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每章知识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分散在自然地理各章节中,是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和高考关注的热点之一。复习时要将与自然灾害有关知识通过整合,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专题知识体系。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与地理环境因素直接关联,按成因可分为天文灾害、气象气候灾害和地质地貌灾害。

  天文灾害

  太阳活动的表现、标志、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太阳活动的表现分别是黑子和耀斑的增多,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极大年(太阳黑子增多,耀斑增强的年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天文灾害:①电离层扰动,给通信、导航、定位带来影响;②导致气候异常,危及人类的健康;③高能粒子会对在空间运行的航天器及对宇航员产生辐射损伤。

高一地理必修一每章知识点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知识摘要

  1.天体和天体系统

  2.天体类型及特征

  3.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5.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以及地球拥有生命的条件

  知识结构

  一、 宇宙

  1、天体:概念和类型

  2、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

  二、太阳

  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

  A光球层:太阳黑子

  B色球层:耀斑和日饵

  C日冕层:太阳风

  (2) 对地球的影响

  A 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

  B 磁暴和极光

  C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二、 地球

  1、普通性

  (1)九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

  (2)按结构分类,属于类地行星

  2、特殊性

  (1)有生命存在

  (2)有生命存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知识摘要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地转偏向力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日界线

  知识结构

  一、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向下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反之

  (2)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04秒

  (3)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2、意义

  (1)产生昼夜交替

  (2)产生时差:

  A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B时区的划分:全球每隔15度划分成一个时区全球划分成24个时区

  C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D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度经线重合,西比东日期多一天

  (3)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向

  知识摘要

  1.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轨道等特征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知识结构

  一、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 方向:自西向东

  (2)速度: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3)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2、黄赤交角

  (1)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2)度数:目前是23°26′

  (3)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2)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3)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候温四季

  第二章

  知识摘要

  1.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2. 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 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 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

  知识结构

  一、 大气的成分

  1、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

  2、水气

  3、固体杂质

  二、大气圈的结构

  1、对流层

  2、平流层

  3、高层大气

  三、大气运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2、水平运动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3、水平运动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四、大气水平运动受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原始风向、风速

  2、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3、摩擦力:改变风向,减小风速

  五、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纬、中纬、高纬

  2、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分布: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六、海陆分布影响环流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1)一月,大陆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

  (2)七月,大陆上是低压,海洋上是高压

  2、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七、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2、气旋与反气旋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新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机关食堂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