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日记300篇简短版2022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驻村日记300篇简短版2022

简短的驻村工作日记

  六点钟时,我们就起床了。住在村里,啥时天明了,啥时就是起床的时间。我和马师商量了半天,今天我们该做啥工作呢?马师说:整天呆在群众中,如果不干些事,总觉得群众会在背后骂你,在单位这种感觉是体会不出来的。他还告诉我,说李部长刚来电话了,问能不能在村里办次产业培训班?我们便和村支书探讨了半天。

  看得出来人家是有些为难的。论说这办培训班应该是件好事,但为啥基层不是很欢迎呢?原因是就在上个月,就业局刚在村里办了一次班。时下农村的情况,我也是知道的,平时村里就剩些所谓的387061人群了,总不能老是让这些人参加这种空对空的培训吧

  我看得出来,田支书很是为难:不同意呢人家是好意,同意呢又不愿搞这个形式。我便劝他忙去,我们自己去随便看看。

  我和马师便想去到那个正在筹建的散养鸡场看看,到底是咋回事,喊了半年咋还没见鸡的影子呢!

  昨天的雨使后坡很是泥泞,我们还是坚持去了。在原上,除了看到树起的铁丝网和一间简易蓝顶房子外,我们没有遇到一个人。但是我似乎已看到了满山遍野的乌鸡在啄食青草的景象,很是兴奋地鼓动马师一起再往山顶走。雨后的露水很深,以至于我们的裤子已湿了半截。我便折下一根树枝在前抽打露水开路,以让马师坚持我似乎有些莽撞的决定,和我走到底。

  看着是一座小山头,不料走过去又是一座山头。我对马师说:权当我们在登山锻炼呢!好在快到山顶了,有人在喊我,一看原来是老支书。老支书和我认识了几十年,他在带人在此清理山场,说县上在此搞飞播。我们便凑到一起,向他请教我们该怎么抓产业扶贫。他说他干了一辈子村干部,也很茫然,最早刚承包到户时,家家让种油桐,确实香了了一阵子,现在满山遍野油桐都没人摘了。前几年让养猪,村里给逮猪娃、送饲料,过后群众把猪一卖又空圏了。市场这东西谁都难以把握啊!弄不好干部出力不讨好,会挨骂呢!

  晚上,我们在食用菌大户段爱民家聊天,再次体会出了田支书的难处。现在农村剩下的贫困户,多数都是家里有人因病因残而拖住了一家子。年轻的精明的跑到城里打工去了,一部分真正的产业户已不是贫困人群,他们也不需要培训。而一些贫困户,即使培训了也是白培训。因为他们缺乏的不仅仅是是空头理论知识啊!

  段爱民告诉我们,他尽管务了一万多袋食用菌,也只是和出外打工赚的的钱不差上下,好处一点,就是能照顾家里老人。

  在村里搞经营,不但挣了钱,而且照顾了家里老人。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状态么!

驻村日记300篇简短版2022

简短的驻村工作日记

  今天的天气不错,同建档立卡户签订了肥猪收购协议的企业要到民乐村磨岗箐组买猪。上午9点,企业的2名工作人员驾驶着一辆小卡车来到村委会,村书记吴其林、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付啟师、梅子镇农业服务中心杨昌顺和我也一同前往磨岗箐,一来可以带领企业到养猪的建档立卡户家中,二来还要查看和督促一下磨岗箐组的各项工作。

  磨岗箐组今年正在实施村组道路硬化项目,原来崎岖狭窄的道路已被修整得平坦宽敞,下个月施工队就要来进行最后的水泥路面硬化。20多分钟后,我们驱车来到了磨岗箐组,才进寨子,就看到一幅正在采烟、扎烟、烤烟的热火朝天场面,种植有烤烟的村民每户人家都有1至2个劳动力参与到其中,烟地里,烤房边,大家满脸笑容一边聊着天一边劳动着。烤烟是磨岗箐组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大家苦在身上、乐在心底。一位正在烤房边扎烟的中年妇女和我们开玩笑说:我扎的不是烟,是一张张人民币呀!

  烤烟房的附近是正在建设中的小组活动室,建筑面积80平米,计划投资10.8万元。吴其林和杨昌顺把磨岗箐小组长和自建委员会成员们召集起来,大伙一番商议后,针对怎样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建设进度提出了合理的方式方法。接着大伙就顺着寨子一路查看正在建设的小组内串户路硬化项目的实施情况,大部分工程已经完工,只有小部分因为上周大雨导致局部滑坡而未完工,需要先在滑坡区域修建挡墙后再进行路面硬化。

  吴书记他们在查看小组活动室和串户路硬化的同时,我和付啟师带领着企业到建档立卡户家收购肥猪,企业的收购标准是肥猪不得少于100公斤。今天在磨岗箐共收购到肥猪8头,最轻的120公斤,最重的230公斤,企业向村民支付购猪款后,还现场发放了每头猪400元的国家扶贫补助款。

  前几年有位在磨黑镇某村任新农村指导员的老大哥告诉我:村上的工作就是一锅杂菜汤,繁杂得很,不过每一件都很有意思,你每做好一件,心底都会十分的开心。当时觉得这位老大哥说得轻描淡写,现在我才真正体会到他说得字字真切。这半年来,我也体会到了村干部的不容易,希望今后各级各部门能多方争取,尽快提高他们的待遇。

2020年驻村日记范文

  驻村的工作,从政治的角度,赋予了太多的情怀在里面。新疆从20xx年开始待现在已经开展了第五轮了,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还会继续五年、十年,我个人不乐观地估计,很可能会用一代人的时间去做这件事。之所以不乐观,是因为对驻村的个人来说,对家庭、孩子、父母都是一种不公平。毕竟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而不一个人伟大无私到可以抛妻弃子、对自己的父母妻儿不管不顾地为了别人的家庭幸福全力以赴。但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这个特殊的时期,被迫做着这些看上去确实是有悖人伦的工作。只有极少数人有魄力以辞去工作的方式拒绝这样的特殊工作安排,大多数人不得不为了五斗米而折腰。

  到村里半个多月,逐步熟悉了工作内容和日常流程。我们的工作目前主要有三项。一是综合治理,实际上就是维稳。与此相关的工作最多,会议、研判、线索核查、走访等所有工作基本上都与此有关。二是群众工作,走访、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体性活动等,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形式和最根本的体现,也是察言观色发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三是扶贫,这项各种目前基本上是务虚的多,因为前几年能做的都做完了,村民从土房子到住进钢筋水泥建造的抗震安居房,尘土飞扬的泥巴路变成双车道柏油马路,且通到每一家门口,村子里面的主要道路都有太阳能路灯,家家使用上了自来水,改变了南疆人几千上万年的饮水历史。去年核桃滞销,机关发动员工买高价核桃,解决村民的市场之急。孩子从幼儿园开始享受完全的义务教育,从入学到高中毕业,包括吃饭、穿衣一应俱全,从某程度上来说,政府已经做了完全的保姆,只差帮忙农民种地和收割,然后让农民坐在那等着拿勺子喂他们吃的地步了,几千年来之未有。驻村已经第五个年头,每年几十上百亿的资金砸进去,我今年到村里面没有看到应有的富裕,无论是物质面貌还是精神面貌都还显得相当匮乏,村里面的贫困户依旧家徒四壁。这种输血式的扶贫进一步加剧了部分人的惰性,因为有相当一部分都在领低保,我知道的有一家10口人领取低保,这家人是我走访过程中见到的家里相当干净整洁的家庭之一,这家人的衣着绝对是村子里面最光鲜的家庭之一,我们是不是该对这种输血式扶贫进行反思。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驻村工作意义非凡,引领村民从近乎农奴的时代到现代社会,将广大乡村畸形的极端宗教意识形态引导规范到世俗化社会生活形态。这一但确实做到了,乡村文明实现跨越式进步。广大的乡村由以前的黑色罩袍到现在鲜艳的服饰,从以前禁止任何娱乐到现在歌舞升平,从以前遵照神的旨意随意娶妻、休妻再娶到现在按照法律领取结婚证结婚;从以前没事就造人家家四五个孩子到现在开始计划生育…………,确实是实现了历史性的进步。

  从溜须的角度来说,我们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亲身经历了这一伟大时代变革进程。但对于我们这些必须面对各种琐碎具体工作的人员来说,心理经常会有一万个某某某在奔腾咆哮:应付上交各种奇葩的表格,很多时候这些表格设计的非常不合理,多属于无效工作,但是一旦任务安排下来,经常会要求一个小时内上交,不交就在群里面咆哮、威胁、通报,把小鬼的难产、扯虎皮拉大旗的本领发挥到极致,一个小小的工作人员时常打电话威胁、约谈等方式羞辱自治区下派的厅级领导。其次是会议多,多到领导分身乏术的地步,会议很重要,俗话说群众工作无小事,但领导召集的会议往往比群众工作重要的多,也比群众工作多得多。经常是没有征兆地召集各种会议,甚至是在三更半夜的时候临时在村委会门口的视频监控下集合一下,满足某些近乎*人员的窥探心理,有工作组人员戏谑地说,忙的都没有时间干正事了。三是不胜其烦的无效沟通,为了显示各项工作的重要性,每个乡上的工作人员都建立一个到若干个QQ群、微信群,传达各种通知、指示、精神,且要求时时刻刻留意查看,时刻要求回复,粗略地数了一下,不下十个群,手机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地震动提示着有信息进来,比工作人员更加辛苦的要数手机了。四是全覆盖下的四同三送,同睡成了的形式,有没有同睡作为全覆盖工作的标准和准则,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色,一个地域有一个地域的特点,从客观的角度来讲,当一个极左或极右的思维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候,我相信*就会被淹没。每一个伟大时代的政治运动莫不如此,魏玛共和国时期、大跃进、*时代无不是这样。

  生在了这个时代,赶上了这个运动,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驻村日记300篇简短版2022

简短的驻村工作日记

  9月8日,我陪同桂源电力、贺州市公安局八步分局城北派出所的领导到八步街道三加村、拱桥村8户贫困户的家中送去了他们单位捐赠的电视机。按照工作安排,今天必须帮助8户贫困户安装上卫星接收器,让他们能够收看电视。

  一大早,我联系好荣盛电子安装师傅,带好相关设备及工具,按照制定的安装顺序入户安装,第一户来到了拱桥邹敏家中。她是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一个人带有两个小孩,因家中条件困难,一直不能收看电视,我和安装师傅爬上楼顶,选好安装位置。因其居住的房子被周边房子阻挡,电视信号一直不是很好,经过1个小时的努力,终于选到了信号好的位置,接上信号接收器,电视有频道了。打开少儿频道,正在播放动画片,两个小孩很高兴,邹敏脸上也露出笑容。随后安装师傅教她使用方法,离开之际,邹敏一直说着感谢的话。虽然我身上衣服已被汗水打湿,但心里很欣慰。在顺利安装好第二户,我们开车30分钟到了贫困户蓝亚芬家中。因山区信号不好,经过半小时的寻找信号源,最后才顺利接通。由于有了前两次的安装经验,接下来的安装工作就进行得很顺利,当第8个贫困户家中的电视机接通信号,能正常收看电视时,已经是晚上7点了。

  安装结束后我还与荣盛电子协商好信号接收器的后续维修问题,确保我们的贫困户今后能顺利收看电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打扫家务日记150字

做核酸的日记350字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