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薪酬需要注意的地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在签offer前怎么和人事谈工资

  一、在开讲之前,我得先定个基调——以下内容是以“有较为完善的薪酬管理系统的外企”为背景。为什么定这个调调呢

  一来出于本人的经验,对外企比较熟悉,其他没栖身过的企业不好瞎编;

  二来有些企业薪资的随意性很大,全凭老板的人品、心情和喜恶,我连探讨的兴趣都没有;

  三来薪酬结构这事,不同于交五险一金那么纯粹简单,没有整齐划一的规范,更没有国家颁布的制度(公务员薪酬系统除外),基本上靠的是市场调节和业界良心。

  因此,我谈及的是一些在外企常见的情况,没必要具体细化到某个企业。让读者了解个中门道,就达到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了。本文提到三个方面:一、工资是可以谈的吗

  二、我们应该谈些什么

  三、我们应该怎样去谈

  1 工资是可以谈的吗

  老实说,在十多年前,我还是一个无知小白的时候,确实不知道工资是可以谈的。

  那时只觉得,工资应该由公司说了算。我得到一个工作机会就应该感恩戴德了,还讨价还价

  今天有个网友在我微博里面评论说,公司对工资有严格的要求和限制,和老板谈也没什么意义。

  然而,真相是——在大部分情况下,工资是可以谈的!

  首先,在一个薪酬制度比较完善的企业里(这个前提不能少啊!),每一个职级(Grade)的工资有一个标准幅度(Range),不会定一个死数。

  招聘的时候,按照潜力最大的那位候选人的具体情况,在岗位工资的标准幅度内厘定其基本工资(Basic Salary)。

  通常,企业的最初出价处于该职级薪资的低点位。

  原因有三,一来,会面试的人未必真会做事,不能一下子给高位价格;

  二来,预想对方会还价,先预留好谈判空间;

  三来,对其实际价值不了解,不存在高价吸纳的有力依据。

  简而言之,在制度范畴里面,薪资谈判的物理空间是存在的。

  2 我们应该谈些什么

  有的人认为,谈薪资就是咬着基本工资的数额不放,反复讨价还价。这样做太不职业了。说难听点,乃低等菜鸟所为。

  基本工资只是整体待遇的其中一部分而已。懂得谈工资人,通常有背景知识和大局观念,不会把这事当成在农贸市场里买菜。

  因此,你得知道员工的待遇包括四大部分:

  一、硬性的。工资、固定津贴、国家强制性保险,公司内部统一的福利项目和带薪休假等。

  二、弹性的。奖金、提成、特殊补贴等。

  三、软性的。培训、进修、工作环境、班车、食堂、健身中心等。

  四、隐性的。弹性上班时间、在家办公、成长空间、带着小孩上班等。

  当你收到一家公司的聘用通知(Offer Letter )时,要作全面考量。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家公司给你的基本工资看起来不错,但五险一金按市内最低标准缴纳,假期又少,加班又多,还没加班费,培训进修更别提了,这样的package就很lo签offer前怎么和HR谈工资在签offer前怎么和HR谈工资。

  显然,这家公司给你的待遇没什么竞争力可言。现实中不少人签Offer时只盯着基本工资看,入职后才发现其他相关待遇很不靠谱,便大呼上当。

  其实,只要他们入职之前了解清楚整个薪资结构,就不会掉进坑里去了。

  3 我们应该怎样去谈

  谈工资有四步:

  一、把握时机

  二、调整心态

  三、注意分寸

  四、抛出好处

  1 把握时机

  与上司谈工资的时机有三个:

  签offer时,也就是入职之前;

  年终调薪前;

  职位晋升时。

  拿这三个时机的有效性进行排序的话,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入职前>晋升前>调薪前

  换句话说,入职前是谈工资的黄金机会。入职后,你都成了人家的人了,谈判空间变窄、利益纠葛变多、考虑因素变复杂。

  有的人会说:“我很想得到那份工作,机会难逢呀,谈崩了就白白丢掉一个难得的工作机会,怎么办?”

  我可以直白地说:这种人根本不存在薪资谈判能力(Bargain Po )。你就从了吧,别纠结了。

  谈薪是有实力、有底气的人干的事。要是你理解不了这一点,就继续往下看吧。

  2 调整心态

  大家都知道心态很重要。如果谈薪之前,你没调整好心态,那么影响的不仅仅是一次谈判的结果,还有对方对你的印象和评价。

  有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人们留在他人心目中的一次负面印象,要用八次正面印象才能完全覆盖它。

  因此,在谈工资前,你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你与未来东家谈工资时,要事先弄清楚下面这些事:

  这个行业的市场行情如何

  这家公司的吸引力有多大

  这家公司提供的整体待遇如何

  你是不是皇帝女人不愁嫁

  当你与上司谈工资时,要事先弄清楚下面这些事:

  同行同岗位的人在拿多少薪水

  你的绩效评估分数处于什么水平

  你在公司和部门里面是什么分量

  你在上司心目中是团队中坚份子还是打酱油的

  如果这次谈薪不能如愿以偿,你会怎样

  在什么时间场合和上司谈比较恰当

  上面这两套问题都是最基本的。如果这些问题没弄清楚便开价,就是盲目的冲动

  当然,你还可以做得更好,准备得更周到。除了审时度势之外,还要知己知彼,预测对方的想法和反应,并预设好相应的策略。

  上司在给下属定工资的时候,会考虑哪些事

  公司的薪酬制度以及这个岗位的薪资幅度;

  胜任这个岗位的人在市场上的稀缺性;

  这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难度;

  下属的综合实力,包括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历史业绩、职业技能等;

  下属的历史薪资水平;

  这个岗位的历史薪资水平;

  整个团队的薪资分布状态;

  公司下达的本年度调薪预算。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上司想的事情比你想的多得多?是呀,领导不好当呀!

  上面这些都是一个领导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没错,只是“基本”而已。

  如果他连这些东西都想不通或者根本没意识到,就有两种可能性,要么他带的整个团队都是打酱油的,要么他自己就是打酱油的。

  当搞清楚上面一堆问题之后,你的心态就会变得理性而务实。

  3 注意分寸

  我曾经遇到过这些有失分寸的谈薪方式:

  一天,我正在电脑前忙着,电脑桌面突然弹出一个OCS窗口(微软公司的企业版MSN),是一个外地办事处的下属发过来的。

  他写道:我的劳动合同快要到期了,公司打算和我续约吗

  我答:会的。

  他再问:那么,在新合同期,公司给我涨多少工资呢?有年终奖金吗?我觉得应该有多少多少……

  这个员工入职11个月,我们培训了7个月。原因在于他的工作能力和质量实在不行,其中4个月在执行绩效强制改进计划,他的表现勉强能过关。

  我答:没有。与现在保持一致。

  他说:那我干到合同期满就离开了。

  我说:行,没问题。

  还遇到一位在知道无法达到自己的谈判目的时,眼泪立马夺眶而出,在我面前哭的双眼通红、涕泪交零的员工。她已经是一个孩子的妈妈了,情绪还这么不稳定,确实令人费解。

  分寸就是说话的技巧,就是谈判的策略。

  谈工资时,最好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场合,与上司坐下来慢慢谈。不要强人所难,急于求成。

  要营造一种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的谈话氛围。即使一时没达到目的,也不用着急,你也是有收获的。

  这个收获就是已经了解到对方的立场和看法。谈话结束后,你就可以好好想想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4抛出好处

  有些人在谈薪时态度很客气,但说辞很蹩脚。举例如下:

  物价太高;

  我的工作表现挺好的,按时上下班. .;

  我要供房子、养孩子;

  我在这里已经干了N年;

  我入行已经N年;

  其他公司都是那个数,我们公司给的太低了;

  我比谁谁更能干;

  老板,您就加点吧在签offer前怎么和HR谈工资公共英语。

  这些说辞都是自说自话,毫无说服力,还给对方一种感觉“这人脑子不灵,找不到重点”。

  也许在某个心又软、要求又低,还喜欢当老好人的上司面前偶尔凑效,但不能长期起效。

  富兰克林说过,如果你想说服别人,要诉诸利益,而非诉诸理性(If you persuade, you appeal to interest rather than intellect. Quote by Benja Franklin)

  你和对方扯家常扯道理扯逻辑是没用的。

  对方的立场与你不一样,逻辑自然也不一样。你要找到对方的关注点和利益点,才有可能说服对方。

  有时候,大家会发现同一个部门的某人在XYZ方面不如你,却比你更能博得上司的宽容和认可。

  你纳闷,到底他给上司下了什么药

  其实,只要你稍为站得高一点远一点去寻找答案,就会明白此君要么某方面才干可以创造上司重视的成绩,要么某方面特质可以满足上司某些需求。

  因此,在谈薪的时候,不管对方是未来雇主还是现任上司,都得清楚明白地抛出你对这个公司、这个部门、这个团队,以及他本人的好处

  比如说,“我心目中的价位是XXX。我认为我值这个价,因为我在A、B和C方面可以为贵司(或这个团队)创造价值。”

  当然,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的。在你摸清自己的市场价值和对方的需求之后,大可坦诚淡定地说出来。有

  这份自信,加工资的事儿更容易谈成。

谈薪酬需要注意的地方

薪酬福利管理中存在的制度问题

  薪酬制度是由公司根据劳动的负责程度、精确程度、负责程度、繁重程度和劳动条件等因素,将各类薪酬划分等级,按照等级确定薪酬标准的一种制度。薪酬制度是薪酬系统其它组成部分的基础和根本。薪酬制度不科学是其它薪酬管理问题的根源。

  但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导致这些中小企业在工资体系管理方面却问题明显。

  很多中小企业几乎不做薪筹调查,即使做,调查范围也非常有限,只是粗略考察市场总体薪酬水平,而且很多中小企业员工的工资标准约定俗成或由企业领导随意确定,员工的各种工资性项目的核算缺乏明确的依据和科学的方法,员工无法通过薪酬制度来了解自己的大致收入,严重损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薪酬制度缺乏弹性主要是指薪酬结构中不同层次和不同岗位员工的工资水平等级较少,在工资体系中与员工绩效或企业效益挂钩的项目较少,总体上表现出员工之间的工资差距较小以及员工的工资基本没有起伏的现象,使得绩效与薪酬没能很好的挂钩,无法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

  s("content_relate");

发工资的方法

  回国第一天,对中国餐馆里服务员之多大吃一惊,紧接着,开始感慨美国跟中国餐馆服务质量之差别———最能反映其中差别的典型情况是,每当出现退菜,美国“小二”二话都不会说,而在中国往往是僵持半天,吵架收场。

  细考其中奥妙,发现中国是老板给服务员发工资,而美国其实是吃饭的顾客给服务员发钱。

  当年求学美国,在不少餐厅端了好多年盘子,生活费基本都来源于小费———老板给的底薪通常是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每周两百多美元,而小费每天几乎都能达到这个数目。

  那时候,即使上一秒钟刚刚跟女朋友大吵一架郁闷到恨不得砸人,下一秒依然会对顾客体贴周到,哪怕挤也得挤出笑容来。因为当客户吃完这顿饭,他们给的小费的多少常常决定了我当时的生活水平,可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衣食父母”。

  更重要的是,我用不用心服务,服务水平的高低,在每一顿饭后马上就会得到评价和兑现。

  也就是说,服务基本上是由顾客来定价的。

  而在中国,大多数时候服务员的收入跟顾客没什么关系。

  每个月拿1000块还是800块,是老板决定的,工资也是老板发的。好一点的餐馆,老板通常会以一套服务规范来要求员工,但只要你不打碎盘子,只要不是服务太糟糕惹恼了某位顾客跳起来吵架,那么满厅吃饭的人通常跟你的收入毫无关系。

  这样的结果,就是从激励机制上看,服务员做好服务的动力相对要小很多——美国餐馆是每一位顾客在吃完饭后马上就会决定给你1美元还是100美元,而中国餐馆里,即使你长期提供着金牌服务,也必须倚赖于老板某天突然想起给你加上一两百薪水。

  定价机制的不同,正是餐厅里的秘密。由此带来的是餐厅管理成本的不同。

  在美国,每个餐厅只有一个经理,剩下都是服务员,而且每个服务员既领路又端盘子都争相干活希望减少同事数量——每个人若“拥有”桌子,就意味着将有小费。而在中国,除了一堆总喜欢站在一边闲聊的服务员,还常常要有咨客、领班、部门经理、大堂经理等好多层级。

  当然,有人会说美国有小费文化,而中国没有。其实归结于文化,不过是个借口,如果明白了商业模式上的不同,完全可以藉由不同的定价机制来想出解决办法。

  已经有人开始在这条路上探索,比如说着名的“海底捞”火锅,在中国的连锁餐饮中罕见地被评价为“服务好到让人肉麻”,以致拥有肯德基和必胜客的百胜集团曾经将区域经理大会开进了这家火锅店,带着两百余经理们登门“参观和学习,提升管理水平”。

  “海底捞”如何改变定价机制?不是通过小费,而是一种类似员工持股计划的制度。每位一线员工,无论是扫厕所的阿姨,还是上菜的小二,都能参与店内利润的分红。

  这意味着,员工的收入不再完全由老板决定,而是跟顾客挂上了钩——你的服务好不好将决定客人是不是再来,客人多不多影响着火锅店的利润,而最终,店里的利润服务员是可以分享的。

  也就是说,与美国餐馆每位顾客为每一个单次服务定价不同,在“海底捞”,服务员在一段时间里的服务实际上会得到顾客的整体定价:即按照你在店里的级别所能分享到的店内利润——你的服务越好,晋升的级别越高,分享到的利润越多。

  也许有老板并不愿意将股权分给员工,没关系,其实还能想出许多“中国特色”的办法。我想到的?对不起,那是商业秘密。记住,关键是转换定价机制,让服务的价格跟服务对象的评价挂钩。

签订Offer前必须牢记的三个注意事项

  《劳动合同法》中对于劳动合同签署前的缔约义务没有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来处理。所谓Offer,其本质是一个要约。《合同法》第十四条明确,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公司向应聘者发出Offer,意思就是希望与应聘者订立劳动合同。

  纸质Offer是最可靠的形式。当然,纸质Offer的要求不能仅仅只对双方确认的合同期限、工资待遇等信息进行落字确认,还应当有可靠的盖章或者签字。如果有公司盖章最好,如果仅是签字,你则需要确认签字人的身份是否可以代表这家公司。

  对于盖章和签字的真实性也需要做好确认。如果不太确定的话,你可以保留公司发出的快递或邮寄信封的外壳,佐证这份资料是应聘公司发出的。

  电子邮件的特点是方便快捷。但它容易被修改,其真实性在仲裁诉讼时容易得到对方的质疑。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首先建议你在接收电子邮件通知时,要求对方使用公司邮箱发出。这个公司邮箱必须使用带有公司网址后缀。如果是非公司邮箱发出的通知,则很难说明这个邮箱是代表这家公司的。其次,你自己接收通知的邮箱最好是新浪、网易这样的第三方邮箱服务提供商。因为第三方邮箱服务提供商的系统是个人无法更改的。你可以使用这样的特点来证明自己的证据是真实有效的。

  《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一)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二)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HR薪酬管理如何设定

  所谓薪酬定位,就是指企业在薪酬设计的过程中,用来确定企业的薪酬水平在市场中所处地位的决策过程。由此可见,薪酬定位直接关系到企业薪酬体系的竞争力问题,对于企业的人才战略和发展影响很大。

  一般而言,企业HR在进行薪酬定位的时候,往往不能脱离薪酬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根据岗位、技能和绩效进行具体的实施。

  一、从岗位的角度

  从岗位的角度就是根据岗位的不同而进行岗位评估,确定岗位的重要度,然后依据市场行情来确定有竞争力的薪酬。这种定位的原则是只有当重要的岗位由完全胜任的人才来担任时,才真正做到公平合理,否则,极容易导致企业薪酬体系内部公平的缺失。

  二、从技能的角度

  从技能的角度就是根据员工的技能与岗位的要求吻合度来确定薪酬。这是一种颇为合理的定薪方式,然而,在实践中此种定薪方略十分困难,最常见的情况便是员工出工不出力,本身有能力、有水平的员工就是不发挥,于是出现了价格定位与实际价值的背离,从而导致员工的价格大于价值的现象,继而引发雇主的不满。

  三、从绩效的角度

  从绩效的角度就是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来支付薪酬。理论上来说,这种薪酬定位模式远比前两种合理,但在实施此种方案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这包括绩效考核的指标设定、绩效考核的方法和绩效考核的力度等。

  s("content_relate");

薪酬管理的三字经

  在企业的初创阶段,很多公司采用一种粗放式管理,针对白领员工多采用谈判制工资,一般由公司的最高管理者来决定,针对蓝领员工多采用计件制或变相计件制(如工时制等)。这时员工的工资除了与其学历、工作经历、工作岗位等有关联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还与企业对该岗位当时的需要程度、高级管理者的个人好恶、应聘者的谈判技巧等有很大的关系。

  但是如果公司随着业务的发展、扩张,逐渐走向成熟后,仍然采用谈判制为主的薪酬管理,则会严重阻碍公司管理的提升。这时的企业比较适合采用岗位等级制的薪酬管理模式。从谈判制过渡到岗位等级制,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阶段,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导致优秀员工离心离德,工作效率下降,业绩滑坡等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平稳地过渡,是该阶段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解决问题的方法,管理者可以借鉴韩非子提出的“势、法、术的统一”。

  何为“势、法、术”

  所谓“势”,就是指环境。了解了企业的势,企业的管理者才能顺水行舟,达到最有效的管理状态。管理者在组织内推行新的薪酬管理措施前必须研究大多数员工的态度。如果大多数员工对这管理措施持积极态度,管理者的工作将会开展得很顺利。相反若发现大多数员工对此持消极的态度,管理者就需要慎重考虑。因此,新的薪酬制度的科学性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新的薪酬制度推行后是否有个人利益丧失者,他们对此将做何反应。管理者如何与他们进行沟通,说服他们接受新措施,或者当不能说服时,如何把企业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

  第二个问题是“法”,“法”就是企业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标准化的流程。岗位薪酬管理中个人的等级及最后的收入应该建立在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上,其中应该尽量减少管理者个人主观影响。

  在组织中,程序化决策意味着管理者在决策时不需要花费太多智力、精力,而是更多地依赖标准程序。与之相反,“非程序化决策”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判断、智慧。因此,程序化决策对员工的要求较低,而非程序化决策对员工要求较高。通过一整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把复杂的工作尽量简单化、程序化,并由经验较少、技能较弱、受教育水平偏低的人来担任,以减少对员工个体的依赖和降低人力成本,通过组织的力量,达到较好的、稳定的工作效果。

  岗位等级制的薪酬管理是建立在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估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的薪酬调查数据及企业当时的发展战略,按照一定程序来制定的管理体系。该体系一旦建立,新员工的入职工资将不由企业高级管理者来定,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和用人部门的经理将可以按照既定体系来确定。

  最后是“术”,也就是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线管理者最关心的,也是最希望能产生立竿见影效果的东西。例如公司推行新薪酬管理体系,一套制度在所有部门推行。可能对有些部门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是对另一些部门却适得其反。这与部门经理的管理技巧和方法有关。实际上,对于管理来说,“术”无非就是处理问题的能力、诀窍或本领,特别是高妙的人际技巧,例如:如何预测可能出现的危机或者冲突,如何巧妙地化解冲突并取得对组织,甚至对当事人都有利的结果等。

  制度是白纸黑字,如何没有有效的执行就是死的东西。因此,再好的“法”也需要“术”来推行。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术”离开了“法”,则很容易变成“权术”,完全根据管理者个人的好恶、技巧和判断,把组织和下属玩弄于掌股之间。短时间内可能觉的比较有效,但是长此以往,组织及管理者都将为此付出代价。

  在薪酬制度改革的酝酿和推行过程中,管理者只有把势、法、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以真正得到企业与个人双赢的结果。

  统一“势、法、术”

  企业员工对于薪酬制度的基本态度是:首先是薪酬制度应该保证员工收入不低于与当地同类岗位的薪酬水平;其次是期望公司内部部门间、岗位间、个人之间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再次还期望员工收入应该定期有所调整。原因在于一方面员工的经验和技能在增加,企业内部的合作在增强,公司的效益就应该增加,因此员工收入也应该相应提高。此外员工的消费和个人储蓄还应该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同步增长。因此,有的员工甚至会认为,即使我的技能不增加,工资也应该涨。这就是我们要面对的“势”。如果我们做的方案对此没有交待,制度再完美、手段再巧妙也没有用。因此“势”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

  “法”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一套可行的方案。大家根据此方案就知道我为什么挣那么多,如果我想多挣点,我该怎么做。最后是“术”。当我们开始推行新方案的时候,依然会有员工去找老板谈话,意思可能是这套方案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是有点美中不足,对他所在的部门、所在的岗位,自己或者某个其它员工不太合理,希望给予调整。这时对老板是一个考验。通常来说,提意见的员工一定有他的道理,但是除非是在对新的薪酬制度的征求意见阶段,或者新的薪酬体系确实有非常严重的失误,否则,老板最好在耐心、和蔼地认真听取意见后,于3天内给他一个明确答复:“经过全面考虑,制度是科学公正的,不需要调整。”这就是“术”。

  能够向领导提意见和建议的员工不论为自己还是为他人报不平,其出发点一定是好的。但是同时,管理者也要意识到他们在有意无意地试探公司制度的刚性。这时保护员工的积极性和保护制度的刚性同样重要。如果管理者在沟通时表现出不认真、不耐心、或很快给予回绝,则很可能伤了员工的心,这对“势”不利。如果你真的做出调整,大家就会感觉老板的判断比“法”大,就会不断有人来找你谈话。因为从每个人的不同角度来看,肯定会发现薪酬制度有“不公平”的地方。一旦制度的刚性失守,公司将又回到人治的老路上去。

  管理是一门应用性的科学。当我们学习当今中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时,必须立足于我们自己的管理实际。首先研究组织所面临的环境,再考虑可否用程序或制度来做事情,并考虑提高自身的管理技巧和方法。这样才可以做到“势、法、术的统一”,也才可以在实际工作中避免类似“邯郸学步”的后果。

如何保证薪酬管理制度的效果

  1:薪酬结构和薪酬设计

  基于职务说明书和绩效体系建立起来的薪酬制度,一般而言包括固定薪酬+业绩薪酬+福利等形式。固定薪酬设计必须使员工薪酬水平保证相对的内部公平与外部公平。人力资源部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岗位进行评估:a: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b:岗位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c:岗位承担责任的大小。

  2:考核制度要科学合理

  建立这样一套合理的考核制度,不仅要能够反映企业的短期的经营绩效,又要能够反映企业的长期发展状况,明确考核的目的,谁来考核,考核的奖惩制度等等。

  3:巧付薪酬

  需求是人内在的、天生的和下意识存在的,而且要根据先后顺序来发展,一旦被满足的需求就无法再起到激励的作用,所以员工也是一样,只有在低层次的需求被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去考虑更高层次的需求;另外,企业在设定薪酬管理制度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地了解员工的需求,适当地满足员工的需求,这样把经济性和非经济型薪酬的有机结合适当缩短常规奖励地时间,保证激励的及时性,会有利于员工激励的效果。

  总之,如何保证薪酬管理制度的效果,是企业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想要企业如何发展也在这一瞬间,当你员工激励达到很好的效果的时候,员工都积极工作,但是一旦做的不好,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签offer所注意的问题

  看完这篇文章,再签offer也不迟。

  一、签约

  一般来讲,签约分为两种:签offer和签三方协议。其中,前者对个人及企业的约束效力远不及后者。下面分别来介绍。

  1、签offer

  offer一般是单位提供给你的一个录用意向,以合同的形式提供给你,要求你在上面签字,表明你接受对方的录用意向,愿意到单位工作。所以,这实际上相当于个人和企业签署的一个合同。

  一般这种形式在外企中比较常见,另外就是那些不给解决户口的单位,通常也会跟你签署一个这样的offer,然后等你正式工作后,再签署劳动合同。 在此提醒大家,签offer前应了解以下几点:

  (1)offer的作用

  所以,在签offer时,还是要慎重。总之,大多数情况下,签offer并不妨碍你找其它工作,但并不代表对你毫无约束力。所以,在签offer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这个offer所提供的待遇以及工作地点等因素你是否能接受?如果不能接受,那么建议不要签。

  2、签三方

  这是应届毕业生与单位、学校签署的正式协议,对单位、学校、个人都有很强的约束力,也是正式的签约形式。这个过程涉及到非常多的因素,下面向大家一一介绍。

  首先,在签约前,一定要向HR或其他人打听清楚以下信息:

  (1)户口

  要问清楚,这个单位是“保证解决户口”、“尽力解决户口”、“不保证解决户口”还是“不管户口”。尤其对于签约北京、上海单位的同学,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北京、上海对于双外卡得比较严,所以,用人单位能否给你解决户口,这点非常重要。

  对于北京户口,一般来讲,大多数国企、事业单位、研究所、公务员都是有能力解决户口的,但是,除了公务员外,其它还是要问清楚。

  外企和私企解决户口的能力跟前面的单位比要差很多,但是不同的单位也有很大的差别,像IBM、华为每年就能拿到很多名额。所以,对于这些单位,更要问清楚,到底有多大可能性解决户口。

  至于户口到底重不重要,有什么用,网上讨论过无数遍,只能说:你认为重要,它就重要;你认为不重要,它就不重要。个人觉得很重要,因为如果你想在一个城市长期发展的话,户口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以北京为例:如果没有北京户口,当你想跳槽时,会发现能选择的单位很有限,因为很多单位招人时,往往都要求北京生源、北京户口,没有北京户口,也无法参加北京市公务员考试。

  这是户口带给我们的直接影响,长远的看,还有结婚、出国、子女就学、业务往来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当然,如果你将来想出国,或不想在北京上海常呆,那么户口可能就不重要了。

  如果作为应届生没有获得户口,那么你还有四种途径获得户口:

  <1>买户口。网上很多人说,3W就可以买到北京户口,可实际上远没有那么简单。你必须是应届生的身份、要有非常可靠的关系、通过非常可靠的途径才有可能获得户口,而且要确保不能受骗,另外,从北京的落户形势来看,想买户口非常困难。

  <2>在北京、上海呆满若干年后,按照高新人才引进来获得户口。这种方式难度极大,基本不要指望。

  offer是你和公司签署的一个录用意向,并不涉及学校,所以,对你的约束力不大,同样,对公司的约束力也不大。这意味着,你可以随时不去,而公司也可以随时不要你。

  所以,如果你非常想去这家单位,一定要和他们签三方,这样才能保证你肯定被录用。

  而如果公司不肯和你签三方,只签offer,那说明它无法帮你落户,这种情况在北京和上海的企业中比较常见,因为受到户口指标的限制,很多单位确实无法帮你落户或接收你的档案,所以他们无法跟你签三方,只能签offer。

  这种情况下,你将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在毕业前找一家单位挂靠户口和档案,即和这家单位签三方;要么,毕业时户口和档案被打回原籍。

  无论哪种情况,结果都是一样的:毕业后,你的户口和档案留在挂靠单位或打回原籍,然后,你与之前签offer的这家公司签署正式劳动合同,过去上班。这两种情况下,你都是以外地人的身份在北京或上海打工,换言之,你不属于这个城市,跟民工没有什么区别。

  (2)如果签了offer以后,又不去这家单位了,算不算违约,需不需要交违约金

  答:需要。尽管offer不是三方协议,但它实际上是你和公司之间签署的一个非正式的合同。所以,如果在offer中约定了违约金,那么当你不去时,就算违约,仍然要交违约金。

  这点请大家一定要注意,违offer也是需要交违约金的,如果上面规定的话。如果offer上没规定违约金事宜,那么一般情况下是不用交违约金。但这时,你损害的是个人信誉。

  <3>跟本地人结婚。这是最直接的途径,好处是自己的下一代可以成为北京、上海人。但是,你自己的户口要想转过去,还要经过若干年、满足若干条件、经过若干手续才可以。

  <4>继续考硕(博)。也就是说,再继续念,等毕业时,再以应届生的身份去争取户口,到时还是会面临落户问题,而到时的户口政策难免难以预料。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想获得北京、上海户口,基本上只有毕业这一次机会。这点,请找工作的同学想清楚。

  如果用人单位保证为你解决户口,当然最好。但如果用人单位不解决户口,那么记住:绝对不能和它签三方,某些不管户口还拿你三方的单位是极不负责任的,一定要当心受骗。

  (2)待遇

  签约前必然要谈的部分。这里面的因素非常多,但记住:不要看面上的钱,也不要看HR说可能的收入,要看你实际真正能到手的年收入,以及当地的消费水平。 待遇主要包括:工资、奖金、补贴、福利、股票(期权)、保险、公积金。以下具体介绍各部分应注意的细节:

  <1>工资:一定要问清楚是税前还是税后,这点不用多说。另外,还要问清楚,发多少个月。例如:税前工资7000,发13个月,则年收入7000*13=91000。很多单位有年底双薪。

  <2>奖金:很多单位奖金都占收入很大一部分,例如:联想、百度、中航信都有季度奖、年终奖,另外还有项目奖。

  不同的单位情况不同,奖金的数额也不一样,通常几千至数万不等,所以关于这一点,一定要问清楚,而且要问确定能拿到的奖金,取最低数。

  <3>补贴:有些单位会有各种补贴,例如:通讯补贴、住房补贴、伙食补贴等,有些单位这些补贴加一块收入会非常可观,也要问清楚。

  <4>福利:对于一些国企和事业单位来说,往往会有一些福利,例如:过节费,防暑降温费,取暖费,购物券,电影票,生活用品等等。这些最好跟内部打听一下。

  <5>股票:对于很多公司来说,股票是他们提供的非常有诱惑力的福利,一般来说,已经上市的公司提供股票的可能性不大,反倒是一些即将上市的公司提供股票的可能性很大。一定要看准机遇,要是有这样的offer,千万不要错过。

  <6>保险、公积金:即常说的“五险一金”。五险指的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

  企业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为你缴纳,而且个人和企业出的比例是有规定的。但是要注意的是:缴费基数。

  很多单位在这上面做文章,例如:你的工资是5000,他们以2000为缴费基数,也就是说,用它去乘固定的比例给你缴纳五险一金,对此,一定要注意问清楚缴费基数,不能被骗。

  有些单位公积金比例上的非常高,所以你工资扣得也很多,那意味着公司交的钱更多,而一旦买房时,这些钱都是你自己的,所以,这部分收入不能忽视。此外,有些单位还会向你提供补充医疗保险、补充养老保险、补充意外保险、住房无息贷款或经济适用房等,也要问清楚。

  (3)工作内容

  要问清楚自己的具体职位,这个职位的工作内容,在公司所处的地们。一般来讲,如果是公司的核心业务部门,会比较受重视,发展前景会更好,如果是其它辅助部门,可能受重视程度会差一些,当然没有绝对的。

  关键还有看你的工作有没有技术含量,对于你个人能力的提高、职业生涯有没有帮助,对于你跳槽、升职有没有帮助。

  (4)加班/出差情况

  对于有些公司来说,加班是在所难免的,基本上绝大多数IT企业都要加班;对于有些职位来说,频繁的出差是在所难免的。

  例如:现场工程师,HR,销售等。对于这些,要提前有所了解,有思想准备,如果自己不能忍受长期的加班、出差,建议不要签。

  另外,要问清楚加班是否有加班费。另外就是出差补贴。一般来讲,出差基本是不需要你花钱的,而且很多公司会有额外的出差补贴,这个也要问清楚,因为都是自己的合法权益。

  (5)培训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公司的培训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一家公司有非常好的培训体系的话,那么可以让你在几年内迅速成长为一个出色的人才,对你的职业生涯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

  完善的培训体系,确实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个人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良好的培训是比优厚的待遇更有吸引力的。所以,在签约前,一定问清楚单位有哪些培训计划,再看这些培训计划对个人的成长是否有帮助。

  (6)发展机会

  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我认为,在找工作时,它应该作为要考虑的第一要素,试想:如果有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可以让你直接接触最先进、最核心的业务,或者可以接触到公司的高层,或者可以获得一些非常有用的客户资源,或者可以在短期内迅速进入管理层,那么其它因素又算什么呢

  个人觉得,在考虑发展机会这个因素时,应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1>行业背景:要综合考虑公司所处这个行业的背景和发展现状,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有准确的预测。个人觉得,最好选择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行业。

  <2>公司背景:要考虑这家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目前的发展状况、经营业绩,以及未来的发展预期。个人觉得,最好选择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企业。

  <3>个人机会:要看自己所处的部门在公司的地位,自己的职位的升职机会、发展前景。总之,部门越重要越好,人越少越好,这样你的机会越多。

  (7)签约年限及违约金

  一般单位签3年,也有签5年的,还有的单位签1年,此外,有的单位还有保密期,有的单位会和你签一个竞业禁止合同,不同单位情况不一样。

  同时,违约金也会有相关规定。一般来讲,违约金特别高的,要慎重签约,因为很可能是单位不好,留不住人,才通过高额的违约金来栓住你。但是国家有规定:违约金的上限不能超过xx个月的个人工资。如果单位在这期间解雇你,你将可以获得N+2个月工资的赔偿。

  例如:你和公司签3年,双方约定公司的违约赔偿金是N+2,假设公司在第二年解雇你,即:你在公司工作了一年,那么,你将可以获得1+2=3个月工资的赔偿,工作不满一年算一年。试用期期间,任何一方违约,都不承担责任。

  (8)三方违约金

  三方违约金和劳动合同违约金是不一样的,它只约束你在去公司报到前的行为,所以,也要清楚三方的违约金。千万不要主动问,通常公司在签约时会主动跟你说,三方的违约金是多少,然后写到三方协议的备注栏里。有些公司则不要违约金。

  (9)公司口碑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要通过其他途径去打听。具体的,可以到网上搜关于这家公司的评价,也可以问问在里面工作的师兄师姐或其他熟人,打听一下,大家对这家公司的评价。如果大多数人对这家公司都是负面评价,那建议还是要慎重考虑。 接下来,在和公司正式签三方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如果你非常想去这家单位的话,就在个人意见栏填写“同意到xxx单位工作”

  (2)如果对方向你承诺解决北京户口,一定要把这一条写到三方后面的备注栏里,例如“xx公司承诺为本人解决北京户口”,这是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然,公司也会在里面写上“违约金xxx”

  总结:签约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也可能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是,所以,请大家一要认真对待,尽可能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出理性的决定。不要最后让自己后悔。

  (二)违约

  有签约就有违约,而在现在的找工作形势下,违约也成了非常普遍的现象。下面,跟大家说一下违约时的注意事项。

  首先再次强调一点:签约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一定要认真对待。不要随便签约,更不要随便违约。它带来的,是对公司、学校和你个人声誉的损害。

  同时,你可能会为自己的违约行为付出巨大的代价。大部分人准备违约,无外乎一个原因:遇到了更好的单位。而一个基本的违约流程是:

  1、与原单位协商,向原单位接收违约,按照三方协议规定,交纳违约金(有些单位不收违约金),从原单位开出退函。

  2、从新单位获取接收函。

  3、拿着原单位退函和新单位接收函到就业指导中心领新三方(有时也不需要接收函)。

  4、拿新三方与新单位签约。

  这个过程中,关键在于第一步:如何与原单位协商,拿到退函。具体的情况,不同单位不一样,有的单位可能会拖很久,例如,华3通常到3月份才给开退函。 所以,如果新单位的签约时间很紧,而原单位又不会很快给你开退函的话,那结果很可能是:你两家单位都签不了,失业了。

  所以,提醒同学们在决定违约前一定要计算违约成本,想清楚以下问题:

  1、新单位是否比原单位高一个档次?即:是否值得为了新单位而违约原单位?如果两家单位差不多,建议最好不要违约。

  2、新单位给的最晚签约期限是什么时候?如果跟原单位提出违约,能否在新单位的签约期限前办完?如果没有把握,建议不要违约。

  3、原单位以前是否有过成功违约的案例?影响如何?如果以前的违约案例大多不顺利,建议不要违约。这里面,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原单位对待你违约的态度。 毕竟,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行为,这个态度决定了你能否顺利违约、违约需要的时间,以及能否及时与新单位签约。

  个人建议:

  1、与新单位坦诚相告,说明自己的情况,询问能否宽限时间。新单位也许不接收违约的学生,也许不会给你放宽时间,这样的话,你就不有费那个劲了。 当然,你也可以不说,但你必须确保,在新单位签约期限前,你能顺利跟原单位办完违约,拿出新三方。否则,你极有可能面临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危险。

  2、与原单位一定要好好协商,态度诚恳一些,说清楚自己为什么违约,并为自己的行为向对方道歉。同时,要尽可能减少你的违约给学校声誉造成的损失。 因为那家单位很有可能因为你的违约而改变对某个学校的印象,受害的还是下届找工作的同学。所以,要想办法来弥补。

  通常,可以写一篇态度诚恳的公开道歉信;给单位写一份内容详细的建议书,对单位未来的发展、明年的招聘工作等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向单位推荐几个自己的同学,希望能给他们机会。记住:当你放弃机会的同时,别忘记了给周围的同学争取机会。要多给自己攒RP。

  总之,还是那句话:自己做事要经过慎重考虑,不要轻易的签约,更不要轻易的违约,无论对谁都是巨大的伤害。对于你的每一个决定,自己都要为此承担相应的后果和代价。

怎样与员工沟通薪酬问题

  王经理是一家一级资质地产企业的工程部经理,该集团也是当地最大的地产企业,总资产约30亿元。该企业高速成长于20xx年到20xx年,目前手中有220万平米的土地储备。

  工程部是集团公司的重要业务部门,共有员工14人。王经理平时工作敬业努力,对员工的业务指导也能到位。新财年之初,公司终于打破涨薪的坚冰,在几年未普调薪酬之后,决定在今年给大家涨薪,但是最终结果出来之后,却令大家很失望,普调5%的比例和大家的心理预期相去甚远。员工普遍表现出来了抱怨,甚至有员工开始离职,投奔给出更高薪酬的企业。在短短的两个月内有六名骨干离开了公司。

  工程部经理面临巨大的压力,当人力资源总监找其谈话的时候,他说:“我也与他们进行了沟通,他们因个人原因问题离开,我也没办法。”很明显,六名骨干大多是因不满公司的薪酬而离职的,工程部经理认为薪酬政策是由公司制定的,他已无能为力了。

  最后,工程部经理想到了调换岗位。

  这是一个典型的有关薪酬沟通的案例,是一个很考验主管管理技巧的工作,想把这个沟通做好,让企业满意,让员工满意,的确很难,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和提升,才能逐步到位。但是,想把事情搞砸,却一点都不需要技巧,就像王经理一样,直接向老板把双手一摊:“薪酬政策是公司制定的,我也没有办法。”这肯定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要想解决问题,想提升自己,主管的目标是如何做好薪酬沟通。

  发现员工因为薪酬的原因离职之后,主管该如何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

  1、发现第一个离职的应对措施

  当第一个离职者出现的时候,主管该如何和员工沟通?发现第一个离职者,主管应第一时间和员工沟通,这个时候,员工表面平静,其实私下暗流涌动,一些准备离职的员工都看着管理者,在观望。所以,管理者不要放过这个机会,给下属员工开个会,把离职员工的情况以及上面的沟通过程和员工讲讲,平静员工的心思,保持团队士气。

  2、情感沟通技巧

  假设公司张三走了,那么,他很可能会回来拉别人走,这个时候,主管不要被动等待,发现张三走,动机又不纯,马上约张三在外面见面,或者在离职交流的时候要跟他讲,“张三,咱们在一起合作三四年了,你走,去求财,我劝不住你,但是一句话,你不要动其他的人,要是那样的话,性质就恶劣了,只要我在一天,你动我的人,你以后圈子里就不好混了。”这时候,作为上级,有一定的威严,你可以去震慑他,同时再进行情感沟通,“我在这做经理,咱们关系不错的,你不要让我难做,是不是?”通过情感沟通防止离职范围扩大。

  3、员工离职之前的行为识别

  一个打算离职的员工,无论他自己隐藏得多么深,都会有一些行为表现出来,也就是一些离职倾向,比如,原来开会很喜欢发言,现在坐在那里一言不发了,原来来电话,都是就地接起,而且声音很大,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业绩做得好,现在一来电话,就跑出去接,表情神秘,另外,作息时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月月全勤,现在一会他们家这个人病了,一会他自己不舒服了,作息时间明显不规律。对于这些行为,管理者应该可以观察得到,当员工出现这些行为的时候,作为管理者,你应该怎么办?要不要找他们聊聊?看有无挽回的可能,或者做一下评估,评估这个员工到底怎么了?这个工作就不要依赖人力资源部了,这是主管自己的责任,第一时间和员工沟通,赢得主动。

如何做好薪酬管理

  巨鼎餐饮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痛的广东企业,在调结构、转型升级迫眉睫时真切的感受着求贤若渴,留才心切。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企业应如何合理吸引、保留高端人才?随着经济反弹复苏,用工荒也随之大规模出现,企业无工将怎样发展?如何利用《中国薪酬白皮书》掌握行业薪酬秘密,调整薪酬结构

  “涨”字成为2011年薪酬关键词

  正略钧策商业数据中心薪酬顾问李核为大家分享了2011年薪酬白皮书,该报告显示,随着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企业业务发展迅猛,达到并超过危机前水平,企业招聘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市场趋于活跃,员工薪酬及毕业生起薪大幅上涨,员工流动性提高。

  另外,2010年,全国30个城市出台了新的最低工资保障政策,也推动了全国人均薪酬率的提升。12.47%的人均薪酬增长率不仅体现了企业为实现目标对人才的渴望,也反映出企业员工对增加薪酬的诉求,并且也是国家和地区对劳动力市酬观调控的成果。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预测2011年经济增长率在9%左右,企业间对人才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大幅度的加薪势必成为必然。

  现场企业嘉宾的发言也印证了这一调查报告,现场20多位企业嘉宾,一半以上明确表示企业今年正在或已经实施涨薪计划,且涨薪幅度大多超过10%.

  但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陆智能指出,一味的调高薪酬可能带来“高薪高离职率”的恶性循环以及企业利润率下降等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应成为企业“十二五时期” 人才计划的重点。

  用营销的思想作人力资源管理

  陆智能认为,薪酬不是成本,而是投资,是比建设厂房、购买设备更重要的投资,且不同行业的人投资回报率不同。薪酬只是一个工具,要看实现什么目的,比如说制造业的目的是如何留住人,留人可能不一定或者不能全部靠薪酬。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资深总监丘勇也认同这个观点,不能就薪酬谈薪酬,从广义上来说,薪酬是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不要只关注薪酬数字的提高,更要关注精神上的回报。

  他建议人力资源工作者要用营销的思维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客户就是内部员工,员工需要什么,企业就重点关注和给什么;企业需要什么?HR就重点发掘和和保障什么?如此,才能真正起到监督与激励的作用。所以薪酬结构没有好与不好的,只有适合或不适合。

  解决薪资倒挂,需先完善薪酬体系

  经济的复苏和CPI的持续走高等,大幅提高了求职者对薪资的心理预期,导致新进员工的薪资要高于在公司工作了几年的老员工的薪资,造成了薪资倒挂。某企业的薪酬主管在沙龙上说,她最近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新招聘的员工薪酬要价比原来的老员工高出不少, 而且联系面试了好几个候选人,几乎都是这个情况。

  陆智能认为,首先要看这样的情况是特例还是普遍现象,如果这个情况在企业招聘中已成为普遍现象,企业就应该反思,是不是自己企业内部的薪酬水平已经和市场脱节了?陆智能建议,企业应该完善内部的薪酬体系,如老员工的加薪标准是和工作年限相挂钩的,这个不能太低,否则追不上CPI,更无法和新人比。如果薪资倒挂现象长期存在,会对老员工的心理造成比较大的伤害,轻则消极怠工,排挤新人,重则直接跳槽,造成企业人才流失。建立健全齐备的福利待遇或配套服务设施,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安全感,增加离职成本。

  薪酬增长后,企业如何保持竞争力

  一面是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资金成本等各项成本都在攀升,另外一方面,企业的市场竞争也在加剧,这两块同时提出要求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来适应市场呢?中国经营报华南新闻中心主任江海波的问题可能概括了大多数企业的困惑。对此,某地产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认为,“企业的涨薪策略应是如何抓姿心人才,掌握二八原则,通过对行业价值链的梳理,并辅以贡献度及稀缺性等几个评估指标,确定企业发展的核心人才。

  公司的激励政策会重点倾向于公司的核心人才,而对另外的普遍员工,更多的是从办公环境、归属感等其他方面给予满足,薪资就不会有太大的调整,选择顺其自然,让他们自然淘汰。

  陆智能则认为,企业应该向管理要效益,中国的企业发展到现在,很多还是粗放式管理,通过流程重组,可以有效提升效率,从而控制成本。现场一位制鞋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也印证了这个观点,他们企业的薪酬成本增长3元钱,通过管理提升化解掉一元,真正落在市场压力上的是两元钱。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一些简单暖心鼓励的句子

怎样跟老板说话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