,不知井冈美。我们去往笔架山索道的入口处,坐“亚洲第一索道”去游览笔架山。

  10分钟后,缆车进入云雾之中,仿佛与天相接。15分钟后,我来到了笔架山,这里被云雾笼罩住,仿佛伸手就能摸到天。我来到了二号观景台,下面是用玻璃做的,很恐怖,我试了2次才跨了出去。

  10点我们下山,吃完午饭后,我们去竹盐商店买东西,14点,我们上了泉南高速,恋恋不舍地告别了井冈山。

美丽的井冈山

  朋友,你去过江西的井冈山吗

  听舅舅在电话里说井冈山是我国著名的红色革命圣地。我心里挺纳闷儿的,山就是山,除了绿色,怎么会是红色的呢?我心里带着许多疑问,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井冈山。咦!还真对。刚进井冈山,就看到了红红的几个大字。越往里走,红色就越多。井冈山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留有当年红军的足迹。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五指峰。五指峰是井冈山的主峰因山峰排列如五指而得名。山上原始森林茂密,莽莽苍苍,十分壮观。林下有龙庆河蜿蜒于五指山与笔架山之间,环境幽深。五指峰现尚无登山道路,人迹罕见,还是个“神秘世界”,人们只能站在隔岸的“观景台”上远望巍峨的雄姿。

  井冈山的景处多的数不清,还有:黄洋界、百竹园、龙潭、毛主席旧居、、、、、、

  希望你们以后有时间,就来井冈山玩吧!

  指导人:妈妈

江西井冈山简介

井冈山

  井冈山的山,山连山,山套山;井冈山的水,飞瀑隆隆,清泉涓涓。一代文豪郭沫若在游览井冈山后,挥笔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朱德同志也誉其为“天下第一山”。说得一点没错。

  在中国,井冈山这个名字可以说家喻户晓,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先后率领秋收起义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在这里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进行了建党、建军、建政等一系列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经历了向井冈山进军、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篇章,使井冈山享有“中国革命摇篮”的盛誉。

  在单位组织下,20多名同事怀着向往已久的心情,到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学习考察旅游。一路颠簸,我们来到了向往以久的革命圣地。我们乘车前往黄洋界参观,汽车沿着盘山公路快速向山上进发。满山都是翠绿欲滴的翠竹挺拔的青松,潺潺的流水,还有点缀在它们中间那不知名的红花,俨然就是一个再生的“桃花源”,大家忍不住翘首向车窗外观望。当我们还意犹未尽时,车已经到了黄洋界哨口。

  黄洋界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五大哨口之一,革命领袖毛泽东主席那首《西江月井冈山》的千古绝唱的诗篇镌刻在纪念碑上。我站在黄洋界昔日的战壕里,抚摸当年令敌人丧胆的山炮,望着脚下的群山深壑,自己仿佛置身于鼓角声中,与红军战士一道筑起黄洋界上的钢墙铁壁,与敌人进行战斗。侧耳细听,那轰隆的炮声,嘹亮的鼓声,不仅是向敌人进攻的命令,更是向我们这年轻一代人发出建设中国小康社会的动员令。

  井冈山群山连绵,巍峨多姿,林海无际,翠竹葱茏。沿山路盘旋而上,山高路窄,弯多坡陡,穿行在群山之间,看流云涌动,听溪流潺潺,观瀑布飞流直下,你不得不叹服井冈山的壮丽多姿。

  井冈山有五井,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皆因被群山环绕、宛若井状而得名,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庄,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革命军上井冈山首先到达这里。这里有毛泽东同志旧居,红军医务所旧址等,是当年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同志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屋里有一堵被敌人枪炮打得伤痕累累的残墙,是1929年2月,这栋房屋被敌人烧毁时仅剩的,1960年按原貌修复,将残墙嵌入新墙之中。新旧对比,敌人对井冈山的疯狂烧杀和红军的殊死拼搏便昭然若现,成为历史的见证。

  红军小道,蜿蜒在树木茂盛的崇山峻岭中,是井冈山军民为运送粮食和枪枝弹药,披荆斩棘,踏出的一条羊肠小道。走在红军走过的小道上,我们无比激动和自豪。这条小道漫长曲折,起伏不平,虽被铺上了石块,在陡峭处修建了台阶,比当时的红军小道拓宽了许多,好走许多,但有的地方在悬崖峭壁上,只有一尺宽,稍不慎就会坠入万丈深谷,有的地方须弯腰驼背行走,因为头一抬,就可能碰到山崖。我们提心吊胆,小心谨慎,虽轻装而行,走走歇歇,但个个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花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回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叹,我们在晴天丽日里,徒手走,就疲惫不堪,井冈山军民却更多地要在雨雪天气或天黑时,挑着上百斤的粮食或弹药上山,该是何等艰难。是呀,走过先烈走过的路,才真切体会到“崎岖”的涵义、“跋涉”的艰辛、“艰苦卓绝”的可贵和信念坚定的强大力量。

  接着我们来到了革命博物馆。在那庄严肃穆的展厅里,首先映入帘的是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题字,是那么的潇洒苍劲。那已褪色的布满了弹孔的,由镰刀和铁锤组成图案的旗帜,是那么的令我思绪奋勇,心潮澎湃。正是这镰刀在呼啸着,要割断旧世界的一切枷锁;正是这铁锤在呐喊着,要砸碎一个旧的岁月。中国,因为有了这面旗帜的指引,从此走出了漫漫长夜。中国人民,因为有了这面旗帜的指引,从此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还有那带血迹的红军臂章,小井红军医院的残迹,为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牺牲的红军将士和被土匪枪杀的群众照片……随着解说员的悲壮解说,我们的思绪进入了血与火的井冈山革命根据斗争中。

  我们意尤未尽的返回酒店,吃过晚饭,返回房间,脑海中还在浮现今天的所见,一整天的番山越岭很快让我进入梦想。经过一夜的恢复,第二天刚刚亮,我们就开始了龙潭之旅。龙潭位距江西茨坪西北面七公里,由五龙潭和金狮面两个景区组成,是以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景区。五神河是龙潭“五潭十八瀑”的源泉。溪水冲击小井峡谷后,陡然跌落绝壁之下,又连续飞下四级断崖,形成梯状的五个气势磅礴的瀑布和深潭,这就是碧玉、金锁、珍珠、飞凤、仙女等五潭五瀑。细察五潭,碧水泱泱,树影幢幢,崖壁如刀削斧凿,崖脚怪石,汀芷竞秀,绿荫覆盖四周。仰观五瀑,潭潭无俗水,瀑瀑似神女,随景畅想曲,千姿心中意。著名画家陆俨少,丁巳年夏日游历龙潭绘画时,看到龙潭便惊叹不已,既绘画又作诗记兴云:

  跷下已惊壑转雷,更于九夏觉风寒。

  龙蟠谷底天矫下,尾祯苍岩欲锁难。

  百丈飞流流不竭,半天直下起风雷。

  问渠那得许多水,为有源头万万山。

  游龙潭是随着瀑布的声音一路下行,当来到观龙潭瀑布的观景台,站在观景台看过去,只见瀑布水流从山涧上滚涌而来,飞流直下,犹如一条白练凌空垂挂于碧玉潭上。这让我不禁想起了一首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一边欣赏着这些落在人间的“银河”,一边听着导游的讲解,这才知道,碧玉潭瀑布落差67米,始宽6米,终宽17米,三面危崖如削,喷珠吐玉,飞落绿苔,水声震耳,浓雾如烟,因潭面如翡翠碧玉,故名碧玉潭,是井冈山最壮观的瀑布之一。知道了这些,我更加觉得碧玉潭瀑布不同凡响,接下去的是金锁、珍珠、飞凤、仙女等五潭瀑布,她们各具神态,或秀美、或壮观,她们隐身于山峦,与天地连为一体,形成自然界的一道壮观。

  旅游的最后,我们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牺牲的烈士的名字都刻在四周墙壁上,周围摆满了敬献的花圈。烈士陵园后面山顶上是井冈山烈士纪念碑,碑高27米,寓意27年创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碑的上端是用金属做成的形态各异的圆柱,闪闪发亮,寓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纪念碑底座上的浮雕再现了井岗山革命斗争史,那浴血罗宵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副前赴后继、激战的画面,各个人物栩栩如生,那名红军指挥员,左手揽扶着多伤的战友、右手拿着武器指向前方,侧过头,瞪着眼睛,张着嘴在召唤战友,同时也是在召唤后来人,号召我们加入他们的队伍,完成他们未尽的伟业。

  我驻足山顶,环视四野,回想这两天的所见所闻,感慨万千。当年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红军战士,大多已作古,少数健在的,也已年逾古稀。他们的战斗经历,无论是领袖的文韬武略,英雄的赤胆忠诚,还是志士的坚贞不谕,仁人的满腔碧血、不仅谱写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赞歌,而且给后人留下了无价的精神瑰宝。我们充满了对这块土地的敬仰并誓言要把井冈山精神发扬光大,继承到底。

  在纪念碑前,我们紧密团结,如钢似铁;在党的旗帜下,我们昂首挺胸,如松似柏。

介绍井冈山的历史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1950年设立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井冈山省辖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撤县设市。井冈山市管辖21个乡镇场街道106个。有人口16。3万人,国土面积1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5。26万亩,林地168万亩。

  毛泽东、朱德等来到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井冈山的山势宏伟,地形复杂,主要山峰海拔在千米以上。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红色经典诗词30首

对老师的感谢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