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数学名言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数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难,但数学其实并不是那么难,很简单,告诉你一个诀窍: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仔细读题,你就会觉得数学特别好学,很简单,一点也不难。

  今年,我们学习了不少知识。认识正、负数这一单元,我知道了:我国数学家刘微在注解《九章算术》时,更明确的提出了正数与负数的概念。他在筹算中规定“正算赤,负算黑”,就是用红色算筹来表示正数,黑色算筹来表示负数。这个记载,比国外早了七八百年。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正数和负数的作用。

  检查视力用的视力表上也有小数,现在我国使用的是国家标准视力表。当检查结果等于或大于5.0时,视力为正常,小于5.0,视力你应该知道的,对不对?如果你不近视,也要注意用眼卫生噢!

  两个数相除,如果得不到整除商,会出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就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无限,那就是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就是这个小数的循环节。你知道什么是有限小数、无限小数了吗

  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其实不难吧!让我们学好数学,将来成为中国的第二个“华罗庚”吧!

简短的数学名言

数学

  数学,是一个抽象的世界,它把具象的现实抽象成了点线面体和数字,更简单,更凝练,更奇妙。我现在以我至今为止所总结的经验来谈谈。

  很多学生都为学数学而急得焦头烂额,每天成堆的辅导书都快看烂了,但面对难题还是一筹莫展,摸不着头脑,我以前也是这样,现在好点了,我们不妨坐下来静静想想,这是为什么

  学数学,有什么用?买个菜你用得到函数?当然用不到,那学数学有什么用?专业知识可能用处不大,不过在数学中历练过的头脑却使你受益终生。在数学中摸爬滚打之后,你会有一双敏锐的眼和会思考的大脑,在几何与代数中中洞察形与数的变化和不变,在变换和计算中千变万化,百转千回,之后,对数学的思考,观察,分析会融入你的骨子里,会让这些能力化为你自己的素质,会使你用数学的眼光去洞察这个变化莫测的世界。这就是看似无用的有用之处。

  那怎么去学习数学?做题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不伴随思考的做题,是毫无意义的而且会让你变成一个高分低能的机器。好,想学会思考就要着眼小处,例如,三角形是由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形成的,你那你可以总结一下相交的性质吗?两条直线相交就会产生一个点,再来一条直线与它们都相交就会围成一个面,由此,你能发现什么吗?我发现了,我也知道这个秘密,但我不告诉你,你自己去找吧!很多题里都会出现这样的语句,“某直线与某某图形交于某点”,我提醒你,有这条直线之后会产生什么新的东西?有和无这条直线的情况有何异同?我也不告诉你,什么都告诉你了我还怎么混啊?就说这么多了,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数学

  话说数学,数字之学。有人说,它是个深奥的学问;有人说,它是个值得探索的空间;而我说,他是个奇妙的乐园。请改变你对数学的烦躁,要记住,它是智慧者的游戏,跟我一起议论数学!

  0~9阿拉伯数字之间,是一座神奇的宫殿,许许多多的乐趣,正等你去发现。

  如,扑克牌中的24点。它相对大家并不陌生,只不过是扑克中任意4个数的加减乘除。例:5、8、3、2。先找对方法,突飞猛进,直奔主题,围绕“3*8=24”,找出3个8:“(5+3)*2+8=24”,这不是很简单吗?又如“x*11=?”。以“两头一拉,中间一加”,找出规律,迅速解题。例:“63*11=?”。根据以上规律,立刻得出693,验算后,果真正确,这不是乐趣是什么!

  又有人为数学竞赛所烦恼,千万别急,这是场考验你智商的游戏!对待难题,用一般方法无从入手,先认真思考,捕捉数量与数量之间的“蛛丝马迹”,紧扣关键词,寻找突破口,一定会有新发现!

数学的歇后语

  用数来谐音: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四与事谐音。

  二三四五——缺衣(一),一与衣谐音。

  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九与久谐音。

  用数相加:

  十五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7+8=15

  十个人排四队——三三两两……3+3+2+2=10

  五句话分两次讲——三言两语……3+2=5

  用数相减:

  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10-9=1

  三本经书掉了两本——一本正经……3-2=1

  十点才到九点六——差点四(事)……10-9.6=0.4

  各数换算:

  半斤对八两——没高低……古时1斤=16两,则半斤=8两。

  五十两元宝——一定(锭)……古时50两元宝是一锭。

  五百铜钱串一处——半吊子……古时1000文钱是一吊,则500文钱是半吊。

有关数学的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常用的一种语言。它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前半句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句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很多的歇后语中带有数。那么,数在歇后语中有什么特殊的用法呢?让我们来看些例子吧!

  用数来谐音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四与事谐音。

  二三四五——缺衣(一),一与衣谐音。

  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九与久谐音。

  用数相加

  十五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7+8=15

  十个人排四队——三三两两……3+3+2+2=10

  五句话分两次讲——三言两语……3+2=5

  用数相减

  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10-9=1

  三本经书掉了两本——一本正经……3-2=1

  十点才到九点六——差点四(事)……10-9.6=0.4

  各数换算

  半斤对八两——没高低……古时1斤=16两,则半斤=8两。

  五十两元宝——一定(锭)……古时50两元宝是一锭。

  五百铜钱串一处——半吊子……古时1000文钱是一吊,则500文钱是半吊。

  怎么样,带数的歇后语是不是很有趣呢?如果你也收集到这样的“藏品”,别忘记告诉我哦!

简短的数学名言

数学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2分)1.500千克=吨5米=分米=厘米20毫米=厘米6时=分120秒=分36个月=年=240秒8小时=分2.93里最多有个20。719里最多有个90。180里最多有个40。3.805的6倍是。1120是8的倍4213÷8的商是位数4.252÷4商的最高位是位。5.250×8积的末尾有零,积是位数。6.一列火车7小时行了525千米,求,就是7.某工厂9月份(30天)节约用水720吨,平均每天节约用水吨。8.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5时20分是,晚上12时是时。9..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块分别拼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一样长。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4分)1.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两个数相乘的和。2.一年有四个季度,每个季度有三个月。3.一个四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定是两位数。4.240--60×4=0三算一算.共32分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四、列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1.500加上23乘19的积,和是多少?2.2008除以8与47的差是多少?3.1000与456的差除以4,商是多少?4.25乘103与87的差,积是多少?五、解决问题。(共30分)1.在下面边长是1厘米的方格纸里,画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各一个。并求出它们的面积和周长。2.(1)停车场有32辆大汽车,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8辆,小汽车有多少辆?(2)三年级有4组同学去植树,每组12人,三年级去了多少?(3)学校书法组有25人,器乐组的人数是书法组的3倍。器乐组有多少人?(4)一个排球40元,一个皮球5元,排球比皮球贵多少元?4—3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0分5.7+9.6=15×60=100÷25=50×15=3600÷9=563×19=23×6=100÷25=80×34=3600÷9=100÷50=60×9.1=36.5+3.65=19.1×4.09=24×10=510÷3=84÷4=130×5=48÷4=300-80=2.用竖式计算。10分(后面两题要验算。)680×15280÷6108×503000÷73.一共有60根灯柱,我带来320张灯。每个灯柱上装5张灯,带来的灯够不够?4.桃树120棵,梨树5行,每行38棵,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5.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图略),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决。我有45张邮票,我的邮票是你的3倍。6.302班的图书角有图书。图书类别故事书科技书连环画漫画本数3692322

  (1)完成统计图。(略)

  (2)你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3)请你提一个问题。

  4—4

数学人生

  曾听一位奥数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

  数学,是一门非常讲究思考的课程,逻辑性很强,所以,总会让人产生错觉。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是很有趣的,每一个图形都互相依存,但也各有千秋。例如圆。计算圆的面积的公式是S=Πr2,因为半径不同,所以我们经常会犯一些错。例如,“一个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在命题上,这道题目先迷惑大家,让人产生错觉,巧妙地运用了圆的面积公式,让人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天平。

  其实,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并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因为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Πr2=92Π+62Π=117Π,而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面积是S=Πr2=152Π=225Π,所以,半径为9厘米和一个半径为6厘米的比萨饼是不等于一个半径为15厘米的比萨饼的。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

  记住,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

生活需要数学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它是由一个个数字编织起来的美。每一个数字背后,总会有它鲜为人知的秘密。

  每一串数字,都演绎着不同的结果;每一个结果,都有属于它的意义;每一次计算,都富有情趣;每一个图形,都拥有线的美感,每一个公式;都包含辛苦的汗水;每一道题背后,总有它不为人知的秘密。

  无趣时,它可以当做解闷的朋友,生气的可以把它当做发泄的工具。每个数字,都有属于它的美丽。“1”拥有挺拔的美感,“3”又有弯曲的新奇;“5”是一个挺着肚子的胖子,“7”又是一个瘦小的孩子;“8”是一个沙漏,“9”又是用来喝汤的勺子。每一个数字,都是韵味十足的艺术。几何,一种曲线的美。点构成线,线构成面,面又构成体。点像白纸上的墨滴;线拥有曲伸之美;面是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体就是一个个富有情趣的艺术品。

  数学,在生活中也教会了我们许多道理。

  数学,它并不简单易懂,然而不懂的,就要一起探讨,解决问题。我是课代表,所以小伙伴们常常来找我探讨问题。我们相互帮助,一起努力,一起学习。

  然而,有些人,他们不愿去帮助他人,他们觉得,别人的困难是他们自自己的事,和我没有任何关系。

  公共汽车上,没有年轻人愿意给老人让座因为他们想让自己多坐一会;公司中,没有人愿意分享经验,因为他们想让自己先完成任务;排队时,总有些人往前挤,因为他们想让自己先来。

  现在的社会,或许已经有许多人都不愿再去帮助他人。而我觉得,就算他们取得了多大的成绩,他们的生活也不会很精彩,因为他们不会帮助他人。而我,我可以说我的生活是精彩的,因为我愿意帮助他人,虽然只是数学上这点小事。是因为数学,是它让我的生活精彩的。

  生活,因数学而精彩!

数学与你同行

  “语文大道行千里,数学便径寸难行。”这是现在许多同学面临的问题,大多同学会觉得,数学只是书上的数学公式,试卷中的练习题,十分无聊。如果你这样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数学就在你的身边,与你同行。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要看你有没有去细心观察。比如说:“为什么有第一名而没有第0名?”经过一番思考,你就会明白:0是没有意义的,在数字中表示什么都没有,所以在比赛的排名中,没有第0名,而有第1名。

  数学不光在比赛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其他地方也有着不小的作用。黄金比就是0.618:1,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长度的比大致符合黄金比时,常常会给人一种优美的视觉感受。当主持人站在舞台长约0.618的位置,会更显风采,若站在正中间,反而会显得呆板。有趣的是人的动与静也应该保持0.618的比例关系,大到四分动、六分静,这是最佳的养生和长寿之道。

  现在,你知道了吧,数学不仅仅限于书本上,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数学,数学是多姿多彩的,所以,你一定要留心观察数学,让数学与你同行。

数学论言

  在这个数学王国中,迷茫的时候,老师为我指引;失败的时候,同学们齐心协力帮助我;成功的时候,大家共同继续向前进。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让我们共同发掘!

  伙伴们,你感受到数学的美了吗?其实,数学五彩缤纷,它的美无处不在,数学科学定律的准确美;数学运算的自然美,数学符号的简洁美等等。也许有人认为学数学很吃苦,但我却在数学王国里尽情地遨游,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日子,每一个短暂的时间。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道难题。题目是:将1-8分别填入下面八个o中,使等式成立。几分之几等于几分之九等于几分之几。我想了好久,硬是没想出来。于是,我便先了解九的倍数和约数:约数有1、3、9,倍数有9、18、27、36、45等。不久,我便将答案轻轻松松算出来了:六分之三等于十八分之九等于五十四分之二十七。原来只要将九的倍数一五一十地排列出来,再看看1-8位数字有哪几位数字存在,就可以轻而一举地算出准确无误的答案。我想:只要我们有心去做题,就没有做不出来的题。每当我们解决了一道难题,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那就是快乐。因此,数学是快乐的,快乐是数学的。

  在这个数学王国中,迷茫的时候,老师为我指引;失败的时候,同学们齐心协力帮助我;成功的时候,大家共同继续向前进。大千世界的无奇不有,让我们共同发掘!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挑战自我的名人素材

我爱数学手抄报