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驻村工作队谈心谈话记录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民情日记

  在南港镇小坪村的这些天来驻村,收获了很多正能量。

  镇村干部作风正派,让我感受很深。

  我们村的一名村干部有个姑姑叫邹友香,患有精神疾病,丈夫也有肺病,两个女儿一个出嫁,一个还在念书,家庭条件很不好,所以我们考虑把邹友香列入了贫困户候选名单,但当在全村户主大会上表决时,我看到这名村干部悄悄的走开了,经过民主评议邹友香没有被列入最终的贫困户名单,后来我问他投票的时候你为什么离开,他说:“我帮我姑父安排了工作,一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应该达不到入选的条件,我不离开,村民投票的时候肯定会看我脸色,我想还是把名额让给更困难的人吧”。

  村组之间没有了宗族派系之争,保证了贫困户推选的公平公正。

  召开贫困户民主推选大会的时候,开始我们很担心,担心会有宗族派系,大家各推各的,脱离实际情况,但是事实却相反,参会的户主都踊跃发言,纷纷提出最困难的人选,场面热烈,令人动容。

  老党员觉悟高,积极配合扶贫队工作。

  我们有个老党员叫吴根秀,有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几年前因在工地上出意外,造成高位截瘫,年俞70的吴根秀每天要照顾瘫痪的儿子,本身又没有经济来源,她儿媳多次找到我们,说明她家的情况。但工作队考虑到他另外两个儿子在上高开店做生意,条件尚可,我们就没有把她列入贫困户最终名单,我们上门拜访吴根秀本人,简单说明了情况,她没有任何怨言,只是一个劲的说理解我们的工作,不要考虑她,村里还有比她更困难的。

  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每一次感动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洗礼,满满的正能量让人精神倍增,包括县督查组的督查,镇主要领导跟工作队人员一起加班,即是督促,也是鼓劲。有理由相信,在如此实的作风下,“扶真贫,真扶贫”的目标一定能达成。

与驻村工作队谈心谈话记录

下乡驻村民情日记范文

  莲池村熊家、拴田坳两个村民组及村委所在地因水源不足造成饮水非常困难,每3天只能供水1个小时。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到岗后,决定将解决饮水困难作为办理的第一件实事。

  吃过午饭后,省党建扶贫工作队(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全体队员与村干部张召政、王东、徐照兵一起到熊家村民组再次寻找水源,终于找到了2个取水点。并现场讨论出方案:将2个水源与原水源一同引到蓄水池。经测算,需水管近700米、建1立方米的蓄水池2个,仅物资就需要资金6500元。

  我们同村干部商量:我们出资购买物资,群众投工投劳建设。村干部召开群众会说了我们的想法后,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认同。

  驻村感言:要实现减贫摘帽、同步小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如果这件事办好了,不仅解了村民的渴,而且甜了我们的心。

驻村民情日记走访记录

  在村委会听取了村支书段长斌书记对全村情况的简要介绍。该村现有7个村民小组,农户467户,人口1691人,劳动力918人,耕地5002亩,人均2.96亩。村党支部共有9个党小组,党员64名。其中女党员14名,45岁以下的中青年党员23名,60岁以上的老党员23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6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40名。全村主导产业以玉米制种、养殖、劳务为主,2011年全村农户纯收入达到1257.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09元。

  在了解清楚小庄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区统计局局班子和村班子进行了座谈。从全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思路、党员带头示范、设施农业、种、养殖品种、致富门路、致富信息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摸清了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帮助村上明确了种植、养殖结构调整的方向,制定了具体的项目建设,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区统计局局班子和村班子座谈座谈会完后,我深入到我的联系户2组的贾生有家中,听他亮家底、说困难、谈打算,较为详细的掌握了他的基本情况。结合他个人的实际情况,帮助他分析贫困原因,制定年度帮扶计划,积极开展帮扶活动,送去价值200元的春播用化肥2袋。

  贾生有,70岁,户主,长期患有气管炎病,家庭现有3口人;妻子63岁,身患肺气肿重病;儿子40岁,在铁通公司打工。家中只有1个劳动力,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养业和外出务工,20**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

  通过几次的走访,并与村干部深入交谈,我认为,造成贾生有家贫困的主要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妻子身患重病,自己也有病,两人长期看病,花去了家中多年的积蓄。二是家中耕地面积少,加之劳动力缺乏,家庭收入比较单一。帮助贾生有制定致富规划

  针对以上致贫原因,结合金佛寺镇小庄村发展总体规划,经与贾生有本人沟通,自己为该户制定了年度家庭增收计划,调整种植结构,扩大四季豆种植面积,改良羊养殖品种,针对小庄村离****近的实际,扩大养殖数量,增加家庭收入。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能够用最短的时间帮助困难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扩宽眼界视野,最终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也决心以这次行动为契机,抓紧抓好当前工作,帮助贾生有谋划好长远出路,使这次行动真正做到联村联户联心、为民富民惠民。对民情日记的思考2012年3月10日星期六晴一篇篇民情日记中的三言两语震颤心尖,让心灵得到洗礼。那种力量感和带给我们的厚重思考,是再华丽的文字也无法给予的。

  当一场如火如荼的活动宣告一段落时,我们的目光却无法从那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民情日记”中移开。“屋内昏暗,家徒四壁,大家眼圈立刻红了,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不忍多待。”这是一名干部民情日记中的一段话。类似的话语,在民情日记中常常出现,三言两语却震颤心尖,令人眼眶湿润。在这场由政府推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我们的领导和干部们能够俯下身子,问百姓冷暖,为民办实事。透过民情日记中的一些感性文字,能真切地感受到,我们与百姓的心贴得很近很近。只有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能缩短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只有亲自沉下去,才能感受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肩上的担子到底有多重。这应该就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工程”的其中的要义之一吧。在带队参加的干部中,有很多省级领导和县级领导。当看到他们俯下身子与百姓交流时,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公仆人性化的流露。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在很多领导干部分管和主管的单位里,基层员工却很少能够看到他们的身影。有人曾戏言:基层的想找领导沟通、交流,反映问题,比医院里排队挂专家号都难。因为,有些领导干部有开不完的会、吃不完的宴席、出不完的差……其实,在单位里,我们的党员干部更应该沉到本单位的基层一线去。如果每位领导都能够俯下身来,沉到基层去,整个社会的基层问题不就都好解决吗?能否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一项深入到本单位基层去的活动?既解决下基层活动更广泛的参与性问题,又可以听到最真切的声音。当前,改革进入关键期,如何凝聚人心,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改革攻坚战,最大程度减少改革风险,这是摆在全体党员干部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下到基层去,把基层的声音带上来,把民意带上来,在新时期里,更加地做好密切联系群众这篇文章,您的决策将会更加贴近民众,您的决策才不会偏离改革的方向。

驻村工作日志范文

  3月20日下午,嘎兰社区领导向我反映了关于嘎兰社区原委员玉娇同志任职期间部分工资(从 1月至 11月,共计23个月,23000元)没领到,反映多次,至今没得到解决的问题。通过核实,确有此事,按照相关规定,她的这部分工资是应该要发放的。时隔几年,这个事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应该要有个说法,同时要妥善解决好此事。

  于是,今天上午我到市民政局找基层政权分管领导咨询如何解决原社区干部工资拖欠的问题。经咨询后,我又及时向街道工委岩叫书记、岩应副书记作了汇报。

  下午,接到岩应副书记的电话,玉娇同志工资问题经街道工委研究,同意补发。得知事情能够妥善解决,心里真是高兴。为群众办实事不是挂在口头上的,只有做了,才是真真正正的察民情,解民忧。玉娇同志工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的事情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

  真真正正地察民情,解民忧

  4月16日,今天中午我到昆罕新寨村走访,其中在走访苦难户岩温和家了解情况时,给我了不小的触动,一家人从年初忙到年尾只为了能供养子女就学,所以在生活上就特别地拮据。岩温和告诉我:他们家一共六口人,有四个孩子,其中一个在家跟他务农、一人在昆明上大学、两个在景洪上高中,所以土地主要就靠他们夫妻俩在家耕种。据了解,岩温和一家还养了6头猪,为了贴补家用,有时岩温和还到外面打工挣钱,所以养殖牲畜的重任落到了妻子一人头上,我在和岩温和的言语交谈中可以明显看出他对妻子的心爱与感激。

  “为了这个家,为了三个孩子能顺利完成学业,他再苦再累也值,只是苦于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一技之长,只能靠干苦力活养家糊口。”岩温和告诉我道,“只要孩子能读得上去,我就会供到底,让他们走出这个大山。”我听了他的这番苦心话对他说:“不要太过于辛苦,自己的身体要紧,把身体苦垮了家就完了。”我只有这两句只言片语,因为我被感动得有些说不出话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一定要加大困难户的帮扶力度,我心中又慢慢地树立了一支旗帜。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4月22日 星期二 晴

  4月22日,我为寻找适宜的种植项目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对所在村委会辖区村寨土地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及时与从事种植行业人士交流信息,力争创造合作条件,引进合作项目。在得知村委会辖区党片村民小组还有田地适宜种植合作项目时,我向该村村民邵文林详细了解当地的气温、道路交通、田地面积及使用情况、水源灌溉及现在的租金价格等情况,并将此信息用电话及时联系景洪市搞火龙果种植的朱老板。朱老板得到此信息后很感兴趣,表示近期上来考察洽谈。如此项目合作成功,该村小组的田地及人力资源将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较大价值,村民将得到一笔笔可观的田地租金和工资、管理费等收入,这样一来就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引导村民走上“小康”路,过上幸福生活。

2020年驻村工作队民情日记

  这些天,我一直想怎么把*村老百姓反映修路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因为从*乡大庄村川杨公路至8公里通村公路盘山而上,路面凹凸不平,曲折难行,严重困扰着山上的村民们。为此,上周我向单位的秦国祥主任和傅增泰副主任求助,求他们出面协调解决,他们十分乐意,要求我先到民和县交通部门了解清楚,然后协调有关领导解决。为此,我和仲副乡长他们商议今天到民和县交通局去查查这个项目是否上报省、市交通部门。

  一大早,我、仲副乡长和民和县委宣传部孟永宏干事一起来到了县交通局。我们的孟干事在县上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他和县交通局办公室主任也很熟。但是我们到的不巧,办公室主任正在旁边的会议室开会,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值班的工作人员。孟干事让那位同志悄悄叫一下主任,说宣传部小孟来找。不一会儿主任来了,是个女的,很热情。我们说明来意后,她出门叫来一个负责项目工作的女同志,让他给我们查查。那位干事也很热情,让我们在主任办公室喝茶等会儿,她去查资料。不一会儿,她拿着一张表来了,边给我看表边说这个项目已上报到省交通厅,有望下达。但是,他说你们自己跑跑,项目可能批得早,没准明年能实施。听到这我的心里踏实多了,因为我一直担心这个项目如果没上报,我的单位领导们不好协调。此前我心里一直有个打算,如果这个项目已上报至省交通厅,我就请求我们的傅增泰副主任给省交通厅陶永利副厅长说说,他是傅主任的老部下,而且也是我在化隆县时的县级领导,这个事他肯定会帮忙。我详细看了一下表格,这个项目叫川杨公路至大库土公路,建设性质为改建4级,建设规模为8.35公里,计划投资292万。和乡上打的报告一对照,有点不一样。我仔细看了看,原来乡上的报告里面还包括从*村另行通往川杨公路 处的16公里改建路。乡党委马书记也给我说过此事,希望把通往大库土村的公路也一并争取解决了。

  回到乡上我立即给马书记和梅乡长汇报了此事。他们让我给傅主任说说,后天带我们去省交通厅见见陶厅长。我当即挂通傅主任电话说了此事,他满口应允,让我们后天去西宁。

  商量完去省交通厅的事,我顺便邀请马书记和梅乡长参加国家电网青海检修公司明天来*小学开展“萤火虫”微公益活动。他们很乐意,决定由梅乡长参加。

  这个事也是我自从进驻*村开展工作最欣慰的一件事,也是我和帮扶组的同志们即将要办的第一件实事。为了把这个企业的捐助拉到*小学,我再三劝说老师兼青海省慈善义工协会会员的朋友,并和帮扶组的同志们到学校搜集整理文字和影像材料,及时上传给了他们。朋友也实心帮忙,很卖力的把这个事办成了,而且早上通知我明天就要来了,这让我十分感动。以前很羡慕他们经常开展公益救助活动,也有好几次想去参加。但一方面是因工作脱不开身,另一方面还是缺乏勇气的原因。做公益事业,为社会奉献爱心本来是个好事,但不知为什么有时候心血来潮,但真的要去参加的时候,却总是缺乏一股勇气。想到这里,我真的觉得朋友们的爱心举动精神可嘉,勇气也可嘉,自己比起他们差远了。

  (晚22时30分于*乡*村)

驻村工作队员民情日记

  随着炎炎七月的来到,北方地区也进入了雨季,近期持续性降雨天气给广大村民们的农作物带来了生机,老乡们都很高兴。当然,这样的天气也给居住在陈旧房屋的村民们带来了威胁,泥淋的道路使村民们出行相当不便。为避免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我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开始对每个自然村进行雨季防洪防汛排查工作,大力宣传防汛减灾知识,减少雨季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安全度过汛期。

  今天一天都在村里入户走访排查安全隐患,下午5点多的时候接到后营村村民池振华的电话,其家门口因降雨量大,排水不畅通,导致积水严重,池振华和郑振华两家人都出不了门,雨水已经上了郑振华家院墙的三分之一了,并且现在还在持续下雨,怕院墙承受不住导致塌陷,希望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能给与帮助。我接到电话后马上组织驻村工作队前往现场进行了查看,随后组织大家挖出水路线,整整80多米的出水渠在大家一个多小时的奋战下终于挖好了,大家又开始忙着排水,在晚上七点多的时候池振华和郑振华家门前的积水已被清理干净,郑振华家的院墙安全也得到了保障。村民池振华握着我的手说:“真是感谢你们,我自己腿脚也不好,自己得弄到什么时候啊,你们下乡干部真是给我们做出了好榜样!”看着队员们全身都湿透了,我心里感触良多,队员们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真真的打动了广大村民,我坚信以我们每个人这样的工作态度和为民解忧的朝气一定能把各项工作都圆满完成,真正的和广大群众“打成一片”。

变“驻村”为“助村”用真心解民忧!驻村民情日记怎么写

  9点半,我们一行3人来到了谢桥村姚方祥家走访,走进姚方祥家后,姚方祥急忙放下手中正在清洗的衣服,给我们到上茶水,并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我坐定后,与姚方祥拉起了家常,向他了解他家的生产生活情况,寻问党的各项政策落实得满意不满意。交谈中我得知,他的四个子女都出去了,现在只有他一个人住家里。他对我们说:“现在党的政策好,种田有补贴,生病了可以报合作医疗,老了还有养老保险金。”

  当我们问起他是否拿到养老保险金时,老人高兴地说:“他们的孩子们都给他们交了,他现在每个月都能领五十多块钱。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农村人的坚强!

驻村工作民情日记

  2月20日 晴转阴

  清晨,村支书张吉江同志急匆匆的赶到村里大队部我们的住处,告诉我村里昨天晚上发生了一起煤气中毒事故,一对刚结婚四个月的年轻夫妇不幸在家中煤气中毒,妇女当场死亡,男子送去医院抢救。得知这一消息,我带领工作组成员直奔死者家中进行慰问。看到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逝去,我的心里特别难受,为她24岁如花的年轻生命的陨落感到深深地惋惜。但是,我更担忧的是村民生火取暖的安全问题。担心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从死者家回来,我马上安排工作组其他成员针对农村生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的情况,搜集相关的煤气中毒的预防常识,准备在村里的公告栏中张贴,并且打印出来发放到每户村民手上,对村民宣传预防煤气中毒以及抢救的措施,防止这样的惨剧再次发生。

  2月23日 晴

  今天上午我带领工作组成员到村里孩子上学的“五王庄中心小学”进行走访。与该校的丁校长和教务主任进行了座谈。了解了学校目前的年级设置、师资力量以及生源情况。得知该校的硬件设施比较薄弱,师资队伍年龄老化,学生生源不足,仅有一百多名学生在该校就读。农村的孩子何时才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呀?农村真是我们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帮扶的对象。

  晚上,村里要召开两委会,我和工作组其他成员列席了该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关于水电费收取以及村机动用地承包问题。两委会的同志都积极发言,场面很激烈,可是总是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并被村民所接受。最后,我希望村里今后的事务也像今天一样能够先在党员和村民代表中讨论形成决议,并做好会议纪要,随后在公告栏公示,向村民公开。能为村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心里感到特别高兴。此时,我又想起我们的工作要求,更深刻的感受到我们此次入村开展工作的重要性。农村的村务公开制度已经提了很长时间了,但真正做到村务公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该一步一步把村务透明化,议政日常化,让老百姓真正享有知情权。

  3月2日 晴

  今天上午我带领工作组成员来到了胡白庄村北边一户农民张吉鹏的大棚和他一起干农活。这个大棚种植的都是绿油油的茴香,我们三个人分好工,一个人在茴香地里拔除杂草,一个人给茴香浇水,我和张吉鹏同志一起拔长成的茴香。大棚里湿度很高,刚进大棚眼睛就什么也看不到了,用眼镜布擦一下眼镜,一抬头碰到大棚的支撑上,汗水和露水混在一起洒落在头上。快到中午了,我们才一起走出了大棚。一上午蹲着拔茴香双腿都麻了,但我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在和农民一起劳动的同时,我们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加深了和村民之间的友情。通过交谈,我了解到菜农很辛苦,一年四季都在忙碌,很少有时间闲下来,常年累积下来,都落下了一身的病,特别是腰和膝关节疾病。我们应该从健康方面多关注和帮扶农民,国家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我希望国家还能从农民的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3月6日 晴

  今天我们在村主任张广如同志的陪同下走访了两户村民,我们先来到了已是七十多岁高龄的张吉安老人家。张吉安老人是2002年青县县政府首批授予‘“德化模范”称号的先进代表。老人对村里的道路义务进行维修,路上有坑了,自己拉土把坑垫上;早上天还没亮就起来清除路上的垃圾,使村里的道路保持整洁,老人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之后,我们又来到了老支书张国亮家,看望他已是80多岁高龄的老母亲。老太太因为脑血栓瘫痪在床四年了,她的儿子们做生意长期在外,一直都是由儿媳们伺候,妯娌们和睦相处,孝顺老人,老人精神矍铄,交谈时说自己现在心情非常好,吃嘛嘛香,都是靠了媳妇们的照顾。

  走访的这两户家庭都使我们的内心受到了震撼,青县胡白庄村一直保持着尊老爱幼,互敬互爱的传统美德,涌现了这么多的好人好事。农村和城市相比,生活条件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民风却是淳朴的。青县电视台推出了近十年的“德化人生”栏目,一直致力于挖掘县里的道德模范,鼓舞青县人民像他们学习。我们全社会应该向青县学习,挖掘全社会的道德模范,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4月27日 星期三 晴

  六里坪镇孙家湾村是我局“三万”活动的驻点村。按照市教育局的安排,今天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在孙家湾小学举行的“三万”活动贴民心、访民情、解民困结对帮扶仪式。

  上午10:30分左右,简短的结对帮扶仪式结束后,副局长罗荣宣布了机关干部结对帮扶的学生名单。我结对的学生叫王诗嘉,家住孙家湾村十三组,今年10岁,在孙家湾小学上四年级。父亲王兴国长年在贵州打工,由母亲王小菊和奶奶监护。上午,王诗嘉的母亲和她上学前班的弟弟王文靖也参加了活动仪式。10:40分,我和副局长汪敬清同志一道与学生家长带着王诗嘉姐弟俩,顶着炎炎烈日,向他们家里走去。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询问姐弟俩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家长和姐弟俩非常高兴的应答着。走了20多分钟,我们来到王文靖的家里。

  孩子的奶奶跟他们居住,老人家见来客人了,非常高兴地把我们迎进了家门。王家有3间砖瓦房,家里陈设比较简陋。屋里有台电冰箱和摩托车。家里有耕地近2亩,200颗桔子树。家里的经济收入主要靠丈夫王兴国在外打工和卖桔子,年收入在25000元左右。由于全家有5口人,2个孩子上学,经济条件在当地一般。

  在问过了家里的情况后,我和副局长汪敬清向她们宣讲了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强农惠农政策,尤其是对农民负担政策、良种补贴、退耕还林政策、农机具补贴及家电下乡等政策进行了详细讲解。当我们问到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是否落实时,王小菊感慨万千:“真是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们种田不交税、孩子上学不要费,还有这补那补,政策实在是太好了,我们家里的困难只是一时的,日子将会越来越好!”我们又问道:“在生产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 她反映了三个问题:一是农村信贷手续复杂,建议简化手续;二是农村卫生医疗点布局少,农民看病较远。建议尽快回复村卫生室;三是组里的堰塘垮了几年,没有人管,导致农民只能靠天吃饭。希望我们能够帮忙想想办法。对王小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我们都一一记录下来。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我们也给王小菊提出了几点想法。一是要从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多关心两个孩子,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二是多搞一些家庭副业,如养猪、养鸡,增加家庭收入;三是家里卫生要多打扫,为孩子营造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王小菊连连表示接受建议。

  不知不觉,我们谈了一个多小时。王小菊挽留我们吃饭,我们婉言谢绝了。临行前,王小菊依依不舍,握住我们的手说“下次再来啊!”。让我们感到了农民的朴实。副局长汪敬清还塞给她200元钱,叮嘱她给孩子多买点好吃的东西。

  回来的路上,我和副局长汪敬清进行了交流。通过这次“三万”活动在农村所见所闻,并与农民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交谈,亲切地感受党和国家“三农”政策的优越性和农村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感受到国家“三农”舞台前途广阔,责任重大。

驻村工作队民情日记

  前几次,我们到塔湾村走访,了解到村里有不少贫困户,大部分是因病致贫。我同机关几位领导商量,到他们家看一看。村委会刘主任领着我们先到了刘敬玉家。老刘不在家,到地里揪蒜苔了。刘主任让村会计把刘敬玉找了回来。我看到刘敬玉赤脚,身穿背心、短裤,满头大汗。瞬间产生一丝同情,一丝怜悯。我说,我们是市外侨办驻村干部,来看看你。他面带感激地说:“也没啥,就是一个傻儿子把我拖累得不轻”。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一个年轻小伙子躺在猪圈边。刘主任给我们介绍,那是敬玉的大儿子,今年29岁了,几个月大时,因煤气中毒造成脑残。村里看孩子没救,动员他把孩子扔掉算了,可他舍不得。刘敬玉的老婆是从陕西那边讨来的,智力也不是很好。近三十年来,刘敬玉一口一口把儿子喂养大,却成了家里沉重的包袱。二儿子已24岁了,在外打工,也讨不上媳妇。听着刘主任的介绍,看着那如死人一样的孩子,我感到一阵心酸和无耐。敬玉一个劲儿地说,看看政府能不能要,把他捐给政府算了。我明白敬玉的意思,也感受到他所承受的常人无法承受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我安慰他:孩子的病时间太长,按现在的医疗水平可能无法治愈,但我很佩服你的毅力与对亲人不离不弃的精神,我们帮你想办法度过难关。我把带来的慰问品交给敬玉时,他眼含泪花……

  走访刘敬玉家,我内心十分不平静,甚至感到酸楚,我脑子一直在想,我们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让他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工作队驻村民情日记范文

  按照既定安排,我和单位上的4名同事组成驻村工作组,驱车75公里又一次来到了xx乡xx村,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踏勘进出垃圾填埋场的线路、为便民服务中心选址、走访部分农户、召开群众大会。同行的还有一个施工企业的老总,他是专程为修建垃圾填埋场道路做前期准备的。

  经过一路颠簸,抵达xx村时已经是上午11点多了,我们顾不上坐下来歇口气,便与村支书谭书记一道前往该村二组,踏勘即将修建的垃圾填埋场线路,虽然盘山公路不到两公里长,但是开凿岩石和砌筑堡坎会给正常施工带来困难,为抢在新茶上市前修通该道路,我们表示将于3月初调运挖机进场,力争用一个礼拜的时间完成路基整形,确保运输车辆能够正常通行,同时希望xx村提前做好协调工作,督促村民及早清理沿线蔬菜、树木、柴火及其他障碍物,并用白灰标记道路中心线。

  午饭以后,我们与村两委班子认真查看了便民服务中心的修建位置,决定依山就势在村委会办公楼后面就地新建,虽然面积比较小,但是可以节省大量投资,更重要的是可以方便群众办事。

  紧接着,我们一行人在谭书记的带领下,走访了x个农户,其中x户是困难户,x户老党员,x户一般村民,x户村干部,期间,还特地慰问了去年年底家中发生火灾事故的两户村民,让人深感痛惜的是,其中一位患有高血压的老婆婆,在去年腊月间我们前去慰问不久,因家中意外失火而身亡,另外一户村民因为烟熏腊肉,不慎引起火灾,致使x间瓦房全部化为乌有,当我们给他们送去慰问金时,他们的那种满足和感激之情,让我们的心情格外沉重。试想,如果这些村民不生病不生灾,他们一定会更满足、更幸福!

  走访结束时,夜幕已经深深地降临了,我们受邀到谭书记家住宿,晚上我们围着火炉,听谭书记聊村里的趣事、怪事、稀奇事,感觉时间过得还真快,不知不觉到了夜晚11点,考虑到第二天还要召开全村群众大会,我们便上床休息,远处半山腰上仍然还亮着几处灯,给漆黑静谧的山村增添了几分光亮。

  第二天,也就是星期六,我们在谭书记吃过早餐便来到群众大会会场,上午十点,准时开会。我和xx乡党委刘书记、xx乡驻村干部向主任、xx村谭书记分别就各级惠农政策、村庄环境整治、净化绿化美化家园、村域经济发展和家庭建设、加盟xx绿茶专业合作社以及相关社会事务,向参会的近xx名村民进行了宣讲,赢得了村民们的阵阵掌声。据谭书记介绍,这种群众大会在该村差不多有十年没有召开过了,参会人数之多,会议秩序之好,出乎他的意料。

  会议开了3个多小时,结束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我们草草吃过午饭便踏上了返程的路途。虽然气温依旧比较底,但是路边的茶树已经吐出新芽,相信xx村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优秀团干部主要事迹简短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