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模板范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总结报告的结构方法和形式

  写总结报告和写调查报告一样,没有固定不变的书面格式。但总结报告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来说,也有其常见的结构方法。大致说来,总结报告可分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这一部分放在总结报告的开头,用来简要叙述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情况,包括交代时间、地点、经过以及主客观条件,取得的主要成绩等。同时点明中介思想,把主要经验加以扼要的概括,起到“开门见山”、一目了然的作用。也有开头不写基本情况,先直截了当提出取得的经验,然后边谈经验边叙述情况。 第二部分—主要做法、经验体会。这是总结报告的中心部分,也是衡量一篇总结报告水平高低的关键。

  这一部分有下列几种结构方法: 方法之一,先叙述工作进展情况和具体作法,然后概括几条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 方法之二,以提出的何题为中心,把情况和经验结合在一起,夹叙夹议,既谈情况,也谈经验教训。 方法之三,在叙述工作的一般发展情况之后,偷时提出几个较为突出的间题,再分别列举若干不同的作法加以分析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 方法之四,把整个工作过程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成几个阶段;再分阶段分别介绍工作情况和经验教训。 以上四种绪构方法是就写总结报告的内容而言的。应从实际出发,因事制宜,不能生硬搬用。 总结报告还有三种常见的结构形式: 第一、条列式。

  这种总结报告常用数目字标明分段顺序,把过去、、现在和将乘,成绩、‘经验和教训,几形势、任务和意义琢方面,‘分条穿病叙写,有事例,有分析,有比较,有结论。形式新颖,别具一格。;例如毛主席在一九四六年十月一日写的《三个月总结》就是条列的结构方式。 第二、小标题式。把主要经验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别写在每一段的开头,然后分段叙写。这种结构形式,中心突出,层次井然,引人入思例如《一个苦战两年改变了面貌的,合作社》就是这样的写法。

  第三、全文贯通式。全文不用条列,也不用小标题,而是围绕中心,先叙述情况,后写体会和经验教训,一气呵成,融为一体。 以上这些结构形式要根据总结内容的需要,不拘一翻灵请运用。 总之,不管采取哪一种结构方法和结构形式、都离不开叙迷情况,并针对情况,说明采取了哪些作法,一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什么间题,以及今后改进工作的努力方向。例如,总结教学工作经验,在叙述教学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应说明根据教学方针、教学任务,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实际,进行课堂讲授,布查预习、复习,安排集体讨论,启发独立思考、考试评定成绩等方面,哪些做法是切实可行的,哪些做法是脱离实际的,明确经验教训,从而揭示理论联裘实际的规律,以资借鉴。

结题报告模板范文

项目结题申请书

  z市教科研领导小组:

  姜堰市z初级中学于20XX年6月申请立项了《突出学生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践研究》的泰州市规划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多的艰难探索与实践,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20XX年8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教科研领导小组提出结题申请。

  课题名称:《突出学生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践研究》

  实验研究学校:姜堰市z初级中学

  课题总负责人(课题组长):z

  课题副组长:z

  课题组办公室主任:z

  课题组办公室副主任:z

  子课题组长:z

  课题研究时间:20XX年6月——20XX年8月

  课题研究过程:

  该项目研究历时两年多,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XX。5—20XX。5,准备阶段。

  专家引领,理念先行。20XX年6月,泰州市规划课题《突出学生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践研究》开题。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胡唐明、钱德春,姜堰市教育局教研室周庆林、李念民、曹沐斌、王书月、孟太、曹军以及特级教师许亚平等到学校进行指导,课题组还专门聘请姜堰市教育局教研室沙化中主任为常务顾问,总体规划,制定目标。根据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本课题组请专家到校培训指导;走出去,与先进教科研学校结对,学习外校先进的教科研经验;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发展需要,分析制约效益课堂的因素,制定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施方案——“五效一堂”,确定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负责人:z。

  第二阶段:20XX。5—2014。5,项目研究实施阶段。

  (1)全面推进,突出重点,成立实验班级;典型示范,骨干带动,建立健全“五效一堂”的实践性实验机制;加强培训,力促成长,建立分层次、形式多样的培训机制,制订提高各层次课堂效益规划(定向初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向其他科目、其他年级渗透、推广);发挥集体智慧,使“五效一堂”式集体备课日常化、常态化;正确引导,理论提升,加强新理念的学习,提升应对课改的能力。

  (2)以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促师生成长,以创新研究促师生发展。

  (3)重视教学实践基础上的反思。鼓励实验教师及时将教学所得诉诸笔端,在实践检验中形成论文。

  (4)成功举行了首届教师博文比赛,建立骨干教师博客,实行教师论坛制度。为老师提供跨学科的交流平台。

  负责人:z。

  第三阶段:20XX。5—2014。8,项目研究总结阶段。

  整理实验材料,形成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进行问卷调查,反馈实验结果。召开课题结题会,聘请专家对科研成果进行评审鉴定。

  负责人:z。

  (一)材料性成果

  ⒈ 编印了《树人》《秋韵》等校本教研教材

  ⒉ 编印了《“五效一堂”集体备课资料集》《“五效一堂”教学案集》等中期成果资料

  ⒊ 编印了数期《突出学生主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践研究论文集》

  (二)经验性成果

  ⒈ “五效一堂”课改要求。

  ⒉ 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获得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规划。

  ⒊ 取得了促进师生发展的系列经验。

  ⒋ 获得了课题研究工作的经验。

  (三)实效性成果

  ⒈ 提高了我校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⒉ 建立起了新的教师专业成长评价机制。

  ⒊ 积累了编写校本教材的经验。

  ⒋ 形成了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

  此致

  敬礼!

  姜堰市z初级中学

课题阶段性总结报告

  2011年3月,我们确立的研究课题“初中语文以农村生活为素材的作文教学研究”获得立项审批。从开始课题实验起,课题组成员热情高涨,各项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现己进入了课题实施阶段。现将我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在农村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发现作文一直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薄弱环节,布置他们每周写篇练笔,他们却不知道该写什么,农村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他们对身边那么多的生活素材熟视无睹,觉得自己生活没有什么可写的。本课题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在农村初中进行有效的写作教学,让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学会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1、研究怎样让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生活,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提高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水平。

  2、研究怎样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提高感受生活的美的能力。作文成功的关键取决于作者有没有对生活的独特视角和见解。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深刻而细腻多角度感悟生活,表达生活很值得我们探究。

  3、要使学生文章写得好,关键是积极培养其写作兴趣。考虑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进行作文命题;如何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创设宽松环境,符合学生习作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情趣。总之,在整个作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怎样具体操作与实施,还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

  4、教师下水文促进学生写作的研究。让研究教师更新写作教学观念,认真贯彻实施新课程写作教学理念;提高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调查分析,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2011年3月-- 2011年 4月为实验准备阶段,通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课外阅读、写作的状况。

  (二)加强教师理论学习,落实课题实验。

  (1)课题组全体成员学习 新课程标准 ,学习叶圣陶等生活作文理论,改变旧教学观念。充分领会 语文课程标准 对初中作文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和贯彻建议,从理论上认识实验的重要性,把握实验要义,明确实验步骤,掌握实验方法。订出实施计划,明确全学年的实验目标和方法。

  (2)参研教师积极外出参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课题教师提供培训、学习、参观的机会,使教师开拓视野,拓宽思路。

  (3)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活动。①读书活动。要求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每学期完成读书笔记五千字。②参加专题讲座学习。积极参加假期由教体局组织的有关进行“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和初中语文研讨会,听取“如何撰写教学论文案例”等专题讲座。③课题研讨。组织课题组成员交流课题研究信息,围绕实验课题进行研讨,做到“三个一”,即:拟定一份实验方案,上一节教改活动实验课,写一篇实验总结。④教学观摩。除了加强本校观摩研讨外,积极创造条件到外校观摩研讨。⑤优秀课例、经验总结、学生作文等教科研成果展评。

  (三)体验生活,挖掘资源,创建开放课堂

  1、开发农村作文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

  农村有着与城市不同的风土人情,只要善于观察,农村学生也不缺乏作文的素材。

  2、构建开放作文课堂,创设新型的教学模式。

  在作文的指导思想上贯穿“开放”二字,不再局限于几节作文课上,而是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三、阶段性取得的成果:

  经过半年来的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探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一)通过研究,参研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主要表现在:参研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参研的三位教师语文教育教学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现在已经成长为各年级的中坚力量。盖老师在2011年烟台市心理健康优质课评选中,荣获烟台市优质课,吴老师执教的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在2011年4月莱阳市语文优质课评选中获优质课,张老师辅导的学生作文在市作文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全体参研教师在教学上最大的变化是:都向课堂要效率,逐渐克服了上课随意性的毛病。在备课的针对性上下功夫,以文本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写作素材、写作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二)学生写作能力得到培养

  1、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乐于习作。

  课题为了将“写”的训练目标落实好,教师下水文先行,熟悉的生活,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2、拓宽了学生的作文思路,让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3、夯实了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精于表达。学生作文水平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作文多篇被校报选用。

  四、对课题研究的思考: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积淀了如下思考:如语文教师的工作烦而杂,课题组成员怎样有更充足的交流反思时间与空间;如何更好的积累资料、进行课题数据的监测;我们还需要一些实际的、科学的指导;学校电脑配备不足,工作不便等。

  五、今后我们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实验,完善实验,丰富实验,主要打算是:

  1.重视深化实验。开发富有农村特色的作文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构建开放的作文活动场,创设新型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开放的作文评价模式。

  2.重视资料整理。对实验所形成的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经验总结进行理论升华,争取在结题前编写一本有关实验理论探索的论文集和一本学生作品集。

  3.重视实验推广。一方面把实验由实验班推广至其他班级,扩大实验面,形成一定实验规模。

  以上是课题组第一阶段所做工作的简述,我们虽尽力而为之,但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对我们的阶段性成果分析报告指导和批评。

  附:

  (一)八年级作文教学调查问卷(学生)

  学校: 班级: 同学:

  你好!为了解你们在作文学习方面的有关情况,便于老师指导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作文。以下列出的各题,请你在认可的答案上打“√”(可多选)。谢谢你的合作!

  1. 你是否喜欢读课外书? ( )

  ①非常喜欢 ②比较喜欢 ③一般 ④不喜欢

  2. 你是否经常读课外书? ( )

  ①经常读 ②有时读 ③在老师、家长要求下读 ④从来不读

  3. 你喜欢读哪方面的书? ( )

  ①优秀作文选和提高作文技能的书籍 ②百科知识书籍

  ③故事、童话、小说、传记文学 ④卡通漫画书 ⑤其它

  4. 你每天花多少时间读书? ( )

  ①基本不读 ②不到30分钟 ③30~60分钟 ④60分钟以上

  5. 你是怎样读书的? ( )

  ①随便翻翻 ②只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③通读全书

  ④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能边读边想,记下疑问并请教别人

  6. 你读书时是否有摘抄的习惯?( )

  ① 经常摘抄 ② 偶尔摘抄 ③在老师的要求下摘抄 ④ 从不摘抄

  7. 摘抄过、见过、学过的好词句你会在作文中运用吗?( )

  ①不会 ②有时会 ④会有意识地运用 ③经常会

  8. 通常作文课给你的感觉是: ( )

  ①轻松愉快,丰富多彩,使人充满信心 ② 严谨,但乐趣少

  ③ 平稳单调,不讨厌也没乐趣。 ④ 紧张单调,难于忍受。

  9. 作文课时,你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回忆起与某方面相关的一些经历吗?( )

  ① 通常都能做到 ②有时能做到 ③偶尔能这样 ④ 从来都做不到

  10.你喜欢写作文吗? ( )

  ①非常喜欢 ② 还可以吧 ③不太喜欢 ④一点儿也不喜欢

  11.你写作文的目的是? ( )

  ① 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②为了练好作文

  ③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④ 其他原因

  12.你比较喜欢写什么类型的作文? ( )

  ①写人记事的 ② 写景状物的 ③想象作文 ④自由作文 ⑤其它

  13.写作文前,你是否有读别人的佳作或查阅相关资料的习惯( )

  ①常常这样 ②有时这样 ③ 偶尔如此 ④ 从不这样

  14.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 )

  ①没有 ②老师布置才写 ③有时兴趣来了就写 ④经常写

  15.通常,你在日记里记些什么内容? ( )

  ①一天的生活学习情况 ②每天发生的新鲜事

  ③自己的心里话 ④感受特别深的事情

  16.一般情况下,你在写作文或日记之前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 )

  ①很有激情,充满创作的欲望 ②比较有激情,有创作的想法

  ③ 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无所谓 ④ 烦躁,不太想写

  17.一般情况下,你写完作文或日记后会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 )

  ① 愉快,满足 ② 完成任务后的轻松 ③没什么感觉 ④真累啊

  18. 你喜欢作文的原因是 ( )

  ①觉得作文很容易,能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② 对作文非常感兴趣

  ③老师、家长的鼓励 ④ 不喜欢上课的老师

  19.你不喜欢作文的原因是 ( )

  ①觉得作文很难 ②对老师出的作文题目不感兴趣

  ③老师给的作文分数低 ④不太喜欢上课的老师

  20.你觉得作文难写的原因是什么?( )

  ①没有东西可写 ② 缺少好词句③肚里有话表达不出 ④作文题缺乏新意,脱离学生生活

  21.你对我们国家或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关心吗?( )

  ①很关心 ②一般 ③与我有关的才关心 ④根本不关心

  22.你对我们周围或学校发生的事情关心吗?( )

  ①很关心 ②一般 ③与我有关的才关心 ④根本不关心

  23.你对自己家里或亲人发生的事情关心吗?( )

  ①很关心 ②一般 ③与我有关的才关心 ④根本不关心

  24.平时,你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吗?( )

  ①观察很仔细,记得很清楚 ②知道,但印象不深 ③不太留意

  25.遇到自己感兴趣或惊奇的事时,你怎样做?( )

  ①告诉别人 ②记在日记本上 ③动脑筋想一想 ④过了就过了,没放在心上。

  26. 对批改及评语态度( )

  ①认真看阅 ②一般浏览 ③从不看阅

  (二)“八年级作文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分析

  初中语文以农村生活为素材的作文教学研究 课题组

  近期, 初中语文以农村生活为素材的作文教学研究 课题组对七八年级学生的作文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提高作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调查的对象是七八年级160名学生,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为了确保所采集数据的真实性,调查采取无记名答卷方式,并强调“答案无所谓对和错,真实最为重要”。

  调查结果与评析如下:

  1.学生自我评价。

  调查显示,25.8%的学生对自己的作文现状感觉良好,58.3%的学生认为自己水平比较一般,同时也有11.2%的学生自觉较差;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优秀和很差的学生比例极小,分别占3.3%和1.4%。

  评析:问卷调查提供了一个与教师评价不同的视角,结果虽然呈常态分布,但教师们通常认为,作文水平较好的学生没有这么多,而较差和很差的比例则要高一些。显然,教师的期望值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值之间存在落差。如果教师未能从鼓励原则出发,对教学评价(如口头评价、分数等级评价)进行相应的调整,势必会伤害到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大部分学生喜欢写作文和上作文课,真正不喜欢的只占极少数。近六成学生(59.7%)表示喜欢写作文,其中,“非常喜欢”的占12.3%;超过七成(70.7%)的学生表示喜欢上作文课,其中,“非常喜欢”的占 23.6%。另一方面,表示“一点儿也不喜欢”写作和上作文课的学生,分别只有4.1%和3.3%。

  评析:调查数据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惊喜,并纠正了一个普遍性误会:教师总觉得大部分学生讨厌写作文,怕上作文课。这种误会通常来自于作文课前学生脸上的表情变化——怨天尤人状、愁眉苦脸状、无可奈何状、长吁短叹状……问卷“不小心”揭出了学生的心理底牌:他们喜欢写作,希望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大部分学生都有正确的写作目的,少数学生主要是应付作业和提高成绩。调查显示,近六成学生 (59.5%)写作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作文技巧和记录自己的思想情感;但也有13.8%的学生主要是应付作业,15.9%的学生主要是应付考试。

  评析:写作目的性关系到学习心态、努力程度和作文成就。以应付作业为目的的学生懒于在写作上进行主动探索,其作文水平可想而知;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学生较拘泥于范文的框框和任教教师的评价,热衷于写缺少灵性和创意的所谓“考场作文”。教师有必要对这两类学生加强写作目的性的教育和引导。

  4.近八成学生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少于一小时,相当部分学生基本不读;文学著作、杂志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数据表明,77.8%的学生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少于一小时,大部分阅读时间在半小时左右,更有11.2%的学生基本没进行课外阅读。只有 17.5%的学生平均每天进行1~2小时的阅读,4.6%的学生达到2小时以上。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文学作品最受欢迎(47.6%),其次分别为科幻作品(20.1%)、辅导教材(16.8%)、卡通作品(12.0%)、武侠小说 (7.9%)。

  评析: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能不令人关注和焦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要求 7~9年级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然而,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显然达不到要求。许多学生称没有时间,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没有养成习惯。初一年学生尚且如此,随着课业负担的逐步加重,初二、初三年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更不容乐观。正是由于课外阅读量的不足,知识积累“贫血”,严重制约了学生写作的思路拓展、选材和表达。

  文学作品和科幻作品得到学生的青睐,卡通读物和武侠小说却没有想像中那么泛滥,这使教师和家长多少松了口气。

  5.大部分学生尚未养成读书摘录和记日记的良好习惯。调查发现,88.8%的学生没有养成读书摘录的习惯,近一半学生只是“偶尔”或“从不”摘录;能够坚持的人数甚少,只有2.9%。与此同时,78.1%的学生也没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经常”和“始终坚持”记日记的分别只有15.7%和6.2%。

  评析:读书摘录和写日记对于提高作文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读书摘录以阅读感悟为基础,有助于加深记忆、促进素材的积累、理解和运用,是信息输入的有效学习过程。学生们读书不足,当然摘录也少;同时,习惯的养成还有赖于教师的积极引导。写日记以生活和情感的感悟为基础,有助于激发思维、激活素材和加强表达,是信息输出的有效训练过程。然而,日记涉及学生内心世界的隐私,以作业形式统一布置和上交并不适宜,目前教师大多只要求学生写周记,但仍须提倡和鼓励学生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6.大多数学生遭遇作文难写的尴尬,主要困难在于无法创新、无话可说、表达不清楚和不生动,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调查中,95.9%的学生承认在写作中会遇到难写的情况;其中,12.9%的学生时常面对这种窘境,更有1.4%的学生每次作文都陷入困境。只有4.1%的学生自豪地宣称“从未遇到”难写的情况。写作困难主要表现为:文章写不出新意;不知该写什么;知道该写什么,却不知该怎么表达;作文语言不够生动。此外,部分学生觉得作文拟题和开头也较难。令语文老师尴尬的是,当学生遇到作文困难时,只有25.7%的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低于其他的求助渠道:书本(80.7%)、家长(30.2%)、同学(29.6%)。

  评析:作文难写的原因比较复杂,它与学生的知识经验、阅读积累、作文思维能力、练笔次数等息息相关。在解决学生作文困难方面,教师有责任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作文教学的针对性,调查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困难,因材施教,分层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改进“少、慢、差、费”的现状,重视作文思维训练,对审题、立意、选材、表达进行专项训练等。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营造生动活泼的作文课堂气氛,培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遭遇作文困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语文老师。

  7.大多数学生渴望以合作学习的方式上作文课,以改善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技巧。调查表明,与同学相互讨论写作思路和技巧的合作学习方式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80.7%的学生认为合作学习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74.5%的学生认为“可以打开自己的思路”;学生们认为,其好处还在于能“获得别人及时的帮助”和“提高写作积极性”。持反对态度的学生只占4.3%。在问卷的“对作文教学的建议”一栏中,学生们也普遍呼吁:“教师少讲一些,让我们多互动一些”、“让我们互相批改作文”、“建议多让小组讨论作文的得失”……

  评析:对于提高学生作文兴趣和水平,合作学习模式具有积极的作用:一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可以改变学生孤军奋战的不利局面,有利于拓展作文选材和立意的空间,特别适合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的训练;二是学生进行多元化互动,互帮互学,可以提高作文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克服大班教学中教师指导不周的弊端。

作文训练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005年12月,我校承担了区“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_____’’作文训练方法的研究’’课题进行实验.我们认真领会课题的内涵,根据我校作文教学现状,成立了课题组,并制定了实施方案.一年来,我校课题组以、、全日制语文课题标准、gt;、gt;为依托,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我们课题组成员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了一系列的研讨与实验.现在,我们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验个体的展示上,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课题实验与研究工作已告结束,特具此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文教学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作文的形式总是“老师出题学生作”的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失去了新鲜感,许多学生的作文几乎是假话连篇,空话套话满天飞,有的为了迎合老师所谓的立意的“正确”,往往放弃自我内心真实的思想感情,胡编乱造,文章的灵性 和魅力荡然无存,更谈不上人性美的飞扬.

  新的、、课程标准、gt;、gt;在关于写作的“一项”明确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力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些命题作文.”我们把“作文训练方法的研究”作为课题进行实验研究,其目的在于打破多年来封闭式命题的桎 ,倡导创新,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充满大气,灵气,才七佳作不断涌现.做到:以我手写我口,以我手说我心.再现一个有活力,有创新精神的个体.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通过本次研究,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整体训练和个体训练相结合,平日多观察,多体验,锻炼说真话,诉真情,训练他们多项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写出人人心皆有,个个笔下全无的文章,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形成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

  课题研究的时间与原则

  ﹝-﹞时间: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

  ﹝-﹞原则:因为作文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遵循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多元化的智能理论,于是在实践中我们遵循的原则为:

  1:自动性原则.主动性是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实施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自动参与教育的全过程和诸环节,努力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2:发展性原则.用发展的眼光看发展中的学生,不要为学生圈定为止,更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和思想来界定学生.

  3:民主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形成一种民主,平等氛围.

  4:个性化原则.教师在教学中把自己定位在引导者上,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四:实验步骤及理论指导

  (-)课题研究的前期: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

  首先以问卷的形式,在学生中展开调查,了解学生对作文课的状态.了解具体情况如下:15.3%学生喜欢上作文课,理由是: ①能抒发自己的真切感受,②平日的积累得以展示,感受成功的快乐.28.8%学生又喜欢又怕作文课,理由是:①下笔无物,②不了解写作技巧.18.2%学生对作文课无所谓,理由是:①没有兴趣②考试不得不写对写作方法不清楚.其次针对学生作文现状,起草并拟定本课题研究方案.

  ㈡课题研究后期:2006年6月至2006年12月

  1:理论学习阶段:开展专题讲座,教师搜集作文训练方法材料,师生共同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以此指导作文.学习、、语文新课标、gt;、gt;,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教师减少对学生的束缚.学习叶圣陶老人关于写作的理论知识,明确“作文要写诚实的话”,学习、、学会生存、gt;、gt;理论,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学习素质教育理论,使学生明确写作方向.

  2:师生共同制定写作计划:①各班分别抽出5名同学,创办班级手抄报,将习作中的优秀作品登载出来,每半月一期,定期出刊,供学生欣赏每个同学 出版作文集.③班级开展作文竞赛,组织评比活动,激发写作愿望.

  在实验中课题组本着“需要,自主,真实,创新”这一宗旨去写作,也就是在作文中提倡“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而且在作文中指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逐步将教学理念和学生的 写作实际相融合,相统一,培养出具有创新个性的小作家

  五:实验措施、方法及成效

  ㈠积累素材,专项训练.一个人的写作是日积月累形成的因此,我在作文训练中,鼓励学生多作摘抄、作剪贴、写周记,养成良好的习惯.

  ㈡整体训练和个体训练相结合

  1:整体训练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教师不直接告诉或指导学生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且向学生提供系列的学习训练方法,发挥自主、合作的规律.训练步骤如下:①每周一个话题,自由组合,四至六人为一组,组内分工,明确任务;个人完成后,组内交流,讨论切磋;补充装订成册,装入档案袋,一人一个,上课交流;④周末写成作文⑤评选优秀资料和优秀个人,反馈再装入档案袋;⑥成功文抄在作文本上,期末出版一本作文集.

  2:个体训练上,扩大作文教学空间,开掘作文潜能,把作文课堂作为张扬个性的主阵地,展露才华的大舞台,对一部分人着重培养逆向思维能力,侧向思维的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的训练,旨在创新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写出立意“深、新、活”的好作文.

  ㈢帮助学生归纳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能力.这样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传神的标题.可采用引用式,化用式,修辞式,幽默式,标点式.

  2:独特的选材.拾取往昔碎金,再现生活万象;把身边的故事告诉读者;真情是一切文章魅力之源;把握时代脉搏;思接千载,穿越时空长廊.

  3:如何使文章文采斐然.可穿插幽默风趣的词语,激活全句;可用情态动词具体描绘;可运用恰当的句式;可运用恰当修辞;

  4:起笔如凤头,终了当奏雅.开头:引用名言警句;巧用书信格式;借用章回小说笔法;巧用寓言故事;巧用诗文词句;恰用揭示主旨的题记.结尾:使用整句,使文章文采飞扬;鼓励号召;含蓄深沉;照应开头;巧用名句;议论抒情;巧解悬念.

  5:善用创新出美文.立意上创新;形式谁创新;语言上创新

  ㈣教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作文的天地,并为学生送去“下水文”现代的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实验教师既要指导学生的写作,还要参与到写作中,为学生送去下水文.既可以让教师体味作文的艰苦,又可以使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研究更深入些,于是宽松的教学氛围构成了师生互动式对话式交流,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及强烈的表现欲再次涌现.同时,在提供下水文的过程中,实验宝贵的经验,总结了许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思路与方法,并及时形成论文或经验材料.实验教师曾两次在、、家长、gt;、gt;杂志上谈作文的思路与方法;实验教师曾两次在区内进行经验交流,多篇论文在区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㈤建立人文的评价机制,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实行合理有效的而且是人文的评价机制,给每个学生以信心和鼓励,在学生每次作文之后,教师把具有个性的优秀作文张贴在习作专栏上或发表在手抄报上进行展览,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有时将每个同学最好的片断打印出来,在班中传阅,这样充分调动了对作文不感兴趣的积极性,让这些学生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㈥今后努力的方向

  实验的经历,使我们深深感到:要使学生写出文情并茂的作文,真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工作,然而,实验的结果也为我们的实验教师带来了不尽的喜悦.学生敢说了,敢写了,敢袒露自己了,文章也潇洒了,不再是伪装的从未见过其面的“蒙面人”.是课题给我们带来了这次尝试的机会,是课题给了我们成功的感受.我们的感悟是:㈠真实的生活是学生写作的重要源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广阔天地,吸纳天地之灵气,尽书本色之佳篇,厚积才能薄发.㈡情感真挚是作文的内涵.立意新奇在于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的思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自己的特色的作文来.㈢赏识教学是学生创作的不竭动力.赏出心中的爱,赏出教师的情,赏出天然的我,赏出优秀的文,赏识教学会给学生带来不尽的欣喜和灵感.㈣健康个性章显了,但追求文章的文采美,立意深应是以后孜孜以求的

  总之,写作训练之路千万条,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切实可行的方法,只要作文教学的根深深植于科学的土壤上,用崇高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去耕耘,浇灌,作文教学就能收获满园春色.我们只是作文教改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不够鲜也不够艳,我们只有痴心向前,善于接纳,勇于开拓,这朵红杏在新世纪教改的沃土上才会开得更鲜,更美,更香!

结题报告

  袁娟 胡畅和 张彬

  一、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

  体验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对于 “体验式作文”教学方法策略的研究也已经被广泛报道。在学校中,大部分教师都认同体验式作文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但是也有部分教师认为体验式作文教学存在设计难度较高,难以把控教学时间,以及体验式作文教学对于改善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成效有限等缺陷。由此发现,不少教师在“体验式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引入的素材过于简单随意,所创设的情景流于形式,远离了学生的视角,忽视了学生的真实体验,缺乏写作指导和思维启发,具体到学生的作文中,则表现为无从下笔、词语匮乏,或牵强附会、胡编乱造、虚情假意等,由“写作文”完全变成了“想作文”。

  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写作水平,开展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2、研究活动

  1、研究对象

  农村学校三四年级的学生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研究初期,通过调查农村小学中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及学生作文存在问题等选择、确定课题;个别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分析农村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现状及成因。

  2、文献研究法:拟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教学科学理论的学习,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意义、研究价值、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等,不断学习并借鉴成功经验,推进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3、行动研究法:利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实践、反思、改进中探索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的全过程中,对不同个性心理特征、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学习研究他们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有无达到预期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等。

  3、研究过程

  本课题从2018年10月开始一直到2019年5月结束。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由三四年级的师生展开六项实践活动。

  第一阶段:学习阶段,为了更好开展课题的研究,我们准备学习了相关材料,如: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新课标解读 , 浅谈小学体验式作文 , 小学体验式作文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等文献资料,针对本校农村的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重点以及课题开展的主要方向。

  第二阶段:研究活动开展阶段

  1、第一个实践活动:问卷调查

  时间:2018年10月25日

  课题研究必须来源于教学需求,“农村小学中年级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价值体现了服务于学生。基于此,我们的课题研究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因而对学生的现状和需求不能忽视。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学校的学生对作文教学看法和需求,我们课题组对部分农村学校的三四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由张彬老师制作问卷调查,展开 关于农村小学中年级写作困惑问卷调查 。从调查表中表露了以下问题:

  1.80%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课外书籍,但不能坚持天天阅读。甚至还有少数学生从不读课外书籍。

  2.学生所读课外书籍主要体现是作文书,漫画书。

  3.主动积累的学生很少,都是老师布置有积累的作业才去完成。即使部分学生能够摘录好词佳句,但能巧妙运用的较少。

  4.大部分学生认为生活中的事从没有细心地观察过。只是粗略地知道而已。

  5.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布置的作文,究其原因:老师不应该限制习作的范围。

  6.缺乏真切的情感体验。没有真切的情感体验,是断难写出好文章来的。

  思考与对策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学生在课外阅读这方面简直就是一个空白,所谓的阅读就只是读读作文书,漫画。阅读面太窄。部分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及时积累,不能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习作中;大部分学生没有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所以习作中真情实感就无法抒发出来;学生认为老师的指导才是他们习作进步最有效途径。以上的分析结果,反映了部分学生习作内容枯燥、甚至无话可写的根本原因。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有效地提高我校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及教师教学水平,我们思考对策如下:

  1.班级成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课外书籍带到学校来,相互阅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每周留一两次读书作业,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并慢慢尝试写出感悟。

  3.鼓励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事,并用日记的形式把每天的所见所闻如实的反映出来。

  4.注重课堂的实效性,将作文指导与每单元的每课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结合进行,提高写作水平。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写作水平,开展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2、第二个实践活动:阅读

  时间:2018.10--2019.05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心理、情感活动,同时它与作文可谓是“唇齿相依”不可分割。没有了阅读,写作就如无源之水,必将枯竭。对于农村的小学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体验阅读的快乐,不断鼓励学生去阅读、积累写作的间接经验,鼓励学生养成做阅读笔记的好习惯,注重班级良好的阅读氛围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爱上阅读的内部动机。

  首先在班级展开“每日必读”阅读活动,老师给学生推荐符合学生的阅读刊物,培养学生的正确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文章给老师,在晨读时间老师带领大家领略优秀文章的风采,这样能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老师不断鼓励学生去阅读,构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其次为了让学生积累写作的间接经验,还要鼓励学生养成做阅读笔记的好习惯。再次,运用微信班级群的功能,建立班级小打卡,学生在课外坚持阅读打卡,老师给于学生的鼓励性评价。长此以往学生无论在校还是在家都会有一个阅读的良好氛围提供给学生,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就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阅读是一种吸收,写作就是一种释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积累熏陶和培养语感”,高质量的知识储备,能给写作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素材库,有了一定的写作认知结构和写作方法的把握才能让学生进行更好的再创造。

  3、第三至六个实践活动

  冈察洛夫说:“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成长起来的东西”。写作需要真实情感作为支撑,才能避免无从下笔、词语匮乏,或牵强附会、胡编乱造、虚情假意等,而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写作教学应当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这一切都离不开体验。展开体验式教学,也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写作兴趣。

  在课题的实践过程中,经过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构建了一套农村小学中年级生活体验式作文教学体系。根据体验区域与体验内容的侧重点,我们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农村优势走进大自然,进行体验式作文教学;第二部分,利用家庭生活,进行体验式作文教学;第三部分把情景教学搬进课堂,进行校内体验式作文教学。

  第一部分:走进大自然体验式作文教学

  第三个实践活动: 美丽的秋天 教研课

  活动时间:2018.11.05

  内容诠释:

  体验式作文走进大自然,让天然的美丽装饰学生的笔尖。无比壮观的宇宙、蓝天白云、皓月繁星、翠竹秀木、叮咚泉水只有与它亲密的接触才能让学生的笔尖生辉。作为农村的学生,必然占有着最大的教学资源,教师只须带上学生,走出教室,投入大自然,让学生尽情的与大自然对话,作文就会自然生动有趣。

  教学流程:

  写作前提前一周布置个性化的自然生活体验任务。

  写作中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式的表达体验

  写作后进行互评互改式的提升体验

  教研课展示:

  美丽的秋天 教学设计 胡畅和老师教学目标:1、围绕“秋天的景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学过程:1、导入:1、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一句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你知道写的哪一个季节吗?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她秋高气爽、满山红遍.3、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她五谷丰登、果实累累.2、出示图片、感受秋天:1、出示“果园里”(1)、出示“苹果、柿子、葡萄、桔子、梨子”(2)请同学们同上修辞手法,写上一段。(3)请同学读、评价。闻一闻,仿佛闻到了水果的香味,真让人垂涎三尺哟!2、我们来到了森林里,你看到了.(1)、“枫树”红的像一团团火。(2)、“银杏树”那一片片树叶好像一把把扇子,扇去了夏天的酷暑,为我们带来了凉爽。(形状)(3)“菊花”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颜色)(4)“桂花”我们可以抓住桂花的香味“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沁人心脾。3、出示“一望无际的稻田”(1)、你看到了什么?(2)远远望去像什么:(金色的海洋)(一株株稻穗弯下了腰、沉甸甸的)三、小结:秋天向一首诗,秋天像一首歌,秋天像一副画,秋天像一个美丽的童话。结构上:总——分——总的写法。四、作业:完成草稿、修改、誊写五、板书设计:美丽的秋天1、总起2、分写:1、果园里.2、花园里.3、田野里.4、树林里.三、总写

  第四个实践活动: 春游

  活动时间:2019.03.15

  教学流程:

  教师组织一次春游活动

  写作中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式的表达体验

  写作后进行互评互改式的提升体验

  教研课展示:

  春游 习作教案 张彬老师一、教材分析:本次作文共分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例文” 春游 。主要写春游时看到的景物。先写麦田,主要写了微风吹拂下的麦苗;再些小河,主要写了河岸的花草和河中的鸭子。写得清楚、明白,充满同趣。第二部分是“习作要点讨论”。紧扣本次习作训练要点,对“例文”的有关写作方法(有顺序地写、抓住重点写)作了提示。第三部分是“作业”。先提出本次习作的要求,然后建议充分进行习作的交流。二、学情分析:本次作文训练,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写游记。为了配合这次练习,便于学生搜集真实、丰富的写作材料,可组织一次春游。我们应事先选择好游览点,以便有景可看,有物可写。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几景物按顺序写出来。三、教学要求:1、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领会写景一要按顺序,二要抓住重点。2、按照“作业”要求,从春游时观察到的景物中,选择两三次,有条理地写出来。四、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交流,导入新课1、交流春游的经过。2、提问:你看到了哪些景物?你最喜欢哪几个地方的景物?二、揭示要求,明确目标1、出示要求,思考:(1)、写什么?(“两三处景物”)(2)、怎样写?(选自己喜欢的;按顺序)2设疑:怎样按照要求把这次春游活动写下来?三、学习例文,总结写法1、指名读,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个地方的景物?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四、迁移写法,循序练习1、口述。(1)、说顺序。指名说,要求用上“我准备先写……再写……最后写……”的句式。(2)、说具体。要求抓住一处景物的重点来说。①自由练说。②同桌互说③指名说④师生共同评议2、写稿。

  走进大自然体验式作文教学经验总结:

  神奇的大自然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了足够的情景体验,无需教师教授过多的写作技巧,学生在写作时自然地注入自己独特的感受,再也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空洞的作文,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小小新奇世界的映射。体验式作文让学生尝到了写作的乐趣,他们便会在稻谷成熟时,落叶飞舞时,电闪雷鸣时用心观察体会,大自然是一本最优秀的读物,有了直观经验的积累,激发写作灵感,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中优美词句,写作的画面感变得更强,笔尖才会很自然地流淌出沁人心脾的佳作。

  第二部分:走进家庭生活体验式作文教学

  第五个实践活动: 我做的_________ 教研课

  内容诠释:

  体验式作文走进生活情景,让百态的生活触动学生的笔尖。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比较有趣。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主观体验,切实的参与整个体验过程,并且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才会激起学习的兴趣,在外部学习动机的刺激下,学生的写作兴趣也会逐渐浓厚,不再是把“写作文”变成“想作文。”例所以教师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情景,再把学生的体验图片搬进课堂,给学生最直观的情景体验。

  教学流程:

  前提布置学生完成一道菜的生活体验任务

  学生收集体验做菜的照片

  写作中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式的表达体验

  写作后互评互改提升体验

  教研课展示:

  我做的________ 教学设计 袁娟老师教学目标:3、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做菜过程,围绕“怎样做”来展开教学4、激发学生感恩,珍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学过程:3、导入: 展示学生做菜的各种图片,让学生解说自己做菜的过程4、出示图片、感受秋天:4、完成一道菜需要的准备工作(1)仔细挑选新鲜美味的食材(2)把食材处理干净(3)准备锅,各种调料5、炒菜的过程.(5)、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来描写炒菜的过程,尤其动作描写要准确,详细。(6)、炒菜中遇到的难题:开火难、油四处溅起、翻炒不顺利、盐量难控制.(7)、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写作手法。6、对菜进行描写”颜色、味道、形状、气味.7、情感体验(1)、珍惜粮食(2)、懂得感恩三、小结:结构上:总——分——总的写法。四、作业:完成草稿、修改、誊写五、板书设计:我做的______3、做菜原因二、做菜的过程.5、准备工作.6、做菜过程.7、对菜进行描写.三、点题,升华感情

  走进家庭生活体验式作文教学经验总结:

  真实的情景体验,让学生笔尖的文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成功的情景体验让他们不再畏惧写作,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教师再鼓励他们用心体验、观察这百态的生活,把自己的感受带入作文中。有了真实情感作为支撑,学生的写作才会得以提高。不仅如此,多姿多彩的生活,能让学生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同时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真、善、美,写作就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第三部分把情景教学搬进课堂进行体验式作文教学

  第六个实践活动: 有趣的科学实验活动 踢毽子

  活动时间:2019.4

  内容诠释:

  把情景教学直接搬入课堂,真实的情景体验,让学生笔尖的文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成功的情景体验让他们不再畏惧写作,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教师再鼓励他们用心体验、观察这百态的生活,把自己的感受带入作文中。有了真实情感作为支撑,学生的写作才会得以提高。不仅如此,多姿多彩的生活,能让学生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同时体会生活中的各种真、善、美,写作就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教学流程:

  学生课堂活动

  教师进行指导写作

  学生互评互议写作

  三研究结论:

  1反思:体验式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所以每展开一个活动,都必须花费三节课的时间,尤其像 春游 美丽的秋天 这样的户外体验式活动,由于小孩子有贪玩的个性在里面,难以把握好小学生孩子们的是否完全参与到体验中来。对于家庭生活体验更是无法确定孩子能够用心的完成各种体验。在指导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又要加强交流,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样才会写出既有真情又有个性的文章。关键是如何把握这个度。

  2结论:经过两个学期的对体验式作为的探究,我们针对农村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从三个方面对体验式作文展开了策略研究。

  (1)阅读为体验式作文蓄力:对于低年级学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体验阅读的快乐,不断鼓励学生去阅读、积累写作的间接经验,鼓励学生养成做阅读笔记的好习惯,注重班级良好的阅读氛围的培养,从而激发学生爱上阅读的内部动机。 阅读是一种吸收,写作就是一种释放。

  (2)情景的感受为作文提质

  学生对写作兴趣不高甚至害怕写作一直是作文教学上的拦路虎,纠其原因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的素材的积累等于是无源之水。而体验式作文,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写作方法观的导向,学生只有做生活中的心人,善于观察生活,真情体验生活,那么生活这本大书就是他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

  体验式作文走进生活情景,让百态的生活触动学生的笔尖。袁娟老师执教的 我做的______ 让学生参与到做菜的情景中来,亲身体验后,她们笔下做菜的精彩画面跳跃在纸上,就连平常难动笔的学生也能按照自己体验的经过把过程写下来,再经老师指导,学生互评后,一篇篇优秀的作文涌现出来。

  体验式作文走进大自然,让天然的美丽装饰学生的笔尖。胡畅和老师和张彬老师都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神奇的大自然激发起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有了足够的情景体验,无需教师教授过多的写作技巧,学生在写作时自然地注入自己独特的感受,再也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空洞的作文,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小小新奇世界的映射。

  体验式作文走进校园,让多彩的活动打开学生的激情。校园是学生们生活和成长的地方。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涉及范围有社会实践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培养高尚的情操。学生们参与的每一个高质量的课外活动,都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例如:学生的活动踢毽子、有趣的科学实验。孩子们的兴趣大增,不再是“想作文”、不再是凑字数、感情也不再空洞造作。

个性化作文实验结题报告

  从2002年9月始,由中央教科所领衔主持的“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课题,以研究教师作文教学的个性化和学生作文个性化为重要视角,积极营造支持性、研究型的群体互动环境,追求教师教育理念与行为的根本性转变,努力寻求教师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主动发展的方式方法,围绕学生作文方式的转变,我们子课题组分别从不同角度切入,进行了一场作文教育教学的改革。

  一、课题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 中规定:

  “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活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个人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作文“有创意”,就是达到作文个性化。不造假,是对作文的最起码的要求;有创意,作文才能真正的个性化。

  课程标准所说的“独特的感受”,是自己独有的、别人没有的感受。这种感受,往往是个性化的。蕴含创新价值,因此值得“珍视”

  作文有没有“独特的感受”,有没有“创意”,关键在于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能从多角度观察生活,有利于打破思维定势,突破固有的条条框框,发现过去发现不了的或者别人尚未发现的东西。“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就是能发现事物的闪光点。只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足够的敏感,那么就能发现一般人发现不了的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一定要过细的观察事物,把事物与事物作横向的比较,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捕捉到。能把“生活的丰富多彩”和“事物的特征”表达出来,这样的作文往往是“有创意了”的了。

  是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触动学生的“独特感受”?不一定。有时候日常生活的琐碎小事一样能触发学生的“独特感受”。家人的一句平常话,朋友的一个会意的微笑,教师鼓励的目光,陌生人的一个自然搀扶……都可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动。学生把这一切如实的写下来,就有独特的个性化的东西在闪光,就能打动读者。

  打破模式化,倡导个性化,没有个性就没有生命力是 语文课程标准 提出的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完成这个世纪任务而努力奋斗。这就是我们“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理论依据。

  二、概念的界定

  子课题确定为:“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其中,“个性化”是课题的研究核心、灵魂所在,是改革的追求目标和发展方向。个性化涵盖两个层面:其一,文章的个性化。指学生鲜明的个性在作文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具体体现,即个性化的作文。其二,作文教学的个性化。指为促进学生作文个性的发展与张扬,从学生个性化的生活入手而建构的一整套符合学科规律和学生特点的,并能在习作活动中充分展现的作文教学系统。这决定了此课题实验的成果,将体现在学生普遍的洋溢个性精神光彩的文章和教师卓有成效的富有创造性的从学生生活入手而建立的教学方式、方法及训练模式。

  三、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一)、子课题计划:

  1、课题组成员:

  组长:刘冬玉

  成员:殷瑞枝 闫利花 兰艳丽 朱红霞 李敏 刘晨光 田宝宝

  2、研究过程活动安排:

  对所拟定的子课题的研究,我们分了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2003年1月——2004年12月)调查、摸索阶段。在本阶段,制定实验计划、方案,健全组织,拟定研究内容,做好调查工作,找到突破口,探索操作方式,编写阶段成果、实验总结、论文集等。

  第二阶段:(2005年1月——2006年12月)对“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化”子课题的实施方案中拟定的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结成阶段性成果,实验论文、札记、学生作文等相应成集。

  第三阶段(2006年——2008年12月)突出实验成果,形成研究体系,为普遍推广做好准备。并结成第三阶段成果:优秀课例、实验论文、札记、学生作文等集推出。

  (二)实施方案

  1、健全组织,形成制度。成立由刘冬玉主抓的课题组,有殷瑞枝、闫丽花

  田宝宝、兰艳丽、李敏、刘晨光、朱红霞参与,确定每月一次全校课题研究活动制度。

  2、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开展多种形式的小型沙龙和专题讲座,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对课题的进展情况进行引导,组织教师学习 新课程标准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陈鹤琴教育思想,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原则,当代建构主义教育原理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进行参与式培训和案例培训,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

  3、群体互动,重点突破。每月轮流一次结合自己的课题,做一节开放研究课,课题组成员观摩评议、研讨、反思,整整一天时间,大家求真务实,畅所欲言,注重实际效果,教科研人员精彩评点和引领,使课题研究层层推向高潮。

  4、注重过程,实践创新。鼓励课题组成员结合自己的特点,资源利用,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特色建构相结合,转变学习方式,改革课程模式,营造和谐环境,革新评价手段,建立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和学生成长手册,观察记录资料卡等,把课题做强做活。

  过程设计: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因我们参与实验的教师全部在教学第一线,因此,我们采用实验教师不变,研究班级不固定的研究策略。时时是研究之时,处处是研究之地,班班是研究之对象。

  研究方法:调查法、谈话法、经验总结、个案研究

  四、实施过程

  1、加强理论学习,理解课题内涵

  扎实有效地进行理论学习,使研究的参与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与前提。特别是涉及到作文教学,教师原有观念根深蒂固,运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驾轻就熟。如果不能通过有效的理论学习从根本上解决教师观念上存在的误区,课题研究的开展将举步维艰。

  学校课题组充分意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制定了课题研讨例会制度(每周三下午)、理论学习心得交流制度(每周一)、骨干教师专题报告制度(间周六)一系列规章制度,将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与校本培训工作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相结合,落实了学习的时间、内容,通过专家讲座、外出学习考察、教师论坛等形式组织学习,并将理论学习的成效纳入教师工作绩效考核,从而保证了理论学习的实效。

  通过贯穿研究全过程的扎实的理论学习,使实验教师不断统一认识,更新观念。大家通过学习认识到:作文是学生个体的综合精神活动, 其本质是“需要”、“自主”、“真实”、“创新”,因此,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教师不应主观地强制要求学生认知什么,灌输应该有怎样的情感态度,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生活,获得真实而丰富的体验,激发起交流的需要、表达的欲望,在真实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充分酝酿表达内心认知与情感的需要,在“真实”的基础上自主决定写什么、怎么写、写给谁、用什么方式写,从而形成个人的情感与认知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的发展。因此,要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关键可能并不在于作文教学本身。更重要的是能否真正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只有教师真正从观念和行为上重视学生个体的内在精神架构,关注学生个体理想人格的塑造与提升,关注在真实而丰富的生活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尊重学生个性,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从本质和根源上解决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困境,解决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作文的尴尬。

  2、注重课堂引领,进行个性表达。

  我们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课题实验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低年级课堂落实读、说、背,重在积累。中年级加强段的训练和篇章结构的训练,从读中指导布局谋篇。高年级落实从读学写,加强写作技巧的感悟、品味和评赏。课堂上所学的只是理论,需要在生活中练兵。我们抓住学生的作文个性化这一特点,指导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悟,用笔端去倾诉。充分利用学校、社区、重大节假日、纪念日等的重大活动,让学生在作文中放飞自己的心灵、倾诉自己的感受,做独具个性的表达。因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的作文自然个性鲜明、独具特色。

  3、注重典型讲评,指导互评互改

  讲评、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步骤,俗话说: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但是,只有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作文的缺点并会修改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改,否则,只是用别人的话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基于这点,在作文评改方面,我们实行教师批改、学生自评互改。教师批改时,除运用一定的修改符号外,我们注重给孩子留下一定的评语,或鼓励、或探讨,不用教师的固定思维方式去“统一”学生的思路与情感,束缚学生的个性发展。讲评中把有新意的作文当作重点,极力肯定其创新之处。每次习作后,我们通过“佳作欣赏”等形式,将写得好的文章、片断或几句话读给学生听,组织大家评议好在哪,然后分别给与表扬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写作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再次作文的积极情感。同时,还给孩子自我评价的权利,让孩子们在自评互改中,发现缺点与不足,及时改进。

  4、坚持实验总结,定期心得交流

  “反思三年成名师”,有些课堂上的一些感受转瞬即逝,为了留住这些精彩的生成,留下实验的第一手材料,我们课题组成员每月不少与2000字的实验札记,并在每周例会上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实验教师养成了不断反思的好习惯,每周的交流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促进了实验的开展,也为实验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5、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实验实效

  课题研究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在于真正促进改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创设氛围,提供条件,鼓励教师将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检验、修订、改善。每学年,学校都会举行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鼓励教师以个性化作文教学参赛;我们也都安排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展示;学校还定期在校报、校刊上发表教师的案例、论文,研究的心得。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引导教师“学以致用”、“研以致用”,将课题研究真正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追求研究的实效。

  6、整合学科优势,形成研究合力。

  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重视各学科间的互相学习、借鉴,把其他学科的活动运用到对个性化作文课题的研究中来,形成研究的合力。我们利用数学日记活动教学的理念,组织设计学校、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体育、艺术、健康等教育教学活动密切合作,探讨作文个性化发展的评价;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中,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后尝试开展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探究日记的专写。就这样,不断吸取其他学科的先进理念和取得的经验、成果,有效地进行课题整合,形成了研究的合力,促进了各研究课题的协同发展。

  五、研究效果

  经过六年多的努力,我们实施“作文个性化”教学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促进了几个转变:

  1、从重静态知识到重动态活动;

  2、从重接受知识到重建构知识;

  4、从重视知识技能到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

  5、从教师的管理者、指令者、组织者成为孩子作文的支持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6、从说教模仿训练到自主探索发现;

  7、从重视教法到关注学法;

  8、从分科教学到活动整合;

  9、从课堂环境到回归生活;

  10、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

  11、从“以本为本”到“以人为本”。

  对教师而言:

  1、催生了教育的理念,唱响了“文教学个性化和学生作文个性”的主旋律;

  2、营造了研究的氛围,培育了课题教师的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精神,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3、推进了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挑战传统的课堂,在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师教育行为和评价方式改善上有突破性的进展。

  4、建构了“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的教学模式;

  5、提供了一种支架,创建了自主创新综合课程、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

  对学生来说:

  1、支持性的环境使学生的生命个性得到关爱,童心得到呵护。丰富的个性化素材使学生感受着生活的意义,使学习变得快乐。

  2、探究性的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接受挑战,昭示生命的力量和发现自我潜能。

  3、主体性的体验使学生大胆展示真实的自我,他们敢说、敢想、敢做、乐意表达、表现和创造,人格得到尊重,个性得以张扬。

  4、发展性的评价使学生在激励中成长,在启迪中智慧潜能得到发掘。

  研究表明:

  “作文教学个性化与学生作文个性”需要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氛围;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真实的体验、感受与探究的机会;它切切实实需要教师的情感、艺术与智慧;需要教育工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儿童学习的理解。

  六、研究收获

  多年相知路,多味别样情。通过六年来的实验与研究,我们艰辛地付出着,也在不断成长着,不断收获着。

  1、师生作品近1000篇在全国各级报刊上发表或在大赛中得奖。尤其是教科所举办的年会中,我校师生参与积极性分外高涨,每次均有大批师生的作品获奖。

  2、课题组主持人、实验教师,如:刘冬玉、刘云霞、兰艳丽、杨素敏等先后被中央教科所评为课题先进个人。我们学校课题组两次被评为先进集体。每年,我校语文教研组均被区或市授予先进教研集体。

  3、刘冬玉老师主讲的个性化纪实作文课 画画 获得全国录像课一等奖。赵丽娟老师设计并主讲的作文课 对话描写 获得区一等奖、全国作文设计一等奖。王艳丽老师的作文课 介绍银耳 获全国录像课一等奖。杨素敏老师的作文课 象声词 获全国一等奖。万丽娟老师的作文课 做个个性飞扬的语文老师 获全国教学设计一等奖。

  4、我校每期的两本作文集每次都获得乡优秀组织奖。学生作文、教师论文百余篇在校刊、课题会刊上发表。

  七、存在的困惑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存在好多的困惑,现在抛出来与大家共同研究。

  1、个性表达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对于文章的结构、章法、修辞等表现手法学生掌握不够,尤其是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一旦做了指导,学生的作文就会出现大同小异,很是令老师头疼。怎样改进,使指导与个性飞扬融会贯通

  2、生活的真实与文章的价值取向问题。对于学生的作文,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习作源于生活,真实得没有丝毫水分,但确实没有多大价值,该如何解决

  3、个性化作文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个性化作文评价的方法,仍感觉不够完善,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操作性不够强,促进师生发展的功能未能充分体现。在下一阶段的进一步研究中,我们仍要以此为重点,进一步在发展性教学评价理念的指引下,进一步完善对个性化作文教学以及学生个性化作文的评价。

  问题依旧在,研究仍将继续……

作文研究结题报告

  评改互动,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第二实验小学李丹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所以我们思考,能不能把原来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一变,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的评改能力,教师给予引导和指导,该怎么改让学生去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可见”评改是“教”的重要活动,“教是为了达到将来不需要教”,评改则是为达到学生将来能够独立自改,激发他们作文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因此,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是小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能力的培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作文教学的理念:“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要注意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文字表达的修改,也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根据以上要求,我们预期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能够学会自己修改草稿,并能发现文章存在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具体实施步骤

  (一)学生当前情况调查

  学生当前的局面是:学生对作文总是写完了事,而老师批改学生作文却忙得“不亦乐乎”,老师们精批细改,点面俱到,但大多学生接到批改后的作文本只“瞥一下分数”就丢在一边,教师的辛苦工作成了“无用功”。作文本从上交给老师到批完发放给学生,最快也得一周时间,而此时学生写完文章时的那种企盼评价的热情早已冷却,对发放下来的作文本,大部分学生只是看看分数,有的甚至连本子都懒得翻开!老师的辛劳,大多付之东流;二是改评内容大而空,且多有雷同。有的老师在改评作文时,评语常常是那几个有关“主题”、“中心”、“结构”、“语言”的术语在打转,千篇一律;在讲评作文时,总是审题、立意、切题那一套,别无他事。三是学生对作文课本身没有兴趣。

  根据以上的学生实际,很有必要针对具体问题来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实施计划

  主要采用教学实践方法。通过在班级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教师批改与学生自批自改和学生互批互改相结合的形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逐步培养学生自批、互批地良好习惯,使学生能自觉地又心情愉快地参与到作文批改当中,使学生能真正地成为作文的主人,最终实现:学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欣赏、评价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从而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教给学生批改内容和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鉴别能力,教师把评改作文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由同学自评、互评或小组合作评改,并订出评改要求,一条一条地落实。在教学中主要指导学生修改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1、看作文的格式是否正确。打开作文一看正确,便写上评语:此文格式正确。

  2、看卷面是否整洁。若学生评改到别人的卷面不整洁,反省自己就不能潦草了。若学生评改到整洁的卷面时,自己心中也就有了榜样。

  3、看是否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避免一逗到底的状况。

  4、看错别字有多少。要将错别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增长了学生辨别错别字的能力。

  5、找出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哪里,对于拿不准的句子,搞流水作业。

  6、看作文中心是否鲜明?是否集中?魏老师以一两篇例文指导学生怎样辨别作文的中心是否鲜明和集中。

  7、看语言是否简练、准确。

  8、看表达方式是否符合作文写作、指导的要求。如:记叙文,是否做到了以记叙为主,老师要求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作者是否将其结合。

  9、看文章的结构、层次是否清晰,开头和结尾是否相互照应,过渡是否自然。

  10、看文章的造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真实。随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再提出是否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二、明确批改的方法

  (1)、分清眉批和尾批。眉批主要针对习作中的局部性优缺点给与简明扼要,具有针对性地批注。尾批主要针对整篇习作,根据本次习作的重点,写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有指导性的,富有鼓励性的评语。

  (2)、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批自改,首先要教给学生批改的方法。如:批、注、勾、画、增、删、改、换、调等常用的修改方法。

  (3)、介绍给学生一些常用的修改符号,长期坚持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培养学生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三、逐步增加修改难度

  在四年级的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对文章片段的修改。因为一个片断,篇幅小,内容单一,便于学生自改练习,也是初学作文的学习规律。修改的重点是让学生养成读一读的习惯。看看标点使用是否正确,有没有错别字,词语搭配是否恰当,句子表达是否准确等。主要是修改符号的熟练运用的过程。

  在学生基本掌握片段的修改后,五、六年级以引导学生进行全文修改。在教学时,首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习作要求,明确作文选材,叙述顺序,各部分的详略等。接着将班级里有代表性的作文展示出来,大家共同修改,在各抒己见的同时,借鉴范文的优点,找到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可和例文作者进行交流。学生通过朗读容易发现作文中的词句毛病。让学生边读边听边想边修改,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促进了思维批判性的发展。学生每读一遍,都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让学生分析比较,具体看到修改的过程,直接感知修改的方法。另外,在评语的运用上以鼓励为主导,建议为辅的方式,建立互评的积极性。

  四、评改后的示范

  学生评改完后,将作文上交教师打分,教师对写作以及评改进行总结,并根据作文评改记录进行作文讲评。教师挑出本次习作的佳作,用多媒体展示出来或由习作者本人在全班朗读,大家共同欣赏,评论,取长补短。在自批自改、互批互改的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对学生自批自改、互批互改的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并及时反馈,努力发现其闪光点加以鼓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批自改、互批互改的积极性。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通过几次的记录比较发现,学生自批自改、互批互改有一定水平学生自批自改、互批互改的促进和提高。以下是五年级的期末考试成绩对比:

  学期末语文考试作文成绩对比统计

  2011年七月班级作文均分2012年七月班级作文均分备注五年七班(非实验班)24.3324.87五年五班(实验班)26.2627.12对比相差1.93相差2.25

  五、取得的成绩与不足

  这次课题研究对我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主要是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在作文课上进行当堂的互评互改,针对学生的突出问题有目的加以指导,取得了较为实际的效果。一是提高了学生们作文的主动意识,调动了学生们的写作积极性。二是促使学生评改别人作文时,开动脑筋,积极思索,增加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批改别人的作文时,往往都会去忙着查字典,找同学商量,或请教老师,无形之中,增强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自己的阅读和评价能力。这样,同学们批改和评议别人作文的过程,也就成了自己写作能力提高的过程。三是学生们可以在相互批改和评议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既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评价和欣赏能力,又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学生可以从别人的作文中吸取更多的词汇量,采纳不同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思路,井且在给别人改病句的同时,也减少了自己写出来的病句。

  虽然在作文互改互评的课题中能够取得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不足。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时间不足,当堂自批或互批对于大部分同学能完成,但还有同学对评语的运用不恰当,找不到篇章上存在的问题,只能找到错字及病句。对课题研究的角度不全面,理论水平不高,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作文评改训练的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体系。觉得在教学中还可以尝试家长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对于原文与修改文要保留恰当的材料,通过作文交流会的形式让同学们畅谈自己作文的技巧与途径,在交流中有所借鉴,有所收获。

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心理学家里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有自我实现的潜能。教学的价值是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使之形成独立的个性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人成为真正的独立、鲜明的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更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标明确规定: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要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新课标对写作还作了这样的评价建议:“应重视对写作过程、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这些要求的一个主要精神,就是倡导写作的个性化。这表明个性化写作,自由表达是写作的重要策略,也是最能开发创造潜能的学习方式。抓住写作的个性化,加速个性化写作的进程,能迅速提高写作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个性化写作体现在:一是主观感受,即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别人的感受,不是大家的感受。二是独特的感受,即与别人不同的感受。三是真实的感受,即不是抄袭、编造的感受。

  综观我校目前的作文教学,存在最大的问题是作文教学中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文指导泛泛运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方法完成预定的教学计划,无法达到应有效果。

  2、滥用固定不变、人云亦云的作文套路来指导写作,造成“一花独放”的无奈局面。

  3、采用抹杀个性、无视基础的写作练习,企望提高作文水平,实际上造成了学生作文兴趣的严重丧失。

  上述现象,其实质是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由于个性差异,每个人对事物的观察、看法、表述也就带着鲜明的个性特色。作文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学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和写作创新精神。因此,我们必须以 语文课程标准 为指南,深化作文教学改革,确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思想,使学生作文返朴归真、突出个性化特点。并使他们明白“作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作文”, 作文就是“我口抒我心,我手书我口”的活动。所以,我校教研室申请进行“有效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初探”的课题实验研究,旨在针对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化”问题,探索出学生作文个性化的途径与方法,改变作文教学中的被动局面。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总体目标 :通过研究,引发教师对习作教学的深层思考和教育观念的全面提升,能够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总结有效的作文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宣传并推广实验研究成果,为社会市场经济培养人才;通过对作文个性化的目标体系、教学途径、方式方法、评价体系的探索,革新作文教学中被动局面,优化教学过程,促使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

  2、具体目标

  (1)教师角色从“传授者”转向“指导者”,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活动,在作文活动中激发兴趣,培养作文的生存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案预设全面发展,三维目标协调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既有形式和内容,又有措施和策略。教学活动结束后写出教学反思。

  (3)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掌握其基本方法。学生能够把自己感知事物的表象经过提炼写成个性化作文。

  (4)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立体思维地评价学生的作文。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因此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探索研究如何将作文训练内容向生活延伸,是实现有效作文教学的主要途径。

  2、如何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创设宽松环境,激发兴趣。

  3、如何在讲评作文时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如何在批改作文时实施多元化评价,让学生品尝习作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4、如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对生活的独特视角和见解,有个性地表达。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说真话,写真话,表真情,这是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四、实验研究的原则

  1、自主性原则:在整个实验研究中,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能力,发展个性,尽可能多给学生给学生创设表达需要的情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2、真实性原则:写作能力是构成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一定要与之相关的诸如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将有效性作文教学纳入语文教学的整体改革中,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3、实践性原则: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注重学生作文个性与各种写作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发展个性。

  4、创造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因此,鼓励学生创新,必须贯穿整个研究的始终。

  5、因材施教的原则:要重视学生的发展差异性,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活动中探索出适应自身特点的写作习惯和写作模式。在研究中既注重全体学生的稳定发展,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训练,再结合教师的分层指导,学生就能向着自己不同的学习目标发展,使人人有追求成功的动机,个个有品尝成功的喜悦。

  五、实验研究的策略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

  扎实有效地进行理论学习,使研究的参与者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我们始终把更新教学理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1、自主学习,深化理论素养

  课题组要求每一位课题成员订阅一份教学杂志,不断充实、更新实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使其在交流中不断吸取“营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更好地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定期做好阅读摘抄。

  2、专题培训,奠定课题研究基础

  每两周开展一次课题研讨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分析、有总结。通过学习培训,使课题组教师对“有效的作文教学”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明确了有效的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能“我手写我心、我口表我意”,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有创意的文章。实验教师的认识不断提高,为深入课题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围绕课堂教学,深入研究

  开展本课题以来,我们致力于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的探寻,以自主作文的基本方式进行教学。每学期开展两次课题研究课的设计、教学实施、反思活动,促进课题实验的开展。

  (三)、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发展

  开展课题研究,贵在探索,重在实践。为此,实验教师把开展作文课堂教学作为有效的作文教学的突破口,致力于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表真感、述真意,努力写出有真实内容、有独特感受、有个性思想的文章。

  1、珍视成果,激发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绝非易事。为了很好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们努力做到:

  (1)及时与学生沟通习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而且还能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当学生们意识到学好习作的重要以后,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兴趣也会接踵而至。

  (2)努力创设新鲜事物。我们知道学生对新鲜事物是十分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将贫乏的事件转化、迁移,使学生有兴趣将事件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3)珍视习作成果。平时我会将学生的优秀之作进行打印并张贴到班级里的“作文园地”里,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可作为示范,让其他学生好好学习。

  2、丰富生活,积累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这一作文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而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习作素材很好的挖掘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1)随时向生活索材。如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有的学生在食堂乱倒饭菜,不认真做操等现象。公共汽车上的对话,一堂不同寻常的公开课,考试卷发下来后的复杂心情,上晚自习时教室突然停电后的场面等。写老师、写同学;写大自然的春风、夏雨、秋露、冬雪等。可写人,也可写事;可文字也可作画,可片断也可成文,任其自然。这样便大大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很好的解决了学胜“无米下锅”的问题。

  (2)结合热门话题即兴作文。如玉树地震献爱心,看世博以及学校开展的“感恩伴我成长”、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等等。

  (3)写观后感、读后感等。如学了 海伦 凯勒 一文,我要求学生到图书室去借阅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一书,并让学生写了一篇读书笔记。

  (4)开展专题作文。结合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写作文。如:母亲节这天,我让学生为母亲做一次饭;父亲节时,为父亲洗一次脚;教师节时,让老师露一次笑脸……并让学生记录下自己内心的点点滴滴。

  (5)走进自然、走向社会,谈感受。如清明节左右组织学生找春天;节假日布置学生参观家乡的一处景点;星期天布置学生当一回家等等。

  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不会碰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3、指导学生进行日积月累

  提高学生作文质量是很难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的积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存储不了丰富的语言词句,就谈不上良好的语感、生动流畅的表达;没有积累,就不能在大脑有效存储自然景象、人文景观和人生的历练,就不能积累丰富的体验和习作素材,以致于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没有积累,就不能真正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怎样促使学生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抓好积累,厚积薄发呢?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日积月累本。把平时学习中看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篇章都记录下来,并要求熟读或者背诵。除了进行日积月累外,要积累更多的习作语言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1)广泛的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教师指导学生要充分地阅读课内外读物。课内外读物可拓展课程时空,它打开学生的视野,把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供学生阅读,它跨过地域的界碑让学生占有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它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发现,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在读中充实自我,在读中积淀,在读中丰富自己的语言,在读中领悟写作的技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我利用学校图书室,在班级里建立了一个“读书角”,要求每位同学每天至少高效地阅读两篇文章,还适时地利用读报写字课的时间来进行阅读,并且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一些科普读物、少儿杂志、中外名著等,通过大量的阅读既丰富了学生的习作语言,又丰富了写作思维。

  (2)熟读或背诵。著名作家路遥,他曾花了一年的时间专门阅读以人民日报为主的报纸,后来才创作了著名的小说 平凡世界 。可见阅读积累对写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古人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华之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品读课文的精彩部分并要求熟读成诵。对于词语手册中精美的成语、歇后语、谚语、名言、诗文,我要求学生背诵并加以默写。只要这样长期坚持,课本中的语言文字就能变成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用时,自然会涌上笔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

  4、指导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我国特级教师丁有宽从小学语文课文中解剖出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规律性知识称之为“三十法” 。即叙事四法(按事情经过先后,按时间先后,按地点变换先后,按以事为主结合时序地序交错);状物三法(场面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写人八法(行动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综合描写,写一事表人,写几事表人,写几个品质表人);开头五法(交代、明意、点题、抒情、抒感);篇章结构六法(先总述后分述,或者相反;先概括后具体,或者相反;先面后点,或者相反;先记叙后抒情,或者相反;夹叙夹议;对比)。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当中,我将丁老师的“三十法”渗透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叙事、状物、写人、开头、结尾和安排篇章结构的。先安排模仿优秀文章,借鉴新颖的文章结构,除此之外,我还特别强调学生习作时,该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构思等,使他们养成未成文先成纲的习惯。

  5、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作文批改一直都是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的“精批细改”如“一江春水”付诸东流。难怪叶老曾说:我当过老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有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 语文课程标准 中也指出:“作文教学要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我在习作教学中,教给学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培养学生修改习作能力和习惯。

  (1)张扬个性,学生自评。在作文评价中,放手让学生自评。在评价中,让学生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和超越。这是学生作文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

  (2)畅所欲言,学生互评。尝试让小学生互评,可以做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提高写作水平。在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小学生作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充分调动起来。

  (3)创新思维,老师精评。教师精评,不仅能激活小学生的思维,更能够增强作文教学的有效度。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激发小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精批和妙评,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茅塞顿开。

  (4)交流沟通,家长参评。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作文评价也要打破内外的界限,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请他们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这样做既能促进教师、小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也使作文教学之路得到拓展。

  (五)、搭建展示舞台,体验成功快乐。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动力。课题组为学生积极搭建展示的舞台,给予学生成功的激励,使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感受习作的乐趣。各种活动、比赛,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摘取成功的果实,获取成功的体验。

  六、研究的成效与成果

  1、 研究成效

  (1)学生习作的兴趣得到有效提高,作文质量明显提升。学生喜欢作文,因为他们可以感受生活的甘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效的作文教学还将作文教学寓于活动之中,大大扩展了写作空间,学生可以透过一扇扇窗户,走进生活,写出真情。

  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写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写出了许多优秀作文,一大批优秀作文在作文大赛中获奖,并有多篇相继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

  (2)学生阅读兴趣浓厚,阅读能力强

  学生阅读兴趣广,知识面开阔,大量的阅读积累,自然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学生随着阅读能力的增强,其它能力也随之提高了,如理解字词能力,思维、联想、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等都有所提高。阅读能力的增强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如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学习习惯等。

  (3)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课题实验的开展,使参加实验的老师自主学习、积极实践,勤于反思,勤于动笔,撰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教学案例、反思论文和教育教学小故事,提高了实验教师的习作教学经验总结能力,使作文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教学风范,并在教学与师生交流中大力张扬,能用自己优秀的教学个性去影响学生习作的个性发展。教师的教科研意识,科研水平得打了有效的提高。教师有多篇论文和教学设计参赛并获奖。课题研究,使教师的作文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的教学风范,并在教学与师生交流中大力张扬,能用自己优秀的教学个性去影响学生习作的个性发展。

  2、 研究成果的形式

结题报告

  初中生个性化作文实践研究 是本人2008年11月申请并被立项的xx市“十一五”个人研究课题。该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市县级领导专家的关注和指导,现将该课题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和学生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花费了不少时间。但往往事倍功半,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假话连篇,缺乏个性化体验,学生独具匠心的棱角受到压抑,没有了自己的思想,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毫无灵性可言。

  目前,世界各国写作教学有一个共同的趋向,就是向生活靠拢,以内容为中心。日本语文教学界倡导的“生活作文”的写作思想,值得我们借鉴。“生活作文”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的人格,这是一种以基于事实的、学生的自由表达为主的教学形态。又如美国的写作教学也有一种盛行的做法,就是作文题目不受拘束,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写作的东西必须是学生真正相信和关心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百花齐放,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情境作文”,“读写结合”,“素描作文”,“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童话引路”,“语言、思维训练”,“观察一分析一表达三级训练体系”,“快速作文”,“想像作文”,“创新作文”等等,作文教学研究的百花园一片繁荣景象。本课题研究,是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

  二、课题的界定

  个性:个性最早是一个心理学范畴,上个世纪被引入教育学。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先天遗传和后天在一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个性综合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一个人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强烈地影响着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是人才成功的关键素质之一,而且“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苏霍姆林斯基语)”。

  个性化:是指成为有预期个性的过程和结果。其具体含义是:第一、个性化对象具备了某种程度的个性化特征。第二、有目的地发展个性化对象使之达到预期目标。

  个性化作文:是指文文相异,各不相同。思想感情不同,表达习惯不同……总之,个性化的作文重在求异,尽量避免趋同,它有四个特征:自主、真实、创新、健康。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研究内容:

  1.作文教学个性化理论探索:探索作文教学个性化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充实和丰富作文教学个性化理论;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用大语文教学观来指导课题实验研究,在反复探索中总结规律。

  2.作文训练内容的个性化研究:以学生为本,构建顺应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的习作训练内容。

  3.作文训练方式的个性化研究:探索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健康发展需要的作文训练方式 。

  4.作文评改的个性化研究: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在作文教学指导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作文的评改要立足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

  理论依据:

  1.心理教育学认为,个性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它指的是一个人的独立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对人的个性教育是对人一生潜能的开发。

  2.个性化教育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想特别强调“自我”和“自我实现”,它们认为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而作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最具个性化的学习行为。

  3.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课程也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08年11月——12月)

  调查、分析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完成调查报告,起草并拟定本课题研究方案。

  2.实施阶段(2009年1月——2011年12月)

  边计划,边论证,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边小结。

  3.总结阶段(2012年1月——3月)

  整理资料,撰写报告、论文,汇编学生优秀习作集。

  五、课题研究的策略和做法

  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我一步步摸索、实践,总结出了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操作和培养的初步策略。

  ㈠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是个性化作文的途径。

  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先丰富其生活。如果学生没有生活经历、感受,教给他们再多的写作技巧,那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让学生喜爱上作文课,写出个性化作文,就必须使他们了解生活,热爱生活,感知生活,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具体来讲,一是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体验生活、认真思考生活中的人、事、物。能从多种角度观察生活,有利于破除思维定势,突破固有的条条框框,发现过去发现不了或者别人尚未发现的东西,这样的作文往往是“个性化”的了。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写事不一定非要惊天动地的大事,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一样能触发“独特感受”。另外,要求学生抽出时间收看一些时事新闻类、科技类、综合类的电视节目,以开拓视野,积累创作素材,增强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二是学生理解了生活,方能挖掘生活的真谛。在实验过程中,我深深认识到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感受最深,写起来既具体又生动,甚至还有一些让你意想不到、惊叹不已的见解。也就是说,经历的事情多了,学生们会自发地由观察生活、关注生活,发展到力图正确地理解生活,而作文为他们提供了倾述自己对生活理解的园地。三是感悟生活,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我把终极目标定位为创新能力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感受生活中的人性美、人情美,艺术地反映生活。学生的作文,不能仅仅停留在真实记录上,只有创新的东西,有新意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属于个性化的东西。因此,我认为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是夯实想象力的基础,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生活有所感悟,创造出新的形象。

  ㈡三方合围,彰显个性是作文个性化的方法。

  如何避免作文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怎样写出个性化的作文?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1. 立意新奇显个性。

  引导学生跳出相同思维的圈子,对同一题材从不同角度、方向、视点、层面去选材、构思、立意,力求独特、新颖、与众不同,写出内容各异、富有个性的作文。(1) 鼓励求异思维。如布置学生围绕“书”这一话题习作,强调选材的丰富多样。学生就写了买书、偷书、包书、借书、还书、补书、藏书、自己喜爱的一本书、未来的书、书的哭诉等内容,几乎没有材料雷同的现象。(2)启发学生反向思维。如指导学生续写 井底之蛙 ,许多学生是顺着课文的原意,构思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了广阔的天地,从此离开了水井,写出了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的作文。但也有些同学反其道而行之,构思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周围环境污染严重、人类肆意捕杀有益动物,不得不返回水井生活,写出了 外面的世界多无奈 的作文。这样选材立意,既合情合理,又富有创意,闪烁着个性的火花。

  2.多形式表达见个性

  课标 强调:“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新意的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表达形式的灵活多样也是个性作文的重要体现。

  ⑴变换文体形式。引导学生对同一题材的内容,用不同的文体进行表达,启发学生用自己喜爱的体裁方式表现见闻感受,可体现习作个性。

  ⑵变换角色叙述。引导学生对同一场面,同一人或事物,改变一种方式来观察思考,变换角色表达。如写校园里一棵树上鸟窝被几个调皮学生捅破,雏鸟掉落在地一事。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变换角色从五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叙述:用第三人称叙述,也可用第一人称“我”的方式,还可以用雏鸟、鸟妈妈或树的口吻描述事件。

  ⑶变换结构模式。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结构章法,可用不同的观察顺序、切入点,尝试用新的布局去表现。如前文列举的捅鸟窝一事,学生可以按事情先后顺序叙述,可以从事情最扣人心弦处入手,可以用倒叙的方式来叙述,还可从对事件的感叹议论入手……这样对同一件事,由于不拘一格的谋篇布局,学生可以写出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作文来。

  3.多类型习作训练陶冶个性

  无主题习作练笔:

  ⑴坚持写日记。不仅要求学生写日记,更主要的是给学生以不断的持之以恒的指导、帮助、鼓励和鞭策,学生用日记形式记录真实的生活,习作闪烁个性光彩。

  ⑵做读书笔记。结合课外阅读、看电影和电视,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评论文章、电影、电视中的人物,是培养学生独特感悟的好方法。

  ⑶展开想象习作。如:续写作文、看图写作文、睹物想象作文、学写科幻故事等。

  有主题习作指导:

  ⑴捕捉节日。每次节日来临,引导学生抓住有意义的、与以往不同的内容进行记录。

  ⑵活动作文。在学校里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运动会、春秋游、文艺表演、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积累,学会怎么做就怎么写。

  专题作文指导:

  ⑴关注社会生活。从“自己”、从“身边”扩展开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带领学生寻找人们议论的“热点”、“焦点”,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例如:环保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题。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师首先要求他们思考、搜集身边关于环保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经过集中梳理,可开发的小专题有“校园的环境卫生调查”、“池塘在哭泣”、 “春游我们该怎么做”、“垃圾箱的诉说”……教师就每个专题该如何探究,做必要的指导。让学生把握时代脉搏,做生活的主人,使习作丰富、鲜活起来。

  ⑵创设作文情境。教师可精心、巧妙地设计作文情境,为学生提供作文素材和契机,让作文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㈢多元并举,张扬个性的作文评价方式。

  我的基本理念是:真情实感──习作评价的主要准绳;纵横比较──习作评价的主要依据;注重过程──习作评价的主要标尺。具体操作由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赏析为主,体验成功乐趣。

  作文评改要以赏析为主,努力做到:①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评价。多创造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估、自我展示的机会和空间,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充满兴趣地反复阅读自己的习作,一词一句地去寻找自己习作中的闪光点,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在班级中、在“作文展示栏”上进行自我展示,并阐述理由,教师和其他同学再适时地给予激励性的评语或体态暗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②多给学生一些赏识评价。在引导学生相互评改时,要以赏识肯定为主,寻找作文中的优点。③多给学生一些情感评价。在作文批阅评改中,侧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话谈心,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多写一些鼓励性、希望性的“悄悄话”,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④多给学生一些过程评价。 个性化教学论 指出:“学习结果并不是学生发展的唯一指标,发展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变化过程,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过程研究’。”

  2.搭建展示平台,体验习作乐趣。

  “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因此,教师要搭建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以往讲评课主角常常是优等生,中下等生往往难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而每一名学生又都有进步的愿望,都有被人欣赏、被人肯定的愿望,都有主动发展的潜能,他们缺少的是一个发挥潜能,展示才华,体验成功的平台。教师一方面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把讲台让给学生,尤其是提供给中下等生,让他们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地方,可以是一个优美的句子,可以是一个精彩片断,甚至可以是一个好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绘声绘色地说一说,让学生在交流评改活动中,去亲身体验感受,揣摩品味,欣赏辨析,从而学会倾听,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能够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使自己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利用媒介,借助校刊、广播、墙报乃至公开发行的报刊,多途径地展示学生的习作。

  3.创设修改平台,在赏评中导“改”。

  创设修改平台,把作文批改与讲评的专利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尽量去发现文章中的闪光点,在自改和互改等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①集体赏改,示范引路。教师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促使学生去读一读,议一议,评一评,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受到启发,为互评互改打下基础。②互评互改,生生合作。学生在明确本次评改重点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进行赏评,学生之间交换作文,自己动手评改他人文章,按照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进行批改。③自评自改,再展风采。自评自改是提高学生自由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训练的目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自己亲身参与,亲身活动,自己的思想、情感、看法得到充分尊重,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情了!

  六、课题研究成果

  经过实验和研究,“初中生个性化作文实践研究”课题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深化了学校创新教育教学工作。

  1.扭转了学生作文概念化、模式化、成人化、功利化、抄袭等现象。

  过去学生作文受的束缚太多,因而概念化、成人化现象严重。现在,我还作文本来面目,倡导“我手写我心”,把作文当作宣泄、释放情感的一种方式,没有了束缚,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发展,轻松自如,学生写出了一篇篇情感真实、视觉独特的好文章。

  2.解决了学生怕作文的难题,创作之风盛行。

  学生经常留心观察生活,也就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加上个性化作文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作文走出了黑色误区,成了学生吐露心声、表达感情的需要。不少学生从写作中找到了快乐,有时间便开始创作。

  3.教师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创作成果显著。

  本人的教学能力得到锻炼,教科研水平显著提高,撰写了20多篇与此课题相关的论文,并发表在省市级报刊上;2008年被评为xx市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教学“十佳教师”; 2008、2009、2010、2011、2012年连续5次在xx市教育科研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2008、2010年被高邮市教育局评为“教科研先进个人”;2011年4月在“xx市初中语文学科女性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组表现出色,荣获优秀成员一等奖; 2011年6月在“xx市初中语文学科女性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课题组说课比赛中获二等奖;个人专业成长案例在2011年8月18日xx市新课程教师培训班上交流,并于2011年11月入选“xx市女性教师专业成长个案”,本人受到xx教育局表彰。

  本人创办了学校“世纪风文学社”,文学社成立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学社社员有800多篇作文在 作文通讯 、 作文成功之路 、 初中生学习 、 中学语文园地 等报刊发表。 美文 、 中国校园文学 、 优秀作文选评 等30多家报刊辟专栏推介“世纪风文学社”并刊登社员作品。

  在第七届21世纪全国初中生写作大赛中,文学社有多名学生获奖,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 初中生写作 编辑部评为“优胜学校”。2009年5月,文学社成员周鹏参加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保护臭氧层”征文活动,获省一等奖。2009年6月,文学社成员翟从月参加xx市“廉洁书信进家庭”征文比赛获一等奖。2009年9月,在语文报社举办的首届中学生原创大赛暨全国百佳文学社团评选活动中,“世纪风文学社”被评为“全国百佳文学社团”,本人荣获“伯乐奖”。2009年12月,在由江苏省教育厅、 新华日报 社联合举办的“我与祖国”征文竞赛中,文学社有25名学生获奖。2010年11月在高邮教育局举办的“反邪教”有奖征文活动中,文学社有12名学生获奖。2010年12月在xx教育局举办的“生态文明低碳生活”征文活动中,文学社有10名学生获奖。2011年4月,在xx市首届“优秀校报校刊”评比活动中,“世纪风文学社”社刊获xx市二等奖。2011年5月,在高邮教育局举办的“廉洁书信进家庭”征文活动中,文学社有9名学生获奖。2011年6月,在高邮教育局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征文活动中,文学社有11名学生获奖。本人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并被多家报社聘为特约编辑。

  4. 汇编了学生优秀作品集。

  七、结束语

  几年的辛勤摸索,几年的精心研究,“初中生个性化作文实践研究”结题了,但作文教学的探索远远没有结束。这是一个终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教改之路漫漫无涯,我不会停下探索开拓的步伐。教育的百花园,会因我的汗水浇灌而更加芳香四溢、绚丽多姿!

数学作文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隆昌县双凤镇中心学校

  小学生“数学作文”实践研究是我校的市级课题,2010年6月经市教科所批准,在县教研室的关心、支持、指导下,于2010年6月启动,已进行了近四年时间的实验,我们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教学的新思路,新手段结合起来,顺利的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实验工作具有代表性、可行性的特点。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 课题的提出

  一、理论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明确提出“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由此可见,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不同的学科之间应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吸取,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同时,数学 课标 强调学生要改变数学学习的方式,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但是,我们在教学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数学作业布置内容基本是课本后的对应练习题,“学习实践园地”上的对应练习题,以及对应的资料习题。题目形式单一,大多是填空、计算、判断、选择、解决问题等题型,缺乏新颖,缺少生机。作业内容因教师围绕质量而出发,特别是确保学生能充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的课堂作业乃至家庭作业中解答的数学问题,往往是千篇一律,一种答案、一种思维方法,很少有巧解。这样的数学学习,不知不觉让学生失去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对数学学习感到乏味,更加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样,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我们通过学习了获四川省第三届普通教学成果二等奖的 数学作文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之后,这对我们的研究非常有启发和促进作用,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作文为学科综合,学科渗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契机,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科壁垒,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思想。“数学作文”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较为新颖的作业形式,是一种培养学生数学开放思维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自主作业,回忆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且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自由地暴露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独特的思维路径,拓宽师生交流的情感空间。使数学作业更加丰富多彩,使数学学科更具魅力。

  二、数学作文的界定

  数学作文是开展数学文化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指学生用数学写作的方式,真实的记录数学课堂学习的内容或存在的问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提出的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的情况等等,在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后,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新发现、新思路以及感受。通过数学作文,能够展示学生的数学情感领域,成为教师透视学生“数学现实”的一个平台。

  数学作文不同于语文作文,形式和体裁不拘一格,可以是叙述式,可以是列表式,可以是图表式等。

  三、现状分析

  在中高段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

  (一)、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总是只知道数学知识的结果,而不知道这个知识的产生过程。而让学生写出知识的推理过程,即“数学作文”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

  (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差。因为数学课不像语文课那么丰富多彩,练习题又是那么单一,枯燥,在学生心中对数学的认识就是计算、再计算。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用写“数学作文”的形式来巩固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是很有效的。

  (三)、农村学生胆小,在课堂上若要让他们来说出一节课的收获或问题的解决过程时,他们总是表现为:心里知道,就是怕开口,或者回答了都是声音很小。再加上课堂时间对于教学老师来说又是很宝贵的。所以学生写“数学作文”也是与老师很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四)、小学生的遗忘性很强,不喜欢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过程。写数学作文有利于帮助他们记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

  (五)、学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梳理所学习的内容。写数学作文可以有效的帮助他们整理每一节、每一章或每一学段所学习的知识。

  (六)、学生不喜欢主动去观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写数学作文大大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了解了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识别水平和思维状况,充其量凭借教师的经验和一些反馈手段了解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数学作文就能更全面准确的了解全体学生。

  (八)、在知识的阶段测试中,有些试题也只能看到学生的对与错,学生错的原因我们无从知晓,更不能全面了解。为了更全面的掌握学生错的原因,让学生写数学作文是一种较佳的方法。

  为此,我们为了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实际,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于是我们让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等以数学作文的形式展现出来。

  第二部分 研究目标对象和步骤

  一、研究目标

  (一)、通过写数学作文,使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通过数学作文教学的研究,探索出培养学生用“数学作文”形式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对象

  双凤镇中心校四、五、六年级的学生。(数学作文需要一定的文字理解、语言组织能力,才能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表述)

  三、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调查法、实验法、检测法、行动研究法等,分别在中心校中高年级开展小学生“数学作文”的课题研究。

  (一)前期研究阶段(2009.8——2009.12)

  查找相关资料、组织相关学习、讨论设计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进行课题组内的分工。

  (二)实施研究阶段(2010.1——2010.3)

  填写申报表格,提交研究方案。

  (三)按照研究方案开展研究(2010.6——2011.3)

  根据各自的分工开展具体研究,重视个案积累。根据各个阶段的研究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组内成员的交流研讨活动。

  (四)初步研究成果调整阶段(2011.4——2013.9)

  因本课题研究,在时间跨度上比较长,我们根据教育教学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研究重点。

  (五)成果总结阶段(2013.10——2014.6)

  汇总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形成研究报告。

  第三部分 研究的措施

  一、课题组成员分工:

  姓名课题研究分工陈仕会负责课题实施程从良负责课题研究的领导,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王远堂负责本班教学研究金庆民负责本班教学研究,收集归纳试验资料

  二、数学作文的方法指导

  数学作文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作文,学生刚开始涉及数学作文,可能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可写;为了打消学生听到“作文”就畏难的情绪,让学生愿意写,会写到善写,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指导:

  (一)指导学生认识数学作文

  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将自己选取、写作的范文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知道只要与数学有关的文字就可以算数学作文。

  (二)数学作文的形式

  1、引导学生做有心人,留心课内外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是数学作文。

  2、把学习过程中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先用口述的办法在小组、班级内进行交流,再用文字书面记录下来,这就是我们要的“数学作文”。

  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对教师的要求、想给老师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告知老师,这也算“数学作文”。

  (三)数学作文的选材

  数学作文内容可以是学习的各个方面,只要含有数学性,不作字数的要求,不追求华丽的词藻,只要能叙述清楚自己要谈的一件事即可。内容涵盖对数学学习过程中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选取写作素材:

  1、以数学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为内容。

  2、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或问题纠错的过程为内容。

  3、以考试前的准备、考试中的体会、考试后的感受为内容。

  4、以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作业布置、批改方面进行评价或提出的建议为内容。

  5、以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内容。

  6、以生活实践、探索,并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为内容。

  (四)分层要求,指导写法

  由于班级内学生存在差异,对“数学作文”的要求区别对待,优生力求能完整表达自己的观察、操作、讨论及思维的过程,中等生能表达出自己所学的知识即可,差生只要能写某一知识点即可。以优生带动中、差生,达到全班学生会写、善写的目的,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课外自由选择时间完成,数量上至少一篇,多则不限。

  三、数学作文的类型指导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指导了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写反思型数学作文

  学生可以针对某节课或某次实践活动结束后,复述本节课、本次活动相关知识;总结哪部分知识学得较理想,或哪些知识学得不够扎实,还存在什么疑虑;也可以对数学老师和某位同学的某种“做法”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等等。

  个案: 小数点可不小 (陈仕会老师提供)

  张洪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今天老师出了这么一道题目:隆昌百货大楼搞促销活动,29英寸长虹彩色电视机每台900元,同类黑白电视机的每台价格是它的60%,黑白电视机每台多少钱?看到题目后,心想:这题简直太轻易了,用900×60%=5400(元)就可以了啊。于是我就立刻举手了。老师请我回答了,哪知道我一说,其他同学就笑了,同桌便笑说道:你的黑白电视机也太贵了吧,都是彩色电视机价格的6倍了。我定睛一看,顿时傻了眼,是啊,我怎么这么糊涂啊,小数点又搞错了,该死的小数点,我又小瞧它了。在以后的计算中,我再也不小瞧这个小数点了,我可不要再做这样的傻事了。小数点,你别再为难我了,我一定好好接待你的出现。

  对这篇数学作文教师在他的评语中写到:你能把数学课堂上的这种错误认识得如此透彻,老师也相信那小数点以后再也不敢来害你花5400元钱,去买一台只要540元的黑白电视机了。从那以后,这位同学的小数计算中,果然因小数点而出的错几乎没再现过。

  (二)、写联系生活,实用型数学作文

  每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借助“作文”这一媒介,真诚面对实际问题,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个案: 又得到妈妈的表扬 (金庆民老师提供)

  李明同学在作文中写到:今天,我帮妈妈算了买衣服的价钱。当服务员让妈妈付钱的时候,我就自得地挡到妈妈面前,抢着嚷道“付42元就行了!”妈妈一呆,老板娘就在那头表扬我了,“呵呵,真聪明,是这个价格”。我就夸耀地跟妈妈解释,我们学过这种计算了,妈妈似懂非懂地笑笑,摸摸我的头,说还要帮我买裤子。从那店里出来之后,我暗暗对自己说,我以后要更加认真学习数学了,原来数学还真的这么实用啊……

  教师是这样点评的:你能把数学知识在生活灵活运用,的确是学到家了,老师建议全班同学都要向你学习,这样大家都能认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了。这位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比以前更认真了。

  (三)、写动手操作,实践型数学作文

  新课程理念指出,学习是儿童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应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发现、探究、认识和掌握数学。小学生通过数学课外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感性认识,实践性作文这一作文形式将辅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获取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个案: 圆面积的来历 (陈仕会老师提供)

  张燕同学在作文中写到:我发现了圆面积是这样来的。先画一个圆,沿着一条直径平均分成两个半圆,然后再把每个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再把这些小纸片剪下来,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如果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会越细,拼成的图形就会越近似于长方形。这时,我一下子发现了,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即圆周长=2πr,一半就是πr,也就是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的面积,又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也就是πr乘r等于πr2,所以圆的面积等于圆周率乘以半径的平方。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2,用文字表示就是圆面积等于圆周率乘半径的平方。现在我知道了圆面积的来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知道了圆面积是由长方形面积推广而来。

  教师在评语中写到:你能发现圆面积的来历,老师真替你高兴。你能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与老师分享,老师更为你自豪。老师希望以后的你更心灵手巧。此后我们发现,这位同学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强了。

  (四)、写梳理知识,总结型数学作文

  当学生学完某一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数学作文的形式总结、归纳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今后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加以运用,这比由教师简单、机械地传授学习方法更有意义,而且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学生逐渐就会有重点的掌握知识,进一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以后自学能力奠定基础。

  个案: 巧解 (王远堂老师提供)

  周正英同学的数学作文是这样写的:一想起那件事,我就感到惭愧。那天,老师让作业做好的同学做一下103页的思考题。我看完题目,又看了图,心想:要求距离,只要把每一秒落的距离加起来不就好了。说干就干,我马上动起手来数,并通过计算,得出结果是78.4米,我又验算了一遍,结果还是78.4米。我以为这种方法是最好的,答案肯定是对的。可等老师讲解时,用的却是另一种方法,比我那种简单多了,算式是4.9×4+9.8×6=78.4,算出来的结果也是78.4米,还有4.9+4.9+9.8+4.9+9.8+9.8+4.9+9.8+9.8+9.8=

  (4.9+4.9+4.9+4.9)+(9.8+9.8+9.8+9.8+9.8+9.8)=9.8×8=78.4米。这时老师说做正确的请举手,我虽然知道我这种方法也是准确的,可就是不敢把小手举起。下课后,我想:同学们都用新方法,我为什么就用老掉牙的方法呢?真是脑门不开窍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爱动脑但却缺乏自信的孩子,教师批语:你的方法与众不同,棒极了!如果你能把你的小手勇敢举起,告诉大家你的做法,让大家共享你的聪明,你就更棒啦!自那以后,小英同学能高高地举起小手,畅所欲言了。

  (五)、写出其不意,创新型数学作文

  当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有了新颖独特的解题方法、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时,就让学生写下来,这就是一篇有价值的数学作文。

  个案: 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陈仕会老师提供)

  蔡天明在作文中是这样写的:书上第124页的思考题,吸引了我。题目是:用一辆汽车运送货物,7天运了140吨,正好运了这批货物的28%。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货物还需几天运完?你能想出5种以上不同的解题方法吗?我就觉得后面的要求非常具有挑战性。我在草稿本上,开始了我的思考。大概用了15分钟左右,我就写出了5种不同的解法,分别是:①、(140÷28%-140)÷(140÷7)=18(天)②、140÷28%÷(140÷7)-7=18(天)③、(140÷28%-140)÷140×7=18(天)④、(1-28%)÷28%×7=18(天)⑤1÷(28%÷7)-7=18(天)。让我想出了5种方法,我兴奋极了,没想到我挑战就这么成功了。兴奋了之后,我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就这5种解法吗,还有方法吗?”我又画了线段图,再次进入了思考中。大约过了5分钟,一种新的想法赫然出现,我马上将它写了下来——7÷28%-7=18(天)。我是这样想的,把运完整批货物需要的时间总数看作单位“1”,这样7天就是总共需要时间的28%的对应量,7÷28%求出的就是运完整批货物需要的时间,减去已运的7天,就是剩下还需要的18天。原来这题可以这样简单了,这是我苦思冥想后的最大感受。

  教师给他的批语是:你是一位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你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继续努力,加油!通过这位同学的作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好学生。数学作文就为他提供了再现自己创新思维过程的园地。

  (六)、写自主探究,研究型作文

  这可以称之为小学生数学作文的最高级形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探究的机会。当学生经过探究,发现、解决了某一数学问题,发现了某一数学规律,教师应热情鼓励,引导学生用笔记录下来,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个案: 原来表面积变了 (金庆民老师提供)

  陈琪在中写道:老师叫我们回家自己动手,然后观察、看,还有什么新发现。于是我拿出一个圆柱,学着老师的切、拼后,仔细观察,突然发现拼出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的圆柱体的表面积更大。多了左、右两个长方形,且每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半径,宽就是圆柱的高。多的面积=2×半径×高。

  教师给他的批语是:你是一个善于动手,观察能力强,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也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你真棒!

  四、数学作文的途径指导

  (一)、从内容入手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文必须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怎么写”的问题。教师引导了学生做有心人,留心课内外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留心自己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实践活动中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留心自己是如何去体验、发现、探究、创新的。

  (二)、从时间和学生层次入手

  1、在课堂内定时写,也利用了夕会时间写、周末减少作业量来鼓励写。

  2、将班级内的学生分层,①优生能整理所学知识,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②中等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在文字中体现出来。③学困生能写出基本的某一知识点即可。

  3、即兴“作文”,某一堂课的知识要点,让学生掌握后记录下来。

  4、周末回家将一周的内容回顾,整理所学知识,告诉老师有哪些点掌握的情况,对老师说说心里话。下周一老师批阅后在上课时进行鼓励,让他们在全班读自己的“数学作文”,只要有可取的,教师给予充分肯定,让其他同学为其修改,用激励的语言让他自己按照同学的建议修改。更要展示写得优秀的作品,张贴在学习角内让学生学习。

  5、教师写数学作文,展示出来与学生交流。

  (三)、让学生自主作文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文要摒弃对学生的限制和束缚,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一是让学生自己拟题,教师不搞命题作文;二是让学生自主选材,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教师不包办代替,不提供现成的材料;三是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写,自己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不拘形式,不限长短,不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四是让学生自觉修改,将表达不清的地方改写清晰,将不完整的思维过程补充叙述完整。当然,教师也适当地进行了指导,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上。

  (四)、开展多元评价

  在评讲学生作文时,老师评讲的内容一定要有普遍性,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评讲。我们注意了分析学生的作文所存在的问题,注重采用了启发式评讲,拓宽学生思维,开阔学生视野;用显微镜和放大镜去搜寻、捕获其“闪光点”,用拔高了的激励性评语予以热情洋溢的肯定和褒扬,或放大亮点,或相机赞美,或殷切期待,让学生有了很深刻的印象,促其再一次反观作文,从而对他以后作文起到了指导作用。另外,教师发挥了学生自主性,让学生来进行评讲。比如让学生分小组互相评讲,或者让学生自读作文,自己当众评讲自己作文等。写作时学生已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修改之时又吸纳了同学的高见,一定会感触良多,这对提高作文水平应该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我们认真对待了学生写来的每—则数学日记或作文,并逐—点评。读着学生的数学日记,便如同走进了孩子们头脑中的数学世界,日记中不仅有孩子们的理性思考,还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飘逸着奇妙的幻想,蕴含了丰富的学科情结。每一个孩子,在数学面前,都这么活泼、这么有生命力、这么透明。

  1、仔细阅读,深刻研究。对学生每一则数学日记都仔细地阅读,看看学生主要写什么。对学生写出的内容进行了深刻研究,看看哪些需要老师解答或个别辅导,哪些需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哪些需要老师在全班进行辅导或表扬鼓励等。

  2、加以整理,适当归类。看了学生的数学日记后,教师对学生所写的内容进行大致整理和归类。看看学生提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有哪些想法是有创新的,有参考价值的。

  3、有问有答,并写批语。对学生在日记中提出的问题,我们有时面对面的回答,有时在学生日记后面写批语,以示老师对学生在日记中写的心得体会、意见建议等加以肯定或否定。

  我们善用激励评价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会说:你做得很好,继续努力,老师非常喜欢你;你是一个非常聪明又可爱的孩子;你思维活跃,善于思考,表达能力很强,课堂上常给人以惊喜;你作业本上那端正而又有笔锋的字体让同学们很佩服;学习上你很努力,总能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多么希望你能继续努力!老师期待着……。

  对于后进的同学,我们就说:你可以算得上是我们班里最聪明的学生之一,无论什么事情,似乎总是难不倒你,但在学习上,老师却要送你一句话: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生每有一点进步,每得到一点成绩,老师都这样说:你是好样的,只要再努力,一定会更好。……这样使学生看到了希望,增强了自信心,激发了学习兴趣。

  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做良师益友。

  4、注重指导,加强鼓励。老师看了学生的数学日记后,对写得好的我们给予了表扬鼓励,对写得不够好的要加以指导,对写得有创意的我们加以总结提高。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得知:教师只有对每一个学生的数学作文给予适当的评价,对学生的问题要及时诚恳的回答,切忌无实际意义地空空而谈,实实在在的与学生交谈,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使数学作文不再是一种任务,而是交流的平台,是说心里话的港湾。

  5、管理

  数学作文簿由学生保管,方便学生随时拟题,每周可于星期五带回由家长指导、签名,星期一统一交回给老师批阅,教师还根据学生的写作程度给予个别指导,并记录学生优异的拟题题目,再在课堂上公开讨论,激荡出不同的拟题及解题方法。

  6、展示学生作品,体验成功。每次学生优秀作品都在班级内读、年级内交流、张贴于学习园地、编辑成册等;对每一个学生写作的篇幅进行了造册记录;每个学月进行评比记星等办法进行鼓励;定期在年级内展示……。

  (五)没有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文一般作为数学课外作业安排。在起始阶段我们要求每月写一篇,以后每周写一篇,至于具体在哪一天完成,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适当多写。总之,我们没有给学生加重负担,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第四部分 研究的成果

  一、学生取得的成果。

  (一)、原来有相当大部分的学生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现在没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了;而且上课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比原来增加了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浓。

  (二)、原来大部分学生都只会照着教师讲的例题来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若在例题的基础上改变说法或间接给出条件时,学生就不知如何解决。通过数学作文教学尝试之后,使学生真正理解了解题思路和方法,问题就迎刃而解;从近几次的期末测试成绩分析来看,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这类大题中,正确率比原来提高了25﹪以上。

  (三)、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知识的运用更灵活;原来几乎没有学生会做数学口算练习册下面的拓展题,但现在有相当大部分学生会独立完成了,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成绩提高很大,原来的成绩在全辅导区内处在中等位置上,现在各班级的数学成绩提高到全辅导区的前列了。

  (四)、数学作文能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及实际应用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个案: 买菜 (王远堂老师提供)

  曾佩军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到:今天,我带着爸爸给我的钱去买菜。来到菜市场,我准备买两斤青菜,市场里面的是1.5元一斤,可是,我又看了看外面的菜只卖1.2元一斤,这样,买同样多的菜,在外面买我就可以省下0.6元钱。1.5×2=3元,1.2×2=2.4元,3-2.4=0.6元。通过这次买菜,我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真有用。

  数学作文使学生更广泛地接触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现实生活。数学作文成为学生寻找数学的途径,也成为学生认识数学和生活的渠道。它拓展了学生的数学眼界,加强了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培养了他们运用数学的意识,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数学作文会培养了学生自我反思能力

  写数学作文是学生自己对学习过程的反省,它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有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进步、建立自信。

  个案: 粗心 (金庆民老师提供)

  李清同学在作文中写道:卷子上的分数却犹如暴风雨一样打击我的心灵。嗯?我的99分呢?我竟然被粗心这个“坏蛋”害了,我才考89 分呢!于是我仔细一看,原来一个10分的题由于我的粗心,害得我就这样白白的丢了。我恨死你——“粗心鬼”。我从现在开始,我一定、一定把你赶走,我要做一个细心人……

  二、教师研究中的成果

  (一)、建立了交流的平台

  数学作文给教师与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老师在教学中找到了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出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心里想法等,更重要的是“照”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和在学生心目中的份量。

  个案: 我想发言 (陈仕会老师提供)

  李晨惠同学在数学作文中写到:“老师我想对您说,您每次上课总喜欢抽差生回答问题,还特别喜欢抽上课不用心的同学回答,然而他们又回答不上,多浪费时间呀!我的手都举麻了,您都不抽我……”学生表露出自己的心理想法,这就写出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等等,我们通过学生写的数学作文,就让我们不断反思、从而提高和改进课堂教学。

  (二)、数学作文成为了师生联系的桥梁

  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愿意或不好意思当面问老师或同学,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有了数学作文,就有了忠实的朋友,有了倾吐的对象,有了属于自己的天地。通过数学作文这一崭新的形式,使师生之间学习方面的信息及时得到了沟通,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给老师全面了解学生提供了机会,为师生联系感情增添了一条纽带。当老师的都明白,不怕学生提难题,只怕学生提不出问题,数学作文在转变学生的这一倾向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数学作文是师生进行心灵交流的地方,如果教师善于利用这一阵地,就可以搭起师生心心交流的桥梁,因此我们很注意利用数学作文来沟通师生的心。没有师生的心灵沟通,没有师生情感的交流,学生是难以喜欢你及你所教的学科的。

  (三)、获得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1、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怎么写”的问题。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文必须从内容入手,教师引导了学生做有心人,让学生留心课内外和数学实践活动中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

  2、从时间和学生层次入手。

  (1)在课堂内定时写,也利用了夕会时间写、周末减少作业量来鼓励写。

  (2)将班级内的学生分层,一是优生能整理所学知识,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二是中等生能把所学的知识在文字中体现出来。三是学困生能写出基本的某一知识点即可。

  (3)即兴“作文”,某一堂课的知识要点,让学生掌握后记录下来。

  (4)教师写示范数学作文,展示出来与学生交流。

  3、让学生自主作文。让学生自己拟题,自主选材,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拘形式,不限长短,不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

  4、开展多元评价。教师要仔细阅读,深刻研究学生的作文;加以整理,适当归类;有问有答,并写批语;注重指导,加强鼓励;展示学生作品,体验成功。

  5、没有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在起始阶段我们要求每月写一篇,以后每周写一篇。

  (四)教师教学效果统计表:

  类别期末统考平均分及格率喜欢数学率2016级3班13年秋:76.5896514年春:82.694.5892015级1班12年秋:78.590.575.614年春:8495.590.72014级2班11年秋:76.888.985.414年春:83.596.692.5

  三、课题研究的几点思考

  在 小学数学作文实践活动研究 课题的引领下,我们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在欣喜的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了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1、理论素养的欠缺、研究力量的薄弱以及与外界信息交流的不够,直接影响着课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2、“点”的突破不够。各子课题之间研究的力度、层次和水平不均衡。

  总之,“小学数学作文实践活动” 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较为新颖的作业形式,是一种培养学生数学开放思维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自主作业,回忆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且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自由的暴露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独特的思维路径,拓宽师生交流的情感空间。使数学作业更加丰富多彩,使数学学科更具魅力。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党员个人思想汇报范文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